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奋斗在红楼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九悟
杨大眼挺着胸,大大咧咧的道:“沈二爷,看我的。”说罢,调转马头,往骑兵队伍而去。
亲卫高子重一身苦笑。现在贾使君身边就剩下他们百人护卫了。


葛逻禄三万骑兵在拉尔达的率领下,直奔周军的炮兵阵地。而周军炮兵根本没有理会逼近的骑兵,还在协同前方的步兵方阵作战。
在三万骑兵快要抵达时,沈迁的命令传达。预备队的一千步兵奉命前来支援。
又是一场排枪队列和骑兵的较量。
排枪击毙战术,有一些不可控的因素,比如哑子,比如燧发枪坏掉。比如枪口抬的稍高。所以,当骑兵冲阵时,三排燧发枪的连队,未必就一定可以将骑兵拦住。
生死一瞬间!
拉尔达兵力占优,不断的冲击下,周军数个连队被击溃,四散逃回。骑兵的阵型亦散开。就在这时,杨大眼率领着两千预备的骑兵,风卷残般的直插葛逻禄人的将旗所在。挡着披靡。
杨大眼一杆狼牙棒,见着就是一棒,无人是一合之将。很快就杀到拉尔达身边。
拉尔达身为葛逻禄人的王子,他亲临战阵,但从未被敌将杀到如此面前来,当即吓的脸色有些微白。
“拿命来。”杨大眼一扫一拎,突入进去,将拉尔达半个脑袋砸没。再砍倒将旗。
“敌将已死!”周军将士大喊。稍后,葛逻禄骑兵溃散。


拔野古部的中军中。
拔野古孝德在千里镜中看到葛逻禄骑兵的表现,怒骂道:“一帮废物!”
心腹伏重劝道:“孝德首领,拉尔达武艺不行。战局不利,我们是不是先撤走?何必在这里和周军打硬仗?”
拔野古部原有十万大军,汇合五万葛逻禄人,攻打金满县两个月,现在只剩下十万军队。此时,战场上,已经折进去五万多人。再打下去,如何是好?
他已经闻到失败的气息。
拔野古孝德英俊的脸上,阴晴不定。
他如何甘心?
周军两万人,怎么突然抵达金满县的?明显是他中计了。这是一个计中计。
碎叶川中的突骑施人根本没有叛乱。数日前截获的周军信使,已经验证这是一个假消息。他识破了。然而,沿温泉、博乐、西林镇、清河镇杀来的周军,绝不是周军主力。
贾环是故意派信使前来,让他知道:十日后来援。而真正的周军主力,在奉德可汗的中书官察别勒的掩护下,从特克斯、新源一线沿着天山过来。
对面指挥的是必定是周军名将沈迁。虽然,对方到现在还没有打出旗帜!他一直认为沈迁不擅长打硬仗。谁料得到,今日沈迁用兵如此刚猛?
他吃这么大的亏,被人算计,怎么甘心这么退走?
拔野古孝德扭过头,冷冷的盯着伏重。
伏重瞬间感觉仿佛被一头恶狼给盯上,差点就打一个冷颤。连忙低下头,沉默不语。
拔野古孝德收回目光,拔出腰间的长剑,对身边的婆实,不容置疑的道:“同罗出一万人,其余各部兵马,随我冲阵!”
他还要打,不仅仅是因为心中不甘的情绪,还因为他敏锐的意识到:周军连夜赶路而来,必定体力不济。再加上周军兵力不足,坚持打下去,胜利一定属于他!
婆实没有拒绝拔野古孝德,抚胸一礼,打马去调兵。他亦看得出来,只要缠住周军,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必胜!
片刻之后,拔野古孝德率中军三万骑兵压上,战场愈发的激烈、残酷。


本来,以周军燧发枪的排枪击毙战术,足以击溃拔野古孝德十万大军。军队都是讲伤亡率的。但,沈迁没想到拔野古孝德打的如此坚决,在伤亡巨大的情况下不撤。
沈迁将最后的预备队投入进去。让徐伯打出他的将旗,举起银枪,喝道:“将士们,随我冲锋!”亲率骑兵冲阵。张四水擅长炮兵。他擅长骑兵。
不是每场战斗,都可以轻轻松松的打。有要血战,死战的呆仗。拔野古孝德和沈迁两人都是极其出色的将领。这场战斗,他们手里的牌面,各有优势。
两人牌面打完,但战斗还没有结束。那么,狭路相逢勇者胜!这个道理拔野古孝德懂,沈迁也懂。而主帅必须上阵,激励士气。
就在战场焦灼之时,金满县中,乐白率领三千周军从侧后杀出。步骑混合。他们很快就突破拔野古部的营寨阻拦,抵达战场,从侧后方切入。
乐白是打老仗的将军,切入的时机非常好。同样,他是一员猛将!一把大刀,杀的人头滚滚。
战争的局面,就此开始倾斜。


红色,入眼之处,全是红色!红旗漫卷。红色的浪潮将尚蓝的胡骑彻底的淹没。
“万胜!”
“大周万胜!”
战场之上,金满县内外,胜利的呼声此起彼伏!三军将士在呼喊,百姓们在呼喊。
战斗从晨曦开始打响,及至午后一时许分出胜负。贾环率两万周军,由名将沈迁指挥,击溃拔野古孝德十万大军,解金满县之围。
阵斩敌将拉尔达、乌特勒、忽别都、婆实。杀敌五万余人,俘虏敌军、民夫、奴隶、物资不可胜计。伏重亦被俘虏。周军伤亡8000余人。拔野古孝德仅以身免,率领数千人逃走。
沈迁亲率骑兵追击,要斩下拔野古孝德的人头。此人不可留。否则,卷土重来未可知。
沈迁走后,贾环指挥着军队在战场上善后。中军大旗下,信使往来不绝。阳春三月的阳光,落在一张张灿烂的笑脸上。
片刻后,后军的柳逸尘带着物资和人员跟上来,拜见贾环,道:“恭喜使君,一战而定北庭战局。”
贾环微微一笑,道:“子泰,我该说什么?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柳逸尘大笑,“哈哈!”他知道,战争结束了。
贾环道:“走,随我去见齐大帅。”他刚刚已经派信使过去。杨大眼跟着沈迁去了,保护他的安全。贾环带着高子重等二十多名亲卫,骑着马,徐徐的往十里外的金满城而去。
这时,一队骑兵奔驰而来。当前一人,正是副将乐白。乐白身上还带着血污。满脸的疲倦之色,但是神情亢奋,见到贾环,滚鞍下马,单膝跪地行礼,“末将参见贾使君!使君率兵前来,击溃拔野古孝德大军,解金满之围,末将佩服之至。”
一个称呼,一个动作,由周军的高级武将做出来,可知贾环此时在军中的威望!这是高级文官如总督、巡抚的待遇,故唐安西节度使的待遇。
贾环温和的一笑,伸手虚扶,道:“乐将军请起。你我是旧识,无须多礼。”
贾环一句话,将乐白拉回到京城里那个叛乱的夜晚。心中,大起亲切感。雍治十三年,前太子叛乱,贾环追随何大学士何朔入京营调兵。说服当时的罪将乐白同意出兵。而后,就有何大学士的首辅之位,乐白在西南齐总督手下大放异彩,及至西域时,领兵三万的大将。
乐白起身,爽朗的大笑,“哈哈!使君当日,辩才无碍。”又道:“看我,光顾着说话。正事未办。大帅和曾军师他们正在城西门等着使君前去。”
贾环微笑着点头。一行人汇合,纵马至金满县城西门。
满目疮痍的城门处,西域总督齐驰,带着他的幕僚,还有北庭、金满县的文官,北庭军剩下的武将,总计数百人,等在官道上。等着贾环前来。
一行骑兵抵达。贾环滚鞍下马,上前作揖行礼,道:“下官救援来迟,望大帅恕罪。”
满场的目光落在贾环身上。有人轻声哭泣起来。喜极而泣!
齐驰扶起贾环,看着他,鼻头微酸,一时间感慨难言,“子玉,你有何罪?起来!起来!”
雍治九年,他在京西见到贾环,赞赏道:名闻天下之日不远。此刻,在这苍茫的西域,在劫后余生的北庭,他当对贾环再作何评价呢?或许,当青史论之。





奋斗在红楼 第八百八十三章 孝德之死
金满县城西门口,齐驰唏嘘、感慨时,数百名来迎接贾环的文官、武将们亦是感慨难言。
今日清晨之前,多少人都已经失去希望。而到现在,午后未初时,他们等到的是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围困金满县快三个月的拔野古孝德,被揍的如同丧家之犬一样仓惶逃走。人生大起大落,莫过于此!
而贾环求援金满,平定北庭的功绩,又何须多言?
这时,胡炽上前提醒道:“大帅,时候不早。该请贾使君至总督府用饭。”
齐驰从感慨的情绪中走出来,道:“理当如是。”
胡炽再向贾环拱手一礼,笑着道:“今日再见使君,恍若隔世,使君风采更胜昔日!可喜可贺!”
他很害怕贾环这种杀富商如杀牛羊的人上位、执政。但,如今贾环解金满之围,对他相当于有救命之恩。他胡炽,一代大商贾,富可敌国,这点道理不懂?
他不会再说贾环的坏话,不会再去站在贾环的对立面。
贾环微微诧异胡炽的话,那是一种疏远中带着感激的态度。对他的看法似乎消失。点头,微笑道:“胡兄过誉。”他和胡钱王初见是在九江。胡钱王为齐大帅前驱,将往京城探路。不知道龙江先生在江南如何了?
有胡炽带头,其他人纷纷上前和贾环打招呼。这是金满县文武官员、军民发自内心的拥护、感激。齐驰捻须一笑,并不催促,等着贾环和众人说话完。
贾环和齐总督幕府的同僚们一一聊着。见到曾季高时,略感诧异。他没想到曾季高会出城迎接他,客气的道:“曾兄好!”
他和曾季高当年曾被喻为幕府双璧。但因出战疏勒一事,闹的很不愉快。曾季高的性格是恃才傲物,矜功自伐。当然,曾季高确实非常有水平。
整个西域的战略,都是他一手策划、操办!是齐总督的谋主。而在白杨河惨败后,他作出最正确的决定,至有今日之胜。军中直呼其为“曾军师”。这是非常大的荣耀。
统兵十万,沙场争雄,克敌制胜,曾季高之才也!
他认可曾季高的实力。但不会迁就其脾气。总不能曾季高错了,致使和他有心结。他反倒去道歉吧?曾季高和他关系冷淡。去年,他自疏勒回龟兹,曾季高就不曾迎他。
曾季高四十多岁,微矮的身材,表情僵硬,拱手回礼,道:“贾兄一战而定北庭,功在社稷!”
他的脾气,他即便是佩服贾环,也不会说出来!自碎叶率军越两千里而来,并击溃胡骑,这是何等的水准?他敬佩,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
贾环就笑起来。这是祝贺他了。他大约能把握到曾季高的心理状态。心中舒畅。
满场祝贺,不及曾季高这一语!


三月初的金满,春天已经来到。冰雪融化,大地回春,白蓝天。草原的色彩变成绿色。一派勃勃的生机。
大战之后,北庭三县中的各种善后的工作,在总督府的组织下,有条不紊的进行,展开。军队的救治,休憩,奖赏。百姓安居,民生的恢复。
这数天的时间中,家家户户带着孝服,送别着亲人。更有凄惨者,整个村庄都被屠戮。
而北庭平定后,天山通往高昌的山口亦恢复通信,大量的物资,由民夫们自龟兹、高昌运来。
战争的伤口在短时间内,不会愈合,但一起正在好转。
但这并不意味着战争的氛围在放松!只是由高潮转为尾声。沈迁、杨大眼追击元凶拔野古孝德未回。乐白率军八千,跨越大漠,北出沙陀州,准备扫掉金山之南草原上的拔野古部老营二十万人。
贾环已经去信弓月城下,令杨纪攻占弓月城,灭掉突骑施人。这份功劳,是贾环奖励给杨纪的。作为其忠心的回报。
金满县主街西段的府邸中,贾环正处理着碎叶、碎叶川地区的政务时,钱槐在书房外道:“三爷,齐大帅派人请你过去商议事情。”
“哦?”贾环放下毛笔,道:“我这就是过去。”
他正要和齐大帅谈一谈,等沈迁抓捕拔野古孝德回来后,将西域布政司、总督府,移驻碎叶!龟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无法掌控广袤的西域,发挥其影响力。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三月一日,拔野古孝德自金满县城下率约三千骑兵逃走,直越大漠,逃亡沙陀人的老营,乌伦古河东段。他并没有逃往金山南面的草原。那很容易被周军绕道,提前截住。
然而…
周军确实分兵了。但,追来的周军阵中有一员猛将,屡次以少胜多。杀得他麾下士卒本来不高的士气,越发的低落。每晚都有人趁着月色逃走。
三月初六,草原上的夜色徐徐的来临。阳春三月,夜里依旧清冷。深蓝色的天空,一轮孤月高悬。
几堆篝火燃烧着。拔野古孝德坐在篝火边,浑身带着血污,有他的,有别人的。他武艺精熟,冲阵时杀了不少周军。衣衫破破烂烂的。精良的铠甲早丢掉。马匹不堪负重。
一名亲兵将水袋递过来,“首领,你喝口水。”
拔野古孝德仿佛未闻,呆呆的看着火堆。众多往事浮上心头。


夜色的草原中,一队身穿红色服饰的骑兵奔驰着。蹄声如雷。一杆“沈”字大旗迎风飘扬。
这时,前面的哨骑回来报道:“沈将军,前面已经找到拔野古孝德的队伍。就在四十里开外的一处山坡下。”
沈迁举起银枪,停止行进中的队伍,道:“休息半个时辰。”两千骑兵纷纷下马,各自喂马休息。
这场追击,只要衔住即可。他们带的马多,一定可以追上拔野古孝德。沈迁非常的谨慎,在战斗前,一定会让将士们保持充足的体力。
沈迁坐在地上,喝着清水,嚼着徐伯递来的烧饼干粮,看着深蓝色的夜空吟诵道:“忆昔霍将军,连年此征讨!”
杨大眼听得咧嘴一笑。他跟着沈迁混久了,才知道沈二爷是两榜进士出身。这谁看得出来啊?
沈迁星目俊脸,英俊的青年将军,见杨大眼笑,笑道:“大眼,子玉给你们说过没有?咱们的目标不是把北庭这一战打完,而是要打的漠北去,灭掉诸胡!”
杨大眼为铁勒人,但疏勒归周,即为周民。习汉俗,穿汉服,用汉字,即为汉人。杨大眼摇头道:“三爷忙得脚不沾地,那跟我们说些个事。”
沈迁仰望着星空,深深的吸一口气。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周骑所至,即是汉土。千百年后的人,会记得他率兵打到此地吗?
“大眼,等会看你的了。”
杨大眼拍拍胸脯。


半个时辰,只是堪堪的消除些许疲劳,很快就过去。
周军骑兵上马,杀向拔野古孝德临时营地。四十里路,对骑兵而言,并不算远。
黝黑的深夜中,战争爆发的短促而激烈。拔野古孝德在亲兵们的保护下,再一次的逃跑。这一次,他只剩下十余人。杨大眼带着精锐周军200人,紧追不舍。
黎明渐渐的到来。绿色的草原如同一块绿色的毛毯。天苍苍,野茫茫。
“吁…!”
拔野古孝德勒住了马匹。身边最后的五名亲卫都冲过去,连忙回来,“首领…”
拔野古孝德时年十七岁,蓝色的胡服已经破烂,身躯高大,充满着阳刚之气。原本为英俊的美少年,现在如同在泥浆里走了一遍。他气喘吁吁,道:“你们逃吧!周军要杀的人是我。”
他的马支撑不住了。
穷途末路!
天际边,周军的骑兵正迅猛的疾驰而来。仿佛迅速的变大一般。这边亲卫还没来得及劝说两句,杨大眼已经率兵杀到。
“嗖!”
“嗖!”
拔野古孝德的五名亲卫应声而倒。周军迅速的形成一个弧形的包围圈。
杨大眼徐徐的收弓,驻马在晨风中,咧嘴笑道:“拔野古孝德,你逃不了!”
拔野古孝德没有作声,默默的拔出腰间的长剑。他实际上听不懂杨大眼的汉语。但,他从对方的神情中,能看懂对方的意思。他已是猎物。
多少次,他都是猎人啊!如今沦落到这样的下场、结局。他不甘心。
“驾!”拔野古孝德催马上前,进行最后的搏杀。他曾经是王!绝不投降!
杨大眼将马速加起来,挥舞着狼牙棒,一棒横扫。拔野古孝德如同破布袋一样横飞出去。
这场追逐七日的战斗结束。
“绑起来。”


上午十时许,贾环抵达总督府,由齐驰的老仆带着前往齐驰的书房。一路所遇到的将士、书吏、奴仆,无不行礼,“见过贾使君!”
书房中布置的精巧、雅致。墙角青花瓷瓶里装着鲜花。金兽的砚台,搁着一支毛笔。
齐驰一身灰衫便服,笑着做个手势:“子玉请坐。”说着话,从书桌后走出来,和贾环在檀木桌椅边落座。老仆奉上清茶。
齐驰还没开口,和贾环寒暄着时,一名信使在门外汇报道:“禀报大帅、贾使君,沈将军在沙陀州以西的草原上活捉拔野古孝德!”
齐驰微怔,随即笑起来,赞许的道:“好,好!”
贾环亦是微微一笑。他给沈迁的命令:能活捉就尽量活捉!多少汉家百姓被此人屠戮?
齐驰捻须,沉吟着对贾环道:“子玉,此人民愤极大,我拟公开处决。子玉的意见呢。”
贾环赞同,言简意赅的道:“凌迟。”
不要问为何用如此酷刑。拔野古孝德,必须要用这样的方式,结束他罪恶的一生!他的血,洗不掉那罄竹难书的罪孽!口诛笔伐,株连,这都是必须的!
记着:天道好还,中国有必伸之理!




奋斗在红楼 第八百八十四章 破阵子
拔野古孝德被俘的消息,很快就传出去,总督府的书房内,都隐隐的可听见大门外的阵阵欢呼声。
一座县城里,总有些人群聚集的地方。而在古代时,常见的聚集的地方就在衙门前的八字墙外。
齐驰清瘦的方脸上带着遮掩不住的笑容,喝着茶,道:“子玉,军民士气可用啊!”
再道:“我今日请子玉来,是为向朝廷报功一事。北庭之战,子玉有大功!这无法去遮掩。子玉是否愿意自己的名字出现在报捷文书上呢?”
当日,他请贾环来西域协助他,和贾环有默契,一应给朝廷的文书上,都不会出现贾环的名字。因为,天子不喜贾环。
只是,在这短短的大半年的时间内,贾环如今的功劳、地位,已经无法遮掩。像吐火罗、河中、碎叶,这都是千里之遥,而北庭之战,就在锦衣卫的眼皮子底下。
他再遮掩,对外界来说,有两种可能:其一,欺君之罪。这个罪名是什么结果就不必说了;其二,嫉贤妒能,抢贾环的军功。这很损他的名声。
而不遮掩,就破坏了他和贾环的默契。无论是那一种情况,他都得和贾环说清楚。
贾环心里轻轻的叹口气。
治民,整军,打仗,横扫千里,这很男儿、热血。但是,如今齐总督的问题,终究是他应该面对的!今上得知他在西域的所作所为,如何想?
贾环起身,作揖行礼,道:“还请大帅为我多担当一二!”他不愿意领这份功绩。千秋功过,自有后人评说。他无意在要死的雍治皇帝面前晃。
小命最重要。
锦衣卫上报归锦衣卫上报。那是属于私下的渠道。终究是刺激的雍治皇帝要轻一些。
齐驰笑呵呵的伸手虚扶,道:“子玉请起。我估着你是这样想的。就这样报捷吧!”该担的风险,他肯定帮贾环担着。这点担当他有。只是人情做了,要说清楚!
齐总督的官场思维浸到骨子里。他是很会做官的官僚!当然,这无关对错,只关乎行事风格。


谈完当下的要事,齐驰和贾环闲聊,开玩笑道:“子玉,拔野古孝德被俘,这意味着北庭之战彻底结束。放眼看去,整个西域都被征服。子玉可有佳作?昨日,县中教坊司中有善歌者来。等会,中午我宴请子玉,可使歌姬传唱。”
贾环沉吟一会,笑道:“恐词不达意,大帅见怪。”
齐驰微微一笑,等着贾环的下文。
贾环徐徐的吟道:“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语出辛弃疾的传世名作,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本来,最后一句,与前九局的壮词形成强烈的对比,表达出诗人现实中壮志难酬的悲愤。
前面九句有多么的壮烈、豪迈、激昂,最后一句的感叹,就有多么的沉痛!
不过若是放在贾环和齐驰两人的身上,在历时两年,收复西域全境的背景下,只是时光荏苒之叹。正所谓:人生易老天难老。
贾环轻声吟诵着,想起历历往事。
去年秋,他从疏勒发兵至吐火罗,在疏勒的校场上送沈迁出征!
想起,西征河中,北攻碎叶的骏马奔驰的感觉,想起,郭维以及郭家商队的死。
及至此时,西域平定。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1...367368369370371...41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