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红楼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九悟
此时,时间,已经快到中午了。随着毛鲲踏步走进来,武英殿中压抑的气氛,略微有所缓解。
接下来,是查证,辩论的过程。贾环占据着上风。
毛鲲一身红色的斗牛服,跪拜,高声道:“臣毛鲲参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御座之上的雍治天子不答,冷着脸,径直问道:“晋王专卖蜀中茶叶,有无此事?”
毛鲲矢口否认道:“绝无此事。蜀中茶叶的年产量非常大,晋王府哪有这份财力?只占其中的一部分。”
贾环插口道:“陛下,草民有下情上奏。”
“准!”
贾环道:“陛下,蜀中茶叶,近五成的产量,都是晋王府在经营。而海贸的茶叶,完全被晋王府垄断。大江之上,船只络绎不绝。陛下派人一查便知。”
他的消息是从西南钱王,胡炽处得知。五个月的时间,够他布置很多东西。
“哦…”武英殿中响起一阵低叹声。贾环绝对是有备而来啊!
中立的魏其候、成国公几人都摇头,毛大人惨了。不过,想想也正常,这个时候,谁能在天子面前承认?找死,不是这么个死法。谁人都会挣扎一二。
毛鲲额头上冒出一层细密的汗珠,抗声辩解道:“陛下,臣有罪。未能查明此事!”心里大骂贾环。劳资和你无冤无仇,你tm的扯上我干什么?
“你闭嘴!”雍治天子愤怒的喝止毛鲲,声音回荡在武英殿中。天子一怒,威势极大。脸上青气一闪,手指着南安郡王,“南安,你有什么话要说?”贾环刚才举报:顺亲王、南安郡王为其羽翼。
南安郡王现在顾不上用眼神杀贾环了,走出来,战战兢兢的自辩道:“陛下,臣与晋王殿下是有来往,但绝不敢妄顾皇命。为其羽翼。”
“唉…”北静王轻了叹口气。南安郡王完了。天子根本不是问这件事,而是问贾环进殿时骂南安郡王的话:此人勾结晋王,在军中大肆安插亲信,图谋不轨。
贾环泄愤般的,乱举报南安郡王在军队中安插私人。这是一个很扯淡的事。南安郡王为五军都督府的同知,排位第四的军头,他不提几个自己人,怎么掌权?
刚才根本没人会在乎。但是,在此时,形势变化,攻守易主。天子既然对晋王起了疑心,自然要关注。有大臣附翼,有军队支持,想干什么?
果然,雍治天子“呵呵”的冷笑几声,并不理跪在地上磕头的南安郡王,阴鸷的目光横扫全场,帝王之威尽展露,群臣低头。当然心里怎么想的,就非雍治天子所能得知。
少顷,雍治天子一字字的吐出口,带着冷意,“锦衣卫指挥使毛鲲,下狱论罪。南安郡王,罢职夺爵。”
随着雍治天子的判决,武英殿中仿佛凝固了一层冰霜。但对贾环等人而言,凉的痛快!
当何系如同被秋风扫落叶一般被清除时,当故交、好友被贬谪出京,当我因文字狱被关在天牢时,你们可曾想到今日同样会享受到雍治天子之怒?
同学们,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啊!
…
…
武英殿中的消息,如同旋风一般的迅速的往周边传遍。最新的处罚,还没传来,有延时。但,锦衣卫指挥使毛鲲被传武英殿的事,已经传遍。
不提最先得到消息的宁淅,宁澄等人的反应,不提宫中杨皇后的反应,不提贾府中的反应…等等。
京城外城西,永昌公主府中,精美的帷幕中,摇晃的床榻停歇下来,只剩下男子大口的喘气。
永昌公主仰卧在刺绣的枕头上,浑身不着一缕,身段妖娆、性感,肌肤白皙。充满了魅惑。永昌公主一脚将还趴在她身上的宁浮给轻轻的踢开,不满的道:“你真是个没用的废物。这才多大一会?说吧,你爷爷得到什么消息。”
宁浮,封爵镇国公,原顺亲王宁棕最得意的孙子。今天宁棕在晋王府中,等待消息。他则是到永昌公主府等消息(鬼混)。他知道,某捕快因犯错,已经被疏离。
刚刚最新的消息传来:贾环在武英殿中举报“晋王有党”,随即天子召锦衣卫指挥使毛鲲觐见。形势对贾环极其有利,然而,宁浮却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贾环能落得了好?”
有消息,自然就有好处。
所以…
宁浮时年17岁,讪笑,看着永昌公主的身体,露出迷恋的神情,道:“是皇姑太迷人。我一时激动。皇姑,我爷爷说,刘公公手里有贾环的把柄。他反不了天。你想,天子虽怒,但对举报、搞事的贾环能有好印象吗?”
永昌公主妙目一转,咯咯娇笑,“嗯。也是。这么说起来,贾环今天也难逃处罚!”说着,对宁浮勾勾手指头。
奋斗在红楼 第六百五十九章 死斗(八)-隐藏的晋王党
武英殿中,即将收尾的大戏继续。
群臣沉默。
雍治天子的裁决,余音还没消散。几名锦衣卫已经进殿来。毛鲲神情恍惚。天子裁决他:下狱问罪。以他所掌握的秘密,大概会暴毙在狱中。
他不服啊。
晋王党的事,都是刘公公干的。杀贾皇子,攻讦何系,诬陷贾环。他屁事都没干。只是个知情人而已。这些年,修身养性,只敲诈商人,从不勒索。他这样的人畜无害的锦衣卫指挥使,怎么会落的这样一个下场?
两名锦衣卫架起毛鲲,往殿外拖,毛鲲这才反应过来。死亡,让毛鲲爆发出巨大的能量,高声叫道:“陛下,陛下,臣冤枉啊。臣追随陛下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臣不服啊!”
但,这于事无补。
满殿大臣们,全部都是肃然无声,只听见毛鲲的嘶吼声,渐渐远去。
这边,南安郡王已经瘫软在地。罢职夺爵。不久前,他在武英殿中,以不要王爵为条件,请雍治天子诛杀贾环。但,现在,贾环没有被杀,而他的祖传爵位已经丢掉。
想当初,荣国府的贾赦,被下狱问罪,被天子夺爵,这是四王八公中的第一个,贾府的人不知道被他们嘲笑了多久。而现在,他成了一个笑话。
“笑话!”南安郡王无声惨笑着,被锦衣卫架出去。
北静王为首的旧武勋集团中人,都有些伤感。双方虽然因贾府而立场不同,但,到底是多年的世交,这是看着南安郡王倒掉。
而如新武勋集团的魏其候等人则是心头痛快。旧武勋集团内讧,他们得利。
雍治天子继续宣布处罚,声音在仿佛空荡荡的殿中响着:“辅国公宁棕(顺亲王),屡犯罪错,不思悔过,为皇子结党,挑唆朕父子亲情。赐死!”
替罪羊!
殿中,继续是,死一般的安静。但,仿佛,所有的大臣们在这一刻都弯下腰。
雍治天子高居在御座上,眼神漠然的环视群臣。生杀大权,俱在朕一人!
江山在手的豪情,从雍治天子的心中油然而生!但,他若是知道贾环此时心中“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想法,估计要气的吐血。天子是把刀!
看猴戏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刘公公成功的利用雍治天子对杨皇后的宠爱,断绝了建极殿大学士何朔的圣恩,摧毁何系。而贾环成功的利用天子要压制晋王、楚王的心思,干掉了晋王党。
满朝的大臣都知道,贾环最先提出“明无夺嫡之争”,接着何大学士在天子面前表态,支持这个观点。自此,天子压制晋王、楚王的夺嫡之争。
要注意,这不是贾环或者何大学士谏言成功,而是天子心中就是这样想的。
当何大学士即将去职,无宰辅压制之时,晋王突然“展现”出这样强大的势力,雍治天子疑心重重。国朝制度,宰辅位在亲王之上。
伪清康熙朝,九龙夺嫡。当满朝推举八爷为太子时,康麻子极其的震怒,直接说:八爷母亲地位低下,所以他不能继续皇位。后,复立前太子,压制八爷党。
雍治天子的情况,与此类似。当武英殿中,代表朝廷大半部分实力的官员都在抨击贾环时,贾环给出的理由是:他们在晋王打掩护。这时,雍治天子如何不怒?
他才四十五岁!
而且,这是一种势。这一次是假的,下一次就可能是真的。他必需要打压。
雍治天子看向殿外,冷哼一声。刘国忠在外面。
他并没有在此时宣布对刘国忠的处罚。太监是天子家奴,他一句话就可以决定其生死,没必要在群臣面前去说。刘太监为燕燕做事,这可以。若为晋王“谋主”,则不行。
然后,雍治天子的目光再落在贾环身上。此刻,武英殿殿中,就剩下贾环还跪着。
要说明一下,武英殿中,七八十名大臣,智商值不等。投胎投的好,和会读,不代表政治水平高。
但,有明眼人,看得出来,天子对贾环的感官不好。如成国公。从贾环举报开始,天子就没有让贾环起来说话。特别是在等待锦衣卫指挥使毛鲲的过程中。
永昌公主是通过内幕消息,知道贾环这次结果不会很好,而成国公等人,通过殿中的细节,就可以推测出来。高下立判。
雍治天子还没开口,通政使俞子澄忽而出列,奏道:“陛下,臣有事启奏。贾环心怀怨怼,今日在殿中举报晋王有党,固然属实。然臣以为其心叵测。离间君臣。请陛下将此人驱逐出京师。永不录用。”
“啊”
武英殿中,响起一阵低低的惊呼声。在如此高压的情况下,群臣的表现如此,由此可见对俞纳言这话的惊讶。
够狠啊!
这才是真真的杀招。混朝堂的都知道,指着鼻子骂杀头,基本都是吓唬人的。就想混混说:劳资弄死你。
然而,俞纳言这个提议,完全是摸准天子的心思,对贾环进行绝杀。一个人的政治生命,他也是生命。贾环被迫辞官,但焉知没有复起的可能?
要知道,贾环刚刚提出了解决“银贵谷贱”的方案,假设,卫尚推荐他去户部做个郎中呢?而永不录用,就卡死了这道门。而且,这是可行的方案。
但是,谁料到,竟然是通政使俞子澄出列,来完成这一记绝杀呢?按理说,不应该是宋天官吗?他和晋王来往的更密切些。
俞子澄,一个隐藏的晋王党啊!
“无耻!”费状元热血上头,出列,道:“陛下,贾环于国有功,有治事之才,朝廷如何不用?雷霆雨露,俱是君恩。他为本朝诗词名家,岂有因一诗而罪人的?君父考验他的心性,磨砺三五年,都是常事,但怎么能不用?”
这话就说的比较巧妙了。很有语言艺术。到底是状元出身。
俞子澄根本没和费敏政争辩,道:“陛下,贾环言道晋王有党,然而,他亦与何朔、许澄、梁锡等人结党。足见其人品低劣。这种人,才干越高,破坏力越强,如何能用?
另,臣曾耳闻,与贾府过从甚密的原凤藻宫大太监陈赋言说,贾环说:当今天子,刻薄寡恩。何相于国有定鼎之功,竟因一妇人而罢其权。又说:当今天子喜好女色,数次晕倒在西苑,命不久矣。
如此言语,不是心怀怨怼是什么?”
“嚯!”
武英殿中,轰然炸开。通政使俞子澄这料爆得够猛啊。按照这个说法,贾环死定了。
别说什么,“银贵谷贱”的方案需要他谋划,也别说何朔,卫尚,方宗师等人保护他,更不要提什么贾贵妃,贾府。就凭陈太监爆出来的话,贾环就死定了。
雍治天子脸上毫无表情。这些话,他早就通过刘国忠的密奏得知。所以,贾环才会给他下中旨关到天牢中。所以,燕燕求情,他都不许。
“你从何处得知?”
通政使俞子澄道:“陛下,此事,陈太监府上,人人皆知。”
破防盗章节,请用搜索引擎搜索关键词 /来,各种小说任你观看
奋斗在红楼 第六百六十章 死斗(完)
通政使,正三品,本身的职权并不大。不过是收发奏章。类似于中央档案室之类的部门。但通政使位列九卿,按制度参与朝廷各项决议,可算朝廷重臣。俞子澄当然不会听到京城中的家长里短,他是由刘公公告知的。
俞子澄和雍治天子奏对时,如一锅滚烫沸汤的武英殿中,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他身上。
很多人都记起来,去年争夺武英殿大学士,俞子澄干过什么事:为得到当时权倾朝野的何朔支持,他在真理报上投书,大肆鼓吹,支持增收商税。
那么,现在,他在做什么?把贾环往死里整。当前,朝野中晋王党势大。有南安郡王支持,与宋天官合作等等。可见,俞纳言此人,有奶便是娘。品行令人不齿啊!
奏对完,雍治天子的目光落在贾环身上,有若实质,幽幽的带着冷意,杀机起伏。
任何皇帝给人私下里造谣:命不久矣。心中都会有强烈的不满情绪。更何况,他对贾环总是在搞事情的不满,忍耐、厌恶、不爽,已经积累到相当的程度。
一刀下去,何其快意!
贾环虽然不能抬头看天子,但他就在御前,很容易便感受到说话的时机,辩解道:“陛下,俞通政使党附晋王,哪有真话?草民愿与陈太监当庭质对。若草民当真诽谤圣君,甘受国法。”
“嗬…”
武英殿中接着,一阵哗然。何大学士、卫尚书、北静王等人都忍不住侧目,看向贾环。
贾环的话,说的太死了。要知道,诽谤君父是什么罪?杀头之罪。这种话,在御前说,相当于是立军令状。
然而…
江湖传闻,贾环回京后,某日去陈太监府上,将其爆打了一顿。陈太监脸上的淤青,皇宫中很多人看到。随后,陈太监作为“内奸”被贾贵妃赶出凤藻宫,流配浣衣局,自生自灭。
两人应该是有矛盾吧?
朝堂上从来不乏明眼人。贾环的话说出口,就有人明白过来,只怕陈太监身上有点蹊跷。不然,贾环敢这样说?但,贾环对陈太监这么有把握?人心难测啊!
雍治天子高居在御座上,冷冰冰的盯着贾环,并不回应。他既然有杀心,就不需要证据!
仿佛感受到天子的情绪,武英殿中渐渐的安静下来。
全程看戏的吴王,心中轻叹口气。要说贾环年纪轻轻,在政治上能有这样的悟性,确实是才情高绝的人物,前途不可限量。然而,君心难测,伴君如伴虎。今日,恐怕难逃一死。
说起来,贾环和吴王府的联系还是很多。他对贾环很钦佩,也是他的世子的老师。可惜啊!
工部尚书白璋,嘴角带着一抹难言的冷笑。朝堂从来橘波诡之地。贾环以为他大胜。但,现在,却要被天子杀掉。何其的可悲!可笑!哈哈!
…
…
描述起来很慢。其实,众人的思绪变化,就在那么四五秒内。
贾环低着头,跪在地上。长达数个小时的跪着,他的膝盖已经发麻、疼痛。但,以极强的意志压着身体上的痛苦对思维的干扰。他意识到,雍治天子根本无意叫陈太监来质对。
换言之,雍治皇帝想要干掉他。
情况,千钧一发!
贾环果断的“悲声”吟诵道:“慷慨歌燕市,从容做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语出汪兆铭。诗是好诗,人却不行。贾环在此危机的关头,迅速的决定,打诗词牌。
这么做,有两个目的。第一,拖延时间,主打悲情。让武英殿中的师长、“政治盟友”们能够有时间思考,并找到借口帮他求情。
第二,雍治天子好名。他出一首好诗,雍治天子立即杀他,则史书必然记载。青史昭昭。当然,换个不太在乎名声的皇帝,这张牌,就没效果。
贾环出口成诗,武英殿中在安静之后,再一次喧闹起来。一个个的大臣们在殿中交头接耳。若非在天子驾前,都有人要忍不住抚掌叫好:快哉!
因通政使俞子澄爆料贾环“诅咒”天子早死,而沸腾的武英殿,这是潮头。接着,因雍治天子并不答应贾环质对的请求,冷冷的看着贾环。气氛几乎凝固。这是低谷。而此时,贾环的这首好诗一出,气氛,仿佛,从浪潮的低谷,又冲上高峰。
诗词动人心啊!满朝文武,敢说“不负少年头”的人,只有贾环。很多人,心中都有一种在见证历史的感觉浮起,如果雍治天子等会要杀贾环的话。
这时,同样年轻的费状元费敏政再次出列,大声奏道:“陛下,贾环曾有诗曰:十二万年无此乐,大呼前辈李青莲。当年,李太白触怒唐玄宗,不过是赐金放还。
臣恳请陛下听贾环之言,召陈太监质对。若他当真诽谤君父,理当问斩。若无,请陛下开释其罪,赐金放还。”
20岁热血未冷的费状元抢了先手,切入点非常的巧妙。魏翰林跟着出列,“臣附议。”
户部左侍郎赵鹤龄出列,“臣附议。”
北静王出列,“臣附议。”
户部尚书卫弘出列,“臣附议。”
更多的大臣从队中走出来,国朝只有这样一位诗词大家,可令后人说起来时,不至于说国朝无人。就这样杀了,未免可惜。赐金放还,最合适。
礼部尚书方望出列,“臣恳请陛下赦贾环之过。”
群情汹涌,这样的情况下强杀贾环,肯定不行。但,雍治天子并不是一个习惯于被大臣们要挟的皇帝,就这样将贾环放还,他不愿意,冷声道:“召陈太监进来质对。”
还低头跪着的贾环,悄然的松口气。刚才,异常的危险。稍有不慎,就差点翻船。
…
…
命令,传下去。自有太监去后宫中的浣衣局将陈太监带来。
武英殿中的群臣又开始等待。不少人肚子都饿的咕咕叫,已经快到下午一点了。
事情至此,群臣都有些疲倦了。等会,就将是此次武英殿议事的最后一击。
贾环生或者死!
武英殿中大臣们的群像,不必再画。通政使俞子澄,看看身侧跪着,似乎摇摇欲坠的贾环,心中隐约升起不安的情绪,但随即心中一笑,坚定起来。
刘公公都说了没有问题,他相信以刘公公的手腕、智商,不会出问题。
武英殿外,刘国忠并没有再等在走廊中,而是飞速的离开,准备拦截着陈太监。
…
…
原凤藻宫的大太监陈赋言在浣衣局内过的并不好。还不及四十岁的人,在冷宫中劳作这几个月,已经是鬓角发白,满手粗糙。他给传旨的太监找着,带往皇宫西南角的武英殿。
十月下旬,冬寒凛冽。正午时,冬日暖和的照耀在巍峨、华美的宫殿群中。
武英殿外的桥头,刘公公截住了被锦衣卫、太监们奉旨带来的陈太监。阳光落在四五人身上。
刘公公脸色冷峻,盯着身形微微有些佝偻的陈太监,缓缓的道:“陈公公,天子问询,你一定要实话实说。”话音,落在最后四个字上。
陈太监弯腰点头,萧索的道:“奴婢知道。”在浣衣局的这数月的时间中,他没事就大骂贾环。然后,九月底,刘公公找到他,和他谈了一次。在不久之后,贾环被天子关进天牢。
“嗯。”刘公公轻轻的点头,侧身站在一旁。目送陈太监被人押着,走进武英门,向群臣汇聚,天子所在的宝殿而去。
心中,轻轻的叹一口气。以他的智商,他当然明白,天子会将他赶到南京养老。谋主之说,无凭无据。不是死罪。再者,天子要给杨皇后几分面子。
这个结局,他心中并不是太担心。只要晋王登基,他立即就可以返回宫中,实现他的政治理想:重开司礼监。
陈太监的妻儿都在他手中。只要兑掉贾环,这一次,他变不算输。活人,和死人,谁胜谁负,不是一目了然吗?晋王党这一次,虽然遭受严重的打击,但韩秀才不足为虑。
大位一定还会落在晋王手中。
刘公公,眯着眼睛,看向武英殿中。心中的信念,前所未有的坚定。
…
…
武英殿中,陈太监进来。叩首,三呼万岁。
雍治天子坐在金碧辉煌的皇座上,板着脸,居高临下,神情冷厉。
满殿群臣的目光都落在陈太监身上。内务府总管吴王开口问询道:“陈赋言,通政使俞大人,言说,你说贾环有诽谤天子之语。具体如何,如实说来。”
天子不可能问话。吴王开口,最为合适。
陈太监跪伏在地上,声音很干枯的感觉,絮絮叨叨的道:“奴婢疼恨贾环有眼无珠,竟然将奴婢当做内奸。奴婢对贵妃娘娘之心,日月可鉴。岂有背叛之理?”
吴王皱眉。啰里啰嗦的。但终究没说什么。
陈太监接着道:“因奴婢在凤藻宫中,贾府每每都要送银子给我,一来二去,和贾府的人熟识。奴婢曾听闻,贾环酒后说,何相于国有定鼎之功,竟因天子家事而罢宰辅之权。”
“哦…”
武英殿中,响起嗡嗡的说话声。通政使俞子澄脸色微变。数道目光,大有深意的掠过通政使俞子澄的身上。明眼人自是看得出来,陈太监翻供了!
这话,和俞子澄转述的,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意思。话说,何系在这几个月如同落叶般被清扫,贾环有点怨气,不是很正常?但心里有怨气,和骂天子,这是不同性质的事情。
吴王惊讶的看看跪着的中年太监,想想又觉得释然,贾环把握,岂敢御前质对?再问:“还有没有其他的?”
陈太监战战兢兢的道:“奴婢不满贾环行事,给他加了一个‘刻薄寡恩’的说词在这句话里,在宫中传播。这引起刘公公的注意。其他的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