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奋斗在红楼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九悟
贾环这些年参加科举考试,从来不要长随跟着。他不喜欢将他的考试和贾府挂钩起来,徒费精神,他更愿意和同学在一起。说到底,是他心中对贾府并没有归属感。
“快!快!”胡小四一边跑,一边催着同伴钱槐,时不时的还抽空像傻子一样的大笑,“哈哈,哈哈。”
惹的路人围观。
钱槐猛翻白眼,在温暖的春日中,快的往二月客栈赶去。


在正阳们附近的礼部外,当会榜贴出来时,人头汹涌,声浪嘈杂。
而人群外,一棵绿意盎然的柳树下,贾琏锦衣玉袍,手拿折扇,正慢慢悠悠的派心腹小厮兴儿、昭儿,往里头挤进去看榜。
昨晚,就得知消息环哥儿中不了。他来这里虚应故事。免得看府里的一些丑态。他琏二爷是个讲究人。
过了一会,就见兴儿狂喜的从里面挤出来,“二爷,二爷,中了,中了,大喜,大喜。”
贾琏一脸的懵逼,没反应过来,问道“什么中了?”
兴儿刚从人群里挤出来,气喘吁吁,扶着膝盖,道“三爷中了。三爷是会试第一名。”
贾琏愣了半响,知道昭儿也挤出来,确认这个消息,这才吐一个字,“草。”随后,仰天大笑,“哈哈,哈哈。玛德,快去,快去,通知府里。你们都去。”
说完,又是一阵“放荡”的大笑。惹得路过的士子看过来。一人道“未请教这位兄台是?”
兴儿、昭儿两人已经去牵马,准备往贾府里赶去报信。
贾琏也不管面前的士子是什么意思,拱手一礼,道“在下的兄弟贾环,恭居今科会试头名。”语气,自然而然的有一些傲然。
那士子愣了下,随即道喜一声,“恭喜”。旁边又听到贾会元的哥哥在此,又有一些人过来攀谈。贾环还没到礼部前,贾琏倒是先享受了一把会元哥哥的待遇。
这是会元啊!虽说不是状元,不用说什么文曲星下凡,但会元也是天下读书人中的第一名!


贾府里的消息,并不是贾琏通知的。他得知消息太晚了。消息是薛蟠带回贾府的。
时间倒回一段时间。当天晚上,王承嗣在本司胡同的燕然馆请客,请王伟、史盛、史智兄弟,薛蟠等四大家族的子弟喝花酒,看贾环的笑话。
每当报子前来汇报一次北直隶考生中式的信息,王承嗣、薛蟠等人都是大声欢呼。因为,名次越高,这就意味着贾环中式的概率越低。
这种“盛况”一直持续到天明时分,有人在楼下喊道“喜报,喜报,第一名,北直隶宛平贾环。”
然后,名妓晓雪姑娘的绣楼二楼中,就是一片寂静。死一般的寂静。
用网络语言可以这样描述三月初八的清晨,有一种日了狗般的感觉笼罩在王承嗣、薛蟠等人的身上。数不清的***在众人的心头呼啸而过,留下的是,蛋疼和忧伤。
足足有好几秒,没有一个人说话。随后,各种咒骂、不相信、气愤的话语喷出来。绣楼中的气氛,仿佛火药给燃,爆炸了一样。
一旁陪客的晓雪姑娘莫名其妙不知道的,还以为这里坐着的都是贾先生的仇人呢!但貌似,都是贾先生的表兄吧?
王承嗣愤怒的将桌子一掀,“玛德,还吃个毛。都回去。”这脸丢大了!
会过帐,王家、史家、薛家的子弟气急败坏、灰溜溜的离开。王承嗣让薛蟠将消息带回贾府里去。
玛德,会元呢!这份量,他还是掂量的清楚。


其实,在燕然馆的众人听到消息的早一刻,贡院至公堂的大堂里,主考官刘飞白、方望,以及各阅卷的房官,看着拆开弥封的卷子,一脸的震惊。都有些蒙圈。
因为,会元的试卷拆开来,竟然是贾环写的卷子。这…,让人情何以堪?
之前几日,梅翰林力主黜落一份答的诗经题的试卷,众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有人不想本朝的神童贾环在今科会试过关。对此,文华殿大学士刘飞白默许。
然而,此时…
书吏、杂役们都看着官员们,等着他们的决定。明烛在从大厅外透进来的晨光中跳跃了一下,闪现着各种神情不一的脸。方宗师的脸上带着压不住的笑容。
胡侍郎仗着资格老,从刘飞白手中要来试卷,再次核对,一扫卷面,难掩震惊。
除了受到众多考官一致好评的第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的破题一句,就足以胜过今科3千考生匹夫可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下面也写的花团锦簇。
这样的文章不给好评,不给圈,根本说不过去。刘大学士当时就是赞不绝口,力推第一。
而让胡侍郎头皮麻的是下面。众所周知,会试第一场考7道题目,最看中第一题的八股。7道题目中,三道四书题,四道五经题。五经是士子的“选修课”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每个士子治其中的一经,谓之本经。
在场所有考官都知道贾环治《诗经》。然而,这份卷子中,全部答的是《春秋》题。
贾环的老师,闻道书院的山长,天下名儒,张安博,治春秋。
看无防盗章节的小说,请用搜索引擎搜索关键词(.来.),各种小说任你观看





奋斗在红楼 第四百三十二章 三千人中第一仙
会试的结果,在春光融融的上午里传遍整个京城。如同绚烂的烟花般绽放,夺目无比。就如同高考一样,此时,京城是属于读书人的。
士子们的欢呼、失落,都在礼部门前、客栈里、酒楼、茶馆、青楼、会馆中呈现。
贡院里的考官们各自回府;宫中、六部、都察院、大理寺、翰林院、五军都督府等衙门里关注、议论、评;
贾环与公孙亮、罗向阳一起到在礼部门前看榜。此前,在柳树下接受恭维的贾琏已经返回贾府。二月客栈里,钱槐、胡小四两人一人等候,一人到礼部来找贾环。
贾府中,不管内心里怎么想,此时每个人都是喜气洋洋。毫无疑问,宁荣街口可以准备再树一座进士牌坊了,夸耀人前诗礼簪缨之族,并非虚词。
一幕幕的画卷在京城中展现。仿佛一曲乐曲演奏到高--潮,正在将这种影响力扩散开来。
通政司署衙,贾政坐在自己的公房中,一个上午都在不间断的接受同僚、下属进来道贺。但凡自认有脸面的老吏,佐2官都前来向政老爹贺喜。这是贾政第二次享受到众人追捧的感觉。第一次是贾元春封贵妃时。
公房中正热闹时,一名小吏从外面进来,笑着行礼,“贾大人,恭喜、恭喜。俞纳言请贾大人过去一趟,有事相询。”
纳言是通政使的别称。俞纳言便是外朝九卿之一、通政司通政使(正三品)俞子澄。凡朝廷大政、大狱及会推文武大臣,通政使皆参与讨论。
贾政对屋里还坐在喝茶、说着喜庆话的刘知事道“俞大人相招,本官要出去一趟。”
来访的刘知事识趣的笑着起身,“贾大人自去办正事。下官改日再来听贾大人教诲。”
贾政和气的送走访客,跟着小吏出了公房,穿过大厅,往里面的走廊里走去,进了里面的一间上房。
通政使俞子澄正在屋子里喝茶,见贾政进来,起身相迎,礼节、面子给的十足,随和的道“近日天子关注西域通商之事,陕边若有奏章报上来,存周多加留意。”
贾政微怔后,头道“是,俞大人。”政老爹气质儒雅,一副世家公子哥的范儿,但为官的风格,有木纳。
俞子澄就是一笑,道“我听闻令郎是今科会元。果真是人中之龙。礼部门前传回令郎诗作一,写的意气风,文字激扬。
诗曰三千人中第一仙,花如罗绮柳如烟,时人勿讶登科早,月里嫦娥爱少年。”
贾政禁不住露出苦笑。他那个庶子性情是非常沉稳的,现在连“三千人中第一仙”,“月里嫦娥爱少年”这样的诗句都敢写出来,看来是中了会元,欢喜过头了。
贾政拱手道“俞大人过誉了。小儿兴奋无状,失礼了。”
俞子澄哈哈一笑,宽慰道“少年登科,理该写出这样锐气张扬的诗句。存周不可苛责。”心道贾存周这个人颇为无趣。奈何他有好家世,好女儿,好儿子啊!
贾贵妃册封时,他作为文官,自是不会对贾政“趋炎附势”。那会坏名声的。但贾环中了会元,他恭喜贾政几句,却是没有任何问题。
俞子澄和贾政聊了一会,就让贾政出去了。
贾政出了俞通政使的房间,明亮、幽静的日光照射在回廊中,贾政一时间有些恍惚、感叹。通政使的示好,他能不明白?贾环那《及第后》在脑子里一字字的过了一遍,令他禁不住莞尔。
他读书不成,他儿子却考了全国第一。他心里难道不高兴么?只是,不善于表达。


三月八日上午,世袭一等将军贾赦难得的出现在五军都督府里,与贾府交好的南安郡王、永昌驸马、庆国公、临安伯几人拉着贾赦要他请客吃酒、看戏。
都督府的小厅中,永昌驸马道“恩候莫要推辞。贵府的环哥儿今科高中会元,将来前途无量。这顿酒,你肯定是躲不了的。我们要求不高,只在你府上请我们吃酒看戏就行。”
贾赦,字恩候。
话都说到这份上,贾赦还有什么话说?只得苦笑着应承下来,团团作揖,道“好,等我那侄儿殿试完后,我和我二弟定会下帖子宴请诸位。”
等永昌驸马、南安郡王等人走后,贾赦的脸色逐渐的阴沉下来,恨声骂道“他妈的!”
他昨晚听到消息说舅老爷(王子腾)说贾环中不了。这是怎么回事?
贾赦此时的心情极度的恶劣。
贾环连续的通过三关缓和与王子腾的关系,得到贾元春的赏识,会试取中,这样的势头,让他都感觉压不住贾环了,这如何不让他恼怒呢?
他窥测的那笔银子(林黛玉家的)还没从贾环手里要过来!


皇城后--宫中,会试结果出来的冲击力要小得多。毕竟,这是两个不相干的体系。
但是,凤藻宫中,贾元春一早就派人出去留意着结果。
华美的宫殿中,宫娥、太监们都在陪着元妃等待。时值阳春三月,凤藻宫里的花园百花盛开,姹紫嫣红。
贾元春在廊檐下,弯腰给月季花浇着水。身穿月白色的宫装,花容月貌,光采照人。她此时正思绪飘飞,想起省亲别墅里美景,此时应当是落英缤纷,桃红柳绿吧?又想着贾环的会试。若是她的三弟成长起来,她肩头的担子也要轻些哟。
这时,大太监陈赋言快步从宫外进来,小跑着到元春面前,喜气洋洋的大叫道“娘娘,大喜,大喜。贾三爷中了今科的会元。贾三爷还做了一诗。”
又拿抑扬顿挫的调子念道“三千人中第一仙,花如罗绮柳如烟,时人勿讶登科早,月里嫦娥爱少年。”
贾元春愣了下,手里的水壶掉在地上。随即,反应过来。一股难以言喻的欢快情绪冲上来,笑颜逐开,言简意赅的道“赏!”


贾环、公孙亮、罗向阳三人在礼部门前看榜,与同年、士子们笑谈了一回。贾环应景的丢了一诗出去。中午时,三人到醉仙楼里痛饮。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一番酒后,中式、会元的喜悦才算开始慢慢的在心底飘散、逸出。成为中式举人后,还有事情要做。他们的科举之路,还没有真正的收尾。
约定了明天上午一起去拜座师、房师后,贾环与两位好友道别,带着已经找来的长随钱槐、胡小四步行回贾府。
公孙亮、罗向阳则是回二月客栈休息。他们俩昨晚没睡好。这时倦意也涌上来了。
贾环本来的想法是,在殿试之前都不打算回贾府,因为,考试没有完。他不仅要过会试,拿到进士资格,还要在殿试上考一个好名次。回贾府只会分心。
然而,现在他中了会元,只要不作死,殿试答卷不太差,保底的成绩都有二甲第七名。他便改变了这个想法。毕竟,贾府中,还有为他牵肠挂肚的人宝钗、黛玉、晴雯、如意…
还没到西街口,就看到自己家的侧门门口人头攒动,马车堵塞,鞭炮齐鸣。有府中子弟、来道喜的族人,亲朋好友等。
贾环带着长随绕到荣国府北街进望月居,管家元伯、自金陵跟随着来的军士们、另外两个长随蒋兴、归趣、族学里帮忙的张四水、柳逸尘、刘国山纷纷道喜。
贾环在前院里应酬了一番后,这才回到后院。晴雯、如意、彩霞早就在客厅里等着的,齐齐的屈身行福礼,贺喜道“恭喜三爷得中会元!”十五六岁的三个大丫鬟,声音娇脆,容貌、气质各具特色。
晴雯穿着葱绿色的掐牙背心,灵巧、妩媚;如意穿着淡粉色的掐牙背心,清秀、娇美;彩霞是穿着暗红色的掐牙背心,白皙、丰盈。看着赏心悦目。
这一看就是商量好的。贾环禁不住笑起来,一手挽着晴雯、一手挽着如意,往卧室里走去,自嘲的道“一大早知道结果后,全都是恭喜声,让我静一会罢!”
取中会元欣喜的情绪,再怎么高涨,在这时,都过去几个时辰,在心中慢慢的沉淀下来,只剩下喜悦之后的疲倦了。
当然,话是这么说,贾环还是精神头十足的陪着三个大丫鬟在屋里闲话,享受着她们的服侍洗脸、吃茶。和自己的丫鬟说话自是很舒适、放松的状态。
正聊着时,外面小丫鬟来传话,“三爷,老爷派人来叫你去前头见他。”
贾环微微有些奇怪,政老爹今天下午不去署衙上班么?随即反应过来,八成是在家里待客。回来是看到一堆人来贾府里贺喜。“哦,我知道了,马上去。”
刚答应一声,就见身姿高挑的鸳鸯带着两个小丫鬟转进来,好笑的道“嗳哟,我的三爷,你还坐的住?你刚回府,老太太、太太们就知道了。都在老太太屋里等着你过去呢”
贾政和贾母的“邀请”撞车了。
贾环知道这恰恰是他中会元之后贾府里应该有的姿态。意料之中!怎么选,不言自明。起身,笑道“鸳鸯姐姐,我才回来没一会呢。走吧。”带着丫鬟,和鸳鸯一起,前往贾母上房处。
此时,贾母上房中,十分热闹。贾母、邢夫人、王夫人、薛姨妈、凤姐、何夫人、保龄侯夫人、忠靖侯夫人都在,正谈笑、闲聊,等着贾环过去。
当然,内眷们心情各不相同。
看无防盗章节的小说,请用搜索引擎搜索关键词(.来.),各种小说任你观看




奋斗在红楼 第四百三十三章 势压贾府
到贾母上房后,满屋子都是贵妇人,珠光宝气,金钗玉珮,体面的丫鬟陪房们环侍在周围。┡.『m
王熙凤正在屋里说笑,逗的贾母薛姨妈等人笑。见到贾环进来,笑道:“嗳哟,环兄弟,你可算是来了。你再不来,我可就没词儿让老祖宗开心呢。可见老祖宗心中还是疼孙子多些。我们这些孙媳妇可怜的。”
贾母笑的缺牙都露出来,道:“好你个猴儿,当着这么多亲家太太的面编排我。我往日哪里不疼你了?”说着话,面带微笑的环。
气氛给王熙凤烘托的极其的融洽和谐。
贾环心里知道是怎么回事:贾母王夫人,对他的定还是存在的。但是,他中了会元,大势已成。双方维持着表面的和睦罢了。撕破脸,对谁都没好处。
当然,现在主动维持和睦表象的是贾母和王夫人。这就是差别。“胜利”的天枰已经微妙的在向他倾斜。
贾环躬身给贾母王夫人行礼,“孙儿见过祖母母亲。”贾环的原则一向是能不跪就不跪。今天这个场合,也没人会来找他的碴。
贾母笑呵呵的点点头,满意的打量着贾环,道:“你中会元的事,府里都知道了。是你薛大哥带回来的消息。”
王夫人还是木纳的表情,“嗯”了一声,道:“先见过亲家太太们吧。”
四大家族的内眷,贾环基本都是见过的。年年都会去王子腾家里拜年。今天这儿,贾史王薛四家的内眷都是齐了。贾环依次的一一见过薛姨妈何夫人等人,再转向王夫人,躬身一礼,“儿子见过姨娘。”
赵姨娘今天在场,就站在王夫人身后。今天这样的大场合,她也想参加。这时,兴奋的道:“好,好,环哥儿,好样的。哈哈。哈哈。”笑的声音有点尖锐破嗓子。
赵姨娘是兴奋的有点语无伦次。但是,在场的丫鬟陪房没有人会取笑她。何夫人薛姨妈等人都是脸带笑容,很给面子。都知道她是贾环的生母。
贾母也不深究赵姨娘失礼会丢贾府的脸,从身边鸳鸯手中拿过茶杯,喝了一口茶。倒是,王夫人眼中飞快的掠过一丝深深的不满。随即,收敛了情绪。
贾环温和的笑一笑,对赵姨娘点点头,安抚着她激动的情绪。母凭子贵。他辛苦这一场读书,也不算白读。倒是要让政老爹赶紧升官,好给赵姨娘挣个朝廷诰命。
贾环这才转向贾母。
中的少年,贾母心生感慨,微笑着感叹道:“环哥儿,你读书,如今算有所成了。贾家日后若是能出一个九卿大学士级别的高官,我即便现在死了,也有脸见贾家的列祖列宗咯。”
尤氏凤姐李纨几人忙附和,又劝贾母,“老太太欢喜归欢喜,不可说不吉利的话。”
何夫人薛姨妈等人跟着劝贾母。
贾母从善如流,笑呵呵的拄着拐杖,道:“好,好。我不说。说喜事。太太亲自说罢。”她不好插手。
王夫人点头,姨妈,再环,平静的道:“环哥儿,你如今及第,殿试之后,你和宝姑娘的婚事,就可以好日子了。”
这件婚事,是宫中贵妃作的媒。何夫人是操办人。今天,她来这里,就是和王夫人薛姨妈说这件事。做个见证。史家的两个侯爷夫人也是见证。
一屋子人立即向贾环道喜。场面变得喧哗又热闹。“环哥儿,恭喜,恭喜。”,“恭喜,三爷。”
薛姨妈脸上带着笑,心里怎么想的,这就不好说了。不过,站在薛姨妈身后的香菱,唰的一下,明净俏丽的脸蛋上变得绯红,滚烫的,如同火烧。
三爷和姑娘成亲,她肯定是要跟着过去的。一个多月前,给三爷下头,心里那股难言的情绪又浮起来。燥的慌。
薛姨妈有时候来贾府里,喜欢带香菱。因为,香菱是好模样,好性情。
古时的婚姻,要三书六礼。流程怎么走,都是父母长辈处理。贾环不管。他只知道他殿试之后,只要金榜题名,必定会和宝姐姐完婚。意料之中的事,但此时听到这个消息,以他沉稳的性格,内心里还是禁不住心潮起伏。
王熙凤环,咯咯娇笑道:“环兄弟,这可是喜上加喜的好事啊。”又道:“府里商量过了。园子里,往你望月居那边开了一个角门,一则是方便宝姑娘出入,二则是,你有空,可以去园子里逛逛,和姐姐妹妹说话。”
这又是一层隐性的福利待遇:允许贾环自由的出入大观园。除了宝玉,贾府的男子就几乎不进大观园。比如,贾琏就从不进去。倒不是男女之防,在贾府自家的内宅里走,哪里需要避讳什么?
而是因为,大观园是给元妃建的,元妃的谕令只有宝玉和姑娘们住进去。
这是表示贾府默许贾环可以享受大观园的美景(福利)。如今,只是差一个住处罢了。但联想到他若是和宝钗成亲,定然是住在蘅芜苑中。
贾环微笑着拱拱手,道:“谢凤嫂子。”
王凤姐就笑,“嗳哟,环兄弟,你和我这样客气。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我不是府里的媳妇呢?”
一屋子人就都大笑起来。正笑着,外头传话,宫里的元妃派太监来赏赐,贺喜三爷中会元。接着,又是一阵热闹。


站在贾母身侧的鸳鸯心安的前和睦的场面,心中感慨无限:要是一直都这样和气该多好?但,她心里的理智提醒着她,这只是表象。
要知道,老太太前不久还和她抱怨:那年不也是?挑唆着,这人心啊…。后面没说出来的话,恐怕会很吓人。
老太太心里对三爷,还是有意见的。特别是一旦涉及宝二爷的事。只是,现在给压着了。
当然,由此可见三爷的厉害之处。


贾母上房的正房外,彩霞没有跟着贾环进去,而是留在外面。正巧玉钏儿在外头暖阁里,两人坐在窗边说话。
玉钏儿笑嘻嘻的道:“嗳,我们的姨奶奶来了,我给您请安。”
彩霞俏脸一红,推了玉钏儿一把,嗔道:“就你会作怪。我哪里是什么姨奶奶?你说的那个在里头呢。”
玉钏儿咯咯娇笑。她知道彩霞是是她姐姐金钏儿和宝玉的事。
说笑了几句,彩霞悄悄的问道:“今早三爷中了会元的消息传回来,太太…”她是王夫人屋里出来的丫鬟,很清楚自家府里的太太对三爷的态度。
玉钏儿在彩霞耳边小声道:“太太什么反应,你猜不到啊?”她和彩霞关系很好。这事又不是机密的事。便说了。
彩霞听的就有点犯愁。
玉钏儿好笑的推彩霞一把,指指正出笑声的厅里,道:“要你操心什么呀?你家三爷厉害着呢。”
太太心里就算有不满又如何,还不是得压着?维持着表面的和气。


贾环从内宅里出来,又去外头的梦坡斋里见贾政。
1...185186187188189...41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