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归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天使奥斯卡
这样折腾,几乎每日都有。
这支由几方面军马汇聚编练而成的神卫军,就一同承受军将的折腾,一同每日跟土拨鼠一样挖沟立寨栅,一同每日睡眼惺忪骂骂咧咧的被锣声鼓号惊动出营列阵做野战状。在一般倒霉的遭遇中,倒是有了些同病相怜的袍泽情谊,有点真正像是一支呼吸相通,声气相闻的军马了。
训练这么辛苦,军中抚循一定要跟上,不然在这个时代,哪怕你孙吴在世,也是兵变有份。
还好萧言手中,打着一场决定国运大战的资财还是绰绰有余。那些在没有萧言的时空,为女真攻灭之后,为女真人所掳掠,装了数千辆太平车运回北方的汴梁财富,经过两次变乱之后,一多半都已经在萧言掌中。且现在东府诸公一时间对萧言唯唯诺诺,至少在军费上,萧言暂时可以予取予求。
神卫军中,军饷足额发放自不必说了。自过黄河以后,秉承萧言之命,又弄出一个什么战地津贴,在河东一日,不论接战与否,每日就有五十文纯铜。这战地津贴名义虽然古怪,可到手却是实打实的财货!
而沿途河东郡县,对于行军粮秣供应,也是全力以赴。每日虽然辛苦,但是吃得却是甚好。要知道以前在军中各项使费中伸手的人实在太多,西军鼎盛时期每年耗费军费数千万贯,可军士们还往往有领放了不知道几年的黑米,最后激起兵变之事绝不在少数。现下萧言在汴梁砍下来的那么多人头还让人记忆犹新,河东之地比起汴梁更是萧言大军云集的地盘。这上头一时间实在没人敢于伸手,实惠就都落在了军中将士的头上。
对这个时代的大多数大宋军士而言,能发给足够军饷财货的上官就是好上官,财货上面给足了,才有足够的力战之心。这也是没法超越时代的现实。幸好萧言在这个上头,从来都是一个口碑极好的上官。
除了这方面的恩惠之外,另外就是对于武臣军士而言,决不能少的荣誉感了。
拥御驾随燕王而亲征与胡虏战,大宋开国以来,能有几例?如此战死。也是光宗耀祖。血食百代的荣誉。要是战胜回师。这一份功劳,足够躺在上面吃到自家老死为止!
且神卫军现在已经为上四军之一,不折不扣就是燕王的嫡系主力之一。看燕王如今威势,将来能到什么地步难说得很。真要踏实为其效力,难说就不是从龙功臣。那时功绩,就不是吃到老死为止了,而是连同子孙一起,要吃上三五辈子!
如果对于都门禁军那些绝大多数烂到底的人物而言。再大的好处也许也不如他们的性命要紧。哪怕最后给鞑虏提刀杀到面前,也绝不愿意为这个大宋卖命死战。
但是神卫军中,不管幽燕入卫铁骑,还是拱卫禁军最后还留存在萧言麾下之辈,或者是熙河精骑。毕竟还是愿意凭厮杀换将来功名富贵的。幽燕入卫铁骑对燕地起家的萧言有天然忠诚,更不惧血火。拱卫禁军现在留存之辈也是经历过两次变乱淬火,至于熙河军,他们为大宋征战拓边,也有数十年了!
既然能战肯战,又有这般回报。如何不肯出力?
一路行进到郭栅镇左近,神卫军已然颇有了点模样。从军将到士卒们虽然个个灰头土脸,却是精神颇为健旺。越近太原,越是打叠出精神来。最新军情已然传来,燕王一至太原,就斩安抚使吴敏以定人心,然后在楼烦击败女真西路军先锋,斩首垂三千级!
燕王神武,果然名不虚传。神武常胜军之强悍,也是震慑四方。越是这样,神卫军也越要拿出个模样出来!
~~~~~~~~~~~~~~~~~~~~~~~~~~~~~~~~~~~~~~~~~~~~~~~~~~~~~~~~~~~~~~~~~~~~~~~~~~~~~~~~~~~~~~~~~~~~~~~~~~~~~~~~~~~
所以今日在郭栅镇扎下的军营,法度森严,壕沟挑挖得又宽又深,寨栅竖立得一丝不苟。而行军加劳作了一天的神卫军军将士卒们,犹自排着队伍唱着大宋钦定御制军歌,排着队领自家饭食,气势反而比才渡黄河的时候,更要高昂上许多。
而在郭栅镇中,原来驿馆就暂时充作御驾行宫,班直御营拱卫在外,轮番值守。赵家三宝都在神卫军中,分别在馆驿中隔得远远的安排了。这赵家三位都甚是识趣,为班直护卫直入驿馆之后,都绝足不出门户。倒是一众随驾文臣,稍稍安顿下来之后,还得出来在郭栅镇上走动消散一番,御营班直还得派人护卫,不知道有多少班直之士在心中暗骂。
直娘贼,做这班直做甚,神武常胜军老弟兄们在前头厮杀得痛快,俺们却在这里伺候着一帮大头巾,真说不得要去将主面前抹下面皮混闹一场,看什么时候能调离这个鸟班直!
班直之中,那些追随萧言转战日久的老卒自然占据多数。甚而还补进了一部分燕云子弟充作宿卫。可也还有其他半路投效的人物。
在郭栅镇北路口,并肩巡视的两名班直,却是当年萧言才入汴梁的时候,将萧言麾下人马称作燕伥,在球市子中很是分润了一些好处的两位旧相识。
正是高忠武和石行方。
这两位在第一次汴梁宫变之际,就见机得快,举家投效了萧言麾下。第二次汴梁宫变的时候立场又站得甚稳。特别是石行方父亲石老胖子,更是在武库中被人打得头破血流,差点丢了性命。
这样的忠心投效之人,萧言也自然有所回报。
武臣子弟的前程,自然也只有军中去找。没有一点功劳苦劳,就是提拔起来在萧言这个团体中也交代不过去。这两人上阵厮杀是来不得的,除了断送自家之外,顺便还得将麾下人马断送干净。
唯一所能,就是塞入御前班直当中。将门子弟规矩熟会做人,能为新进御前班直之厮杀汉做个缓冲。跟着御驾到河东走一遭,回来稍稍提拔一下,也就是对这些半途投效之人有个回报了。
比之前两年时候,现在并肩在路口巡视的两人,都变了模样。高忠武没了此前浮浪高三郎的做派,看起来终于和他三十出头的年纪相符。说话的时候也总要先想一想,然后再谨慎的说出口来。
至于石行方。则变化更大。原来胖成球形的身材。现在居然都能看出腰来了。一旦瘦下来。才发现这位石小胖子居然长得还颇耐看,不是原来那种猥琐模样。披着甲胄在马上也能坐稳,按着佩刀披甲值守一两个时辰,也能撑得下来了。
两人职守,就是看住北面路口,不让不相干的人冲撞御营范围。若有文臣想出郭栅镇,也要殷勤有礼的堵住。他们活动范围,就是御营所在这一圈之内。
外间军营炊烟袅袅。雄壮歌声响彻四下。并肩巡视的两人对望一眼,高忠武拱拱石行方:“你就不想入上四军中么?你爹爹上次汴梁变乱,算是大大得了彩头,就算求到燕王面前,还怕不准?眼看着燕王在太原府杀吴敏如杀一鸡,这一仗打完,天下真要翻转过来了。这个时候赶紧入上四军中,求一份传家富贵不好么?”
石行方只是摇头,环顾左右,压低了声音:“还是在御营稳当一些也罢!跟随天子。不管怎样风涛变幻,总没有太大错处。燕王自然是虎视龙骧。可真要更进一步,必须西军那里全然归心!这个麻烦不料理了,这场战事胜败还难说得很…………将来天知道有什么变故!俺爹爹交代得清楚,既然燕王给了差遣,俺们父子踏实做好自家差遣也就罢了。别想那么多有的没的,这个世道,谁的脑袋都不保险!”
石行方虽然经过历练,算是沉稳许多。但此前他就不是嘴巴很严的人,高忠武算是出身想同,经历相同,贴心换命的弟兄。才看四下无人说出了这番话来。
高忠武心下感动,知道非是拿自家当生死兄弟,石行方不会说出这番话来。而且还是极有道理的一番话。
萧言势力,此刻自然是已经相当之大。且掌握了赵家君王,有了一定的名分大义。如果是没有女真入侵这天大的变故。专心内争,以萧言的手段,十几年后,大宋江山说不得真要变了颜色。
而偏偏此刻遇到了女真南下这天崩地陷之祸!这个时候萧言实力一时间在大宋再强,也要遭受多少牵制。
属于西军范围的折家军让开岢岚军通路,顿时就让萧言遭遇了一次险境。拼了性命亲身往镇太原才险险挽回过来。
西军这个除燕王军之外最大的大宋强镇,在这场战事中若是不能为萧言所收服。最后这大局到底会是如何,谁也说不准。说不定在下一刻,此时风光无限,甚而凌驾赵家君王之上的萧言,就要从巅峰中跌下,最后摔得粉身碎骨!
而萧言败没的话,女真大军洪流,是不是会将整个大宋淹没,也就是未定之天了。
总而言之,这个天已经要变了,而身在局中,一切都是这般混沌难测!
高忠武低声嘀咕:“直娘贼,就不能等燕王将鞑子打退,各方诸公再放对争出你死我活来么?不要最后平白便宜了鞑子!”
石行方只是摇头,各方诸公,谁知道现在到底是怀着什么样的心思。萧言虽然一时风光,但一头对外,一头对内,只怕也是殚精竭虑,如履薄冰!
高忠武今日不知道怎的,有了谈性,又压低声音道:“难道燕王真的要在太原府等着御驾上门?这都已经在汾州北边了,还不来迎驾。就是权臣,也要稍稍装点下门面罢…………”
正说这话之间,就见远处神卫军大营之中,突然动作起来,多少军将纷纷从营中而出,向北面路口汇聚。而更有传骑直向御营而来,手中捧着通行无阻的中军旗牌。见到旗牌当面,高忠武和石行方一声不吭的就赶紧让开。
传骑直入御营之后未久,就见张显已经领上百班直张仪仗匆匆而出。从两人身旁卷起一路烟尘向北迎去。
这个时候已经不问可知了,燕王大驾,只怕马上就要到了!
高忠武和石行方两人不敢擅离职守,就各自整理一下仪容,站得笔直,再也没有闲心说些闲扯的话了。
而此刻神卫军中,也响起聚军鼓号。大队大队的人马列阵开出,列队于北面而来道路两旁。御营之中,多少随驾而来的文臣,不管内里怎么不直于这个南来子萧言,都纷纷换了正式冠带,够身份的自然向北迎去,不够身份的就在御营前等候。转眼间数万人的神卫军都骚动起来,只为迎接萧言的到来!
不知道等候了多久,在天边晚霞已然如血之际。终于听见金鼓之声响动,北面远处尘头大起。无数旗幡在前开路,多少骁锐军将亲卫为前驱护卫,烟尘之中,终于捧出了燕王萧言的旗号!
一见旗号,万千神卫军健儿,大声欢呼,随着军将号令,全都单膝跪地。
卷动烟尘渐渐近前,在郭栅镇外迎候人等,从随驾文臣到御前班直,也全都躬身行礼!
高忠武和石行方两人,自然是恭谨行礼如仪。
不管萧言此刻是不是内外皆敌,不管萧言是不是前途莫测。可现在萧言,的的确确就是从一南来子而为统军十万,站在大宋权势的顶峰之上!而现在又将御驾迎至太原,他的燕王行营,俨然就是一个另立的朝廷中枢。内外战事,都要以萧言为核心而运转卷动!
在万千健儿欢呼声中,在无数人行礼恭迎之中。萧言越众而出,随侍身边的只有张显王贵汤怀王禀等神卫军重将,及几十名燕王直亲卫,直入郭栅镇中。
在经过高忠武和石行方的时候,萧言还稍稍驻马,动问了一句:“可是高三郎和石大郎?”
高忠武和石行方浑身巨震抬首,真没想到萧言还记得他们两个人物!
抬首看去,萧言坐在马上,虽然身形瘦削,形貌微微有些疲倦之色,可地位如此,已经自有一种俾睨天下气概。眉眼仍然一如才入汴梁时候那般锐利。只是萧言和他们两个前将门衙内的地位,已然是天差地远。
不等高忠武和石行方两人来得及回话,萧言就又是一笑:“果然是你们,已然在班直应役了,好生做便是,莫要辱没了你们的门楣。”
一句话说完,在甲士的拱卫之下,萧言就已然远去。高忠武和石行方呆呆的看着萧言一行直抵充作行宫的馆驿之前,甚而都没有什么通传应召的流程,就早已行宫门户大开,随驾内侍一溜小跑的迎出来,拜倒一地之后,将萧言如捧凤凰一般迎入行宫之中!而燕王直甲士,也始终披甲跟随!
高忠武呆呆愣愣的对石行方道:“如此燕王,内外敌手,真能奈何得了么?”
石行方不语,亲眼得见萧言。才能恍然感觉,正是此人,奇迹一般崛起,直到了如此高位!但为男儿,不管多么不成器,亲眼见到这般奇迹,都忍不住有追随之心!
不管是女真还是西军还是朝中诸公,就真的能击败眼前燕王么?
一路行来,这位燕王已经不知道面临了多少艰危险阻,却仍然稳稳的站在这里,而且越行越高!
萧言昂然直入行宫当中,接着就是随驾而来负责草诏的翰林也匆匆被召入。不多时候,身负御诏的传骑就纷纷而出,从郭桥镇直赴各方。
在脱离大队急急挽救河东危局之后,萧言又将御驾掌握在手中,这次再也当仁不让,想要调动大宋一切力量,与女真决一死战!
而身在这场战事中的各方,到底会如何举动,这越来越急的风涛,到底会卷向何方。却谁也看不明白!(未完待续。。)
.全部章节
宋时归 第三卷 补天裂 第一百零八章 风涛急(十二)
. .
河东兵火连天,但与河东路比邻的西军辖境之内,却是一片安然景象。+,.23○wx.仿佛这场决定国运之战,不是在邻近肘腋之地发生一般。
若说西军上下都是睁眼瞎,那也太低估了他们。只不过从小种以降,直至各路军头。现在还没理清一个头绪,到底该如何应对现在已经大变样的朝廷中枢,如何应对萧言这个燕王。
与女真战,那是没什么太大疑问。和西贼打了几十年了,与外敌战就是西军起家的根本,这个大家都是明白。
但是如何与女真战,这就是一个大问题了。
现在只要是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赵家对大宋天下的掌握,已经大大削弱。就是士大夫们宰割天下的权柄,也已经不大稳当了。这个时候若能揽到手里更大权力,或者手中能保持足够的实力,在将来天下格局变动的时候,就是几代更进一步富贵的根本!
最好选择,自然就是保存足够实力,待机而动。在萧言和女真拼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再突然杀出,最后底定局势。战事之后,这权力如何瓜分,那就走一步看一步了。不过想必那个时候西军团体当是大宋第一强镇,进退当是自如得很。哪怕大宋还是大宋,西军上下,变成隋唐之时关陇军功贵族集团,出将入相,想必也不是什么难事了罢?
西军上下大小军头,多半都是这个念想。甚或还有军头更怀着恶意,恨不得萧言这个坐拥强镇,威胁到西军地位的势力团体早日覆没。还有部分军头是因为前两年十五万子弟出师远征。归乡者不过半数。实在觉得需要舔舔伤口了。既然前面有燕王萧言顶着,西军多养精蓄锐一阵也罢。
在萧言诏告天下,拥御驾出征河东。且河东缘边已经与女真激烈交战之际。还在为兄长戴孝,还上书推辞了朝廷加恩于他的天平军节度使与陕西诸路安抚制置使的种师中。已经分书诸将,征询整个西军将门团体的意见。最后得到的回书甚而军将亲身而来渭州面谈的结果便是继续观望下去。
小种虽然继承了兄长为陕西将门团体代表的地位,但是对西军掌控,还是比自家兄长差了一层。诸将意思如此,小种本身也在犹疑当中。所以整个西军。就仿佛这场决定国运的战事发生在天边一般,继续安坐在陕西诸路。
不过宗泽临行时的一番话,小种还牢牢记得。河东战火炽烈,鄜延路方向一定需要加强!随时应对可能的变化!
大宋陕西论行政区划,熙宁以后是秦凤路和永兴军路两个转运使路,这是行政管辖体系。
论军事区划,则是从西向东分为六路,与西夏对峙。凡熙河路,秦凤路,泾源路。环庆路,鄜延路。还有一个关中内地的永兴军路。这是安抚经略使路。大致就是相当于军区。
童贯率领十五万大军先平江南,再伐燕云。出师的是熙河秦凤泾源环庆四路。鄜延路主力还留置在陕西,只是被抽调了部分精锐加强环庆军而已。
结果一场伐燕战事打下来,出征之环庆军迭遭惨败,最后还被朝廷趁势下手削弱,将环庆军败兵改成了永宁军,而永宁军现在又变成了燕王萧言麾下的天武军。刘延庆待罪编管汴梁。
可是刘延庆一家势力,在环庆鄜延两路根深蒂固。刘延庆儿子刘光世,现在又为鄜延路马步军副总管。这也是一个交换,当时老种拉了刘光世一把,让他领鄜延军,保持刘家家声不堕,同时老种又遣心腹接掌了环庆路,准备重建环庆军出来。从此以后,环庆军也就要变成种家的基本盘。
这些变化之下,就让现在距离河东最近的,除了本身就在河外的折家军之外。就是管辖范围包括了河东路最西面的晋宁军的鄜延路刘光世所部!渡过黄河,便是岚州!
河东缘边兵火一起,小种就不住去书信与刘光世,让他加强战备,厚积兵力于晋宁军。整备好河防,同时做随时东进策应的准备。
当折家让开通路,女真人自岢岚军破边而入的消息传来,小种在渭州勃然大怒。折家这是在做什么?纵然是想在这变局中保存实力,同时祸水东引。这事情做得未免太也过分!
本来在渭州静养服丧的小种,不等萧言所假的御诏到来,立时就开始军书飞驰,让陕西诸路军镇开始动员起来。先不论河东打成什么样子,总不能让女真鞑子就势冲进了陕西!
给刘光世的书信更是一封接着一封,让他必须看紧河防,百般警惕于女真鞑子的动向!
~~~~~~~~~~~~~~~~~~~~~~~~~~~~~~~~~~~~~~~~~~~~~~~~~~~~~~~~~~~~~~~~~~~~~~~~~~~~~~~~~~~~~~~~~~~~~~~~~~~~~~~~~~~
夜色之中,克胡寨西,黄河滚滚而过。
黄河在这一段,是南北流向。西面就是晋宁军治所晋宁军城,而东面隔河相望的就是重要军寨克胡寨。与晋宁军城夹峙黄河,遮护要隘。
此处军寨规模甚大,地势虽然不算险要,但是寨墙高峻,一直到黄河岸边渡口都有军堡遮护,构成了完整的防御体系。克胡寨渡口之上,尚泊着二十条渡船。
连日以来,这些渡船不断的向克胡寨转运军资粮饷,补充兵力。如果是鄜延军要渡河攻击女真在岚州军马,则克胡寨就是出发根基。若是要守,则克胡寨也是遮护晋宁军不容有失的要点。所以这些时日,拘刷而来的船只,就在河上穿梭往来。到了夜里。在两岸就泊得到处都是。
临近渡口的一处军堡之上。堡主欧难敌正召集一帮心腹手下。满桌都是酒水,各色熟食更是摆得满满当当,更有手下军士寻来的新鲜果子。一个个都在大吃大嚼,人人都是喝得有点醉醺醺的。
欧难敌只是一个小堡堡主,武臣职份还远远未曾入流。原来守着克胡寨前渡口,还有点生发,日子还算是过得滋润。但自从刘光世为副总管领鄜延军之后。这位名门之后在钱财享用上也是出类拔萃的人物,鄜延军中各般好处。为他一扫而空。渡口关津,都为刘光世遣了心腹前来为他生财。一个小堡堡主,哪里争竞得过本管将主,日子顿时就难过许多。
不过近来随着大量军资粮饷补充向克胡寨,守卫渡口的欧难敌多少有了点上下其手的机会。捞着点好处就想到了跟自家一起苦熬的弟兄们,干脆就设了一桌,从天还未曾黑,就一直喝到了深夜。
酒多了之后,一个个嘴上就没了把门的,提起这位掌鄜延军的刘将主。个个都是满腹怨气。
“直娘贼的老刘将主,还能给俺们留下一口吃食。这位小刘将主。却是细眼网捕鱼,什么都入鸟的捞个干净!”
“现在河东打成一锅粥,据说小种相公下了严令,这位小刘将主才忙着整顿河防。可也没见着他亲身来河边走一遭!现在还在绥德每日置酒高会,听那些从延州押运军资而来的弟兄们说,每一餐都要耗费百十贯!”
“折家不是东西,让开通路让鞑子打燕王去。小刘将主又好到哪里去?还不是准备就在河西面看燕王的笑话。渡河东进,进个甚鸟!”
“这样将主看来是跟不得了,将来万一上阵。看哪个出力为他死战!”
在没有萧言的时空,刘光世号称中兴四大名将之一。但是最名不副实的,也就是这位贵盛将门出身的所谓名将。生性豪奢,贪婪无度就不必说了。但凡遇战,不败即逃。
先将数万军马联合折家军渡河与宗翰西路军战,结果在太原之西给娄室数千骑打得大败亏输。女真二次围开封,刘光世迟迟才率领三千歩骑应召勤王,磨磨蹭蹭走到半途,汴梁就已然陷落。
刘光世一路收拢溃军,壮大实力,最后在济州得遇赵构。被病急乱投医的赵构任命为元帅府五路都提举,从此就开始了他所谓中兴名将之路。这条路就是一连串的不战而逃,拒不奉诏,骄奢自大。但偏偏又因为治军不严,各处流寇乐于归附麾下。让他麾下实力,一直在中兴诸军当中是人数最多的。当赵构终于决定拿下这位中兴名将的时候,刘光世麾下军马五万余,一下子就向女真叛逃投降得只剩下八千!
在这个时空,刘光世后来中兴名将风姿还未曾完全显露,只是初为鄜延路军马副总管,就已然让麾下怨声载道了。
底下心腹抱怨,欧难敌嘴上也没了把门的,拍着桌子只是发牢骚。
“听闻小种相公遣来了杨将主可世来厚小刘将主军力,为与女真战做准备。杨将主一世英雄,可不要被俺们这位小刘将主累死!俺们军汉,就靠厮杀吃饭,性命富贵,全看跟对将主与否。直娘贼的环庆军现在改为上四军,倒是落一个好结果。逼急了俺们,去投那燕王,也不过就隔着一州之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