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宋时归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天使奥斯卡
一场大婚再牵扯到两代君王的政争,这热闹就大有传播围观的价值了。
对于燕王萧言此人,汴梁中人多是心情复杂。
绝大多数升斗小民而言,萧言如何不是一个传奇?谁不想到朝为白身,暮则登堂。坐拥天家第一美女,河东一路,都为自家予取予求的藩国?
宫变之际虽然大家都是吓了一跳。可论实在的,倒霉的还是太子清流一党,还有都中禁军将门世家。其他百姓。并未受到什么骚扰。就是那些被遣散的前禁军军士,也对萧言没什么好怨恨的。该做工还是做工,该为匠人还是为匠人,原来俸饷七折八扣本来就拿不到多少,该支米粮应为坐粜之法还要被盘剥一道。现在干脆就拿工钱,还比此前那名义上甚是丰厚的饷俸米粮丰厚一些。而且按名遣散之后,燕王大方,每人还着实到手五贯纯铜的遣散费。
如此燕王,饶是谁也得竖起拇指夸称是个英雄。所谓英雄。就是能成就别人眼中奇迹般的功业!
不过汴梁中人,在赵姓官家治下日久。又承平百余年。对于萧言一手掌握赵家吉祥三宝,飞扬跋扈之态。还是有些看不下去。更担心萧言将来必然会掀起的篡权之变。权臣到了他那一步,哪里还有退步的余地?到时候怕不是汴梁要翻作屠场!二月二那场宫变,来一次也就够了,再来上个几回,大家还怎生过日子?
所以当萧言要奉太上而出河东的小道消息传出来,汴梁百姓才不管那些作为流言背景存在的女真鞑子是不是真的杀过来了。只要燕王愿意出而就藩,大家就发自心底的松了一口气。
萧言有平燕功绩,现在又掌强兵。要送这尊大神,以河东为藩国也抵得过。燕王与太上在那里。随他们做些什么,就是燕王手痒,想打女真鞑子或者任何鞑子,都随燕王心意而已。实在不足,就是将从辽人那里抢回来的燕地转封给燕王又怎的了?
只要汴梁依旧歌舞升平,只要金水桥畔球市子仍然每逢赛事就沸反盈天,只要汴河上舟影穿梭往来,源源不断的将整个大宋的物资财富都送往都城,只要那些鞑子胡人的消息还是远在天边,只是谈资而已。
燕王,就最好还是离开汴梁罢。
既然燕王要去,这等百年难得一见的枭雄人物就是看一眼少一眼,更何况还有一位天家最美帝姬?汴梁百姓,说不得就涌上了街头。为这场盛典,平添了百倍热闹!
百姓们心思,因为掌握信息的不同,自然一厢情愿了许多。而身在局中之人,却想得要更深远些,看得更明白些。知道这场大婚,就要掀起将来风暴。而这同样也是最后击败萧言这个当世操莽的机会!
在一处酒楼之上,唯有此间,伸出檐外的飘窗半掩,间或才有一人出现在窗前,匆匆扫视一眼就不见了踪影。仿佛很是不待见这场大热闹一般。
这般景象,让周遭围观的百姓都为他们心疼。这家酒楼是汴梁七十二家正店之一,本来雅间一醉就索价颇昂。今日更不是要十余贯二十贯才能临窗而坐。怎生这般人就是如此浪费?一群闲汉若不是因为人山人海实在挤不动,说不得就得上楼瞧一眼了,若是没什么根底的,这般手面散漫之辈,不讹上几文。让人心里着实不舒服。
雅间之中,坐着一班士大夫模样的人物,人人都是一身道袍。未曾着冠,只是乌木横钗簪发。大袖飘飘。尽显疏阔之态。仿佛都是宦海倦游,从此芒鞋竹马道袍,寄情于山水之间的闲散人。
席中上座,正是不管什么时候都不减刚愎之色的耿南仲。一见有这位耿老夫子在座,不问可知就是汴梁城中新鲜出炉的失势之辈。前环绕废太子身边的清流党人。
这些人物,虽然萧言轻轻放过。蔡京也还算是殷勤照顾,每月都按时奉上养望钱。性命无忧生活也算是无忧,照理说应该夹着尾巴度日。过段时间安稳日子再说。
可对于文臣士大夫之辈而言,断了仕途上的前程,比杀了他们也好不了多少。宫变那夜惊魂才定,一群人说不得就要钻头觅缝,想另寻靠山。不过蔡京虽然钱是照给,可却没有半点再启用他们的意思。
一群人在汴梁当中奔走,到处联络,隐然以孤臣自诩。偏偏这表现出来的气节,也济不得什么事。蔡京门下,熙熙攘攘正盯着朝中空出来的那么多位置。忙着玩升官图之戏。萧言坐拥强兵在侧,一时间也没露出什么破绽,为忌惮萧言麾下那些丘八。朝中也少有人敢和他们接近。就算穷极无聊的赵楷,也没想过要招揽他们,当年这帮清流,可是将赵楷逼得几乎山穷水尽!而且就算赵楷和他们都有心,锦张显带着御前班直横在中间,他们又何尝有半点机会?
政治上越发绝望,对于文臣士大夫辈,这个时候按照惯例而言就是假作佯狂遁世之态了。一帮人换上道袍芒鞋,每日里游走于汴梁酒肆瓦舍。做天子呼来不上船,自云臣是酒中仙的范儿。灌饱了黄汤。阴一句阳一句的对着当道诸公发各种转弯抹角的牢骚。再多饮几角,干脆就撒酒疯。谁来劝都骂对方是俗人。
这般闹了一阵,连瓦舍里面的小厮都知道这帮人是十足十的厌物。正眼待见他们的越来越少。
这些人闹了一阵,有的人自觉没趣,有的人还是害怕萧言出手,渐渐散去了不少。可仍有以耿南仲为首的一班核心人物,仍守在汴梁,苦苦等候能翻转局势的时机。
也不知道是坚持下去就有好结果呢,还是耿老夫子终于走了一次狗屎运。等候时间并没有多么漫长,就传来了女真入寇河东,萧言那支强军根基有摇动之势,而萧言迫不及待的就要走完大婚流程,欲奉驾出都战于河东!
萧言真要是握着那几万还能继续扩大的军马,死死坐镇在汴梁,外间再有河东军马支撑,耿南仲他们就是嘴上骂得再厉害,心里将萧言恨得刻骨,也着实没有什么法子扳倒萧贼,等来重返朝堂,扬眉吐气的那一天。
可是那萧贼不知道为什么,好好的汴梁不呆,偏偏要亲自出征河东!
按照耿南仲想来,既然能掌中枢,就死也不能撒手,日夜浸润,培植势力,一点点的将中枢大权抢过来。这才是标准权臣作为,更不必说萧言比一般的权臣,更多了几乎是他私军的万千强军为后盾!长此以往,赵楷为汉献帝也未可知。
女真鞑子,就算入侵河东,有什么了不得的?这些鞑子,无非劫掠一番就自然退去。哪里比得汴梁如此要紧的权位重要。偏偏这萧贼自以为无敌,天夺其魄,让他居然就要离开汴梁!
正因为如此,哪怕今日是众人最痛恨的萧贼风光大婚之时,每个人脸上还是有着掩饰不住的笑意。随着外间越来越喧闹的响动,这里面的谈论时局也越发的火热。
“…………天厌其乱,这个萧贼,也终于失其神智,这汴梁,岂是轻易离得的?”
“…………这萧贼还是有所布局,不是尚帝姬之后,就要拥太上与太子同出河东么?一旦汴梁有变,还能拥太上或太子复位,再杀回来。到时候恐怕还有一场争夺,这萧贼不是轻易可治之辈…………”
“…………萧贼纵然露出破绽,也非易与之辈,这一手布置,就让吾辈有些为难。萧贼既然离开汴梁。现成放着一个三大王在禁中,蔡相还不紧紧握着三大王,以此为旗号。外联西军等强镇,以固权位?吾辈与三大王之间。亦无什么善缘在。只怕吾辈复起之途,还是阻碍重重啊…………”
“…………吾辈自然仍心系太子,日夜为其颂祷。然则萧贼万一真在河东拥立太子,那吾辈当如何自处?”
“…………萧贼在河东纵然拥立,也只会拥立太上!太子仍为萧贼所凌辱监看,岂能有复起之时?吾辈既然为太子之臣,岂能再会去趋奉萧贼?当得坐镇汴梁,以蓄实力。最终铲除萧贼,让太子地位,得以重光!”
“…………大兄说得正是!吾辈岂能去河东那荒僻之地趋奉萧贼?当在汴梁竭力经营,以待来日!以学生之浅见,若然老公相拥戴三大王。则吾辈也不妨虚以委蛇,在三大王前走动联络一番。三大王潜邸旧人,早已星散。如何不需要羽翼以固地位?吾辈假意投之,三大王未必没有重用之机,吾辈正方便借以行事。身虽趋奉延福宫中撍主,心却仍怀太子。若潜龙伏渊。只等萧贼事败。迎还太子,重振大位!”
“…………兄这真正是老成谋国之言,学生拜服!却不知道兄有何门路。能让吾辈暂且阴隐本初之志,自效于三大王驾前?”
一众人口沫横飞,只是谈论这场变故之后的大家出路。往常那疏阔放诞模样,不知道抛到了什么地方去。
耿南仲听得心烦,陡然一拍面前几案:“住了!”
一众人等,顿时噤声,望向耿南仲。要说耿南仲如今也是去位之人,再不是太子信重,将来稳稳一个东府使相地位的重臣。可多少年积威。仍然未曾完全消散。且蔡京也对耿南仲加倍客气。对于蔡京而言,在这些清流旧党当中。培植一个仍能领头有威望的人物握在掌心,自然比他们四分五裂到处乱窜强。要知道这些清流旧党。成事是不指望的,坏事却是拿手行家。所以蔡京才对耿南仲各种礼遇,让其隐然仍居这些失势之辈的核心位置。
耿南仲面色铁青,望向在座之人。
他只是刚愎,却并不傻。如何不知道这辈人其实派不得什么大用场?无非还是要这班人壮起清流旧党的声势而已。要是这点声势再没有了,这一党才是真正走到了绝路上。
如何利用这个机会,耿南仲自己想不太明白,也没找这些人商量。而是在昨夜,放低身段,去拜就要离京的宇文虚中去了。
宇文虚中答应李纲为其效力,在河东军情传来之后。宗泽奔西军,而他就要秘密出京,去联络永宁军去了。耿南仲漏夜来拜,宇文虚中本不想多说什么,耿南仲这次却真的放下身段,居然拜倒在地,宇文虚中若不有教于他,他就再不起身!
到了这等地步,宇文虚中和耿南仲十余年的交情,再也推脱不过去。只能披肝沥胆,最后为耿南仲出谋划策一次。至于宇文虚中自己,此去河北,已经不打算再入汴梁。从此就为永宁军中一白身幕僚也罢。马扩王禀和他也有交情,想必日子总能过得下来。
就是耿南仲,如何能不明白,这也是他们最后一次机会了?这两日心中,一直沉甸甸的。可眼前这班同党中人,居然还扯到是不是投效于三大王赵楷那个伪主门下。让他着实忍不下去了。
一喝之下,众人屏息。耿南仲冷冷道:“你们还以为吾辈还有从容钻营的时间么?萧贼既然敢于离京,就是做好了必要时候破釜沉舟的准备。若然我辈不早作预备,难道等着将来萧贼回师,血洗汴梁么?萧贼放过吾辈一次,可不见得会有第二次!”
众人对望一眼,一人讷讷问道:“敢问道希公这该当如何是好?但有见教,吾辈无不遵从。”
若是说在以前,大家对耿南仲还敢表面客气,暗自里将这刚愎老夫子当个虚屁。现下却是行不得了,蔡京跟这班失势之辈的补贴,全是只送到耿南仲府上。如何分配,由耿南仲自专。汴梁居大不易,财权在耿南仲手里掌着,哪怕耿南仲去位。大家却对他恭谨程度比此前还要超过十倍。
耿南仲今日召集诸人前来,就是为了分配任务。难道当真是给萧言大婚盛典捧场?当下也不客气,叠起手指就吩咐下来。
“…………萧贼自取失机。我辈决不能错过这个机会!当与梁溪先生连成一气,在汴梁造成声势。一则是三大王。绝不能为萧贼同拥而出京!朝野之中,当掀起风潮。只言三大王若为萧贼拥出都门,不到陈桥驿,萧贼就要弑君自立!”
宇文虚中看得分明,萧言若是只拥赵佶赵桓出京,则最多只是能说是对汴梁若有变故有了抗手的能力。胜败尚未可知。可若是将赵楷也挟出京了,则两代君王尽在掌中。可谓进退自如,就是外间强镇。也得顾忌萧言手中名分大义,那个时候,才是真正的麻烦事。而宇文虚中也相信,萧言必然有挟赵楷出都门的布置!
众人一阵大哗,在酒肆瓦舍中阴一句阳一句的发萧言牢骚那是张嘴就来,在朝野之中卷起如此风潮,那就是**裸的撕破脸了。不怕萧言大开杀戒,将这风潮镇压下去?
看着诸人变白的脸色,哆嗦的嘴唇。耿南仲冷笑一声:“汝等有何所惧?若萧贼麾下仍是河东边军,则尚要忌惮萧贼鱼死网破。现今萧贼麾下。却多是汴梁土著子弟!汴梁中人,谁愿意见到再生乱事,萧贼血洗宫禁?只要风潮卷起。而三大王又稳坐都门不动。萧贼若行凌迫之举,则麾下人马,自然离心矣!且汴梁土著子弟,又有多少愿意随萧贼北上远征,埋骨穷塞,终身不返都门?朝中自有人对那些汴梁土著军将士卒许以厉害,到时候萧贼要凌厉行事,只怕就是一场军中鼓噪!要知道,现今萧贼。真正用来制压全军的心腹,不过就二三千之数!”
这一点。宇文虚中看得极是准确厉害。而蔡京等辈,如何又看不出来?现在萧言最大的软肋。就是这支汴梁神武常胜军还不足用。虽然靠着掌握财权,对都门禁军大开杀戒,现在拉出这么一支军马。可大多数军将士卒,还都是汴梁中人,哪怕拱卫禁军也不例外。真正死心塌地为萧言所用的,不过二三千之数。
若是安居汴梁,用以制压朝局。这支军马还可唯萧言号令是从。但是要将这支军马拉到河东边塞,从此苦战,难返都门。其间就有了太多下手的余地。军队是靠一层层骨干掌握的,而萧言在汴梁的骨干,又实在太少。现在河东神武常胜军又被牵制住。偏偏萧言又没有将河东军收缩回来反而要自家亲征,自己将这个最大软肋暴露了出来!
这般奔走联络,卷起风潮。拖住萧言手脚。若是萧言想调边军入京,说不得已然遣出的联络人等已经将西军永宁军等强镇带回来了。而萧言大开杀戒血洗汴梁,可能性却是甚低。除非他也不想活了。而且真不怕走到哪一步,汴梁神武常胜军大部,先反了他萧言?
若是萧言壮士断腕,拥着太上与太子带着寥寥数千心腹仓皇离京。则这样丧家之犬,岂不是轻易可擒?
萧言强点,就是在河东布置的强军。比西军离汴梁近,比永宁军又强得太多。居高临下,俯视陕西河北两翼,可以牢牢牵制住北方强镇。萧言自可拉起新军,在汴梁搅风搅雨,一时莫敢谁何。
可他这强点突然被女真鞑子牵制住,萧言又不思收缩。自然浑身都是破绽!
所以蔡京这等老奸巨猾之辈,才突然断然行事,内外发动。一举要将萧言逼得步步失措,处处针对萧言情急之下的布置,最终将这个大宋未曾见的枭雄权臣掀翻!
所谓老奸巨猾,并不是只会敷衍隐忍。真正看到机会的时候,绝不会犹豫不决!
耿南仲耐着性子与一班人等解说,到了最后,这些提心吊胆的人等才勉强接受。各自领命,准备去卷起朝野风潮。旧党失势在野已久,朝中政争差点火候,可是鼓起舆论,却从来是拿手活计,要不然也不会生存到如今,甚或几次将蔡京掀下台来。
看着他们提心吊胆畏首畏尾的样子,耿南仲鼓励几句,心中却只是冷笑。
如此大计,这班人是派不上大用场的。真正济得上事的,是外间同样看到机会的强镇。是老公相一党,甚或有天下之望的梁溪先生那一班奔走之友!
太子复位,耿南仲虽然很期望。却已经不是心中最重之事了。最要紧的,还是尽快消灭这个动摇了大宋统治体系,异日必然会对大宋士大夫之辈动手的枭雄萧言!哪怕为老公相奔走,哪怕最后在位的仍不是太子,也无所恨!
最大敌人,只是萧言!
外间突然响起了巨大的欢呼声,热烈的似乎要将整座楼掀翻也似。耿南仲缓缓起身,走到窗前,凭栏而望。
就见从南面,锦旗招展,仪仗布列。人山人海两旁夹道簇拥之下,数百锦衣虎贲正拥一人缓缓而至。
白马如龙,绛红杀袍,玉带紧紧束腰,眉目英挺,两鬓微霜。坐在马上笔直如剑。
正是萧言。
无数大宋仕女,从两边楼上洒下无数花瓣,飘飘扬扬,如下了一场粉雪也似。街边百姓,狂醉欢呼,一浪高似一浪。
此时此刻,萧言仿佛正在人生巅峰之上。
而异日当在这汴梁,在这天下,满目皆敌,手下背离。那时你这萧贼,又做如何想?
这大宋,终究是吾辈的大宋!(未完待续)
.全部章节





宋时归 第三卷 补天裂第十一章 大婚(十一)
. .
禁中之外,景福殿前。大宋现今那位颇有些言不正名不顺的天子赵楷,正一身绛红团龙朝服,端然正坐。周遭内宦紫袍纱帽拂尘环列。景福殿中纵然装点一新,富丽堂皇。可殿中之人,却看不到什么喜色。
而在景福殿外,御前班直锦衣仪仗,布列重重。锦张显已然一身横班高官袍服,按剑亲自领班警弼。景福殿外两侧廊下,则摆满了天家对两位新人的赐物。纵然这些赐物不少是萧言掏腰包自己送自己,赵楷还是遣内宦选了不少御前珍玩凑上。这赐物之厚,也算是历代尚帝姬以来之最了。
正常而言,天家尚帝姬,都要到御前走这么一遭。然后再由重臣为送亲使者,送入驸马都尉府邸当中。要是驸马都尉清寒些,说不得天家还要赐座府邸什么的。茂德身份有点特殊,是当即君上的妹妹,这个原本不用到御前转一圈,也用不到蔡京这等重臣之首。可因为萧言的身份摆在这儿,这样君上嫁女的程序,说不得就要正式隆重的走一遭。
赵楷如泥雕木塑一般端坐在上,钧容直乐班在殿外卖力吹奏。景福殿中却冷得像冰一样。赵楷心中,更是思绪翻腾。
第八平那番话,这些时日,一直在他心中盘旋不去。赵楷只是胆子小没担当,还有些自小受宠爱刻在骨子里面的纨绔气。但是基本的智商还是有的,就在高位,且在赵佶关照宠爱下提点皇城司数年,一些政争上面的手段也是懂得。当然动手去做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第八平之策,由死向生,绝处腾挪。方方面面都为赵楷考虑到了。无论怎样反复推敲,当真是死中求活之计。不管后续如何发展。郊祭改元一个再正式不过的新君名义,总能稳稳到手。赵家抚育山河垂百余年,只要有一个正式名义。地位就可以相当稳固。哪怕有萧言这等权臣掣肘,以赵楷的智商。也能想到自己可以做多少事情,来慢慢撬萧言的墙角!
更何况是,萧言纵为操莽。现今大宋与汉末气数衰绝,终究有些不同。赵宋名义,还有相当威望。而且萧言绝对实力,也怎么样都没到操莽那种地步。朝中朝外,反对萧言的人所在多有。只是被突如其来的那场宫变震得一时蒙住而已。萧言此人,绝不是无懈可击的。
更不必说。这萧言根基河东神武常胜军遇到女真入寇,逼得萧言不得不轻离汴梁以去应对。现在满天下的人,都知道萧言已经露出了破绽。有心人自然会寻找各自投靠对象,他赵楷如果能顺利郊祭改元,法统上成为大宋无可动摇的新君,如何就不能再度聚拢自家的班底?
不管怎么想,行第八平之策都是有相当好处,也是对于威望根基同样不足的赵楷本人而言,几乎是此时情境下唯一出路。
可是就有一道坎,赵楷怎么也过不去。
这道坎简单得就有两个字而已。怕死。
随萧言军马出征河东,万一败于女真,败亡流离之间。哪怕太宗。也在兵败之际中箭负创,最后还死在这伤势反复发作之下!
不败于女真,就是萧言受到各方逼迫,局势日蹙的时候,天知道这萧贼会不会丧心病狂,弑君自立?
且太上与自家那个废太子哥哥也说不得要随萧言大军出行,万一他们在其中操弄,说动萧言,在军中又行废立事该当如何?自家那位爹爹圣人还有伪君子大兄。将自家已经恨到骨头里,到时候岂能还留下自家性命?
纵然这些可能性都不算大。自己作为大宋新军,肯定在万军重重保护之间。而且自家比起太上与废太子。终究根基不足威望不足,是个好操弄的对象,那萧贼也不会轻易行废立事。
可赵楷仍然壮不起这个胆子,离开这座富丽繁华的汴梁城,御驾亲征河东去博那么一铺。
这些时日,如许念头就在胸中纠缠不去,折腾得赵楷一夜一夜的睡不好,肝火极盛。却怎么也无法骤然做出决断。
比起太上赵佶的轻易,赵楷这优柔寡断胆气薄弱还更要等而下之。轻易之人,至少很快能做出决定。优柔寡断胆气薄弱之人为君,就是太平时节也不过是个被臣下吃得死死的庸君。更不用说此刻乃是大宋皇统风雨飘摇之时!
要不是赵楷有这般弱点,萧言怎么会一眼就相中了这个小白脸三大王,最后在宫变之夜硬将他从十王殿中揪出来,矫诏硬生生的捧上了大宋至尊之位?
~~~~~~~~~~~~~~~~~~~~~~~~~~~~~~~~~~~~~~~~~~~~~~~~~~~~~~~~~~~~~~~~~~~~~~~~~~~~~~~~~~~~~~~~~~~~~~~~~~~~~~~~~~
赵楷想得太深,浑然忘记了身周动静。直到何知文一脸急切的凑过来,低声道:“老公相已报名觐见!”
赵楷这才反应过来,顿时回了一声:“快宣……不,快请老公相入内!不,来人搀扶老公相入内!”
几名内宦忙不迭的迎至殿门,将已然唱名等候的蔡京引入景福殿中。几名内侍殷勤扶将,蔡京一身紫袍,玉带纱帽,颤巍巍的就由着他们扶入内来。既没有如何跋扈之态,也对这般忧礼安之若素。尽显如今朝中第一老臣的风范。
看到蔡京入内,赵楷忍不住就想起身见礼。大宋宰相礼绝百僚,纵然亲王遇见也要先行见礼。更何况蔡京威望之重?赵楷昔年为亲王之时,对蔡京行礼那是行惯了的。这下差点又下意识的做了出来。最后好容易才忍住。
1...434435436437438...56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