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辽东钉子户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青史尽成灰
正在此时,从殿里跑出来一个小太监。
“二位祖宗,主子叫你们进去回话呢!”
两个大太监相互看了一眼,急忙小跑着来到寝宫。
“奴婢叩见主子万岁爷。”
“都起来吧,张大伴,魏大伴,你们在外面嘀嘀咕咕什么?”
“没什么!”魏忠贤急忙说道“主子,奴婢们正商量着如何给主子操办万寿庆典。”
“呵呵呵!”天启哂笑道“庆典是礼部的事情,你们忙什么。是不是有什么不好的消息?”
两个大太监互相看了一眼,犹豫不决。
“说吧,有什么坏消息说出来,朕撑得住!”
此话一出,张晔急忙跪在了地上,战战兢兢说道“启奏主子,的确出了大事情,十天前,孙老派遣总兵赵率教和马世龙,率领一万精兵攻击耀州。结果中了建奴埋伏。”
“啊!”
天启低呼一声,竟然一下子坐了起来,动作急了。额头全都汗水。魏忠贤急忙跑过来,扶着皇上的腰,拿枕头住。
“不要忙了,赶快说,到底怎么样了?”天启手按着床边,指甲都白了。
“启禀主子,赵率教领着人马先跑了。马世龙被建奴俘虏,随后又逃了出来。一万精兵只剩下不到两千人。”张晔顿了顿。又说道“建奴兵丁趁机杀过三岔河,兵锋所指,已经接近西平堡。看样子,大有攻击广宁的态势。”
听完张晔的话。天启彻底傻了,这几天频频打胜仗,就连他都看轻建奴了,以为孙承宗就算多耗费一些粮饷人力,也一样能打败建奴。可以一场惨败,却像是一盆凉水,把天启给浇醒了。
“张大伴,孙师傅为什么会打败仗,你可知道?”
“这个……从锦衣卫的密保来看。是有生员诈降,说什么建奴大贝勒到了耀州,防务空虚。孙老就轻易出兵了。结果惨败。”
魏忠贤在一旁问道“惨败?孙老不是练兵十余万吗,怎么损失几千人就完蛋了?”这话其实是给天启听的,张晔当然清楚,他叹了口气。
“练兵岂是那么容易的,孙老不通军务,任由的将佐都是定辽侯淘汰的人物。他们不懂练兵精髓。竟然胡乱征兵,什么人都用。后果不言而喻。虽然孙老说征兵十万,可是实际数额还不到一半,其中能战的只有一万人。”
“一万?”魏忠贤的声音顿时高了八度,惊骇地问道“这,这不是全军覆没吗?”
“没错,建奴大军正在快速渡河,杂七杂八的人马星落散,只怕西平堡等地都受不住了。”
“不要再说了!”天启突然低吼一声,吓得两个大太监全都跪在地上。
“张大伴,朕问你,孙师傅此败,定辽侯有没有动手脚?如实告诉朕!”
“启禀主子,老奴敢说,绝对没有”张晔跪在地上,大声说道“孙老是突然出兵,谁都不知道。等到得知情况之后,定辽侯还曾派人去劝阻,哪知孙老一意孤行,马世龙和赵率教又无能透,才造成了惨败!”
天启听到了这话,颓然躺在了龙床上,大口喘息着。他的双眼呆呆望着棚。
“魏大伴,你说孙师傅真的不会领兵吗?”
“启禀主子,孙老对主子自然是忠心耿耿。”魏忠贤也学会了高高抬起,再狠狠摔下的绝招。
“然则军国大事非同小可,孙老不过是礼部出身,没领过兵,也没打过仗,甚至也没管过财。崔尚书就报告过,孙老直指光复土地就要修造城池,建立长城。可是他不明白,若是野战打不赢建奴,修多少城池都是白费功夫,建奴可以随意攻击,予取予求。”
以往天启听不进去,可是败局在眼前不由他不信。
沉默了半晌,天启才叹了口气。
“辽东惨败,既然孙师傅无法承担重任,怕是就要交给定辽侯了。”
“主子,恐怕不行!”张晔为难地说道“主子,张侯爷的主力已经调到了金州等地,散落在义州、锦州等地的人马不到两万,且分散屯扎,要想集中起来,只怕不容易啊!”
此话一出,天启和魏忠贤终于感到了天大的危机。
本来张恪的大军分驻辽东,可是为了给孙老师施展空间,愣是把大凌河以北的土地都给了孙承宗。光复金州等地之后,又拼命调兵,弄得辽东空虚无比。
本来还指望着孙老师的十万大军,可是现在军队全都成了飞花落叶,要修筑的城堡更是荡然无存。
骤然之间,辽东就像是卸下了所有武装,挺着光秃秃的胸膛等着建奴来杀。
其实情况比他们想的还要糟糕,孙承宗为了修筑城堡,已经囤积了大量的金银粮食,砖瓦木料,牲口车辆……
宝贵的物资都散落在各个墩堡之中,建奴席卷而来,他们可以吃大明的粮食,用大明的银子,攻击大明的军队!完美上演一场以战养战。
意识到了危险之后,天启立刻下旨意,召集内六部,共同商量对策。
一连三天,谁都拿不住主意,支持孙承宗的还主张让孙老力挽狂澜,有的则是支持张恪出掌兵权,收拾残局,也有人认为已经把张恪调走了,如今又草草调回来,朝廷面子不好看。
大家争来争去,莫衷一是,可是一份八百里加急送来,京城所有人都傻眼了。
明军惨败柳河之后,鞑子趁机大举进攻,前锋直插西平堡。西平堡原本的守将贺世贤被调走,如今是总兵罗一贯,此人对大明忠心耿耿,可是手下兵力太弱,罗一贯望着京城方向,自刎而死,建奴杀入城中,参将黑鹤、游击李茂春、张明先等相继战死。
另外孙承宗派遣的援兵祖大寿和鲍承先还没赶到西平堡,就听闻西平堡失落,转身逃跑,结果被建奴追上,祖大寿逃走,鲍承先战死。
至此,孙承宗手下的几万人几乎全都战死,建奴大军接连突破防线,大军直逼广宁。
耗费白银数百万,苦心经营防线,非但没有固若金汤,反而成了一触即溃的豆腐渣。事到如今,再也没有人敢给孙承宗说话了。
六科十三道的言官准备好了充足的弹章,要一举淹没孙老。
言官们磨刀霍霍,可是内和司礼监不能把罪责推给孙承宗就完事了。他们还要想办法,如何挽救辽东败局。
其实也不用想,遍观所有武将,唯有定辽侯张恪有本事对付建奴,而且他屡创奇迹,如今也只能靠着他挽狂澜于即倒。
可是大家又猛然想起,张侯爷刚刚被调走,如今要给什么好处,才能让张侯爷出手? 辽东钉子户妙
不少人都上书,力荐张恪全权负责辽东的战事。甚至有人建议加封张恪为世袭罔替的国公,拿高官厚禄刺激张恪。
内还是比他们理智很多,经过一番激烈商讨,总算是拿出了一个方案。撤销孙承宗辽东督师的职务,加张恪兵部尚书衔,出任辽东总督,统帅全辽军务,准许开府建牙,可是任免三品以下文武官员。
张恪已经是超品的定辽侯,一个兵部尚书不过是二品官,算不得什么。
可是稍微明白大明官制的人都会吓一跳。
兵部尚书可是文官担任的,什么时候轮到武夫来做了?
而且加了尚书衔还不止,更是总督全辽军务,彻底打破了以文驭武的传统。再加上开府建牙的权力,张恪等于成了辽东王,彻彻底底的土皇帝!
这道命令下来,有人想要反对,可是谁都清楚,张恪已经是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了,先过了眼前一关吧!





辽东钉子户 第三百八十六章 果断行动
“废物,实在是废物十来万的大兵,就算是十万头猪,让建奴砍,也没法砍得这么快”
崔呈秀气得跳脚大骂,有些事情猜中了开头,却猜不到结尾。
比如崔呈秀听从张恪的主意,不停污名孙阁老,逼着他犯错,孙承宗果然上当,主动攻击耀州,一切都按照他们的剧本走。
可是他们想要的是一场小败,只要证明孙阁老的路子错了就可以。但是孙承宗不光是败了,而且还败得底裤都没了。
三岔河一线丢失了,西平堡没了,杜家庄,振武堡,西兴堡,全都丢失了。辽东门户洞开,鞑子的兵锋直指广宁。
这场败仗足够证明孙阁老的错误了,不用朝廷下旨意,兵败耀州的时候,孙阁老就上书朝廷,请求致仕回家。等到西平堡丢失之后,孙阁老更是紧闭大门,连出都不出来了。
孙阁老怂了,可是辽东的军务不能没人管,朝廷下了旨意,加崔呈秀督师衔,让他全力守卫辽东。
炒股炒成了股东,烂摊子砸在手里,崔呈秀死的心都有了。
“不行,我要上书,参奏孙承宗,误国误民。对,我这就写奏本”
崔呈秀刚转身,王化贞就咳嗽了两声。
“肖,干兄,你是什么意思,难道不该参奏孙承宗吗”
“该,督师大人做什么都是对的,可是你想过没有,要不了五天时间,鞑子的前锋就会杀来,广宁能不能保住还在两说。到时候丢城失地,只怕朝廷不会放过我们吧”
听完这话,崔呈秀顿时傻眼了,脸上的肉不停抽搐。世上就是没有后悔药,早知今日。当初就算是装病,甚至装死,他都不会来辽东
这个鬼地方太要命了,内部民风彪悍,乱局不断,外面还有建奴窥伺,不时杀来。
如果没有强大心脏,没有超乎常人的本事,真没法混下去。孙承宗不行,自己更不行。崔呈秀的目光不自觉落到了王化贞的身上。
“肖干兄。你经验丰富,赶快说说该咋办吧,我都听你的”
“唉,我还不知道听谁的呢”王化贞长叹一口气,说道:“部堂大人,当务之急还是去找永贞吧,他主意多,又会打仗。”
“对,赶快去请。额不,我要亲自去定辽侯府上。”
崔呈秀和王化贞立刻前往张恪的府上,到了府邸一问,原来张恪并不在府上。
自从和上次审案之后。张恪就亲自动身,前往各个田庄,安抚百姓,恢复秩序。什么都比不过春耕重要。
别看乱的一团糟。毕竟张恪威望摆在那里,只要他出面,各地迅速安静下来。张恪重点去了花儿营。答应免除百姓三年赋税,并且表示钦差大人正在调查,一定给死者一个交代,以后还按照老办法来,不会随便征调民夫。
这番表态总算是给了大家定心丸,张恪离开花儿营的时候,男女老少,周边几十里的百姓都聚集过来,黑压压的一大片,大家伙只有一个请求,那就是希望定辽侯能继续管他们,头上的青天不能换了人
看着一张张赤诚的面孔,张恪竟然羞愧难当。
他为了对付孙承宗,竟然拿百姓当棋子,几百口子死伤,其中有一半的罪名要算在他的头上。
“乡亲们,张恪向大家保证,以后辽东还是我说了算,就不会有人胡作非为。等过几年赶走了建奴,辽东白山黑水,富裕丰饶,保证安居乐业,永远太平”
留下了誓言,张恪在万民的期待之中,快速返回了广宁。
他进城的时候,早有人等在了城门口。
“侯爷,您可算是回来了”杜擎焦急地说道。
“至于这么着急吗,能有什么大事”
“孙阁老打败了”
“呵呵”张恪笑了两声,浑不在意地说道:“预料之中的事情,不值得大惊小怪”
“哎呀,侯爷,您不知道,败得太惨了,连西宁堡都丢了”杜擎焦急地说道。
“啊”
张恪的脸色终于变了,按照预估,孙承宗会打败不假,可是建奴此时也在分裂之中,代善和皇太极闹得不可开交,哪里有本事攻击大明。
因此多半就像是历史上的柳河之败一样,损失几百上千的人马,孙阁老灰溜溜儿下台,一切都解决了。
万万想不到,明军竟然是惨败,而且建奴长驱直入,连西平堡都丢了。
张恪脸色别提多难看了,他很清楚,自己判断失误了。
孙承宗那里无所谓,他看错了鞑子,皇太极和代善绝对不简单
“快,回府”
张恪纵马狂奔,杜擎急匆匆跟着,疯跑到了府门口。一个背影正往里面走,突然听到了马蹄声,急忙回头。
“永贞兄,你可回来了”
崔呈秀急忙跑了几步,亲自抓过马缰绳,给张恪牵马坠蹬。
“永贞张侯爷你可一定要救命啊”
张恪跳下战马,无奈地苦笑道:“部堂,咱们还是进府再说吧”
他们急匆匆到了大堂,王化贞也等在这里,见张恪赶来,他急忙站了起来。
“永贞,你回来了”
“嗯,世伯,眼下情况如何”张恪单刀直入。
王化贞苦笑道:“不好,非常不好,鞑子击败赵率教和马世龙之后,孙阁老的部下就溃败了,甚至来不及传递消息。等我们知道情报,鞑子正在猛攻西平堡。不到半天时间,西平堡陷落,四五万的军队群龙无首,全面溃败,现在到处都是乱兵。”
“乱兵”
张恪突然眉头紧皱,厉声说道:“快去,传我的命令,四城紧闭,其他各个城堡听令,不许接纳一个溃兵,已经接纳的,立刻集中到一起,给我看管起来。”
此言一出,把崔呈秀吓了一跳,急忙说道:“永贞,多个猴儿还多三分力气,眼下是用人之际,如此对待溃兵怕是不妥吧”
“部堂,建奴狡诈,他们能给孙阁老设陷阱,说不定军中就有奸细。如今溃败的士兵当中,多半就有建奴的人,放他们进来,你我的脑袋都别想要了”
什么叫行家一伸手,就知有没有。
一语点醒了崔呈秀和王化贞,他们立刻下令封锁四城,将逃入城中的溃兵集中起来。崔呈秀耍了一个心眼,说是给大家发饷守城。
结果集中起来之后,挨个盘问,就发现有一些人前言不搭后语,说不清楚上峰是谁。一顿言行拷问,终于查问出来,原来他们都是汉军旗假扮的。
足足抓出了一百多人,崔呈秀当即吓得就给张恪跪了。
“永贞兄,我的小命就交给你了”未完待续。。
ps: 上一章名字错了,小的赔罪了




辽东钉子户 第三百八十七章 截杀
“真是好险啊,要不是永贞提醒,就让鞑子得手了”
崔呈秀拍着胸脯,暗呼侥幸。听说辽阳和沈阳就是因为乱收溃兵夷丁,让鞑子得手的。要是重蹈覆辙,丢城失地,搞不好脑袋就了。
这回崔呈秀是彻底服气了,打仗这玩意真不能让外行来。
“永贞兄,啥也别说了,我的督师大印和尚方宝剑都给你了,有什么事情只管做主就是。”
张恪微微一笑:“这恐怕不妥吧,别说不合规矩,万一我出了错,岂不是连累崔部堂”
“别”
崔呈秀毫不犹豫摆手,无力地说道:“你要是都弄错了,我就认命了,咱兄弟现在就是一根绳上的蚂蚱,全都靠永贞兄了”
说话之间,崔呈秀深深一躬。张恪也不客气了,眼下局面十分糟糕,城外无数溃兵,建奴随时杀来,偏偏手里还没有人马。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眼前绝对是最难的一战,偏偏还输不起
“杜擎。”
“卑职在。”
“现在辽东还有多少驻军”
张恪问得当然是义州兵,那些没用的垃圾只会浪费粮食,一点用处都没有。
“启禀侯爷,义州驻军三千,,锦州驻军两千,还有水师三千五百,广宁一千五百人,山海关有两千,另外天津还有刘希伟部。”
“刘希伟太远了,算起来不过一万出头啊”张恪叹口气,义州兵的主力都调到金州和复州去了,说起来也是自己大意了。这么点兵,又分散各处,想要对付鞑子,难度可不小啊
“永贞,广宁还人马。”王化贞突然开口说道:“在镇边堡有汤辉汤副总兵的三千骑兵。在牵马岭还有孙得功的五千兵丁。”
汤辉和孙得功都是参加过广宁大战的人物,击败炒花部数万鞑子,一举成名,从此之后,也是平步青云,成为王化贞的爱将。
可是自从孙承宗来到辽东之后,他们两个就靠边了,别调出广宁。
崔呈秀听说之后,急忙说道:“既然还有两位将军,马上把他们调到广宁。严防建奴”
“慢”张恪拦住了急躁的崔呈秀。
“世伯,你马上下令孙得功领兵进驻闾阳驿。”
张恪开口,大家急忙把目光放在地图上,闾阳正好在广宁南部,扼守广宁、义州、锦州等地的要冲,堪称兵家必争之地。
“告诉孙得功,守卫闾阳十天,给十三山等地的二十万百姓争取撤退时间,十天之后。他可以退过大凌河,严守右屯。”
看着张恪的安排,崔呈秀眉头紧锁,不解地问道:“永贞兄。为什么不退回广宁啊我们手上才缺少人马啊”
“只怕到时候就过不来了”张恪叹口气,继续说道:“传令汤辉,让他领兵前出盘山驿,迎战前锋建奴。告诉他只许胜不许败。哪怕杀得一兵不剩,也要重创建奴”
按理说广宁才是辽东的政治中心,两部人马。不用来保护广宁,不保护督师大人,竟然轻易调走了,实在是让崔呈秀不解,虽然他嘴上说把大权交给张恪,可是涉及到小命的事情,他也不敢开玩笑。
“永贞兄,如此分派,我,我实在是不解啊”
张恪微微一笑:“部堂,十三山一带有大批的田庄,数十万的百姓,不能不保。至于汤辉,他是一员悍将,建奴势头正旺,只有他能打击建奴锐气,给我们争取时间。”
崔呈秀勉强点点头,又担忧地问道:“永贞兄,咱们广宁怎么办啊,这可是根本啊你总不能看着鞑子杀过来,把小兄的脑袋砍走吧”
“哈哈哈,崔部堂放心吧,守城不一定用兵丁,更何况广宁还有一支大军没有用呢”
“什么大军”
“天机不可泄露”
“走,都给老子快点”
骑兵飞驰,掠过荒凉的原野。跑在最前面的是只有一条臂膀的大将,正是副总兵汤辉。从一个千总升到了副总兵,不过是几年的光阴。饮水思源,汤辉很清楚,自己能有今天,完全是张恪的提携。
尤其是他负责守卫镇边堡,马市就在治下。自从重建大宁都司之后,马市的贸易翻了十倍不止,每年交易数百万,光是抽成就有十万之多。
多少双眼睛都盯着,可是张恪依旧把生意留给了汤辉。靠着丰厚的抽成,汤辉的部下过得非常舒坦。骑着最好的战马,排上了义州兵才有的长枪,还有新式火铳,军饷也充裕无比。
“弟兄们,张侯爷帮了咱们多少,大家心里头都有数,眼下到了报答侯爷的时候,谁要是当了怂包软蛋,我汤辉第一个捏碎他的脑袋,都听见没有”
“大人放心吧,弟兄们都明白”
“好,都跟着我冲”
汤辉一马当先,大军前锋距离盘山驿越来越近,突然由远而近,跑过来上百建奴骑兵,蜂拥而来。
看到这一幕,汤辉顿时眼睛立起来了。
他不是气鞑子,而是气孙承宗,这位孙阁老好歹入辽大半年,若是好好练兵,也不至落得这步田地,城堡建得再多,守城的都是废物,又能如何
紧赶慢赶,可是盘山驿依旧丢了,汤辉咬了咬牙。
“弟兄们,冲”
他带着家丁迎着鞑子冲了上来,对面的鞑子都穿着红色的衣甲,他们趾高气扬,对明军的骑兵根本没有在乎。
一路上他们遇到太多了,全都是一触即溃,这才是明军的正常水平,以往遇到的义州兵都是吃错药了
鞑子重新找回了自信,他们像是旋风,冲向了汤辉。
离着还有几十步,鞑子纷纷举起弓箭,雨点一般的弓箭落下来。汤辉没有反击,而是低下了头,任凭弓箭射来。
只听到砰砰作响。弓箭基本落地,即便是少数穿透了铠甲,可是也没有伤到士兵。
自从孙元化突破了优质钢铁的瓶颈,明军的军工产品就不断提升档次,铠甲越来越结实,刀枪更加锋利。
汤辉手上有银子,又离着义州不远,自然不会少了好东西。他的部下骑兵几乎不比张峰的差
冲透了鞑子的箭雨,双方越来越近,汤辉咬了咬牙。单臂提起一丈六尺的骑枪,硕大的枪头稳稳指向了鞑子。
后面的士兵也都如此,把骑枪平稳举起。听说这种作战方式在营州用过,建奴还没有尝过厉害,今天就让他们见识一下。
双方越来越近,士兵们凝神静气,把平时训练的功夫都拿了出来,眼前就是一群稻草靶子,插标卖首。不值一提
“杀”
汤辉爆喝一声,他的枪尖猛地戳中一个专达的胸口,枪尖入肉,巨大的反弹力道传来。枪杆瞬间从中间断裂。在断裂之时,汤辉已经松开了五指,丝毫没有收到影响。
正所谓一寸长一寸强,骑枪越是长大。杀伤力就越强。不过重量也会增加,张峰提出了折中的办法,就是将枪杆掏空。然后用布条缠起来,看起来枪大得吓人,却是外强中干。
不过反正骑枪只用一次,也是足够了。
汤辉的长枪就轻松穿透了建奴的胸膛,四棱的枪尖扎出了狰狞的伤口,鲜血和内脏一起流出来。建奴手脚抽搐,落在了战马前面。
其他的士兵也是如此,一片长枪刺来,就像是洪水猛兽,所过之处,建奴成片倒下去,密集的队伍瞬间稀疏了很多。
残存的鞑子还在愣神,他们根本弄不清楚,怎么明军突然这么厉害了
吃惊的关头,明军纷纷抽出腰刀,刀光闪过,剩余的全都被明军一勺烩了。士兵跳下战马,将人头全都砍下,清点一下,足足有一百三十颗。
1...166167168169170...26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