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匪种田攻略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红白茉莉
    “老夫原本是新文馆的先生,有人出了重金,请我来这里教书,不管男女老少,全都可以来这里学习,不用给束侑。”
    “新文馆”老李头嘀咕起来,“我好像在哪听过。”
    有人比他更快想起来。
    “新文馆不就是城里最好的学堂吗我们县每年考上秀才的人有一半都是在新文馆读书的,听说那里的先生可厉害了,哪怕是一头猪,只要进新文馆三年,都能考上童生。”
    “真的假的这么厉害的先生居然来我们这教书了”
    “到底是谁在做好事也太大手笔了,连新文馆的先生都请得动。”
    村民们纷纷猜测幕后之人身份的时候,李双林却盯着那位老夫子身边的少年,沉下了脸。
第一百八十二章 修桥(一更)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女匪种田攻略 ”查找最新章节!
    李富贵的坟坐落在大湾村的后山上,站在这里能看到大湾村全景,姜丽华摆上瓜果和酒杯,倒了三杯酒,点了一炷香,插上后拜了三拜。
    默默站了半响。
    没说请求原谅之类的话。
    人死了,一切言语都是多余的。一切过错都不可能弥补。
    所能做的,只能是更好地对待生者,更用力地活着,尽自己的努力为他人做出更多贡献。
    这才是存在的价值。
    从大湾村回来,她把倪小立叫来:“你帮我打听一下,李村长生前有什么心愿,以及,那几个村的村民有什么地方需要帮助。”
    “好的,姜姐。”
    倪小立花了几天时间调查,回来禀告:“姜姐,那几个村的村民最大的烦恼是孩子上学的问题,他们以前一起建了座学堂,请了先生来教书,后来生活日渐窘迫,付不起束侑,纷纷退学,最后先生也离开了。
    学堂因为年久失修,前年倒塌了。李富贵一直希望把村里的桥修一修,重新盖个学堂。”
    “这样……”
    ……
    一觉醒来,是个大晴天,气温稍有回升,老李头吃过早饭之后,挑着一担箩筐去了河边的地里。
    禾苗长了膝盖高了,要除草了,不然粪肥撒下去,都被杂草吃了。
    他一头扎在田里拔了半天草,老腰酸得差点直不起来,眼看日头差不多了,该回去吃午饭了,他从田里出来,走到水渠边洗手洗脚。
    不经意抬了一下头看向白石河,愣住了。
    远处的河面不知道什么时候多出了一条木桥,就在村里那座老石桥上游一点,老石桥上一堆人正在拆石头,已经拆了一半了。
    看上去似乎是要拆了旧的建新的。
    “村里要修桥”他纳闷了,怎么大的事他怎么一点也不知道,也没见新村长让大家凑钱阿,总不能是村长自家掏钱吧
    他急忙把田里拔出来的杂草洗了洗,装筐挑回村,直奔刘家。
    刘海升是新上任的村长,老李头一看到他就问道:“村长,我们村要修桥了”
    “修什么桥”
    “白石河那道石桥呀。”
    刘海升摇了摇头,“饭都吃不饱,哪来的钱修桥。”
    “那怎么有人在拆桥”
    “什么!”
    刘海升惊诧不已,跟着老李头去了河边,果然看到自家村里的石桥被拆毁了,在那埋头干活的工匠他一个都不认识。
    “你们做什么!谁允许你们拆桥了这是我们村的桥!”
    他怀疑这些人拆错桥了。
    没想到对方问道:“你们是大湾村的吗”
    “当然,我是大湾村村长。”
    “是有人请我们来修桥的,因为桥基松动了,我们只能拆了重建,你放心,我们很快会把桥修好的,这期间,你们先用这座木桥吧。”
    “谁请你们的”
    “那人说暂时不方便说,你们以后会知道的。”
    给他们修桥还不肯透露名字
    这是做好事不留名,还是另有图谋一楼
    刘海升感觉这事有点古怪,可是又不好阻止这些人,他们不声不响地拆了半座桥,要是他非要弄个清楚才能让他们继续修建,他们干脆罢手怎么办
    老李头却没想这么多,反而满心欢喜:“村长,这是大好事啊,肯定是哪个大善人做的。”
    “那可未必,万一是人家设下的圈套呢”
    就在他满腹疑虑的时候,河对岸传来一道洪亮的声音:“刘村长,你在这里啊,我正好想找你呢。”
    他抬头一看,是湾背村的村长吴山泉。
    吴山泉看到河面上的情形,“咦”了一声,问着“你们居然有钱修桥了啊”就从木桥上走过来了。
    “不是我们出钱修的,不知道是谁在做好事。”
    “你们也遇到这种好事了”
    “‘也’是什么意思”
    吴山泉便道:“我们老祖宗共建的那个学堂不是在我们村吗早上来了一伙人在废墟那动工,我还以为是你们几个村请了人来呢,一问才知道,是别的人做的。”
    “你知道是什么人吗”
    “不知道。”
    刘海升纳闷了:“难道是同一个人给我们修桥又修学堂,怎么看都像是有乡人飞黄腾达了,来回报乡里。”
    “应该不是吧,咱们几个村就几百号人,谁做什么营生都一清二楚,有人发达了我们能不知道”
    那倒也是。
    还真是无从猜测。
    这些工匠的口风很紧,刘海升试探了好几次,他们都不肯透露善人的身份,他只好作罢。
    村民们得知这两个消息,倒是挺开心的,刚好衙门也把韩家赔付的银子送来给他们了,便都眼巴巴地盼着学堂早日建好,他们可以请个先生来教孩子读书。
    虽然世道有点乱了,但不管什么时候,多读点书,多认几个字总是有用的。
    工匠都是熟手,又日夜赶工,不到一个月,桥和学堂都修好了。
    竣工当天,大湾村村民一窝蜂涌去河边,排着队在桥上走了几个来回。
    “这桥不错,比原来的要宽,也更结实。”
    “估计拉几千斤粮食从这过都没问题。”
    “以后孩子从这过去河对面上学就不用担惊受怕了。”
    “哎,你们去看学堂了吗”
    “还没呢。”
    “赶紧去,可气派了,桌椅都摆上了,全是新的。”
    “那我得去瞧瞧。”
    去了之后,他们更惊讶了,不止桌椅,人家连先生都配备了。
    “老夫原本是新文馆的先生,有人出了重金,请我来这里教书,不管男女老少,全都可以来这里学习,不用给束侑。”
    “新文馆”老李头嘀咕起来,“我好像在哪听过。”
    有人比他更快想起来。
    “新文馆不就是城里最好的学堂吗我们县每年考上秀才的人有一半都是在新文馆读书的,听说那里的先生可厉害了,哪怕是一头猪,只要进新文馆三年,都能考上童生。”
    “真的假的这么厉害的先生居然来我们这教书了”
    “到底是谁在做好事也太大手笔了,连新文馆的先生都请得动。”
    村民们纷纷猜测幕后之人身份的时候,李双林却盯着那位老夫子身边的少年,沉下了脸。
第一百八十三章 铭记(二更)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女匪种田攻略 ”查找最新章节!
    他认得那个少年,那是姜丽华身边的人,既然是他把老夫子带过来的,就说明学堂和桥的修建都和隐龙寨有关系。
    是想一次补偿他们受到的伤害吗
    休想!
    就是建一百座桥一千个学堂,也赎不了罪!
    这种补偿,他们不稀罕!
    气血在他身上涌动,李双林深深吸了一口气,便要点醒村民,好让他们提防隐龙寨,别被对方玩弄于鼓掌。
    一只大手突然落在他胳膊上,刘海升的声音响起:“双林,快看那块石碑,上面写了你爹的名字。”
    石碑
    李双林愣住了。
    上前一看,学堂前的石碑上写了一段文字:“同德学堂兴建于大殷三十五年,为大湾村、湾背村、河东村、河西村、梁村、郑村六村共建,大殷七十五年,因年久失修,暴雨频繁,学堂坍塌。
    大湾村村长李富贵为重建学堂多方奔走,募集资金,然资金筹够之时,李村长路遇恶人,惨遭杀害。
    李村长去世后,友人为完成其遗愿,帮忙重建学堂及村外石桥。
    大殷七十七年九月二十六日,新学堂竣工,特立此碑,铭记李村长。”
    看完,李双林沉默了。
    他爹虽然想要重建学堂,却不曾募集过任何资金,所谓友人,无非是隐龙寨的托辞罢了。
    但隐龙寨把修建学堂和石桥的功劳归在他爹头上,还立了纪念碑,相当于给了他无限荣耀,只要学堂存在一天,人们就会记住他爹一天。
    想必他爹生前也想不到,自己死后能以这样一种方式为子孙后代铭记。
    刘海升感慨道:“没想到你爹为我们这几个村做了这么多,我们这些村长和他比起来真是太惭愧了,我记得你弟弟好像学习还不错吧,这位老夫子会在学堂教三年,你弟说不定就能考上秀才了,你爹九泉之下,想必也会感到欣慰。”
    是阿,学堂有了,先生有了,连束侑都不用给,只要他们想读,都可以读,对他们这几个村来说,算得上天大的好事了。
    隐龙寨做得这么周全,这么得人心,就算他把真相说出来,又能改变什么
    只会让爹少一份荣耀罢了。
    送上门的功德不要,爹要是知道了,肯定会骂他蠢吧。
    思及此,李双林犹如泄气的河豚,什么话都说不出来了。他紧闭着嘴巴,默默离开了。
    身后,全是一片颂扬他爹的声音。
    ……
    学堂和石桥修建好之后,姜丽华心头压着的大石重量轻了一些,总算能把这件事暂时放下了。
    已经九月底了,长了一年的甘蔗到了收获季节,这些天寨子里的人都在地里砍甘蔗,甘蔗收回来后,清洗晾干,全都轧成蔗汁,有的用来酿酒,有的用来制糖。
    姜丽华没有制作朗姆酒的经验,只是以前当渔猎向导时接待过一位南美的酒商,听对方讲解过酿酒工艺。
    她把玄远找来,直接把方子交给他:“这就是朗姆酒酿制配方,你要是想喝这个酒,就自己酿吧,原材料我可以提供。”
    玄远:“……”
    他是爱喝酒不是爱酿酒好么。v5小说
    “我没酿过酒。”
    让他折腾酿酒还不如让他折腾冶炼呢,他更喜欢跟火打交道。
    “这样啊,那我交给别人去酿,如果酿出来了,你可不能喝。”
    凭什么啊,他为隐龙寨做了这么多贡献,凭什么连酒都不给他喝,中秋那天姜丽华自己还一个人喝酒呢,真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而且你不是想知道白糖怎么做的吗你把朗姆酒酿出来了,我可以告诉你。”
    “真的”玄远还没见过白色的糖呢,兴致还是挺高的。
    “当然,我什么时候说话不算话了。”
    “好吧。”
    他屁颠屁颠地拿着方子去折腾酿酒了,他这人做事极为专注,只要钻进去了,就会死磕到底。
    所以姜丽华才放心地把酿酒的事交给他。
    只不过等玄远酿出酒来了,看了白糖的制作过程,气得差点揍了姜丽华一顿。
    把砂糖变成白糖竟然那么简单!
    只要往糖浆上淋黄泥水,过滤一下就可以了!
    “你到底怎么想出来这个方子的”
    “不是我想出来的,我听别人说的。”
    所以,第一个弄出白糖的人到底经历了什么……
    姜丽华制作白糖是为了做水果罐头的,玄远和丁铁匠已经把罐子的问题解决了,这第一批罐头,都是用黄桃做的。
    毕竟黄桃太难运输了,殷国又只有南边有人种,北边的人只吃过黄桃干没吃过鲜黄桃,这黄桃罐头运去京城肯定是稀罕货。
    安远镖局给他们介绍了很多北方的大客户,通过这些人可以把罐头卖过去,要是卖得好,再开拓其他水果品类。
    等到来年夏天荔枝成熟了,就卖荔枝罐头,绝对比黄桃罐头还好卖。
    景戎有个疑问:“玻璃器现在最低也要卖几十两银子一个,你用玻璃瓶来做黄桃罐头,打算卖多少银子一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