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着AK闯大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行者寒寒
林河被盖伦船的惨状惊呆了,整艘船上都覆盖着数不清的箭羽,就连桅杆上都是。
可见当时的战斗有多么激烈,林河为不能参与到这样的战斗中深表遗憾。
身为参将的林河尚且如此,神机营的其他士兵更是唏嘘不已,客观来讲神机营还从未正面被箭羽侵袭过,因为排枪阵下,鞑子的箭羽射程根本达不到。
两刻钟后三千士兵皆已登船,马拉基一声令下,三艘战船鼓气风帆向河对岸行去。
船只有三艘,每次也只能运兵三千,一趟前后便需要半个时辰,而明军只军队便有七万多,还不包括战马、辎重。
一开始刘鸿渐还有点着急,但运兵船往返了两次后,刘鸿渐反而放松了下来。
三千明军鞑子都不敢来触虎须,莫说如今已经接近一万人,反正鞑子已经败退,想来他们也没有吃回头草的尿性。
据探报,鞑子兵向海州城退去,估计也是知道野战难以取胜,要躲入城中以逸待劳。
笑话,躲入城中防守,那可是明军的拿手好戏,至于你们鞑子
呵呵,野战尚且差强人意,跟我汉人玩儿城防战
祖师爷教你做人!
“阔端!常钰!祖仇清!”刘鸿渐手里揣着一壶老酒,砸吧了两口道。
“卑职在!”三人俯首听令。
“速速去处理鞑子尸首,全数焚烧!哦,割下三千鞑子头颅,本官有大用!”刘鸿渐目光冷冽,他突然有了个好主意。
“大人,俺不明白,干嘛要帮这些臭鞑子收尸,俺们以前从来不管的!”阔端身为关宁军仅存的一脉,对这些鞑子恨之入骨。
关宁兵辉煌时有蒙古、辽东勇士近三万,可如今却只剩寥寥五六百人,那些前辈袍泽魂葬何处不忍为外人道。
“让你去你便去,哪里那么多废话!”刘鸿渐对这糙汉子又爱又恨,这阔端杀起人来眼睛都不眨,发起狠来连他自己都怕,却唯独就是屁话多。
“末将得令!嘿嘿,大人俺能不能喝口酒……”厮杀许久又闻了酒香,一向嗜酒如命的盟古汉子眼都没离开刘鸿渐手中的酒壶。
“拿去拿去,赶紧去给本官干活儿!”刘鸿渐把酒壶往空中一抛。
“好勒……”阔端急忙伸手托住高兴的道。
草原正值夏季,尸体腐烂十分快,若不及时处理很有可能滋生瘟疫。
这瘟疫如果是在鞑子统治地
第382章 滑天下之大稽
夜幕降临,明军大营内却是火光冲天。
鞑子兵的尸首堆积成三座大山,在明军营地的东边三百步左右焚烧,滋啦作响的烤人肉声儿听得围观士兵头皮发麻。
在营地之中,战死的明军士兵被罗列的整整齐齐,连衣冠都整理的周正。
“点火吧!”刘鸿渐叹了口气。
山海关总兵王元霸手执火把走向前去,片刻后,火光映红了前来给袍泽送行的士兵的脸。
不少士兵眼中含着泪花,昨日还在谈天扯地吹牛皮的袍泽,一朝身死,竟是永别,他们不识字,但是却懂这份袍泽情义之重。
尘归尘,土归土,本官会将你们的骨灰带回京城,亲手放置在英烈碑之下,让尔等受千军敬仰万民朝拜。
且看着本官为尔等报仇!
……
第二日,修整一晚上的明军全体将士斗志昂扬的向东进发。
过了辽河,便是一马平川,除却城池外鞑子兵将无天险可守,就连崇祯也是喜笑颜颜。
前日锦衣卫送来京城那边的消息,内阁得知北征的明军势如破竹接连收复关宁锦防线,皆是欢声雷动,再不言当初阻止崇祯御驾亲征时的那份儿坚决。
朝臣甚至自发请愿去天坛祭天,以谢苍天对大明之怜悯厚爱。
王师北定辽东日,家祭无忘告祖宗。
就连监国的太子得知了此事,也是跑去了太庙祭拜大明先祖。
崇祯心中积压了十数年的忧虑,自此消散大半,大明能有此况,安国公刘鸿渐居功甚伟,崇祯自然深知这一点。
他暗下决心,凯旋后第一件事便是办了那件事。
只有这样,他才放心把大明交给慈烺那孩子。
“皇上,前方便是海州城了,这城不高,臣有信心今日便攻下。”刘鸿渐底气十足。
海州城几个月前便被刘鸿渐屠了一遍,他自然知道这海州城防的弱点,再加上加农炮那超远的射程以及不亚于巨型红衣大炮的威力,呵呵……
“嗯,朕等着你的好消息!”崇祯昨夜睡的十分安稳,气色也不错。
“二愣子,把加农炮拉出来!林河,神机营以纵队阵列前进,陆海波、吴炳豪,三千营骑兵护卫神机营两侧!”刘鸿渐信心满满的下令。
按照计划此番主攻方向是海州城的东门,海州四门中,这东门城墙先前被鞑子兵轰塌过。
后来虽然修复,但鞑子兵能力有限,与其他三面相比,却是最易攻伐。
一刻钟后攻击阵型排好,万岁山千户所两千膛线兵位于最前,他们将负责压制城墙上的弓箭手,王元霸的边军各自扛着麻袋,他们负责填平海州城不深的护城河。
“报!鞑子遣人送来书信一封!”一个传令兵跪地禀报。
嗯这时送信给本官,鞑子是脑子被驴踢了吧!刘鸿渐疑惑了一下接过了信件。
“安国公阁下,本王大清英亲王阿济格,久闻大名,不得而见,深感遗憾。
今大明兴不义之师侵我大清疆土,本王虽不齿大明之所为,但冤家宜解不宜结,是以本王想与阁下一叙,以谋求大清与大明间的和平。
此对你我双方皆有裨益,还望安国公阁下细细思虑。
此番会晤,以你我二人为益,本王将不带任何武器,望阁下也遵从。
当然,若阁下胆怯不敢来,当如本王未说。”落笔是大清英亲王阿济格。
阿济格虽通汉人语言,但却对大明的文言文不甚喜爱,写就的书信也多是大白话,不过这倒是符合了刘鸿渐的口味儿。
尼玛,这狗r的臭鞑子,怕了本官便是怕了本官,还说什么为了大清与大明之间的和平。
简直是无耻之尤!
至于书信尾部阿济格的讥讽,刘鸿
第383章 飞鸟不会尽,弓也不会藏
“我是大明安国公,你又是哪位”刘鸿渐明知故问。
“我乃大清国和硕英亲王阿济格,幸会幸会!”阿济格露出一个自认为很和善的笑容。
“哦——你就是那个屡次被本官打的屁滚尿流、溃不成军、手下都死了唯独你还活着的家伙”刘鸿渐拉着长音一副恍然大悟的无辜表情。
“你……”刘鸿渐一句话差点把阿济格呛死。
什么话什么叫手下都死了唯独本王还活着
阿济格本来就不太善辞令,竟被刘鸿渐说的不知如何反驳。
“你来找本国公作甚是不是被本国公打疼了打怕了来乞降的”刘鸿渐此时的笑容与刚碰面时的阿济格一样。
和善、和蔼,一副人畜无害的和平使者样子。
可这表情之后却是嚣张!极度的嚣张!
“笑话!我大清国有八旗兵数十万,若真的要继续打下去,鹿死谁手还尚未可知!”
“哦那你又为何找本官来咱们手底下见真招岂不是更好”刘鸿渐摊开双手示意阿济格多此一举十分无聊。
“本王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阿济格仿佛意识到刘鸿渐是故意刺激他,一时竟控制住了情绪。
“那便不要讲了吧!本国公忙着攻城呢!”刘鸿渐抠着自己的手指甲,满不在乎。
“你是个不世出的英雄豪杰,在大明却只不过是个公爵,大清国向来尊敬英雄,本王也是如此。
大清国的皇父摄政王是本王的胞弟,若你肯归附我大清,本王可写奏折为你直接晋爵至郡王,若你能为大清国立下大功,以后晋爵亲王也未尝不可,
郡王皆是大清国的巴图鲁,巴图鲁是英雄,是八旗子弟无上的荣光,你将得到大清国的厚待,如何”
阿济格无视刘鸿渐的无礼,既然自顾自的说着,还十分认真。
大清国的爵位十分珍贵,只封赏给功劳极其大的武将,而异姓功臣能得到的最高爵位便是郡王。
比如三顺王之怀顺王耿仲明,恭顺王孔有德,智顺王尚可喜,以及平西王吴三桂。
亲王向来不封异姓是各朝祖制,大清也不例外。
阿济格为了招揽刘鸿渐,竟然把亲王都提了出来,可见还是很舍得下本钱的。
从他的表情可以看出,这厮还是很认真、很真诚的。
在他看来,大明之所以突然变得如此强盛,都是面前这个还没他年纪大的家伙,虽然这厮看起来很欠扁,他也很想动手。
但他还是忍住了,如果真的能收归己用,想来他的兄弟多尔衮肯定不会怪罪他擅做决定,不止如此,或许还会大加赞赏。
但是……
“什么巴图鲁、芭芭拉,还吐鲁番呢!能不能来点实际的,比如当了你们的郡王有啥好处”刘鸿渐装作感兴趣的样子问道。
阿济格见有戏心中狂喜。
“郡王在我大清国是仅次于亲王的爵位,是十分尊崇的,郡王拥有广袤的草原、无数的牛羊、财宝和数不清的奴才。”
阿济格给刘鸿渐例数着大清国郡王的优厚待遇。
“就这些吗还有没有更劲爆的”刘鸿渐有些迟疑,似乎对他的解释不甚满意。
若刘鸿渐一口答应阿济格反而会心里打鼓,刘鸿渐这一犹豫,反而更让阿济格感觉有戏,他绞尽脑汁苦苦思索……
“哦,对了,还有许多许多的女人、盟古女人、和美丽若珍珠般的满洲女人。”阿济格一拍光秃秃的脑门,暗恨自己,竟然把最重要的东西给忘记了。
“只有这些吗”刘鸿渐继续问道,并且脸上已经带着戏谑。
盟古女人那些个十天半月连澡都不洗、喝起酒来比自己都猛、一过二十五腰肢比水桶都粗的盟古女人
还有满洲女人尼玛,满洲的就更可怕了!
刘鸿渐突然想起,曾经在网上看到的一张张螨清后宫妃子们的黑白照片,那妆容、那肤色、那脸盘子……
惨白的让他想起楚人美……
还有那头顶上戴的像扣了一只鞋子似的劳什子旗头……
&nb
第384章 你不是曹操,本官也不是董卓
阿济格狞笑着从胸前的盔甲内,抽出一把精致的弯刀。
这弯刀与八旗兵的战刀如出一辙,只不过是小了两圈,烈日映照下闪着寒光,看起来格外锋利,比牛大棒槌给刘鸿渐的小小匕首不知好了多少。
只是……当阿济格把目光看向刘鸿渐身上时,他不仅没有看到刘鸿渐的惊恐,反而自己瞪大了自己的眼睛……
“你来真的吗”刘鸿渐手里端着一把崭新的akm,咔擦一声关掉保险对着阿济格道。
阿济格的汗毛瞬间便竖了起来。
他见过这种火器,正是这种火器屠戮了他手下无数的勇士!
无论他的勇士有多勇猛、多无畏,在这不起眼的火器之下,皆是有来无回,死壮之惨烈,阿济格如今还记忆犹新。
阿济格不自觉的吞了口口水,他感觉头皮都有些发麻了。
“本王……本王是想将这把战刀送给刘将军,对,是送给刘将军,此是本王的阿玛送给本王的心爱之物,宝刀配英雄,还望刘将军勿要嫌弃!”
慌乱之下,阿济格突然想起,当年被自己阿玛逼着看兵法神书《三国演义》时,曹操献七星宝刀时的情形。
顿觉自己聪颖机智的同时,更是对自己阿玛以及那本‘兵书’更加钦佩。
被人拿枪指着,阿济格不敢放肆,他翻身下马,双手顶着宝刀慢慢的走向刘鸿渐,边走还微微的抬头,眼神飘忽。
哒——的一声枪响,刘鸿渐扣动了扳机。
阿济格的战马被枪声惊的向远处奔去,烈日灼烧下干燥的土地荡起一阵尘土。
“你……”阿济格手中的宝刀落地,他只来得及低头看了一眼胸前的弹孔,便伸手指向刘鸿渐,似是懊悔、似是指责、似是不甘……
哒哒哒——又是三声枪响。
看这厮生命力竟然如此顽强,刘鸿渐随即又补了三枪。
特么的,还献刀
真当本官是董卓了就你这样,连曹操提鞋的都配不上!
刘鸿渐朝着阿济格吐了口口水,翻身下了马。
二人和议的地方,距离海州城有八百余步,距离明军阵营也大概八百余步。
枪声传出老远,刘鸿渐隐约见海州城城墙上的鞑子兵似有慌乱,也知道此地不宜久留。
阿济格毕竟是鞑子国的亲王,这尸首断然是不能留给鞑子的,想来崇祯大叔定然对这鞑子亲王感兴趣。
刘鸿渐几乎可以想见,那劳什子皇父摄政王多尔衮得知自己胞兄死去时的表情。
貌似去岁多铎也是他干掉的,三兄弟死了俩,还都是死在他的手中,这仇可真是结大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