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之金融之子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范西屏
自从韩国银行毫不掩饰地介入韩元外汇市场之后,整个市场的风向为之一变,韩元买家的数量明显增多起来。因为有了韩国银行托底,使得他们毫无顾忌地套取汇差,也使得韩元的交易量明显增加起来。
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市场上相应卖盘的数量和强度都有明显地增加,但在韩元买家和韩国银行双管齐下之后,韩元汇率一步步地被抬高,到11月11日,韩元已经升高到980范围以内,在脱离了990范围后距离1美元兑换1000韩元的重要心理关口又远了不少。
虽然用掉了不少的外汇储备,但是朴熙来觉得很值得。
在类似于《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华盛顿邮报》以及彭博社的报道当中。韩国外汇储备的数字在300亿美元到500亿美元不等,甚至有时候报道的数字还比不上泰国方面,而韩国自己方面也一直没有公开宣称自己外汇储备到底有多少,这就造成了市场对韩国外汇储备的数量一直不明了。
而事实上,除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要求的保持三个月进口外汇储备要求(韩国360亿美元)外,韩国银行还有一笔高达300亿美元的外汇存款,两者相加起来,总的外汇储备高达660亿美元之多。
这个数字即便放到全球范围内,也是一个能够排得上前十名的数字,这也是朴熙来底气十足的原因之一。
这几天总共动用了超过22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终于一举将韩元从下跌的颓势中拉了回来。而且更为重要的是,金融与通货管理委员会的那帮老家伙们也一致同意韩国银行公开出手干预汇市,这让他有种大权在握的快感。
“哼哼,这是他们背后的财团看到韩元持续贬值的恶果了。这才不得不授意这些老家伙同意我公开干预市场的活动。毕竟看着自己背负的债务一天天地变多的滋味不好受啊!”
在宽大的办公室内。朴熙来正夹着一根拇指粗细的雪茄,乐呵呵地对着自己的头号心腹徐友天说道。
他看得很透彻,这些委员会的成员并没有自己的主见。说实话那帮人只不过是倚老卖老的政客、代理人,哪里懂什么学术,懂什么经济运行规律?说得难听一点,他们只不过是个传话筒。
徐友天默默地点了点头,和委员会成员的沟通都是他私下进行的,虽然是奉了朴熙来的命令,但如今整个功劳都算在朴熙来的身上,他终究是心中有点不舒服。
不过他很快就摈弃了这种想法,毕竟他不是坐在那个位置上的人,敛了敛笑容后,徐友天正色地对朴熙来说道:“总裁先生,我们是不是应该趁热打铁一下,巩固先前取得的成果?毕竟昨天是美国的休息日,如果美国方面今天不顾行情地大肆卖出的话,我们还是要受到不小的压力的。”
“嗯!”
朴熙来点了点头,赞许地看了徐友天一眼,从口中吐出一道浓烟,说:“友天,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了。等事情结束后,我一定会好好地提拔你,这一次多亏有了你,要不然现在还不知道是个什么局面呢!”
尽管知道上司的话并不可靠,不过徐友天还有极为配合地露出激动的神色,颤抖着声音感激道:“谢谢总裁,我一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由于长期受到华夏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在古代的韩国上流社会,每个人都以能说汉语或者华夏成语为荣。虽然为了去华夏化,韩国人硬生生地造出现在的文字,但很多词的发音还是秉承着汉语的腔调。例如说韩语中的“大韩民国”,若要仔细听的话,就完全是汉语的发音,只不过韩国人用汉字拆分,东拼西凑地搞出一套新的语言体系来。
即便是去华夏化已经很久,但在某些学术涵养高深的学者群众又或者是所谓的上流社会当中,汉语仍然是他们保持身份阶层的一种象征。而像徐友天这种一门心思想往上流社会挤的人,自然也附庸风雅地学上几句华夏成语。
听到徐友天的这番表态,朴熙来心中得意万分,脸上更是笑成了一朵花,嘴上却虚伪地说道:“友天,我们既是校友,又是同乡,不提携你提携谁呢?以后这种话就不要说了,毕竟我们在政府里工作,结党这种事情比较犯忌讳。”
和其他东亚国家一样,韩国人也特别注重渊源,这种渊源可以是校友,可以是同乡,甚至连住在同一个小区都能称得上。这很奇怪,某个韩国人对待陌生人可能极为冷漠和无情,但如果稍微扯上点渊源,态度会立刻发生改变。
徐友天就是朴熙来在汉城大学的学弟,同时和他一样来自釜山地区,这就成了两人之间的渊源,因此刚进入韩国银行不久的徐友天立刻就成为了朴熙来的铁杆心腹。
徐友天感激涕零,当场眼泪就流了出来。哽咽着说:“朴总裁,你真是……真是对我太好了,有如我的再生父母……不,就是我的亲生父母都没有你这么好!”
尽管话很肉麻,甚至还有些恶寒,但朴熙来很是受用,又吞云吐雾了一番,这才摆摆手,示意徐友天出去。
徐友天擦了擦满脸的泪珠,又深深地向朴熙来鞠了一个九十度的躬。这才面朝着朴熙来的方向。一步步地向门外退去。只不过走到门口处,他又停下脚步,眼珠转动了一番之后,才深吸一口气。迟疑地说道:“总裁。有个事情……或许你应该知道。”
“嗯?”
正在兴头上的朴熙来就是一愣。狐疑地看了徐友天一眼,心想这个下属竟然还有东西隐瞒自己,这么一想。看向徐友天的眼色顿时就变得不善起来。
徐友天也是个极为精明的角色,一看到朴熙来这副模样,立刻就明白他心中所想,赶紧低下头,诚惶诚恐地说道:“总裁,其实事情是这样的……”
原来,在徐友天说服金融与通货管理委员会的那帮老家伙的时候,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同意韩国银行公开干预外汇市场的,至少有那么几个人言辞闪烁,并没有当场表态,只是推托说要考虑考虑。只不过大部分的老家伙在徐友天三寸不烂之舌的鼓舞下,又和背后的财团通气后,才同意朴熙来公开干预外汇市场的提议。
说完之后,徐友天耷拉着一颗脑袋,一副任凭处置的模样。朴熙来看到这副场景,也不忍心再责怪他什么,只是稍微安慰了几句,就让他出去了。
说起来徐友天也是有些小心思的,他早就看那些尸位素餐的老家伙们不顺眼了,只不过他们身居高位,又倚老卖老,即便是朴熙来本人都要顾忌三分,更何况是徐友天自己了。这一次他正好趁着这个机会给那几个老家伙上上眼药,伺机小小地报复一下。
正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在徐友天看来,这只是一个小小的事件,甚至连风波都谈不上,但嗅觉异常敏锐的朴熙来却从中嗅到了阴谋的味道,原因无他,正是徐友天口中所说的几个老家伙都是在野党的人。
虽然韩国银行金融与通货管理委员会当中大部分都是追随金泳三上台的那帮财团的代理人,但为了平衡势力,也有不少是在韩国大选当中押错宝的财团代理人。这帮人平时并不怎么管事,但深知他们性情的朴熙来很清楚,这帮人不出手则已,出手就是惊天大事。
很显然,他们在酝酿着什么!
可是能是什么呢?想了半天,朴熙来心中已经有了答案,只不过这个答案过于骇人听闻,而且已经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因此他也只能仰天长叹一声,跌坐在沙发上久久不语。
究竟是什么事,能让一个国家中央银行的总裁都觉得无可奈何呢?这就要从韩国银行的独立性说起。
一般来说,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需要保持相对的独立性,才能够平稳和持续地开展货币政策,保持其延续性。尤其是在经济越自由越开放的市场,对这种独立性的要求就越高。
举个例子,美国某任总统在第一任期内政绩平平,经济被搞得一塌糊涂,结果当四年任期快结束的时候,他想要谋求连任,如果要得到选民的认同就需要在经济上有所建树;又或者是某个总统,在任期已然剩下不长的情况下,脑袋突然一抽风,想要在历史上留下好名声,于是在这种大背景下他悍然出台刺激经济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方案,号称要投资四万亿美元,在全美地区兴建高速铁路、钢铁工厂和飞机制造基地等。如此一来,受惠的公会和选民必然会投票给这位总统,那么他就极有可能连任。
这是政治因素!
那么对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有何影响呢?问题就在于这个投资规模数目庞大,而在竞选连任期间任何一位候选人都不可能宣布通过加税的政策来筹集资金,那么剩下的融资方案就只剩下发行债券和狂印钞票这两种了。
这两种方案就牵扯到中央银行了,如果中央银行美联储没有独立性的话,只能在这种政治因素的影响下被迫狂印钞票,其结果是国家物价飞涨、通货膨胀。名义价格和实际价格双双上涨,最终会导致民众对美联储的政策不满,要求格林斯潘下台等等。
而如果美联储拥有独立性的话,那么格林斯潘和他的同僚们大可硬气地回绝这种不切实际的投资方案,因为他们需要对美国总货币量和通货膨胀等负责,并不需要向总统负责什么。而这个假设的庞大投资计划也将因为被赌住融资通道而胎死腹中。
实际上,除了政治因素之外,还有其他诸多因素能够对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施加影响,只不过政治因素的影响最大,也最为深刻。
说到底,保持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最大的防备就是防止政客胡乱制定经济政策。
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韩国银行恰恰缺少这种独立性,不止是缺少,甚至在朴熙来上台之前,根本就没有相应的独立地位,虽然还是号称韩国的中央银行,但一把手都是由财政部长兼任,而财政部长又是由总统提名并任命的,一人挑两个担子,哪里还有什么独立性可言?
即便是现在,朴熙来虽然指示交易员们公开干预市场,但也是得到了财政部的首肯才这么做,而一旦财政部的决定被国会否决或者制止的话,那么即便是朴熙来多么想护住韩元,最终他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韩元在市场上自由浮动。
一旦失去韩国银行的保护,虽然还有着每天2.25%的波动幅度,但朴熙来很清楚,在如今的大环境下,这个波动幅度说不定一天就被击穿,到时候就是韩元的死期!
现实是,韩元之争已经成了党派之争,而从金融通货管理委员会那几个在野党老家伙的表现来看,很显然他们准备对韩元以及韩国银行做些什么,而这种行为又是朴熙来无法制止的。
这就是他想明白之后,却只能仰天长叹的原因。
事实上,他倒是错怪了这帮人,还以为他们只是单纯的拆台,而实际上这些人背后的财团担心的并不只是韩元因为贬值而大幅增加债务,而是依照目前的汇率,这些财团害怕韩国银行因为干预市场,而没有更多的美元卖出让他们来偿还债务。
要知道,很多韩国财团的债务都是一年期的,如果不能以现有的汇率从韩国银行当中买入足够量美元的话,他们就要被迫从韩国银行无力护盘后的外汇市场上买入美元,这是他们绝对不想看到的。
一部分财团想要韩国银行护盘,而另外一部分财团则抱着“死道友不死贫道”的心理反对护盘,看似矛盾,但实际上都是自私的利己行为,双方的势力将在韩国国会展开一番较量。
朴熙来也只能徒呼奈何!
这一天韩元在亚洲交易时段收于988.80韩元兑换1美元的汇价,比之前一个交易日上涨约0.1个百分点,盘中一度因为韩国银行的强势介入而将韩元汇率提高到1美元兑换982.50韩元的水平,只不过在美国方面的抛售下才回落了6个韩元的价位。
虽然形势不错,但是市场对韩元汇率的态度仍然持谨慎态度,因为远期汇率合约的水平仍然在下跌,其中韩元1月远期合约的报价在1045/1050的水平,1年期的报价则在1220/1260的水平,远期汇率贴水明显,显示市场对韩元长期市场信心并不乐观。(未完待续。。)
.全部章节
大时代之金融之子 第一一六章 即兴招募
. .
纽约,曼哈顿中央公园。
朱利安罗伯逊正在略显萧瑟的林荫大道间慢跑,此时已经是深秋,枯黄的树叶被寒风吹得瑟瑟发响,时不时地如同暴风骤雨般洒落在地,随即又被卷成一团。
中央公园建立在曼哈顿城中心,占地五千多亩,在这块可能是全世界最昂贵的土地上有着如此大面积的公园殊为难能可贵。
此时是凌晨五点钟,中央公园内已经到处可见早起的人群,美国人酷爱健身,跑步成为不少人锻炼身体的第一选择,自然,偌大的中央公园就成了他们跑步的场所。
小跑了片刻后,朱利安罗伯逊就感觉有些疲累,毕竟他现在已经65岁了,而且之前还熬了一个通宵,身体有些吃不消。于是他停下脚步,气喘吁吁地找了个长排座椅,望着中央公园四周的高楼大厦,长叹了一口气。
在19世纪中叶,由于曼哈顿人口越来越多,使得市民对新鲜空气的需求日益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当时的纽约州议会通过公园法案,在城市当中兴建中央公园。当初的设计师很有长远眼光,对公园内布局着实花了一番心思,甚至还夸下海口,认为即便以后纽约人口超过200万,即便四周的高楼比华夏的长城高上两倍,也可以保证在中央公园内看不到大煞风景的水泥建筑。只是事与愿违,在这位设计师过世的那一年(1903),曼哈顿已经是高楼林立。他所谓看不到高楼的设计也自然无从谈起。
辨别了一下方向后,朱利安罗伯逊就将目光投向了南方的一栋高楼上,那片区域是著名的对冲基金中心,包括量子基金、老虎基金在内的众多对冲基金都选择在那里租借或购入办公场所。而朱利安罗伯逊目光所在,正是老虎基金总部位于的那栋大楼。
自从八十年代创立老虎基金以来,朱利安罗伯逊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一样,看着老虎基金逐步地成长起来。虽然此时内部已经分化为数个不同的基金,但投资者都是冲着老虎基金的名头和业绩而来,甚至可以说是冲着朱利安罗伯逊这个投资大师而来,而他在帮助管理客户基金的同时。自己也赚了个盆满钵溢。
现在老虎基金已经成长为全球数一数二的宏观对冲基金。朱利安罗伯逊的目标是将老虎基金管理成全球第一大宏观对冲基金,如今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一个障碍,即索罗斯和他的量子基金。
对于索罗斯,朱利安罗伯逊的感情无疑是非常复杂的。一方面他对于这个同行眼红羡慕。朱利安罗伯逊的老虎基金向来是以选股而闻名的。而索罗斯和量子基金则是大宗商品和货币投机领域的佼佼者。当然,他们也投资股市,但相对来说。选股的水平和名声远不及其他两个领域那么显著。双方产生交集则是源自于92年的欧洲货币危机,在那场危机当中,索罗斯因为击败了英格兰银行而享誉全球,而随后朱利安罗伯逊不甘示弱,带领他的追随者们对法郎展开长达一年的攻击,最终也博得了业内的一致好评,从此两人产生了惺惺相惜的念头,彼此之间也开始了有限度的接触和合作。
另一方面,朱利安罗伯逊则对索罗斯抱有高度的警惕,原因无他,一山不能容二虎。虽然目前双方还没有过正面的冲突,但难保某一天双方就会在某个领域或者某支股票上唱起对台戏。同样,相信索罗斯也有相同的观点。
双方的关系就是如此微妙,既合作又相互提防,既有共同的对手也视彼此为最大的竞争对手,就好像辩证法所说的,矛盾对立统一,在螺旋中不断前进。
可如今双方这种极其微妙的平衡被打破了,标志性的事件就是对韩元的攻击。在可能得知自己一方阵营意图的情况下,量子基金悍然不顾规则,抢在自己一方之前卖出韩元现货,打了自己一个措手不及,如果不是他们暴露了意图,说不定现在老虎基金和它的跟从者们还蒙在鼓里。
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朱利安罗伯逊的瞳孔猛然收缩,脸色因极度气愤而变得通红无比,他恶狠狠地向着天空挥动了一下拳头,面目狰狞地说道:“该死的,我一定要让你付出代价!”
“嘿,先生,你还好吧?”
就在这时,从朱利安罗伯逊的身边突然传来一道声音,打断了他的思考。朱利安罗伯逊转头一看,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座椅旁边竟然又坐了一个黑人青年,正面色疑惑地看着他。
“该死的,竟然如此粗心大意!”朱利安罗伯逊喘着粗气,在心中暗骂了一句,表面上丝毫不露声色,微笑着回了一句:“我很好,谢谢你。”
黑人青年又瞧了他几眼,脸上的疑惑仍然没有打消,不过看到朱利安罗伯逊没有说话的意思,就低下头继续看手中的书籍。
朱利安罗伯逊自顾自地发了一会呆,随即觉得有些无聊,于是凑过去对那名黑人青年说道:“嘿,我是朱利安,很高兴见到你。”
黑人青年抬起头来,咧嘴一笑,露出洁白的牙齿,说道:“我是吉米,也很高兴认识你。”顿了顿之后,他突然挥舞着手掌在朱利安罗伯逊的面前晃了晃,见朱利安罗伯逊两颗浑浊的眼珠滴溜溜地转动不停,于是放下心来,说:“我是一名军医,刚才看到你脸色不对,所以多嘴问了一句。”
“谢谢关心,我只是刚才运动有些过量,一切都还在掌控之中!”朱利安罗伯逊对他的行为微微地有些吃惊,不过听到后面的解释后。立刻恍然大悟,接着说道:“嘿,吉米,看不出来你竟然是个军人,真是让人吃惊。你是海军、陆军还是马军陆战队?”
黑人青年又笑了,摸了摸鼻子有些羞涩地说道:“陆军空降师,101师!”
“哇呜!”朱利安罗伯逊听到“101”这几个字眼后,条件反射般地感叹一声,随即就冲着黑人青年竖起大拇指,“王牌部队。看来你真是相当优秀。否则也不会被选入这样的部队了。”
对于朱利安罗伯逊这样的反应,黑人青年显然是见得多了,笑了笑没说什么,又低下头看自己的书。
不过朱利安罗伯逊说话的兴头被勾引起来了。一时间欲罢不能。接着问道:“嘿。士兵,你在看什么?现在是休假吗?”
“是的!”眼看着阅读不成了,黑人青年索性合上书本。指着封面上几个大字对朱利安罗伯逊说道:“先生,我现在是在休假,这本书是讲对冲基金的,我很有兴趣,正打算在半年后退役去谋一份职业呢。”
“就凭你?做梦吧!”朱利安罗伯逊脸上笑嘻嘻,心中却无限鄙视,不过他并没有打击黑人青年的积极性,反倒是敷衍着说道:“小伙子真有上进心,不过对冲基金不是一般地难进,你倒是先可以试着做一个交易员或者是经纪,这样的工作比较适合你。”
其实在他心中倒是想说招待或者黑帮才更适合这个黑人小伙,只不过害怕被人误会是种族歧视,因此话都到了嘴边,朱利安罗伯逊又硬生生地换了一种说法。
黑人青年叹了一口气,说道:“是的,如果不是要偿还上医学院的贷款,我也不打算进入这个行业,据说门槛非常之高,像我这样的恐怕是没多少机会。”
“没多少机会?直接没机会!”朱利安罗伯逊不屑地想道。其实不止是对冲基金业,就连投行里也是一样,黑人比例非常之低,如果不是要避种族歧视之嫌疑的话,说不定这些白人主导的世界连一个黑人都不会招录。
说起来这和种族并无太大的关系,重要的还是黑人群体给人的印象就不是高智商的那一种。黑人或许在音乐、运动等领域有较高的天赋,但在数学、物理又或者是其他自然科学高精尖领域,则一直都是黄种人和白种人的天下。而在这种情况下,对数学、经济、物理、天文等有着专业背景要求的对冲基金业自然不可能招收黑人。
不过突然一个念头从朱利安罗伯逊的脑海中闪过,他想起101部队长期驻扎在韩国,即为了对付北面强大的独裁政权,美国在韩国驻扎了不少的军队。而此时老虎基金想要对付的不正是韩国货币吗,虽然眼前这个小伙子帮不上太多的忙,但如果有一个能即时在韩国传递信息的人,总比隔三差五地调研要好得多。想了又想,朱利安罗伯逊最终决定给这个年轻人一个机会,不免多看了几眼这个叫吉米的黑人青年,发现这家伙居然是在黑人里长得比较英俊的一个,现在就只剩下一个问题了,“吉米,你会说韩国话吗?”“康桑思密达,¥%%%……”虽然不明所以,不过吉米微微张口,一连串流利的韩语就脱口而出,听得朱利安罗伯逊目瞪口呆,当场就愣住了。
尽管听不懂韩语,但朱利安罗伯逊好歹还是分得清吉米所说的是否是韩语,因为在量子基金有一个来自韩国的比利.金,他们平时多少也会一两句的韩语,因此当吉米说话的时候,朱利安罗伯逊立刻就分辨出是韩国话。
“非常有天赋的年轻人,你被录取了!”朱利安罗伯逊大喜过望,抖抖索索地从怀中掏出一张名片,直接丢给了黑人青年,“如果你愿意,请尽快拨打这个电话,稍后的工作内容和薪资都会有专人和你商谈的。”
说完之后,朱利安罗伯逊又上下打量了一下这个黑人青年,这才笑呵呵地离去。
吉米弄不清到底是个什么情况,他拿着卡片翻来覆去地看了几遍,确定上面只有一连串的号码,其他内容则是一片空白。眼看着朱利安罗伯逊就要走远了,他连忙高声喊道:“朱利安先生,你还没告诉我你到底是谁呢?”
远处的朱利安也不回头,随意地挥了挥手,朗声回答道:“我的名字就在你看的书里,自己找吧!”说话之间,人影已经消失在树丛当中。
“在书里?”吉米摸了摸脑袋,一时间还没有明白过来,不过随后他就好像是想起了什么,快速地翻开腿上的书,接连翻了好几十页后,最终停留在介绍老虎基金的章节上,再一看创始人的姓名:朱利安罗伯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