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之金融之子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范西屏
“好!好!好!”钟石一拍大腿,接连说了三个好字,随后就哈哈大笑起来。
马家瑞和安德鲁互望了一眼,均不明白钟石为什么会如此高兴,两人大眼瞪小眼,一时间都愣住了。
……
这一天,共发生了三件可以称得上大事的新闻事件,一件就是明报的“悍匪当街扫射,差人(警察)抱头鼠窜”,另外一件则是泰国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度,泰铢自由浮动,最后一件的影响最小,但是在全球金融圈却引起轩然大波,就是罗德尼.琼斯的那篇文章。(未完待续。。)
ps: 非常感谢书友wangxueliang的月票加打赏!感谢让我在想想、rexjue投来月票!感谢魔龙战鬼的打赏!
.全部章节
大时代之金融之子 第四十九章 连锁贬值
. .
就在这时,廖小化直接推门而入,手中拿着一份今天的报纸,朝着正站在房间正中央的钟石说道:“钟石,这份新闻有点不对劲……咦……”话音戛然而止,显然是看到办公室内还有其他的人。
三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不请自来的廖小化,准备听听他下面想要说些什么,廖小化的脸立刻涨得通红,飞快地将报纸收到身后,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对安德鲁和马家瑞打招呼道:“原来你们两人也在这里啊,哈哈。”
安德鲁和马家瑞一看这副情形,哪里还会不明白,和廖小化打了声招呼后,就找了个借口离开了。
“说吧,到底是什么事?”钟石心中一动,脸上却不动声色,任由两人离开,等到廖小化关上门后,这才轻描淡写地问道。
廖小化凑到钟石面前,压低了声音,说:“钟生,你看到今天的报纸没有,关于我们昨天遇上的事情。”说着,将一份头版印着警察抱头鼠窜的报纸递到钟石面前。
“听说了。”钟石低头扫了一眼面前的报纸,就移开了目光,“昨天虚惊一场,幸好大家都没有事。现在想起来,还有点后怕呢!不过这些都是过去的事了,你觉得哪里有问题,是不是听说了什么?”
关于昨天的事情,钟石事后也细细地想了一遍,觉得遇上劫匪只是碰巧,并不是针对他的绑架行为。但是现在廖小化一脸的煞有其事,让他又不禁想到这可能是一场有预谋的行为,一想到这里,钟石的脸色立刻阴沉下来。
如今这个时候,正是华夏和英国交接香港的关键时刻,双方处于一个权力交割的时期,这种时候人心浮动,想要浑水摸鱼的人就多了起来。单单是在前几个月,就已经发生了至少三起抢劫金铺的案件,除此之外。还发生了数起绑架富豪的案件。
如果真是有人盯上了自己,那么钟石就要格外小心了。
“倒没有听到什么风声。”廖小化连连摇头,“不过我发现一点蹊跷的地方,就是这个记者,我之前曾经在围观的人群中发现过。后来那些记者被驱散了之后,只有他留了下来,正好捕捉到了抢劫金铺的新闻。还有,他拍摄的地点是在对面的街上,一个不为人知的小角落。”
他一口气说了这么多,让钟石很是迷惑。不明白他到底要说什么。想了半晌之后。钟石倒吸一口冷气。失声喊道:“你的意思是……他在跟踪我们?”
“嗯,很有这个可能!”廖小化点了点头,随即又解释说,“也不一定是跟踪你。说不定是想追我的新闻也不一定。你也知道的……”说到这里,他不禁有些扭捏起来。从前的廖小化是个花花公子,除此之外,还曾经在澳门豪赌巨输了五亿港币,轰动一时。虽然这些事情已经过去有些年头,但记者们还是喜欢这种八卦新闻。
钟石会心一笑,想了想之后,才一字一顿地说道:“应该不会跟踪我的,否则晓武肯定有所发现。若是他发现你。进而发现了我,想要深度挖一下我的身份,那这个人的能力倒是不容小觑,不过这怎么可能……”原本是想说几句调侃的话,但说到这里。钟石突然发现,这种情况不无可能,如果是这样,那这个记者就太可怕了。
廖小化低着头想了想,也觉得钟石的话有些道理,但他并没怎么放在心上,只是故作轻松地顺着钟石的话说道:“这的确不大可能,说不定真是给他凑巧遇上了个大新闻呢!呵呵!”
“或许吧!”钟石也呵呵起来。随后钟石一指报纸上记者的名字,对廖小化说道,“这个记者还真是有点能耐,有空可以多结交结交。或许有时候我们还有用得上他的时候呢!”
“用得上他?”廖小化撇了撇嘴,不屑地说道,“我们能有什么地方用得上他的?如果想要找传媒的话,我随时都能叫上十家八家的,何必纡尊降贵地去结交这么一个小记者呢?”说到这里,他突然明白过来,结结巴巴地说道:“钟生,你……你不会是……”
钟石深深地看了廖小化一眼,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低声说道:“这种事心知肚明就行了,没有必要说出来,你只需要和他好好打好关系,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自然会用上他的,明白了吗?”
虽然不明白钟石到底为什么要结交这么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无名小卒,但廖小化知道钟石肯定不是无的放矢,立刻两眼发光地重重点了点头。
……
量子基金。
当泰国方面宣布泰铢自由浮动的消息一传出,德鲁肯米勒的心中就是咯噔一声,赶紧拨通了香港方面的电话。
“琼斯,你的文章发表了没有?”电话一接通,还没等罗德尼.琼斯开口,德鲁肯米勒就急匆匆地问道。
这边的罗德尼.琼斯发出一道长长的哈欠声,声音中透露着浓浓的疲倦,显然是刚睡下没多久,在听到德鲁肯米勒的声音后,才勉强打起一丝精神,说:“斯坦利,文章已经发了,有什么问题吗?”
“泰国方面投降了,在两分钟前宣布泰铢自由浮动。”德鲁肯米勒暗暗叫苦,但如今木已成舟,他也不好再说什么,就将目前的形势简单地叙说了一遍。
“什么?”罗德尼.琼斯彻底愣住了,在足足停顿了半分钟之后,才语速飞快地说道,“我现在就打电话给编辑,看有没有补救的余地。”
“算了!”德鲁肯米勒满嘴的苦涩,“且不说报纸方面会不会听我们的,就算阻止了出版,这笔账还是要算在我们的头上。与其遮遮掩掩,还不如光明正大的,好在我们是一片苦心。”
“恐怕他们不这么认为,如果泰铢不是在今天贬值的话,我们的话或许还算是建议,但现在已经变成**裸的挑衅行为。”罗德尼.琼斯一针见血地说道。
“那又怎么样?我们以前给了他们机会,只是泰国政府不知道把握,才造成今天这个局面。”德鲁肯米勒的语气渐渐地变得强硬起来,显然已经接受了这个事实,“怪只能怪他们恰恰在今天耗尽了外汇储备,这并不是我们的过错。”
说到这里,德鲁肯米勒不禁长叹一口气,外汇市场的波动,即便是大名鼎鼎的量子基金,也不可能完全掌控。虽然这件事从头到尾就是一次乌龙事件,但说出来谁又会相信呢?
两人又说了一会话,这才结束了通话。
等索罗斯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顿时勃然大怒,接连摔碎了三个名贵的德国瓷器。他辛辛苦苦维持的一个高大上的形象,就因为一篇恰逢其时的文章而被毁了个干干净净。除此之外,他们还要为其他的投机者背负责任,这是他最不愿意看到的。
但是让他立刻发表声明,却又是件不可能的事,因为对冲基金没有对外解释的习惯,即便是现在解释了,全球市场也会认为他们是欲盖弥彰。不过索罗斯并没有放弃解释的机会,他准备在九月份在香港召开的imf和世界银行的年会上对这件事情进行完完整整的解释。
但眼前做空的行为仍然要继续,很快,量子基金就将矛头对准了菲律宾比索、马来西亚林吉特和新加坡新元。
全世界的货币投机者也在瞄准着东南亚国家的货币。
6月29日,菲律宾在耗费了11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后宣布容许比索有更大范围的兑换区间,等同于间接宣布了菲律宾比索贬值,当天比索大跌12%。就在这一天,马来西亚政府宣布提高银行利率来阻止林吉特面临的抛售的压力,而印尼则步了泰国的后尘,宣布印尼盾脱离与美元的挂钩,在市场上自由浮动,当天印尼盾跌幅超过14%。
由于天域基金的介入,使得整个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时间比历史上曾经的那一次提前了半个月左右。也使得这些政府对预计的形式估计完全不足,错失了不少准备时间,最终在国际游资面前一个接着一个地被击溃。
时间很快来到8月份,香港回归华夏才一个月的时间,此时马来西亚宣布放弃保卫林吉特,国际游资也曾一度冲击新元,但新元异常坚挺,在攻击无果后,他们将目标瞄准了另外一个金融中心,即香港!
8月3日,港币对美元汇率不寻常地快速下跌,远期汇率也相应地下跌,金管局很快发现,某些对冲基金在大手笔地沽空港币,数量达15亿美元之多。
4日,对冲基金继续在外汇市场卖出港币,购入美元,这一次力度比前一天的力度更大,达到了惊人的24亿美元,两天购入的美元总数达到了40亿美元。
此时由于东南亚国家的货币纷纷大幅贬值,相应的则是与美元挂钩的港币大幅升值,这种变相的升值给港币带来了巨大的贬值压力,因此金管局日夜监控来自外汇市场的动向,他们很清楚,对冲基金迟早会冲击港币,只是没想到这一天来得竟然这么快。
ps:
感谢魔龙战鬼、让我在想想对本书的继续打赏!
.全部章节
大时代之金融之子 第五十章 如何进攻香港
. .
对于这种卖空行为,香港金管局立刻做出反应,调高银行的贷款利率,迫使银行将多余的头寸交回来,使得货币投机商以一个较高的贷款利率平仓。
对于货币投机商(对冲基金)的卖空行为,金管局的官员们非常清楚,无非是以他们的美元资金作为担保,以贷款利率借入相应的港币资金,然后在外汇市场抛售,同时做空期汇合约,和做空泰铢、林吉特等手法一般无二。因此只要提高他们的借入成本,只要他们冲不垮港币,最终只能平仓离场。
香港方面有着近千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短期内根本不害怕出现港币被冲击的现象,大可不必理会区区不到五十亿美元的卖空行为。但金管局的官员经过磋商,认为这种卖空港币的势头不能助长,否则对冲基金大规模地涌入,到时候就大事不妙了。
看到贷款利率上涨,这两天做空港币的对冲基金也意识到恐怕不会有什么结果,在付出一部分的贷款利息后就平掉了市场的头寸。
虚惊一场。
……
但要真是认为这成功地打退了对冲基金对港币的冲击就大错特错了,事实上这只是对冲基金对港币的一次试探,这个试探是想找到香港货币制度的缺陷,而且,他们也的确找到了。
这个缺陷就是同业拆借市场。
香港的汇率制度是采取联系汇率制,是“货币发行局制度(currencyboardsystem)”的一种形式。具体来说。如果发行一定数额的本国货币,就必须要有同等价值的外币支撑才能发行。即香港三大发钞银行想要发行港币,就必须按照7.8港币兑换1美元的汇率向金管局缴纳相应的美元。
汇丰、渣打和华银缴纳相应的美元后,就可以发行港币。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得到负债证明也可以向金管局换回港币,同样是7.8港币兑换1美元的价格。
这看起来好像是每一张港币都有足够额度的美元作为担保,但实际的情况并不是这样的。因为发行的货币都是基础货币,银行通过流通系统成倍地制造存贷款,使得整个社会的货币总数达到数十倍之多。这就是乘数效应。
此时在香港流通的现金加上各种存款等总数超过1.7万亿港币。外汇储备不到1000亿美元。因此一旦香港对港币失去了信心,都要求将手中的港币兑换成美元的话,金管局是守不住联系汇率制的。
但是,要让整个香港人全部对港币丧失信心。也不是一件能轻易做到的事情。能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事情。恐怕只有发生港岛沉没、世界大战爆发等诸如此类的事件了。
虽然全部港人对港币丧失信心不大可能发生。但是一旦发生大规模的货币攻击的时候,同业拆借市场就会出现大问题,这就是联系汇率制度的致命缺陷。
具体来说。市场上流通的港币现金只有那么多,而一旦出现大量借贷的情况,各家银行为了保持准备金的比例,必然要通过同业拆借市场借入资金,在市场资金紧缺的情况下,同业拆借利率必然会大幅增加,而这种利率的增加,对股市而言则是个天大的利空。
打个比方,整个社会有1万亿的基础货币(姑且算做现钞),各种准备金率加起来总共为10%,理论上整个社会流通系统中的货币总量达到10万亿。在这种情况下准备金应该在1万亿左右,但是对冲基金借入1万亿的货币在市场上抛售,借出货币的银行就需要补充准备金的头寸,这种补充只能通过同业拆借市场借。至于向金管局再贴现借入港元,只有三大发钞银行才能够这么做。
如此一来,对港币的攻击越猛烈,需要补充的准备金的头寸就越大,甚至拆借利率会飙升到一个不可思议的高度,在这种情况下对股市就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而同业拆借利率和股市的关系,可以说是一个竞争的关系。如果同业拆借利率上升,说明银行间的头寸短缺,流通性告急,上市公司的成本、利润相应下降,股票的内在价值缩小,引发抛售。同时由于利率的上升,导致债券的收益率上升,投资者自然更愿意去买价格下降的债券。
而且,同业拆借利率的上升,会引发银行系统谨慎放贷甚至是提前回收贷款,就会减少整个社会的投资量,从而间接地影响股市。
在这种时候,攻击港币就不一定成为投机的第一选择,也不是唯一的选择。因为在攻击港币的同时,恒生指数肯定会大跌,且不说同业拆借市场和股市之间存在的联动关系,单从目前香港市场的估值来看,就存在很大的泡沫。
期指成为了做空的第一选择。
做空货币几乎不用什么对冲手段,因为成本实在太低,即便是最终港币成功守住,汇率也依然是7.8港币兑换1美元,除了要付出相应的贷款成本、兑换汇差成本外,对冲基金方面几乎不用再付出其他的东西,所以他们才敢肆无忌惮地在期汇和现汇两个市场进攻。
“现在还有什么问题?”足足花费了半个小时的时间,钟石才将他的研究结果细细地分析给所有的研究员们。当讲完之后,他举起水杯喝了一大口,又喘了一口粗气,这才有功夫问其他人的反应。
“利率期货呢?”任若为首先开腔,“如果按照你所说的,那么债券的收益率肯定会上升,其价格必然下降,利率期货也就有了获利的空间。因此,我认为他们也会在利率期货上做空。”
“说的不错!”钟石赞许地点了点头,“根据我的判断,这一次对冲基金对港币发动冲击的时候,至少会从五个方面进攻——港股、利率期货、股指期货、恒指期权,最后一个就是港币。”
“至于他们最终怎么操作,我还不好说。但如果是我的话,可能会从前面几个方面开始,首先是沽空股票,然后再沽空利率期货、恒指期货、期权,然后是港元期货,最后大量抛售港股。”
“如果对冲基金要在远期市场卖空港币,买入美元的话,那么他的交易对手,我们假设是恢复,就会买入港币,卖出美元,为了对冲港元期货的风险,汇丰就要在现汇市场上卖出港币,买入美元,这掉期交易大家都明白吧?”
钟石的话一说完,一干交易员都发出会心的微笑,这种最基本的理论众人自然都明白。
顿了顿,钟石接着说道:“现汇市场上,汇丰要卖出港币,交易对手是金管局的话,如此一来,整个市场的港币供应就会减少,同业拆借利率就会上升。而如果是别的商业银行的话,那么港币贬值的压力就会增加。而为了缓解港币贬值的压力,金管局只能提高港币的存款利率,拆借利率也会上升。”
“随之而来的就是恒指期货、期权、港股等。这是一系列的进攻手段和计划,环环相扣,设计得密不透风,堪称是完美的进攻策略。”
“如果说,这两天在期汇市场的异常是他们的试探行为的话,那么他们已经着手了?”听了钟石的分析,马家瑞的脸色就是一变,在钟石的话音刚落,就迫不及待地问道。
钟石看了看他,缓缓地摇了摇头,说:“这一次的试探行为,只是为了找出香港目前市场的破绽。相信经过这一次,他们已经明白了港股、汇率、利率之间的关系,相信下一次来的时候,就不会这么轻易地打发走了。”
“如果他们有备而来,相信现在已经在港股市场上做出了某些动作。我们虽然有很少的份额投资港股,但是不是需要准备些什么?”廖小化问道。
“是的,我们的确需要做些什么,但不是现在。”钟石冲着廖小化点了点头,“还有,这一次我们不会做空港币,大家要有个心理准备。”
“什么?”
“不会吧?”
会议室内顿时炸开了锅,除了马家瑞之外的其他人立刻变得不淡定起来,七嘴八舌地表达自己的震撼,脸上都是不可思议的表情。如果不是钟石在他们心中一直是个如同神明的形象,恐怕立刻就有人跳出来指责他的策略了。
“不要去怀疑我的决定!”面对质疑声,钟石的脸色立刻变得异常难看起来,“试想一下,一个有着近千亿美元的地区,背后还有一个有着1500亿美元的国家支持,这种规模的外汇储备是我们这样的机构能得罪的吗?”
“如果是政治上的考虑,我们大可把办公地点搬到新加坡又或者是东京。”
“你说得没错,但是完全理解错了我的意思。我的看法是,港币不可能被击垮!”钟石朝着发声的地方冷冷地看了一眼,就面无表情地说道。
“港币不可能被击垮?”这个消息立刻给头脑发热的研究员们浇上了一盆冷水。这几个月内,国际投机资金所向披靡,近乎于战无不胜,这让他们潜意识里都认为无论是哪个国家或地区的货币,只要被他们盯上,最后就一定会崩溃。当钟石提出港币有可能不贬值的时候,他们这才意识到,理论上的确存在这个可能。
当然,只是理论上的。(未完待续。。。)
.全部章节
大时代之金融之子 第五十一章 大规模调研
. .
眼看讨论的氛围陷入了僵局,马家瑞及时地站了出来,故作风趣地说道:“这些都是没影的事情,现在还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国际对冲基金盯上了香港。我们现在只是做一个内部的讨论,再说,如果对冲基金来袭,不是还有金管局吗?”
“不!”钟石竖起食指,冲着马家瑞挥了挥,有点语重心长地说道:“未雨绸缪,是我们做金融的好习惯。不要忘了,我们也是众多大鳄中的一条,既然我们目前能想到,别人就未必想不到。既然说到调研,我这里有一些照片,你们可以看看。”
说着,他冲着安德鲁打了个响指,安德鲁点了点头,从手中的公文袋中掏出一叠厚厚的照片,分派给各个研究员。
照片的背景是一个造船厂,一名四十岁左右的中年亚洲人正陪着几个白人四处查看,有的照片上正是他们冲着巨大的锚指指点点,有的则是几人正看着四处聊天的工人,有的则是那几个外国人在摸地上锈迹斑斑的钢材。这几十张照片虽然各自不同,但研究员们一眼就能看出来,这些人是在进行考察调研活动。
由于要买入股票,基金的研究员们经常会到上市公司去调研,这是一种正常的调查行为。只有深入实地,才能直观地感受一个企业的生产活动,在投资过程中,这个行为是不可避免的,在座的研究员们都有过类似的经历。
曾经有这么一个段子,有着股圣之称的彼得林奇每年至少走访200家上市公司。常年处于调研的忙碌状态。有一次他对一家服装公司的股票产生兴趣,又分身乏术,只能让他的老婆和女儿去那里看一看,结果两人转了一圈后带回来一大堆的衣服,对这家服装公司的款式和材料赞不绝口,彼得林奇敏锐地嗅觉到商机,大手笔购入该公司的股票,最终大赚了一笔。
由此可见,调研活动对一支股票背后的上市公司的真实情况的了解有多重要。
“咦,这个人不是纳瓦证券的首席经济学家潘辉吗?”很快。就有眼尖的研究员认出了照片上的亚洲面孔。讶的一声喊了出来。
其他的研究员纷纷看过来,发现正是和他们有过接触的纳瓦证券的潘辉。很快,这些人联想到,能让投行首席经济学家陪同调研的人。也肯定是圈内的人士。甚至是重量级机构的研究员。一想到这里。天域基金研究员们的脸色立刻凝重起来。
“你们猜得没错,的确是纳瓦证券的潘辉。”钟石看了看变了脸色的研究员们,又添了一把火。说,“这组照片是七月份拍摄的,照片中的船厂是内地离海的一家造船厂,在香港上市,目前的股价在43港币左右。你们还能通过这组照片看出更多的信息吗?”
听到这话,研究员们又把手边的照片拿起来看了看,思考了片刻后开始表达自己的看法。
“从这些照片里得不出更多的信息,如果能够实地考察一番,效果应该会比较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