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风月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府天
盛唐风月 第1127章 兵锋何指
听到杜士仪亲口承认漠北乱局已定,郭子仪顿时如释重负。等到得知杜士仪竟然亲自去见过都播之主,不但说服怀义可汗反正,而且还问出了安禄山约其共同进兵的图谋,甚至与对方约定,借兵平叛,他就更加惊异了。若非杜士仪明言,自己一路快马加鞭隐匿在阿兹勒一行人中,还不想这么早出现在朔方文武的面前,而仆固怀恩的两万余大军还在自己身后,他几乎就要立刻升节堂面见文武,把这样一个好消息公诸于众。
毕竟,他的妻子王夫人以及子女们这时候也还留在长安城,如若万一真的被叛军打到城下,后果不堪设想!
仆固怀恩所带领的安北大都护府兵马尚未抵达,而之前郭子仪派去长安之后,就犹如石沉大海始终没有音信的前后两拨信使中的前一位,却在次日早上回来了。这位禀报安禄山叛乱的信使带来了朝廷的严厉呵斥,就差没有指着郭子仪的鼻子骂他胡说八道了。听到这位信使表示自己在长安城中被扣留了多日,甚至还有人严词诘问他郭子仪如此禀报是否出于私怨时,别说郭子仪面沉如水,就连杜士仪都恼怒万分。
而傍晚才抵达的后一位信使,捎带来的消息却截然不同。
他同样在长安城被扣留诘问,可因为临到回程却突逢太原府亦是慌慌张张送来了安禄山叛乱的消息,故而朝中君臣方才开始着慌。此时此刻,他说了杨国忠两次亲自召见自己的情形,把杨国忠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学得惟妙惟肖。
“第一次召见的时候,杨相国还倨傲得很,只问我这消息哪里来的,郭大帅是不是心存怨怼,敲打了我一阵子,随即是御史台一个御史诘问了我半个时辰。”将诘问的经历绘声绘色解说了,他方才继续说道,“但我被扣了两日后,杨相国再次召见我时,却是喜气洋洋,看上去仿佛是遇到了什么大喜事。问过我朔方兵马的人员以及战备之后,他就说,只不过安禄山一个人有造反之心,麾下兵马其实根本不愿意相从,只要派一员大将前去东都洛阳,然后打开府库征召勇士,一定能把安禄山那群乌合之众击溃。”
“说得容易,倘若范阳以及平卢兵马真的如此不堪一击,那奚人和契丹早就趁势南下了!”
郭子仪登时恼火地骂了一声。对于安禄山,他看不上眼,可并不代表他便会轻视河北强军。燕赵多勇士,这话并不是说说而已,即使安禄山再饭桶,可这么多年的节度使当下来,没吃过什么大败仗——天门岭那一役毕竟是砍了契丹王的脑袋,具体内情郭子仪不清楚,可总归是胜了——至于其麾下的那些武将就更不用说了,很多甚至是张守珪时代留用下来的,将门子弟也不少,如史思明、崔乾佑、田乾真、蔡希德等更是善战之辈。
见郭子仪骂骂咧咧,那信使没敢吭声,直到主帅的气都出够了,他方才小心翼翼地说道:“杨相国还让我代传陛下之命,如今漠北大乱,朔方兵马除却放手东、中、西三受降城的兵马之外,其余所有兵马全都整合起来,随时听候陛下调遣。如若安禄山兵出井陉关,直逼云中郡,则出兵反击,否则不得上命,不得擅自出兵!”
“没想到杨国忠还是没什么长进,关键时刻,竟然仍是防着朔方兵马犹如敌寇!”
听到郭子仪身旁那人突然开口这么说了一句,那一路奔波的信使忍不住侧过头去看了一眼,这一眼不看还好,他却险些没把眼珠子给瞪出来,竟是大为失态地嚷嚷道:“你是……你是杜大帅?漠北不是已经大乱了,安北牙帐城也正在围困之中,大帅怎的在此?”
“别瞎嚷嚷了,安北牙帐城已经安然无恙,大帅之所以来此,当然是为了安禄山这叛贼!”郭子仪没好气地喝止了自己那个咋咋呼呼的小信使,等到严厉告诫其不许露出风声,又令牙兵进来将其带下去休息,他方才对杜士仪道,“大帅,杨国忠此举分明是别有用心!”
“那是当然,他为什么听到安禄山反叛,不怒反喜?还不是因为他觉得这样一来就证明了自己的先见之明!他如今对哥舒翰百般力捧,也是因为你这个朔方节度使威名赫赫,他担心你抢了哥舒翰击退叛军的功劳。”
说到这里,杜士仪见郭子仪脸上流露出了深深的不忿,他便站起身说道:“子仪,我此前已经实话告诉你了,张奇骏已经领同罗、仆固三部联军直取河东,届时视情况出击。至于范阳平卢,我已经命人星夜兼程去见我昔日旧部侯希逸,说动他从平卢倒戈一击。都播则是从奚族和契丹之地逼临幽州。现如今,你打算怎么做?”
如果按照自己的心思,郭子仪自然希望立刻领兵驰援长安,又或者是率兵直击幽州,抄了安禄山的老巢,可现在杨国忠送了这样一道说是圣命的口谕过来,他实在有些进退两难。
不遵命,他从小到大铭记于心的忠义底线过不去;可要是遵命,他又不是那些庸碌之辈,别看关中和河洛仿佛还有十六卫禁军把守,可那些家伙多少年没有真正打过仗,临上阵时能派什么用场?就算从河南临时征召勇士,也多是没有上过战场的人,杨国忠简直是疯了!
“你莫非在想,杨国忠是不是疯了?”
杜士仪见郭子仪立刻惊醒了过来,一副踌躇不决的表情,他知道其举棋不定在犹豫什么,便举重若轻地在那杆秤上又加了一颗砝码:“杨国忠此人,出身世家,却又因为他和当初张昌宗张易之兄弟的关系,仕途无门,故而如今一旦登上高位,就一定会想尽办法除去一切障碍。赌徒的心理便是如此,赢就要通吃,输就连本一块赔进去!”
“大帅说得没错,这杨国忠还当真是赌徒!”郭子仪本想说杨国忠好歹也是天子亲自提拔的宰相,可待要反驳却又找不到任何理由。思来想去,他最终做出了决定。
“既然河东已经有张奇骏领兵前往,安禄山纵使万一分兵取河东,也有人抵挡。至于平卢,我倒是有心去,可我还不能给麾下将卒变出翅膀来飞到那里去,而且舍近求远,本末倒置。大帅既然不顾违抗圣命的风险,星夜兼程赶到了灵州,又让仆固怀恩率领大军在后,我郭子仪还有什么话好说的?想当初若没有大帅,就没有我郭子仪的今天,自我以下,朔方节度所有兵马全都听从大帅之命平叛!”
是听从自己之命去平叛,而不是听从自己之命去干别的,这就是郭子仪的底线,杜士仪却已经很满意了。
他示意郭子仪跟着自己来到沙盘旁边,用手指点了点太原府,随即又点向了洛阳,随即才一字一句地说道:“你看,安禄山此次从范阳平卢出兵,号称二十万兵马,他既然已经派兵联络都播南下河东,必定不会兵分两路。这样,他只需要派出一员大将从恒州常山郡到井陉关把守,就可以把这条河东通往范阳的通衢大道堵死。至于他自己的大军,则是从常山郡南下,经巨鹿郡直达灵昌郡,然后再从灵昌郡渡过黄河,西行直取洛阳。兵贵神速,他久在河北,耳目无数,又打着拥戴太子的旗号,沿途州县一定不会遭到大的抵抗,这时候应该已经快要渡黄河了!”
面对杜士仪这样的判断,郭子仪想想自己连日以来打探到的情报,不禁点了点头:“虽说消息已经很难打听,但据说河北各州县太守县令确实全都毫无准备,而且安禄山派一支偏师为先锋,打出的是奉诏进京的招牌,故而不少太守是亲自去迎,结果脾气硬的成了阶下囚,甚至被杀,胆子小的则是唯唯诺诺听从安禄山分派,更多的则是猝不及防被裹挟,如今河北各州县几乎全部沦陷。”
说到这里,郭子仪的面色异常沉重,想来是联想到那几个死于安禄山屠刀之下的河北文武官员。
“如果我猜的没错,哥舒翰应该已经被杨国忠催促,不得不出山抵御叛军了。”
杜士仪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心里想的却是封常清和高仙芝。这两位在历史上原本应该是焦不离孟,孟不离焦的好搭档,现在却是两根不相交的平行线,高仙芝率军前往征伐石国,封常清则是作为李佺的节度判官,正在北庭节度使府琢磨着怎么给首鼠两端的葛逻禄一点颜色看看,既然李隆基不征召这支军队,封常清就绝不会再趟平叛这浑水。而哥舒翰也活蹦乱跳的,自然不会在如今这个节骨眼上拒绝前往河南府力挽狂澜。
尽管哥舒翰心眼不大,军略勇武却都相当可观,对上安禄山并非没有胜算,可前提是哥舒翰麾下带领的是他用熟的河陇兵马,然后给他配齐各级军官,而不是给他几个彼此之间不能协调的将校,然后给他一堆乌合之众,又或者在这种时候再派个宦官去掣肘!
只不过眼下不是考虑哥舒翰胜败的时候,杜士仪很清楚,尽管安禄山这场叛乱对于天子来说很突然,但无论李隆基,还是文武官员,全都认为这不过是一场小小的叛乱,很快安禄山的麾下军将就会分崩离析,安禄山本人也会和大唐从前那些叛乱主将一样下场!而现在一切的剧本早已脱离了既定的轨迹,但他还需要谨慎再谨慎,因为他除了郭子仪、仆固怀恩、罗盈、侯希逸这样极其可靠的昔日部将之外,还有一群杨国忠这样名义上是一方的猪队友,头上还压着疑心病重的天子!
更重要的是,李唐还远远没有完全失去人心!
杜士仪想到的这一点,郭子仪也自然明白,他当即若有所思地问道:“虽然杨国忠让信使带回来圣命,不许我们擅自进兵,但我们不如准备这样一支偏师。不如这样,从朔方调一支偏师前往长安驰援。否则,哥舒翰就算昔日再战功赫赫,有将无兵又怎么行?”
听了郭子仪的话,杜士仪立刻摇了摇头:“不,朔方任何一支兵马都是你我多年的心血,纵使哥舒翰亦是一时名将,可他如今手下兵马众多,彼此未必一条心,到时候彼此倾轧制衡,拿着他们去当死士蹚浑水,反而白白糟蹋了。唉,东都留守李憕昔日与我有些交情,而身在东都的御史中丞卢奕亦是刚强,万一洛阳有失,他们恐怕都不能保全,只希望奇骏所领的一路兵马到达云州后,能够让河东兵马再无后顾之忧,只要河东能够通过太原府南下驰援河南,河洛则可保无虞。至于你我……子仪,我且问你,你可敢和我南下长安,杀了杨国忠这一祸国奸臣?”
郭子仪登时面色大变,下意识地反对道:“大帅不可!如若这样兵谏,又和安禄山反叛有何不同?”
“此刻不去长安,子仪你莫非想等到叛军兵临长安城下时后悔?”
郭子仪登时噎住了,紧跟着便用犹豫的语气说道:“潼关天险,哥舒翰亦不是无能之辈,总不会连潼关都守不住吧?”
“既然你这么说,那就先在朔方耐心等待长安那边的消息吧,让夏州那边收拾一下,让仆固怀恩的大军先驻扎在夏州,届时若长安有变,则从夏州抄小路直奔长安。”杜士仪也不想过分逼迫郭子仪,只是叹了一口气,“再者,派出最可靠的信使,以你我的名义,派人联络河北河东诸州县官员,让他们在安禄山麾下暂时隐忍,等待反正之机!”
对于这一条,郭子仪倒是并无异议。毕竟,这是为了保全那些忠良贤能,他当即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心中却异常沉重。
风雷乍起,战云密布,本是煌煌盛世的大唐,怎会招来如此大劫?
第十九卷八方风雷天地动完
盛唐风月 第1208章 不死军魂
深夜子时,天上满是黑沉沉的乌云,不见月光,也不见星星。这本该是万籁俱寂的时节,此时此刻却是喊杀震天,黑影憧憧。城头上亮着无数火炬,而城头下方亦是点着无数气死风灯,虽还未必能够将这战场照亮得犹如白昼,但足够交战双方看清楚彼此的面目。
按照率兵从滏阳来援的安守忠的意思,与其大造声势,还不如半夜偷袭,一鼓作气打下这座真定孤城,可对于他这种简单的想法,围攻这里已经整整一个多月的蔡希德却不同意。此时此刻,他和安守忠并肩站在居中帅旗之下,遥指城头那鏖战的一幕,轻轻叹了一口气。
“现在,安将军知道我的话是什么意思了?这样摆明了旗鼓用兵力强压,又是夜战,可真定城头却仍是坚持到了现在不落颓势,由此可见,城中那些兵马不说有多骁勇,可若要比坚韧,他们实在是无可挑剔!”
安守忠这次放下邺郡安阳城不管,从滏阳发兵,悄然通过三郡,和蔡希德合兵一处,就是希望用最快的时间打下真定。所以,此刻听到蔡希德如此称赞敌人,他不禁皱了皱眉。蔡希德知道他想说什么,当即嘿然笑道:“你以为我不曾试过半夜偷袭?你知不知道围城这四十三天,我偷袭过多少次?整整十四次!每次领兵的全都给我信誓旦旦拍着胸脯说定然夺城,可结果全都被人狼狈赶了下来。若非因为城中招募的团练兵太弱,我这里远不止六千人的损失。”
整整六千人,折损在这座真定城的叛军已经有整整六千人,而伤者还更多!在如今唐军进逼的时刻,这些战死的骁勇简直是能让人心痛到滴血!可常山不下,那些如今复又回到他们手中的州郡就还有可能复叛,更会影响大军来去调动!只要拔掉真定这颗钉子,河北各州郡就能很快连成一线,即便是此前一直没能奈何得了的德州平原郡也不在话下。
安守忠从前和蔡希德并不是好得能穿一条裤子,也有些小龃龉,可如今既是打算同心协力打下真定,从而将河北连成一片,他自然不会去怀疑蔡希德夸大其词。然而,他还是少不得提醒道:“史思明既然已经回到幽州坐镇了,为何他不发兵?安北那支兵马虽说占了居庸关,但兵力不过区区两万,幽州城易守难攻,他莫非是坐山观虎斗?”
“小声些,你别忘了我这里的兵马之中,大多数都是史思明的部属。”蔡希德连忙提醒了一句,可对于安守忠说的话,他也不是没有过嘀咕,只是如今更重要的不是质疑史思明,因此他只能摇摇头道,“居庸关的两万兵马还在其次,平卢之乱方才是大患。再说,幽州城新军居多,抽调不及。总之,真定这颗钉子一定要拔掉。三天之内打下这里,我再看情况和你一道往援邺郡。不管陛下到底是死是活,我们先得把河北这块地盘保住再谈其他!”
历史上的安史之乱,叛军之中内乱不断,安禄山父子和史思明父子先后自相残杀,其他将领更是时而投降时而叛乱,本该是大唐各个击破的大好时机,可之所以闹得旷日持久,一则是因为朝中天子没有足够的能力,对领兵大将又疑忌重重,动辄派宦官监军,贻误战机,让本该打赢的仗变成败仗,甚至于冤杀来瑱,逼反仆固怀恩,让李光弼郁郁而终,解郭子仪兵权……可结果就是大唐元气尽丧,一个个藩镇林立在大唐南北,整个天下生灵涂炭,民不聊生。
而现如今,大唐西域仍然可以自顾自,河陇仍在,漠北没有新的势力崛起,只动用朔方、河东、安北三路兵马平叛,全都听从杜士仪指挥,李隆基虽然依旧坐在帝位上,却因为威望人心尽失,暂时被杜士仪的一系列手段给架空了,也就防止了用兵上出现掣肘的情况。可这样的情况也同时造成失去了安禄山的叛军之中也出现了变化——原本山头林立的叛军不得不抛开从前的矛盾,先行共御外敌。尽管据说杜士仪竟然愿意招降崔乾佑田乾真孙孝哲,可从蔡希德到安守忠的本意来说,他们更希望的是能够保住河北,再来和大唐天子,又或者是杜士仪谈条件。
否则便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正因为如此,当过去,旭日东升之际,真定城头城下死伤遍野,可即便如此,仆固玚仍旧没办法生出一丝一毫的轻松来。从前虽也有夜袭,可往往敌军只是战上半夜便退下,清晨也不会立刻接着重组攻势。可现在就只听战鼓声声,喊杀阵阵,叛军竟然又重新组织了一波生力军,仿佛下一刻就要再次往城头强攻而来。这些天攻城战中,他曾经几度组织死士,毁去了蔡希德用来冲撞城门的三辆冲车,可眼下敌军之中赫然又已经推出来一辆!
可现在,他还能够亲自率军出城迎击吗?而且,他如果把最骁勇的战士都带走了,却又没能活着回来,城头上那些临时招募而来的团练兵们,是否经得起这一波高似一波,仿佛永无止境的攻城狂潮?
颜杲卿和袁履谦只是轮换着每人睡了一小会儿,可在那响彻天际的喊杀声中,他们囫囵睡着的时刻甚至不到一个时辰。可相较于这生理上的疲惫,更加难熬的是精神上的疲惫,此时此刻仆固玚的犹豫,他们也全都看了出来,两人对视一眼之后,便默契地下了死决心。
“仆固将军。”
仆固玚扭头看了颜杲卿和袁履谦一眼,强挤出一丝笑容道:“你们不用慌,只要我仆固玚还有一口气在,定然保常山真定不失!”
“还请仆固将军如同从前一样,先着重去对付那辆冲车。要知道,真定城被围攻这么久,城门早已不堪重负,绝对经不起冲车几击。”见仆固玚面色一变,颜杲卿上前两步,又深深一揖,起身后就用极低的声音说道,“仆固将军亲自出击吧,把能带的人都带上,等到毁了冲车……就突围去井陉关!”
仆固玚登时眉头倒竖。可还不等他反对,袁履谦便接着颜杲卿的话茬低声说道:“我等会继续奋力驻守真定,希望仆固将军能够带来援兵。”
“你们明明知道,如若能有援兵,真定就不会被困这许多天。我敢担保,河东偏师之所以在井陉关不前,定然不止是蔡希德兵屯井陉,一度击败河东兵马,而是史思明也必定兵逼飞狐,有西入河东之意,这才让河东兵马不敢妄动!毕竟,程千里这个节度使来得侥幸,只怕还有很多人不服,兼且杜大帅如今情形不明,河东那边自然只能先看情势!”
仆固玚一口气说到这里,见颜杲卿和袁履谦相视一笑,竟仿佛是豁出去了,他突然咬咬牙道:“你二人不妨入我军中,一同杀出去!”
“我是常山太守,也是因为我方才把真定军民卷入这场大战之中,如若我就此抽身一走,叛军真的报复屠城,我就算苟且偷生,又怎么有颜面再见人?生为太守,死则殉城,不过一死罢了,又有何惧?”颜杲卿的声音虽然低,可却仿佛字字泣血。见袁履谦露出了赞同的表情,他方才又轻声补充道,“仆固将军,我二人曾经说过,能得与你们仆固部勇士并肩奋战于常山,方才见识了真正的好男儿,不失为平生一大幸事,还请……珍重!”
仆固玚不由自主地被颜杲卿紧紧握住了手,等到袁履谦也将手如此握了上来,他活了这二十多年,素来是流汗流血从不流泪的性子,竟只觉得鼻子酸涩,心中伤痛,声音也不知不觉哽咽了下来。
“你们两个……两个冥顽不灵的愚蠢家伙!早知如此,我就不该听夫人的建议回援真定!”
见仆固玚猛地抽回手,头也不回地就此下了城墙去,颜杲卿怔怔地看着沾满了汗水血水的手,这才明白仆固玚能够回援常山,是因为王容的缘故。想到这一个多月来的殚精竭虑,想到这一个多月来的浴血奋战,他看到有人从身旁抬了一具尸体经过,那仆固部老卒竟是至死都紧捏着手中的钢刀,他突然出声喝止了人,随即缓缓走上前去,盯着那遍体鳞伤的遗体看了好一会儿,最后伸手覆在那仍然圆瞪的双目上。
足足过了好一会儿,颜杲卿才挪开了手,也不知道是因为他用了些力气,还是手上的热度,那死不瞑目的老卒终于合上了眼睛,而手中的刀却仍然紧握着。他弯下腰,一根一根掰开了那手指头,随即把那把糊满了鲜血的刀握在自己手中,这才声音低沉地说道:“厚葬之后,和从前一样,在太守府供灵牌。”
之前他也想要在城头和军民一起奋战,却被仆固玚半嘲笑半强硬地硬是赶去城楼督战,可现在,那护佑真定一月不失的仆固铁军就要出城突围了,他这个太守怎么还能躲在众人背后?他也学过骑射,他也学过刀剑,纵使只能杀一两个叛军,他也要在这城头坚持到最后!
颜氏乃孔圣人七十二贤苗裔,没有屈膝降逆贼的不肖子孙!
就在颜杲卿紧抿嘴唇下定决心之际,他的身旁也多了另外一个手握宝剑的人。他侧头向对方看去,却见袁履谦亦是面色沉毅从容。
“我二人便并肩奋战这最后一场,全了这多年情义,也全了我们这忠义!”
盛唐风月 第1209章 铁骑突出刀枪鸣
真定城南门之下,此时此刻马军齐集,将卒们正在检视着身上的甲胄兵器和鞍轡装备,虽是人员众多,却是气氛沉郁,听不到任何说话的声音。在他们周围,正聚拢着很多团练兵,人们同样默默地注视着这些正要出征的将士们,谁也没有出声。这样僵硬的气氛也不知道持续了多久,终于传来了一个沙哑的声音。
“各位小兄弟们,杀出去毁了那冲车之后,就突围吧,你们已经做得够多了!”
有人起了一个头打破沉寂,人群中顿时骚动了起来。一个老者上前紧紧扶住了一个左臂还缠着一层层白布,显然伤势还未痊愈的年轻士卒,颤抖着说道:“你们又不是咱常山人,却为了真定打生打死,咱们满城父老乡亲都很感激你们。杀出去找援兵,找了援兵再来救我们!”
“仆固将军是好人,他的恩情咱们会一辈子记得!那些伤员咱们会留在城中好好照料,不会让他们受半点委屈的!”
“之前是你们一次次救了咱们性命,这次也该咱们还这个人情了!”
当仆固玚赶到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一幕。他尚未下出城突击的命令,麾下兵马就已经都聚拢在了这里,仿佛是早已知道他的打算一般。刚刚,颜杲卿和袁履谦对他说出了那样的话,如今,团练兵们也在城门之内对他们说出了同样的话,这重合的一幕让他心头五味杂陈。一面是无情无义的天子,一面是有情有义的官民将卒,而他现如今不得不出城,而这次出城之后,他不可能再带着残兵侥幸攀绳回到城中,而是要奋力突围,丢下这满城数万军民!
毕竟并肩奋战了这么久,他实在是难以下达这个命令,更咽不下这口气!可是,从理智上来说,颜杲卿的这个请求,团练兵们的这个请求,是眼下唯一的出路,否则他这些纵横战场的仆固骑兵就会被生生困死在这座真定城中!然而,他又怎么能够欺骗自己说,能够找到援兵?南面汤阴的唐军要打下邺郡,绝对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更何况那里和常山中间还隔着两郡,他能够做的,也只不过是往井陉关逃窜,为自己这支兵马找到一条生路而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