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盛唐风月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府天
“但他哪怕赢了这一次,却让自己成了众矢之的。”
杜士仪只说了这么一句,但仿佛是一语成谶。就在五天后他终于“病愈”时,一直杳无音信的使者终于传回了代表平安的狼烟,尽管人还未回来,确切消息还不知道,但杜士仪病后第一次升节堂见文武时,却开口说道:“突厥内乱暂时告一段落,但接下来必然将自顾不暇。然而越是这种时候,便越是不能大意。须知中受降城那场小小的胡乱,如今也只是传首突厥以示警示,并未查出真正元凶。”
“事关漠北局势,我等自然不敢小觑。”李佺笑答了一句,随即便站起身道,“此前张判官亲自诏谕了漠北一众小部落,现如今等到突厥那边的消息确凿无疑,恐怕陛下会依前言,诏谕回纥、葛逻禄、拔悉密三部,令他们平定突厥内乱。如是漠北恐怕要大战连场,王位更迭也会成为常事。”
“当年颉利被俘,东突厥就此覆灭,而后漠北铁勒诸姓以及突厥王公大多降附,偌大的漠北,全都是大唐的羁縻都督府,那等盛况,如今想来,仍然觉得一时神往。”杜士仪以贞观年间大唐在军事政治上的强势作为起头,就只见在座文武人人神色激昂,想来是回忆起了近百年之前的大唐盛况。
“所以,彼时太宗皇帝擒颉利而不杀,分东突厥故地为众多羁縻都督府,也就让漠北群龙无首,共尊天可汗。如今若是突厥就此因内乱而衰,却反而继之以或回纥、或拔悉密、或葛逻禄据有其故地,不过是多了一个名目而已。不说其他,各位应该不会忘了,这么多年来,当年的铁勒九姓,如今衰微的已经很多了。”
杜士仪见李佺坐下,他自己反而站起身来:“仆固部一部分留在漠北,一部分南迁,如今在夏州有万余人,拔曳固已经几乎被人吞并殆尽了。北迁的同罗部,一部分往北,和突厥左厢群居,实力强大,南迁的后来复又迁回。都播之地也已经换了主人。至于契苾部,群居凉州的还能幸免,可塞外已经不复有此姓称雄。这固然有毗伽可汗即位之后,因为伏杀默啜可汗的缘故,对铁勒九姓挥起屠刀的缘故,但更多的还是此消彼长,彼此吞并。故而如今除却突厥之外,铁勒族姓回纥,突厥族姓葛逻禄和拔悉密最为壮大,这才能够无视牙帐,联合起来朝觐陛下千秋节。”
“那么,此次突厥内乱,大帅不想置之不理?”节度判官来圣严代表所有文武问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此事的起因,既然是我朔方节度使府奉陛下圣命,以不朝天子,反责藩属为由问罪突厥牙帐,那么,突厥因此内乱,我们当然不能置之不理。一来,那几个在中受降城作乱的胡人,枭首之后传首突厥牙帐,如果使者回来能有答复也就罢了,但我想来,如果赢了,登利很可能会直接推到伊勒啜身上,但这种结果,决不能接受。二来……”
杜士仪微微一顿,立刻环视四面文武说道:“如果时机恰当,我会考虑令回纥三部讨伐突厥!”
即便突厥已经大不如前,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回纥葛逻禄拔悉密三部加在一起,相比突厥的实力还大有不如。如果早打,朔方必定要出兵极多,届时三部反而会收获大利;如果晚打,突厥实力衰微,三部兵马合在一起,就可以横扫突厥,届时朔方也捞不到任何好处。
可是,如果真的是朔方出兵,令三部联军为前导,仍然有可能辛辛苦苦却为他人做嫁衣裳,还有没有别的更好的办法?
.全部章节





盛唐风月 第931章 游说北归
. .
登利可汗诱杀了右杀伊勒啜,而后自统其众!
当前往突厥牙帐传首的朔方使者经由三受降城,而后回到灵州都督府的时候,上下文武大多觉得在意料之中。可也不免有人对登利可汗突然表现出来的智勇而惊叹。要知道,登利从来就不是什么英主,否则也不会在那等风雨飘摇之际即位,却还愚蠢地选择了和天可汗同样的名号。而登利成为可汗之后,所作所为也乏善可陈,即便曾经和右杀伊勒啜一起断送了前任左杀骨颉利,可那还真算不上什么英明之举,更何况背后也还有回纥等三部的推手。
所以,伊勒啜怎么会中了圈套,登利又是如何自统伊勒啜旧部,这都成为了人们极其好奇的事。以至于仆固怀恩甚至还向杜士仪自告奋勇,请命出使突厥牙帐,以报上一次扣留使者之仇,顺便探听一下这里头的名堂,却碰了满头包。
“你是军中大将,不是舌辩无双的谋士!有这功夫当什么使者,还不如回去好好统你的兵!你父亲对你期望很高,前前后后竟是在仆固部中挑选了两千兵马给你,你若是辜负了他,我也不饶你!”
仆固怀恩如今年不到三十,便已经官居朔方节度兵马使,这可以算得上是异数中的异数了。郭子仪当年还不到三十的时候,才刚刚授予果毅都尉,在经略军中为一介别将。所以,在杜士仪言辞中直接连自己的父亲都带出来之后,这位立刻没了慷慨激昂,灰溜溜地走了。
这次从夏州回来,仆固怀恩不但又带了一部分族人,而且还有他的弟弟以及几个从叔父和从兄弟,总共十二个人。仆固家族留在漠北的那一支还在,附庸突厥左杀其部,和同罗交好,但称雄漠北这四个字却谈不上了,但内迁的这一支繁衍生息至今,也仍然血脉昌盛。同时来到灵州的还有仆固怀恩的妻子,同样出自铁勒大姓契苾,母家在凉州一带。
这位契苾夫人这一年方才二十出头,虽称不上沉鱼落雁,却也是一位相当出色的美人,性子亦开朗亲和。她此来本待是亲自前往都督府后院寝堂拜见王容,可由于杜士仪的这位夫人已经前往长安探望亲人,故而她就退而求其次,去见了几位其他朔方文武的女眷。当她见到张兴的夫人宇文沫时,便如同见其他几位夫人一样,奉上了仆固部出产的名马一匹,而后在闲话家常之中,方才犹如失言一般,吐露出突厥有人联络过自己公公的事。
宇文沫身为宇文融的女儿,历经家变,早已不是当年无忧无虑的千金小姐。她嫁给父母双亡别无背景的张兴,虽说是名副其实的低嫁,但婚后却美满得很,既不用伺候公婆,也不用忧心婢妾争宠,舒心的日子也让她的体态越发丰腴。可她对于某些东西还是分外敏锐的,当天晚上张兴一回来,她就将契苾夫人的话转告了丈夫。
张兴随着杜士仪前前后后已经快十年了,从一介寒微隐士到如今的朔方节度判官,可以说杜士仪不但是他的上司幕主,也是慧眼识珠的伯乐恩主。故而,他几乎一刻都没有耽误,连夜来到了灵武堂中求见。当他说明来意的时候,杜士仪不禁讶异地挑了挑眉。
“这么大的事情,仆固怀恩为何半点不曾提起?”不等张兴回答,他便自言自语道,“仆固怀恩如今还年轻,性子也急躁,如果让他知道,他这块一点就着的爆炭,必定早就忍不住说出来了。而且,他毕竟是朔方大将,并是时时刻刻都在夏州,很可能是真的不知情,而契苾夫人本一直呆在灵州,是公婆考虑到他们夫妻常常不在一起,这才让她来的,所以,不是她的公婆让她带话,就是她自己出于某种目的,把消息透露出来。”
张兴当即问道:“是不是我让拙荆再次回请契苾夫人,顺便也去一一见见她拜访过的夫人们,先探一探她到底对谁说过此事?”
“很好,先后再前。”
杜士仪的意思是,先让宇文沫去探夫人们的话,然后再回请契苾夫人。很快,结果就出来了,契苾夫人并没有对其他女眷提及过突厥联络其公公乙李啜拔之事。于是,他便授意宇文沫回请契苾夫人,随即这一日,他便微服和张兴来到了其私宅。
宇文沫年长契苾夫人两岁,年纪既然相仿,虽有胡汉之别,却也说话投契。当得知杜士仪和张兴一块回来的时候,她便笑着对契苾夫人说道:“太原郡夫人因为之前回长安探亲去了,你没见着,如今大帅既是和我家张郎一块回来了,你不妨就此拜见,也就全了礼数了。”
“那……多谢宇文夫人了。”
契苾夫人连忙谢了一声,等到随着宇文沫踏入张宅书斋,看到那两个正在说话的人时,她不禁在心中惊叹了一声。她听公公提过,朔方节度使杜士仪麾下两位节度判官,其中,来圣严为之前信安王李祎拔擢的旧人,杜士仪用之不疑,地位尚在张兴之上;而张兴从河东代州一路跟着杜士仪辗转多地,信任却毫无疑问冠绝诸文武。所以,她方才对宇文沫透露了那一重消息,果然,立时就把杜士仪惊动了。
此刻那肤色微黑的,身材魁梧,简直可以和丈夫仆固怀恩媲美的,自然是张兴了。而旁边那个姿容俊伟,虽未作势,却已然透出一股凌人气度的青年,她知道那定是朔方节度使杜士仪无疑。在这样的年纪已经两任节度,怎叫一个杰出了得?
“见过大帅。”
杜士仪审视这位契苾夫人,见其礼数虽无可挑剔,却自有一股飒爽之气,显然通晓骑射,他不禁微微颔首道:“怀恩是我肱股大将,你这个贤内助既然也到了灵州,他就没有后顾之忧了。今日初次相见,本不该单刀直入,但夫人是铁勒贵女,我也不想百般试探。突厥联络你公公之事,你可否说个明白?”
契苾夫人本就头疼如何不动声色地拐到这个话题上,见杜士仪竟是直截了当,她反而觉得如释重负。因见之前陪着自己的宇文沫悄然退下,她便整理了一下思绪,继而便抬起头来。
“大帅,此事是我婆婆请我代为禀报的。”契苾夫人见自己说出这话之后,杜士仪和张兴主从二人全都微微愕然,她便继续解释道,“婆婆认为,大帅对怀恩器重有加,且其刚刚投军不久,就令其独当一面,而后又不吝为其请功,拔擢其至高位,对仆固部兵马更是优抚。大帅如此知遇之恩,而突厥却派人招揽,无论公公心里是怎么想的,都应该上报大帅,而不应该自己藏在心里。否则,即便并没有叛投突厥之心,终究还是蒙骗了大帅。”
这婆媳二人,还都是少见深有见识的女人!
杜士仪在心里赞叹了一声,随即问道:“突厥招揽你公公的事,怀恩可知道?”
“他不知道,公公秘而不宣,只有婆婆知道。再加上我,整个仆固部总共也就三个人知晓。因为这封书信是漠北铁勒同罗部酋长阿布思派人送来的,同罗部和仆固部素来极其交好,阿布思的同罗部当年降唐安置河东蔚州一带时,曾经和公公颇有交情,这次是借口漠北仆固部酋长过世,群龙无首,这才代突厥当了说客。他说,如果父亲肯引族人北投,那么,届时少不了叶护尊位!”
突厥常设两厢,所以叶护是仅次于可汗的尊位,分东西或左右两厢,有时候甚至可以行废立。如今的突厥右杀伊勒啜刚刚被杀,突厥内部反抗牙帐的势力为之消减,可杜士仪当然不会认为,登利可汗真的会为了招揽人引部众去投,就开出了这样的价码。
于是,他再次追问道:“同罗部酋长阿布思,是代谁当的说客?”
这一次,契苾夫人却微微摇了摇头:“这我就不得而知了,婆婆应该也并不知情,恐怕只有公公心知肚明。”
能够从契苾夫人这里得到比预期更多的讯息,杜士仪已经心满意足。他当即点头笑道:“你婆婆和你二人心怀忠义,行事缜密,本应该好好褒奖,可这样的事情若宣扬开去,却对你公公不好。怀恩的功绩已经赏过了,你身为他的夫人,却尚未封诰命,我会替你向朝中请封。你住在灵州城若有何不便,尽管对宇文夫人说,等内子从长安回来之后,你尽可随时来见。”
面对这样的承诺,契苾夫人自是毫不造作地笑着谢了。等到她告退之后,杜士仪便对张兴问道:“这次仆固部中,跟着怀恩来的嫡系族人,我记得有十几个?”
“是。”
连日以来,杜士仪一直在仔细考虑漠北那一场乱局,虽然打算在适当时候令回纥三部伐突厥,如今的时机也到了可以如此的时候,但他仍然不是没有担忧的。如今仆固部的这件事情虽说突然,但如果处理得好,说不定是一大契机。于是,他在沉吟良久之后,便对张兴说道:“今日晚间,你和李老将军、子严一块来见我。”
.全部章节




盛唐风月 第932章 仆固之主
. .
朔方之重,在于丰、胜,而作为其腹地的灵、夏,虽为后方,也同样容不得半点闪失。整个朔方都是京畿的北面屏障所在,故而一场康待宾之乱,王晙大开杀戒之后,方才会把六万余口胡人全都迁到了河洛江淮等地,从而严防再有类似的事件发生。
相比朔方节度使治所的灵州,夏州的一大半都是不毛之地的大沙漠,然而南北两边却是大片肥沃的土地,既可以耕种,也能够放牧,胡汉杂居,这么多年来倒也相安无事。迁徙中原的仆固部两千余帐位于夏州境内的大漠,也就是后世俗称的毛乌素沙漠以北,乌那水和库也干泊之间。
这里是一片水源丰沛的草原,马贼无法突破前头三受降城的屏障,而汉人多半在大漠以南一带生活。无边无际的草场中放牧着成百上千的牛羊,不见刀光,不见血腥,大多数仆固部的牧民都习惯了这种日子。而且,前后两任朔方节度使李祎和杜士仪,对胡人的政策虽不尽相同,但相同的是都没有太多苛捐杂税。
也正因为如此,乙李啜拔本来的日子过得舒心惬意,可连日以来,他却总是心事重重,哪怕长子仆固怀恩回来探亲,他也是在外表现得兴高采烈神采飞扬,回到自己的帐中就愁眉不展。仆固部一直都是桀骜不驯的部落,在突厥就是时叛时附,在大唐也同样如此。至于他本人来说,既希望族人能够休养生息繁衍壮大,又渴望建功立业,雄踞一方,这两种思量来回冲突,也就成了他的纠结所在。
这一天,他打叠精神见了一些部族中的长老,回到大帐中后就褪去了人前的精神奕奕,斜倚在那儿陷入了沉思。也不知道过了多久,他的一个侍者突然急匆匆地冲入了大帐,连行礼都顾不得便大声嚷嚷道:“都督,都督,不好了!”
这一声不好顿时让乙李啜拔打了个激灵,当即怒声喝道:“什么事这样大惊小怪!”
“朔方……朔方杜大帅……”因为得到消息后赶得太急,那侍者说话断断续续的,在主人的怒瞪下方才好容易接续了上去,“杜大帅已经到咱们仆固部的地头了!”
听到这样一句完整的话,乙李啜拔终于为之色变。兴许是做贼心虚,又或许是杜士仪积威所致,总而言之,他这会儿完全不想见这位朔方之主。可人已经来了,他绝对不会认为自己避而不见就能解决问题,于是,他只能硬着头皮喝令侍者出去命人准备,自己也紧急换上了见客的服色。
从灵州到夏州,距离算不上太遥远,彻夜不停地纵马疾驰,一昼夜可至,慢一点两日也可达,可杜士仪身为朔方节度使,突然离开灵州来到这里,此中意义,乙李啜拔不得不深思。单单论官职,他好歹也是世袭金微府都督,可论实权,他怎么可能和总领朔方的杜士仪相比?夏州仆固部有万余人,朔方可有近七万雄军!
所以,当第一眼看到杜士仪的时候,乙李啜拔完全没有任何惊叹对方年龄的念头。他笑容可掬地迎接了对方,恭恭敬敬地说了无数恭维赞美的话后,就将对方迎入了自己的大帐。由于事先没有得到任何消息,他请了杜士仪入座后,不由得斟酌该从何开口。可让他没想到的是,杜士仪竟然先说话了。
“都督是怀恩的父亲,所以我之前北巡三受降城,又巡定远、丰安二军,宥州之地也曾经去过,却从来没到过夏州,心中不免抱憾,总算今天是达成心愿了。”一句寒暄之后,杜士仪就笑吟吟地说道,“怀恩如今是我麾下大将,所以我此来,还有要紧的军务和都督商量,都督可否屏退左右?”
尽管杜士仪反客为主,可乙李啜拔立刻一口答应了。等发现杜士仪亦是不留一个随从亲卫于身侧,他又是惊叹对方的坦诚示人,又是佩服对方的大胆,一颗心不自不觉就放了下来。
“我仆固部人口不过刚刚过万,我虽名为都督,其实不过一介胡民而已。杜大帅适才说是商量军务,我实在是愧不敢当。”
“都督不用这样谦虚,我此来,是为了漠北乱局。想来都督也应该知道了,突厥内乱,右杀伊勒啜为登利所杀,而其众已经为登利自己统领,不复立右杀。”
以这样一个话题作为起头,杜士仪便敏锐地察觉到,乙李啜拔的脸上闪过一丝慌乱。有了契苾夫人的提前知会,他猜也能猜到乙李啜拔的顾虑,当即推心置腹地说道:“都督既是怀恩的父亲,我也不瞒你说。今年回纥、葛逻禄、拔悉密三部进京朝贺陛下千秋,名为朝贺,实为请命。突厥是大国,自从骨咄禄复辟之后,雄踞漠北已经又有几十年了,而今突厥内乱式微,自然有的是胸怀野心取而代之者。”
乙李啜拔听出杜士仪仿佛并不知道自己和突厥联络之事,稍微松了一口气,当即强笑说道:“大帅明察秋毫,实在是朔方军民之福。突厥登利不得人心,却妄自尊大,当然是各部共讨之。”
“话虽如此说,可突厥终究曾经雄霸一时,如今也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即便回纥、葛逻禄、拔悉密均是实力壮大,可未必就能有大把握。退一万步说,如今的拔悉密监国吐屯阿史那施,同样出自阿史那氏。即便阿史那氏真的死绝了,有其他部族取突厥而代之,漠北岂不是就会有新的霸主崛起?”说到这里,杜士仪清清楚楚地看到,乙李啜拔已经有些迷惑了,显然不知道自己为何对他谈起这些,他便笑了笑问道,“都督可有北归之意?”
临到末了这一句话,乙李啜拔乍一听,几乎魂都没了。他本就不是中原那些喜怒不形于色的士大夫,骤然跳起来的同时,甚至还想到是否要暴起行刺,然后立时率众北归,以免和从前那位仆固都督勺磨一样被王晙当场杀死。可是,就在他本能去摸腰刀的时候,却陡然意识到自己的长子还在杜士仪军中,而且顷刻之间北归,他带不走多少人,到时候仓皇之际说不定还会被人吞并殆尽。
于是,面色变幻不定的他最终长叹一声,便干脆利落地单膝跪下道:“大帅既然都知道了,我甘受大帅处置。”
“知道?什么知道?都督何出此言?”
觉察到杜士仪竟是在伸手搀扶自己,乙李啜拔只觉得脑袋乱糟糟的。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是他会错了意思,其实杜士仪并不知道他曾经收到过同罗酋长阿布思的信,曾经考虑过是否要北归?那他岂不是不打自招?
即便恨得想打上自己七八个巴掌,可话一出口,就如同泼出去的水收不回来,即便再后悔,乙李啜拔也只能硬着头皮说道:“其实,当年同罗部北归突厥的酋长阿布思给我写来了一封信,劝说我北归突厥。如果我能够收拢留在突厥的那一支仆固部兵马,那么,叶护尊位唾手可得。”
这番话是契苾夫人也曾经透露过的,然而,那时候杜士仪就觉得其中有些玄机,如今他既是诈出了乙李啜拔的主动坦白,他便可以顺势询问了。
“如果我没有记错,突厥的叶护之位,或为左右叶护,或为东西叶护,总而言之,总共就两个位子。如今突厥右杀伊勒啜已经死了,只剩下左杀判阙特勒一人,左右叶护却都有人。即便有空缺,同罗酋长阿布思为什么自己不动心,而是来游说你?”
乙李啜拔尴尬地笑了笑,这才低声说道:“大帅这话实在是问到了点子上。其实,这话我连自己的妻子儿子都不曾吐露过,而阿布思的那个信使,我也按照他在信上的吩咐直接灭口了。阿布思所说的叶护之位,并不是如今的突厥可汗登利许给我的,而是左杀判阙特勒许给我的!至于阿布思,判阙特勒也许给了他叶护之位。也就是说,判阙特勒打算起兵反了登利,希望同罗部和仆固部能够相从,如果事成他自立为可汗,那么,我和阿布思就是东西叶护!”
这还差不多,基本符合自己的几种猜测中,最具操作性的一种!
杜士仪心里这么想,嘴上却反问道:“那都督是如何回复他的?”
尽管自己根本就还没想好如何回复阿布思,但此刻面对杜士仪,乙李啜拔却想都没想就出口说道:“当然是拒绝!大唐对我父子等人恩情厚重,我怎能叛唐北投?”
如果真没有此事,你的夫人怎会通过儿媳辗转告知了我这么一个消息?
杜士仪暗自哂然一笑,却也知道,乙李啜拔的夫人固然不希望丈夫贸然去北投突厥,但那也是因为仆固怀恩在朔方深受重用,而他杜士仪的为人显然也值得信赖,这才有了这一次的告密。否则换成心狠手辣的王晙,同样的一招极可能就直接把丈夫乙李啜拔给坑死了。
于是,他当下就摇摇头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都督此言固然尽显忠义,但我不得不说,你留在夏州,不过一胡酋而已。而你若北投突厥左杀判阙特勒,那时候必有一番非凡功业!”
这下子,乙李啜拔登时眼睛瞪得老大,张大的嘴甚至无法合拢。杜士仪这位朔方节度使,竟然鼓吹他去北投突厥?难不成是希望他去当细作?可如果他不带兵马,去突厥无异于羊入虎口,可如果他把兵马都给带走了,这样的细作杜士仪就能够放心?
.全部章节




盛唐风月 第933章 一方支柱
. .
杜士仪来得快,去得也快,他只是在仆固部停留了一晚上,参加了乙李啜拔为他特意举办的晚宴,随即就动身离去了。上上下下并没有太多的人感觉到,自家那位原本愁眉不展的头领,如今却是神采飞扬,但其夫人,出自素来和仆固部交好的铁勒同罗部的同罗夫人施那,却绝对不会忽略这一点。
当年讨康待宾之乱后,从张说征战的降唐铁勒诸姓人马,都迁居到了河曲的夏州,其中也有同罗的两千余帐。施那正是同罗都督的妹妹,嫁给乙李啜拔多年,生育了诸多儿女。而后同罗部族人不像仆固部这样安于现状,渐渐北归,仍在塞外的同罗酋长阿布思,按照血缘来说,还是她的堂兄。然而,娘家固然亲近,可她更要为丈夫和儿子们着想。自从降唐之后,她看多了那些叛乱部落的下场,这才托付自己最为信赖的儿媳契苾夫人把消息带给了杜士仪。
1...517518519520521...73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