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盛唐风月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府天
“倘若不是知道阿弟你的秉性为人,我几乎都要以为你是看中了那位王娘子的丰厚嫁妆尽管从没有人说商贾之女就不能为官人的妻室,王家昔日又是名门衣冠户,但王元宝这等身家,惦记的人恐怕很不少。”
“而且我之前恶了王大将军,就是张相国,也仿佛不那么待见我。”杜士仪仿佛不是说自己似的,竟还露出了笑容,“不过真正重要的是相知相得,前头这些繁难,眼下解决不了,但一年两年,三年五载,总不会一直都是这样的拦路虎”
“好志气”固安公主才不管什么张嘉贞,什么王毛仲,此刻笑赞了一声,突然又皱了皱眉道,“可你就知道那位王娘子会一直等着?”
“她说她回京之后,会托庇于金仙公主修道。”
“好主意”固安公主一时抚掌大笑,面上露出了毫不掩饰的欣悦和赞赏,“也只有金仙玉真二位贵主,能够护得住她。不过,阿弟你要得偿所愿,最好再多加一道手段更加保险,你过来,我对你说……”
当听到固安公主在自己耳边低低吐出的那个主意,杜士仪忍不住笑了起来:“听了阿姊这话,我还真想往自己面上贴金,说一声英雄所见略同。阿姊,你所言之事的人选,我都想好了,你看……”
听到那个名字,固安公主先是满脸古怪,继而便突然伸手往身畔小几重重一拍道:“怪不得你能哄得那三部俟斤信以为真,果然是连环套的鬼主意”
姊弟俩说笑好一会儿,杜士仪这才告辞出了大帐。而在门口守着的张耀一直听到里头的笑声,又见杜士仪满面春风,她送走了人重新入内的时候,见固安公主若有所思地微笑着,这些年见惯了其皱眉哀伤痛苦样子的她,只觉得心里无限感激这位救了固安公主一命,更挽救了她那颗孤苦之心的杜士仪。
“耀儿,你说,我这辈子还能再回长安么?”见张耀闻言一愣,仿佛在斟酌语句,固安公主便笑道,“我可不希望,日后我这阿弟成婚生子的时候,我这个阿姊竟然不能在场观瞻。”
只是阿姊么?
尽管知道自己不该痴心妄想,可张耀看着神采飞扬的固安公主,心中仍是不免生出了深深的遗憾。倘若不是父亲和嫡母那时候贪图尊荣和官职,怎会让固安公主在这等东北苦寒之地挣扎至今,连唯一的孩子都狠心扼杀了?李鲁苏那等算计人不吐骨头的,怎可能是固安公主良配?
.全部章节





盛唐风月 第二百四十二章 制书褒奖,天子之赐
. .
倘若说,杜士仪之前的奚语不过是死记硬背的水准,还得侯希逸在身后悄声提点方才能够蒙混过关,突厥语亦是在并州时练就的那点日常会话水平,那么如今在奚王牙帐一住就是一个多月,他的奚语和突厥语无不是突飞猛进,至少如今再遇到三部俟斤坐在对面,他就算独自一人也不会露出太大破绽。而利用这样难得的机会,又认了固安公主这位阿姊,他便索性由护卫跟着,仔细查看了一番奚王牙帐附近的山河地理,而奚人的放牧生活以及农耕水平等等,甚至连伐木造车的本事,也都在他考察之列。每每想到被那三部俟斤带回去的田陌和赤毕,他便不禁眉头微蹙。
赤毕他自然完全放心,但田陌毕竟心眼实,只希望他千万别出什么纰漏
转眼便是腊月,一直没有音信的李鲁苏便在没有打一个招呼的情况下突然领军归来。尽管他面上洋溢着欢欣的笑容,甫一见到固安公主便炫耀这一次在边境上打退契丹兵马的战绩,当听说牙帐曾经一度遭到三部兵马威压的时候立时义愤填膺怒不可遏,撂下了好一番狠话,但杜士仪从他那闪烁的眼神,以及不时瞥看打量自己的目光中,他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出来,李鲁苏显然不但已经知情,而且还知道详细的经过,以及自己常常出入固安公主大帐的事。
“大王打了胜仗就好。”固安公主根本懒得去戳破李鲁苏的谎言,懒洋洋地应了一声,便抬了抬下巴朝向杜士仪,似笑非笑地说道,“我有一件事要告诉大王,此番能够让三部俟斤退避,杜十九郎居功至伟,要知道,让塞默羯吓破胆的就是他。大王这一次把兵马都拉了走,少有差池则牙帐不保,到时候你可就是阿会氏传承至今的罪人了”
“公主说的是。”
李鲁苏的眼神中闪过了一丝凶光,但还是客客气气地向杜士仪道谢。奚人素来见风使舵,强盛的时候朝廷使节他根本不放在眼里,更不要说杜士仪尚未正式授官,可如今正当部族衰落,其他各部虎视眈眈的时候,他的如意算盘又落空,哪敢真的和唐廷翻脸?于是,他几乎想都不想便从嘴里吐出了一连串漂亮话,直到外间一声报,一个风尘仆仆信使模样的奚族汉子突然闯进了大帐,他才打住了话头。
“大王,突厥暾欲谷大破铁勒拔悉密部,又掠凉州羊马,凉州唐军迎战,结果遭遇大败”
听到这个消息,李鲁苏的第一反应竟是扬眉振奋,可耳畔下一刻却传来了固安公主一声冷笑:“那些没出息的男人这下子,可突于倒是要高兴了,他不是一直和突厥牙帐眉来眼去的吗?恶了唐人,他说不定直接投了突厥主子,接下来奚族上下恐怕要时时刻刻整军备战了”
没错,唐军败绩算不上太好的消息,更何况只是凉州兵马小挫,若是让可突于趁虚而入,那才是麻烦
见李鲁苏面沉如水,固安公主也懒得虚与委蛇,懒懒地说自己倦了,间接下了逐客令。等到李鲁苏有些不情愿地出了大帐,临到门口还回头看了杜士仪一眼,固安公主哪里不知道他心头所想,等帐子中的张耀知情识趣地去了外头守着,她方才敛去了刚刚那慵懒的倦容,郑重其事地对杜士仪说道:“阿弟,突厥大破拔悉密,足可见王竣三面出兵的设想彻底失败了。”
“没有东面的契丹和奚族兵马配合,这是其一,其二,恐怕是朝中并不赞同此次出兵,所以朔方根本就没动。”杜士仪见固安公主点了点头,他便疑惑地问道,“那拔悉密又怎会轻率出兵,以至于遭此重挫?”
“铁勒人首鼠两端,和奚人没什么两样,而倘若奚族和契丹不是这次正好打得如火如荼,恐怕也会乐意掺上一脚,因为,有唐军出战,突厥总会损伤一些,能咬一块肉下来吃饱肚子,谁不乐意?可拔悉密没想到王竣自己挑唆别人出兵,可最终唐军出兵却在朝中搁浅。如此一来……”说到这里,固安公主便停住了,面上露出了深深的忧虑。
杜士仪知道固安公主尚未说出口的半截话所指为何。之后若再要联络各族兵马出战,恐怕人人都会记着王竣的失信,这一次可以说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唉”
李鲁苏既归,固安公主即便和杜士仪认了姊弟,在外人面前自然绝不会显露出来,一时不能再像先前那样肆无忌惮。借着等候朝廷旨意,杜士仪名正言顺地继续呆在牙帐,尽管行动不再如此前那样自由,时时刻刻都有人盯着,但他之前该听该看的都已经掌握得差不多了,现如今更多的时间都用来巩固奚语和突厥语,顺带又在固安公主的帮助下,找到了一个精通西域语言的奚人,竟是趁着这难得的空余时间继续拼命充实着自己。
在这种时刻,他那语言天赋和变态的记忆力,再加上勤学苦练的劲头,让那自诩为精通各种语言的奚人老者目瞪口呆。
眼看年关将至之际,一行风尘仆仆的唐人终于抵达了奚王牙帐。为首的唐使不是别人,正是裴宁的兄长,从刑部员外郎任上转鸿胪寺丞的裴宽,看似两者都是从六品,此为平调,可杜士仪知道刑部在六部之中位次靠后,可总比鸿胪寺更加要紧一些,这分明是左迁。而一起随行的,还有一个四十开外,不怒自威,身材雄阔的中年男子。尽管此人容貌陌生得很,可甫一见面,他便发现对方的目光久久停留在他身上,眼眸中闪动着慑人的精光。
即便裴宁和杜士仪是师兄弟,但裴宽奉旨而来,再加上他和杜士仪素不相识,自然更不会先论什么私情了。被李鲁苏和固安公主迎进了牙帐之后,他便宣示了天子的制书——以李鲁苏为饶乐都督,封饶乐郡王,仍以固安公主为妻。尽管这是早有预料的事,可固安公主仍不禁微微眯了眯眼睛,嘴角流露出一丝一闪即逝的讥诮笑容。然而,就在李鲁苏笑容可掬地站起身预备接过那道令他能够每年从唐廷拿到众多赏赐的制书时,却不想裴宽又对他身侧的固安公主躬身一揖。
“贵主此次力压牙帐之内奸徒叛乱,更令三部俟斤臣服退却,令饶乐都督府为之安定,居功至伟,圣人闻之大为欣悦,于含元殿上对我等群臣说,大唐有如此巾帼英豪,足可为天下妇人楷模今臣奉命到奚地宣制书,更有圣人给贵主的赏赐。”
随着裴宽一侧身子轻轻击掌,帐外立时有一个又一个的唐军两两搬动了一口口箱子送入了牙帐。前头几口箱子中满满当当都是一贯贯的青钱,此后则是一匣金铤,一箱银铤,一套用于宣示公主尊荣的戟架和戟杆,除却最后一样是从京城特地送来的,其他显然都是来自幽州当地。裴宽还躬身表示,送来奚地的绢帛等等岁例赏赐都照从前加倍,因他赶路紧迫,那些东西尚在路上。至于褒奖的制书,他在宣读之后便恭恭敬敬地呈给了固安公主。
见李鲁苏面色数变,固安公主少不得谦逊了两句。然而,打从刚刚这些唐使入了牙帐,她就注意到李鲁苏和身边几个亲信对着裴宽身后那中年武官,面色一直都有些微妙,说不出是敬畏还是惊惧,她便有意冲着人笑道:“多年不见,裴果将军风采依旧”
听到这话,杜士仪哪里还不知道此人是谁,一时眼睛大亮。可当发现牙帐中并不见公冶绝的身影,不知道是有意躲开,亦或是于脆就离了奚王牙帐远去,他不禁在心里叹了一口气。而这时候,裴果便拱了拱手说道:“自从接到贵主和杜十九郎的奏表之后,我就立时派人马不停蹄地送信去了长安,却不想事情峰回路转,最终贵主竟是力挽狂澜,实在令人钦服可敬。”
“我不敢贪天之功,也是杜十九郎从旁谋划相助,又与我以身犯险,再加上牙帐上下众志成城,方才得以成功。”固安公主毫不吝惜地为自己认的这个弟弟添上溢美之词,见裴宽果然看向了杜士仪,她便笑道,“陛下能得这样的人才,实在是大唐之幸”
裴宽临行前,裴宁已经进京打算应明年的明经科,那个寡言少语的冷面弟弟不知道对他念叨过多少次杜士仪这个名字,他已经耳朵根子都起了老茧。再加上刚刚从吏部侍郎任上升迁为尚书左丞的从祖兄裴璀曾经拨冗见了他一面,隐晦地表示杜士仪的拜表上书是源乾曜呈送上去的,天子颇为高兴,他忍不住再次仔仔细细端详着杜士仪,面上露出了一丝很是稀罕的笑容。
“杜十九郎今次奉圣人旨意,足迹踏遍长安以北各处重镇,真是把观风二字真正履行到了极致如今奚地已安,你可打算回程么?”
杜士仪正要答话,固安公主却抢在前头说道:“明日便是除夕,各位与其在旅途上过这一年一度的节日,不妨在奚王牙帐再留两日如何?大王新袭饶乐都督兼饶乐郡王,也当大宴三日,除旧布新才是”
李鲁苏就算心中另有想法,此刻却也不得不盛情留客道:“没错,难得恰逢佳节,还请各位留下来,让我和公主好好当一回主人”
.全部章节




盛唐风月 第二百四十三章 愿君此去上青云
. .
除了正旦大朝,每年从春节到元宵的这段日子,大唐几乎是从上到下大放长假,在必要的政令和军国大事之外,其余的政务都会等到元宵之后再处理,既然紧赶慢赶在年前赶到奚王牙帐办完了事情,知道回程不必急于一时,裴宽和裴果也就答应了奚王李鲁苏和固安公主的邀请,带着随行人员留了下来。而裴果一出牙帐就主动找到了杜士仪,直截了当地问出了他最关心的问题。
“公冶师兄的下落,杜十九郎你可知情?”
不但知情,而且人原本就在这奚王牙帐之中。
杜士仪很想如此回答,可公冶绝那倔脾气他不是第一次领教了,思量了再思量,最后不得不含含糊糊地说道:“公冶先生神出鬼没,一时半会说不清楚。裴将军,这儿说话不便,你我回帐中深谈如何?”
裴果毕竟是设法找了理由在幽州等着裴宽这位唐使,此刻为的私事,他看了一眼裴宽,见其仿佛并没有紧急公务要对杜士仪说,这才跟着其回了帐中。等到坐定之后,原本面上有些急躁的他听到杜士仪问起公冶绝昔日托付晚辈之事,他顿时怔住了,脸上渐渐流露出了深深的黯然。
“我就知道……师兄他是说一不二绝不欠人情的人,因为我一时疏忽,却让他对不起自己的老友,所以我这些年根本没脸面再去见他。”裴果深深叹了一口气,继而便怅然若失地说道,“若不是他这硬脾气,从前那会儿叙军功,早就盖过了如今单领一军的我……”
“裴将军也请不要一直惦记着当年旧事,人各有志,公冶先生选择的是对他来说最适合的一条路,而裴将军选择的,也是最能展现所长的一条路。更何况,当年我和崔十一郎初从公冶先生学剑的时候,他就曾经托付我们打听裴将军的近况,显然对你亦是关心得很,绝非有什么心结。”
“哦?”裴果一时眼神大盛,见杜士仪复又点了点头,他不禁扶着膝盖站起身来,好一会儿方才长叹一声,“不知道今生还能有幸和师兄并马征战否?”
大帐之外,公冶绝手中捏着一个酒葫芦,面露犹豫地看着帐中情形,突然心中一动倏地横移一步,见背后拍了个空的岳五娘气鼓鼓地瞪着自己,他方才莞尔笑道:“你要随随便便沾我的身,再等十年吧”
“哼”
岳五娘有些恼火地挑了挑眉,随即便狡黠地往后勾了勾手指头。这时候,小和尚罗盈立刻兴高采烈地上了前来,他才刚跟着裴宽裴果这一行人回到了奚王牙帐,尽管一路奔波劳累,可当岳五娘找着他又是赔礼又是道谢的时候,尽管他懊恼错过了一场大事,可心里还是美滋滋的。因而,即便他面对的是公冶绝这个少林寺中不少前辈高僧也以礼相待的前辈高人,他仍然鼓足了勇气。
“岳娘子有什么吩咐?”
“公冶先生……不对,在这奚王牙帐,我还是该叫你一声裴晗将军。你说我和小和尚联手把你缠住,然后再大叫裴昙将军,他冲出来会不会认得出你?”岳五娘见公冶绝猛然间面色一变,一时越发笑靥如花,“你有你的难处,我当然不是逼你去和人相见。不过,裴果将军可是镇守一军的将军,此次特意过来显然是为了杜十九郎送信时夹带的你那信符。都多少年前的旧事了,一直避而不见,彼此心里都有疙瘩,就算不能光明正大,私下打个照面又有什么关系
“多管闲事”
眼见公冶绝真的是甩手就走,罗盈不禁呆头呆脑地问道:“岳娘子,不拦住他?”
“拦什么拦,你我加在一块,也挡不住人家单手”岳五娘恨铁不成钢地在小和尚头上重重敲了一记,见其虽是龇牙咧嘴,眼睛却死死盯着自己,她不禁叹了一口气,伸出手来复又摩挲了一下刚刚自己敲过的地方,突然眼睛闪亮地问道,“罗盈,你是不是有些喜欢我?”
这个直截了当的问题顿时把小和尚给问懵了。罗盈只觉得心中一团烈火一下子爆了开来,整个人从脸上到身上全都是滚烫滚烫,结结巴巴不知道说什么是好。到最后,他还是死命一咬舌尖,这才总算恢复了神智,可那声音仍然比蚊子还轻,话也语无伦次没个条理:“是……不,不是我只是……我只是想远远看着岳娘子就心满意足了,没有非分之想真的,那时候在安国寺我也只是想远远瞧一眼,没想到……”
“别说啦”岳五娘笑着打断了罗盈的话,又收回了手,这才慢悠悠地说道,“你见过的女人太少啦,其实我脾气坏人又冲动,更何况根本不是什么好人这一次也是偶尔大发善心,才借着送信把你送走,否则出了事你就要陪我一块死啦”
“我不怕死”
听到小和尚口中竟是迸出了这么不假思索的四个字,岳五娘顿时愣住了,随即几乎笑得前仰后合。直到发现罗盈脸涨得犹如血滴一般,她方才止住了,随即便轻声说道:“人生在世,你还有无数喜怒哀乐不曾体会过,千万别随口说一个死字。我和你是不一样的,你虽然是被安国寺崇照法师收养的孤儿,但你无论在安国寺还是在少林寺,没见过那许多黑暗丑恶的东西,生命对于你来说,是最可贵的。记住,以后不要被我这种花言巧语的女人给骗啦?就比如说我骗你说到幽州送信给公冶先生,其实根本不是为了这么一回事……”
见岳五娘的脸几乎就在自己鼻子跟前,又说着这些让自己不明白更不想明白的话,罗盈只觉得整个人都僵了木了。直到看见岳五娘复又直起腰来嫣然一笑,随即转身就走,他也不知道哪儿来的勇气,竟一个箭步上前抓住了她的袖子。
“我不在乎你说的那些”
当杜士仪送了裴果从帐中出来的时候,看见的就是岳五娘和小和尚拉拉扯扯的场景,他顿时又好气又好笑,还得装成什么都没发现似的,一本正经把裴果直接送到了裴宽一行人的落脚营帐。而往见裴宽时,这位裴宁的长兄显然不是习惯说那些客套话的人,一开口就直截了当地说道:“杜十九郎,真是没想到,你这北地观风之行真的是恰逢其会,先在同罗部,然后又在这奚王牙帐,一次次接连遇到事端。好在你福大命大,全都躲过来了。若不是此次我因公事而来,我家三弟又要先过户部集阅,然后面圣方才能应明年省试,又被我死活劝住,否则非得跟着我来不可”
裴宁是个面冷心热的人,杜士仪早就知道,此刻他心头暖热,少不得再次谢过了裴宽。等到裴宽又细致周到地对他解说了这些日子朝堂中的变化和种种事端,他正若有所思地考虑归途之后,裴宽便再次开口说道:“杜十九郎,虽说交浅言深,但你授官之事,我还是想说道两句,这也是我临行前,我从祖兄裴左丞的意思。凭借你此番接二连三建下的功劳,回朝不必再继续守选是肯定的,但授官上头,我建议你不要操之过急。大抵进士守选满授官,不是任校书郎或是正字,就是外出任县尉,抑或是州府参军,但历来重京官而轻外官,故而前者清贵自不必说,而秘书省校书郎,又是诸官之中最清贵的”
南门吴裴尽管比不上河东裴氏,却也是名门望族,如今在朝亦是兴旺,有意提醒他这个外人,自然也是因为裴宁的缘故。杜士仪心中明白,自然连声道谢。一转眼到了除夕夜,李鲁苏摆下大宴款待唐使以及部族上下人等,篝火之前奚女热舞,琵琶声促,一时间也不知道多少人喝得酩酊大醉。而固安公主轻轻巧巧灌翻了李鲁苏之后便悄然先行退席,不多时又命张耀去传信,很快就把杜士仪也叫了来。
姊弟俩在前头那些喧嚣吵闹声中双双上马来到了老哈河畔,见四面山风紧促,脚下草木枯黄,固安公主便回过头看着杜士仪道:“这片山水,我不知道还要看多久,但你总算是可以回去了”
“阿姊……”杜士仪想到那一卷让李鲁苏仍以固安公主为妻的制书,心头一时也有些不是滋味,随即便勉力打起精神说道,“等回到京城,我也会常常给阿姊写信的”
“那还用说?你若是敢就此断了音信,小心我把你和王娘子的事情捅出去”话虽说得凶巴巴的,但固安公主却伸手抓住了杜士仪那马头缰绳,让两匹坐骑靠得更近了一些。她这一生就连生母也没有多少时间一起相处,父亲嫡母兄弟姊妹更是疏远得犹如外人,唯一的孩子也被她亲手扼杀,只有张耀算是她半个亲人,如今认了这一个弟弟,她恨不得把最好的东西都留了给杜士仪,因而须臾便用关切的语句叮咛嘱咐了起来。当她得知裴宽说出了那样的建议时,她微微蹙了蹙眉,却是道出了自己的不同意见。
“秘书省校书郎固然好,可自从天后年间,历代天子渐渐住在大明宫,这太极宫中的秘书省就不如从前了。毕竟,圣人哪里那么好兴致,为了查阅一本书特意跑去秘书省?而外官确实不易显眼,但京畿道内各县的县尉,凭你的门第族望功劳,尽可做得。若能主持一次解试,未必不能收人望你回京后,尽可和京兆公杜思温好好商量,也可以找玉真公主问问主意,不用操之过急。当然,最要紧的是圣人,若能让圣人再见你一面,比什么谋划都强”
说到这里,固安公主深深吸了一口气,这才把手中一条马鞭递给了杜士仪:“你就要走了,我也不送你那些金银珠玉之类的俗物,这条马鞭是我亲手做的,你留下做个纪念,这也是号令我那几个护卫的信物。记住,阿姊我等着你在长安城中官居高品,将来给我撑腰”
“好”
杜士仪郑重其事地接过马鞭,旋即在固安公主的手上紧紧一握。见她展颜露出了一个妩媚的笑容,他突然生出了一丝遗憾。倘若十三娘也在这儿,知道有了这么一个豪气爽利果决的阿姊,一定会比他更加高兴的
.全部章节




盛唐风月 第二百四十四章 一入都门天子召
. .
时值正月末,虽未有漫天柳絮飘雪,但阴沉的天空中零零星星还飘着三三两两的雪花。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站在灞桥桥头,想起面前的人从前在岐王宅中和自己曲乐相合诗赋往来,如今却是不得不黯然离京踏上漫漫长路,王维不禁面色黯然。该说的道别之语,之前在长安城中就已经说完了,此刻千言万语也只汇成了珍重二字。眼见得数月之中,鬓角平添了几分霜白的岐王府典签吴越含笑施礼,随即转身朝着那边的马匹和从人走去,他不禁更生出了一股发自内心的无力和茫然。
平心而论,王缙是很不希望兄长在这个还未发榜的节骨眼上出城送人的,尤其这接连几个月,当今天子借故对诸王僚友下手,几乎是让一度门庭若市的岐王宅成为了空荡荡的鬼屋。素来豪爽任性的岐王李范如今已经沦落成天天借酒消愁的醉汉,最最精神的时候,兴许就是兄长献上新曲的那一刻,而一曲新曲过后,李范立刻又会恢复那了无生趣的光景,让人看着就心里发酸头皮发麻。
1...103104105106107...73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