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我为王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枪手1号
赵无极心中火气呼呼直喷,朝堂之上,听到淳于燕的话,一众大臣早已是按捺不住,纷纷起身与淳于燕理论,淳于燕倒是一张好嘴一条好舌头,竟然能从纷乱的责难之中,准确地找出主人然后加以反驳,议事朝堂,瞬息之间便成了菜市场
砰的一声,赵无极将案上镇纸的玉如意掷在地上,跌得粉碎的同时,清脆向响声亦让纷乱喧嚣的殿堂瞬间便安静了下来
赵无极站了起来,看着淳于燕,冷声说道"嫁妆我是没准备给了,叶天南如果想要,便派兵来取吧,我大赵奉陪到底"丢下了这句话,一个转身,拂袖而去将满堂的朝臣与淳于燕丢在了哪里
几名赵国大臣狠狠地盯了一眼淳于燕,纷纷起身,向着赵王追去
淳于燕摊摊手,做出一副无辜的样子,想打?淳于燕在心中冷笑,只是恫吓而已,这一次燕国之变,国相叶天南筹谋十年,多方布局,在各个方向之上,赵国的大敌都在蠢蠢欲动,即便赵无极心中恨得要命,这一仗他也是不敢打的,倒是燕国,正想趁着这个机会打这一仗呢!五城在令狐潮手中被送了出去,现在也是取回来的时候了
淳于燕对于此行本来不抱希望,没有人会因为自己空口白牙便送出五城之地,燕国需要的只是一个理由而已赵国不答应,燕国便可名正言顺地出兵,夺去失去已久的这五城
新王登基,靠得是血腥政变,燕昭王当初虽然亦是如此,但毕竟执掌燕国十年,国民对于十年之前的事情早已淡忘,相反的,对于这一次的内乱却是记忆犹新,新王需要一场对外的胜利来转移百姓的注意力,也需要一场战争来凝聚国内贵族
国相叶天南上位,也需要一场胜利来昭显自己的能力,没有什么比夺回失去十年的故地更能振奋人心的了,叶天南需要这一场战争来显示自己比令狐潮更爱燕国,更适合成为燕国的国相
燕国已经磨刀霍霍,而且布局多年,可谓是万事皆备,只欠东风,而赵国,却是事发突然,猝不及防,什么都没有准备,这一仗,赵国打得起吗?所以燕国此仗,必胜无疑
看着赵王与一众重臣拂袖而去,淳于燕昂着头,脸上带着胜利的微笑,在燕国臣属痛恨的目光之中,施施然地走了出去回到驿馆,便打行装,只等赵国君臣将自己驱逐出境
泰安宫后殿,赵无极看着跪坐在自己面前的胞妹赵灵和她身后的姬丰,重重地叹了一口气,这一次燕国的变故实在来得太突然,根本就没有给他任何的反应时间,便已经尘埃落定,燕国,自己这个曾经的盟友,已经变成了最危险的敌人了十年之前的那一场政变,叶氏家族满族皆毁,现任燕王的老子被驱逐出燕国,郁郁而终,而这一切,没有赵国的支持,当年的令狐潮与已经翘了辫子的燕昭平王是根本没有胜利的可能的现在,燕昭平王死了,令狐潮死了,令狐家族已经被连根拔起,燕国君臣复仇的利剑已经挥向了自己
如果换作以往,赵无极根本就不会在乎,燕弱赵强,真要动手,赵国根本就不怕燕国,甚至还可以以燕昭平王莫名暴毙为借口,挥师燕国,姬丰在自己手中,这便是绝好的借口
但赵无极知道,现在却绝对不是时候,叶天南敢于将姬丰送到赵国,送到自己手中,这本身就是一个圈套
北方,匈奴王召集了大批部族,兵锋所向,正是赵国,代郡已经风声鹤唳
西边,当世第一大国秦国在上郡和河东两地,由秦国大将赢腾,李信聚集大军,对赵国虎视眈眈,而东方,齐国国相田单亲至阿城,所谋何事,不问可知,一时之间,赵国竟然数面受敌,先前还不明白到底那里出了岔子,赵国的这些敌人竟然在同一时间欲对赵国不利,现在想来,竟然是叶天南在其中串连,目的就是为了这一刻
现在,叶天南终于图穷匕现了
想到这里,赵无极当真是七窍生烟,"废物!"他恨恨地骂了一声,燕昭平王是废物,令狐潮更是废物之中的废物,掌控燕国十年,竟然在朝夕之间,被人连根拔起,连给自己出兵救援的机会都没有倘若燕国还是在昭平王手中,赵国何来今日之窘境
"王兄!"看着悲哭拜倒在自己面前的胞妹,赵无极无奈地摇摇头,"灵儿啊,你暂且居住在宫中吧,好好养养身子,恢复一下心情,人死不能复生,你也不要太伤悲才好"
"王兄,请王兄出兵为我夫复仇!"赵灵转过头,"丰儿,还不快快叩请舅父!"
"请舅父出兵燕国,拨乱反正!"姬丰双手高举过头,重重地拜倒在地
"这事儿,我会考虑的,我会考虑的!"赵无极重重地叹了口气,"你们,先去休息吧!"(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百度搜索来,万本小说免费看..★





我为王 第二零零章 :你要战,那便战
赵无极极其气闷,赵国自从先祖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之后,国力一路蒸蒸日上,实力凌迫诸国,最盛之时,整个赵国保持着超过二十万人的常备军力,如果再加上国中诸贵族领主的私人武装,在需要的时候,赵国随时可以拉出上百万人的战斗部队,这样一支庞大的力量,曾让中原诸国,周边胡族战栗不已即便是现在,赵国实力下降,不比当年,但超过十万人的常备军在中原诸国之中,也是仅次于秦国的当世的第二强者何时轮到燕国欺凌上门了?
轻轻地揉着额头,不得不说,叶天南的确是一个布局的大行家,燕国实力不济,但他却巧妙地利用了赵国周边的敌对势力,在同一个时间上,一齐对赵国发难,这就让赵无极很是难做了
匈奴是恶狼,秦国是猛虎,齐国只不过是一条饿狗,而至于燕国,则只不过是一只讨厌的老鼠罢了,现在老鼠却想来偷食了匈奴与秦国是心腹之患,燕国只不过是芥癣之疾,谁轻谁重,一目了然,叶天南所想利用的,也就是赵国的这种心理,这也是他出兵的最大理由,赵国不可能为了这区区五城之地,与燕国打一场大战,因为打到最后,燕国固然不敌,但赵国却极有可能被匈奴与秦国乘虚而入匈奴还好说,志不在土地,只是想抢掠一把,发一个意外之财罢了,但秦国如今却是咄咄逼人,一统**之意已是表露无遗了
"我赵国即便是如今举步维艰,却也不是你燕国能招惹得起的"赵无极在大殿里来回转了几个圈子,咬牙切齿地道,"叶天南,你想要战争,我便给你战争"
"王上!"内侍小心地踮着脚走了过来"国相,太尉他们都在外面求见"
"让他们进来!"赵无极拍拍手。吩咐道
"是,王上!"内侍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赵无极却从大案之上找出一张巨大的地图,铺在金砖之上,整个人葡伏其中,仔细地审视着
赵杞,赵舍,子立,子兰,子章等人鱼贯而入。看着赵无极的模样,众人对视一眼,却是有的担忧,有的兴奋
赵无极抬起头来,将众人的神色尽收眼底,"诸位爱卿不必说了,这一次不是我们要战争,而是燕国要将战争加于我们,我们不得不应战。不打,颜面尽丧,在诸国之中,将再也没有脸面立足。打,却不见得会输"
赵无极盘足坐在地图之上,看着众人,手了身周。"坐!"
一众人等盘膝坐下公子兰看着地图,难以掩饰心中忧虑"王上,燕国虽不足虑。但叶天南必然会尽起燕国精锐,而我们,却无法全心全意对付他,与叶天南比起来,秦国才是心腹大患啊,西边战事一起,东方秦国必然会趁火打劫,匈奴也肯定要叩关而入,唯一有可能坐山观虎斗的便只有齐国田单,但即便是这样,我们也难以应付啊!"
"我知道"赵无极沉重地头,"虽然如此,但这一仗也不得不打,子兰,你的领地在代郡,直面匈奴,这一次可能要做出牺牲了"
"王上是准备撤出那里的军队么?"子兰惊道
"不错,你哪里的常备军,我要调到河东去"赵无极头,"秦国李信,在河东大举集兵,李信不同于匈奴王,匈奴人要的是财,秦国人要的却是土地,人口"
"王上,匈奴此次集兵非同一往,只怕完全靠臣领地的属兵,根本就难以抵挡对手的兵锋"子兰为难地道
"代郡这些年来不是为了抵御匈奴,一直在修城墙么?国库每年也都投入了大量的金钱,完成得如何了?"赵无极问道
"修成连接整个代郡的城墙,工程何其巨大,王上,如今也只是在匈奴时常入寇的地方完成了,根本就没有连接起来,那就是一个筛子,匈奴骑兵来去如风,我们根本无法预料他们会从那里入侵"子兰无奈地道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子兰,代郡只能集中兵力,保住一些重要的城市和战略要,其它的地方,暂时放弃吧!"赵无极斩钉截铁地道,"代郡的常备军,必须调到河东去"
"王上,代郡也是赵国的领土啊!"子兰几乎是在哀求了,代郡不仅是赵国的领土,更是他子兰的封地啊
"此事过后,我会给你补偿的"赵无极不想再继续这个话题了,"河东方向原本就有五万常备军,代郡两万常备军调过去之后,便集结了七万大军,再加上晋阳郡赵舍的私军,以十万大军对付李信,当能阻挡其兵锋赵舍,晋阳是你的封地,你来为将如何?"
赵舍连连摇头"王上,李信天下名将,臣难撄其锋,臣推荐赵牧将军前往指挥,臣愿替赵牧将军筹谋粮草"
"赵牧?我想用他来教训燕国人的!"赵无极迟疑了一下
"燕国叶天南,跳梁小丑而已,那里用得着赵牧出马,臣自请为将"赵杞大声道"臣不需陛下调动常备军,只需在座每位大人,当然,子兰不能算在内,每人支援臣五千人马,臣领地内全体动员,当可征集五万青壮,足以对付燕国人"
"此次燕国虽然内乱刚息,但叶天南出兵,派出的必然是燕国精锐,你能战而胜之?"赵无极问道
"我大赵勇士,安是燕人能比!"赵杞傲然道"臣虽数十年未出战了,但对付燕国,却易如反掌"
"我支持赵杞大人亦是我赵国宿将,经验丰富,而且如此安排,赵杞大人手中亦集结了数万兵丁,足以对付燕人,其实即便不胜也不足虑,只要不败便可,叶天南刚刚上位,这一仗只要拖长,打成持久战,消耗战,叶天南地位不稳,国内反对他的声音必然会抬头如此一来,我们便可逼迫他们签定和约"子章头表示赞成
"如此便这样决定了"见众臣都无异议,赵无极当即拍板,"子章,你是内史,马上准备一下出使一趟楚国,秦国想要趁火打劫,我想楚国也不会眼睁睁地看着秦国如此嚣张吧"
"是,王上,臣此去,必然说动楚国出兵,但我们需要付出什么?"子章躬身道,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楚国君臣不会看不出赵国目前的窘境,如果不趁机提出要求,那就怪了
"告诉楚王,他这一次出兵的军费,我赵国承担一半,他如有所收获,我赵国分文不取"赵无极道
"臣明白了"
王上,匈奴,秦国,燕国都已有所对策,齐国怎么办?"子立问道
"齐国不足虑,只要秦国不能胜我,而楚国又趁机出兵秦国,田单必然会缩回头去"赵无极冷笑,"但如果我们在河东败了,齐国便会出兵来咬我们一口这一战,关键便在河东,赵牧挡住秦军,而赵杞能击败燕国,那么在其它地方,我们便行有余力"
"王上,不如派一使者前往魏国,请魏王伸出援手,只需魏王做出一个姿态,齐国必然会小心翼翼,收回他们伸出的抓子"子章建议道
"如此也好"赵无极头,"子章出使楚国,顺道便去魏国一趟吧魏国国相予支,贪婪好财,你多带财帛美女,投其所好,不必吝于钱财"
"谨遵王命"
"各位大人,这一战,若我大赵胜,则可大显我赵**威,国力,大赵当可再安安稳稳数十年,如败,大赵当陷风雨飘摇之中,诸位都是国之股肱,与国休戚,值此危难之际,当同心戮力,共御外侮,万万不得三心两意,大赵兴,则诸位兴,大赵衰,刚诸位亡,各位大人当自省之"赵无极站了起来,眼神扫过诸人,在座诸人,都是赵国重臣,但互相之间,亦是利益纠纷不断,各自心怀鬼胎,值此危局,赵无极不得不重重地敲打他们一下
"愿与国同兴共荣!"一众大臣一齐起立,向赵无极躬身大声承诺
"诸位,共勉吧!"赵无极欣慰地头,这些人,都还是识得大体的
淳于燕在驿馆之中打好了行装,只等着赵国的官员来驱逐自己,心中早有准备,便显得极其坦然,高坐驿馆之中,大酒大肉,放怀畅饮,出使赵国多次,只这一次让人心中舒畅大大出了一口胸中的恶气
"大人,赵国上大夫公子兰来访!"侍者走了进来,躬身回报道
"子兰?倒想不到是他来赶我,看来是准备与我划席绝交了么?"淳于燕大笑着站了起来,"请,请!"
如果说在赵国,淳于燕还有一个朋友的话,那么子兰勉强算是一个了
"子兰兄,想不到是你过来?"看着满脸忧色的公子兰,淳于燕大笑着迎了上去"我已打好行装了你家王上,要我怎么回复鄙国王上?"
子兰脸上忧郁之色不减,看着淳于燕,"我家王上只有六个字,你要战,那便战!"(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百度搜索来,万本小说免费看..★




我为王 第二百零一章 :趣闻逸事
听了公子兰斩钉截铁般的回答,淳于燕微微一怔,但紧接着,脸上便浮上了笑容,这本来就是他这次出使赵国的目的,现在可算是圆满完成任务了
"子兰兄,在赵国,我淳于燕也就只有你一个朋友了,难得今日你亲自过来,咱们便好好地喝上几杯,算是为我践行,下一次见面,还不知什么时候,而且,也难有今天这样的心情了"淳于燕微笑道
下一次见面,必然是在战争结束之时,到时候,总有一方大败亏输,只怕便没有了喝酒的兴致了
公子兰苦笑,"你瞧我现在,可有喝酒的心境?罢了,老朋友要走了,总是该送行的!"伸手召来驿丞,吩咐上酒上菜
两人跪坐在矮几前,淳于燕看着子兰,"子兰兄,看你愁眉难展,莫非是你代郡的常备军将被召回?"
"你倒是机灵,这不是你们正想看到的么?"公子兰恨声道"叶天南好算计啊,四方来攻,想致我大赵于万劫难复之地,但我大赵数百年积蕴,也不是好欺负的谁胜谁负,鹿死谁手,还难定呢?"
"这么说,贵王上要准备放弃代郡而集中兵力对付我国了?"淳于燕有些吃惊
"呸!"子兰啐了一口,"你未免也太高看你们了吧,代郡的常备军被召走,是为了对付李信"
淳于燕头"子兰兄,你也不必怨我国,贵王上放弃代郡,召走代郡的赵国常备军,也不仅仅是这一次四面受敌,与你自己也有关系吧?"
公子兰苦笑着摇头不语,端起酒杯,"这是鄙国内事。就不劳淳于兄关心了"
淳于燕亦举起了酒杯,"此次战后,不论赵燕两国谁胜谁负,子兰兄你的代郡必然是生灵涂炭,哀鸿遍野了,淳于燕无愧于燕国,却有愧于子兰兄,这一杯酒,便算是我的歉意了"
"各为其主罢了你为燕,我为赵。不过如是"子兰仰头将酒灌进嘴里
"打落牙齿往肚里吞?"淳于燕亦是一饮而尽,提起酒壶,替公子兰重新倒满
"代郡虽是我的,但亦是大赵的,我虽是代郡领主,但更是大赵的国相,国之不存,我将焉附?"
淳于燕佩服地看着子兰,"子兰兄这等胸襟。我辈实在忘尘莫及,不过作为朋友,我仍要提醒你一句,你一心为国。不见得每个人都是如此,代郡是你根本,根本若伤,如何存身?子兰兄这一辈或许安然无恙。然则后辈子孙呢?"
"儿孙自有儿孙福!"子兰一口饮尽杯中酒,"淳于兄,你将离去。相见无日,说些你燕国有趣的事情吧,不必纠缠于这些凡俗事务了,听来好生无趣"
淳于燕默然无语,公子兰贵为大赵国相,赵王胞弟,为人方正,德高望重,甚受百姓爱戴,身边自然而然地聚集了极大的势力,但正因为如此,上受赵王无极猜忌甚深,下受一些大贵族觊觎,实在是上下维艰,这一次赵国遭此危局之时,赵王无极仍然不忘记给公子兰当胸一刀,可见对子兰的疑忌已到了一个何其深的程度了这一仗打完,不管赵国最后是胜是负,公子兰的代郡总之会是元气大伤,只怕数十年也恢复不过来
"说起我大燕的趣事,近段时间以来,倒还真出了一件,那就是咱们大燕新任国相叶天南家里的趣事,现在在蓟城可是传得沸沸扬扬,成为贵族之间的笑柄"抛开心中诸般杂念,淳于燕倒是真有心讲些笑话让公子兰开心一笑为国,彼此虽为仇寇,但为私,两人却是好友
"看叶天南行事,万事皆谋定而后动,是一个城府极深,极为多智之人,为何还落得如此把柄让人取笑?"公子兰不解地道,叶天南一番谋划虽然让赵国现在极为艰难,更是让公子兰现在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但对于这个隐忍十年,一鸣惊人的大燕新任国相,公子兰还是相当佩服的,此人所为,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出来的
"不是他,是他的女儿!"淳于燕摇头道
"传闻叶氏当年毁家灭族,只身得脱,怎么又冒出了一个女儿?"公子兰惊讶地道
"不只是一个女儿,还有一个儿子,当年蓟城事变,叶氏的确毁家灭族,但叶天南的夫人与一子一女却是得脱大难,隐身于辽西郡扶风县,艰难度日,一过十年,叶天南此次翻身过后,这才派人去接了他们回来"
"这有什么可让人取笑的?叶夫人十年抚育一子一女,守得开见月明,当是世之楷模啊,哦,对了,莫非是此女行为不端?"公子兰问道
"非也,叶夫人在扶风十年,生计艰难,其一邻居,姓高名远,对其甚为照顾,这个高远对叶氏之女甚为倾慕,两家于去年刚刚定下了姻缘,想来也是因为叶天南十年毫无消息,叶夫人亦是心灰意冷,然则世事难料啊,十年过后,世事翻转,叶氏咸鱼翻身,由见不得天日的钦犯转眼之间便成了大燕国相,子兰兄,您想想,这桩婚事可就糟心了!"淳于燕笑得极是开心,看在公子兰眼中,便知淳于燕对于叶天南并没有什么好感了
"叶氏本是传世大贵族,如今得回身份,肯定是要悔婚的了!"公子兰亦是洞悉世事,"但对方只是一介平民,许以金帛,诱以官职,自可无声无息地解决,何以闹得如此沸沸扬扬?莫非对方想攀上梧桐做凤凰,不依不饶?以叶天南手段,当不至如此吧,一声令下,这高姓一家只怕一夜之间便不知去向了"
"叶相倒想如此,问题是这个高远不同寻常啊!"淳于燕哈哈大笑
"哦,能让叶相也伤脑筋的人物,倒还真不简单呢!"公子兰被勾起了发奇心,"这个高远,不过一介平民,何来如此手段?"
"此人倒也不是普通平民,与辽西郡太守张守约有些牵连,去年从军,一年之内,便将扶风县兵打造成了一支强军,连败东胡人,灭在他手上的东胡部族,一年之内不下十个啊!"淳于燕感叹地道,"此人治军之能,作战之能,实在让淳于燕佩服之极,从军之时,麾下不过百余人,一年时间,此人手下便聚集了千余猛士,数百骑兵,数月之前,更是率数百轻骑千里奔袭,一把火将东胡王米兰达的榆林大营烧了一个精光,也让米兰达侵我大燕的计划落在空处说来是我大燕的功臣啊,若非如此,我大燕对你赵国这一战,也不会这么快便爆发了"
公子兰听得目瞪口呆,"榆林大火我倒也有所听闻,不过语焉不详,竟是此子杰作?"
"不错此子奔袭榆林,返回扶风之时,便是叶氏悔婚之时啊"淳于燕眼角眉梢尽是笑意"子兰兄可以想想,刚刚立下奇功,自家老婆却不见了,这是何等糟心之事,这高远倒也厉害,当即率兵,将叶天南派去接人的荀修,叶重等人生生堵在扶风境内,刀兵之下,叶氏数百私兵不敢越雷池一步啊!"
"如此佳婿,叶天南何不顺水推舟?"公子兰不解地道"如我公子兰得此猛将,必然倒屐相迎,别说一个女儿了!"
"那是你公子兰啊!"淳于燕晒笑,"这其中的道理,子兰兄想不透么?"
公了兰默然半晌,了头,"我明白了,叶氏现在势单力薄,需要的是强有力的势力支持,而不是一员猛将"
"这就是了双方僵持不下,最后张守约出面,不知说了什么,高远终于退让放行,不过那叶氏之女倒也烈性,在得知真相之后,与高远分别之际,却是留下了一句石破天惊之话,如今在蓟城是广为传唱啊他二人之事,更是被好事之人,写成了评书,在蓟城广为宣扬呢!"淳于燕道
"什么话能让淳于兄也如此动容?"公子兰惊讶地道
"此女与高远分别之际,挥刀断去满头青丝,留下了一句话给高远"淳于燕顿了一下,卖了一个关子,看着公子兰不满的目光,这才幽幽地道"待我长发及腰时,君来娶我可好?"
"待我长发及腰时,君来娶我可好?"公子兰在嘴中咀嚼了片刻,击节赞叹道"果然好句,此语当值浮一大白"举起酒杯,一饮而尽,"想不到此女倒颇有节气"
"不错,不过于我家国相可就不是什么好事了,现在每每听到这句话,国相大人都是气得一佛升天,二佛入地啊!"
"这等丑事,叶天南也许好事之人在蓟城传扬?"
"国相刚刚上位,自有许多不服之人"淳于燕哈哈一笑"然则国相上有国君支持,下有太尉,御史大夫帮衬,众人不敢有异,但这等无伤大雅却又事实确凿之事,说说又何妨,国相大人还能一手遮天不成?"
1...7778798081...90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