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我为王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枪手1号
那一夜,叶氏倒下,叶氏所支持的燕国国主继承人公子安被迫流亡齐国,数年之后,积郁成疾,死在了齐国都城临淄城,只留下了遗孀与一个十余岁的儿子.
又是一个十年过去,这一次,风水轮流转,当年叶氏的惨剧终于落到了令狐氏的身上,漏网之鱼叶天南回来了,与他一齐回来的还有公子安的儿子少陵君,现在,少陵君或许已经坐到了蓟城王宫之中那高高的宝座之上,接受群臣的祝贺了吧.
城外响起隆隆的战鼓声之声,令狐清源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重新打起了精神,手再一次握上了血迹干未的刀柄,他们没有任何退路,城破,就是族灭人亡.
张守约也握着刀,不过他的刀到现在为止,还是干净的,没有沾上丝毫血迹.飘扬的辽西郡旗帜之下,是五百名他的亲兵,这些人,是张守约最大的本钱,这五百人,没有一个年龄低于三十的,他们都是追随着张守约在十几年前,参与过与东胡人之战的老兵,当年,他们一个个都还没有满二十岁,便已经上过战场,见过血了.
最初的一批亲兵,诸如路鸿,黄得胜等人,已经升为了辽西郡的将军,成为了辽西郡的大将,而更多的人,则已经因为年老体衰而退役,每一名老兵退役,张守约都会从当年参加过战斗的士兵之中鳞选出一人补进他的亲兵队伍,这些人的薪饷待遇,要远远高远普通士兵,比起一个县的县尉正常的俸禄还要多,当然,不能将主政一方的县尉的其它收入算进来.张守约能牢牢地掌控辽西郡,最主要的一个原因,便是各个县的县尉,都是出自他的亲兵.这也是他安置因为年龄渐大而退役的亲兵的一个最好的去处.
琅琊之战已经进行了快二十天了,四郡联兵自突破琅琊边境线之后,一路不停,挥师直进,将令狐氏全族都堵在了琅琊城中,不过对手的抵抗之强烈也让四郡蒙受了不少的损失,令狐氏在琅琊郡中藏着的好东西可真多,光床弩就可以与四郡联军相媲美.
当然,琅琊城能将战事拖到这个时候,也许辽西,渔阳,开平,河间四郡之间不能彼此信任有关系,谁也不想在这场攻坚战中,让自己的实力受到大的损失,四家约定,四面围定琅琊城,每天轮一家主攻.
如此安排,看似公平,实则四家在轮到自己攻城的时候,谁都没有将真正的实力拿出来,这才让琅琊城苟颜残喘到了这个时候.
今天轮到张守约了.
也是时候了!张守约在心中对自己道.昨天,蓟城已经传来了消息,大事已定,在蓟城的令狐潮家族举族被擒,自令狐潮以下四百余口尽皆死于叶天南之手,唯一幸存者,只有令狐潮的妻子,赵国大贵族赵杞的胞妹.而昭平王自然是暴病而亡,他的王妃,赵王的胞妹赵灵与昭平王的独子平阳君姬丰已被囚禁.少陵君已经登上王位,昭告天下,是为燕国新一任国主.叶天南成为了新的国相.
该让他们看到自己的实力了!也是该结束的时候了,辽西不同于渔阳,河间,开平,在辽西的外面,还有一个虎视眈眈的敌人,东胡王米兰达.燕国境内出现如此大的变故,不可能瞒过东胡王,战事再拖下去,便极有可能引来东胡王的觊觎,自己派驻在扶风与赤马的两支军队,绝不可能挡得住东胡王的大举进攻.
这一次自己冒了如此大的风险,冒着辽西被东胡王大举进袭的威胁,参与到废立之事之中,不就是为了新的国主,新的国相能力排众议,让自己封建辽西吗?在前面,自己已经成为了一个参与者,现在,就是自己展开獠牙的时候,让这些大人物们看看自己的力量吧,让他们明白,张守约不会再忍气吞声了,如果再敢糊弄自己,那么到时候这支能轻易击败令狐氏的军队,说不定会全挥戈相向了.
琅琊城已经到了最后时刻了.他们的实力已经被消耗得七七八八,只剩下最后一口气息,此时全力一击,便可竟功.
说句老实话,这一次的作战,让张守约也大致看清了其它几郡的实力,比起自己的辽西兵,他们还差得远,而那些领兵的将领,张守约更是不屑一顾,在自己军中,能当上军官的,都是参加过实战的老兵,而几它其支军队,将领则几乎全部由这些大贵族们的子侄担当,这些人,说起兵法来,那叫一个头头是道,但真打起来,嘿嘿,当真是有板有眼,照本宣科,哪才叫一个规整啊!
真正的战争不是这个样子的!张守约当然不会告诉这些人这个道理,战场之上千变万化,岂是你将兵书背得滚瓜烂熟就能掌握的,如果当真是这样,那还要自己这些将领做什么,让那些学富五车的书生们来领军好了.
张守约一寸一寸地拔出了他的佩刀,高高举起.随着他的战刀出鞘,辽西军旗之下,五百名老兵齐声发出一声呐喊,五百把长刀同时敲击着他们手中的盾牌,咚咚有声.声震战场.
"顾长卫!"张守约大声喝道.
"末将在!"一个胡子已经有些花白的老将应声出列.
"三通鼓罢,拿下琅琊."张守约厉声喝道.
"末将遵令!"
"攻击!"张守约手中战刀落下.





我为王 第一百七十八章:功高难赏
投石机开始轰鸣,床弩的尖啸之声响彻全场,辽西郡五百老兵在顾长卫的带领之下,猛扑琅琊城,一架架梯重新架起,士兵们手咬钢刀,蚁附而上,喊杀之声震耳欲聋.
一通鼓罢,顾长卫竖起了梯.
二通鼓罢,顾长卫爬上了梯端.
当第三轮战鼓尚在疯狂般的敲响的时候,顾长卫已经跃上了城墙,在他身后,老兵们呼啸着跟进,顷刻之间,便已经在城墙之上打开了一个缺口.
张守约满意地头微笑,在顾长卫冲上城头的时候,数千辽西郡兵已经作为第二批次冲了上去,当顾长卫在城头之上站稳脚跟,琅琊城便已经是囊中之物了.
十一月一日,琅琊城破,令狐清源以下令狐氏宗族三千一百八十六人尽数被诛,位于城内的令狐宗祠被毁,令狐氏绝.
城内哀鸿遍野,四大郡的军队入城,昔日繁华仅次于蓟城的琅琊城顷刻之间,便陷入到了水深火热之间,
外面的乱象张守约根本就不去理会,他的军队率先入城,已经战据了琅琊城的郡守府以及令狐氏的宗府,自己吃了肉,别人总也得喝汤.此时的他,正坐在令狐氏宗府的大堂正中,这个位子,原来一直是令狐潮的,令狐潮在蓟城的时候,它一向就空着,而现在,张守约则惬意地躺在上面,环视着这间大得有些离谱的厅堂.
十数年来,执掌大燕实际权力的大燕第一家啊。小说文学网..就这样灰飞烟灭,成为自己等人的踏脚石了.
"太守大人."顾长卫匆匆地走了进来。"见过太守大人."
"嗯,什么事长卫,这样匆匆忙忙的?"瞥了一眼顾长卫,张守约指了指下首的一张椅子,"坐,辛苦了,伤不要紧吧?"
对于麾下的亲兵头子,张守约一向是很给面子的.
"一小伤。不值一提!"顾长顾咧开嘴巴笑了起来,"真正是没有想到,快要解甲归田了,还能跟着太守再上战场,痛痛快快地打上一仗,爽快."
"解甲归田?"张守约笑了起来,"早着呢。长卫,你想解甲归田,还得我答应呢!"
"末将年纪大了,抡刀使枪实在有些力不从心了."顾长卫卟嗵一声坐了下来.
张守约笑笑,摆摆手略过这个话题,"你刚刚想说什么?"
"外面乱得很。渔阳,河间,开平三郡的军队有些太不象话了,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太守,要不要我们制止一下?"顾长卫摊了摊手。"令狐氏的族人几乎已被捕杀干净了,但他们还是打着这个旗号,琅琊城中有身家的人几乎快被抢光了."
"他们招惹了我们没有?"张守约不动声色地问道.
"没有."顾长卫哼了一声,"他们也得有这个胆子."
"哪他们做什么,与我们有什么关系呢?"张守约哈哈一笑,自己这个亲兵头子与自己一样,出身下层,眼里揉不得沙子,自然是见不惯某些场面的."长卫,咱们占了太守府,占了令狐氏宗祠,好处已经拿了大头,如果还不许别人喝汤汤水水的,岂不是太过于得罪人了."
"那些百姓何罪之有?"顾长卫不满地道."要遭这样的罪?"
"他们的罪,就是因为他们生在琅琊城!"张守约淡淡地道,"这件事,我们管不了,也不能管,你瞧着吧,抢光了琅琊城,这些人便会以追捕令狐族人的名义,向四边扩散,再去抢掠的.现成的便宜岂有不占之理?"
"还要去下边抢?"顾长卫惊道.
"自然.不将琅琊郡折腾得倒退个十数年,就不会算完."张守约冷笑起来,"反正琅琊郡最后也不会落到我们的手上,我所求的也不是这个,管他呢,为了这个得罪三郡,未免太不划算."
"太守说得倒也是!"顾长卫闷闷不乐地坐了下来.
"这两天,你便带人押送我们的财物回辽西郡吧,令狐氏的富足出乎我的意料之外,说实话,这一趟,就算朝廷不给我封建辽西,所得之财也足以补偿我的损失了!"张守约嘿嘿地笑了起来.
"太守,我们是得赶快回去,辽西那边,的确是让人放心不下."顾长卫连连头.
"长卫,你跟了我数十年了,我问你一事,你不得藏着掖着,照直说!"张守约看着对方,问道.
"太守尽管问,在太守面前,我啥时候藏着掖着了?"顾长卫笑了起来.
"前些时日,叔宝派人送来的那份报告,你也知道情况,你怎么看这件事?"
"叔宝将军派了高远去袭击榆林这件事?"顾长卫摸了摸脑袋,"虽然是异想天开,但如果成功,倒是奇功一件,至少今年,我们不必担心东胡人的进攻了.小将军敢想敢做,长卫佩服得紧.不过太守,我觉得小将军这一次是将那个高远送进虎口了,十有八九回不来,太守不是一直很欣赏这个小家伙么?"
张守约微微一笑,顾长卫没哪么多心眼儿,这件事里面很多的内涵,他根本就无法想象出来.叔宝一向表现得极乖极顺从,竟然连自己也瞒过了,但这一次一出去主理一方,马上就露出了藏在衣服里面的小尾巴,终究还是年轻了一些,沉不住气啊.
"君宝和叔宝,你更喜欢哪一个?"张守约换了一个问法.
顾长卫一愕,"大公子和小公子都是太守大人的儿子,我都喜欢啊!"
张守约歪了歪脑袋,看着顾长卫,顾长卫不好意思地一笑,"当然,小公子还是与我性情相投一些.大公子文诌诌的,说得话,十句里面我倒有七八句不懂."
张守约头,正是如此,想来黄得胜也是这样给叔宝拉过去的吧!如果再加上路鸿的话,细细想来,叔宝不知不觉之间,竟然已经网织了偌大的势力,而且一个个全是军中悍将,这件事情,是自己失策了.
现在想起来,倒还真希望高远失败,死在东胡人那边才好,如此一来,路鸿必然迁怒与叔宝,也便自然与君宝走得近了.张守约在心中小小地臆测了一下.
家大业大,烦恼也多,张守约已过六十,自然便得考虑继承人的问题,而自己也的确从很早就开始着手这个问题了,以前一直自鸣得意,自己有先见之明,现在看来,却是弄巧成拙了,以后这个事情,少不得会让自己头痛的.
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顾长卫哪里知道张守约一时之间想了这么多的事情,看着对方,问道"太守,您什么时候回辽西,如果东胡人真打过来的话,两位公子只怕还不住啊,还得您回去主持大局."
"快了,等蓟城的人来了,我就可以回去了,在这之前,你和张灼可以先回去,部队不必入辽西城,直接开往扶风."张守约道.
"太守,您还留在这里干什么?"
"干什么?分赃!"张守约大笑起来.在顾长卫面前,他是最为放松的,说话也便没有顾忌.
"分赃?"顾长卫先是一楞,接着咧嘴大笑起来,"咱们已经发了一大笔财来,太守这么说,可是我们还能分琅琊郡一大块土地不成?"
"土地?"张守约冷笑起来,"那三家肯定是想要的,琅琊土地肥沃,人烟稠密,端地是好地方,不过我可不想要,这琅琊郡原本就是叶氏的封地,现在想来,也是要还给他们家的了,即便现在能分得一块,将来不知什么时候,便得连本带利吐出来,这样的事情,我可是不会做的,我要的是另外一样东西."
"太守,大喜,大喜!"门外,张灼满脸喜色,飞快地跑了进来."大喜呀,太守!"
"什么事将你欢喜成这样?"张守约奇怪地问道,张灼是他麾下大将,受他重视犹在黄得胜之上,很少有这么克制不住情绪的时候.
"东胡人今年是没机会攻打我们辽西了!"张灼喜气洋洋地道.
张守约眼皮子一跳,"你是说高远偷袭榆林得手了?"
"得手了!"张灼大笑道"一直压在扶风边境上的东胡大将提拉苏突然拔营后撤,不过他没有想到,二公子一直对其虎视眈眈,早就有所布置,二公子集结了本部人马,再加上得胜将军还有高远的扶风步卒超过五千人,在提拉苏后撤的时候,大举进攻,大获全胜,提拉苏狼狈而逃,而更重要的是,二公子俘获了一名东胡将领,从他嘴里知道了提拉苏突然后撤的原因,原来高远轻骑突击近千里,竟然当真将东胡人在榆林建起的大座后勤大营一把火烧成了白地,东胡人想要攻打我们的计划不得不停滞下来了,至少一两年之内,他们不可能再聚集起这么多的粮草物资了,高远这小子,当真是厉害之极,难怪太守大人您一直对他赞不绝口."
张守约心中却是喜忧参半,"高远他……活着回来了么?"
"还不太清楚,高远回军,仍然要绕道,想来一路之上,东胡人也不会让他这么太平地回来,一时之间,不得不到他的消息,不过依我看来,高远定然是会安然返回扶风的,太守,高远这一次可是立下大功了."张灼兴奋地道.
"是啊,是立了大功了,我都不知道怎么赏他了!"张守约叹道.
听了这话,张灼不由一楞.




我为王 第一百七十九章 :困扰
"太守,我觉得这个高远如果这一次能够活着回来的话,太守一定要将他调到郡里来"张灼沉默了片刻,接着道"此人能率领数百骑兵深入东胡境内,还能一举功成,说明他对骑兵的运用很有心得,如果他到了郡里,我愿意将这个骑兵将领的位置让给他"
张守约嘿的一声,"张灼,你倒是真大方,连这个位子都舍得让人"
"这还不是为了太守大人您这份家业,我们在辽西,时时要担心东胡人的袭击,这个高远有能耐带出一支好的骑兵,他又有路子搞到战马,太守有他,必然能如虎添翼啊,至于我,到哪儿不是为太守大人您效力啊!"张灼诚恳地道
听了张灼的话,张守约心中也颇为感动,站起身来,拍了拍张灼的肩膀,"这事儿,以后再议吧,张灼,这些事儿你不要操心,我自有分寸"
"是太守,明天末将就回辽西了您还有什么吩咐吗?"张灼站了起来
"你回去后,把今天和我的对话,原原本本,一字不差地讲给君宝听一遍"张守约手指轻轻地敲着桌子
"啊?"张灼再一次迷惑了,看着张守约,眨巴着眼睛,实在不明白张守约这是什么意思
"去吧,你不明白,君宝会明白的"张守约摆摆手,叹了一口气,显得极是疲惫
"是,末将告退"张灼躬身退了出去
宽敞的大厅,却让此时的张守约觉得有些窒息,他站起来,烦燥地扯开衣领,让自己的呼吸显得更为舒畅一些,张灼的确是为自己着想,但是。(小说文学网..)自己却绝不能将高远调进郡城里来了
如果叔宝没有什么想法的话,高远的确可以调到郡城里,叔宝君宝两兄弟齐心,压制住高远,拢住这条猛虎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问题是,现在叔宝有了想法,而且已经在付诸行动,不,应当说。他从很早以前就开始了行动,只不过成功地骗过了自己罢了
现在想想,张守约还真是有些心惊了,叔宝本身就自拥一军,而黄得胜是倾向于他的,现在又有了路鸿,如果再将高远调进京城,取代张灼的话,那叔宝的势力。即便是自己,也压制不住了
假设现在是战乱年代,自己或许会支持叔宝,但现在不是。整个中原局势,已经趋于稳定,接下来要做的,不是战场纵横。而是官场纵横,在这一上,叔宝远远不如君宝。以叔宝的性子,辽西交给他,他必定是要大兴兵马,或向东胡,或向内地,但无论向那个方向,最后一定会以失败而告终,也只有君宝,才能在自己百年之后,稳稳地守住这份家业
而且高远,不是一个安份的人,自己在时,能够驾驭他,自己如果不在,叔宝君宝两人联手,一个以利以威,一个以情以义,亦能稳稳地拢住他,但如果兄弟两个自成嫌隙,同室操戈,那高远便会如同一匹脱缰的野马,下山的猛虎,再也无法能够控制了
"这是不行的!"张守约摇头道这一刻,他真是希望高远死在战场之上,他已经烧掉了榆林,完成了这一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现在死了,倒也干净利落让自己少了许多麻烦,高远一死,路鸿必然迁怒叔宝,因为这是叔宝窜掇着高远去赴死的,这样,他就会偏向君宝了高远一死,他留在扶风的那上千精兵,也必然会迁怒叔宝,与高远相互倚重的扶风县令吴凯也会因为同样的道理,而倒向君宝
如果真是这样,那倒是一劳永逸了张守约苦笑,但愿如此吧张守约忽然之间,无比希望米兰达能更厉害一些,希望东胡兵能更厉害一些,将高远这个家伙永远地留在那片土地之上,不要再回来让自己烦心了
平素想着儿孙满堂,开枝散叶,让张家发扬光大,但儿子多了,特别是有能力的儿子多了,却也是一个大麻烦,张守约现在就陷入到了这种困境当中,焦灼,困惑,担心,时时刻刻地困扰着他这种情绪从他知道叔宝去了扶风之后一系列的作为之后就开始了,只不过那时因为战事胶灼激烈而强自控制着自己不去想这事儿,战事一息,人一闲下来,他就不得不直面这个问题了
儿子们都大了,羽翼都丰满了,儿大不由爹娘啊!
数天之后,张守约迎来了蓟城来客,让他有些意外的是,来的并不是朝廷的某一位大员,而是叶天南的麾下,原本张守约以为,来主持这件事情的一定是一位朝廷之中的大贵族毕竟,这是诛灭了一个影响了大燕十数年的家族,所涉及的利益也是极为巨大的
荀修,叶天南麾下首席谋士,也是叶天南年轻时的老师,一位在几十年前,就在大燕赫赫有名的大师级人物,现在已年过六十,满头银发,看起来这些年过得并不怎么好,满脸的皱纹,显得极为老态,皮肤粗糙之极,如果换上一件农家衣服站在路边,张守约一定会以为他是一个农夫而已,不过精神头儿却极好,一双丝毫也不昏浊的眼睛,显得锐利之极,似乎他瞧你一眼,便会将你的五脏六腑都看得一清二楚
这是一个不好打交道的人物,张守约立刻在心中下了定论,荀修数十年前便智名在外,学富五车,与李儒那是并驾齐驱的人物,这些年来,荀修销声匿迹,而李儒则周游列国,四处讲学,是以世人皆知李儒而忘了当年不家一个与他不分伯仲的人物,荀修
想不到他消失的这十余年间,竟然一直伴随在叶天南的左右张守约心中微凛,叶天南有这样的人物相助,也难怪他能东山再起
另一个盔带甲,却是一员武将,张守约可就不认得了
"荀大师!"面对荀修,张守约恭敬地站了起来,鞠了一躬,这样的人物,走到哪里,都是受人尊敬的,别说是自己,就是中原各国国主,都会礼遇三分
"张太守太客气了!"荀修笑着还礼,声音沙哑低沉,"这一次天南起事,幸得张太守拔刀相助,这才顺风顺水,荀修这里替天南谢谢你了"
"哪里,哪里!"张守约连连摆手,"令狐一氏祸乱我大燕久矣,守约一直想替国除奸,奈何力不能及,有心无力,好不容易有这样为我大燕尽忠的机会,哪里敢不尽力?当年蓟城一事,守约也是不胜嗟叹啊只是相隔太远,徒呼奈何啊!"
"不不不!"荀修意味深长地笑了起来,"当年之事,天南也还要感谢你呢!"话说了一半,荀修却不接着往下说了,"他叫叶重,天南的部将,这些年来,一直追随着天南"
"叶重见过张太守!"叶重跨前一步,向张守约抱拳一礼,叶重并不壮,身体精瘦,但在张守约这样的武将眼里,这个人精瘦的身体里,却是充满着极强的爆发力量,刚刚往哪里一站,气沉渊停,虽然年轻,但却俨然有了不容忽视的气质
"当年叶重追随着天南逃离蓟城的时候,还刚刚二十余岁,现在都三十多了,十多年来,为了天南四处奔走,现在仍在孑然一身,深得天南信任"荀修话很简单,但却说明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来的这两个人,都可以代表叶天南
"来人,看茶!"张守约拍拍手,招呼着两人坐下"二位这么快就到了琅琊,看来蓟城那边已经稳定下来了,叶相已经控制大局了"
荀修哈哈一笑,"那是自然,十年筹谋,一朝发动,迅雷不及掩耳之间,大事已定,有周渊与宁则诚二人相助,蓟城早已是风平浪静”
“令狐潮是怎么处置的?”这是让张守约有些担心的问题,打蛇不死,便有后患,叶天南便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令狐潮已经死了!”荀修坦然道”他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活下来,不过他的夫人却是杀不得的,再就是赵灵与姬丰,也不能杀,其经的,该杀的都杀了”
1...6869707172...90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