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时代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十年残梦
冯玉祥之所以这样,一方面是参谋确实有用,另外一方面,参谋也是提拔军官的一个捷径,底层军官,个人技能和基础管理能力都足够,要走上更高的岗位,比如排连甚至是营一级,眼界和对先进战术的掌握能力就有些不足,适时的提拔到参谋这个位置,通过这里进行全面的学习和锻炼,有助于他们的提高,也因此,参谋就开始繁多了起来。
冯玉祥治军极为严格,一路上,不停有人停下敬礼,冯玉祥也一一回礼,一直到走进了他的办公室,这是一个20平方不到的小房间,布置的非常简谱,只有一面墙上,摆满了各种军事著作,冯玉祥是实打实的,从底层跃起的军官,即便不来54混编协,他也能够逐步的脱颖而出,一方面是本身的天赋极佳,另外一方面,何尝不是不停的学习,特别是有包头这个条件,可以从各国弄来最新的军事著作的,这些极大的拓展了他的视野,以他现在的实力跟历史同期比,绝对是高了不少。
“说吧,到底找我干什么!”让杨元钊坐下,冯玉祥这才大马金刀的问道。(未完待续)
钢铁时代 第三百二十五章 股东大会
作战室里面,杨元钊一五一十的把想法跟冯玉祥说了一遍,冯玉祥本以为,杨元钊找他,是为了新军的事情,却没想到是这个,摸着脑袋,有些尴尬的说道:“政治上面的事情,我不太了解,不过我有把握控制军队,放心,军队是站在你这一边的!”
“冯大哥,多谢了!”杨元钊略显激动的说道,本以为要说服冯玉祥,不太容易,却没想到获得支持了,在这个时代,一个超过3万人的军队,甚至整个装备,比外军都要强悍的军队,基本上保证了15人一挺马克沁,整个协,马克沁的数字达到了2400挺之多,还有155重炮48门,105炮188门,至于75炮,直接下放到营一级,下面连排,更是拥有了迫击炮作为的前线的火力,整个协拥有各种口径的火炮超过千门,这别说跟北洋军相比了,跟外军相比,也远远超过。
正是基于这个,包头才有底气大发展,去年前往武汉劝业会,今年更是开行铁路,包头的产值和影响力在越来越大,就如同一个蝴蝶一样,煽动的翅膀几乎可以影响国运的走势,特别是接下来的1910年,两件大事直接的面对列强,包头地处内地,以英国为首的列强最强大的海军基本上没有多少作用,但是列强在中国的影响力实在强大,他不得不防清廷甚至是北洋会直接向他们动手,现在,有了军队支持,一切都没有问题了。
接下来的事情。就好解决了,杨元钊在军营之中,足足呆了2个多小时,商议了一切之后,这才昂首出去。
回到办公室。让长随们去通知其他股东,召开临时股东大会,作为整个包头商会实际上面的控制者,杨元钊对于股东大会有很大的权利,一般,不是什么大事。他也不会随便的召集。
当长随们都出去之后,杨元钊这才在方略上面,进行接下来的调整,尽可能的把漏洞都给堵上,一个城市的建立。哪怕他有后世的眼光,也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唯一所能够做到的,就是把心中所想的,都给列出来,避免出现问题。
包头目前,跟周边的联系,已经非常的快捷了。虽然说,铁路还没有彻底的完成,可是的高速马车。最多的7小时,就可以让最远太原的人赶来,至于更近一点的太平,会更快。
股东们又一次的聚集,说实在的,这样的聚会。几乎都成为月会了,每隔一两个月的时间。都会进行一次,当然了。大多数情况,都是杨元钊发起,看来,杨元钊还是不消停,又准备干什么了。
众人齐聚一堂,聚在晋商会馆的300人大会议厅之中,居然也坐的满满的,现在包头商会的势力越来越大,包括各大企业,比如说水泥厂,棉纺织厂,还有其他的一些大型企业的经理人,还有原始的股东和后续增加的股东,只是这些人就有一百多个,再加上一些必要参加的人员和随员,整个会议室之中,都是人,杨元钊站在主席台上,扫了一眼下面的众人,坐在他身边的,是八大晋商,还有侯金盛等核心人员,一年多快两年的发展,包头的力量彻底的膨胀了,他们或许在一年多,还跟下面的人员差不多,可是这段时间彻底的夯实了他们的根基,虽然真正到手的红利不多,不断投产的工厂和扩张的股份,让他们对于包头有着巨大的话语权。
侯金盛大马金刀的坐在那里,看着杨元钊,打趣道:“元钊老弟,说吧,又有什么幺蛾子,有让我们这把老骨头来做什么!”
乔家家主也跟着说道:“是啊,这两年来,我们这些老骨头是跟在你的后面,一路奔忙,好容易过个安稳年,这才初春,就又弄出来什么,不是又要大兴土木了吧,先声明,我手头上的钱可不多!”
他们两个,基本上说出了众人的心声,八大晋商,众多地主,伴随着越来越扩张的股东,他们在过去的两年之中,不但把家底给拿出来了,甚至还透支一部分的红利,如果不是杨元钊兜得住,去年钢铁厂的时候,他们说不定就会因为资金链断裂而出现问题,钢铁厂才投产几个月,又兴建了铁路的项目,虽然铁轨什么的,都是自己生产,可是人工在目前的包头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刚刚获取的收益,又填进去了,每一家都剩下一些压舱底的钱,这些钱,等闲不能动,大家族几百年的兴衰,让他们任何时候都不会全力以赴,最多动用几十万,这样众人加在一起,或许会有千万两之多,说起来不是一个小数目,可众人对于杨元钊的了解,他根本就不是一两千万能够打的住的。
从最开始棉纺织厂,说起来是几百万的投入,可是逐步的扩张,总锭数居然达到了120万锭,而且未来还会有一个相当幅度的增幅,就拿这个来说,就是一两千万元巨大投入,接下来的诸多项目,变本加厉,到钢铁厂的项目,甚至投入了6000万,这是一个让人无法想象的投入,更别说后面的铁路项目了,1500公里的铁路,分成了三个支线,总计4500公里,就算按照一公里2.5万左右的京张铁路的投入,又是上亿的投资的,这么着急,紧巴巴的把大家叫来,肯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杨元钊苦笑了一下,说道:“看来大家都很了解我,不过这一次,不是让大家拿钱的!”
“不拿钱好!”侯金盛紧跟着说道,话虽然这么说,但是在众人的眼睛之中,充满了不确定和不信任,天知道是不是真的如此。
“人都到齐了么?”
刘澍看了一下名单,说道:“应该到137人,除了大同的王久朋请假,剩下的都来了!”
王久朋,杨元钊知道,他是大同商人,今年才加入股东大会之中,也算是一个有实力的商人,不过听说最近他母亲生病,他必须留在家里照顾,杨元钊点点头,看向众人,目前包头商会在原有的基础上面扩张,八大晋商,杨元钊,还有侯金盛等人,一共是12个人,组成常设股东会,占据了整个包头商会90%以上的投票权,其他小股东,他们瓜分了剩下的10%,以现在的包头商会的规模,哪怕是剩下10%的股份,也足够惊人的,绝对是以亿万来计算的一个庞大的资金,可以说,能够进入到137人名单的,都是百万以上的巨富,几个常委,无不是亿万富豪,2年的时间,杨元钊用他的神奇,创造了一笔惊人的财富。
“让名单之外的退场吧!”杨元钊平静的说道。
所有人都悄无声息了,包括刘澍都没有想到,这一次的会议会这样,能够被带过来的,拥有带人权利的,除了12个常设股东之外,就只有最先加入的资深者,还有一些工厂的职业经理人,那些人对于股东们的判断,也有相当的影响的,都是专业人士,既然要求他们退场,一定程度上,这一次会议的保密级数非常的高,甚至不低于曾经的钢铁厂和棉纺织厂创立之前的会议了。
刘澍看着杨元钊,杨元钊的表情平静,坚定的说道:“就按照我说的来做吧!”
杨元钊的坚定,让众人心中压下了一块石头,最后,杨世堂首先相应,说道:“七弟,你带着瑞儿出去吧!”
杨家带头,其他人略微迟疑,也跟着发出了命令,12个常设股东都这么做了,其他人更没有理由这么做,一阵时间之后,会议室空荡荡的一片,留下的都是包头商会最核心的人员,他们最低,也在包头的商业之中,投入了100万以上的资金,可以说,跟整个包头是戚戚相关的。
门关上了,12个精心挑选出来的战士,荷枪实弹的守在外面,而出去的人员和闲杂人等,不得接近会议室20米的范围之内,再加上会议室良好的隔音环境的,根本就不怕被人听到,甚至杨元钊还命令,把窗帘什么的,全部都关闭。
所有的这一切,都带着小心和神秘的意味,做完了这一切之后,杨元钊才扫视了一下大家,平静的说道:“我来到包头已经两年的时间,两年的时间我所做的一切,大家都看在眼里,现在,包头已经处于一个关键的路口,走对了一片坦途,走错了万劫不复,我觉得我有必要跟大家沟通一下,包头的未来在哪里!”
此话一出,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的看着杨元钊,他们在之前或许会想过,杨元钊又会投资一个项目的,虽然他们手头没什么钱,可是挤一挤,100多人,凑个一两千万还是没问题的,只要这个项目回报率高,杨元钊之前的举动已经证明了这件事情的重要,可是却没想到,会是关系包头命运的。
一些脑子灵活已经开始在心中嘀咕了,而侯金盛干脆正面对着杨元钊,说道:“元钊,你不会是革命党吧?”
“革命党!”杨元钊微微的摇摇头,说道:“我不是革命党,我只是想要把包头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未完待续)
钢铁时代 第三百二十六章 辨析现状
听到杨元钊的话,下面的人一句话都说不出来,特别是主席台就坐的,瞪大了眼睛看着杨元钊,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不就是革命么的,可是一年多,快两年的时间之中,没有见杨元钊对革命党有什么联系和好感啊。
革命党,杨元钊从来都不认为,革命可以挽救中国,后世历史上,两年后的那一次革命到底造就了什么,是民主么,不是,是让中国错过了最好的20年机会,最终,打了个一塌糊涂。
杨元钊如果想要革命的话,早在一年多以前,刚刚来到包头的时候,就可以拉起一个队伍,进行革命,借助着一体机,一些轻武器,甚至是部分的重武器和弹药,都可以用一体机来复制,他随时都可以拉起一个庞大的队伍,跟清廷争夺天下,可是这样,就能够旧中国么,没有一个完整的工业基地,没有一个强横工业生产能力,中国还是一片混乱,反而会因为战争和动乱,让中国诞生一批的野心家。
从寂静,到目瞪口呆,再到嗡嗡声,下面有些乱了,最终,还是主席台上的侯金盛,开口问道:“元钊,你真的是不打算革命么?”
“不,我不会革命的,你们看我像是革命党么?”
杨元钊的话,让众人深思了起来,从好多年前,革命的口号和人员,就遍布在中国大地,每隔一段时间,甚至会发生一两次起义,没有波及到包头这边,可是在座的。那个不是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的人物,那些革命党说起革命头头是道是,很么满清腐败了,受尽外国欺压了。民主共和才是救国之路了,总之,说的比唱的都好听,却没有几个踏踏实实的做实事的,相反杨元钊,从来到包头的那一刻起。俯下身,从农业人手,在赢得了众多大商家的信任之后,这才一步步踏踏实实的,把包头发展成了现在这样。从这个意义上面说,他应该不是革命党,可是他为什么会这么说。
刘澍有些头疼了起来,他没想到,杨元钊没有跟任何人商量,就在这里宣布了这个,苦笑的对着杨元钊说道:“元钊,你到底想干什么!”
杨元钊平静的道:“是的。我只是准备把包头控制在我们的手中!”
“现在这样不好么?”刘澍说道。
“不好,包头现在的发展,已经处于了一个很关键的阶段。之前已经是问题丛生了,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管理者统筹的话,未来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的!”杨元钊反问道:“之前混乱,虽然因为城管的出现,缓解了,可是现在不是问题越来越多了!”
刘澍愣了一下。然后不说话了,作为包头目前实际上面的控制者。还有城管队的领导者,城管的出现。解决了大部分的问题,包头脏乱差的环境也得到了解决,户籍制度和工人制度的双重结合之下,对于整个城市的大部分居民,都有了明确的管辖权,这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就在刘澍觉得要松口气的时候,问题逐步复杂化了,深层次的问题更多了一些。
刘澍这个直接的参与者都不说话了,其他人也没有立场来说,特别是几个常设股东,他们都派出了得力的人员来帮忙,2000名的城管队之中,他们派出人员占据了不少的比例,很清楚现在包头的问题不是少了,而是更多了,甚至越来越接近临界点了。
股东们都深思了起来,特别是那些晋商们,,作为晋商,一直以来,都是中枢打压的对象,清朝立国的时候,那一批被封为皇商的晋商,他们更多的变成了盐商,很少在山西发展,而几任皇帝,在没钱的时候,多少都会想到晋商,这也是晋商在晚清没有多少存在感的原因,最少在中枢,没有一个靠得住的力量,给他们鼓吹和保驾护航。
晋商们能够在崎岖之中发展起来,眼光非常的敏锐,从传统的走商和坐商,到进入到票号领域,山西的票号,几乎占据了中国票号的半壁河山,从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出这个团体的潜力和眼光。作为大家的家主和大地主,他们很清楚目前的局势,清廷从1900年开始,末想已经显现了的,当年慈禧太后向世界宣战的,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所能够仰仗的,只有北方的军队,甚至是说,后来的独立掌握军权的袁世凯,也没有出力,反而排除异己,把武卫军等其他力量给削弱了,就此北洋一家独大,甚至武卫军,神机营这样的部队,也不得不并入了北洋军,至此北洋独大。
甚至到去岁年末,宣统登基,摄政王开始打压袁世凯的时候都没有成功,袁世凯根基已成,清廷甚至都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干掉袁世凯,拿走北洋军,只能够徐徐图之,可哪怕末世之象尽显,只不过当杨元钊把这个摆在了他们的面前,多多少少是让他们吃惊和难以选择。
“一点准备都没有,太突然了!”
“突然么?”杨元钊平静的笑了笑,说道:“你们没算过,包头到底拥有多少的财富!”
底下人木然了,不是没算过,是刻意的避免去算,打个比方吧,不说日进斗金的棉纺织厂,签订了无数订单的机器制造厂,就说还没有真正的获得收益的钢铁厂,现在16座高炉几乎投产了12座,日产钢铁达到了12000吨以上,年生产能力超过400万吨,哪怕给了铁轨一半,用来修建铁路,剩下的钢和铁,也足以在数年之内,收回投资,从这个意义上说,钢铁厂从建成那一刻开始,就升值了,甚至一旦钢铁厂的项目放出去,随便都可以从各国的银行之中,获得数亿元的贷款,钢铁厂值这个数。
只是一个钢铁厂,就这么惊人了,还别说包头拥有多少的产业,从去年开始,包头的发展越来越快,钢铁厂,纺织厂,机器厂,水泥厂,四大项目,还有庞大的发电厂集群,牵动的资金,几乎超过了数千万英镑,产值和总量甚至比这个更高,这绝对不是一笔小钱,一旦暴露,清廷会怎么做,辛丑条约,已经是让清廷薄弱的财政破产,他们迫不及待的四处找钱,一个这么大的肥肉,落到清廷的眼里又会如何。谁都不愿意失去自己的财富,一年多以来,只有少量分红,剩下的都放在了扩张上面,增长的东西,每一个人都可以看得出来,这也是难以抉择的原因。
现状,被杨元钊毫不留情的摆放在所有人的面前,所有人都木然了,到手的东西,肯定不愿意放弃,也就是说,从杨元钊开始在包头建设实业开始,他们就天然的跟中枢站在了对立面了,只是棉纺织厂这样的轻工业还好办,左右不过是几百万的价值,晋商加上侯家等大地主的力量,还可以遮挡和掩饰,可是当这个蛋糕被越来越的做大,到了现在的程度的时候,根本就不用去考虑,已经极度缺钱的清廷,甚至是被摄政王赶下台的袁世凯,都会动心,直接扑上来。
坐在主席台上的众人,皱起眉头,他们没想到,自己反倒是被杨元钊给捆绑了,他们都是叱咤四方的权利之士,对于清廷也没有死忠的好感,10年前的那一战和那一次赔款,基本上,把国人,特别是精英阶层的忠诚,彻底的挥霍一空了,东南互保的签订,一定程度上,是地方实权派脱离中枢的标志,对于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他们都不太反感,只不过谨小慎微的晋商,考虑更多的是他们能不能掌控,一旦这个控制不好,被中枢知道,说不定会很麻烦。
一些聪明,顿时的想到了54混编协,作为商人,确切的说,刘澍是文人出身,大部分的晋商,也都读过书,对于军人没有什么好颜色,清朝文武之分,没有明朝那么的浓烈,文武依然是竟然分明的。
这个时候,在这个中枢影响力比较弱的地方,似乎54混编协已经成为了一股庞大的力量,可是这个54混编协,几乎都控制在杨元钊的手中的,就看森严的护卫,就知道一切,在座的人对54混编协知道的不多,却知道这是一个拥有12000人,几乎相当于一个加强镇的强大力量,似乎的北洋应该有的,他都有,这个部队的战斗力会是如何,能否保住包头呢。
终于,一个聪明的晋商开始问道:“杨会长看来是早有想法,如果我们被中央知道了,我们会不会受到围攻,北洋的强大有目共睹,甚至得到了列强们的一直赞誉!”
杨元钊从来都不会小看北洋,能够在两年后的大潮之中,获得了最大好处,几乎占据了整个中国的北洋,他们拥有多少的力量,他非常清楚,但是他也知道,此时此刻,必须要一直走下去,他看向台下的冯玉祥,冯玉祥对他点点头,他的底气一下子足了起来,对下面的众人说道:“会,但是不用怕,现在我介绍一位给大家认识,想来大家都很熟悉,我们54混编协的统制冯玉祥将军,让他介绍一下包头的军力好了。”(未完待续)
钢铁时代 第三百二十七章 新军战力
一身戎装冯玉祥,在杨元钊的话音落下之后,站了起来,服装的样式是北洋新军的协统样子,穿在冯玉祥身上,真的是很显威武,之前一直坐在角落,现在,所有人的目光都投过来,却没有丝毫的慌乱,一丝不苟的走到了主席台前,杨元钊侧让过位置,把中央的位置交给冯玉祥,冯玉祥对着他微微的点点头,这才走上前去,说道:“大家好,我是冯玉祥,包头新军54混编协的协统!”
冯玉祥来到包头之后,更多的是在练兵,除了跟少数直接接触的人打交道,剩下的人见过的都很少,到是主席台上的诸位股东,都认识他,对他颔首点头,然后侯金盛主动的问道:“冯将军,不知道现在包头拥有多少士兵!”
当年,杨元钊提出要建设新军,侯金盛等人可是出了不少力,当然了,真正让新军成立的,恐怕是时也运也命也,如果不是摄政王为了打压北洋的力量,对于各地新军,尽量的扶植,包头新军别说拥有一个混编协的兵力了,能够建设一个营,就算是不错了。
有了编制,有在之前民团的基础上成立,很多事情都交给了军人,他们这些股东除了在讨论费用上面,伴随着包头的发展日益广阔,整个包头能够使用的资金越来越多,特别是新军的出现,让包头500公里范围之内再无匪患,付出一点点的资金,对于任何商家来说,不算是太困难,更何况还有尉家等票号金银运转的费用。真正需要讨论的不多。
何况军费的大头是由杨元钊负责的,从武器到基本的补给,大部分都是由杨元钊拨付的,故而即便是刘澍,也只是知道54混编协组织的不错。几次招兵都有不少人前往,可是真正要说人数,还真的说不上来的。
侯金盛所问的这个问题,立刻引起了众人的关注,冯玉祥军人作风,不喜欢顾左而言他。平静的说道:“54混编协是从前年的年底,一直都在紧张的训练之中,在过去的1年的时间之中,我们一共进行了4期的新兵训练,每一次为期3个月。目前拥有的4个加强标,每个标7000正兵,还有2000左右的民夫,都是最少经过了6个月正规训练的!”
冯玉祥的话语平静,可是下面却掀起了轩然大波,所有的股东,包括问话的侯金盛,都不敢置信的看着他。7000正兵,2000民夫,那就是说。拥有接近36000人的正规军事力量,如果加上黄河巡防营的3000人,就是小4万人,什么时候,包头拥有这么多的军人,4万条枪。即便在整个中国来说,也是一股强大的力量。要知道北洋也不过7万多人,这还是袁世凯花费了20年时间才逐步起来的。包头才用了多长时间,一年多,还是两年,就这么就完成了这么庞大的军队,不知不觉之下,包头居出了这么庞大的一股力量,所有的股东们都有些不知所措了。
军队不是这么容易,袁世凯这个人,能够做到直隶总督,中堂,绝对称得上是一方豪杰了的,他都花了20年的时间,才拥有了7万人的北洋军,就这样都让摄政王极为忌惮,不但把他赶回家,甚至想要干掉他,只不过因为北洋不稳而没有成行,包头拥有4万人,能够干什么,这个杨元钊也太神奇了,不但开工厂,办实业是一把好手,放在军队上,也这么强大。
下面股东们高估了杨元钊能力,一个军队的扩张,最大的问题,不是权势和地位,而是资金和武器,列强们没有把中国变成殖民地,一方面,因为中国太大了,民间蕴藏着无数的力量,另外一方面,何尝不是相互之间遏制,不过有一点,列强的思想是统一的,那就是削弱中国,尽可能的不武装中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