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本自在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荆东路54号
“余某暂离一事,对外可称探访巡游,以免宵小趁机发难。”
雅厅中的氛围,既融洽又感怀,古星痕一一满口应承,余下之人除了连声称谢,一时无言以对。
“咳咳……昔日结缘一场,临别馈赠,聊表心意。”
稍事沉吟,余跃取出1只玉瓶,轻轻推送至古星痕面前。
“嘿嘿……此物怕是不同寻常!”
相处两载光阴,彼此十分熟悉,眼见余跃神情略带神秘,古施遗、古载冬不禁心中一动,相互对视片刻,不由充满了期待与好奇。
“筑基丹!”
小心翼翼打开瓶塞,古星痕顿时失声惊呼,双目精光暴射。玉瓶中的丹药,雪白莹润,异香浓郁,足以在仙道中掀起一场血雨腥风。
“嘶……好大的手笔!”
“余长老行事,多有惊人之处!”8090中文
尽管有所预估,依旧大出所料,古施遗、古载冬激动万分,当即霍然站起。族中弟子虽资质平庸,足足五粒“筑基丹”,最少可造就两名筑基修士,有此底气根基,古家必会长治久安。
“嘶……这份大礼于当下古家,堪称无价之宝!”
任凭余跃摆手示意,古星痕感激涕零,心神大震,执意亲率古家中人,恭恭敬敬施以大礼。
“唉……跃少身负奇能异技,何止于此!”
众人狂喜不已,唯有古拿云兀自感伤悲戚,始终未曾动容。古家获赠丰厚,得余跃私授宠溺,古拿云同样手握五粒“筑基丹”,专以赏赐亲近之人,有“黄藜丹”十二瓶,用作日常修炼。
“相送千里,终须一别。各位道友珍重,余某就此临别!”
已至更深露重,依依惜别之际,古家一行悄然相送至庄外,余跃深深回望了一眼,蓦然调转身形,顷刻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
几乎就在同一时段,相距甚远的“凝香谷”内,一座峭峰之巅,一道倩影独自临渊站立,双眸眺望远方,口中不住喃喃自语,久久不愿离去。
“一身出天遗,逍遥四方游。昔日聆音骄,赫赫威名扬!”
无怪乎,区区两载时光,弹丸之地“七修海”剧变连连,风起云涌,其幕后推手终至水落石出,诸多不可思议之事,顿时显得合情合理。
“呜……”
“扑啦啦……”
千丈陡崖之上,阵阵山风劲急清冷,冷风露俏然伫立,法袍飘舞,翩然若飞。筑基不过一年光景,其修为已达筑基三层后期,可谓精进疾速,一日千里。
“郎情妾意正浓,却不知归期几何!”
银辉当空映照,但见冷风露身形曼妙,显然已历经奇妙蜕变,再不似先前生涩稚嫩,竟有一股圆熟迷人风韵,纤纤素手把玩中,一只玉瓶满盛“黄藜丹”。
“《和鸣诀》有如此之效,情何以堪!”
追忆旧日欢愉,耳鬓厮磨,令人面红耳热,唯有如此,方能暂缓相思之苦。
……
一柄飞剑疾如流星,划过浩瀚静谧的夜空,此时天地一孤,毋需在人前强作淡然,余跃神情显得怅然若失,任凭性情悉数流露,思绪恣意翻涌。
“漂泊无定,唯留半爪。修士宿命,不外如是!”
此番余跃奉召回宗,尚一直惦念“落厄丹”的归属,只待冷沐炼制成功,即刻重返回“七修海”内,将其揽入怀中,日后用于辅佐结丹。
“无端心神不宁,观礼之行恐会横生波折,甚至凶吉难料。”
自收到宗门传讯,一股奇异的执念,忽尔在脑海中升起,时隐时现,挥之不去。似是昭示莫大机缘,又隐含强烈的危机,令余跃悸动不安。
“唉……悠悠七修海,虽显贫瘠偏僻,却令人甘之如饴,流连忘返。”
想到此处,余跃不禁长叹一声。两具身影思之若渴,不时浮现眼前,一个风情火热,一个娇俏可人,自此一别,余生能否重逢,实未可知。
关于物品数量的表达方式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吾本自在 ”查找最新章节!
迄今为止,《还吾自在》虽默默无闻,声名不显,但已经有几位书友建议:既是古风古韵的,不应该出现阿拉伯数字,破坏了代入感和整体风格。作者的本意是,里面涉及数字的地方很多,用阿拉伯数字更为醒目,且稍微缓解阅读视力的枯燥和疲劳,给予书友更为清晰的概念。现在看来,作者好像有些一厢情愿,从本章开始,从善如流,全部采用中文数字,以往的章节,会尽快一一更正。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奇幻
第175章 173.剑修之地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吾本自在 ”查找最新章节!
“剑拔山”,仙道修真圣地,天下剑修心向神往。
无数险峻的山峰,高耸入云,直指苍穹,通体刀削斧劈,宛如一柄柄出鞘的灵剑。修士初到此地,一股冲天的豪气,顿时自胸中油然而生。
千百年来,“一剑宗”执天下牛耳,始终屹立仙道巅峰,宗派规模却十分有限。迄今为止,门下弟子不过两万余名,但金丹修士多达十二位,足以傲视群雄。
“孤身一剑在手,荡尽世间不平!”
盛名远扬的“一剑宗”,仰慕者可谓不计其数,多因资质悟性欠佳,屡屡被拒之门外。不甘就此离去的修士,就地在“剑拔山”下结庐而居,指望他日偶遇机缘,窥得一丝剑修真谛。
“一剑宗虽入门严苛,平易亲和之处,远胜其他仙宗大派。”
历经世代繁衍生息,连同迁徙到来的凡人,逐渐聚集了三万余人之众。“一剑宗”有感于修者道心虔诚,背依群山,筑起四面高墙,构建了一座外观奇特的城池,仅有一扇城门进出,世人称之为“慕剑城”。
“江总管和黄、詹两位师弟,亲眼见证悟道盛举,此行身居宗门朝贺使者,当仁不让。”
霍危楼一路相送,直至山门之外,语重心长地嘱咐。
“聆听前辈论道,三生有幸,还望倍加珍惜,时刻谨言慎行。”
韩若愚身为“天遗宗”翘楚,因在“悟道山”一行隐有所悟,知耻而后勇,奋起直追,颇受家族老祖韩启禅的青睐,已奉召随侍左右,当下不知身在何处,只得就此做罢。
“唉......承蒙错爱不弃,霍某本应亲率前往,奈何事务繁杂,分身乏术。三位师弟抵达上宗之时,务必即刻自请觐见,将本宗一番歉疚之意,悉数呈送圣听。”
闻听到这番感叹,江重雾一行深感任重道远,肃然起敬。
霍危楼如此做派,实则有些言不由衷。限于自身资质,霍危楼对晋升金丹早已无望。其次,因余跃之故,唯恐遭受他人的奚落嘲讽,只好托辞不往。
......
余跃和宗门几乎形同陌路,与江重雾、黄因策更是积有宿怨,话不投机,回宗取得观礼请柬,余跃径直独自上路,沿途倒也落得清净自在。
“嘶......峥嵘峭张,连绵千里,此等奇特山势,余某亦属平生仅见!”
十八载修真岁月,余跃云游四方,可谓阅历甚丰,眼界开阔,乍来至“剑拔山”下,目睹圣地风貌,忍不住啧啧称奇。
“呵呵......若无修真商铺鳞次栉比,眼下身处之地,恍如一座俗世普通城池,倒是大出余某的意料。”
因是修士自行群居而得,“慕剑城”虽占地宏大广阔,但布局显得十分随性。城中街道弯曲狭窄,小巷恣意纵横其间,简朴草庐、独居木屋,亦是到处可见,正如剑修招数一般,不喜花哨华丽,简洁实用即可。
“身处江湖万里遥,历尽人间沧桑事。鲜衣怒马任驰骋,快意恩仇谈笑间!”
缓步行走城中,余跃更觉心中讶异。无论仙道修士,抑或凡人武者,皆身置一柄宝剑,或悬于腰间,或以锦带背缚肩头,昂首阔步,气宇不凡,一股浓郁的侠士风范,扑面而来。
“剑修之地,恍如江湖。依稀旧事,怅然若新。”七号
临时设置的“观礼司”,位于城主府门前,用于接待受邀前来的外宗宾客。“一剑宗”内门执事严烛专司其职,瞥见余跃取出一物,当即大吃一惊。
“嘶......道友所持,乃莫师叔亲制,严某这厢有礼!”
余跃手中的请柬,色作雪银,做工异常考究,式样也与众不同,莫问亲笔压印赫然在目。严烛早已自宗门得知,此柬普天之下独此一份,着实令人眼馋羡慕。
“哈哈哈......天遗宗余道友当面,幸会之至!”
严烛老于世故,即刻放下了手头事务,一路引领余跃,前往安顿歇息。
“余某独居此地,犹胜仙宗大派使团,是否有些不妥”
及至来到地头,余跃定睛细看,不禁大感意外。眼前竟是1座幽静跨院,并非寻常的驿馆精舍,骤然受到莫大礼遇,余跃心中略有忐忑。
“呵呵......余道友多虑了。”
严烛却是不以为然,微微摆了摆手。
“单凭昔日聆音登顶,余道友当之无愧,何况莫师叔钦点!”
严烛语气异常诚恳,一脸郑重之色。当年“悟道山”之变,仙道修士知之甚详,平心而论,倘若不是请柬尊贵,严烛绝不会如此殷勤。
“既是莫师叔另眼相看,余道友必有其过人之处。”
身为“一剑宗”的内门执事,严烛八面玲珑,极善揣摩上意。妥为安置宾客,正是职责权限所在,直到余跃连声道谢,才客客气气地告辞。
此刻已近黄昏时分,余跃并未进入静室调息,反而端坐客厅,慢慢品尝香茗,一面若有所思,似是与人有约在先。
“奉莫师叔法旨,恭请天遗宗余跃道友,前往洞府一叙。”
果然不出所料,大约不到半个时辰的工夫,门外的禁制传来蜂鸣之声。一名年轻剑修如期前来通传,外貌英挺,言语大方得体,不卑不亢。
“嗒嗒嗒......”
崇山峻岭之中,两人一前一后行走,不觉进入了“一剑宗”腹地,此刻余跃亲临其境,相比“慕剑城”中的远观,感知居然大不相同。
四下山势看似浑然天成,实则法度严谨,气象森严。行至此处,天地间的金系灵气,分外浓郁厚重,且隐含一股锋锐之意,修士若非身负金灵根,顿觉压抑不适,不愧剑修的洞天宝地。
“前方孤昂峰之上,便是莫师叔的修炼处所,本宗弟子皆须止步于此,还请余道友自行前往。”
一座绝峰突兀高耸,已然遥遥在望,两人来到山脚,沿途一直未曾言语的年轻剑修,略施一礼,低声告退。
“嘿嘿......奇峰冷傲,特立独行,无论形神,抑或称谓,与前辈堪称契合无方。”
举目端详了片刻,余跃不由发出会心的微笑。
第176章 174.莫问前辈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吾本自在 ”查找最新章节!
“哈哈哈......昔日缘悭一面,余道友别来无恙”
莫问缓缓转过身来,一向冷峻的脸庞,居然露出少有的愉悦笑意,一袭崭新的银色法袍,尤显高贵、俊逸。
“嘶......”
尽管莫问并非有心之举,毕竟新晋金丹境界,周身气息尚未掌控自如,两人修为差异巨大,余跃顿感身遭滞压,重如山岳。
堂堂金丹修士的洞府,外人想来必定恢弘神秘,实则仅有一间简易草庐,孤零零占据着“孤昂峰”的山顶。余跃先前未曾料到,剑修道法不但另辟蹊径,修炼场所亦是不拘一格。
“至理法则,虽多如恒河之数,最终殊途同归!”
余跃心下讶然,短短数息之间,又一次大开眼界。
“天遗宗内门弟子余跃,拜见莫问前辈。”
一见莫问回头,余跃赶紧抢前几步,低头伏身施礼。
“呃……”
莫问显然猝不及防,满面的笑容陡然僵硬。
“莫某交友,全凭一己喜好,从不问修为高低!”
低沉的嗓音中,隐隐显露失望和不悦,草庐中的氛围,顿时异常沉闷尴尬。
“前辈真心结交,晚辈亦非虚伪矫情。一声前辈称谓,乃是敬畏玄奥天道。”
君子相交,其淡如水,闻听莫问言出肺腑,余跃不胜感慨。
“前辈心意,晚辈感激莫名,但古制不宜越,礼不可废。”
余跃微微抬头,如实禀告,此时此刻终于明了,一干炼气弟子面对自身之时,难怪同样诚惶诚恐。
“咳咳......理虽如此,但师侄一称,着实难以启齿。”
莫问细加思量,虽有些无可奈何,倒也默许认同。
“好在如此尴尬局面,理应不会为时太久。五人一同悟道,绝非寻常人等,眼下进境虽各有差异,实则仅在毫厘之间。”
面对莫问的赞许,余跃嘴上自谦,暗地里却心惊不已。金丹前辈的眼光、感知,果然非同一般,余跃身负诸多隐秘,此刻似乎无所遁形。
“承蒙前辈吉言,字字珠玑,晚辈万不敢负,定当扬鞭策马,力争早日齐驾并驱!”
冷傲如莫问,唯有和余跃相处之时,心下并不刻意设防,真实性情偶尔不经意流露,令人倍感亲和。尽管缘份起始于荒碑,但对于昔日的突变,莫问绝口不提。
“福之所至,祸亦附焉,机缘命数,全凭天定。”
相差一个大境界的鸿沟,莫问毋需神识探察,便可清晰感知余跃的修为,已然濒临突破之际,法力凝练圆实,气息内敛沉稳。
“仙道盛传余道友参悟失败,依莫某今日亲眼所见,恐怕有些以讹传讹,倒是耐人寻味。”
两年前,两人匆匆一别,莫问忙于闭关结丹,余跃则滞留“七修海”内,当下久别重逢,聊起各自的经历、趣事,不知不觉过去半个时辰之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