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小地主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郁雨竹
周大福来找木兰就是为了说苏家庄的事,据他调查,能到苏家庄上学的也就附近五个庄子,赶早一些,可以早上赶到,晚上赶回去,所以他也只将目光放在这儿。
五个庄子,适龄上学的孩子是六岁到十六岁,这样的孩子,五个庄子加起来有两百五十七个,这个人数太多,周大福的建议就是再往下限制年龄,在他看来,六岁到十岁的孩子刚好
木兰不同意,她又不是单纯的想供那些孩子读书而已,她这样做,不过是想让他们的人生道路多一条选择。
十六岁的孩子年纪并不大,虽然这时候他们已经可以成亲,但在她看来,他们的人生也不过才刚刚起步罢了,一切都还来得及。
不仅十六岁的孩子可以正式入学,十六岁以上,三十岁以下的人,只要不影响课堂的正常运行,都可以去课堂旁听。
等木兰将这个措施说出来后,不仅周大福,就是李石也不由的诧异。
教书育人的课堂一直是神圣的,也因此,从没听过学堂还同意人趴窗户的。
木兰一点也不在意,小的时候,叔叔婶婶没时间带她,又不放心她和堂妹独自在家,干脆就将两个孩子都交给了堂哥,堂哥就每天一手一个的拉着她们去学校,堂哥在里面读书的时候,她和堂妹就在学校花坛里玩,不然就趴在窗户上看着里面的人读书,她们也跟着摇头晃脑的读,学校的老师们从来不阻止
更何况,这次又不是叫他们趴窗户,她会在教室后面留下一些空地,他们可以自己带着凳子过来听课。
不过是认得一些字,学一些本事罢了,他们真要有本事,那也是他们的造化。
李石沉思起来,觉得这件事就太大了,已经不适合用阿文和江儿的名头去做了,他慢慢摇头道:你要这样做,就不能说是阿文的意思了,就说是你的意思吧,阿文和江儿不过出些银子罢了。说到这里,李石脑中一闪,眼里闪过厉色,这样,也能堵住一些人的嘴。就说你是用自己的嫁妆办的。
木兰诧异的看着李石,其实李家庄也能这么办
李石挥手,他们心高气傲,你就是开了这样的学堂,他们也不会去的,李家一直有自己的族学。
李石在李江考中之后每年都会给李家庄的族学一笔钱,算是他们这一支的贡献了。李石也在李家庄的族学上过两年,他是知道里头的争斗的,所以从不想参与其中。
当年他父亲也是因为看不上族学里的那些争斗才会亲自将他带在身边教书。
年龄这边既然已经定下了,那就再制定好学堂的规章制度,钱财方面也要管理好,不然日子久了,就什么矛盾都会有了。你既然一心想将它办好,那就多做一些准备,这样才能长久。
木兰想了想,那我再调查调查,回头也要问他们一声,有多少人愿意读书,还有先生那里,也要着手准备,上课的学堂也要再建
周大福就提议道:太太不如先将范围缩小,再慢慢的做大就是了,如此一上来就这样,动静难免太大了些,苏家庄虽是您的娘家,但那里毕竟离得远,我们不过一升斗小民。
那管家就拿出一个章程来吧,我先看看,然后再做决定。
周大福忙应下。
看人走了,李石就摸着木兰的头道:教育是大事,要谨而慎之,宁可慢一些,也不能太快了。
.
农家小地主 第206章 亲近
.
李登才还在念书,虽然李家不在意他是否出仕,但这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家里人还是希望他能在下一次会试的时候考中的,所以他和桃子回来住对月的时候,李登才也顺便搬到了府城,算是正式回归书院念书。
因为李登才成亲了,再住在他外家就不好了,李太太也不想儿子太过奔波,就在书院旁边买了一个小院子给夫妻俩住。
李登才直接带了桃子到李家,随行而来的仆人则去收拾小院子了。
不过才一个月不见,桃子就和当初的小姑娘不一样了,穿着香妃色绫子如意云纹裙,俏皮中却又带着丝柔意,木兰眼里闪过抹惊艳,见桃子眉梢间带着情义,嘴角就忍不住一翘。
桃子看到姐姐,本来是想跑上前的,李登才就眼疾手快的握住桃子的手,桃子脚步一顿,脸色稍红,放稳了脚步朝木兰走去。
李石见了就微微点头,本来板着的脸倒是微微一柔。
木兰给桃子安排了一个院子,这以后就是你的院子,你原来的房间我也给你留着,你若是想住在那里也行。
桃子想了一下,道:姐姐给我留着吧,以后我再回去住。
木兰就欣慰的看着桃子,摸着她的脑袋道:我们家的桃子也长大了呢。
桃子脸上一红,不自在的道:我早就长大了。
木兰拉着桃子进了内室,低声问道:李家的人对你好吗
桃子点头,太婆婆和婆婆对我都很好,公公对相公也好,两位伯伯因为年纪和相公相差得大,对我也很客气,姐姐就放心吧,我不会叫人欺负我去的。
李家上下的人提了一圈,却没有提李家的两个妯娌。
木兰挑眉,虽然不要被人欺负,但有时候有些无伤大雅的亏吃些也没什么,老人们就常说,吃亏是福
桃子吐吐舌头,那姐姐你到底是让我吃亏,还是让我不要吃亏呀。
木兰点着她的额头道:明知故问,有些区域是不容许人触碰的,你心里得有杠秤,别人一旦触碰,你就要寸步不让,好叫他们知道,你不是好欺负的,但有些事却完全没必要,能让着就让着,不必如此较真,倒是能给人留一个好印象。
桃子仔细的思索起来。
木兰心中欣慰,这些话她不止一次和桃子说过,但每次这孩子都是听完就算,现在总算是会想了。
人可以单纯,但太过单纯,一直不愿意成长,那就是蠢笨了。
木兰自然不会愿意自己的妹妹变成那样。
晚上李登才和桃子都住在这里。
住对月,夫妻俩是分开睡的,这虽然是规矩,但这却是自家的事,自然是想怎样就怎样,因此,在意思意思了三天之后,木兰就让人将李登才的东西也搬到桃子的屋里去了。
李石就掀开眼帘看了一眼,握着手中的书道:再过几日他们就要回去了,你何必去操这个心
他们不是要住满一个月吗
登才还要去书院念书,住在这里难免有些麻烦,过两天还是让他们回去吧,总不能叫他一个人回去吧。
木兰就堵了嘴道:媛媛是因为要跟着致德去任上才没有回来住对月,桃子明明就在府城,干嘛还不叫她住满
李石就放下手中的书,好笑道:孩子总要离开的,别说是桃子,就是阳阳,以后成家立业了,我们也不可能束着他的,松山书院在北城门外,而我们住在南城门外,每天光做马车就要小半个时辰,来回就去多少时间更何况,书院早上有早课,你没见他这两天都是天没亮就爬起来吗就算我们不提,再过两天桃子也是要提的。李石脸上带着笑意挪揄道:哪有妻子不担心丈夫的。
木兰就拍掉他的手,那也没见你们男人担心过我们女人啊。
李石马上环住妻子,低声道:我没担心过你吗
木兰脸上一红,头微微一偏,红着脸低声喝道:别胡闹,现在是白天呢。
那如果不是白天就可以了
木兰一听,就红着脸要挣开
李石眸色微微一深,他本来只是想捉弄一下木兰
俩人做了多年的夫妻,木兰一开始慌了,没怎么注意,等她回过神来自然知道李石只是和她玩闹,她才放下心来,谁知道李石就突然将她压向他
感觉到李石的异状,木兰的脖子都红了,李石从后面看着,眸色更深,他咬着木兰的耳朵道:我有一件事和你商议说着打横将人抱起来快步往里面去。
木兰就急忙低声道:我们回去吧,这是书房
李石却更加情动,将木兰放在书架之后靠近窗的塌上,半压着她,低声道:我很喜欢这儿,难道你不喜欢吗我记得你上次也很喜欢的。
木兰就羞恼的瞪着他,偏偏手脚都被李石压着动弹不得。
李石就低低地笑开,低下头去轻轻地亲了木兰一下,低声道:我想你了
木兰所有的情绪就顿时没了,脑中一片空白,只能任由李石摆布
等木兰缓过神来的时候,外面天色已经暗下来了,她有些担忧的想要爬起来,身子一酸,就软倒在李石身上
李石抱住妻子,用毯子包好,不在意的道:他们不会找我们的,你放心好了。
别的人不说,周大福一向有眼色。
木兰脸微红,瞪着李石道:阳阳该找我了。
李石就皱眉,眼睛盯着木兰的胸部,早就说要断奶了,过一段时间去苏家庄,你别带阳阳去了,正好趁着那个时间断了吧。
阳阳还小呢。她又不是没奶,为什么不给孩子吃等他再大一些吧。
李石的手就伸进她的衣襟里,不悦道:可是我每次都不能尽兴。
木兰就给了他一拐子,红着脸道:胡说些什么呢推开李石就要起来。
李石就连忙抱住她,我来吧,你再躺一会儿。
等两人收拾好到了前面,桃子正抱着阳阳坐在塌上,阳阳看见母亲,马上丢掉手里的玩具冲母亲伸手。
木兰就快走两步上前抱住他,对他们道:你们先去吃饭吧,我先去喂一下孩子。
阳阳前不久才吃了蛋羹,但那些都只是辅食,他的主食还是母乳,这时候正是吃母乳的时间。
桃子已经不是小姑娘,这时候她见大哥和嫂子姗姗来迟,周大福家的又不去叫人,自然猜得到刚才发生了什么事情,所以她也有些脸红,想也不想的点头。
李登才则没有想这么多,他听说李石要在附近两个县再开两个医馆,就跃跃欲试的问:可要我帮忙
李石看了还一如既往的李登才,想了想,点头道:再过不久你们书院就要放假了吧到那时候你就道药店来帮我吧。
李登才就高兴的应下。
李石喝着汤,嘴角微微一翘,李登才被保护得太好,桃子因为有幼年的经历,自懂事起就会为家里赚钱了,在这方面比李登才还要出色些,既然已经做了他的妹夫,他自然不希望李登才还是如此的单纯。
他也不渴望他建功立业,但至少有些该懂的要懂,只有这样才能保护好桃子。
李登才和桃子又在家里住了三天,桃子就提出离开了。
这时候小院子已经收拾干净,甚至连房子都烘过了。
因为李石已经提过了,木兰倒也不难接受,直接将人送到门外,转告李石的话到:你既然嫁到了李家,以后就是李家的媳妇了,平时不要总往娘家跑,要多与婆家联系,但若是那边的人欺负你,你也不要忘了你是有娘家的人,你有三个哥哥,一个姐姐,还有两个嫂子。
桃子眼眶微红,木兰就摸着她的头道:不过才一个城,有什么好哭的想我们了就回来看就是了。
桃子嘟嘴道:可姐姐才刚说没事不要往娘家跑的。
木兰一噎,就点着她的额头道:没事你就不会找借口了就算你别方便出来,我过去看你总是应该的。见桃子点头了,这才微微放心,但在她临上马车的时候还是忍不住嘱咐道:回去后就备好礼物,明天和登才亲自去一趟他外祖家
桃子都应下。
桃子回来住对月,除了娘家是哪儿都不能去的,因此,李登才的外家虽然就在府城,他们成亲后也依然没上门过,也就李登才送了一些东西过去。
明天桃子过去就是正式的拜见了。
苏家庄上上下下都热闹起来了,所有人都知道苏木兰要回来了。
当年苏木兰是被苏家的大管家亲自送过来的,那时候那孩子瘦瘦小小的,连呼吸都似有似无,很多人都觉得孩子活不下去了。
钱氏因为大女儿才夭折,伤心之下就闭了奶,得了木兰之后就抱着木兰去有奶的人家求,靠着那四家余下来的奶水,木兰总算是活了下来
苏大壮亲自到镇上买了不少的好东西给钱氏补身子,总算是重新有了奶,但木兰前一个月的的确确是吃村子里其他人的奶活下来的,因为这,木兰懂事后,每到年节,钱氏一直叫木兰给那四家送礼,虽然东西不多,至少是一个心意。
因此,木兰的身世在他们那一辈中并不是什么秘密,虽然惊奇,但苏家庄都是苏家的佃户,苏家的规矩自然也知道,所以对着木兰的时候虽然会高看一眼,但没人会觉得对方还有机会回去。
.
农家小地主 第207章 老村长
.
当年发生灾祸,大部分的人都选择赶往府城,绝大部分的原因是因为府城离得近,生机大,但也不得不说,所有人心中都还有一丝丝的希望,希望苏家能看在木兰的面子上给他们一条生路,但越走他们的心就越凉。
他们都是苏家的佃户,祖上都是苏家的下人,这旱灾又不是一天两天发生的,就算苏家冷漠,不愿意管,但他们都成了流民,对方就算再冷漠,也不应该看着自家的女儿去死吧
但他们一路与苏大壮为伴,都没有看到苏家的人,他们心中的火苗熄灭的同时,也不由的有些同情木兰。
如果木兰和他们一样,的确是苏家庄的人,他们只会说她命不好,赶上了灾祸,可她本来是千金小姐,最可笑的是,她还有一个双胞姐姐在苏家享尽荣华富贵。
但随着苏木兰凭一己之力供出两个进士时,苏家庄的人对她已经是从心底的顺服,那不是身份上的压制,而是一种从心里而来的臣服。
所有苏家庄的人都知道,他们能有今天这样的日子依靠的是苏文,而苏文依靠的是苏木兰。
所以苏木兰的回归无疑是一件重大的事。
苏文和木兰都没有修缮当年他们家的房子,只是雇了人隔一段时间打扫一次,苏族长也知道他们念旧,是想将这房子保存好,所以平时都是他带着底下的村民维护这房子,此时,他正指挥了人将屋里的东西清洁一下。
一出门,他就看到了坐在门前的老村长,苏族长兼现任村长吓了一跳,躬身问道:您怎么到这儿来了也不说一声,倒把我吓了一跳。
老村长本来正抬头看天,听见说话声就慢悠悠的回头看了苏族长一眼,问道:木兰要回来了
可不是,说是回族里看看,这次还要为阿文置办一些田地。李石给苏文买的田地都是在府城附近,在家族这边的很少,这也是苏族长一直担心的问题。
苏家庄这边能牵绊住苏文的太少了,就只有那些感情。
老村长点头,眼里带着恨意,让苏族长不由的心惊,好,我正想问问,那姓吴的死了没有说完颤颤巍巍的起身,嘴里念叨着,三子,等你木兰侄女回来,你就知道你的仇报了没有了。
苏族长听见,身上就是一寒,看着老村长一步一步的走远。
李石到底拗不过木兰,让她将阳阳带去了,因为带了孩子,李石就让她将周大福夫妻和周春以及新买的向全兄弟给带上。
向全和向成两兄弟才十七岁和十四岁,他们的父亲向大雨也才三十多岁,他们和周大福等不一样,并不是家生子,而是家里受灾,逃难的时候自卖自身,一家四口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要在一块儿。
他们当年是被一个地主给买的,专门买回去种地的,向大雨也的确是一把种地的能手,只是可惜,那家的儿子不争气,赌钱欠债,就只好卖了不少的地还债,这样,向大雨一家也就没了用处,所以又被卖了。
李石看上的是向大雨一家的老实以及他的能力,所以就将人留下了。
向家的人都有一股子力气,向全和向成虽然才十多岁,但力气大得和一个二十多岁的人差不多,李石就让他们跟着木兰一起去苏家庄,就算路上遇上些什么,他们也能帮帮忙。
阳阳第一次出远门,上了马车,整个人就趴在窗口上下不来了,但没过多久他就没了兴趣,木兰就抱了他玩游戏,等到了苏家庄的时候,阳阳神情都有些恹恹的,看到底下站了这么多人,这才滴溜溜的转起眼珠子来。
木兰看了就好笑的点了一下他的鼻子,抱着他下马车。
苏族长带了人迎上来。
木兰就笑道:几位叔伯在家里等着就是了。
苏族长不好意思的一笑,眼睛落在阳阳的身上,这才几天不见,又长了一圈了。
孩子都长得快。木兰叔叔伯伯婶婶的叫了一圈,又让阳阳给他们作揖,这才一起往苏族长家的院子去。
苏族长看了周大福他们一眼,道:他们这几个就安排在你几个叔伯家吧。
族长看着安排吧。
你赶了几天路了,也累了,先回去休息一下,族里给做了饭菜,晚上我们再好好的吃一顿。一行人送木兰回她家,却发现老村长坐在门前,看到木兰,嚯的站起身来,目光炯炯的看着她。
木兰却只觉得心一酸,坚毅睿智的老村长满头白发,身形削瘦的盯着她。
木兰就将孩子交给周大福家的,上前一步。
老村长抓着烟袋的手一抖,到这时候他反而不太敢看木兰的眼睛了,他低下头去问:我让他们问过你,你怎么都不说
木兰心微堵,酸酸痛痛,她张了张嘴,低声道:老村长,您该振作起来的,您的曾孙子还要您带呢。
老村长死了两个儿子,但还有一个,大儿子虽然木讷些,但早年他们家条件好,早早就娶了媳妇,现在也有两儿一女,儿子比木兰还大上两岁,也早早就有了儿子。
老村长的大儿子苏大刚慢悠悠的走过来,当年逃难的时候,他的腿受了重伤,一直都没能好,当年能活下来,全靠他老爹将他背出来,所以对于村里说的他父亲疼爱他弟弟超过他的话他从不往心里去。
反而和他父亲一样有一股执念,想看看当年害得他们变成这样的狗官的下场是什么。
木兰看了苏大刚一眼,就上前扶了老村长回屋,她坐在一边,屋子里全都围满了人,还多是一些老人。
当年逃难印象最深的就是这些人了,十多年过去,当年失亲之痛似乎还在眼前。
吴县令早死了。
大家都瞪大了眼睛看木兰,这儿偏僻,他们最多也就能打听打听县城里的消息,或是听听府城里已经传烂的消息。
两年前吴县令被抓到京城,但是什么下场却没人知道,他们也多方打听过,却什么消息也没有。
当年吴县令害死的人太多,打听这个的可不少,可是就连他们也没打听出来。
他们哪里知道,吴县令还没进京就死了。
和吴县令有仇的不止他们,还有赖五赖五当年就想杀了吴县令,也是因为要杀他才被当今皇上带走,现在他也算功成名就,之前不报仇是因为没时间,也被约束着轻易不得离开。
吴家被抄之后,赖五就记起了他最大的仇人吴县令,军师知道他的心结,就特意叫人将吴县令送上京城,本意是叫他亲眼看着吴县令被砍头。
但赖五是粗人,在战场上又是杀人杀惯了的,回去躺在床上怎么想怎么觉得不好,别人杀人哪里有自己杀人来得爽快
既然是报仇自然是自己亲自来要好,于是赖五就连夜溜出京城,在吴县令还没到京城的时候就将人给杀了。
皇上和军师知道后都是将赖五一顿臭骂,也幸亏吴县令不算是多重要的人,莫名其妙的死了也不要紧,加上赖五出面杀人的时候也不会傻的和那些衙役报告说他是谁谁,所以那件事就成了一桩奇案,也成了弃案。
皇上和军师又运作了一番,更加没人想起还有吴县令这号人物了。
木兰之所以知道,还是因为当时她就住在赖五那里,赖五报了仇,自然要和木兰李石说一声的。
这一次木兰没说人是被赖五杀的,只是说吴县令死了,死于非命。更具体的她就没有说了。
但这也足够了,当下就有不少人哭出声来。
当年,多少人死在那场灾难之中,又有多少人因为那场灾难而失散他们不会想这是这个制度,这个朝廷的错,他们眼睛所能看到的就是吴县令的错,他们固执的认为,如果不是他强征了额外的税收,如果不是他打开了城门,比他们还先一步逃出县城,他们就不会变得这么惨
现在害得他们变成这样的人也已经死了
老村长眼里迸射出亮光,然后,那抹亮光就渐渐的,渐渐的消失他抑制不住的伏在桌子上,喉咙里发出如兽濒临绝望的嘶哑声,有什么用有什么用都死了,都已经死了
苏大刚大惊,丢掉拐杖,跑上前抱住父亲,爹,你想想大孙,想想大孙,他跟三弟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样,就指着你给带了,你可不能丢下我们不管呀
木兰也紧张的看着老村长,她一直不肯将这件事告诉老村长,甚至可以的避过这件事,在族长他们问起的时候也不说,就是怕说出来后村长心愿一了,就没了求生的意志。
爹,你想想三弟,想想大孙,说不定他就是三弟的转世。苏大刚本来只是想唤起父亲的意识,这么一说,却坚定起来,很肯定的到:没错,大孙就是三弟的转世,不然我孙子怎么就跟三弟长得一样爹,你想想是不是三弟舍不得咱们,又投胎到我们家里来了。
老村长不相信的看着大儿子。
八叔公就在众人的搀扶下颤颤巍巍的进来,他一拐杖打在老村长头上,道:这么多年了,你还是这么一个榆木脑袋
.
农家小地主 第208章 苏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