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农家小地主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郁雨竹
就是以前,他们两家六口虽然亲密,却不也有这样那样的矛盾吗
是她妄想了。
用辩证主义的观点来看就是事物的存在本身就是矛盾的。
想到这里,木兰豁然开朗,家庭有矛盾并不可怕,只要这个矛盾在可控制范围之内,木兰想,她不应该太过介意傅氏的算计。
李石知道,家里一定有什么事,或是傅氏一定做了什么,他也想过找春霞问问,或是问问周春,但见木兰眉宇间并不见烦恼,也就放下了。
他想要保护木兰,想要她无忧无虑,每天只用担心阳阳和几个孩子就好,但木兰从不是温室里的花朵,就算她不喜欢算计,不代表她就会站着不动任人算计。
以前是他做错了,他想要保护木兰,就应该让她掌握更多,以后就算他不在她的身边,或是出了什么事,她也能很好的保护自己,有很好的资源生活下去。
晚上回去,李石就主动交代他收买傅氏身边丫头的事实。
木兰目瞪口呆,没想到一向以光风霁月示人的李石也会做这种小人行径。
李石见木兰眼中只有诧异和好奇,却没有厌恶,一时间心一松,就有心情与妻子打趣,怎么了竟一时看呆了
见李石脸上戏谑的笑容,木兰脸上一红。
很多人都说木兰长得漂亮,李石甚至一度想要将木兰藏起来,不让她出去,但其实李石长得也不差,关键是配上他的气质,显得胸怀洒脱,儒雅如翩翩君子。
李石见状,眼里流光一闪,就上前抱住妻子,咬着耳朵低声问道:你在想什么
热气喷在木兰的脖子上,木兰打了一个抖,脸上更红。
李石有些情动起来,呼吸微喘,在木兰的耳边低声笑开
木兰顿时羞恼的要推开李石,李石手中用力,身子就覆上去
春霞本来还准备好了见李石的说辞,见李石没有找她倒是微微诧异了一下。
而等到木兰要见她的时候,春霞心中打鼓,有些忐忑的去了,到了院门口却碰到了春红。
春霞微张着嘴巴,上前拉住春红,低声问道:你怎么到这儿来了
是大太太叫我来的,春红不傻,见春霞也在这里,就低声问,你也是大太太叫来的
春霞担忧的点头,也不知道大太太找她们什么事。
如果是单找一个还能说是有事情交代,怎么要找两个呢
春霞和春红心中忐忑的一起进去。
木兰看着俩人,并不拐弯抹角,你们的事老爷已经与我说了。
春霞与春红的心顿时一松。
府里下人少,我又不喜欢陌生人进来,所以暂时没有再买人的打算。我听说你们二太太想要把你们配出去,我就想留下一个来,以后就在府里配人,你们两个谁想留下来
春霞和春红对视一眼,春霞就上前道:回大太太,我是二太太身边的大丫头,二太太现在一时也没将人出来,我一时还离不开,就让春红留下吧。
木兰点头,我也是这个意思,等你们二太太找到了人,你再回来。说到这儿,木兰道:你们的年纪也到了,平时也多留意留意,若是有心仪的人就和我说,那人若是无妻,也有那个意思,我就为你们做媒。
春霞和春红虽然羞红着脸,却是心中欣喜,皆感激的给木兰行礼。
木兰就挥手道:行了,你们下去吧,回头我就和你们二太太说。
等两人一走,木兰就将她见春红和春霞的事传到了傅氏耳朵里。
傅氏虽然聪明,但这老宅却是木兰的天下,她带来的人不少,却只在她那个院子任差,木兰好说话却不好欺负,因此只要她不想让人知道的消息,傅氏就不会知道,而此时,她想要她知道。
果然,春红她们一回到院子就被傅氏叫道房里,问起木兰找她们的事。
春霞脑中急转,顿时有了对策,所以大太太想要问我们谁愿意留下来,她回头和二太太讨人。
傅氏慢慢地喝着燕窝粥,轻声问道:那你们是怎么回话的
我们说,我们听二太太的安排。
傅氏满意,我知道了,看了春霞和春红一眼,叹道:我是舍不得你们两个的,但既然这是大太太说的,起码要留下一人,你们两个人中,现在我屋里的事是春霞管着,万万不能离开的,那就只能春红留下了。
春霞和春红的心顿时落到了实处。
.





农家小地主 第296章 祭祖
.
这次回去祭祖,因为傅氏还在做月子,所以留下她,三个孩子木兰都给带上了。
苏族长早在年前就知道赖五要回来迁坟,村里早就做好了安排。
赖家的两间破房子一直留着,而赖五他们来总不能住在破屋子里,因此苏族长叫族人腾挪出几间青砖红瓦的好房子给赖五。
大家夹道欢迎赖五。
与赖五从小一块长大的伙伴心里都有些复杂,就是村里的老人们也要叹一句世事无常。
那时候,村里最没有希望,最没有出息的只怕就是赖家兄弟了。
就是村里最懒的姑娘赖家也娶不起,实在是太穷了。
当年赖家三口能走出村庄,靠的还是苏大壮,现在,苏大壮早成了尘土,赖五却成了侯爷,是他们见都没见过的大官。
赖五骑在马上看着沿途的风光,见两边田地里已经翻土,长着一些野草,一时间思绪翻飞,那时候他和大哥最大的愿望就是挣下一块地,然后娶了媳妇给赖家留后。
不管是大哥,还是他,只要能给赖家留下一个种就成
大哥从小什么都喜欢让给他,一口吃的,一口喝的,一件破衣裳,凡是能给他的,大哥都会给他,所以大哥虽然没明说,意思却很明显,以后这媳妇是给他娶的。他当然想娶媳妇,但他更想给自己的大哥娶个媳妇。
可现在
赖五握紧了手中的缰绳,眼里匍匐着泪水,他眨了眨眼睛,不叫人看出他的异样。
老远的看见苏族长和苏村长等在村口,赖五不愿托大,直接从马上下来。
苏族长和苏村长看见赖五,见他身后跟着一群侍卫,后面押着马车,腿一软,就要跪下去请安,后头的村民见了也都跪下。
赖五疾走两步,一手抓住一人托起来,两位叔叔要折煞我快起来
苏族长喃喃道:你现在是侯爷了。
赖五不在意的道:再是侯爷也是晚辈。赖五的眼睛看向后面,见其中有许多的陌生面孔,叹道:十多年没回来,这人都变样了。
苏族长伤感道:当年逃难出去的,活着回来的不过三四分,就这,还是附近几个村庄里情况不错的,这些面生的都是村里这些年陆续搬过来的,大家的日子都过的苦,凑合着一起过日子吧。
赖五也知道,苏家庄的苏氏很少欺负外来人口。
赖家也是外来人口。
赖父带着赖母逃难到这里的时候才十多岁,他们是表兄妹,先前订了亲,父母家人皆亡,因此成年之后就顺其自然的成亲了。
而赖家在这里也多亏了苏氏的帮助。
虽然都是佃农,但偶尔也会帮衬赖家一些,所以赖家与村里各户人家关系还不错。
这次赖五回来,也想为苏家庄做一些事情。
他能为苏家庄做的,无非就是修桥铺路,捐献银两书籍给学堂。
这些在之前就已经和许氏谈过,所以办起来很容易,只要将附近几个村的村长和德高望重的老人既里正叫来将银子交给他们就是了。
苏族长和苏村长将人安排好,就道:村里准备了席面,你们洗漱一番就一起到前头大榕树底下用饭,都是些糙食,还望你不要嫌弃。
我连泥都吃过,什么时候嫌弃过这些赖五大大咧咧的道:叔叔也太小看我了。
苏族长就哈哈大笑,你是个糙爷们,又是我们苏家庄出去的自然不怕,只是侄媳妇是高门大户,你娶了人家,难道还要人家吃苦不成
合着叔叔不是怕我吃不惯,是怕您侄媳妇吃不惯。
没错
苏族长见赖五和善,虽然比十多年前的那个年轻小伙威严了不少,但人却没变多少,因此也渐渐放开了,他去见木兰的时候就试探道:我看侯爷也没变多少啊,若是可以,说服他将族谱建在这里就好了。
如果平阳侯的祖坟族谱在这里,那以后那些官吏都要高看苏家庄一眼,也就不敢太过欺负苏家庄了。
赖五叔是武将,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人物,他现在念着村里的情分,自然不会露出威仪,但不代表他就与以前一样。木兰看了苏族长一眼,道:若是一样,岂不是村里有把力气都能当大将军和侯爷了
苏族长沉思。
木兰怕苏族长做出什么让他们后悔的事来,就微微恐吓道:现在苏家庄是我们苏氏做大,大半的事情是我们说了算,但若是赖五叔将族谱立在这里,您说以后这方圆百里是谁说了算
苏族长打了一个寒颤。
木兰叹道:以前,这里只是钱塘苏家的一个田庄,尚且过的不好,若是赖五叔将祖坟和族谱都立在这里,这些田地他肯定会买下来做祭田,这些总不能他亲自管,一个管事是少不了的,赖五叔念着我们的好,那些管事却不一定会念
木兰的话虽没有说完,但意思很明显,苏族长心中也立马打消了那个念头。开始全心全意的帮赖五迁坟,就想着让他顺利的离开这里。
赖五只简单的梳洗了一下,就带着许氏和儿子去给父母和大哥上香,跪在坟前,赖五眼睛通红,既酸涩又骄傲的诉说着这十几年来的生活。
许氏抱着旭儿跪在一边,认真的听赖五说话,既不喊苦,也不插话,只是静静的听着。
起坟的吉日已经选好,许氏看着太阳西下,就将孩子交给身后的乳娘带着,自己扯了扯赖五的衣角,柔声道:侯爷,时间晚了,我们回去吧,明天再来看公公婆婆和大伯。
赖五沉默的点头,扶起许氏,见她迈不动脚就知道她脚麻了,想也不想,就蹲下来让许氏到背上去,他背她回去。
许氏羞红了脸,有些无措的看了一眼四周守卫的护卫和下人,羞嗔道:侯爷,我能自己走回去的。
赖五瞪她,连脚步都迈不动,怎么回去,快上来吧。见她急促,就道:我们这儿都这么疼媳妇,快上来。
许氏眼里闪过跃跃欲试,就试探的抱住赖五的肩膀,赖五一下子就将许氏背起来了,轻飘飘的,你平时应该多吃些饭的。
许氏的脸更红。
红叶在一旁笑得见牙不见眼。
赖五背着许氏回去,一路上看见的人不少,一开始许氏还很不好意思,想要下来自己走,但赖五不放她也没办法,后来见大家似乎都很习以为常,这才稍稍放下心来。
心中却对这个地方产生了好感。
赖五直接背着许氏去苏家。
李石正在招待前来拜访的陈先生,木兰则在厨房里做吃的。
阳阳年纪还小,有许多东西还不能吃,晚上的宴席阳阳肯定不能吃上面的东西,所以木兰就先给阳阳准备晚饭。
李彬牵着阳阳站在厨房门口流口水。
周春见了乐不可支,二少爷,太太也做了你的那份,只是吃了太太的这份,晚上宴席你可不能再吃了。
李彬顿时苦恼起来,可我两样都想吃。
李毅嫌弃李彬丢脸,远远的站着,只当不认识这个人。
听到周春欺负李彬,偏李彬还当真的一样苦恼起来,顿时恨铁不成钢的点着他的额头道:你真是笨,不会在娘亲这里吃一些,留着肚子到晚上再吃一些然后回头对周春道:周春姐姐,小彬很笨,你就别欺负他了。
周春张了张嘴巴,正要说什么,木兰就在里面喊,春儿,进来将饭菜端出去。
木兰除了做两个孩子的份,还准备了一些下酒菜给等人。
果然,很喜欢,对李石笑道:得此一妻,足矣
陈夫人听了顿时柳眉倒竖,见了心中一跳,脸上却笑容不变的继续道:却依然不如我老妻啊。
李石刚喝的一口茶就呛在了喉咙里,咳了老半天才好。
陈夫人似笑非笑的看了一眼,没教训他,倒是见李石这样的反应,羞红了脸。
赖五背着许氏回来,一进门,许氏就红着脸从赖五的背上下来,回身去看已经熟睡的孩子。
赖五呵呵一笑,阔步走进客厅。
赖五和是第一次见面,一个武将,一个是文人,不过倒也相谈甚欢。
赖五一直对文人有一种发自骨子里的敬仰,对方又不是朝堂里时常唧唧歪歪的酸文官,他自然不会针对,而虽然久居山上,却对下面的事情了如指掌。
天下大乱,各地百姓可以说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间,赖五所领的军队纪律严明,并无扰民的传闻和事实,所以对赖五的印象还不错。
俩人又没有利益纠葛,自然相谈甚欢。
晚上又一起去赴宴。
村里这次是下了大价钱,买了三头猪回来宰杀,鸡鸭更不用说,村里的人都可以来吃酒,及学堂里面的先生们自然也在受邀之列。
本来赖五身份尊贵,他回来,不仅是乡里,就是县里也打算给赖五办一个接风宴。
只是现在正在风口浪尖上,赖五也不喜欢与那些人应酬,就提前说了,他回来只为祭祖,不要县里和乡里的酒宴。
今天出席宴会的,除了村长,还有里正乡长及县令和几位大人,赖五也不过与他们意思意思,他们送来的礼全都退回去了,未出席宴会而送礼过来的,赖五也全都退了。
.




农家小地主 第297章 新政
.
今年开春,圣上就颁发诏书要整顿吏治,赖五是皇上那一派的,若是此时被抓到把柄,他倒霉事小,要是搞坏了皇上的政策事大,到时候就是皇上自己的人给皇上脸上打了一巴掌。
赖五想都不敢想,因此开春之后赖五就很谨慎,不仅自己不收礼,底下的人也都约束好了。
而上次就有人借李家孩子洗三的机会送礼,李石和木兰一时退不回去,只能在还礼上做文章。
好在那些有别样心思的人家都很喜欢办宴会和酒席,谁过生日了,谁又要成亲了,或是要办寿宴,甚至还有春宴等,木兰不管什么宴会,只要将礼还回去就行了。
因为没有差别对待,大家倒也没什么怨言,只有别有用心的人暗地里咬碎了牙。
苏定是第二天到的,这次来的还有王氏和他们的乖乖女妞妞。
妞妞眼睛亮晶晶的,阳阳还记得这个妹妹,一见到她就凑上去摸摸她的脸,咕咚,咕咚的和她说话。
阳阳说不出长句,因此这时候他一连串的话出来就是他儿童国的语言,见妞妞也兴奋的挥着手咕咚,咕咚的回应,木兰就失笑:也不知道他们到底懂不懂对方在说些什么。
迁坟之前要先祭祀一次,苏文是必须要回来的,因为当年安葬赖家人的时候是苏定摔盆充当孝子的,此时自然也要他在列。
赖五很喜欢苏文,那种喜欢和对木兰的喜欢是一样的。
也许是因为有当年苏赖两家的约定在,更因为苏大壮和赖大一起赴难的原因,赖五对苏家的孩子一直有一种责任感,而因为苏文是男孩,这种责任感在他身上体现的就更加明显。
也正因为赖五的看重,许氏在给王氏和妞妞的见面礼时直接提高了两成,赖五见了更加高兴。
他们在江南已经呆了很长的时间了,祭祀起坟之后,赖五也不得不告辞,他们取道钱塘,请了赖家的牌位之后就上京。
苏文在起坟之后就带着妻子女儿回定远县,快要到耕种时节,他有许多的政务要做。
傅氏在孩子满月之后就带着孩子回南阳县与李江在一起。
李石请了左参将帮忙护送。
二月,皇上下诏书,令天下赋田贫民与假田贫民,为无力购买种子的贫民提供粮种与耕种所用的工具。
十年战乱,加上之前的天灾人祸,天下的流民已经统计出来的达两百多万,而在战乱和天灾人祸中失去土地的何止百万
这么多的人都是劳动力,却不能作用在土地上,更是成了国家的隐患。
这些都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对的,因为战乱和天灾,各地都有不少的田地荒芜下来,土地的主人要么都死了,要么被抄了,还有就是不见了。
这些土地都被收归国有,赋田,就是将这些田地赐给贫民种植,土地的所有权归贫民。
而假田,则是将国有的土地与荒山林野等地租借给贫民,收取一定的租金,让他们耕种。
只有让这几百万人有事可做,有粮可食,社会才能安定,而他们所创造的价值先会成为社会的积累,然后会成为国家的财富。
现在国库空虚,皇上又免税三年,部分地区甚至免税五年,可以说,再过两年,皇上就指着这些人给他余些钱出来,不然做什么都束手束脚的。
这是一个好政策,就是木兰也不得不赞叹一声,东汉时期的光武帝就以此巩固了政权,皇上此举就能稳定民心,争取到几百万人的民心。
李石却有些担心,范围太大,只怕尾大不掉,要知道,这世上有清吏,就有贪官,更何况,各地豪强不少,这些赋田和假田到百姓手里的不知能有多少。
说到这里,李石却突然不担心了,只是含了些讽笑,当今性子强硬,若那些豪强犯在他手上,只怕下场不太美妙。
木兰蹙眉,到那时那些豪强地主也不会坐以待毙吧,他们若是挑起造反怎么办天下才堪堪安定下来,这时候的局势可不稳啊。
木兰瞥了李石一眼,幽幽的道:要是再起战事,国库空虚,那皇上也只能从百姓身上拔毛了,李石,你觉得到时我们可能会纳多少税
李石沉下脸,这样看来,皇上最好还是不要与豪强发生大规模的冲突为好。
大规模的冲突不好发,小规模却还是可以的,一个一个的将那些毒瘤拔除,时间可能会长些,却会稳妥不少。
李石给苏定写信。
他将自己的政治思想教给了李江和苏文,却是要通过苏定述说自己的政治意见。
而从苏定和李石第一次就朝廷事务进行讨论之后,这么多年来,苏定已经习惯了听取李石的意见。
李石虽不是他的谋士,却胜过他的谋士。
苏可也经常阅读李石的信件,有时候忍不住嫉妒,此人竟然比他还适合做兄长的左右手,然后就是惋惜,此人若为官,可为相
这是苏可在还不知道李石身份的时候给出的评价,在知道之后就只剩下满心的复杂了,他那个妹妹似乎运气一直不怎么好。
一出生就被送出去,好容易养父母疼爱了,偏偏又全都死了,嫁了一个聪明有才华的秀才,又有大哥帮助,本来可以下半辈子荣华富贵的,偏偏李石中途去学医,还立下不出仕的誓言
外人都觉得木兰运气不好,却不知道木兰一直觉得自己运气很好。
苏定收到李石的信,想了半天,到底叹息一声,连夜进宫了。
而此时,皇上也正在阅读李石给苏定的信。
皇上一直知道李石与苏定有书信往来,也猜到他们是为政事,这次的赋田假田政策是他登基以来动作最大的一次,他知道李石聪明,而木兰常有急智,所以才叫人注意偷听他们的谈话,想要知道他们的意见。
连带着,这封信也就到了他的手中。
苏家有自己的秘密通信渠道,这信一发出去,就是皇上也不能得到,到底还是根基太浅。
和苏家比起来,皇上也是暴发户啊。
这信是暗卫在李石书房里就抄的,因为时间急,所以有些潦草,但并不影响阅读。
李石的建议很简单,推迟全国赋田之策,可以先假田,让流民与贫民在这个春季有事可做,控制每个人假田的数量,只要保证他们不饿死就行。
假田的前两年,皇上又不收税,所以只要田地所出的粮食够他们吃就行了。
现在山东河北山西等离京城近的地方实行赋田之策,这几个地方因为土地肥沃,发展也比别的地方快速,地主豪强也更加强大,在赋田之策进行到一半时派出御史监察各地赋田情况。
有的豪强是真的慈悲心肠,不会与贫民抢那些赋田,也看不上,但有的却不一样,而地方上从不缺少贪官污吏,只要有心抓,都能抓得到。
只要动作快,狠,准,在对方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快速的拿下那些人,不仅可以顺利的开展赋田政策,还能打架豪强,将权利进一步收归朝廷,让利于民。
国库不是正缺钱只要拿下一两个豪强,国库就能熬过今年,自然李石在后面注解了,此法不长久,最好与皇上提的时候不要说出这个理由,不然以后皇上只要一穷就想起抄豪强,那才悲催呢。
皇上读到这里冷哼一声,难道他就是这么小心眼的人
不服气的再读下去,却是李石劝苏定的话,苏家已经走到了瓶颈区,现在苏定远在京城,根本就控制不了钱塘的苏家,与其放任苏家,不如一点一点的蚕食掉苏家的势力,重新再建一个苏家,不然,以苏家的跋扈,早晚有一天要倒大霉。
个人永远是和家族绑在一起的,就算苏定是皇上跟前的红人也不例外。
一旦苏家出事,苏定也肯定不能善了,到时候就不是势力削弱,而是灭族的大罪了。
这个话题李石不是第一次说起,其实早在四年前,李石帮着苏定开始争夺家主之位的时候李石就开始说了,之后又提了两次。
1...124125126127128...25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