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扬天下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何昊远
“秦王且慢,贫道早有言在先,此来,不受秦王一官一职,一金一银。”
“哈哈哈咱们谈了半天,老仙长不饿吗?来人,赐宴!”
这个玄机子倒没有拒绝,韩赞周很快叫人把膳食端上来。玄机子面前的小几上摆的全是素菜,御厨的手艺自然不用说,但玄机子却是只吃了几口,就放下筷子。
秦牧问道“可是饭菜不合老仙长胃口。”
“秦王不必介怀,贫道每餐食量,只此而已。”
秦牧看他鹤发童颜,脸上皱纹甚少,忍不住问道“老仙长今年高寿?”
“秦王见谅,贫道忘了。”
秦牧很想骂一声靠!好吧,就算你真是神仙,也总应该记得自己几岁吧?连自己岁数也不记得的神仙,还算是神仙?恐怕是老年疾呆症患者吧。
“道长鹤发童颜,老当益壮,可有什么养生秘诀?”
玄机子抬眼满有深意地瞟了秦牧一眼,秦牧被他看得有些发毛,玄机子微笑说道“贫道观秦王双目有神,气色甚好,若是贫道没有看错,秦王应该是练了道家心诀。”
这也能看得出来?
*******************************
s九月最后一天,兄弟们,最后决战的时刻到了,再检查一下你的票夹,咱们作最后的冲刺!求月票,求推荐票!
(未完待续。。)





明扬天下 第631章 赶鸭子上架
***
“道长鹤发童颜,老当益壮,可有什么养生秘诀?”
玄机子抬眼满有深意地瞟了秦牧一眼,秦牧被他看得有些发毛,玄子微笑说道“贫道观秦王双目有神,气色甚好,若是贫道没有看错,秦王应该是练了道家心诀。《更新最快小说网站来..》”
这也能看得出来?这让秦牧真感觉他有高深莫测了,他颔了颔首表示承认。
“无量寿福!”玄机子抚着银白色的长胡须,轻喧了一声道号说道,“秦王所练之法诀,若是平常之人,也可起到强身健身,延年益寿之功效,只是”
“只是什么?老仙长不必讳言,有可直说无妨,是不是本王根骨太劣,练了也无甚效果?”
秦牧神态轻松,说实话,玄机子虽然处处表现得高深莫测,但对他说的,秦牧依然不会全信。
玄机子轻摇其头答道“秦王龙璋凤姿,根骨之佳,为贫道平生仅见,何来劣质之说。只是秦王身为帝王,少不得三宫六院,秦王所练法诀,无助阳锁精之功效,阳气若损,秦王练得再勤,效果也不及平常人等。”
“哈哈哈”秦牧朗然一笑,过度纵欲,确定会损害身体,但是让他因噎废食,禁欲苦修,他是不会做的,人生短短几十年,短短几十年啊!
玄机子依旧是一派淡风清,仿佛在对山林花叶、清风白月而语“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这句话出自《道德经》,从字面上可以这么理解执持盈满,不如适时停止;总是显露锋芒,锐势难以保持长久。
如果让秦牧推举一本最博大、最精深的注作的话,他会毫不犹豫地推举《道德经》,这是一本当之无愧的神作。里面的每一句话。所包含的精义,都不只止字面上那么简单。
所以,秦牧也不确定玄机子这个时候说这句话,是不是想劝他节欲,不要总是“锋芒毕露”。
秦牧答非所问地说道“老仙长何以教本王?”
“贫道这里有一功法,只要秦王坚持练习,可终生受益。”
秦牧随口一问,没想到玄机子还真有宝贝。
接下来他传授秦牧一种功法,此功法虽然不是象什么男女双修、采阴补阳那么神奇,但据玄机子所说。只要每天按此法练吐纳,调理身体。加上外部一些刺激锻炼,便能起到助阳锁精的功效。
这反而让秦牧觉得可信度更高,感觉就是开源节流的道理。通过吐纳增强了能力的同时,又能有效地控精;
换而言之,哪怕你夜御十女,但只要能控制住,在第十女时再那啥,那等于你也只是做一次而已。如此一来。基本上就可以避免因纵欲过度,而导致身体亏损。
得了这功法,秦牧心中愉快,他起身微微一揖道“本王谢过老仙长”
“不敢。不敢,礼下于人,必有所求,秦王施此大礼。贫道承受不起。”
果然是人老成精,一眼就看破秦牧不是为他传授的功法致谢,而是另有所求。而且还直接破。好在秦牧脸皮厚,被他破之后,脸上神色不变,还是揖了一揖。
“老仙长神机妙算,想必已经算到本王因何相求了。”秦牧毫不吝啬地给他戴了高帽,接着说道,“实不相瞒,本王这一礼,非为本王自己而施,而是为了天下苍生,如今看来,此事非老仙长亲自走一趟,只怕再无他人可胜任了。”
玄机子回了秦牧一礼,然后一派超然物外地说道“秦王所图者大,贫道也无能为力。”
秦牧微笑道,“老仙长岂不闻乎,为大于其细,图难于其易;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老仙长,本王所图者虽大,然则只须老仙长从细处着手即可,还望老仙长万莫推辞。”
秦牧这番话,也是出自老子之口,用老子来压他这徒子徒孙,还真让玄机子领教了一回秦牧的利害。
“贫道自绝于山林,不问红尘多年,谋国之事,非贫道所长也。”
“老仙长真的已经算到本王所求者为何?”
“不曾。”
秦牧也不怒,一正神色,拿出一付悲天悯人的神情说道“老子有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不知老仙长以为然否?”
老子的话,作为徒子徒孙,能不以为然吗?
秦牧一步一步地下套,每一步还都把老子搬出来,让玄机子有种束手束脚,难以自拔的感觉。
“呵呵,秦王不必拿话套贫道,贫道只怕真的帮不上秦王。”玄机子干脆不丢书袋了,很直白了拒绝起来,虽然秦牧根本没说出要求他做什么事。
“老仙长此言差矣,本王所求之事,并不是要老仙长帮本王,而是帮天下苍生,也帮道家自己。”
这话把玄机子的好奇心勾起来了“秦王还是先说明到底何事吧。”
正应了那句话,无欲则刚,玄机子或许真是对秦牧无所求,所以在他面前,丝毫不似平常人那样诚惶诚恐。
秦牧再次摆出一副悲天悯人、痛心疾首的样子道“本王记得,老仙长自言是在昆仑山清修,那么老仙长应该知道,伊斯兰教正在不断东侵;
唐之前,其教众尚限于葱岭以西,宋之后,整个西域已无一人不信奉伊斯兰教,而且,现在它还在不断内延,河西走廊,河套地区,已经有不少信徒。
伊斯兰教政教不分,且看如今的西域,其内部的白山派与黑山派争战不休,百年不息,西域民众终日生活于烽火之中,深受其害。”
“秦王是天下之主,这些应该是秦王所虑之事,贫道山野之人”
秦牧打断他道“老仙长此言差矣,若是任其内延,将来只怕整个中原都会伊斯兰化。到时道家何存?这些岂是本王一人之事,佛道儒三家凡皆有责。”
“秦王真是高看贫道了,这等大事,贫道便是有心,也无力改变。”
“有心就好,至于道长能不能改变,常言道,为是在人,成事在天,道长尽力了就行。”
秦牧把对他的称呼由“老仙长”变回了“道长”,这是很明显地表明自己的不满,玄机道长听出来了,秦牧这是要赶鸭子上架,根本不容你推托。
当然,除非你真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才可以不在乎一国之君的态度。
玄机子抚须长叹一声,大有被拉上贼船的之感,秦牧随后向他道出自己的计划,让他前往漠西忽悠准噶尔部首领巴图尔珲台吉。
“道长,当年74岁高龄的丘处机率弟子从山东莱州动身,经宜化,越野狐岭,东北行至呼伦贝尔,再沿怯绿连河西行,穿越蒙古高原、金山,甫下经别十八里、昌八里、阿力麻里,塔刺思河、塞蓝。
再撒马尔罕、碣石,越阿姆河而南,前后历经二年,最后在大雪山与成吉思汗会见。并以其高深的道学,折服了成吉思汗。同年,丘处机持旨释放数万沦为奴隶的汉人。
这是何等的壮举啊,本王至今想来,仍心潮澎湃,真是万古长生不用餐霞求秘诀,一言止杀始知济世有奇功。
今日老仙长西行,若事可成,其功将不亚于当年的丘处机。本王知道老仙长已不在意俗世名利,但这等功德无量之事,岂能等同一般欲世名利?在本王看来,此实为大道也!”
秦牧虽然把玄机子抬得很高,但显然根本没容玄机子推辞,这和秦牧之前在论及帝都风水时的言听计从判若两人。
好吧,这就是帝王,而且是心志坚定的帝王,绝不会为你一番话,一些法术所迷惑。
你觉得已经把他迷惑了,其实是他在迷惑你。
合他心意的,他会听你的。但你永远别想主宰他,只有他主宰你。
就象现在,玄机子已经变成了“老道”,而不再是“老仙长”,如果你答应了他的要求,老实为他跑腿,你还可以做回“老仙长”。如果不答应他的要求,估计你连“老道”也做不成!
玄机子那把白胡子一颤一颤的
*****************************************
s最后5小时,请兄弟们再检查一下票夹,把落下的票一并投来吧,决定胜负的时刻,就在这几个小时,俺的心开始悬起来了,兄弟们还冲得动吗!最后冲一程吧!(未完待续。。)




明扬天下 第632章 西京的政治考量(求保底月票)
***
当初秦牧颁旨定三京制,分置南京、北京、西京之时,朝野上下都没有多少反对的声音。◇真正无弹窗的小说网..◇因为这有历朝惯例在。
抛开辽、金、元这些游牧民族的国家不算,就是唐、宋、明三朝,也都有两京或四京。为了加强统治,大秦设三京也不为过。
但当秦牧颁旨,要将太庙、社稷坛、皇陵都设在西京时,立即遭到了很多官员的反对。特别是江南的官员,因为这已经威胁到了他们切身的利益。
起初颁旨置西京,实际上是有名无实,大家自然没有多在意。但如果将太庙、社稷坛、皇陵都设在西京,那事实上等于西京才是首都了。
皇帝居南京,太庙、社稷设在西京,此举不但历朝未有,而且让很多官员产生了疑虑,担心秦牧说居南京只是个幌子,将来西京的宫殿建好之后,便会迁往西京,毕竟太庙、社稷都在西京,这是江山社稷的象征,向来都是设于皇城之内的。
江南的官员当然不愿意迁往残破的关中,这会损及他们切身的利益,直白地说,在江南他们是主场,到了关中他们就是客场了,别的利益且不说,到时在朝为官,想回趟老家都难。
但在此事上,秦牧力排众议,决意要将太庙、社稷坛、皇陵置于关中。这并非单纯是因为玄机子风水之说所影响。对此,秦牧有着更深层次的政治考虑。
养心殿里,内首铺司马安为这件事,亲自求见秦牧,司马安没有一力反对此事,但他作为首辅,必须问个清楚。
关于自己的考虑,秦牧也没有隐瞒他,徐徐地说道“南京确实太偏南了,很不利于对西北的控制。置西京如果只是有名无实,对控制西北意义也不大。而西北,有明一代,向有兵库之称。大明之亡,陕西民乱也是最大的祸因,对此,司马先生应该不陌生。”
秦牧这么一说。司马安大致就明白了他的意思,但他还是追问道“秦王确无意迁都西京?”
秦牧摇头道“不会,关中残破,从唐朝开始,就不足以支撑帝都用度,如今更不行。如果本王真有意迁都。那也是迁来北京,而不会选关中。”
“如此甚好,只是把太庙与社稷另置,终究是前所未有之举,秦王打算如何说服朝中众臣?”
秦牧答非所问道“南京自古繁华地,民风失于绵软,加上后世之君长于深宫妇人之手。难免缺失之刚健。纵观历朝历代,守成之君莫不如此。这是本王最为担心的。本王纵然规定后世之君必须三五年巡狩西北两京一次,但只怕本王百年之后,后世之君未必会再将当回事。”
当初,秦牧规定三到五年必须巡狩西北两京一次,一是为了稳定西北,就象清代的皇帝前往木兰围场避暑狩猎一样,通过此举。强化一系列的宗教、文化、政治、经济的交流,增强对西北的控制力。
二来也是让后世那些长于深宫的君主,多出去走走,感受一下西北的雄风,让自身增加一健朗之气。别长年闷在深宫之中,溺死在女人的肚皮上。那样的君主,是不可能有什么大作为的。
但再强大的皇帝。也只能管生前之事,就算以祖制定下这样的规矩,后世的君主也一定会阳奉阴违,以各种理由把所谓的祖制掏空;
想当年。朱元璋定的祖制不够多吗?但后世的君主真正执行的有几条,别的不说,象太监不得干政,还立了铁牌置于宫门,结果如何?有明一代,太监不但干政,而且权势足以与外廷抗衡,这在历代是极其少有的。
所以,秦牧深知所谓的祖制,是不足以为凭的,但把太庙、社稷、皇陵置于关中后,那就不一样了。
如此一来,后世的君主想不去巡视都难,除非你连祖宗也不要了,社稷也不管了。象嘉靖皇帝30年不上朝,但却不能不祭祖。象朱棣,你可以造反,却不能不谒陵。
总之,把太庙、社稷、皇陵置于关中,就是逼着后世之君,必须走出去。正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一路过去,只要不是昏庸到极致的君主,路上看多了,对民生总会有些感触。
到了二十一世纪,讯息那么发达的时代,上层还需要不时到基层走走,才能了解基层的真实情况。这个时候,那就更加需要了。总之,逼着君主出去巡视,绝对是利大于弊的事情。
另外太庙、社稷、皇陵在关中,平时朝廷就必须加强关中的防务,否则关中若乱,太庙、社稷、皇陵被毁,谁担当得起这样的责任?
关中防备加强了,那么对西北的震慑力和控制力也就强了,这可以很大程度上弥补帝王居于南京对必然减弱对西北的控制的弊端。
这些深层的原因,司马安也能想到了,不用秦牧再一一明。而了解秦牧的心思之后,也更加确定他不会大动干戈,执意迁都西京了,这下司马安算是放心了。
“此事,就有劳司马先生了。”秦牧淡淡地说道。
秦牧意思是让司马安大略地把自己的意思透露出去,以打消大臣们担心迁都西京的疑虑,减少阻力。
司马安拱手答道“吾王既然心意已决,臣自然会全力支持吾王。”
秦牧淡淡一笑,不再讨论此事,至于司马安说什么只要自己下定决心,就会全力支持,这种话听听就好,别当真。就这件事而言,司马安觉得可行,才会支持,如果他觉得不行,他才不会违心附和呢。
“秦王,北伐有功将士的名单基本审核清楚了。不过臣建议,先赏赐中下层将领以及士卒即可,两班文武大臣,还是等吾王正式登基之时,再一并封赏吧,此事如此处置,臣觉得较为妥当一些,不知吾王以为如何?”
秦牧了头,这样确实更好,要不然自己还没登基,对手下的封爵未免不合时宜,封得低了,大家心里不高兴,封得高了,自己这个王的地位尴尬。
倒不如登基之时,再一并封赏,如此也省事得多,相信高级将领以及六部大臣都能理解的。
“此事就按司马先生的意思办吧。”
有关封爵,秦牧打算效仿明朝,异姓最高封爵为公。王爵唯有大功于朝之人,死后方可追封。
生前还是不要封王的好,因为一但达到了“王”这个称谓,在民众的潜意识里就代表着能称霸一方了,这样对大秦的统治会造成许多不稳定的因素。
“对了秦王,山西的奏上递上来了,山右八家,共抄出黄金18八万,现银590万两”
“这么少?”秦牧插嘴问了一句,山右八家以暴利起家,个个富可敌国,据传光是范永斗,家资就有几百万两,这八家加起来,怎么会这么少呢?
司马安微笑道“除此之外,还有不少珍玩珠宝,另有土地七千顷,商铺房产三百多处,茶叶四万斤,食盐二十三万担,各类商品未及详细统计。”
秦牧这才颔首表示认可,八家是大商人,现银肯定不少,不过压在货物上的钱也不少,现银加货物合算起来,这就对得上数了。
他欣然说道“如此甚好,八家里通外国,资敌养寇,必须严惩,男丁便在山西就地问斩吧,让其他晋商们有个教训,以免今后再发生这样的事情。女子则押来京城,将来一并赐予有功将士为婢妾。”
“是,秦王。”
对这样的奸商,秦牧是不会手软的,不诛九族已经是法外开恩了。
总的算下来,抄山右八家,又得了几百万两,差不多够赏赐有功学士了,秦牧心里高兴啊!
当然,更大的期待是,抄没整个北京满城,会得到多少收获呢!
**********************************
s十月天气新,举国同欢庆,昊远在此祝大家国庆快乐!
还有,每个月开局很重要,所以再次给大家磕头,求保底月票!推荐票。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希望在大家的支持下,十月份有个更好的成绩向大家汇报!
谢谢大家,国庆快乐!




明扬天下 第633章 救人心切
***
第二天晚上,科尔沁内乱的消息传到北京,乾清宫里,秦牧将蒙轲的奏章扔到大玉儿面前,面无表情地说道“你生了个好女儿。★手机看小说登录來..★”
大玉儿聪明颖慧,贤达美丽,13岁嫁给皇太极,受封为永福宫庄妃。15岁生下皇四女雅图,也就是发动科尔沁叛乱的固伦公主爱新觉罗雅图。
33岁的女人,有一个18岁的女儿,还真是一对美丽的姐妹花。而且从整件事看来,雅图不但遗传了大玉儿的美丽,而已还继承了她的心智。短短的两天一夜,做出一番令人刮目相看的大事来,还真是不可低估。
大玉儿一目十行,看过蒙轲的奏章之后,脸色顿时煞白。
今天她刚刚看到秦牧在御花园里试枪,那是一种射速快、射程远、威力惊人的火枪,据说是刚由大秦军器监刚研制出来的,叫什么来复枪。
以她看来,这种枪简直是骑兵的克星,如果秦军普遍装备这种新式火枪,别说漠南蒙古,就是遥远的漠北,也难以安生。
雅图这个时候发动叛乱,大秦必将用她来杀鸡给猴看,大玉儿跪在御案前,一边叩拜,一边哀求道“秦王,雅图她年幼无知,做出这样的事,实非奴婢所想,还望秦王能给奴婢一个机会,让奴婢去劝劝她”
秦牧招招手,大玉儿连忙捡起蒙轲的奏章,送回到御案上。秦牧拿过奏章,一边批朱,一边说道“你想回草原?”
“奴婢”
“一个固伦公主已经把漠南搅得够乱的了,本王在想,如果再加上一个更加聪明,加有手腕的圣母皇太后,那会是什么样子呢。”
“奴婢不敢,请秦王明鉴。奴婢绝无此心,只想去劝劝雅图她,不要再作蚍蜉撼树之事。”
“她已经做了。”
大玉儿刚要再跪下相求,便看到秦牧在蒙轲的奏章上批下四个血红的大字虽远必诛!
大玉儿脚下一软,将就跪在御案旁,这次秦牧不等她哀求,就先说道“你是个聪明的女人。应该知道,本王杀不杀你女儿其实无所谓,但是你侄儿弼尔塔哈尔一定不会放过她。”
“可是,只要秦王您发一句话”
“本王为什么要发话,她有什么理由让本王饶了她?”
“因为秦王想要的是整个漠南蒙古,甚至漠北。”
大玉儿想清楚了。光是苦苦哀求,已经难以救得了自己的女儿,所以换上另一种方式。
秦牧转过身来面对着她,伸手抬起她的下巴,这个女人,总让人不由自主产生征服欲的,绝不仅仅是因为她的水草肥美。浑身充满熟妇风韵。
更重要的是,在她撩人的风韵之下,有着一般女人难及的智慧。
“大玉儿,圣母皇太后,呵呵没有你女儿雅图,本王就控制不了漠南了吗?”
“但是雅图却能让秦王更加省力,事半功倍。”
“你可以写封信给她,如果真能让她如你所说。让本王事半功倍,本王可以不要她的性命。不过,她是你侄子弼尔塔哈尔的妻子,如果你侄子不肯饶恕她,本王不会阻止他做什么,因为,本王也是一个男人。”
“多谢秦王。秦王大恩大德,奴婢来世一定结草衔环以报。”
“不必来世了,本王只看重今生。”
“奴婢奴婢此生做牛做马报答秦王。”
大玉儿说做牛做马时,有意无意停顿了一下。不免让秦牧想起骑着她纵情驰骋的画面,这个女人,可谓是把一切细微之处都利用到了极致。秦牧忍不住手一滑,握住她鼓腾腾的峰峦揉搓了一把,才说道“你先退下吧。”
大玉儿双峦被握住时,本以为接下来自己又要高唱牧歌了,但秦牧很快放手,让她微微失望的同时,也暗暗佩服秦牧的自制力。
1...242243244245246...44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