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扬天下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何昊远
一百多艘战船集海上,白帆如,极为壮观,天空中海鸥飞翔,风飞走,海面上碧波无垠,船头犁出一条条白浪。
秦牧站在高大的旗舰上,拿着望远镜观看顾容指挥舰队训练,各船之间有鼓声、旗语、灯语三套联系方式,白天通常是鼓声和旗语并用。非常热闹。
秦牧对海战,特别风帆时代的海战是门外汉,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他来也就是看看热闹。
顾容他们演练的科目不少。有抢“字头”,有“战列线”,有“走之字形”,还有狼群战术,分进合击等等,
其中抢占“字横头”这个战术,秦牧有一了解,
在火炮没有用于海战之前,海战中实际抢的是“”字下面的那一竖,让自己的军舰以船头对准敌船侧面,靠船头的撞角撞击敌舰的船身,然后再靠上敌舰,进行肉搏战,这在火炮出现之前是最常规,也是最有效的战法;
火炮用在军舰上后,情况发生了变化,火炮布置在军舰的两旋,只有侧面对敌时,一侧的火炮才能发挥最大威力,全数开火,而船头对准敌舰时,自己的火炮几乎无法向对方射击;
所以,舰队在作战时,要尽量抢占“”字上面的那一横,争取用自己的侧面对准敌方船头,这样两只相互作战的舰队就形成了“字横头”。
一般的菜鸟或许会认为,抢到字横头时,己方的战船是笔直地排在一条横线上,其实这是极大的错误;
在真实的海战中,绝不是排成一条直线,而是走一条弧线,以半四分之一的圆弧线从敌方的端划过,这样己方才能真正集中最多的火力迅速覆盖敌方。
问题就在于,大家都知道抢占“字横头”重要,别人不会傻愣愣地等着你抢去横头,那么怎么才能抢到字横头,这才是关键所在。
这要涉及到风向洋流、操帆撑舵等一系列的因素,只有随机应变,充分利用一切有利条件,让你的航速胜过对方,才可能抢到字横头。
在顾容的指挥下,鼓声阵阵,舰队在海上热闹地相互追逐了半天,演练完各种阵形战术后,最后还要演练实弹射击。
常言道,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实弹射击是极其烧钱的,但为了迅速提高海军的战力,秦牧是下了血本了,现在舰队每天的训练都有实弹射击这一项科目,以每炮两发炮弹为定量,天天如此。
今天的实弹射击,以海中的一块礁石为靶子,装备了火炮的4艘八百料福船,18艘四百料福船依次从礁石一里外驶过,每门火炮两发连射。
一时间,海上轰鸣阵阵,硝烟弥漫,天空的海鸥吓得落荒而逃,飞了个没影。一道道火舌喷薄而出,一枚枚弹丸呼啸着向礁石射去。
秦牧拿着望远镜仔细观察,发现十发炮弹中,至多才有一发落在礁石附近三十米内,直接命中礁石的一发也没有,有的甚至偏远礁石一两百米远。
这样的射击精度,让顾容脸上有些挂不住,秦牧一望向他,他立即心虚地请罪道“臣无能,请秦王降罪。”
说实话,秦牧心中也有些失望,他下了这么大的血本,让整支舰队每天练习实弹射击,这可不光是炮弹花钱,炮管是有寿命期限的,射击的次数多了,炮管就得报废。
但他很明智地没有把自己的失望情绪表露出来,舰队刚组建不久,就象一个孩子,多鼓励胜于多批评。
他平静地说道“知耻近乎勇,知道自身的不足后,只要坦然去面对,加强训练,本王相信下次来时,一定能看到更精准的实弹射击。”
“秦王,臣”顾容单膝着地,轰然跪倒在秦牧面前,语带哽咽地说道,“秦王胸襟,比这大海还宽广,臣今日辜负秦王厚望,臣万死。下次秦王再来时,若无提高,臣定提头谢罪。”
“起来吧,别忘了你现在是整支舰队的指挥官。”
“是,秦王!”
秦牧隐隐记得,以前看过一种说法,说是这个时期的英国海军在有规定,作战时舰队必须进入300米左右的距离,才能开炮。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说明在300米外,英国的海军射击精度也好不到哪里去,现在东海舰队在一里外开炮,能有这样的成绩,应该还是不错的。
现在大秦陆军的炮击精度很高,但陆军与海军不可同日而语,海上的风浪会让船身摇摆,光是这一,就对射击精度造成很大的影响。
想到这些,秦牧隐藏在心底的失望情绪也淡去了,说不定东海舰队射击精准度并不比别人差多少呢。而且因为刚成军两三个月,技术上还有提高的空间,这就是希望。
秦牧在双屿港只逗留一两天,第三天就回了宁波城,开始着手布置引蛇出洞的计划;
郑家关键在于那支水师,如果能重创郑家水师,福建将不攻自破,只不过要以弱胜强,这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啊,对这个计划,秦牧显得极为小心谨慎
***********************
s求推荐票,再求推荐票,还求推荐票,或许是因为以前昊子求推荐票求得少,大家投得也少,唉,兄弟们,把推荐票都给我吧。
明扬天下 第513章 天一阁
秦牧出海这三天,李香君把宁波的景致逛了个遍。◆ 来 免 费小说..◆当然,也有她非常想去又去不了的地方。
这不,秦牧回到宁波城后,她选在午后秦牧比较空闲的时间,去向他央求道“秦王,奴奴想去天一去看看。”
她今天穿着淡粉色华衣,外披白色纱衣,露出线条优美的颈项和清晰可见的锁骨,裙幅褶褶如雪月光华流动轻泻于地。
走过来时步态愈加雍容柔美,三千青丝用发带束起,头插蝴蝶钗,双颊边若隐若现的红扉营造出一种纯美如花瓣般的娇嫩;整个人好似随风纷飞的蝴蝶,又似清灵透彻的冰雪,轻盈的罗袖,玉腕上时隐时露的金钏,勾勒出她绰约的丰姿和婀娜的身影。
和大头兵们在军营里混了两三天的秦牧,见此丽颜殊色,不禁眼前一亮,满口答道“没问题,你想去哪就去,尽情的玩就是了。”
“秦王,可是人家不让奴奴进去呢。”李香君不禁噘了噘红润的小嘴,俏若娇花。
“咦,这天一在那个庙?敢不让你进去,真是岂有此理,本王这就让人去拆了它。”
秦王下豪气干,换来的却是李香君一个白眼;
她带着一缕香风蹭到秦牧怀里,玲珑娇躯轻扭,的些气馁地说道“秦王没有听说过天一吗?唉,这是嘉靖年间兵部右侍郎范钦所建的藏书,奴奴听说中藏有近十万卷珍本,难得来宁波府一趟,便想去看看。”
“哦,是藏书呀。那你去就是了。”
“呀,奴奴能去的话,还用跟你说吗?奴奴打听过,那范家规矩可多了,什么代不分书。书不出。还规定藏书柜门钥匙由子孙多房掌管,非各房齐集不得开锁,外姓人不得入,不得私自领亲友入,不得无故入,不得借书与外房他姓。最主要的是,女人不能入。”
秦牧看了看她那弹指可破的粉脸,呵呵笑道“那本王可就帮不了你啦,就算本王能把你变成男性,也舍不得呀。”
李香君见他还在打趣,没认真的样子。不禁嗔道“秦王,您没听清奴奴的话吗?天一里可是有近十万卷珍本,近十万卷哎!”
说实话,怀里的人儿太美,他刚才分心了,真没听清这个数字,近十万卷书。在这个时代来说,绝对是个天文数字;
谁说来着,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尤其是在这个战火肆虐的战争年代,大量的书籍被毁,能留存下来的就显得更加珍贵了。
在后世,想看什么就可以百度一下。但如今,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一辈子都没机会看到一本书。
自己希望推动什么工业革命,要科技大发展,全面超越西方。要实现这些。其实最缺少不了的,就是书。
没有知识的普及,没有教育的提高,谈什么科技大发展?
近十万卷书籍,用一个最不靠谱的方式。把这十万卷书分给十万个人,也可能多让几万人识字。
而且秦牧突然意识到,教育,是一直被自己所忽略的一个重要环节,虽然重建过岳麓书院,办了军事学院,办了皇家学院。
但是这些都带有一定的功利心,而非普及型的教育,自己甚至连本启蒙教育的书籍都没有认真过问过。
其实,启蒙教育的教材非常重要,孩子们就象一张白纸,你在这张白纸画上第一笔是什么颜色,这极有可能影响他们的一生。
想通这些,秦牧对此倒是上心了,郑家要对付,但抽个把时辰去天一看看又何妨呢?
他依依不舍地在李香君那"q "上轻抚了一把,说道“香君,去换套男装,本王这就带你去天一看看。”
“真的?”美人惊喜地问道。
她那无限的娇美之态,让秦牧忍不住紧紧拥住她,肆意地狂吻了一番,直到她"j "吁吁,双颊艳若桃花,这才放开,“快去吧,今晚再收拾你。”
李香君娇媚无比的伏在他耳边说了一句,“秦王满足了奴奴的愿望,今晚奴奴也一定满足秦王,秦王想怎么样奴奴都依你”
听了这话,秦牧几乎忍不住立即把她按倒,狠狠鞭鞑一番嘶!得温柔,得温柔才行,这美人儿花径太小太窄,花心又浅,莽撞不得呀!
“快去换衣服,不然本王可要先索取酬劳了。”
“嘻嘻”李香君明丽轻灵,不似董小宛那样娴静,娇笑着跑到里间换衣服去了。
等她再出来时,已经变成了一个翩翩佳公子,手上拿着一把描金折扇,好不风流倜傥,娇小的身子在秦牧面前转了一围,俏然问道“秦王,这样行了吗?”
“我想说不行。”
“为什么?”
“因为你这打扮,把本王的风采都盖住了,唉,你这样出去一趟,不知有多少大姑娘小媳妇会因此害上相思病呢。”
“那奴奴把所有患相思的大姑娘小媳妇,都勾引回来给秦王好了”
俩人打趣了几句,一同出门而去。
秦牧驻驾的这座秋露园在月湖东侧,范家的天一就在月湖西侧,距离很近。李式等人打出秦牧的仪仗开道,从湖南岸绕过去,两盏茶时间便来到范家。
范家当代家主叫范汝楠,五十多岁,接到秦王即将驾临范家的消息之后,带着俩个儿子范光文、范光燮以及一家老小,匆匆摆上香案,在门前候驾;
四周有很多百姓闻讯前来观看,范汝楠既感荣耀,又是紧张,额头直冒汗。
秦牧驾临,范家老小依礼三叩九拜。
随后秦牧提出要入天一一观,范汝楠自然不敢说不,他亲自领路,穿过前院,来到一栋楼前;
楼是硬山重楼式,面阔、进深各有六间,前后有长廊相互沟通,正门上挂着“天一”牌匾。门前还有一个优美的池塘,有水道通往月湖。
范汝楠介绍道“藏书楼最是怕火,家祖建楼时,取《易经》》中‘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之义,命名为天一,取以水克火之意。秦王请!”
秦牧觉察到,范汝楠打开的铜锁上沾着一层灰尘,联想到范家“子孙无故开门入者罚不与祭三次”的规矩,他暗暗叹了一声。
书籍的作用是用来给人看的,按照范家的规矩,有几个人能看到里面的藏书呢?
除了正门有锁,每个藏书又有锁,进了藏书,一本书也看不倒,内全是一些红木橱柜,每个橱柜又都上有锁。
范汝楠命两个儿子一起,把所有橱柜的锁都打开,随便拉开一个,里面都是摆放得整整齐齐的书籍。所有的橱柜打开来,非常壮观,而这还只是其中的一间藏书而已。
秦牧和李香君不禁感叹不己,随手拿起一本书,都是外头难得一见一珍本,有明代的刻本,也有宋代的刻本。李香君看得爱不释手。
秦牧随便看了看,对范汝楠说道“范员外,你家藏书如此之丰,世所罕见啊。其中很多珍本,更是外间难得一见。”
范汝楠连忙作揖道“秦王谬赞了,其实江南有不少人家藏书之丰不下于草民家的。”
秦牧很直接地说道“范员外,本王此来,一是想见识一番,二来呢,是想和范员外打个商量,本王想派人来,把外间少见的珍本整理一下,重新刻印刊行于世,让世人都有机会阅读。不知道范东家可否通融一二。”
秦牧口气和善,没有半强逼之意,但他毕竟是一国之主,范汝楠敢说不行吗?
况且按秦牧所说,只是派人来抄录刻印,并不是要收缴他家的原本。
他连忙答道“秦王既有此意,草民岂敢不从,草民俩个犬子自幼阅读家只典藏,到时就由他们协助秦王派来之人,定不误秦王之事。”
秦牧看了看他两个儿子,都是三十来岁的样子,彬彬有礼,而且目光清明,不象是那种书呆子,从小阅读十万卷书,又不是书呆子的话,那么学问应该不会差到哪里去。
范汝楠特意提出让他俩来协助,这也说明他对两个儿子的学问有信心。
当然,他此举有邀功之意,只要不是书呆子,看在如此多珍本的份上,赐他个小官又何妨呢?
秦牧在天一只呆了半个时辰便离开,这半个时辰只当是让脑子休息一下,眼前紧要的还是先抓紧收拾郑家再说。
******************************
s求推荐票,兄弟们给推荐吧,收藏加推荐,很重要!
明扬天下 第514章 挖坑(求推荐票)
******
秦牧在天一只呆了半个时辰便离开,这半个时辰只当是让脑子休息一下,眼前紧要的还是先抓紧收拾郑家再说。◆ 来 免 费小说..◆
回到下榻的秋露园后,秦牧找来司马凯,对他说道“天一有大量珍本,你立即找人刻印出来,所需费用,本王会从内库拨给。”
司马凯听了非常高兴,照秦牧的意思,只是照原本刻印出来就行,不用重要编撰,这差事不算苦,而且还能阅读大量梦寐以求的珍本,这对读书人来说,是求之不得的美差。
“秦王放心,臣这就去办。”
“你别高兴得太早,还有件事要交给你,本王要你负责编撰一本书,一本用于幼童启蒙教育的数学教材,本王记得徐光启说过,数学是百科之母;而我中国自古以来,一直缺乏数学的启蒙教材。
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些缺失的教材,必须尽快完善。你需要多少人手和资金,本王都会调拨给你,只要给本王一个满意的结果就行了。”
司马凯脸上的笑容顿时凝结住,编数学启蒙教材,说实话,他对数学并不太擅长,但推辞的话又说不出。
秦牧见了他为难的表情,忍不住骂道“瞧你这副德性,你不擅长数学,不会找擅长的人吗?诸葛亮擅长舞刀弄枪吗?还不是一样指挥千军万马征战沙场?本王只是让你去统筹此事,又没让你一个人去编撰,瞧你一副死了爹的样子,要是让我大秦首辅知道了,不扒了你的皮才怪。”
“微臣秦王。千万别让我爹知道,微臣知道错了,一定全力完成此事。秦王,您饶了微臣吧,别让我爹”
“滚。没时间跟你磨牙,赶紧去办。”
“臣遵旨。”
随后,秦牧又再次招集金磊、杨慎、顾君恩,史春秋、林继海、曹卫君等人议事。
“秦王,前往日本的商队不难组织,交给臣去办即可。随行使团方面,秦王随意任命一个人就是,往来宁波的人员十分复杂,臣料定这其中一定有郑家的眼线,只要咱们做做样子,消息应该很快就能传到郑芝龙耳中。”曹卫君非常肯定地说道。
杨慎说道“秦王。臣琢磨了一下。如果能比较准确地掌握郑家船队的行踪,要伏击他,实际上地不重要,咱们完全可以利用夜色发动夜袭。难就难在如何才能准确掌握郑家教舰队的行踪。”
顾君恩接着说道“茫茫大海之上,就算能跟踪郑家舰队,也不可能及时把消息发回来。唯一的可能就是探清郑家启程离港的时间,然后根据航程和航速来推算他们大致的会在何时到达何处。”
这个任务。那只有依赖夜不收了,在场的有夜不收指挥副使燕高飞和指挥都佥事何宁宗。
“何佥事。”秦牧直接名。
何宁宗平时的职责之一,就是负责整理各地夜不收人员上报上来的种类繁多的消息,分轻重缓急上报。
上次郑芝龙突然攻打台湾,夜不收竟然没能提前得到消息,这让秦牧极为不满,自那之后,夜不收在福建郑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总算成功在郑家军内收买了几个人。
但能不能让这些内应把消息传出来,得听何宁宗和燕高飞怎么说。
“回秦王。现在郑家的舰队,一部分守在台湾,大部分留在福建,两地之间往来很频繁。如果到时郑芝龙派福建的人马北上,则不难得到消息。如果是只派台湾的人马北上,臣就不敢保证一定能及时得到消息了。”
郑之龙的舰队有船只三千艘,人数超过十万,大都是武装商船,不可能全部派遣北上,那么他要派遣的话,究竟是派遣福建的舰队,还是派遣驻在台湾的舰队北上,就确实不好说了。
燕高飞想了想说道“秦王,还有一个办法可以一试,在温州一带多派渔船携信鸽出海,一但发现郑家舰队经过,就放回信鸽报信,这或许也能行得通。”
秦牧头道“立即去办,总之要想尽一切办法,一但郑芝龙上钩,就务必要掌握郑家舰队北上的准确时间。”
“是,秦王。”
顾君恩接着说道“秦王,臣以为,有必要让温州和衢州都做好准备,一但海军能重创郑家水师,郑家必定军心大乱,到时立即攻打分水关和仙霞关,当能迅速突破。”
秦牧听了略略沉思了一下,陆上开战的准备现在做得还不充分,至少粮草调拨就还没有到位,这个时候发动全面的福建之战,其实并不太合适。
不过,战机往往不等人,很少有哪场战争是等你什么都准备好了,才来临的。
所谓万事具备,只欠东风往往只是理想状态,这样的情况很少有。更多的战争,都是在你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来临的。
“秦王,福建自嘉靖平倭之后,就没有遭受过大的战乱,民间还是很富足的,大军如果能迅速突破分水关或仙霞关,应该不难从当地得到粮草补给。”
“嗯。”秦牧轻恩了一声,顾君恩的意思是要以战养战,也就是说进入福建后,可能会有一些吃大户的情形,这在战争中很常见。只要不做得太过份,把人家斩尽杀绝,让大户们“捐献”些军粮,这还是可以的。“好,本王这就传令温州的袁宗第和衢州的刘芳亮准备,各位大臣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在坐的各人都不再说道,于是秦牧接着说道“商团和使团的事,就由杨卿与曹知府一起筹办吧,把声势造得越大越好。”
“臣,遵旨。”杨慎和曹卫君一齐起身拱手。
会议散去后,秦牧独自在书房中处理了一些金陵传来过一奏章,其中就包括对螯拜的任命,按内的意思,是暂时任命螯拜为游击将军。
秦牧觉得一个游击将军,对满清的刺激恐怕不够大,于是朱批任命螯拜为参将。想了想,他又指示,任命祖大弼为游击将军,不管祖大弼接不接受,先发布任命再说。
另一份奏章是远在四川的吴晋锡的八百里加急奏报,说是困在遵义一带的刘文秀快撑不住了,意志已经松动,有接受招安之意,不过条件是让他带着几万部下镇守一方,并提出了泸州府或嘉定府两个选择。
秦牧一看奏章,想也没想,立即加以否决,这不是以前了,再这么让你割据一方,这和不接受招安有多大差别?不行,要嘛接受整编,老实做人,要嘛等着做鬼。
最后一份奏章是宁波知府曹卫君递上来的议设市舶司的陈条,秦牧细看了一遍后,派人发回金陵,让内六部先议一议。
成立市舶司是大事,涉及面很广,有必要让六内和各部大臣先详细讨论一番,把各种条规讨论清楚。
秦牧自己也思索此事,希望能借鉴一下后世比较完备的关税体系,让大秦的市舶司职能更加完备,对国内的经济以及对外贸易方面发挥更大的调控作用。
他前世好歹是土豪出身,对关税有一些了解,于是找出一张白纸,把想到的东西一一录下,后世的关税应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关税完税价格x适用税率。
而关键就在于“适用税率”这四个字上,各种商品的税率的制定,前提是对国内经济和进出口贸易有促进作用。
说明白,就是哪种商品的税率高低,要根据国内的经济需要来制定,有些商品进口多了,会对国内造成冲击,那就要税以高税率加以控制。
总之,关税的作用大概可分为四个方面
1、维护国家主权和经济利益
2、保护和促进本国工农业生产的发展
3、调节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
4、筹集国家财政收入
秦牧把这四个作用录下,作为制定大秦市舶司关税的纲领,一同发回金陵,让朝中大臣按此讨论细则。
秦牧做完这些,突然听到李式进来并报,说府外有个自称朝鲜国王子的人求见。
朝鲜?秦牧听到李式说出这两个字时,脑海中第一时间浮现出来的是伟大的白头山革命家族,朝鲜人民的伟大领袖金三胖那萌萌的样子。
****************************
s推荐票,推荐票总是跟不上去,推荐票啊!真心求推荐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