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扬天下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何昊远
哥哥不骗你,就算从普通人来算,秦王也是值得你托付终身的人,如今的杨王后,也是个贤良淑德的人,我就你一个妹妹,如果秦王不好,哥哥就算怎么着,也不会把你往火炕里推的。”
徐若诗听完,已是眼泪蒙蒙的,她一边抹泪一边说道“哥哥别说了,妹妹随你去就是。”
“妹妹,你听我说,今天让你去看画展,没别的意思,平时你不是也绣些花花草草的嘛,这顾美人的画绣,真的是绝妙之极,咱们今天去,纯粹是去欣赏画绣的,你别想太多。”
徐若诗白了他一眼,然后稍稍打扮一下,便与自家兄弟坐轿出门。
这次顾美人的画绣展,就设在桃叶渡旁边的桃叶会馆里,兄弟俩到会馆一看,许多大家闺秀争相来观看,馆前停满了香轿。
但奇怪的是,那些附庸风雅的文人本应是趋之若鹜的,现场却极少有书生前来,徐永顺向主持这次画展的韩赞周一打听才知道,似乎大部份读书人竟是自发的抵制这次画绣展。
抵制?难不成都象钱琛、黄梦梁那两个家伙一样,认为宫中嫔妃出来办什么绣画展,有失体统
徐永顺让自己妹妹进去观看,他则一边与韩赞周闲聊,一边思索,他很敏锐在觉察到,这情况只怕不简单,说不定会掀起一场难以想象的波澜。
徐永顺越想越学得情事诡异,前次争八股,还是一半对一半,这次怎么读书人似乎都站一边去了呢?
徐永顺权贵出身,政治嗅觉比一般人敏感得多,他思前想后,希望能从危机中抓住一次机会。
**********************************
s求月票,求推荐票!
明扬天下 第489章 暗流汹涌(求月票)
******
桃叶渡旁边的会馆分为两进,外头是画绣展出的地方,男女皆可进入参观。☆万本收费小说免费看..☆
里面一进男人则要止步了,那是宫中的顾美人用来接待女宾的地方。
前来参观的女子看完了画绣,可进入里院,向顾美人求教。
顾含烟一身宫装,温柔如水,闲雅如诗,但凡进入里院请教的女子,她都温言以待,耐心讲解。
这是画绣展出的第一天,进来参观的,基本都是些名媛贵妇和千金小姐,繁花斗色,众芳成阵,这样的场合,自然缺不了万千宠爱集于一身的湘妃娘娘。
纤弄巧,星眸流盼,巧儿同样是一身宫装,婉婉婷婷十三四,约略女儿腰如初春杨柳弱袅袅;
她绣工一般,但嘴巴会说,在一旁帮着解说,让温柔腼腆的的顾含烟轻松了不少。
徐若诗看完画绣之后,深深为这项高雅的技艺所着迷,也进到里院来;
但她很快就发现,院里显然成了一个贵妇千金们攀附讨好顾、二人的场所,赞叹奉迎之词不绝于耳,真正静下心来求教画绣技艺的反而没有几人,这让她暗暗皱眉,静静地站在一旁,没有挤上去。
外头的徐永顺与韩赞周是老熟人。前段时间,被秦牧敲打一番后,韩赞周虽然刻意拉远了与徐永顺等前朝权贵的距离,但总的来说,现在他混得也不算如意,根本没有前朝司礼太监的风光大权。
无形之中,与徐永顺等人不免有些同病相怜之感,加上这画展之事,也不是什么机密。韩赞周便一五一十地把情况告知徐永顺。
本来这样的画绣展,是应该大受读书人追捧的才对,但今天前来参观的读书人却是不多。
徐永顺一听这情况就上心了,嘿嘿,你们抵制的。就是我追求的、力挺的!这叫什么来着,节穷节乃现更准备地说,这是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
“韩公公放心,这事情既然是您老在主持,晚辈自然少不得全力支持公公。好教公公把画绣展办得体体面面的。”
徐永顺年纪轻轻,在这天下动荡的年头,能支撑起若大的徐家,自不是等闲之辈。
他急人之所急,想人之所想,对于韩赞周来说。眼下紧要的自然是办好秦王交待下来的绣画展;
他有幸参予秦王与司马安几人的讨论,自然明白,这件事对秦王来说有多看重,徐永顺全力支持他办好这次画绣展,自然会让他感激在心。
“成章啊,你有什么主意?”
成章是徐永顺的字,韩赞周叫得十分亲切。徐永顺微笑道“公公,秦王让您来主持这次画绣展,足见秦王对这次画绣展的重视,秦王大概是想通过此举,增强影响力,为后面的事情作铺陈。”
“不瞒成章,确是如此。”
“公公,不就是要是增强影响力嘛,那些腐儒酸丁不来,就没办法增强影响力了吗?诚然。他们来做几首诗,传扬出去,这影响力肯定不小,但没有他们,咱们照样可以通过其他办法达到这个目的。”
“有何办法。成章快快道来。”
***
乌衣巷。自古以来,这里就是高官显贵集之地。
内次辅诸葛敏的府第就座落在乌衣巷,这豪华的宅院,原是弘光朝内辅臣王铎的府第,王铎与钱谦益等人降清后,被一同抄家,这栋豪宅使被秦牧赐给了诸葛敏。
整栋宅子红墙绿瓦精雕细刻,园中亭台楼榭皆临水而建,有的亭榭则直出水中,满带江南水乡的特色。
园中池水清澈广阔,遍植荷花,风亭边林荫匝地,水岸藤萝纷披,虽只是初春时节,但园中却不缺景致。
作为炙手可热的内次辅,平日里怀着各种目的前来拜谒之人自然是不胜枚举,诸葛敏行事,一向还算比较低调,但身居高位,总难免要作些应酬。
亭台之上,诸葛敏与前来拜访的御吏马唯中、礼科给事中沈青阳对坐而饮,春寒尚在,三人兴致却不减,旁边几个侍女频频斟酒。
“老,这回秦王怕是要动真的了。”马唯中微露忧态说道。
礼科给事中沈青阳随即道“重农抑商是历朝历代之根本国策,如今秦王要把民间资本转到工商上来,这是动摇国本之举啊。商贾不事生产,重利轻义,投机取巧不劳而获。每每灾祸之时,商贾便囤积居奇,哄抬物价,损国害民,谋取私利,这样的事层出不穷,秦王竟视而不见,如此下去,是取祸之道啊。”
诸葛敏一手抚须,波澜不惊地说道“二位不要激动,秦王现要只是有此想法,并没有付诸实施,事情尚有转寰的余地。”
“哎呀老,民以食为天,农为国之本,重视国本方能使百姓安居乐业,人丁兴旺,使国库粮仓充盈,既可内无粮荒、动乱之虞,也可外无侵扰之虑,这等关乎国本之大事,岂能等闲视之。
秦王心存此意,本就是危险之事,如今更是让宫中美人出来办什么绣画绣,这端倪已现,老是国之柱石,匡正君主之过失。”
“不错,自古以来,女子有三从四德,秦王要招女子为医、还要办什么女学,这岂不是坏了纲理伦常?将来这天下还有安宁吗?”
诸葛敏轻叹道“不瞒二位,老夫已经劝过秦王了,奈何唉。”
朝廷设立御吏和给事中,本来就是为承担匡君过失,封驳施政臣不当之责的。马唯中与沈青阳二人越说越激动,大有以天下为己任之态。
马唯中慷慨地说道“下官这就去联络同僚,一起上书进谏。”
“好,下官也去。”沈青阳跟着表态道。
诸葛敏似乎什么也没说,却无形中把马唯中和沈青阳套了进来,酒到微醉之时,二人慷慨激昂,一齐表示回去之后立即联络同僚,联名上表谏君之非。
***
元宵佳节,王府里也少不得设了些花灯,与民同乐。
秦牧在御书房处理完一天的政务,正准备回后院与杨芷她们同渡佳节,燕高飞匆匆进来,向他耳语了几句“秦王,御史们在串联,国子监的监生也议论纷纷”
秦牧的脸色顿时阴沉了下来,对燕高飞耳语几句后,说道“去吧,这阵子我时刻注意京中以及整个江南的动静,万不可大意。”
“是,秦王。”
燕高飞告退下,秦牧独自站在檐下沉思起来。
重农抑商,这在中国古代,确实是必须的,以前生产力低下,过多的人从事工商业,会使得耕作的劳力不足,粮食产出少,进而危及国家稳定。
重农抑商这项政策,最早由李悝在魏国的改革中出现,随后商鞅在秦国的变法中将重农抑商政策第一次明确提出,并以此作为大力推行农战方针的基本内容付诸实施。以后历代统治者都将其作为治国的典范。
不可否认,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农业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起到了积极作用。
例如商鞅变法积极推行农战方针,采用各种手段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鼓励发展农业生产,从而促进了秦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
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特别是随着玉米等高产作物在大秦的推广,粮食产出有了极大的提高,商品经济越发活跃;
到了这个时候依然坚持重农抑商的政策,把商农发展对立起来,显然是不对的。
如果继续在重农抑商的政策思想指导下,推行一系列不利于资本壮大的措施,无疑是违反了经济发展规律。
在想资本壮大,科技需要提高、劳动力要充足。
就目前的情况看来,除非把女人的作用释放出来,短期内很难保证劳动力充足,秦牧可不想到非洲去贩些黑人到中国来。
但是,固有的思想已经延续了近两千年,一朝要改变,谈何容易啊!
现在只是对几个大臣吹吹风,没想到竟是引来暗流汹涌
秦牧冷冷地哼了一声,然后深呼吸几下,让面部的表情变得轻松起来后,才向后院走去。
************************
s最后一个星期,能不能坚持住,全看各位兄弟的了,求月票,昊子害怕倒在最后一里路上,求兄弟们支持!
明扬天下 第490章 元宵佳节
******
元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正常情况下,皇家都会在午门上张灯结彩,而午门之外摆设螯山灯火,即将千盏彩灯堆叠成山;有的螯山叠至十三层,形状有如传说中的巨螯形象,因此俗称之“螯山”。★ 來 免 费小说..★
平时警备森严,平常百姓不能涉足的午门禁地,也特别开放三天,观灯赏月,君民同乐。宋明以来,一直如此。
不过这些,都是国家承平之后的事,现在大秦连皇宫都没有建好,想布螯山与民同乐也没有适合的地方,因此只在王府后院设了些灯,供自家观赏。
到了晚上,李香君、董小宛她们多头戴珠翠,或加玉梅、或插雪柳,上衣则以白绫袄儿为主,下配各色长裙。
按照时下的习惯,人们夏天多穿浅色衣服,冬天多着深色衣服,在寒气未退的元宵穿白似乎有悖常理,而这却正是宋明两朝元宵节妇女服饰的殊俗。
元宵节妇女穿白的习俗,最早见于宋代。《武林旧事》记载‘元夕节物,妇人皆戴珠翠、闹蛾、玉梅、雪柳、菩提叶、灯球、销金合、蝉貂袖、项帕,而衣多尚白,盖月下所宜也。‘
白绫袄给人的印象是淡雅、俏丽,由此也增加几分轻佻。
此种仪态在元宵节这类全民参与狂欢古代情人节里,是合乎情理的,月下穿白衣,飘飘若仙,能引来更多追逐的目光。
问题就在于,初更时分,大家在后院里吃酒、赏灯时,连几十个侍女也全换上白色衣裳之后,一时满院白衣飘飘,秦牧被晃得有些眼花,反而有些找不着北了。
反而是唯一一个没有穿白色衣裳的杨芷。更引人瞩目。
杨芷作为王后,身份地位特殊,使她不得不保持庄重,打扮要雍容华贵,举止须庄重大方,略显轻佻的白绫袄儿是不适合她的。
她穿着貂鼠皮袄,下着百花裙,外头再披一件火狐大氅,在一片俏白之中,她一身雍容华贵的装扮。在明亮的灯前月下反而抢尽了眼球。
不管外头有多少烦心事,元宵这样重要的节日,秦牧都希望能与家人一起愉快度过,他暂时抛开了一切,与妻儿吃酒赏灯,后园里挂着各式花灯百余盏,在水上还有许多莲灯在飘荡,营造出一片唯美的情景,笑声阵阵。
在杨芷的带领下。园中的女子,包括怀有身孕的卞玉京也由人扶着,在院中的亭台曲榭间结队转了起来,这个呢。在民间叫“走百病”。
“都城灯市春头盛,大家小家同节令。姨姨姥姥领小姑,撺缀梳妆走百病。俗言此夜鬼空穴,百病尽归尘土中。不然今年且多病。臂枯眼暗偏头风。踏穿街头双绣履,胜饮医方二钟水。”
这是一首描写民间妇女走百病的诗歌,但凡到元宵之天。民间妇女相率宵行,一来赏灯,二来消疾病,还真是一举两得,民间的妇女还会去城门,暗中举手摸城门钉的习俗,摸中者,以为吉兆。
杨芷她们没法出去摸城门钉,不要紧,还有一个方法,那就是走桥,后院风池上有九曲廊桥,走就是了。
曲桥上也挑着花灯一盏盏,一路走一路赏,这样的热闹,秦牧也参予了,走百病嘛,反正是取个吉祥之意,倒也不限男女。
可惜的是,秦家小子不争气,轻轻摔了一跤,竟哭了起来,这可是秦家的宝贝儿,他一哭,顿时惊得群莺乱飞。
秦牧阻止了这群乱莺。站到儿子前面,谆谆诱导“业儿,你再哭可就把天兵天将引来了,快起来,自己起来,咱们爷俩一起赏灯赏月,瞧瞧那盏莲灯,多漂亮,你再哭它可就不亮了”
这回管用了,秦家小子自己爬了起来,一边抹着眼泪,一边扯着秦牧的手说道“爹爹,爹爹要灯”
“这个简单,只要你不让爹爹摘月亮”
“爹爹,要月亮!”
秦牧还没说完,他儿子立即打蛇随棍上,改变主意了。顿时间,四周噗哧连声,就连持重端庄的杨芷,也不禁笑得弯了腰。
巧儿更嘻嘻哈哈地捣蛋道“秦大哥,快摘月亮去,业儿,对嘛,咱们就要月亮哦。”
秦牧给了她一个暴粟,然后蹲下身来对儿子说道“儿啊,你看,天上只有一个月亮,大家都在赏月,爹爹要是把它摘下来给你了,别人就看不到了,这不好,别象你姨,遮挡月亮的事就她能干,我儿呢,将来是要造福百姓的,怎么能把月亮摘下来自己一个人观赏呢,对吧?”
“爹爹,那里”
秦业小手一指水面,秦牧差晕倒天上有个月亮,水中有个月亮,我不知道,我不知道,哪个更圆,哪个更亮昂昂
湘妃娘娘笑得前俯后仰,已经顾不得一淑女形象,“嘻嘻哈哈,秦大哥,快下水捞月亮,反正这个别人也赏不到,捞上来给业儿也没关系嘻嘻”
“儿啊,水中这个月亮呢这个嘛这个捞上来就不亮了,你也就看不到了,有些事啊,咱们必须有舍,才会有得”
“爹爹,要月亮!”
很显然,秦王下这套高深的道理他儿子暂时不屑去领会,人家就要月亮了。
这毛孩子,要月亮是吧,爹爹让你自己下去捞好了。秦牧抄起儿子,就往池里丢这是不可能的。
他往儿子脸上亲了一口,笑道“好,这个不难,看爹爹的,去一个人,拿水盆来。”
最终,秦牧用盆把月亮捞了上来,盆中盈盈月影逗得儿子咯咯直笑,这场走百病才得以继续进行。
完了大家回到亭中,继续吃酒赏灯,巧儿凑过来,好奇地问道“秦大哥,你刚才说什么天兵天将下来,是怎么回事,真有天兵天将吗?”
很显然,这丫头看多《初刻拍案惊奇》了,就爱听这些神啊怪啊的事情。
李香君、董小宛、顾含烟几人在猜灯迷,一个个白衣飘拂,轻盈若仙,美啊!
别人赏灯,秦牧赏美人,嘴里随意地答道“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只神鸟困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
“呀,那后来怎么办?”巧儿眼睛变得亮晶晶的,一头扎进他怀里催问道。
“后来,天帝知道了此事,十分震怒,就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要把人通通烧死。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
“天帝的女儿不救大家吗?光是把这个消息告诉大家,大家能打得过天兵吗?”
“当然打不过。所以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犹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吓得不知如何是好。”
“那可怎么办?”
“琮了好久,在大家快要愁坏的时候,一位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挂起红灯笼、爆竹、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就不会多此一举派兵下来了。
大家听了都头称是,便分头去准备。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兵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就禀告天帝不用下凡放火了。人们就这样保住了生命。为了纪念这次的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就有了元宵节啦。”
“嘻嘻,秦大哥胡说,哪有这样的事。”
“那你还听得津津有味的?”
“姐姐也听得津津有味的。”巧儿立即将矛头引向杨芷。
“去去去,去猜你的灯迷,我要和你姐姐好一会儿”
“夫君!”杨芷红着脸啐他一口。
“哈哈,娘子别误会,元宵嘛,花好月圆,是这个好”
他不解释还好,一解释,杨芷更羞,也跑去跟李香君她们猜灯迷去了
**********************
s突然,暴雨来了,怕停电,匆匆上传这章。月票榜上,也是电闪雷鸣啊,别人追得好利害,一天上百多票啊,兄弟们,俺满身无力感,弱弱地求月票,再求月票,还求月票,月票月票月月票!
(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明扬天下 第491章 软玉温香
***
御书房里,柳如是添好了香,又仔细斟好了茶,端到御案上放好,动作轻柔无声,只有空气中飘开的淡淡幽香,让人感觉到她的存在。◇真正无弹窗的小说网..◇
韩赞周悄悄瞄了一眼这个充满了成熟风韵的女人,然后垂下眼睑说道“秦牧,画绣展出两天来,前往观赏的已多达千人,这其中,承直郎徐永顺找人写了一个戏文,讲述苏州一大家闺秀因一幅画绣,与一风流才子相识后所遭遇的离奇故事”
“经过重重波折,最后有"q r"终成眷属对吗?”秦牧扔下手中的奏折,微笑着问道。
才子佳人,中间以一幅画绣为线索,这样的故事,只要编得离奇一,浪漫一,唯美一,在这个才子佳人倍受追捧的时代,还是很能吸引人的。
韩赞周呵呵地笑道“秦王圣明,一猜就着。”
秦牧随口问道“本王听说徐永顺刚刚跟人打了一架,案子还闹到应天府去了?”
“回秦王,确有其事。”接着韩赞周将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
徐永顺想以此邀功,秦牧自不难看穿,这本来是一件芝麻绿豆大的事情,不值他这堂堂一国之君去过问。
但是,在这件事情中,那些读书人的表现,却让秦牧感觉到了青萍之末的一丝微风。
“金陵再展出一天,就到苏杭等城去巡展吧,老韩你年纪不小了,就不必亲自去了,派个能办事的人去即可。”
“秦王”韩赞周难得听到秦牧说一句体己话,感动得跪下含泪说道“老奴无已为报。唯有肝脑涂地”
“行了,起来吧。”
“多谢秦王。”韩赞周起身后,恍惚间想起一件事来,连忙说道,“秦王。老奴想起一件事来,有个叫向喜的人,给大秦时报投了一份稿子,说他改进的炉子,能增加温度,炼出更好的精钢来。老奴看了之后。觉得有些价值,便把稿从留下了。”
秦牧立即说道“拿来给本王瞧瞧。”
“是,秦王。”韩赞周应了一声,匆匆去拿稿子。
秦牧之前让韩赞周在报上出了一份广告,征集各项技术。秦牧相信,民间自有高人在。关键就看你善不善于发现,重不重视。
秦牧就曾听说过这么一件事,说是清康熙年间,就有个叫戴梓的人,发明了机关枪。
当然,那时不叫机关枪,叫二十八连珠火铳。铳背是弹匣。可贮存28发火药铅丸。铳机有两个,相互衔接,扣动一机,弹药自落于筒中,同时解脱另一机而击发。它的形状很像琵琶,能够连续射击28发子弹。
这件事告诉我们,千万不要小看古人的智慧,民间的人才是很多的,只是在这年代,大多被斥为奇技淫巧。不受重视而已。
只要稍加重视,秦牧相信,大秦的科技绝对能迎来一个蓬勃发展的" "。
韩赞周把向喜的稿子拿来之后,秦牧仔细看了一下,说实话。他对炼钢的高炉没什么了解,有关炼钢,他只知道提高温度应该能炼出更纯的钢铁来,再加炭能增加钢铁强度什么的。
向喜的稿子说的主要是他的设计的炉子,秦牧看完之后,觉得他的设计还是有些道理的,至于是不是真能炼出更好的钢来,这就不好说了。
但无论如何,秦牧决定一掷千金,哪怕是买副马骨。
“老韩,你立即派人去找这个向喜,把他带到工部,让宋尚书亲自考核一下,如果宋尚书也觉得他的话有些道理,本王会拨一笔钱,让他到马鞍山去主持修建一座钢炉,去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