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我待卿之以诚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秦墨兮

    也因此古往今来这朝会时间的长短就是无法固定的。

    也就是说,何老太傅最早,也得明日午时前后才能来东宫查看慕翎太子的课业。

    “所谓今日事今日毕。太傅昨日布置的课业,我本该昨日便完成的,推迟到今日已是不对了。今日既然能做完,又何必再往后推迟反正再如何推迟,我始终还是要做的。”面对自家软萌萌的小丫头的提问,慕翎太子到是很有耐性地回答了。




第160章 刑罚考录4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我待卿之以诚 ”查找最新章节!

    “所谓今日事今日毕。太傅昨日布置的课业,我本该昨日便完成的,推迟到今日已是不对了。今日既然能做完,又何必再往后推迟反正再如何推迟,我始终还是要做的。”面对自家软萌萌的小丫头的提问,慕翎太子到是很有耐性地回答了。

    锦画堂默默地听完了她家皇兄的话后,方默默地抬眸,不动声色地扫了一眼她家皇兄身后那面墙上挂着的一幅笔迹工整端方的字。

    但见洒金的宣纸上,用工整端方的隶书写着一首诗——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若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故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起。

    锦画堂记得,这首诗是她家皇兄自己亲手誊写的。而今看来,她家皇兄还真是身体力行地在诠释着这首诗所想表达的中心思想啊……

    如此暗戳戳地想着,锦画堂再一转眼,却险些被她眼前突然多出的一摞蓝皮书吓一跳。

    那摞蓝皮书叠得很整齐,同时也叠得很高,粗粗一扫,估摸着得有八本还有多的。

    锦画堂眨了眨眼,又仰头看向她家笑容温和的皇兄,以眼神询问:几个意思

    接收到自家小皇妹询问眼神的慕翎太子伸手轻拍了拍那摞蓝皮书籍,笑容和煦如春风:“昨日答应你要给你讲讲杖刑的学问的,这些书里便有关于杖刑的规定。你且先看看,若有不认识的字便来问皇兄。”

    一听她家皇兄这话,锦画堂的嘴角就微不可见地抽搐了一下:虽然上一世的她文不成武不就,一看经史子集就犯困,可她毕竟是一国公主,还不至于真的废物到连那些常用字都不认识的地步好吧!!但是……

    她现在才五岁好吧!上一世的她在这个时候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出来好吧!!她家皇兄是脑子搭错了筋才会说出让她自己看书的话吧!!!掀桌!!

    于是,锦画堂只能忍着额角那隐隐跳动的青筋,噘着嘴装委屈:“皇兄,母后只教我认了自己的名字,还有一些常用的字虽然教了但并不多……”

    见小丫头一副委屈巴巴的模样,慕翎太子心中一软,习惯性地一弯腰就将站在书案旁的小丫头抱了起来。

    然而将小丫头抱起来后慕翎太子才发现,似乎无处安置小丫头啊……

    余光瞥见书案上还有一块干净空余的地方,慕翎太子索性便将怀里的小丫头放了过去。

    突然就被她家皇兄抱了起来,转眼又坐在了书案上的锦画堂:“……”

    这厢,慕翎太子一手扶着小丫头的胳膊防止其摔下书案,另一手揉了揉小丫头的脑袋,温声浅笑:“到是皇兄疏忽了。那阿媛如今认识多少字”

    “嗯……”被问话的锦画堂皱起眉头努力装成一幅苦思冥想的模样,憋了好一会儿才伸出了三根手指,同时得意洋洋地笑道:“阿媛认识三十多个字哦!”

    闻小丫头此言,慕翎太子忍不住笑着摇了摇头:“真是少年不知愁滋味啊!不过认识三十多个字,真不知你这得意是从哪里来的。”美丽书吧

    锦画堂只管装作听不懂她家皇兄话里暗藏的取笑,依旧得意洋洋地笑着:“母后说阿媛能认识这么多字已经很了不起啦!”

    见小丫头依旧笑得如此得意,慕翎太子虽觉得好笑,却仍是顺势揉了揉小丫头的脑袋,夸赞:“是是是!我们家阿媛最了不起了。”话音一转,慕翎太子又如是笑道:“那皇兄来教阿媛识字,如何”

    锦画堂自然是笑呵呵地应了一声:“好呀!”

    得了小丫头肯定的回答,慕翎太子便从书案上的那摞蓝皮书籍里取了一本书在手中,转身便将坐在书案上的小丫头抱进了他怀里。

    下一瞬,就见慕翎太子一弯腰,径直抱着他怀里的小丫头坐在了他身后的那张梨花木太师椅上。且坐下后,慕翎太子还将他怀里的小丫头调整了下位置,让小丫头的后背靠在了他身前。

    无论是被慕翎太子从书案上抱起来,还是被慕翎太子掐着双腋调整坐姿,锦画堂全程都是笑呵呵的模样。直到……

    慕翎太子真的开始一个字一个字教锦画堂识字——

    “诸上书若奏事,误犯宗庙讳者,杖八十;口误及余文书误犯者,笞五十。这句话的意思呢,是说官员若上书奏事冒犯了王族宗庙,要杖责八十……”

    “即纲、典自相放代者,笞五十;取财者,坐赃论;阙事者,依寄雇阙事法。仍以纲为首,典为从。这句话的意思呢,是说……”

    漂浮着清淡却提神的冷香的殿宇内,白衣胜雪的慕翎太子端坐在梨花木的太师椅上,手捧一本一指厚的蓝皮书籍,白皙纤长的食指指着摊开的书页上的内容,一个字一个字地同坐在他怀里的小姑娘讲解着书中所述内容。

    为了装成一个正常的五岁小孩而告诉她家皇兄她只认识三十多个字的锦画堂:她家皇兄讲文章的速度还没她自己看来得快!唉……装不识字的小孩什么的,心好累……

    不过经过慕翎太子认真仔细的讲解后,锦画堂对于杖刑的了解到是更为透彻了——

    自古三百六十行中就没有杖刑这一行,但这一行绝对是靠手艺吃饭的。

    笞杖在手,生杀、轻重仅在一念之间。

    于是,怎么打人就成了一门学问。

    《刑罚考录》中记载:宫中负责施行廷杖的校卒在训练时,会先用皮革绑扎成两个人形,一个里面放上砖头,一个外面包上纸,然后再给它们穿上衣服,让校卒对它们行杖。

    放砖头的人形是用来练习“外轻内重”手法的。要求能做到看起来似乎打得很轻,衣服和皮革都不能破损,但里面包裹的砖头要打碎;

    包纸的人形是用来练习“外重内轻”手法的。要求做到看起来似乎打得很重,衣服和皮革全都打破损是最好的,但里面包裹的纸不能有半分损伤。

    若校卒行杖能达到这样的水平,才算合格。



第161章 刑罚考录5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我待卿之以诚 ”查找最新章节!

    关于杖刑,不仅是《刑罚考录》中有相关记载,便是民间传记中也有类似的文章记载:

    从来州县衙门掌刑的皂录,这小板子打人,都是要预先操练熟的。有的虽然打得皮破血流,而骨肉不伤;亦有些下死的打,但见皮肤红肿,而内里却受伤甚重。

    有人说,凡为皂录的,预先操练这打人的法子,是用一块豆腐,摆在地下,拿小板子打上去,只准有响声,不准打破。等到打完,里头的豆腐都烂了,外面依旧是整整方方的一块,丝毫不动,这方是第一把能手。

    更有《狱中杂记》中记载着如此事例:

    有三个犯人遭受同样的杖刑,为了少吃点苦头,他们事前都贿赂了行杖的差役。第一个犯人送了三十两银子,被稍微打伤一点骨头,养了一个月的伤;第二个犯人送了一倍的银子,只打伤一点皮肉,不到一个月就好了;第三个犯人给了六倍一百八十两银子,受刑后当晚就步履如常了。

    另,按照《刑罚考录》的记载,杖刑一般是“去衣受杖”。即无论男女身份,都应该脱掉中衣,直接用毛竹、木板杖打臀部。

    而像昨日那种只除去受刑人的外裳却留下中衣的杖刑,则是重在惩罚而非羞辱。

    弄明白了杖刑里的猫腻后,锦画堂到没就此提出要走,而是继续安静地窝在她家皇兄怀里,听她家皇兄温声细语地给她讲解那些文绉绉的刑律。

    慕翎太子什么都好,好得简直无可挑剔。就是尊礼重教得有些过分了。

    锦画堂记得上一世时,她即将过七岁生辰的时候,也不知道是哪个挨千刀的大臣特意找着她家皇兄说了这么一番话:“自古男女七岁不同席,殿下与公主一母同胞虽无需如此顾忌,但再搂搂抱抱却也是不成体统的,无论在内在外都需注意才是。”

    锦画堂一直都觉得她家皇兄聪慧是聪慧,在某些方面却老实得可怕——

    上一世,她家皇兄不但果真信了那个大臣的话,还转个头就将那个大臣与他说的这番话原原本本地告诉了她。

    但那时候的锦画堂尚年幼,并未将这话当回事。直到……

    上一世的锦画堂过了她七岁生辰以后的某一日……

    那日,锦画堂在东宫内玩耍时不小心崴了脚,习以为常地向身旁的她家皇兄伸出双手求抱抱的时候,她家皇兄先是看了她一眼,然后,无视了她的请求。

    那日无论锦画堂如何撒娇耍赖,甚至撒泼打滚,她家皇兄都不肯抱她回宫,甚至连背一下都不愿意,只肯伸手扶着她。气得锦画堂当时差点没挠墙!!

    也是直到那次,年幼的锦画堂才发现,她家皇兄是真的再不肯抱她了,才算是终于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只是许是老天爷对她格外宽厚一些,不但让她这个本该命绝之人重活了一世,还让她回到了她五岁这一年。

    时隔两世十余载,终于再次窝在了她家皇兄怀里的锦画堂默默感受着来自她家皇兄的温暖怀抱,暗戳戳地想着:如今距离她年满七岁还有一年多,趁现在还有机会,她自然要多在她家皇兄怀里赖一赖才不枉她重活这一回啊!

    只是许是昨夜睡得太晚,今日又起得太早,兼之她家皇兄的声音又温柔和缓得让人忍不住心绪放松,于是赖着赖着,锦画堂的上眼皮和下眼皮就开始打架了。

    “困了”正当锦画堂快要抵抗不住睡意合上眼皮的时候,耳畔忽然传来了这么一声温柔且带着微微笑意的嗓音。第六书吧

    被困意包围的锦画堂无意识地点头,含糊不清地应了一声:“困……”

    垂眸看着窝在他怀里,小脑袋正往下一点一点的小人儿,慕翎太子笑着摇了摇头。

    小丫头聪慧是聪慧,可终究是孩子心性啊!

    将手里那本才讲了几页的书籍轻轻放回到对面的书案上,慕翎太子动作轻柔地将他怀里的小丫头环抱起来,起身,一边往他平日暂作小憩之用的隔间的方向走去,一边柔声说道:“困了,便睡会儿罢。”

    已经陷入半昏睡状态的锦画堂闻言,只低弱蚊吟地应了一声:“嗯……”

    见小丫头应过一声后就再无声音,慕翎太子知道,小丫头这是彻底扛不住倦意睡着了。

    因此,将他怀里的小丫头放在隔间里那张柔软的软榻上时,慕翎太子动作轻缓得仿佛周围的时间流速都减缓了一般。

    那堪称小心翼翼、谨小慎微的动作,仿似他怀里的小人儿是其珍之又珍的珍宝。

    就这般动作谨慎地将已经睡着了的小人儿放在软榻上后,慕翎太子这才倾身伸手,将软榻上方的窗户推开了。

    这间隔间里的窗户正开在风口的位置,以至这间隔间一年四季都有徐徐清风穿堂而过。

    然,因慕翎太子身体不好,不可长久吹风,这间隔间里的窗户平日都是虚掩着的,只留了一条小缝隙通风便足矣。

    但眼下天气炎热,这隔间又狭小便更显闷热,偏小孩子又大多火气重,慕翎太子是真怕小姑娘在这隔间里闷坏了。

    而此时随着窗户被打开至最大程度,一股含着青草香的微风刹那间便吹拂进了隔间里,直接将之前包含于隔间内的燥热吹散了大半。

    动作小心地扯了软榻角落里的薄毯盖在小姑娘腰间,慕翎太子这才转手去帮小姑娘脱其脚上绣鞋。

    然,在看见小姑娘左脚上缠着的纱布时,俊秀的少年不由自主地蹙紧了双眉。

    昨日,他走后,椒房殿里发生的事,慕翎太子事后是有听说的。

    而关于凝胭公主伤了脚的事情,慕翎太子也听说了。

    只是听说和真的看见,始终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昨日初听闻凝胭公主伤了脚时,慕翎太子虽也露出了担忧之色,却远不及今日此刻亲眼看见小姑娘那缠着纱布的左脚时那般担忧。

    他打小疼爱至如今的妹妹,却为了几个奴才,将她的脚弄伤了……

    眸色深沉地注视着那层层白纱许久,慕翎太子方低声叹了一句:“傻孩子,为了几个奴婢,何至于此呢”



第162章 此生初见1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我待卿之以诚 ”查找最新章节!

    锦画堂又做噩梦了,不但从梦里惊醒了,还吓得直接坐了起来。

    只是一睁眼,锦画堂却不似以往那般能清楚地记得梦境里的内容,而是一反常态地将梦境内容忘得一干二净,半分都回忆不起来。

    只是透过那浮满了额间、甚至将她身上的衣裳都湿透了的冷汗,锦画堂知道,那个让她完全记不住内容的梦境,绝对不是什么好梦。

    只是经此一次后,又经过再三思忖,锦画堂终于做下了一个决定——

    自今日起,往后她不管去哪儿都务必要将那串佛珠随、身、携、带!!

    他奶奶个腿儿的!!这没有佛珠傍身,她连小憩都不得安稳了!!

    因为这座偏殿的占地面积实在太大了,慕翎太子将之改造成书房的时候,顺手将殿内空间划分为了四个区域——

    书房、工艺坊、储物间,和一间用来小憩的小隔间。

    在这四个区域里,书房的占地面积是最大的,同时也是在这几个区域的最外面。

    当初在决定改造这座偏殿的时候,慕翎太子只是稍加考量,便将这座偏殿的前殿改成了如今的书房。

    这也是为何之前锦画堂一进前殿门就能看见慕翎太子站在书案后写字的缘故,毕竟进了前殿门就等同于进了书房嘛。

    慕翎太子之所以如此改造,并非因为他收集了太多古卷典籍需要一个庞大的房间放置,而是因为:一是为了方便他自己日常看书习字;二,自然是为了方便何老太傅前来给他讲学时可以少走几步路的。

    别看何老太傅如今在朝堂上受尽敬仰,连宣武帝私下里都会敬称他一声“何老”。但其实何老太傅少时家贫,在其十岁以前吃不饱穿不暖乃是日常常态,最苦的时候甚至冬天连一件可以御寒的棉衣都穿不起。

    何老太傅少时可谓吃尽了苦楚,身体底子也就远不如常人那般康健。
1...6364656667...7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