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后裔5之建文迷踪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大力金刚掌
说实在的,对于手无缚鸡之力的李光来说,定一个杀人的目标并不难,关键在于实施,张文庸可是朝廷命官,想雇佣一般的强盗响马去行刺吧,风险实在太大,一旦刺客被抓住把自己咬出来可就是诛九族刨祖坟的罪过,想自己动手下个毒吧,这张文庸却又时时的疏远自己,压根就没有机会,就在这李光一筹莫展的时候,襄阳城忽然出了一起离奇的连环命案,整个案件的前因后果只能以匪夷所思四个字来形容,命案的发生,让原本只能坐以待毙的李光陡然燃起了希望之火。
襄阳城内有一个靠贩私盐起家的暴发户叫张聪,倒退十年也是个三顿饭两顿啃玉米棒子的主儿,近几年手头有了俩钱,便寻思着迁祖坟修新墓光宗耀祖,张聪的祖上三代都是贫下中农,以前都葬在龙虎岗,结果等坟迁完没多久,张聪家里便出了命案。
迁坟之前,这张聪曾纳了一房小妾叫曾善儿,与张聪的原配妻子梁氏素来不和,梁氏有个弟弟叫梁钟宝,是个混混,一天到晚琢磨着报复曾善儿,而就在张聪迁坟之后不久,曾善儿便莫名其妙的死在了屋门口,而就在暴毙的前一天晚上,还曾与张聪行房,这张聪早晨一出门发现小妾死在了门口,吓得差点尿在当场,经仵作验尸,曾善儿系死于锁颈,说白了就是被人活活掐死的。
新任知府张文庸是个不信邪的人,压根就没往什么歪门邪道上想,对张聪的家庭关系大略了解了一下便断定是梁氏怂恿其弟杀死了曾善儿,二话不说便将梁氏姐弟押到大堂施以重刑,拷打无果后便暂时打入了大牢,结果刚过了一天,张聪本人也死了,死因与曾善儿大致相仿,这张文庸便又把张聪家的所有家丁佣人一并押到了大堂挨着个的严刑拷打,但打到最后也没打出什么结果。
就在张聪家的佣人在前堂受审的时候,李光来到了大牢,见到李光,这梁氏可以说就跟见到了救星一样,说实话,贩私盐放在历朝历代都是死罪,张聪之所以能大摇大摆的贩卖私盐长达数年,完全是托了这个李光的福,两家人之间那些不干不净的事儿多了去了,而李光则假借帮梁氏伸冤的名义打听到了张聪迁祖坟的事。
听梁氏一说张聪迁坟的事,李光立即联想到了前几年三个衙役因为埋赵金舟尸皮而惨死的事,对于街头巷尾那些鬼鬼神神的传说,李光向来是将信将疑,但这两件事未免也太古怪了吧从大牢出来后,李光又拜访了负责验尸的二百五仵作张孟诚,按张孟诚的分析,曾善儿与李光死时颈骨寸断,力道之大可以说是前所未见,行凶者肯定是功夫了得,至少也得练过鹰爪功、铁砂掌之类的功夫,像梁钟宝这种街头混混应该不会有这么大的力气,听到这,这李光觉心理便猜的差不多了,纵使张聪有仇家,其小妾曾善儿也不会与那些江湖大侠有什么瓜葛,之所以能让人把颈骨掐断,唯一的解释便是行凶者被鬼神附体,看来那些在襄阳府传了几十年的谣言似乎是真的,赵金舟的冤魂果然没散
其实,作为李光而言,但凡还有什么别的办法能杀张文庸,便绝对不会打这些鬼鬼神神的主意,但眼下确实已经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了,眼看着自己就要下台,一旦新任通判审查以前的公文,自己的死期可就到了,事到如今也只能死马当活马医,把宝压在这些鬼鬼神神上,倘若真能把鬼神招来天衣无缝的干掉这个张文庸,再上任新知府再替换手下,这一整套流程走下来至少也得一年,这么长的时间就算不够堵窟窿,至少也够远走高飞隐姓埋名的。而就在李光因想出办法而沾沾自喜的时候,问题又来了,要怎么弄才能让鬼神去害张文庸呢难不成去把赵金舟的尸皮挖出来埋到张文庸家院里,别说自己压根就不知道赵金舟的标本埋在哪,就算知道,这么干恐怕先死的人也是自己啊。
说来也巧,就在李光由喜转忧,硬着头皮去张聪家附近勘察线索的时候,一个游方道人的举动引起了李光的注意,此人先是在张聪家左右转了半天,见得铁锁高悬后便一个劲的与邻居打听此户人家的去向,见此情形,李光赶忙上前施礼,并将张聪迁坟之后的遭遇悉数告诉了这个游方道人,听李光说完,老道也是一阵叹气,说此宅妖气弥漫必有恶鬼作祟,本想替其除妖镇鬼挣点辛苦钱的,没想到人都被官府拿了。
听道士这么一说,李光自然大喜过望,赶忙把老道请到了自己家里并摆了一桌上等酒菜,借着酒劲,李光把前几年由赵金舟的标本所引发的一系列死亡案例全都告诉了老道,并表明了自己此时的处境与自己打算杀张文庸的想法。
一听要杀人而且还是朝廷命官,这道士也是一阵犹豫,最后这李光一咬牙,干脆吐血开出了纹银三千两的天价酬金,明晃晃的银票摆在桌子上简直就是霞光万道瑞彩千条,要说这个数目在当时而言可绝对是一笔巨款,新建一个与少林寺同等规模的道观都够了,你丫不是老惦记挣辛苦钱么我让你一次性把八辈子的辛苦钱都挣出来,有道是有钱能使鬼推磨,一个游方道人哪见过三千两银子看在银票的份上,这老道半推半就的也就答应了
注解:
通判:官职名,在知府之下掌管粮运、家田、水利和诉讼等事项。
明朝时银子的价值概念:三千两银子在明朝价值几何网络上流行的核算方式为以古今的米价为换算标准,明永乐年五两银子就可以买到约一吨大米,以现在每吨大米3500块左右的批发价折算,一两银子在明永乐年的价值约为人民币七百元,三千两就是210万人民币,但事实却未必如此,古代没有化肥农药,没有联合收割机更没有袁隆平这类超级水稻专家去发明高产品种,所以那时的大米应该比现在更具含金量,而且现在的米价是归国家调控的,并不能完全体现大米的客观价值,所以说一两银子七百块的汇率仅为非常保守的参考对比,其实际价值要远高于这个数字。
.
茅山后裔5之建文迷踪 29.寒骨洞
.
要说这个游方道士,的确不是什么省油的灯,明朝那会,道门曾涌现出了四个小有名气的游方散人,圈里称为江南四小仙,此时这个游方道士便是四小仙之一,姓王,号齐风子,一贯的行事龌龊贪得无厌,除了道法修为尚可圈点之外,基本上没什么其他好名声,要说起杀人,这王齐风也不是没干过,只不过被他搞死的那几位也没什么好鸟,属于狗咬狗黑吃黑的事。起初,王齐风也曾经建议李光,说赵金舟的尸皮危险性太大,想搞死张文庸还有别的方法,只不过时间要长一点,大概要两到三个月,但李光可是等不了了,这张文庸再有最多半个月不死,自己这通判的位子八成就保不住了,位子保不住是小事,新通判一上任可就连脑袋都保不住了。
要说在半个月内神不知鬼不觉的搞死一个活蹦乱跳的成年人,以王齐风的水平而言如果不用点特殊道具的话,确实有点困难。何为特殊道具以当时的情形看,赵金舟的标本便是再合适不过的道具,按王齐风的初步分析,且不管当初那几个衙役以及迁坟的张聪因何而死,赵金舟的标本能快速害死人这一特点都是无需置疑的,最关键的步骤,只不过是如何能把赵金舟的尸皮安全的运送到张文庸家周围,到时候再随便弄点什么阵法便水到渠成了。
想的虽简单,可等王奇风来到龙虎岗之后便傻眼了,以王奇风的本事,找到赵金舟尸皮的葬地以及当初八贼冢的准确位置并不算什么难事,但通过对整个龙虎岗阴阳走势的观察,王奇风吃惊的发现,赵金舟尸皮的葬地与八贼冢的位置,恰巧皆为龙虎岗两个最大的巨阴池的中心,以至于阴怨相汇怨力冲天,两点之间甚至已经形成了一个独立的阴气循环,就好比城市之间的七关一样,而龙虎岗其他一些游魂野鬼也被卷入了这个阴气循环之中,不论是搬弄赵金舟的尸皮还是破坏八贼冢,都会破坏这个阴气体系的正常循环,此时一个人所要面对的将不仅仅是赵金舟一家人的怨气,而是整个龙虎岗成千上万的游魂野鬼,如果说当初那个三个衙役的死,是赵金舟一人的怨气所致的话,那么后来张聪迁祖坟而引祸上身,便很有可能是因为触动了这个阴气循环中的某个环节。
除此之外,破坏这个阴气体系的后果与破坏城镇七关的后果是一样的,理论上讲势必会犯改天篡地的大忌,就算没被游魂野鬼搞死,折寿甚至当场暴毙也是在所难免。如果要强行搬弄赵金舟的尸皮,倘若放到几年前这个阴气循环尚未成形的时候还勉强可行,但此时生米已成熟饭,再想打尸皮的注意又谈何容易说实话,王奇风是个有自知之明的人,一看这阵势干脆退回了李光的银票,眼下的情况别说是自己,就算老君下界,想动这赵金舟的尸皮都得掂量掂量。
再说李光,自从王奇风答应帮忙之后,悬着的心本已经放到肚子里了,可没想到这个死老道竟然出尔反尔退回了银票,情急之下,李光便准备自己实施计划,三千两银子啊,你个臭道士不愿意挣,有的是人挤破脑袋哩
当然,对于那几个衙役和张聪的死,李光也是心有余悸的,既然王奇风已经帮忙找到了赵金舟尸皮的位置,这李光干脆花一千两银子雇了两个人,打算趁黑夜把尸皮从地里挖出来,清空尸皮内的稻草与石灰之后秘密埋在张文庸家的院外。七上八下的熬过一夜之后,李光一大早便前往张府想看看效果,结果出门没走多远便被吓了回来,只见襄阳大街小巷到处都是官军,起初这李光还以为事情败露了,这些兵丁都是来抓自己的,可后来一打听才知道,原来这一夜之间,襄阳府无声无息的死了七十七口人,不仅知府张文庸全家死光,周围的几户不相干的人家也是横遭灭门,而自己雇的那两个人干脆就是暴毙当街,目前衙门已经将这件事当做瘟疫爆发上报了朝廷,而张府周围已经被官军戒严了。
得知这个消息,李光可以说是又喜又怕,喜是喜在张文庸可算是死了,怕是怕在自己万万没想到这东西有这么大威力,幸亏自己多了个心眼雇了两个替死鬼,否则暴毙当街的可就是自己了。不过此时可不是总结斗争成果的时候,眼下赵金舟尸皮的威力着实是出乎预料,加上做贼心虚,即便张文庸死了,李光仍旧决定立即离开襄阳远走高飞,就在李光备好了车马准备上路的时候,王奇风又找上了门,张口就要一万两银子的封口费,扬言不给钱就去向官军告密,说实话,眼下襄阳府的事究竟是不是瘟疫,除了李光本人便只有王奇风最清楚了。不过话又说回来,这李光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坦言自己不怕告密,偌大一个襄阳府一夜之间死了七十几口人,你去告密说是当任的通判怂恿鬼神作祟杀害知府大人,谁会相信你个臭道士当初口口声声的答应帮忙,结果一看风险大就缩阳了,等老子自己把事办利索了却又窜出来敲诈勒索,天底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
一看李光不上套,王奇风没说什么便又走了,结果事后没过几天,便有人在襄阳城外三十里的野地里发现了李光一家五口的尸体,身上财物细软悉数被洗劫一空,两年后,湖北郧阳府城外一处新建的道观名曰齐风观,香火甚旺,里外七通,规模甚比少林武当,此观的主持便是前两年还得靠上门做法去挣辛苦费的王齐风。
再说襄阳。
古代人虽说没有什么现代化的通讯工具,但传播小道消息的速度却比互联网还快,瘟疫爆发的消息霎时间传遍了襄阳全城,大批大批的百姓举家外迁,与此同时,消息也传到了朝廷,当时朱棣刚刚搞定侄子朱允炆,朝中臣子不全,各地公文堆积如山,政务更是一团乱麻,哪有心思去管什么瘟疫不瘟疫的,干脆将这事直接甩给了户部侍郎夏元吉,但此时夏元吉也是忙的焦头烂额,便派人把公文又发回到了户部郎中、湖广清吏司任重安手里,无奈,任重安也只好挺不情愿的带着几个医官亲自来到了襄阳城。就在公文辗转期间,襄阳府又死了人,虽说规模比起第一天的七十七人大爆发要小许多,却很怪异,据城中官兵反映,这瘟疫着实怪的很,死人基本上都是晚上死,白天屁事没有,有的人白天还是活蹦乱跳的,一到夜里便会无声无息的死去。
瘟疫是不会区分白天黑夜的,几经验尸无果之后,一个叫黄衍德的随行医官觉得事情似乎远远没有瘟疫那么简单,便提醒任忠安应当上武当山请能人来看看,在古代,中医与道术是三分相通的,不少中医甚至对道术也略懂一二,这黄衍德便是其中之一,按黄衍德的认识,世界上尚无一种疾病能在短短一夜之间让人死得无声无息,之所以襄阳府遭此横祸,很可能是惹到了什么厉害的东西。
任重安造访武当山时,恰逢张三丰云游远赴崂山,暂掌山中事物的大徒弟宋远桥并没把襄阳的事当回事,以为民间这些破事好歹弄弄就能解决的,便差小师弟莫声谷随任重安回了襄阳,没想到这莫声谷没过半个月便快马加鞭返回了武当山,见了宋远桥就一句话:襄阳的东西来头大了去了,我长这么大就没见过这么邪门的东西,指望我一个人,没戏
在襄阳,莫声谷没费吹灰之力便在张府的院外找到了埋藏得并不深的赵金舟尸皮,之后又在龙虎岗找到了八贼冢的葬地,至此,襄阳城所谓的瘟疫一说便有了确切的解释:实为龙虎岗阴流改道所致,说白了就是龙虎岗之中由赵金舟的尸皮与八贼冢之间形成的阴气,已经因为尸皮的移动而改变了路径,乱葬岗的游魂野魄跟随尸皮被带进了襄阳,襄阳是活人居住的城池,阳气肯定要比龙虎岗强出很多倍,一下子由阴盛到阳足,就算再普通的魂魄也会成恶鬼。按莫声谷的看法,对于襄阳府的事,眼下唯一的办法是从八贼冢中把赵金舟的尸身挖出来,与尸皮并葬先行超度,之后再与其家人合葬再行超度,程序虽与几年前一样,但难度却大了很多,因为时日已久,此时八贼冢的怨气已然是冰冻三尺,若搬弄赵金舟的尸身,后果与搬尸皮是一样的,不但会把一大堆乱七八糟的冤孽带到襄阳城内,甚至搬运尸身的人也是九死一生,显然已经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任务了。
听罢莫声谷的描述,宋远桥一时间也是骑虎难下,本来完全没想到事情会有这么复杂,但还不能袖手旁观,堂堂武当名镇四海,就在前不久还把胸脯子拍的啪啪响,结果碰上难缠的事就集体缩阳了,这种事要是传扬出去,以后在江湖上还怎么混
就在这个时候,张三丰云游归来,听说此事后一时间也是拿不出十拿九稳的方案,无奈只能闭关静思,但这次闭关可不是为了思研武学,而是为了发明一种阵法专门针对八贼冢的阵法
那就是八仙阵张国忠问道。
嗯按张师的初衷,此阵分为八个阵脉,由其七个弟子各执一脉于龙虎岗,由张师本人自执一脉于襄阳府,七个弟子先行超度八贼冢中赵金舟的七个家人,而襄阳府的阵脉则暂时引襄阳府七关之阳,震慑赵金舟之皮囊,龙虎岗的七个阵脉是很简单的,而襄阳府这一脉则需改七关动阴阳,轻则折煞阳寿,重则当场暴毙晨光道长道,众弟子虽然反对,但却又没有其他办法,况且张师注意已定实难更改,在后世的典籍中,铲除襄阳府大患,确实有赖于这个八仙阵,但襄阳城中的那一阵脉,也就是更改襄阳七关之人,却并不是张师本人
按晨光道长的说法,让张三丰亲自去更改襄阳七关折寿损命,于情于理都很难让武当门人接受,而事实上亲赴襄阳更改七关的人也并不是张三丰本人,在武当纪事类典籍武当仙志中,执掌八仙阵襄阳一脉的道士道号言尚,姓氏不详,后人曾猜测此人的身份应是张三丰晚年的关门弟子,但在武当正史中,却找不到任何关于此人的记载。
关于此人,在武当仙志之中,一共提到过两次,第一次是在布八仙阵之前,一次则是在布阵之后晨光道长摇头晃脑道,言尚道人守赵金舟之尸身于寒骨洞,此后便再无记述。
虽说八仙阵能暂时解决襄阳府的问题,但却不能解决赵金舟尸身本身的怨气问题,因为时日拖延太久,赵金舟之怨气已然无法超度,但又不能像处理普通冤孽那样一把火烧了完事,因为这赵金舟大怨未度,强行烧其尸身的话,只能使其怨气加重,更不好处理。有介于此,张三丰便决定将赵金舟的尸身放置于一个叫寒骨洞的山洞之中,相传此洞大阴若水,其阴气强度是一般的山东或巨阴池所难以比拟的,虽说冤孽有嗜阴的特点,但若将大怨之孽置于此洞,洞内过强的阴气无异于降低了冤孽对外界阳气的耐受程度,一旦适应了寒骨洞中的阴气,冤孽主观上便不会踏出洞外一步,日久天长,其怨气亦可渐渐消散,也不乏是一种欲擒故纵的好方法。而负责在寒骨洞看守这个赵金舟尸身的,则正是那个言尚道士。
寒骨洞张国忠一愣,您知不知道具体位置
这个就不知道了晨光道长摇头,但应该不会太远,那赵金舟的尸身不宜长途运送,当然是越近越好
那您说的那本武当仙志,能不能借晚辈看一看
都烧啦晨光道长一摊手,当初藏经的时候,也就藏了那么几箱子,想我武当经卷千万,光是经书祖训就好几百斤,正经经书都藏不过来,怎么可能藏那种书对了张掌教,你刚才说晨星师兄找我有事,是怎么回事
我那是现场编的,那个大姐没完没了,我想帮您解围
哦,我说呢晨光道长哈哈大笑
郎中:官名,始于战国,正五品官员。
.
茅山后裔5之建文迷踪 30.一尸两命
.
言尚道士言尚说实在的,当晨光道长第一次提及言尚道人这几个字的时候,张国忠便觉得这个人来头不一般,很可能与朱允炆有很密切的关系或者说就是朱允炆本人,在民间野史的传说中,朱允炆逃亡之后曾改姓让,以此表达自己被迫让位的无奈,古今一些学者大儒甚至直接称其为让皇帝,而故事中的言尚道人至少在名字上是与这个传说高度吻合的,一个言字加一个与上谐音的尚字,不就是让吗
有道是冤家路窄,就在张国忠准备辞别晨光道长,专程去打听关于这个言尚道人以及那个神秘的寒骨洞的时候,刚才那位和稀泥的年轻人竟然又出现在了不远处,正东张西望的往这边走,刚才跳脚骂街的那位大妈似乎没跟着。阅读最新章节请锁定{ }哎那位道长听语气,这个年轻人似乎并没什么敌意。
这位同志,我想您刚才可能是有些误会一看既然已经被发现了,张国忠只得又陪起了笑脸。
我知道是误会年轻人快步凑到了张国忠和晨光道长旁边,做贼似的蹲下身子,道长,您刚才说的事,有什么化解的方法吗
厄这个晨光道长一皱眉,小伙子,这种事不是说化解就能化解的,你先说说怎么回事,我说的那个事,到底有没有
这个听晨光道长这么一说,年轻人立即就是一脸的为难,转头略带尴尬的看了看张国忠,似乎有些话不方便当着张国忠的面说。
嗯这位是茅山的张掌教,茅山宗的嫡系正传弟子,小兄弟你有什么话但说无妨晨光道长指了指张国忠,你的事,他应该比我更有办法
哦原来是张掌教啊幸会幸会,我叫孔飞年轻人尴尬一笑,不瞒您说,确实跟这位道长说的一样,是一尸两命,但我也不想她死啊,也不是我害她,您发发慈悲救救我吧
什么一尸两命您这到底是说实在的,张国忠此时也是一头雾水,刚才自己出现的时候,这哥们旁边那位大妈已经和晨光道长打起来了,至于打架之前二人曾说过些什么,自己是一概不知。
您看不出来听张国忠这么一说,孔飞脸上立即就是一阵的狐疑,您看我,难道就没什么特别
你张国忠定睛看了看,说实话,相面并不是张国忠的强项,此刻除了能看出这哥们印堂发黑势必要倒大霉之外,似乎没什么特别。兄弟,你印堂发黑大难将至,但究竟会有什么大难,这要问你自己,并不是什么事都有办法化解的
厄其实孔飞似乎斗争了一阵,终于开口,这么说吧,有一个女人,怀孕了,大着肚子死了,这件事呢多多少少跟我有点关系,您明白了吧
然后呢张国忠点了点头,说实话,张国忠这一辈子,爱好不多,打听花边新闻便是这不多的爱好中尤为重要的一条,此刻碰上这件事,看形势貌似要往不正当男女关系的方向发展,这种免费的花边新闻岂能放过
然后就成现在这样啦孔飞一脸的苦大仇深,现在人已经入土了,还专门找人挑的坟地,还请法师念的经,都是我花的钱,还要我怎么样嘛
念经张国忠一愣,念的什么经说实话,按道术的理论,超度不同的死法有不同的经,淹死的病死的烧死的摔死的,各有各的经,倘若碰上个二把刀胡念一气,反而会适得其反。
唉呀,这都是先生安排的,我哪知道啊,先生说念就念呗,谁能想到会弄成现在这么个烂摊子孔飞一个劲的叹气。
烂摊子什么烂摊子张国忠继续追问。
哎哟张掌教,您就别刨根问底了,反正大概情况也跟您说了,您告诉我怎么办就行了,钱不是问题
孔兄弟,我知道你有钱,但这不是钱不钱的事张国忠微微一笑,您到法院打过官司吗
打过啊孔飞一脸的狐疑,这件事跟打官司有啥关系
想让我告诉你怎做,首先你得先告诉我,你都做过什么张国忠道,现在你就是在打官司,我就是你的律师,想打赢官司,就得把事情的前因后果一字不差的告诉律师,哪怕有犯法的地方都得告诉我,我才能告诉你下一步应该怎么做
这孔飞似乎有些犹豫,抬头看了看晨光道长,只见晨光道长也是一个劲的点头,张掌教,我的事说来话长,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我现在得赶紧回去,我们家那位还等着我呢,这样,您方便留个电话吗
这一说留电话,张国忠有点犹豫,按自己的打算,本来就是想听听八卦新闻,然后嘱咐嘱咐注意事项就结了,毕竟自己也没时间在这学雷锋。
张掌教,你就帮帮他吧,我和他着实是有缘,否则今天也不会专程下山来会他就在张国忠犹豫的时候,陈光道长忽然开口,说的张国忠也是一楞,他的事,凭我的身子骨肯定是折腾不起了,今天既然你赶上了,也算是缘分,能不能看我的薄面,帮帮他要不然这样,关于那个言尚道人和寒骨洞的事,包在我身上,你看如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