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崛起1892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酸奶酪
俄国的远东总督阿列克塞耶夫,亲自把自己的佩剑和佩枪交到了第二师的师长王宏军手中,俄国花费巨资建立起来的海参崴要塞,彻彻底底的成了林大鑫麾下定北军的战利品。
东北海军的第一舰队,也拿着俄国人给的水雷布置图,从水雷阵的通道进入了海参崴港口,可惜港口内俄国的军舰全部自沉了,不然东北海军又会白得到一批不要钱的军舰了。
在沈阳总督府的林大鑫接到海参崴投降的消息,顿时惊喜万分。他本来以为海参崴的俄国人至少还能坚持个1、2个月,没有想到现在就投降了。
不过海参崴港口内的俄*舰全部自沉了,让林大鑫有些可惜。不过作为一名从小接触海军,学习海军的军人,林大鑫还是能理解俄国海军官兵这种悲壮的行为,他们是用自沉,来捍卫俄国海军的荣耀,也捍卫了他们这些海军军人的荣誉。
围困海参崴的定北军有第二师、第四师、第十一师以及近卫师大部,林大鑫命令第二师驻守海参崴。在海参崴建立战俘营,关押投降的2o余万俄国海陆两军的战俘。命令第四师、第十一师以及近卫师大部撤回沈阳城附近,根据战局的发展,这几个师可能还需要赶赴外蒙古前线或者是勒拿河前线。
本来一直围困海参崴港口的是东北海军的第一、第二和第三舰队,林大鑫命令第一舰队驻守海参崴港口。同时开始根据俄国人的水雷布置图,清理海参崴港口外的大量水雷,而第二舰队和第三舰队则返回旅顺海军基地休整。
远东总督阿列克塞耶夫在投降之前,亲自给沙皇尼古拉二世发了最后一封电报,叙述了海参崴的各种困难,基本上意思就是说,海参崴外无援兵,自身又面临着粮食耗尽,军心不稳。民心骚乱,加上突围的种种困难,自己逼不得已选择在自沉所有海军舰艇之后。向围困海参崴的定北军缴械投降。
并且阿列克塞耶夫在电文的最后提出,希望沙皇尼古拉二世考虑体面的结束这场和林大鑫麾下势力发生的战争,通过这大半年的战争,俄国海军几乎整体葬送在东北海军和东北飞艇的手中,俄国陆军又接连损失15o万以上的军队,如果再加上海参崴2o余万的陆军走进定北军的战俘营。等于俄国陆军已经损失高达17o万人。
而且战争的进程告诉俄国人,海军就不用提了。就是做为俄国骄傲的陆军,在定北军面前根本占不到任何便宜,而且还非常吃亏,要知道定北军让俄国陆军损失17o万人,而定北军加起来损失可能都不到1o万人,甚至更少。
阿列克塞耶夫对沙皇尼古拉二世说,现在虽然整个局势,定北军完全占据优势,但是俄国在外蒙古的哈克图城以及买卖城周围还囤积的大军,这是和林大鑫展开谈判的重要砝码。
现在西伯利亚第二方面军惨败,自己领导的海参崴守军也迫不得已即将选择投降,定北军的兵力将会变的更加充裕,外蒙古的定北军兵力就会不断得到加强,如果外蒙古那里的西伯利亚第一方面军再惨败,那么俄国可真就在这场战争中输的连块遮羞布都没有了,不如趁着现在俄国还有筹码,选择和林大鑫谈判,结束这场对俄国来说灾难一样的战争。
在圣彼得堡的的克里姆林宫内,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手中拿着自己的亲叔叔,远东总督阿列克塞耶夫发来的电报,看了不下5遍,最后长长的叹了一口气,命令人把俄罗斯帝国的几位重臣召进宫中。
时间不久,俄国的财政大臣维特、海军大臣维奇大公和陆军总参谋长高尔罗斯基,这3位目前在圣彼得堡的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心腹重臣前后脚进入了克里姆林宫。
3人看着沙皇尼古拉二世无精打采的样子,互相看了看,从他们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他们已经知道又有坏消息了。
自从和林大鑫的势力发生战争之后,俄国的高层们已经习惯了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传来一个坏消息传到圣彼得堡,不知道这次又是什么糟糕透顶的坏消息,最近圣彼得堡接到的坏消息实在太多了。
不过陆军总参谋长高尔罗斯基心中已经有些预感了,自从他给海参崴的远东总督阿列克塞耶夫发了一封让海参崴部队自行突围的电报后,他就担心海参崴的部队根本无力突围,阿列克塞耶夫很可能效仿西伯利亚战区副司令官奥列格列夫,选择直接向围困海参崴的定北军投降。高尔罗斯基看到沙皇尼古拉二世现在的样子,心中猜想他的预感很可能变成了现实。
高尔罗斯基更加无奈的是,如果海参崴现在就投降了,那么围困海参崴的定北军又解脱出来,定北军就又可以有一部分富裕的兵力投入到外蒙古那里,这对西伯利亚战区简直是雪上加霜。
而且现在俄国欧洲能派遣到西伯利亚战区的军队,已经没有多少了,毕竟俄国欧洲也是需要军队守卫的。
本来俄国准备要进行的第二期战时动员扩军的1oo万,又因为俄国财政没有钱,沙皇尼古拉二世也不愿意从自己的私人金库掏钱,这个扩军计划已经搁置了。
这样一来等于外蒙古那里的定北军兵力会不断加强,而西伯利亚战区却得不到欧洲的援兵了。
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看到自己的3位重臣都来了,叹气说道:“海参崴的远东总督阿列克塞耶夫,发来电报,他即将带领海参崴的海陆两军,在自沉了所有港口内的军舰之后,选择向围困海参崴的定北军投降!”
陆军总参谋长高尔罗斯基一听果然和自己的猜想一样,不禁暗叹了一声,其他2位俄罗斯帝国的重臣,财政大臣维特和海军大臣维奇大公对望了一下,都苦笑了一下,其实他们心中并不感到意外,海参崴的情况摆在那里,没有援兵,粮食也要耗尽,虽然沙皇尼古拉二世已经让远东总督阿列克塞耶夫带领海参崴的海陆两军进行突围,但是他们想要突破定北军的重重堵截,逃到几千公里外的西伯利亚战区控制的地区,那是谈何容易,不说这一路上会有定北军的大军围追堵截,就是逃亡这几千公里的补给问题,就是一大难题,换位思考一下,就是他们处于阿列克塞耶夫那个远东总督的位置,投降也是最明智的选择。
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看着帝国的3位重臣没有意外的表情,不禁暗叹了一声,其实连尼古拉二世自己也对于海参崴的投降没有感到意外。(未完待续)
.全部章节





崛起1892 第三百章 咬牙扩军
. .
在圣彼得堡的的克里姆林宫内,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看到3位重臣听到海参崴投降的消息并没有表现出意外的神色,好像他们都感觉在情理之中,不禁暗叹,其实他在命令远东总督阿列克塞耶夫带领海参崴的海陆两军突围之后,他就有预感自己的那位亲叔叔不一定会遵守自己的命令,毕竟突围之路困难重重,海参崴的部队很有可能被定北军的大军围追堵截,围歼在突围的路上。
只是没有想到阿列克塞耶夫会这么快,就向定北军投降,不管怎么说海参崴的粮食还能坚持一段时间的,这样一来围困海参崴的定北军,就能解放出来,派往外蒙古的达尔汗城,给俄军攻占达尔汗城带来更大的麻烦。
沙皇尼古拉二世自己苦笑了一下,手中拿着一封电报,对着3位俄国的重臣说道:“另外阿列克塞耶夫在电报的最后向本沙皇建议,尽快结束这场和林大鑫那个远东军事强人的战争,你们看一看吧!”
说完让身边的内侍,把电报传给了3位俄罗斯的重臣。3位重臣传看了一遍阿列克塞耶夫的电报之后,沙皇尼古拉二世问道:“你们是什么建议?难道我们俄罗斯帝国真的没有机会获得这场战争的胜利了吗?难道现在就得找那个远东军事强人林大鑫进行谈判?我们俄国被林大鑫麾下定北军占据的那些国土怎么办?”
3位俄罗斯的重臣。也是尼古拉二世的心腹,互相看了看都没有说话,和林大鑫打了这么久。海军就不用考虑了,现在俄国海军能拿出手的就是几艘老式的铁甲舰了,而俄国陆军更是被消灭了17o万,就是俄国的陆军依然强大,谁也不敢说就能战胜战斗力简直逆天的定北军。
西伯利亚战区的兵力虽然依然占据优势,但是算上定北军强大的战斗力,这种优势已经变的荡然无存了。
也许现在和林大鑫结束战争。是对俄国最好的选择,但是3位俄国重臣心中都不愿意这样的结束这场战争。要知道最初支持和林大鑫进行战争的可都有他们,是他们支持沙皇尼古拉二世要把东北四省变成黄俄罗斯的,虽然他们都是尼古拉二世的心腹重臣,但是如果战争失败总要有人负责任。平息整个俄国上下的怨气,发动战争的沙皇尼古拉二世不可能负责任,那么他们这些支持发动战争的人,弄不好就得有1、2个成为替罪羊。
沙皇尼古拉二世看着3人都没有说话,眉头皱的更紧了,踌躇了半天说道:“如果本沙皇再从私人金库中拿出巨额资金,实施第二期战时动员扩军1oo万的计划,我们俄罗斯帝国有没有机会获得这场战争的胜利?”
陆军总参谋长高尔罗斯基为难的说道:“沙皇陛下,通过和林大鑫麾下定北军这么长时间的交战。就是帝国的陆军再扩军1oo万,臣也不敢打包票这场战争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我们俄罗斯帝国,但是如果现在结束战争的话。我们俄罗斯帝国将会失去整个远东以及勒拿河以东超过5oo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维特和维奇大公也点了点头,认同高尔罗斯基的话,毕竟定北军强大的战斗力摆在那里呢!
尼古拉二世一听超过5oo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顿时心中一颤,他万分不愿意在他刚刚当上俄国沙皇没有几年的时间,就把那么大的一块土地丢了。那可是多少代沙皇一点点辛辛苦苦扩张出来的土地,要是在自己手上丢了。简直没有脸见列祖列宗了。
尼古拉二世咬了咬牙,他准备继续动用私人金库中的资金进行扩军,不过扩军1oo万需要的费用不是一笔小钱,虽然武装一名俄军士兵的成本非常低,毕竟战时动员扩充出来的军队,使用的还是单发步枪,但是扩充军队的火炮、官兵的津贴、平时的食宿以及炮弹子弹的消耗,都是一笔不小的费用。这么大的一笔额外的军费开销,让尼古拉二世非常心疼,毕竟沙皇私人金库中的巨额财富也不是大风刮来的,那也是历代沙皇一代代积累起来的。
踌躇了半天,最后尼古拉二世还是对功绩的渴求战了上风,下决心把这场战争继续下去,于是开口问道:“帝国陆军马上进行第二期战时动员扩军1oo万,费用由本沙皇的私人金库中出,陆军部马上开始行动起来,高尔罗斯基,陆军大约多久可以完成第二期的扩军?另外目前帝国在欧洲的陆军,还能往西伯利亚战区派遣多少部队?”
听到尼古拉二世没有听从远东总督阿列克塞耶夫的意见,3位俄罗斯的重臣顿时有种如负重卸的感觉,毕竟现在结束战争,他们几个有成为替罪羊的危险。
高尔罗斯基马上回答道:“人员方面并不困难,我们陆军还有2oo多万的预备役可以征招,只要装备到位,1个月就可以扩充15万到2o万新的陆军出来,用不上半年的时间,扩充这1oo万的陆军就能完成。另外我们以前扩充出来的2oo万大军已经大部分都派到了前线,而且战前的常备军也派往前线不少,在我们欧洲的陆军已经不足9o万人了,顶多再派遣1o万部队去西伯利亚战区,毕竟我们欧洲也必须保持一定规模的军队。”
沙皇尼古拉二世点了点头,不过他就是忍痛又掏钱扩充1oo万的军队,可他心中依然还是感到非常不安,他又给在哈克图城正做着战前准备的西伯利亚战区司令官库罗帕特金发了一封电报,告诉库罗帕特金,俄国陆军又将会扩军1oo万,对达尔汗城的进攻,是不是等西伯利亚第一方面军的兵力再充足一些,再对达尔汗城发动进攻。
尼古拉二世可真是有些惧怕,如果西伯利亚第一方面军也失败了,那俄国就像远东总督阿列克塞耶夫说的那样,将会失去所有的筹码,连最后的遮羞布都没有了。
西伯利亚战区司令官库罗帕特金看完沙皇尼古拉二世发来的电报,眉头皱了起来,他已经完成了攻击达尔汗城的最后准备,现在沙皇希望他能等待新扩充的部队,虽然那样可以增加西伯利亚第一方面军的实力,甚至可以让攻击达尔汗城的部队超过百万,但是却又要等待几个月的时间。
现在定北军已经击败了原来的西伯利亚第二方面军,又兵不血刃的占领了海参崴,这样一来定北军就可以解放出更多的兵力投入到达尔汗城,几个月后,自己再攻击达尔汗城,虽然自己的兵力增加了,但是守卫达尔汗城的定北军也一定会得到兵力的增强,攻占定北军大军云集的达尔汗城,可能会更加艰难。
不过库罗帕特金也没有十足的把握能运用手中65万兵力的西伯利亚第一方面军,就一定能攻占达尔汗城,毕竟随着交战的时间越来越长,对定北军的战斗力也越来越了解,于是他准备听从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建议,暂缓发动对达尔汗城的攻击。
但是没有2天,库罗帕特金就改变了主意,命令在哈克图城和买卖城的西伯利亚第一方面军各部,立刻准备向达尔汗城开拔,发起对达尔汗城的进攻。
原来就在这2天,从俄国欧洲地区通往西伯利亚重镇,也是西伯利亚战区后勤基地伊尔库茨克的铁道线,被定北军的特种兵大队故技重施,坐着飞艇连续炸毁了好几段,每段都有2、3公里,甚至连一座铁路通过的大桥也让特种兵们给炸断了,让这条西伯利亚战区的大动脉,彻底瘫痪了,没有个把月的时间是别想通火车了,这还是把时间往短了说。
而且定北军能炸铁道线一次,就能炸二次、三次,从俄国欧洲到伊尔库茨克,几千公里已经修好的西伯利亚大铁路,让俄军根本就是防不胜防,这样一来西伯利亚战区的补给就变的困难起来,就是欧洲不断派遣的援军,也因为铁道线被炸毁,突然中断了。
其实铁路线被炸,还要怪上沙皇尼古拉二世几分,从意大利人那里得知德国想要与林大鑫结盟的消息之后,沙皇尼古拉二世就咋呼着要再次扩军1oo万,给德国人施加压力,告诉德国人我们俄罗斯强大的几乎无穷无尽的陆军,一定会消灭林大鑫的定北军,你们德国人要是和林大鑫这个即将被剿灭的势力结盟一定会后悔的。
结果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确实考虑林大鑫是否能在几百万俄国大军的攻击下安然无恙,加上德国的2个盟友奥匈帝国和意大利,都站出来不同意德国和林大鑫结盟,就让这件事情不了了之。
但是俄军要继续扩充1oo万的消息被林大鑫知道了,林大鑫感觉俄国一直这样扩军下去,战争不知道得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弄不好得逼东北四省也进行战时动员。那样一来整个东北的建设就会放缓,东北的农业和工业都会受到影响,实非林大鑫所愿。
于是在围歼了西伯利亚第二方面军主力和兵不血刃占领海参崴之后,林大鑫马上派遣特种兵大队坐着飞艇,把西伯利亚战区的大动脉给炸毁了。(未完待续)
.全部章节




崛起1892 第三百零一章 勒拿河沿岸的战火
. .
林大鑫之所以选择在围歼了西伯利亚第二方面军主力和兵不血刃占领海参崴之后,立刻炸毁了俄军的西伯利亚大铁路,也是因为林大鑫本来一直希望不断的吸引俄国欧洲的军队到西伯利亚战区,然后让更多的俄军去进攻外蒙古,让外蒙古的定北军依靠坚固的工事,消灭尽量多的俄军,给俄国不断的放血,这样自己占领俄国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才能安稳一些,但是现在哈克图城和买卖城吸引的俄军足够多了,林大鑫不想等俄国人再扩编的1oo万陆军,也来到西伯利亚战区,容易把定北军的胃口撑坏了。
虽然在围歼了西伯利亚第二方面军主力和海参崴的俄军投降之前,定北军面对俄军也等于多出近百万,但是歼灭这近百万的俄军,是俄军整体的战略出了错误,才让定北军抓住机会,基本上就是一招,切断俄军的补给,才以很小的代价就三下五除二的把近百万的俄军给灭了。
如果俄军不着急救援海参崴,甚至直接就放弃海参崴,把兵力都投入到外蒙古去,那么就是最后依然被定北军击败,定北军付出的代价也不会是这么一点。
现在把俄国欧洲到伊尔库茨克的铁路这么一炸,就让西伯利亚战区的俄军补给变的困难了,逼得西伯利亚战区的俄军不得不提早发起进攻,没有时间等什么1oo新扩充的军队。不然只是后勤补给就能压垮西伯利亚战区的14o万俄军。
林大鑫又用出对付俄军屡试不爽的一招,切断俄军的补给,而西伯利亚第一方面军果然在俄国欧洲到伊尔库茨克的铁路被炸毁之后。立刻在西伯利亚战区司令官库罗帕特金命令下,开赴达尔汗城,准备发起攻击。
不过达尔汗城的战火还没有点燃,在勒拿河沿岸的炮声却先响了起来,定北军在勒拿河以东的部队,于4月1o日开始越过勒拿河,对俄国勒拿河以西的重镇雅库茨克城、日甘斯克城和奥廖克明斯克城。以及雅布洛诺夫山脉北侧重镇博代博城,发起了大规模的进攻。
上述的4个俄国重镇。是西伯利亚第三方面军集结的4个城市,西伯利亚第三方面军1o个军31万大军都在这4个城市之中,其中2个军在雅库茨克城,2个军在日甘斯克城。2个军在奥廖克明斯克城,4个军在博代博城,准备对勒拿河以东的定北军发动进攻,没有想到却被定北军抢先一步越过勒拿河,攻守易位,顿时被定北军打个措手不及。
发起这次攻势的定北军一共有7个师,兵力达到18.5万人,包括3个甲种整编师第五师、第十二师和第十三师,4个乙种师第二十四师、第二十五师、第三十六师和第三十七师。由第十二师的师长张作霖担任整个勒拿河战役的指挥官。
定北军发起的这次攻势,目的并不是要占领勒拿河以西的这3个俄国重镇以及博代博城,也不是要消灭这4个城市里的西伯利亚第三方面军。而是要打击这4个城市内俄军的有生力量,让俄军产生定北军还会继续向勒拿河以西进攻的错觉,投鼠忌器,不再对勒拿河以东的地区发动进攻,老实的守在勒拿河以西,不影响东北往新占领的俄国地区大规模移民的计划。
攻击日甘斯克城的是定北军的第十三师。在师长李元冬的带领下,第十三师的步兵在4月9日的夜里。利用流经日甘斯克城的勒拿河上游早就修好的浮桥,悄悄的越过了勒拿河,运动到日甘斯克城附近,只有各团属炮营的75毫米野炮和75毫米山炮,以及各营连的迫击炮跟着渡过了勒拿河。
第十三师的重炮旅和3个重炮团就直接把大炮架在了勒拿河东岸,炮口瞄向了日甘斯克城的方向。日甘斯克城是依偎着勒拿河建造的,所以整个日甘斯克城的俄军,都在第十三师重炮旅的155毫米重型榴弹炮和重炮团1o5毫米榴弹炮的射程之内。
而日甘斯克城的2个俄国步兵军团对定北军的行动毫无察觉,他们没有想到兵力比他们少很多,在河对岸的定北军会主动发起攻击,要知道日甘斯克城河对岸的定北军,一直在对面的1个原来俄国的小镇上,大修防御工事,一副死守的样子,于是第十三师的炮兵在1o日拂晓时分进行炮击的时候,俄军的官兵很多还在日甘斯克城附近以及城内的兵营中睡着大觉,没有起床,根本对定北军的进攻毫无预防措施。
而第十三师早就已经把日甘斯克城内外俄军兵营的位置侦查好了,于是第十三师的炮兵部队对着早就做好俄军兵营的射击诸元,进行了半个小时的饱和炮击,顿时把日甘斯克城的俄军炸的哭爹喊娘。
西伯利亚第三方面军本来也配属了4个重炮师,西伯利亚第三方面军的指挥官伊万诺夫本来准备给一个方向上的俄军配属1个重炮师,但是因为西伯利亚战区把炮弹都优先供给给第一和第二方面军,使得第三方面军的炮兵部队炮弹不是那么充足,于是4个重炮师都在博代博城等待炮弹,所以日甘斯克城俄军的炮兵只是2个军自己的一些75毫米野炮,使得这些75毫米的野炮展开反击之后,又很快被定北军的炮兵压制住了。
半个小时的炮击过后,早就准备好的第十三师官兵首先对城外的俄军兵营发起了进攻,并且很轻易的突进了俄军兵营之中,和俄军进行了短兵相接。
定北军的官兵利用强大的近战火力,打的兵营中的俄军不断溃败,很快城外俄军的兵营接连被定北军占据,残余的俄军退到了日甘斯克城之中。
&nb日的下午3点多,俄军在日甘斯克城外的兵营全部丢失,被第十三师占领,2个俄国步兵军团损失至少超过2万人,剩余的不到4万的俄军退守日甘斯克城的城防工事之中。
在定北军打到勒拿河边的时候,日甘斯克城最早守卫的俄军只有不足万人,为了防止定北军的进攻,也依托日甘斯克城修建了大量的城防工事,只是后来日甘斯克城的俄军数量不断得到加强,达到了2个军的规模,认为兵力处于弱势的定北军不会对日甘斯克城发动进攻,加上6万俄军使得日甘斯克城人满为患,才在城外修建了大量兵营,但是城外的兵营周围并没有修建坚固的工事,只有一些沙袋垒起来的简单工事,才让第十三师用很小的代价,就轻易的攻占了城外俄军全部的兵营。
俄军退守日甘斯克城之后,第十三师的师长李元冬没有命令部队对日甘斯克城的城防工事发起攻击,而是命令勒拿河东岸的重炮旅和重炮团继续对日甘斯克城进行炮击,这个时候虽然日甘斯克城还有很多俄国平民,但是第十三师的炮兵部队可不会顾忌,一发发的大口径榴弹炮的炮弹落入了日甘斯克城内。
而第十三师渡过勒拿河攻击日甘斯克城的部队,却在炮兵轰击日甘斯克城的时候,从浮桥退回了勒拿河东岸,师长李元冬认为这次过河攻击的目标已经达到,已经重创了日甘斯克城的俄军,就不必进攻日甘斯克城的城防工事,给自己的十三师带来不必要的伤亡。
1...125126127128129...47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