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攻略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听风扫雪
这件衣裳是黛玉特意在自己陪嫁里选的一匹料子,她也不敢大意,针脚也缝的细密。如今大致的样子已经出来了,便只是在衣裳上面绣图案了。等全部完工,估计能赶得上换季。
赵渊进来便见到黛玉一脸极其认真的样子,一只手撑着绣棚,另一只手则是在衣裳上面比划着,心里那一处便立刻塌陷了下来。
他八岁丧母,印象中和佳公主的样子随着年龄的逐渐增大也渐渐有些模糊了,却很清晰的记得那一年和佳公主怀着赵梓清,在给他做一件春衫。可惜那件春衫还未做完,和佳公主身子便重了起来,只得搁下来等生完再捡起来。
不过最后,赵渊到底是没有福气穿上那件春衫了。
如今见黛玉这个样子,饶是心智再坚强,也忍不住被逼出了一些泪意。
黛玉却是转头便看到了背对着她的赵渊,便有些抱怨道:“你进来了却不出声,倒是站在那里想吓死人呢。”
赵渊脸色突然间一变,声音有些嘶哑:“什么死人不死人的,这样的话日后可别乱说了。”一边说着,他却是上前去在黛玉身边坐了下来,又一把抱起黛玉坐在他的腿上。
黛玉冷不防赵渊会做这样的事情,惊诧之下没反应过来,倒是颇为配合。等她回过神来看自己屋子里的丫鬟,却发现她们早已经出去了。
觉得赵渊今日有些奇怪,黛玉看了赵渊良久,却实在是看不出来什么,便索性不再管了。赵渊把黛玉虚揽在双臂之间,贴着她的脸却是不再说话了。
黛玉以为这是赵渊一时的心血来潮,正等着赵渊松开,没料到赵渊倒是越抱越紧了。
本来这天气便热,即使屋子里摆了冰桶和冰山,也挡不住两个人抱在一起时的热度。黛玉身上有些难受,却不知赵渊到底是怎么了,便只能委婉的说道:“你先放开了,那长衫已经做了一大半了,趁着有空闲的时候早点做完,不然又赶不上换季了。”
这个月过完之后,便到了八月,除了要准备宫中的中秋宫宴,还有各府的宴请,却是是好长一段时日没有空闲。
“不要。”赵渊抱的更紧了一些,竟然是直截了当的拒绝了,想了想,他又不情愿的说道,“这府里的衣裳自然有针线房做,你也不要管这么多,小心伤了眼睛。”
黛玉头一次知道赵渊还有小孩子心性的一面,她在赵渊怀里窝了一会儿,身上倒是没有先前那般燥热了,便给自己寻了个舒服的姿势。
赵渊把玩着黛玉身后垂下来的一小束发丝,漫不经心道:“玉儿不是打发人请我进来说话的么。”
黛玉这才想起自己的初衷起来,连忙道:“我是有些事情想问你呢,圣上怎么突然下了这样的旨意,方才我看着二婶的眼神,就觉得慎得慌。”
方才她扶着齐氏往内院里去,进了二门,齐氏便立刻推开了黛玉搀扶的手,还用一种恨不得吃了她的神色看着她。若不是安氏圆了话又把齐氏拉走了,黛玉可不能保证齐氏之后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情来。
“你说二婶在这件事情上还真是奇怪,按理说这爵位不管怎样都要落在你身上的,圣上封了你为世子,二婶对这件事情的反应也太大了一些。”黛玉把自己心中的疑问一一细数给赵渊听,又说起了护国公府里的人听到圣旨时的反应。
赵渊眯着眼睛想了一会儿,虽然那个时候他还小,却已经记事了,自然知道护国公在对待赵季和赵时之间截然不同的差别。只是这两个都是他的儿子,即使赵季再不争气,也不至于……
赵渊回想起当初他偷听到的那些话,原先还不怎么当真,现在心中却有了一个模模糊糊的猜想。
“明日起,便让暮鼓和晨钟到长信堂来伺候,她们二人会一些拳脚功夫,日后便让她们两个跟在你身边。”赵渊想了一会儿,这才斟酌道,“二婶这个人有时也不知轻重,她是长辈,你若是吃亏了,受得委屈日后可找不回来。”
黛玉心中一动,便问道:“何至于闹到你想的样子?”
赵渊却觉得丝毫大意不得,只是答道:“你也别想多了,只是有备无患而已。”(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红楼攻略 第271章 入宫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红楼攻略最新章节!
第二日赵渊果然便打发了外院里的暮鼓和晨钟来长信堂,因黛玉听赵渊说她们二人会拳脚功夫,一双眼睛便忍不住在她们身边打量着。
黛玉看了半晌,却也只能用结实来形容她们二人,便无什么过人之处了。黛玉把她们二人交给闻音和知雅,便进了屋子。
翻出了昨日做的那件袍子,便见到知雅端了茶点进来,给黛玉请了安,她便笑道:“听说昨日西院里动静有些大呢,奶奶可是耐烦听一听。”
黛玉拿针线的手便放了下来,又拿起桌上的茶杯喝起茶来,这便是要知雅说的意思了。
“我也是听院子里的曾婆子说的,她有个亲戚在西院里当差,说是昨日里二太太失手打碎了二奶奶的一套茶具。后来二奶奶的院子里还锁了门,听说里面的动静还闹的大了一些。”说完知雅看了黛玉一眼,又说道,“不过二奶奶也是好性子,似乎是劝了什么话,没过一盏茶的时间院子的门便开了,二太太又跟没事一样了。”
黛玉皱了皱眉,倒是没说齐氏和安氏如何,只是问道:“哪个曾婆子,可是我们院子里的?”
“可不是,就是守着竹园的那个曾婆子。”见黛玉有兴趣听,知雅便说开了,“她也是咱们家里的家生子,倒是寡居着,只有一个儿子,似乎是在西山的庄子里做事呢。她那个亲戚,是她的外甥女,如今在西院里做扫撒的丫头。”
黛玉一听便知道那婆子是个碎嘴的,虽然是个麻烦人,但是目前留着是利大于弊,便嘱咐让露重和烟微平日里也去竹园走动走动,知雅自是应下了不提。
赵渊右迁,又被封为世子,且说赵渊日后是不降一级袭爵的,护国公府自然是水涨船高起来,这几日大门里就没有消停过。
都说是圣心难测,先前今上登基的时候,和佳公主和吴太后俱已不在,今上对赵渊并没有表现出对赵渊青眼有加。先前对赵渊不以为意的人,如今倒是知道今上还是十分看重这个外甥的,自然是想和赵渊攀上关系。
只是赵渊新官上任,衙门里的事情都忙不过来,自然是推了大半的邀约。赵渊这条路走不通,便有更多的帖子送到了长信堂,多半是各府的夫人奶奶们邀黛玉去赴宴或者看戏赏花的。
黛玉却只是应了孙氏的邀约去了石翰林府一趟,本来也是想见见石二姑娘的。却不巧那个月石夫人在避暑庄子里休养,石家的二姑娘和三姑娘跟着去了避暑庄子,倒是不曾见到。
更让黛玉困扰的便是赵梓清的亲事,赵渊封了世子,赵梓清这个胞妹自然是有了依仗,说亲的人倒真是踏破了门槛,让黛玉不胜其烦。本来她是想慢慢的相看,挑一个人品好家世好的人,只是也耐不住各位夫人的争相游说,决定中秋宫宴之后,便要把赵梓清的亲事定下来。
转眼便到了中秋宫宴那一日,赵梓清先前年岁太小,去年中秋时又病了一场,这倒是头一次来中秋宫宴,精神自然是格外的振奋。
赵梓清本来就是极其聪明的,只是因为被高嬷嬷拘的狠了,做事情难免有些畏手畏脚。只是这小半年她跟在黛玉身边,学着管家,学着礼尚往来和眉高眼低,渐渐的处事就有了一些章法。
只是她虽然说是在齐氏跟前养大的,但是管着她的还是高嬷嬷,如今在高嬷嬷跟前,还是有些惧怕。黛玉观察了一段时日,倒是得出了一些结论。
自小高嬷嬷便在赵梓清跟前说和佳公主的事情,事无巨细都会跟赵梓清讲,所以即使赵梓清连自己亲娘的脸都未曾见过,但是却也很深的孺慕之情。也正是因为这样,即使齐氏对赵梓清很好,表面上看着比对赵蓉沁还好一些,但是赵梓清却无法把她当做亲娘来看待。
只是和佳公主在赵梓清心里只是一个很模糊的印象,倒不如高嬷嬷这个和佳公主身边的旧人更具体,因此赵梓清对自己母亲的孺慕之情便渐渐的转嫁到了高嬷嬷的身上。
黛玉想到这一点便有些伤脑筋,将来若是赵梓清出嫁,高嬷嬷必然是要跟着她去夫家的,那赵梓清恐怕就是一辈子被挟制在高嬷嬷手里了。
都说奴大欺主,这高嬷嬷便是典型的奴大欺主的例子。她是该想个办法,把高嬷嬷从赵梓清身边隔开。若是她识时务,念在她伺候了和佳公主和赵梓清的情面上,黛玉也不会亏待她。只是她要是有什么别的心思,可就不能怪她不念旧情了。
“大嫂在想什么呢?”赵梓清凑到黛玉跟前问了一句。她跟黛玉相处了小半年,自然不像当初那般腼腆的样子。也是将心比心,她知道黛玉待她好,有时在黛玉跟前倒是恢复了小孩子心性。
黛玉摇了摇头,她看了赵梓清一眼,见她眉眼之间都是欢喜的样子,便忍不住把劝说的话咽了回去:“三妹妹,先前跟你说的你可都记住了。”
“知道了,要寸步不离的跟在大嫂身边,不能私自离开。还要时时装聋作哑,不该出头的时候就不要出头。”赵梓清对黛玉眨了眨眼睛,快速的重复了一遍。
黛玉松了一口气:“我这也不是拘着你,只是在宫中每一步都要谨言慎行才万全。”
想到去年中秋宫宴的事情,黛玉就冷不防打了一个寒颤。
阮皇后和姚书玲设计让她落水,再被周铎救起,若不是赵渊突然出现,她说不定已经嫁进了西宁王府。况且阮皇后还把自己摘干净了,只推到了贤德妃的身上,还想着借机把皇贵妃身边的静妃拖下水。
只是嫁进护国公府之后,黛玉才知晓更多的答案掩盖在她的认知背后。
嘉阳公主无意中得知今上赐婚的旨意,阮皇后无奈之下才想着设计这一出戏。然后嘉阳公主身边的那个丫鬟又牵扯出来皇贵妃,顺藤磨瓜最后牵扯出来的,必然是如今高高在上的那个人。
就是阮皇后,也只敢把嘉阳公主身边的那个丫鬟杖毙,却再也不敢查下去了,更何况是赵渊呢?
皇贵妃是想着一石二鸟,离间了护国公府和阮皇后,又让西宁王府和林家对阮皇后心存不满。但是今上想要的,却有些难猜了。
阮皇后虽然执掌后宫,但是真的操纵这整个皇宫的只有一个人,生死存亡也只在他的一念之间。所以即使赵渊是他的亲外甥,但是和佳公主和吴太后都已经仙逝了,赵渊和今上之间到底还隔着一层。
想起赵渊胸前的那道狰狞的把横,黛玉便觉得有些冷。赵渊如今得到的,是因为他本身付出的也足够多,并不仅仅是因为他是当今天子的外甥而已。
赵渊自然是更加了解今上的性子,因此直到今日,他都依旧谨言慎行,做事都是留有几分余地几分退路。
赵渊尚且如此,那从未见过今上的赵梓清便更应该小心了。何况这次宫宴见的不是今上,而是跟她不对盘的、恐怕现在还对她怀着怨愤的阮皇后。
想到这里,黛玉又不放心的多嘱咐了赵梓清几句。
正说话间,便听到外面有人问道:“前面可是护国公府的马车?”
坐在车里面的黛玉自然是听到了,便让车夫走慢些。后面的马车便赶了上来,便有一个婆子说道:“可是护国公府的大奶奶,奴婢是吴家的人,我们太太带着姐儿正在后头呢。”
却原来是蒋氏带着念姐儿过来了。
念姐儿今年虚岁也十二了,她父母不在京中,她是自小便是跟着蒋氏长大的。虽然年纪还小了些,但是蒋氏带着她去中秋宫宴中看看倒也说的通。
黛玉便吩咐车夫停了下来,只等着后头蒋氏的马车追上来,和她坐的那一辆并行。
念姐儿先前倒是听过赵渊有一个妹妹,却是从来未曾见过,倒是闹着一定要到黛玉的马车里来跟赵梓清说说话。
蒋氏见磨不过她,便只能让步,寻了僻静的地方让念姐儿下了车。只是没行一会儿,车便复停了下来,却是黛玉掀开帘子钻了进来。
“舅婆可不要嫌我,我瞧着念姐儿和三妹妹倒是很合的来,我却是变成多余的了,少不得要来寻了舅婆说话。”
蒋氏便笑了起来,眉眼之间倒是女子少有的英气。
吴家的三奶奶出了月子,二奶奶便带着自己的孩子匆匆回了江南。好在三奶奶已经是出了月子的,再加上还有蒋氏在一旁盯着,念姐儿还能帮着一些,内宅的事情倒不至于乱了套。
蒋氏跟黛玉说了一会儿话,便开始闭目养神了起来,等马车突然间停了下来,又听外面说宫门到了,蒋氏这才睁开了眼睛。
黛玉正准备下车,蒋氏便突然之间拉住了黛玉的手:“这宫里也没什么可怕的,装聪明的那个是个纸老虎,真聪明的那个永远也不会出头。如今子深是护国公府的世子,你已经是护国公府的人,那只纸老虎也不敢太为难你的。”
————————
看到一只小兔子了~~~不过今天确实不能加更,明天再加更哟~~~(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红楼攻略 第272章 变数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红楼攻略最新章节!
黛玉跟在蒋氏身后,一路行来都在想着蒋氏方才在下马车之前说的那番话,如今细细想起来,却还真是意有所指。
那个装聪明的人自然便是阮皇后了,虽然她位居后位,但是以黛玉看来,阮皇后的心思在这深宫之中并不算是深沉的。
转念想想也是这个道理,当年今上还不得志的时候,那赵皇后和吴太后有过节,自然是怎么打压便怎么来?当时的阮家也只能勉强称作书香之家而已,而阮皇后个人的资质远远不及她的胞妹——姚书玲的生母姚夫人。
若是阮皇后不是因为这原配的位子才登了后位,以她的资质,在这深宫里恐怕早就没有她的立足之地了。
如今深得圣眷的皇贵妃,盛宠不衰的静妃,还有昔日的德嫔——如今刚被封了妃位的淑妃,又哪一个是好想与的?更不用说,这三年一次的选秀,那些进了宫却卯足了劲要往上爬的秀女们。
而阮皇后能走到今日,大概也是吃了不少闷亏才长了不少记性吧。
阮皇后不聪明,但是只要她不要再耍小聪明,有了吴太后的例子在前,阮皇后的中宫之位必然能坐稳的。况且上位者总是多疑的,如果大皇子有个不甚聪明的生母,恐怕比二皇子有个真聪明的生母要有优势的多。
黛玉无奈的叹了一口气,这宫中的事情若是能不掺和便最好不要卷进来。只是赵渊的身份不同,他是今上的亲外甥,今上还打算栽培他,他还和手握重兵的吴家走的近,却还真让人有些伤脑筋。
不过不知是因为有蒋氏在身边的原因,还是蒋氏的那番话起了作用,黛玉心里竟然觉得多了几分底气,只觉得步子都轻了几分。
中秋宫宴每年都是设在宜景园里,今年自然是不会例外的。去年这个时候黛玉还是待字闺中的姑娘,如今却嫁进了护国公府,自然就跟以往不同。
林家如今没有适龄的姑娘和哥儿,贾敏今日自然是不会来的。即使贾敏今日在坐,黛玉也不可能让贾敏挡在她前头,如今就只能靠着她自己应付了。
不过辈分大的夫人们见她是新妇,倒是极少和她说话的,却有一些坐在黛玉身边的年轻夫人们跟黛玉说了些话。赵渊如今封了世子,将来爵位是跑不掉的,那些夫人们也乐得跟黛玉攀些交情。
反观蒋氏那一处却正是冷清,这京中的夫人们都知道,西北大将军府的夫人性子古怪,不太爱搭理人,谁都敢甩脸子瞧的。
能收到中秋宫宴宫牌的都是京中有头脸的人,自然不会来蒋氏这里自找没趣。
只是黛玉却清楚,蒋氏私底下是性子如何。
今上虽然现在信任吴家,但是吴家还握着西北的二十万大军和铁骑军,今上怎么可能完全放心。如今是因为南边昭王还有残党,西北的夷人又虎视眈眈。若是内忧外患一除,吴家恐怕还是会急流勇退,主动交了兵权的。
吴家现在兵权在握,若还有拉拢朝臣的嫌疑,将来全身而退的可能性还能有多少?蒋氏这番做派,何尝不是一种自保态度呢。
都说伴君如伴虎,黛玉还以为至少今上信任的人会有所不同。但是自从进了护国公府,她才明白越是和天子离的近的人,这种危机感才越重。
黛玉心下有些恻然,便看了一眼高高在上的皇后皇妃们。
贾元春的份位还在,这宫中除了皇后和皇贵妃便是她份位最大。去年中秋宫宴贾元春未出席,今年倒是和皇贵妃二人一左一右分坐阮皇后两旁。
想到贾元春那个未出世的孩子。她虽然不待见贾家,但是若是贾元春肚子里的孩子活着,或许贾家最后也不会那般落魄。只是依照贾家人的性子,若是贾元春一举得男,不说日后贾家人心大想争嫡,便是贾家人仗着是皇子外家便更加放肆,说不定贾家倒的更快。
贾元春的孩子流掉了,对贾家来说,却也不知是好事还是坏事了。
从大婚进宫谢恩之后,黛玉便再也没有见过贾元春了,就连贾家的人都是极少见的。
贾元春半年前眉间还是有些郁色的,如今倒是舒展开了,却是和身边的一个妃嫔谈笑声风的样子,看着心情似乎不错。而阮皇后当然是不例外的唤了自家的外甥女姚书玲去上头说话。皇贵妃倒是似乎是有些累了,闭目养神了一会儿才跟身边的静妃说上一两句。
皇后娘娘又点出了几位姑娘上前去说话,黛玉只是略微看了几眼,几个姑娘都是十二、三岁的模样,黛玉倒是不甚清楚。
她眼睛往前面逡巡了一番,便看到穿着藕荷色对襟羽纱衣裳的探春了。
探春今日打扮的极其素雅,在百花争艳的人群里却还是显得极其打眼。黛玉留意了一番,便见她和几个一般年纪的姑娘正在南安郡王妃身边陪着说话。南安王妃也是满脸的笑意,她嫡出的三姑娘正坐在她身边,却是异常的沉默。
黛玉眼皮跳了一下,却立刻移开了眼睛。
这中秋的宫宴最是无聊,蒋氏的脸上已经带出了一分不耐烦。好在赵梓清和念姐儿似乎颇合得来,她们也不四处看,二人只是凑在一起,在蒋氏身边说着小话。黛玉也只是时不时的扫一眼赵梓清,便也不再多管她。
等一场戏歇下了,宜景园外面便传来了动静,说是园子那边传了几首诗过来,请众位夫人姑娘点评一番。
在中秋宫宴里,这便是老生常谈了。虽然黛玉并不觉得一首诗能看出什么品行来,但是架不住众位夫人们乐此不疲,想通过这些诗来猜测人。
那女官一连念了上十首诗,都是以“月”为主题的。黛玉便跟着听了,转头便见赵梓清和念姐儿似乎没怎么听进去,二人头靠的更近了一些,声音愈发说的低不可闻。
等那些诗念完,众人便“嗡嗡”的开始议论起来,又是评论又是下彩头说哪首诗能拔了头筹,气氛好不热闹。
阮皇后便笑道:“各位夫人都这般有兴致,何不出来点评一番呢?”说着便点了几位姑娘和夫人上前来细细说了一番见解。
这些诗都是由专人抄写的一份,未曾署名。阮皇后见她们意见不一,便说若是谁猜准了,她可是有赏赐的。
黛玉去年还未出阁,贾敏让她装聋作哑,她便索性一声不吭,连头都甚少抬起。这一次,她倒是饶有兴致的看着,冷不防便听到了阮皇后让赵梓清和念姐儿上前去说话。
黛玉和蒋氏相互看了一眼,蒋氏眸子一眯,便朝黛玉使了个眼色。二人都没有说话,只看着赵梓清和念姐儿并行着上前。
护国公府和吴家虽然是军功起家,但是传到上几代的时候,族中便出了读书人。护国公府的二老爷赵时、吴家的三爷吴承业更是科举出身。
因此家中的姑娘们都是要上家学的,要么便是请了先生来教,琴棋书画却也是略知一二的。都是看花容易画花难,作诗难,评诗并不算太难的事情,赵梓清和念姐儿虽然先前在说小话,却也是留心听了的,便你一言我一语的把十几首诗都简单提了个遍。
到说哪首诗能拔头筹时,二人先是顾左右而言他了一番,最后又说好几首诗不相伯仲,倒是评不出来。若是真要凭,也只能有几个第一。
黛玉微微松了一口气,赵梓清先前虽然胆子有些小,但好歹在跟在她身边半年,却也不会怯场了。况且又有念姐儿这个天生胆子大的在旁边,赵梓清似乎也镇定了不少。
见赵梓清如今的样子,黛玉便想着还是要让赵梓清和念姐儿多相处,说不定念姐儿对赵梓清还能有一些影响。
众人都以为这十几首诗不过是为中秋宫宴平添一些气氛罢了,后来才知道,这十几首诗,反而是中秋宫宴最大的变数。
历来中秋宫宴男客那边的诗作都是要传到宜景园来赏评的,能传到宜景园的诗自然是出挑的,多半是金科的举子或者是有才学的世家子作的。
黛玉还听贾敏说过,在太上皇在位的时候,也是有上十首佳作传进了宜景园,园子里的姑娘和夫人们也是猜谁会夺了头筹。那时贺家的四姑娘剑走偏锋,却选了一首众人都不选的诗,后来那诗竟然真的拔了头筹。
那首连翰林院大学士都说剑走偏锋,却满纸意境的诗,便是出于那一科的榜眼之手。
不知是机缘巧合还是刻意安排,半年之后,那榜眼竟然和贺家做了亲,娶的正是当时贺家的四姑娘。随着他们二人定亲、成婚,这件事情便被好事人追根究底了出来,倒也算是一桩奇谈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