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权色大局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心飞扬
周成林和杨光远都极力要求对汪思继严肃处理,急坏了华中崇。
华中崇不想汪思继出事,他们是同一战壕里的朋友,他们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他们是多年建立起来的关系。
现在在官场上讲究的是关系,尤其是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战友和老乡关系。在官场上,有了这些关系都会铁定心互相支持,为此,杨光远的话音刚落,华中崇就接过杨光远的话,为汪思继开脱道:“不错,思继同志是犯了不可饶恕的错误,但给思继同志戴上‘其行为严重背离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行为准则’的帽子,我不同意,我认为,思继同志的行为顶多是一种失职行为,是一种作风问题,再说,思继同志毕竟是老同志,这些年为了浏阳河乡的发展鞠躬尽瘁,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我认为对思继同志的处理要慎重,要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予以处理,不能一棒子打死,因此,我不同意成立调查组对思继同志进行调查,我也不同意免去思继同志浏阳河乡党委书记一职。”
杨光远马上反驳道:“面对特大洪水灾害,汪思继同志不仅不全面贯彻县委县政府文件,而且一声招呼不打就跑到千里之外的云港嫖娼玩女人,其行为不是背离党性原则是什么?可以说,对汪思继不予以严肃处理,党纪无存,党的尊严就会受到亵渎,因此,我认为对汪思继同志必须严肃处理。对其行为必须调查清楚,这样,我们才能向浏阳河乡五万群众交代,我党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才能真正得到贯彻落实。”
杨光远和华中崇的争执立刻扩大到所有人,关于对汪思继的处理问题,在常委们中间形成了两派,一派以华中崇为主,主张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从轻处理。
一派以周成林和杨光远为主,主张本着以正纲纪,以儆效尤的原则,从严处理。
两派争论不休,争论了半个多小时,最终没能形成统一意见。
刘世昌虽然对汪思继的行为很不满意,但是,他更倾向于华中崇一派的意见,他也不想处理汪思继,但是,不处理汪思继的确不能向浏阳河乡五万群众交代,更不能向周成林何杨光远交代,从周成林和杨光远的势头上,他能看出来不给汪思继一个处分,周成林和杨光远绝对誓不罢休。因此,他提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他提高声调,道:“大家肃静,都不要吵了。”
一把手的尊严在什么时候都不容亵渎,会议室里慢慢平静下来。
等所有人都停止争吵之后,刘世昌喝了口茶,慢条斯理地开口道:“周成林同志和光远同志的意见没有错,对思继同志应该给个处分,不给于处分不能平民愤,无法向浏阳河乡五万父老乡亲交代。”
说到这里,刘世昌停了下来,点着了一支烟,然后吐出一个烟圈,接着说道:“不过,中崇同志说的也不无道理,思继同志是老同志,老同志吗,革命了一辈子,为国家为人民付出了一生,所以,对老同志,我们应该有所体恤,因此,我建议给思继同志一个行政记大过的处分,同时调离浏阳河乡,到啤酒厂去做厂长,兼任厂党委书记,大家看怎样?”
刘世昌的话看似建议,实际上就是决断。
一把手的话就是圣旨,既然刘世昌做出决断,周成林杨光远和华中崇都不好再有异议。
不仅周成林和杨光远不好再说什么,华中崇也不好再也什么异议。刘世昌的决议对于两派人来说等于都给了台阶。既遵循周成林和杨光远的意愿,又照顾了华中崇的面子,没把汪思继免职。
啤酒厂曾经辉煌一时,是河阳县的龙头产业,可是最近几年以来效益逐年愈下,如今已入不敷出,濒临破产。虽然濒临破产,但汪思继的正科级职务就保住了,如果按照周成林和杨光远的意思,汪思继不仅要被免职,而且还要立案调查,像汪思继这样的干部,除非不立案调查,只要立案调查就一定能查出问题,从这个角度来说,汪思继已经烧了高香。
国不可一日无君,家不可一日无主,既然汪思继被免去了浏阳河乡党委书记的职务,一个萝卜一个坑,浏阳河乡就要重新安排一个党委书记。
因此,常委会开始商讨浏阳河乡党委书记的人选。在商讨浏阳河乡党委书记人选的同时,又对啤酒厂原厂长老宋的去处予以了商讨,汪思继去了啤酒厂,啤酒厂的老厂长老宋必须给安排一个合适的去处。
老宋好安排,老宋已经五十五岁了,早已经到了内退的年龄,随便安排个去处就可以,在组织部长赵秉义的提议下,把老宋安排到了人大。
关于让谁去浏阳河乡担任党委书记,引起了不小的波澜。
常委们都想推荐自己的人。
这些人在官场上都有自己的圈子,在用人的时候,都希望用自己人,用自己的门徒,用自己的老乡,甚至用自己的亲属,因为有了这层关系,他们上来之后一定会对自己感恩之至,都会铁定心支持自己。
华中崇第一个站出来推荐了自己心目中的人选,华中崇推荐的人选是康小薇。
华中崇之所以极力推荐康小薇,不仅因为康小薇是他一个圈子里的人,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他已经被康小薇俘虏,做了康小薇的裙下之臣,曾经答应过康小薇,在下次人事调整的时候推荐康小薇。





权色大局 第318章 靠山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权色大局最新章节!
康小薇是个漂亮的女人,也是个有野心的女人,她深谙为官之道,她深知,在官场上混必须有背景,有靠山,必须有贵人扶持。
为此,她寻找一切机会寻找靠山,巴结领导。为了这些,她宁肯牺牲一切。
再说,她是女人,而且是漂亮的女人,男人需要女人。
她始终坚持一个观点:世界上没有不吃腥的猫,也没有不喜欢女人的男人,只要是男人就一定会喜欢女人,只要是男人都喜欢那些漂亮而懂得情调的女人。
除非他是圣人,而事实上,世界上根本没有圣人,就连孔子他老人家都极力鼓吹“食色性也”,何况芸芸众生中普通男儿。
她坚信世界上没有做不成的事,没有不能俘虏的男人。她利用自己的资本俘虏了一个又一个男人,攻克一座又一座堡垒。
从华中崇做党群书记,掌控全县干部前途和命运那天起,康小薇就开始想办法准备攻克华中崇这座堡垒,让华中崇为自己所用。
康小薇最终攻克华中崇这座堡垒,让华中崇成为自己的裙下之臣,发生了那层关系是那次华中崇带队考察城市建设的归途中。
那次考察的时候有县委宣传部团县委城建局等很多部门的干部职工及各乡镇的乡镇长,其中就有浏阳河乡乡长康小薇。
那次考察的城市是苏沪杭三角地区。
康小薇他们考察的第一站是杭州,第二站是苏州,最后一站是国际大都市上海。
考察完苏杭二州后,他们来到了上海。
因为上海是国际大都市,所以,他们在上海逗留的时间最长。
考察结束的前一天,为了庆祝考察工作的完满结束,他们在上海通江大饭店举行了盛大的庆祝宴。
酒宴结束后,华中崇给大家放了假,让大家都出去转转,领略一下国际大都市的风采。
但是华中崇没去,连续几天的考察,华中崇有些疲惫不堪,想休息一下,就回到了宾馆。
这让康小薇看到了机会,因此,她也没有去,跟着华中崇一起回到了宾馆。
回到宾馆,等司机离开之后,康小薇说要到华中崇的套房里坐一下,有工作向华中崇汇报。
说实话,华中崇也对自己这位漂亮的女下属虎视眈眈已久,只是没有下手的机会,所以,听康小薇说要到自己的屋里坐坐,他兴奋不已,很高兴地把康小薇让进了自己的套房,走进房间后,他问康小薇道:“大家都出去玩,康乡长怎么不去?”
康小薇嫣然一笑,风情万种地说:“人家还不是想留下来陪华书记的吗!”说着说着,眼睛里就雾蒙蒙的开始迷离起来,迷离的让让华中崇心头荡漾,宛若小舟在微波中行驶,怀中像揣着两只兔子一样咚咚的跳个不停。
为了掩饰自己的慌乱和不安,华中崇对康小薇说:“小康,你要没有别的事情,就请回去吧,考察了这么多天,我真的太疲惫了,想早点休息休息。”
康小薇不满道:“华书记是在赶我吗?”
华中崇急忙道:“不是,我是怕他们回来看到他们孤男寡女的在一起说闲话。”
康小薇不屑道:“看了又怎么样?我是向华书记汇报工作的,又不是勾引华书记的。”
华中崇没办法,只好继续陪着康小薇聊天,接下来聊的内容就风马牛不相及了,天南海北的胡聊一通。
大概八点钟的时候,华中崇站了起来,让康小薇先回去,说自己要洗澡。
康小薇道:“我还有好多事情要向华书记您汇报,您看这样吧,您先进去洗澡,我在客厅里等您,等您洗完澡后接着再向您汇报。”
华中崇装出一副不情愿的样子,道:“这多不方便,你是女孩子,我是大老爷们,不方便的,我还是等你汇报完再洗吧。”
康小薇就道:“看华书记平时顶爷们的,怎么现在倒怕了我一个女人,难道还怕我对图谋不轨吗?”
既然康小薇都这样说了,华中崇不好意思再拒绝,就顺从她的意思走进了套房中的浴室里。
就在华中崇钻进浴室不久,康小薇也钻了进去。
康小薇钻进浴室后,连衣服都没脱,就一头扑进了水雾中,扑在了华中崇的怀里。
软香在怀,任你是铁人,也没有不动心的理由。更何况华中崇还不是铁人,那时候的华中崇再也顾不了那么多了,一只手透过衣领伸进康小薇的衣服中抓住康小薇那对玉峰上。康小薇整个人瘫软的如同面条一般倒在华中崇的怀里,嘴里发出厚重喘息声和低沉的呻吟。
欲望的火焰在华中崇的体内流窜,华中崇三下五除二就脱去了康小薇那已经被流水浸湿的衣服,一把把她拉进了浴池中,自己也跟着跌进了浴池中,就在浴池里进入了康小薇的身体……
事后,康小薇告诉华中崇,自己在乡长的位置上有时间了,想再进一步,让华中崇帮忙,有机会再把她往上提一把。
华中崇二话没说就答应了康小薇,而且回到河阳后就开始寻找提拔康小薇的机会。
这次,终于让他找到了机会。
汪思继调离浏阳河乡,浏阳河乡须重新安排一名书记,于是,他想起了康小薇的请求,开始推荐康小薇。
华中崇推荐说:“汪思继调离浏阳河乡之后,考虑到浏阳河乡的特殊情况,考虑到汪思继在浏阳河乡经营了几十年,各个岗位上都有他的人,他多年的奴化教育和恩威并施,已经形成了一股势力,从外面调干部进去在短时期内,确实不便开展工作。因此,从现有的副职中找到合适的替代人选,可能是最佳选择。我认为,乡长康小薇同志就是最佳人选。康小薇同志是土生土长的浏阳河干部,从公务员干起,一步一步做到了乡长的位子,了解浏阳河乡的情况,对浏阳河乡有感情,而且康小薇同志是一位有思想有能力的干部。并且在浏阳河乡有了一定的基础,用她可以保证领导班子的平稳过渡。”
华中崇话音刚落,就有人站出来反对,反对的人是县委组织部部长赵秉义。
对于浏阳河乡党委书记的职位,赵秉义心目中也有一个合适的人选。这个人是东港镇镇长徐国庆。
徐国庆的父亲是赵秉义的授业恩师。
赵秉义上学期间,成绩优异,但家境贫寒,经常交不起学杂费。
徐国庆的父亲徐老师对赵秉义关爱有加,经常给赵秉义减免学杂费,而且,家里有好吃的东西经常带到学校里,送给赵秉义。
尤其让赵秉义感激徐老师的是,赵秉义的父亲有一次在赶集卖菜的时候被一辆开车撞折了腿,而且黑心的司机在撞倒人驾车逃逸,为了帮父亲治病,赵秉义的家庭深陷囫囵,赵秉义不得不被迫辍学。
徐老师知道后,找到了赵秉义,鼓励赵秉义一定要坚持上学,并从微薄的工资中拿出一千元帮赵秉义的父亲治病。
在徐老师的资助下,赵秉义得以重返学校。
受家境的影响,赵秉义重返学校,更加勤奋,初中毕业后,考入县重点高中,三年高中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省师大,省师大毕业后,在榆阳十六中交了一年书,正赶上省里招收公务员,在朋友的鼓动下,赵秉义报名参加了公务员考试。
通过笔试面试政审,赵秉义过五关斩六将,顺利通过公务员考试,考进了省委组织部。
俗话说,高,驰骋的空间就会更大。赵秉义在省委组织部干了五年,就提拔为科级干部,又三年不到,就下放到古苍县挂职副县长。在古苍县挂职三年,调到河阳县任县委组织部部长。
赵秉义一调到河阳县,时任东港镇镇长的徐国庆就打着父亲的旗号找到了赵秉义,让赵秉义看在父亲的情面上,有机会把自己推到党委书记的位置上来。
赵秉义是那种知恩图报的人,发达了之后没有忘记自己的授业恩师,就有了报答徐老师的想法。现在恩师的儿子找到了自己,他自然不会推辞。
上次人事调整的时候,赵秉义就在刘世昌面前提到了徐国庆,希望能给刘世昌安排一个合适的去处,但由于职位太少,打招呼的领导又多,赵秉义最终没能把徐国庆安排好。徐国庆多少有些失落。
赵秉义为了安抚徐国庆,就许愿给徐国庆,说下次一有机会,第一个会考虑徐国庆。故此,华中崇一提出康小薇,他马上反对。
赵秉义道:“华书记说的不错,康乡长的确非常优秀,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一个事实,浏阳河乡这些年工业发展缓慢,经济发展滞后,因此,我建议应该给浏阳河乡选派一名懂经济的人去做书记最合适。”
华中崇没想到赵秉义会站出来反对自己,非常恼火,悻悻问道:“既然秉义同志认为康小薇同志不合适,那么秉义同志心目中一定有合适的人选了?”




权色大局 第319章 否决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权色大局最新章节!
赵秉义随口而出:“我认为东港镇镇长徐国庆同志才是最合适的人选,徐国庆毕业于省轻工业学院,从技术员干起,一步一步做到了县化工厂副厂长的位子,懂经济,懂管理,尤其是徐国庆同志从化工厂副厂长调到东港镇任镇长这阵子,东港镇的招商引资工作搞得红红火火,经济发展一度上升到全县第二,成为仅次于城关镇的经济大乡,这充分说明徐国庆有能力管理好一个乡镇,所以,从发展浏阳河乡经济的角度说,我建议调徐国庆去浏阳河出任党委书记。”
支持华中崇的常委马上站出来反对赵秉义,都说康小薇才是浏阳河乡党委书记的最合适人选。
当然,支持赵秉义的人也马上给与了回击,说徐国庆才是最合适人选。
一时之间,常委会再度争论不休,相持不下。
周成林在旁边冷眼相观,一直没有插嘴。说实话,对于浏阳河乡书记的人选,他更倾向于徐国庆,他也感觉徐国庆才是浏阳河乡党委书记最合适的人选,但是,现在涉及到康小薇时,他也心里有些不忍心否决她,康小薇毕竟和他好过一场,所以,他骑虎难下,不好决绝。
这时候,刘世昌开口道:“康小薇和徐国庆都非常优秀,至于让谁去浏阳河乡出任党委书记,必须通过组织考察才能定,所以,思继同志调离浏阳河这阵子,临时由康小薇主持浏阳河的工作,等组织考察之后再说。”
刘世昌之所以做出这个决定,也有自己的目的。
前一阵子,常务副市长穆有仁找过他,让他有机会把小岭乡党委书记赵德靖给挪一下,从小岭乡给挪到一个大乡镇去。
小岭乡人口不到三万,是个小乡镇,而浏阳河乡人口过五万,属于大乡镇,大凡当官的,都想管的人多一些,支配的资金多一些,所以,赵德靖就想从小岭乡调出来,调到一个大乡镇去,于是,他找到了堂姐。
赵德靖的堂姐不是别人,正是穆有仁的情人赵鑫鑫。
有赵鑫鑫出面,自然是水到渠成。
穆有仁答应赵鑫鑫,只要有机会,一定会把赵德靖调到大乡镇去,于是,在一次遇到刘世昌的时候,向刘世昌提起了赵德靖,让刘世昌尽快想办法把赵德靖调出小岭乡,给安排到一个大乡镇去做党委书记。
本来,他打算撤了汪思继之后,把赵德靖调到浏阳河乡的,没想到半路杀出华中崇和赵秉义这两个程咬金,所以,他才做出决定,先休会,以后再议。
会后,只要他单独找华中崇和赵秉义两人,文赵两人不敢不听他的,不敢不给他面子。
散会后,刘世昌把周成林留了下来,说有事情要和周成林商量。
这是破天荒的第一回,所以,周成林有些受宠若惊,跟在刘世昌的身后来到了刘世昌的办公室。
刘世昌的办公室就在常委会议室隔壁。这是一个三进套间,外间有一圈沙发,属于接待室,中间是书记办公间,宽大的大班椅侧后方矗立着一面党旗;大班椅上各类文件整理得很有条理;隔桌相对是两把椅子,显然那是为刘世昌接待下属谈话所设。还有一道门通向里间,是为刘世昌午间小憩而备。
这次刘世昌没坐在大班椅后面的主位,而是一改过去那种傲慢的神态,很亲切地拉周成林在两个单人沙发上对面而坐。
两人互相寒喧几句,谈话引上了正题。
刘世昌显然也看了榆阳新闻,首先对周成林前期所做的工作予以了表扬,尤其对周成林平息市民示威及和广大受灾群众心连心,手牵手始终奋斗在抗洪第一线并和抗洪工作人员同退同进的行为进行了高度肯定和赞扬。
同时又对周成林说了一些勉励的话,让周成林一定要再接再厉,继续努力。
接下来,他话锋一转,聊到了浏阳河的班子问题,不经意地说道:“周成林啊,浏阳河的班子,根据你的提议,县委予以了调整,但是,国不可一日无君,家不可一日无主,浏阳河总需要有人去主持工作,你看谁去浏阳河接替汪思继最合适?”
经过这么多年官场的历练,周成林已经彻底成熟起来。从常委会上刘世昌没有做出决断,他就已经意识到刘世昌之所以不在常委会上明确浏阳河乡党委书记人选是故意的,刘世昌对华中崇和赵秉义提议的人选都不认可,要不,他不会不那样做,所以,周成林警觉道:“刘书记认为谁去浏阳河最合适?”
刘世昌沉思了一会,道:“小岭乡的赵德靖上任时间不长,但工作比较出色,我想把赵德靖从小岭乡调到浏阳河乡,你看怎样?”
对于赵德靖,周成林也没什么好感,这个赵德靖无非是沾了堂姐赵姗姗是常务副市长穆有仁情人的光才得以做上小岭乡党委书记的宝座,但是,由刘世昌提出来,他不便反对,再说,赵德靖现在就是党委书记,由一个乡镇调到另外一个乡镇属于正常调动。因此,他只好违心地表示支持,道:“既然刘书记认为把赵德靖调到浏阳河合适,那就调赵德靖吧。”
见周成林没反对,刘世昌很高兴。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周成林告辞出来,回了政府大院。
周成林回到办公室不久,梅景阳推门走了进来。
梅景阳进来的时候,手里拿着报纸,满脸兴奋,走到周成林的大班桌前,压抑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冲周成林道:“周县长,您快看,您亲临抗洪第一线的事迹上了省报头条。”
周成林疑惑不定地接过报纸,展开。
省报的头版头条,登载的正是他带领军民奋战在抗洪第一线的报道,题目是《新时代的焦裕禄》,副标题是《在洪水中闪光周成林同志抗洪救灾纪实》,而且加了编者按,编者按对周成林予以了高度评价和赞扬。
编者按说,在百年不遇的暴雨洪灾面前,周成林同志坚守岗位,恪尽职守,沉着应战;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奋不顾身,勇往直前,严格履行职责,和广大受灾群众心连心,手牵手始终奋斗在抗洪第一线的行为践行了党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充分说明共产党员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共产党员的拳拳赤子心,始终代表着党的先进性,心系群众安危。周成林同志的所作所为,践行了党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新时期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这一切,都说明周成林同志是一位忠诚履行职责无私无畏奉献一心为群众安危所系的党员干部。
看完编者按,周成林接着往下看去,文章还以大幅照片表现了他带领广大军民奋斗在抗洪第一线的情景。
最后,在文章结尾处,他看到了江大明三字。
原来,刘晓冬在把带子传到电视台之后,立刻又把材料传给了在省城的江大明。
江大明看完材料后,大受感动,立刻对材料进行整理加工,形成一片通讯报道,在省报上刊发出来,而且是省报的头版头条。
看到江大明三字,周成林的脑海中再次浮现出何静茹的身影,他多么渴望见到江大明和何静茹。
这么多年没见何静茹和江大明,也不知道他们现在生活的怎样?此时,他多么渴望立刻见到江大明和何静茹,多么渴望知道江大明和何静茹现在的生活状况,虽然他已经和何静茹没有任何关系,虽然何静茹已经和江大明结婚,但他们是朋友。
应该说,能有江大明这样一位知己,是他一生的幸事之一,何静茹能嫁给江大明是最好的归宿,这也是他最希望的结果。
周成林正在心潮起伏的时候,电话铃声响了起来。
1...103104105106107...20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