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吾乃大皇帝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子木

    “夫君,你是有所不知啊,今天我是回了孔府,但是却被父亲骂了一顿。”孔贤淑很是委屈。

    “什么回事”李泰不由的问道。

    “哎,还不是那字典弄的”孔贤淑将自己遇到的事情娓娓道来。

    李泰听完,不由的乐了。、

    “夫君,你你什么还高兴得起来啊。”孔贤淑小脸就要梨花带雨了。

    “你是有所不知啊,你前脚刚刚走,后脚老爷子就将颜家的几位老人,子路一脉的人还有其余的几个儒学大家,凡是叫得上号的,都叫去了孔府。”李泰说道。

    “啊”孔贤淑不由的一惊,接着满脸疑惑,说道:“这是为何为啥”

    “还能够为啥,商议字典的事情,这老爷子就是个戏精,嘴上说着不要,但是却行动的相当真实。”李泰感叹了一声,说道:“我们年轻人还真不是这些老头子们的对手啊。”

    “这这当真”孔贤淑一喜。

    若是如此,自己的父亲也不会整日闷闷不乐的了。

    这是好事。

    “当然了,刚刚宫里面的老爷子也去了孔府了。”李泰微笑的说道:“这也算是老年人退休以后发挥余热了。”

    没有想到老李家竟然也出现了一个大儒。

    真是世事无常啊。

    李渊自从成为了太上皇以后,也是闷闷不乐的,然后找到了演讲的活,现在混着混着,竟然成了大儒了。

    看来这年头,只要有背景,想混成什么就混成什么啊。

    “那那为何他还那般的生气”孔贤淑很是不解。

    都说一孕傻三年,看来这是没有错的。

    这么简单的道理,孔贤淑竟然看不出来。

    “你莫要忘记了,你是女儿身,而且还是我太子的女人。”李泰说道:“老孔也是要面子的,这么好的事情,老孔都想不出来,而是你这个女儿想出来,传出去岂不是让人觉得那个哈啥啥么”

    “毕竟这是个男人占据高位的时代,就好像古代的那些女子,不少的人才华横溢,但是如今却鲜有人知道。”

    “为何还不是因为这个世界终归是男人的世界,男人主宰了这个世界,所以女人就算是再有才华,也只能埋没了。”李泰说道。

    历史上倒是出现过两三个女人,但是名称都不什么样。

    “哎!”听闻,孔贤淑不由的叹息了一口气。

    “你也无须叹息,再过上个百八十年的,当我们大唐的建设越来越好了,我们大唐的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我大唐的法制也越来越好了。”李泰说道:“总有一天,我大唐的男女总会有地位平等的一天的。”

    “到时候,我大唐不但有女状元,还有女将军,女宰相呢。”李泰说道。

    孔府之中。

    孔颖达高谈大论。

    陈叔达、封德彝、温彦博、颜师古、颜相时;、颜勤礼等人正在认真的听着,一脸的激动。

    好事情,好事情!

    这绝对是我们儒家的好事情!

    若是这字典做出来了,那么以后整个天下的人都知道,这字典是儒家的人做出来的,更可以成为儒家的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啊。

    至于这字典出现以后,会不会让识字的人多起来威胁到各大世家。

    这一点他们丝毫是不用放在心上。

    现在大唐到处都有书院,大唐的识字率正在逐年增加。

    但是,寒门士子想要混出个人样来,确实是比较的难的。

    虽然说是公平竞争,但是很多人一出生就已经站在了终点了。

    有些人不用努力就注定了荣华富贵位高一等,有些人努力了一辈子,也不过是站在别人的起跑线上罢了。

    大唐,这是一个封建国家。

    还存在这一大群的特权阶级呢。

    而且,很多的人读了一辈子的书,也未必就能够步入朝堂。

    “这字典好,有了这字典,以后后辈读书,遇到不懂的,就可以查一查字典了。”一名大儒微笑的说道:“而在这字典之中,我们可以加入一些字、句的出处。”

    “正是如此,比如一个成语,大家都知道是什么意思,但是却不知道出处,但是有了这字典,不但知道了出处,还可以知道一些当时的典故。”

    “对,现在的年轻人啊,光是嘴上会说,但是一问这字,这词,这句话的出处,一个个都摇头,这可不行。”

    “吾等既然是传道受业解惑之人,这字典之事,必然要好好的撰写。”

    “”

    一群年纪最轻的也有五十岁,最老的也有七十多的老人,都是精神焕发的啊。

    “不过,这主意到底是谁出的”终于有人忍不住开口问道。

    “哎,还能是谁还不是老夫那不成器的小女儿。”孔颖达抚着胡须微笑的说道。

    口中说着不成器。

    但是脸上的笑容却是出卖了他。

    “不愧是我书香门第教出来的孩子,善,善,善。”一名老者抚着胡须点了点头说道。

    “她有这才能,也是我儒家不可多得的,就算是一些男儿都未必比得过她啊。”另外一名老者微笑的说道。

    “可惜了,可惜了,他终究不是男儿身,她若是男儿身,将来出相入将,也未必不可也。”

    “这女娃娃确实有状元之才,但是可惜了,终究不是男儿也。”

    “”

    一些人不由的为孔贤淑感到有些可惜。

    能够想出字典的人,能够的普通人

    能够是一个没有本事没有才华的人

    只可惜了,这个人是个女的啊。

    “其实小女也没有甚才华,就是小的时候多看了几本书,多看了几本书罢了。”孔颖达说道。

    但是,明眼人都能够看出来,这老头是赤果果的炫耀啊。

    不过也是,谁家里面出现一个这样的人才能不炫耀

    人之常情也!




第1121章 公交站牌
    天气越来越冷了。

    再过不久,那就是要过年了。

    一大早的,一群人赶着牛车,拉着一个个木牌子,水泥,向一个街角走了来。

    长安城的大路很宽,很大。

    唐长安城面积达84平方千米,是汉长安城的24倍,明清北京城的14倍,比同时期的拜占庭帝国都城君士坦丁堡大7倍,较公元800年所建的巴格达城大62倍,古罗马城也只是她的五分之一。

    现在还在往外扩建之中。

    外城四面各有三个城门,贯通十二座城门的六条大街是全城的交通干道,每一个城门足足有五六米宽。

    而纵贯南北的朱雀大街则是一条标准的中轴线,把长安城分成了东西对称的两部分,东部是万年县,西部是长安县。

    东、西两部各有一个商业区,称为东市和西市。

    城内南北11条大街,东西14条大街,把居民住宅区划分成了整整齐齐的110坊,其形状近似一个围棋盘。

    而长安城的街道都很宽。

    主干道朱雀大街宽达150米至155米。其他的不通城门的大街宽度也普遍在35米至65米之间,而顺城街宽20米到25米。

    在街道的两边,各有建筑。

    如今,一些拿着牛车,拿着铁锹水泥,来到了其中的一条街道上。

    选好了地方,就开始干了起来。

    虽然天气冷了。,

    但是,还没有干多久,就浑身冒着热气。

    一些闲着没事干的人不由的纷纷围了上来。

    “这是要干啥呢这大冷天的又开挖了,难不成要铺新的水管道我可是听说了,咱这长安城准备弄那个啥啥来了水。”一名带着兽皮大帽的老者将手缩在衣袖里面面带微笑的说道。

    现在,自来水也开始慢慢的普及开了。

    但是也只是仅限于学校和各个工厂,富贵人家和一些贵族,普通人也就是见过那么一两回。

    但是,不得不说这自来水确实是方便。

    “那叫自来水。”旁边一名商贾满脸微笑的说道:“那自来水管道接到了家里面,这么一开,哗啦,水龙头里面出来的水,那真是一个清澈啊,不是我跟你们吹,这自来水不管是做饭还是洗凉,哪怕是冲马桶,那简直就是方便极了。”

    “俗,你这人真俗。”旁边的一名书生摇了摇头,说道:“这自来水乃是大唐的神物,方便了我们所有的人,到了你嘴里面,什么就变得这么俗了”

    “啥俗不俗的,老子就知道,老子用得起自来水。”那商贾得意的将自己的手伸出来,乐呵呵的:“自从有了自来水,我家里面的那些仆人都不用在辛辛苦苦的挑水了,只要把那水龙头一开,哗啦啦的全都是水。”

    好家伙。

    十根手指上都是镶着珠宝的金戒指。

    旁边的人看了,真想狠狠的揍这个家伙一眼。

    “有啥好得意的,用得起自来水就了不起了”旁边有人低声说道。

    “反正你们是用不起。”那商贾一脸得意。

    “你这话说的,自来水我们现在是暂时用不起,但是告诉你,再过不久,咱长安城,咱大唐谁都能够用得起。”旁边的那老者看不下去了,说道:“实不相瞒,我儿子现在就在自来水厂工地上干活。”

    “等到这自来水厂建立好了,就能够把这自来水引导千家万户之中去。”老者一脸得意的说道。

    这年头,能够给官家干活,那可都是脸上有光的事情。

    前些年还派壮丁劳役呢,什么修城墙啊修水利啊挖土啊,都是直接从村中摊派的。

    现在都不用了。

    你老老实实的种地就行了。

    至于这些杂活,大唐缺那点钱么

    直接用钱请。

    一天一百文钱。

    你要是没有一点人事关系,你还赚不到这钱呢。

    你要不是年轻力壮,你想赚这官家的钱

    你想的美!

    一天一百文钱,就是十枚的大唐铜币,一去就是好几个月,足够一家人一年的生活费了。

    百姓有了钱,就会花钱买东西,商业就活了起来。

    大唐又可以从商业活动之中收取商业税。

    如此循环,才能够国富民强。

    “诸位说的没有错,过了春节,我们就得规划这自来水管道了,最多两三年,家家户户都能够用上自来水了。”一名正在施工的工人微笑的说道:“不过,我们今天不是铺设自来水管道,而是要搞这个公交车站。”

    “公交车站那是什么”

    “公交车没有听说过啊。”

    “这公交车到底是啥车啊”

    “”

    “这公交车,更没意思,就是公共交通车,用来给大家上的。”那人微笑的指着一个牌子,说道:“一号公交车站,起点是正阳门,终点的西市。”

    “二号公交车,起点是中挺门,终点是北辰门,你们看,这上面都标注着车子经过的地方的站牌,以后你要去那里,就看着站牌。”

    “每一次上车,只需要两文钱”那人滔滔不绝的给这些在场的人普及着。

    “这是好事,大好事,以后啊,出门就坐着公交车,方便的多了。”一名书生说道:“从我住的地方到北城的读书馆,要走上半个时辰,若是有了这公交车,岂不是几刻钟就能够到了”

    “到时候,就算是我在读书馆看书的时间再晚,也能够顺利的回来,不用担心宵禁了。”那书生很是高兴的说道。

    “以后我去东市买东西,岂不是更加的方便了,这公交车好,真的好。”

    “看来,圣人心里面还是有我们的啊。”

    “现在租一辆车,都上百的筒子了,若是真跟上面说的,那这公交车确实是很不错的啊。”

    “”

    旁边的人纷纷开口说道。

    “那是,你们也不想想这公交车的谁兴建的,那可是大唐的太子修建的,太子是谁还没有当太子的时候,那可就是富可敌国了,他差那点钱么”旁边的一名工人赶忙说道:“太子这是为了天下的百姓,是为了方便我们出行也。”

    “正是如此,太子仁德啊。”

    “我大唐有如此仁德的太子,这对于我大唐而言,乃是大幸也。”

    “”

    公交车都还没有推出来呢,就先火了。




第1122章 贞观十五年
    见你的春节,比以往的春节暖和了很多。

    时间飞逝。
1...447448449450451...52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