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鳞开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美味罗宋汤
其中黄册是记录各家丁口的簿籍,类似后世的户口本。是征发赋役的主要依据。因为封面用黄色纸,故而称为黄册。
鱼鳞册是描绘了各县土地所有权状态的册子。图册中详细登记了每块土地的编号、土地拥有者的姓名、土地亩数、四边界限,以及土地性质、等级。每块土地的形状也都被绘制成图,每册前面又有土地的综图,看上去就仿佛鱼鳞一般,因此称“鱼鳞册”。评定各家粮税的依据也就在这鱼鳞册里。
有管理自然就有反管理。为了避免承担过重的赋役,有百姓隐匿人口,不录入黄册之中。反正此时就算不上户口,对孩子也没什么影响,由此造成了黄册随着年数发展而“失真”。
鱼鳞册的失真情况就更严重了。虽然国家对田地的定义只是“田地”,但民间却发展出了“田皮”“田骨”。田皮类似后世的土地使用、收益权,田骨才是真正的土地所有权。因为田产变更要去官府登记、纳税,所以民间为了省去麻烦和税费,只进行田皮交易,私下签订“白契”——与盖有官府的朱红印章的“红契”相对。
底下乡镇如此做了,到了县里也只能默认。县里默认了,到了府道就算想查也没法查。一旦有官员敢查,势必要惹恼当地势家。因为这些势家就是土地兼并的最终受益人,家里暗格中不知藏了多少非法的白契,也不知道逃了多少粮税。
之所以能称为势家,势必是有人在朝中当官,否则只能算是个大户,说不定过年就被宰。在大明这个官僚体系严密的社会里,任何一个职位的官员都能对其他官员产生影响,故而官官相护是常态,海瑞那样的属于变态,所以势家的影响力之大也是可以理解的了。
在如此严密的社会生态圈中,每个环节都是一道针对变革者的防御阵线。张诗奇拿到的这些档案资料,无不与当地现实相差极大。也是太祖高皇帝定下的规矩:皇权不下乡,以免贪官污吏扰民。所以这些人并不害怕新知府派人去查,就算去了也是白去,恐怕连村子的大门都进不去。
侯方域给户部尚书做过“秘书”,对田亩有全观见识,一拿到那些书吏送来的鱼鳞册就知道其中作伪甚重。他心中狂喜,好不容易方才按捺下来,去找张诗奇,将自己发现的疑点一一陈列,做出义愤状,道:“老爷,这些人是存心耍奸谋!”
张诗奇接过侯方域的文稿,扫了一眼便扔在桌案上,笑眯眯道:“是否有奸谋,仅凭一面之词如何能定下来?这样,你拿我的名帖去见洛阳府上那些大户人家,让他们对这鱼鳞图册的真伪做个备注。若是有不符合的地方,让他们自己呈上证据来,以示本府公正严明。”
侯方域一愣,心中暗道:府尊老爷莫非老糊涂了?这些疑点都是大户人家为了少缴粮税,故意隐瞒田产。谁肯多认?还让他们备注?他们岂会自己承认?
“唔,还是写成公文告示,发往各县,凡有异议,五日内必须送到府衙,以府衙签收日期为准。过了五日,府衙一概不认。”张诗奇仍旧笑眯眯看着侯方域:“这事就交给你去办,也考考你的文笔。”
侯方域的文笔一向犀利简洁,最适合写公文,当下也不做作,只一盏茶的功夫便写出了洋洋数百字,将整件事的来龙去脉说得一清二楚,送到了张诗奇面前。
张诗奇不善时文,于公文写作却是行家里手,一看侯方域写得甚得自己心思,只改了两三个字便允许发布出去。
各房书吏很快就知道了新任府尊闹出的幺蛾子,明面上四处奔走,收罗豪门势家的确认信,万分配合,背地里却已经笑疼了肚肠,各个以为张诗奇这老冬烘可欺。(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金鳞开 一四八 城外萧萧北风起(六)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金鳞开最新章节!
李自成留给朱慈烺的时间实在不多。om
东宫侍卫营打了几场胜仗,士气昂扬地转进汝州城。李自成大军虽然向前推进了数十里,但付出的代价却是大量伤亡和日益低落的士气。若不是双方人数实在太过悬殊,萧陌甚至还想反攻一局,扩大战果。
在这个用生命抢出来的时间里,张诗奇提前两天做完了田产清理工作,除了少数几家豪门提出了更少的田产登记,其他人家对最近的这个版本纷纷表示“确实无误”。
张诗奇也拿到了东宫明文发出的“河南府知府”的委任状,以及临时铸造的铜印。之所以是河南府,是因为在大明的行政区划里,洛阳只是个县,是河南府治所所在地。然而从元朝设立河南江北行省以来,河南已经成了豫省的名号,若是再称河南府很容易造成误会,故而以治所代称府名,只有具体落在纸面上才会标名“河南府”。
“好了,本府一州十三县的田地图都画好了吧。”张诗奇特意找来洛阳的画匠,绘制了一副巨大的河南府地图,标明山林水泽,然后将书吏呈交、势家认可的田产状况一一填入其中。
“展开!”张诗奇的手臂缓缓张开,让人拉起了这副大地图。
侯方域吃惊的发现,这副巨作之上,大部分都是空置的。
河南地处中州,是三千年来开发得最为成熟的地区,多少荒山都已经被灌溉成了良田。当时万历皇帝在洛阳建封福王藩,就是看中了这里是中原繁华之地。郑贵妃为儿子索要的两万顷良田在当时就已经凑不出来了,所以还是从湖广、安徽另外寻的地方,纳入福藩庄田之中。
而现在竟然有这么多空地!看上去竟然与有主的田地近乎于一比一!
隐瞒田亩竟然到了如此猖獗的地步!
“明府这是意欲何为?”侯方域小声嘀咕着。
身边一个从汝阳跟来的生员耳尖,笑道:“这是咱们府尊的老手段了。卖地。”
“卖地?”侯方域一愣,旋即醒悟过来:“这图上没有标识出来的,都当空地卖?”
“自然。”那书吏笑道:“否则怎么会让他们白纸黑字写得确凿呢!”
侯方域忍不住打了个哆嗦,瞬间明白了古人所谓的“不寒而栗”。当然,眼下天气也的确很冷。
书吏、势家只以为太子过来是要征粮,却没想到太子手下有这么个心狠手辣的老举人。竟然是要釜底抽薪!
“不怕势家闹么?”侯方域小声问道。
“论道理,咱们卖的是无主荒地;论情理,咱们也给了他们坦白的机会;论法理,咱们殿下是代天子亲征,有龙节、尚方在手,那叫啥?那叫见者如见君呐!他们敢跟殿下说瞎话,那就是欺君!别说卖他两块地,就是抄家杀头都是轻的!”
侯方域是聪明人,听着这杀气腾腾的话。只得附和道:“的确,这官司就是打到天子面前都打不倒。他们自己认了的东西,官府又没逼他们。不过……万一豪族都不肯出价,外地人又不敢买,这如何是好?”
“嘿嘿,你以为豪族都是铁板一块?”那书吏得意笑道:“咱们在汝阳时候,那些人也都背地里走动,说好了大家都不出价。结果呢?白纸黑字大红官印的田契放在案头上。哪个见了不眼红?最高的一块地,给他们抬价抬到了三十五两银子一亩!”
侯方域哑然。他知道土地价格与风水、土壤、朝向都有关系。不过就算江南寸土寸金之地。上好的良田,一亩能卖个三十两已经是了不得高价了。在中州地方,上等良田不过十余两,土质不好的恐怕连三五两都不值。
“正是!看着累世不易的田契,就算要私斗干仗也是日后的事。”张诗奇背着手过来,笑眯眯说道。
侯方域连连点头。道了声有理。他刚才只想到了豪门大户彼此勾结对抗官府,却忘了这些势家原本就有各种各样的纷争。同处一地的豪门大族,就算互相联姻,也免不了有个水土纷争。这些纷争可大可小,小的翻过脸。大的动过兵杖,都一笔笔记在各家的小本子里呢。
若是有外人进来,这些势家必然会结成同盟。可如今官府并不介入,纯粹是给了他们一个机会,合法获取梦寐以求的良田。他们有什么理由不上钩?
“不过这回时间紧迫,咱们不能再用价高者得。”张诗奇笑道:“这回由咱们定了实价,谁家银子给得爽快就卖给谁。”
侯方域问道:“到时候若是大家争着买好地,没人买下田,那该如何是好?”
“划分地块之时便已经绑好了。”张诗奇哈哈笑道:“真当老夫是个冬烘先生么,各县的县志早就烂在老夫肚子里了。”
县志里不会写明谁家的田好,但会写清楚谁家出过几个举人几个进士,谁家又聚居在何方,以及一县的风向水流……通过这些线索,张诗奇很容易就判断出哪个方向的良田好地的位置,随意搭配一些中田、下田、沙壤土,想来那些豪门也不会太计较。
而且价格的确是低得令人发指。
所有地块,一律按照三两银子每亩的售价出售,不拘好坏。
哪怕买的是沙壤土,这个价也不算亏。何况这次拍卖的田地中,福王的庄田占了大头。那可是让多少人眼红的肥肉?如今一旦抛出,可以想见那些饿狼会以何等姿态将它吞下去。
侯方域见张诗奇已经胸有成竹,同僚似乎这买卖也十分熟稔,便不再多说,只是用心看着。在这个府衙里是不会有什么不透风的墙,这块大地图挂出来没多久,市面上便多了许多谣言,一时间知府衙门的侧门满是来求问真相的下属官吏。
市面上既然知道了,东宫系统内部更是不存在隐瞒。
张诗奇当日在汝阳做这买卖的时候还有些提心吊胆,后来将事情经过和结果写在启本里呈交太子,得到皇太子背书,如今做起来自然明目张胆,恨不得大肆宣扬。
吴甡不是道德先生,但对于这种**裸霸占民间财产的行为也有些纠结。
“若是御史那边……”吴甡小心问道。
“御史会懂事的。”朱慈烺笑了笑,相信李邦华能够帮他镇住那些不懂事的御史。
“那宗人府那边……”吴甡又问道。
“你不提我都忘了那个了。”朱慈烺不以为然道:“先生做礼部尚书时候,对这个衙门上过心么?”
国初时太祖高皇帝设立大宗正院,秩正一品。洪武二十二年改为宗人府,以亲王出任宗正令、左右宗正、左右宗人。主要是负责睦宗亲族之事,到了后来就是编修谱牒,已经没有调解宗族内部事务的权力了。
严格来说,朱慈烺无权处置福王府的资产。只是眼下福世子逃去了安徽,具体在哪个府县都不知道。朱慈烺领着大军,身边有一个督师挂帅,又有尚方剑和龙节在手,谁敢对他说个不字?别说福世子只是个世子,哪怕他继承了福藩的封爵成为新一任福王,见了东宫不也是照样要行君臣礼?
再者说,洛阳上上下下,里里外外,谁不希望合法占有福王圈占的土地?
所谓上下同欲者胜,正是当前!
“敢收买土地的,都是懂世故的。”朱慈烺忍不住哼了一声:“知道李闯来了不会对他们下手,买得是心安理得啊!张诗奇这法子虽然出手较快,却太过便宜了那群乱臣贼子。”
吴甡也觉得心有不甘。
自从李自成占领了襄阳,战略目标越发清晰。凡是攻占了大城要地,都让城中百姓分作三堆。其一是宗室,其二是文武官吏,其三是平民百姓。他们将宗室杀了,抄没家产,充实军费;然后收编文武官吏,充实自己的统治力量;对于平民百姓沽恩卖好,既不征粮也不收税,粮食富足的时候还会开仓放米。
这才是朴素的阶级斗争思想!
朝廷塘报上说贼兵屠掠凶狠,正是站在宗室和官吏立场上的记录,但并不影响百姓乐于从贼的普遍心理。
洛阳这些势家豪门,知道闯贼不会为难百姓,只要不顶着“宗室”的帽子就可以安然无恙,自然敢接手田产。
……
“老爷,咱们既然已经得了汝阳那边的传报,为何不多报些土地上去呢?”
望着子孙们迷茫的眼神,廖老爷仰天不语,心中却充满了对自己家族的忧虑。他暗叹一口气,扫视着满堂儿孙。虽然够不上七子八婿,但五个儿子都已经长成,三个女儿也都嫁了门第相当的大户人家,唯一让他忧心的便是儿孙中看不出有能够执掌家业的人物。
“因为刀在人家手里,不照人家的规矩玩,人家就不带咱们玩了。”一个唐突的声音从后排传了出来。
只听这口吻便是粗鄙不文,显然没好好读书。廖家最近五代里也不过出了两个举人,对于子弟的教育一向很上心,结果却很伤心。然而此刻,这个无礼得近乎粗鲁的对答却给廖老爷心头带来了一抹亮色。
孺子可教!
“是谁说的!”廖老爷大声喝问。
“是我。”一个跳动的声音冒了出来,人群分开两边,方才看到一个其貌不扬的年轻人站在原地,朝廖老爷叩拜行礼:“孙儿廖兴给爷爷磕头。”(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ps:不好意思,今天晚了。
金鳞开 一四九 城外萧萧北风起(七)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金鳞开最新章节!
汝阳距离洛阳不过百里,张诗奇在汝阳的做过的事,想不传到洛阳也不可能。om好在张诗奇动作快,东宫行动速度也不慢,等消息慢慢传开的时候,张诗奇已经拿到了白纸黑字的字据。即便有少数几户人家提前有所准备,略略报出了接近实际的亩数和地块,但也不敢大加声张。
他们还想乘此机会搭个顺风车,看能否捞到一些好处。同时也害怕做得太过明显,成为出头之鸟。所谓“破家的县令,灭门的府尹”,真当人家知府老爷是吃素的么?
“你跟我来。”廖老爷招了招手,让廖兴过来。
廖兴在一干叔叔伯伯的瞩目之下走了过去,抬步跟祖父进了内堂厢房。
廖老爷在铺了狐狸毛皮的软椅上落座,抬起三角眼,道:“你觉得这回咱们家买多少地合适?”
廖兴嘿嘿一笑,道:“爷爷,种地不过是十一之利,有银子还不如做买卖。”
“什么生意?”廖老爷端起案上的参茶抿了一口。
“眼下洛阳最大的奇货莫过于太子,看东宫这回连脸面都要撕破了抢大户,还不如乖乖把银子送过去。”廖兴道:“而且洛阳恐怕早晚就要易手,咱们跟闯营那边没什么交情,能不能保住地还是两说。”
“胡说,”廖老爷平淡如水道,“送银子给太子?人家缺银子么?你送一万两?十万两?还是百万两?这就是个无底洞。”
“那爷爷的意思是……”廖兴想想也是这个道理,但他的本意只是说宁可送了也不买地,并非说送银子就一定好。
“搭个风,也让咱家出个光耀门楣的人物。”廖老爷说得轻而易举,好像他才是太子一般。
“爷爷是说,”廖兴眼珠子一转。“直接派人去殿下身边服侍?”
“咋们靠的什么发家?”廖老爷突然问道。
“南北货。”廖兴随口应道,嘴角咧开笑道:“爷爷是说,咱们不送银子,送赚银子的人!”
“是啊。”廖老爷感慨一声:“咱们家做买卖起家,后来置地买田,一则是求个安稳。二则也是因为以你父亲那一辈子里没个能挑大梁的人物。不说可惜了那些熟脸门路,光是那些老伙计就荒废了一身功夫。我想着挑些人去太子身边跑个腿,历练一番,也不求什么从龙之功,只求官面上认识几个人,再把买卖行捡起来,好歹不亏待你祖上费下的力气。”
廖兴觉得这话头有些偏,小心翼翼求证道:“爷爷,您该不会是想让我去吧?”
“哪能啊?”廖老爷一脸不高兴:“哪能让你一个人去啊!”
廖兴一愣。
“论科举。咱们家跟那些势家大户比不了。论做买卖,咱们却不怵他们。”廖老爷笑道:“就眼下,你爷爷我一声令下,也能召来七八个大掌柜,二三十个老账房!这些人看着便宜,一个月不过几两银子就打发了,实际上呢?这些人才是真的金山银山啊!你小子别不信,真要没这些老人。你就是抱着金山也得饿死!”
“我信,”廖兴一脸尴尬。“只是爷爷啊,咱们怎么才能敲开东宫的大门呢?”
“这个嘛,我已经为你想好了。”廖老爷笑道:“东宫那套敛财的法子,太慢,刀也不够快。爷爷我想了法子,现在交给你。你拿去献宝,这门不就敲开了?”
廖兴也曾幻想过若是自己处在东宫那般地位,会用什么法子敛财。不过也只是想想,却没想到爷爷走得更远,非但想好了。还要付诸实践。
……
廖家虽然日益败落,但仍旧是当地数得着的大家族,几经辗转真的见到了朱慈烺。廖兴也一如既往表现出自己的天赋——不怯场。就算是面对高高在上的皇太子殿下,廖兴也能够侃侃而谈,大说特说自家的发家史,以及廖氏生意经。
为他们引见的官员被吓出了满身冷汗,不过看太子的神情却似乎颇感兴趣,这才稍稍好些。
太子怎么能够对这些生意经没有兴趣?他手里有钱,缺的就是能让这些钱动起来的人。哪怕不是能用钱生钱,也得能花钱,让钱产生价值。在这个没有工业可言的社会,银子就是一种金属,除非它能换取对民生有用的东西。
“草民手上有一启本,敢请殿下过目。”廖兴说了半天,见皇太子面色温和,将爷爷和家中掌柜们的心血呈递上去。
朱慈烺没有拒绝,打开之后扫了一眼,却有些意外。他将启本按下,对席上众人道:“这本子写得有点意思。吴先生,张明府,廖兴,跟我去厢房开个小会。”
吴甡没想到自己也在传召之列,但想想自己现在就是朱慈烺全方位的师爷,让他旁听也是题中之义。至于张诗奇,那是具体执行的人,肯定也得听着。他只是有些好奇,一个看着不到而立之年的青年,能提出什么有意思的点子,让太子殿下中途退席开小会。
四人退到暖阁,朱慈烺屏退下人,将廖兴的启本转给吴甡和张诗奇看。吴甡看过之后只是感叹这少年人想法老成,张诗奇却是大为赞叹。
张诗奇道:“殿下,此法颇类当年朝廷的开中法,又有囤积居奇的意思在里面。臣以为可行。”
开中法创于宋代﹐国朝却用得最多。国初之时,边地不稳,朝廷承担不起运量到边镇的消耗,便于洪武四年制定中盐例,根据里程远近﹐商人每运一至五石粮食便可向政府换取一小引(二百斤)盐引。有了盐引方能从指定的盐场出盐,拿去售卖,赚取高额利润。如此一来,国家边镇有了粮食充实,商人也获得了高额的盐利,可谓双赢。
廖兴的法子与开中法类似,建议知府衙门不要直接出卖土地,而是出卖“地引”。只有有了地引的人,才能以低廉的价格获取土地。东宫原本的土地价格就足够低廉,加上一个“引”,纯粹是额外收入,而且这种类似门票的地引收取速度快,成本不过是一张纸,大可以满足东宫捞一票就走的战略计划。
“如此一来咱们的土地也不用贱卖,、可以举行汝阳那种拍卖,慢慢赚钱。”廖兴内心中已经把自己归于东宫之中,大咧咧地用着“咱们”来称呼,也毫不掩饰地提到汝阳拍卖。
朱慈烺也有心招揽,只是笑道:“这主意是好,但我想的却是将这个地引炒起来。”
明朝之所以被后世历史学家认为具有了资本主义萌芽,不仅仅是因为江南的几张织机以及其中的雇佣关系。如果按照这种中学历史教材的标准,宋代的资本主义程度甚至还超过了明朝。
所谓的资本主义,本质是不离资本的。在嘉靖之后,南美银矿大开发,大量白银涌入中国,白银真正成为了流通货币。随着市场货币量的增加,民众,尤其是江南民众普遍产生了朴素的金融思想。诸如合伙、股份、分红……都是土生土长的金融术语。
这些思想融入生活之中,就出现了做糕点的铺子会进行期货买卖来规避粮食价格变化带来的风险;有声誉的商行会出具本商行的票据,收纳大户人家的闲散资金,集中投资。虽然没有近代意义上的银行出现,但钱柜票号业务已经有了大客户服务意识。
正是这种普遍成长的资本思潮,彼此尊重的契约精神,才有可能孕育出近代意义的资本主义。而最后的土壤就是明朝,绝不可能依靠将天下视作一族私产的满清。
此时朱慈烺一说将地引炒起来,无论是廖兴还是吴甡、张诗奇,都不觉得陌生。
开中法的败坏其实就是因为一个“炒”字。(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ps:抱歉,今天晚了,十二点之前还有一章~可能贴近十二点,等不及的朋友可以明早看~
金鳞开 一五零 城外萧萧北风起(八)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金鳞开最新章节!
在当世,盐的利润之高远胜于房地产。om
明朝没有城管,所以睡门洞桥洞也没人管,但每个人都得吃盐,这是妥妥的刚需。朱慈烺上辈子享受了几十年一斤盐一块钱的好日子,遽然回到一个盐是暴利产业的世界,颇感不习惯,特意下了很大的功夫去恶补相关知识。
从宫廷旧档里很清楚看出来,正是因为弘治时改纳粮换引为纳银换引,开始了皇亲国戚、中涓外官盗卖盐引的大潮。到了万历时候,福王就藩时郑贵妃死活要了数以千计的盐引,难道福王会去卖盐?当然是卖盐引!
有供有求就有市场,对于商人而言,只要有利润空间,倒卖盐和倒卖盐引其实就是一回事。然而对于发售盐引的终端——朝廷——就性质迥异的两件事了。如果盐引的市场价格高,朝廷大可以加大盐引的发售量,控制盐价,直到盐场供能达到饱和为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