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宝美利坚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落寞的蚂蚁
在宁波期间,雪舟与文人结识交往,临摹绘画,随后又北上,饱览中国的壮丽山河,到了京城之后。先是学夏圭的院体画,向当时中国宫廷画家李在和张有声学习中国水墨画的着色,泼墨,和晕染等技法。
在加上还研习当时浙派,吴派,院体等的抽象山水及宋元正统山水的绘画技巧,吸取精华,融会贯通,这些对他晚期山水画的技巧提升有着深远巨大的影响。
是他国后画风巨变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中国两年多时间是雪舟等杨画风改变的分水岭。
雪舟等杨国后。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创作研究和发展,他后期的山水画,集各家之大成,有院体的雅致秀丽。有文人的清新典雅,有禅林的潇逸简练,更有新奇抽象,再加上日本武士独具的破立之风,他的画风可以说是变化万千,创造出颇具日本式的水墨山水。
也正是从他开始。开创了后来影响日本绘画一时的破墨山水画的画风。
这么重要的一个日本历史名人的作品,金沐晨当然是责无旁贷的要收入囊中的。
这幅画在意境上,其实已经是和中国的泼墨,淡墨山水画别具一格了,以前金沐晨还真是没见过这样的画风呢。
再加上这个雪舟等杨在国际上的名声,将来就算自己不想要这幅画了,拿到欧洲去运作一番,也不愁能拍出一个高价。
最最关键的是,这幅秋冬山水图。冬景,可是那雪舟等杨晚年集中国水墨画各家之长之后的上乘之作。
要知道他从中国来的时候已经快五十岁了,在那之后他虽然开创了日本画风的一派,可是最后产出的作品,其实并不算多。
能够流传到今天的更是少之又少,再加上这幅画,还是天皇家族之前一直御藏的,这要是拿出去卖的话,其价值可想而知,金沐晨觉得,以那雪村等杨在日本绘画史,和世界艺术史上的地位,这幅画最后卖出一个和毕加索作品同样差不多的价钱,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大丰收啊!收藏了这幅作品之后,金沐晨的心里就别提有多美了。
在继续往前走,雪舟式的作品基本已经没多少了,不过倒是另外一幅日本国宝级的重量画作,映入了金沐晨的眼帘。
圣德太子传这幅画面出现在金沐晨的眼前的时候,可着实是把他给惊住了!
尼玛的,足足六十页画面,用建筑和山水来切割画面,这样的一幅十一世纪的大型绘画作品,这别特么的说是在日本了,哪怕是拿到中国去,这也得被奉为是国宝中的国宝啊!
据金沐晨所知,目前中国古代绘画里篇幅最长的大型绘画,可能也就是那幅大名鼎鼎的清明上河图了,可是如果现在把那幅清明上河图拿到这幅圣德太子传的前面来比较的时候,哪怕他自己在心向中国文化,可也只能是自叹弗如。
确实这幅画真的是太震撼了,别的不说,光说他的篇幅,就实在太让人震撼了,足足有六十幅画面。
在十一世纪的时候,恐怕全世界除了日本,还真就找不出这么一幅长篇巨著来。
这还是第一次,金沐晨对日本的艺术文化,产生了一丝尊敬之意。
然后在仔细的看这幅画,这幅画其实就是在介绍那圣德太子的生平,从他出生开始,一直到他去世,所经历的种种场面,然后每幅画上面还有一些文字记述,都是在解释画面里发生的事情,记述的文字用的还是中文。
这幅画如果单单论绘画技巧的话,只能评为一般,看内容也不过就相当于现在放大版的小人而已,但是要是说起这画里面的人物,和他生平的故事,再加上这幅画的篇幅,那这幅画就绝对可以被评为日本国宝中的国宝了。
这圣德太子可以说是日本历史上最著名的政治家之一,即便是后来推行了维新的明治天皇,在他面前也得低头三分,谁让明治天皇就是他的玄玄玄孙呢。
圣德太子出生于574年,是用明天皇的第二个皇子,母亲是穴穗部间人皇后。
这位圣德太子的经历也比较奇怪,他虽然没有登上日本的天皇的宝座,但执掌日本的最高权力长达30年。
而在他当政的这三十年时间里,为适应国内外风变幻的新形势,他推行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改革,所以他被后世日本人尊称为日本的佛法之皇、圣王、伟人。
甚至直到如今,他仍然是日本人民心目中的大圣人,他的头像印在5干日元和1万日元的钞票上,绝对没有一个日本人不认识他。
和很多历史上的‘伟人’一样,关于圣德太子的出生就有许多奇异的传说,据说他的母亲因为一个金身小和尚跳入口中而怀孕难怪现在日本人那么开放,感情他们早年吞精都是能怀孕的
然后她怀孕几个月后的一天,走在马厩旁边时忽然分娩,生下了圣德太子,所以圣德太子又被取名为厩户皇子。
有趣的是,圣德太子生在马厩的传说,与西方耶稣诞生在马厩中的传说十分相,不过这圣德太子比耶稣还是牛掰很多,因为据说他生下来时,浑身散发出香气,院子里闪耀着光辉看来日本人吹牛掰的能力,可一都不比咱天朝人差额
据说他从小就是个神童,刚满1周岁,就面向东方,双手合掌念诵“南无阿弥陀佛”,7岁时就读了几百卷经简直就是天纵奇才
关于圣德太子的名号,这也是有说头的,据说某次这当时还叫做厩户皇子的家伙外出游玩时,看见路边躺着一个面黄肌瘦的流浪汉,厩户皇子就问他叫什么名字,他都答不上来。
厩户皇子仍然很关心他,立即让人端来饭菜给他吃,并脱下自己的衣裳给他盖上,嘱咐他好好休息。可是第二天厩户皇子派人再去探视时,流浪汉已经死在路旁了。厩户皇子十分悲伤,把他安葬在当地。()
.
寻宝美利坚 第844章 超级国宝
.
ds_d_x();
ds_d2_x();
不过这故事当然还没完,要不然怎么能显示出这圣德太子的与众不同呢!
过了几天,这厩户皇子突然做了个梦,据说还是仙人给他托的梦。
于是第二天圣德太子就对他的随从们说,那个流浪汉不是一般的人,一定是神仙。
随从们当然是半信半疑,不过还是打开了坟墓,这么一看这坟墓里果然没有尸体,只有叠好的衣裳放置在棺村里。
厩户皇子取衣裳,自己照常穿着,然后这个故事就流传了开来,人们都说“只有圣人才能知道神仙的事啊!”
于是这厩户皇子就有了圣德太子这个称号,当然这些都是日本的传说,而在金沐晨看来,这不过就是那个厩户皇子玩的一套糊弄老百姓的把戏而已,这样的小把戏,在中国的历史上,也不知道发生过多少次呢,而且比这还玄奇的,还有很多呢。
不过这圣德太子自幼聪明好学,到确实不假,不过那时候在日本并没什么太好的老师。
而他有恰巧认识了在日本传播佛教的中国移民鞍部一家,和这家人交往多了之后,他才了解到海对面那个国家的强大,并且从这鞍部一家学习了不少来至大陆的思想和知识,并且关系越发的密切。
他不但从鞍部氏那里学习佛教理论,而且还通过鞍部认识了从大陆来的“五经博士”觉哿,并和他开始学习儒家思想,广泛地吸收了中国的先进思想和文化。
据说圣德太子曾在伊予温泉向来日本的朝鲜高僧惠慈学习佛教经典,他提出了很多问题,但这个惠慈不过即使一个朝鲜来的半桶水而已,所以他也解答不了圣德太子提出的问题。
圣德太子只能通过自己的思考来进行理解。据说有好几次,他长久思考得不到答案的问题,在睡梦中忽然领悟了。第二天,他把自己的理解说给老师惠慈听。惠慈都觉得他的见解非常有道理。
而后来了解了这圣德太子生平的金沐晨确认为,其实这些历史记载,不过是日本的后人,在美化他们的先人而已,这个圣德太子肯定没传说中的那么玄乎,但是他本人聪明,并且有一定的能力,那到肯定是真的。
这圣德太子生活的时代。可以说是亚洲东部的国际形势正风起涌的时候,当时在中国的隋王朝刚刚统一了全国,结束了东汉灭亡以来长达300多年的分裂状态。
朝鲜半岛上的新罗也采用了中国的一些制度,迅速强大起来,甚至还一度派出了不少人东渡来吊打日本,一直处于封闭状态的日本也就面临着如何适应这种新形势的问题。
而当时日本朝廷内部分为物部氏和苏我氏两大集团,苏我氏主张接受佛教,用以统一日本的信仰。
而物部氏反对接受佛教,坚持各氏族的原来信仰,两派斗争的实质。除了要不要积极吸收大陆的先进文化,甚至已经上升到了宗教信仰斗争的地步。
而到了第30代天皇敏达天皇,他不信佛法。支持物部氏集团烧毁佛塔寺庙,扣押和尚尼姑。恰巧这时国内流行疥疮,连天皇也传染上了,苏我氏乘机宣传这是佛对他们的惩罚,天皇只好同意苏我氏重新供奉佛像。
而在这场斗争中,年轻的圣德太子坚决站在了苏我氏一边,所以在公元593年4月,年仅20岁的圣德太子就被他的叔母推古天皇立为东渡大陆的首批留学生。
其实这也是圣德太子的创举,他采取这种积极而开明的态度。目的还是移植中国先进的科学文化。
而后来这种向中国派遣留学生的形式,一直沿续了很长时期。到后来圣德太子从大陆归来主政之后。就开始全面推进向中国派遣的留学生的计划,虽然数量不多。但都是从大陆移民的后代中精选出来的通晓汉语的优秀人材。
这些学生在中国留学二三十年,历经隋、唐两代,系统地学习了中国的典章制度,归国后积极传播,为日本文化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正是这段时期,日本从中国系统的学习了各种先进的思想和技术,从而开启了日本历史上第一个文化繁荣期,日本的思想和语言文字、建筑、雕刻、美术、音乐都有了很大发展。
尤其是那些被派往中国的留学生,学成归国,不少人成为20年后日本古代史上最重要的政治变革大化改新的骨干力量。
圣德太子,虽然被后人称之为太子,但其实他一辈子都没能当上过天皇,因为他不是皇长子,所以皇位最后还是落到了他那碌碌无为的哥哥的头上,他这哥哥就是推古天皇了。
不过这推古天皇也是个悲剧,虽然上位执政,可其实却没什么实权,因为上位之初他主张灭佛,所以得罪了当时在日本蓬勃发展的佛教,再加上后来自己又染上了疥疮,结果在政治斗争中失败,彻底失去了权利,而圣德太子则成为了当时日本的摄政王。
推古天皇当政之初,日本还处于奴隶制时代,落后的生产关系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经济贫困,不断引起社会危机。
而圣德太子掌权之后,为了改变这种情况,他实行了一系列改革。603年,他按照中国官制的习惯,制定了冠位十二阶,也就是将官位分成十二个等级,每个等级的帽子有不同的颜色,以这十二种不同的帽子,来区分贵族和官员的等级。
这是日本历史上第一次重要的官制改革,对以后的政治制度的改革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因为冠位是按照个人的才能和功绩授予的,可以升迁也可以剥夺,而且不能传给子孙,这就打破了奴隶制的按血统确定地位尊卑的旧传统,为封建的官僚体制的建立打下了基础,推动了社会的前进。
第二年,他又制定了十七条宪法,借鉴中国儒家、法家、道家等诸子百家经典和佛教思想,规定了国民应该遵循的基本准则。但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圣德太子并没有认识到社会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奴隶制,所以他并没有在奴隶制问题上大做文章。
另外,当时日本最大的奴隶主贵族是苏我马子,是推古天皇的舅舅,又是圣德太子的岳父,也掌握着朝廷中相当的实权。
圣德太子的变革已经触犯了苏我马子的利益,所以他一直采取消极态度,并且在圣德太子死后,公开进行反对。
622年,圣德太子因病逝世,死时才49岁。他的死在日本社会造成了很大的震动,据当时的史记载说,年长的王公大臣都好像失去了心爱的儿子,吃什么东西都不知味道;年幼的人好像失去了慈爱的父亲,哭泣的声音传遍了街市。耕田的男人停下了犁,春米的女人放下了杵。甚至太阳和月亮也失去了光辉,天和地好像都崩塌了!他的妃子桔大女郎为了纪念他,绣制了“天寿国曼茶罗绣帐”,现在成为日本有名的国宝。
这一段,可能很多人感觉有眼熟,这不是咱们国家太祖当年去世时候的情形么?所以关于这一段历史记载,金沐晨觉得很是存疑,这里面肯定有日本人美化加工的桥段。
当然这圣德太子,在日本历史上的地位,那绝对是毋庸置疑的,毕竟正是他的推动,和学习大陆先进文化思想制度的态度,才促进了后来日本全面向中国派遣留学生的盛况,而也正是这些留学生,才促进和完成了日本从奴隶社会像封建社会的转化。
所以如果不是有他的出现,也许到后来美国人通过黑船事件轰开日本的国门的时候,那时候日本还处于奴隶制社会呢!
那样一个和国际完全脱节的社会,想要完成后来的明治维新,从封建主义直接过渡到资本主义,为日本成为后来的世界强国打下基础,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所以直到现在,日本人仍然尊敬这位圣德太子,甚至在他们眼里看来,这位圣德太子在日本历史上的地位,完全不弱于汉武帝,唐太宗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一样,所以很多日本学者都尊称这位圣德太子为“日本文化的恩人”。
而眼前这幅圣德太子传,这么一副六十幅巨额篇幅画面组成的鸿篇巨著,绝对比其他任何东西,都有资格称之为日本的国宝中的国宝。
甚至在很多日本考古学界的人眼里看来,这幅鸿篇巨著的价值,其实一都不比那什么曜变天目碗要差。
那碗不过就是一件瓷器而已,而这幅鸿篇巨著,可画的就是日本的历史啊!
而且还是日本最著名的一个人物的生平历史,这样的作品,纵观世界历史,也没有哪个国家的统治者留下过,哪怕是历史悠久的中国都没有,这幅画在日本人眼里看来,那绝对是一副不弱于古埃及金字塔一样的超级国宝!(未完待续。)
.
寻宝美利坚 第845章 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孙
.
ds_d_x();
ds_d2_x();
这幅画的作者秦致贞并没什么名气,而且日本的史上关于这位画家的记载也并不多。
但是光看他的名字,就能知道,这个秦致贞肯定是当时从大陆归化到日本的天朝人,虽然不管在中国还是在日本,都并没有太多关于这位画家的记载。
但是能够留下一副六十幅画面,记述了整个圣德太子人生的画作,这位画家秦致贞,也可以说人生无憾了。
毕竟哪怕是在现在,世界上诞生过那么多伟大的画家,可还从没有那个,能够留下这样一副鸿篇巨著。
更何况这幅画在日本人的眼里看来,那可是国宝中的国宝,甚至可以说是超级国宝呢!
不过这样对于日本人越是重要的东西,金沐晨收的就越是开心,反正在他看来,只要是日本人钟爱的东西,那就全都要抢走。
就算有拿不走的,也要毁掉,反正当年你们这些日本鬼子,在我们中国也是这么干的。
当年如果不是你们那样的强行掳掠,和是以破坏,我们中国的正版宣德炉,又怎么会绝迹于中国大陆?
到现在为止,中国的市场上虽然是有很多号称宣德炉的香炉在流传,可是那些宣德炉,经过考证大多数都是清朝或者是民国时期的仿制品而已,而真正的明朝宣德年间制作出来的真品宣德炉基本都已经绝迹了。
至于绝迹的原因,就是因为当年日本占据了京城之后,在京城之内大肆收刮,因为知道明朝正版的宣德炉,使用的都是当年从暹罗进口的精品风磨铜,收藏价值非常之高。
所以他们是穷尽了各种手段,从京城搜刮这种宣德炉,而当时京城又是宣德炉最集中的地区,所以几乎当时中国仅存的一些正版明朝宣德炉,都被日本人用各种见不得光的手段。搜刮到了手里。
可是后来因为战线吃紧,尤其是军火供应紧缺,日本人为了支援他们前线的军人,给他们提供军火。居然把那些搜刮来的宣德炉,全都给融了,去走炮弹壳去了。
正是因为日本人这样的祸害,才导致我们中国人到现在都无缘一睹当年明朝正版宣德炉的真面目。
我们老祖宗留给子孙的宝贝,就这样被日本人给搞绝传了。而在那十几年的苦难抗战历史中,被日本人搞绝传了的中华国宝,又岂止那宣德炉一件?
所以现在金沐晨搞起这日本的国宝来,也是毫不手软,越是被日本人看重的,他就越是要搞,搞越多才越好。
甚至在他看来,要是搞得整个日本都绝迹,只有他手里才有哪才是最好,反正他对这些日本国宝的态度。就是绝不手软,拿光,抢光,烧光就是他的态度。
如果有拿不走的,那就算毁了,都不给日本人留下,反正当年他们在中国,不也是这样做的吗。
今天自己所做的,不过就是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孙而已。
收了这套圣德太子传。金沐晨继续向后,走了没几步远,就碰上了那副著名的“天寿国曼茶罗绣帐”了。
这幅绣帐就是那圣德太子的宠妃,桔大女郎在圣德太子死后。为了纪念他专门绣出来的。
说会话这幅绣帐因为年代久远,已经褪色相当的严重了,而且整幅绣帐,其实真的没什么艺术水平可言,只能说是因为这圣德太子,还有他那宠妃的缘故。这幅绣帐才会被评为国宝。
金沐晨站在这幅绣帐前面仔细的看了看,绣帐上面绣出来的图案,有很多部分都已经有些模糊失真了。
不过内容大概还能看得出来,正是那圣德太子端坐在左手边,身边有几个伺候的童子,而在右手边则是一个佛陀。
想必也是因为这圣德太子信佛,并且还在日本大力宣扬和推广佛教,所以他这妃子,才会觉得这圣德太子死后,肯定是进了天堂。
而到了天堂之后,也肯定是立地成佛,过上了那些佛祖们每日讨论佛经的好日子。
所以她才会绣出这么一副臆想出来的画面,说实话这幅刺绣作品,无论是从刺绣的功夫,还有用料而言,如果要是拿到中国去,别说皇家了。
就算是一些擅长刺绣地区出来的平头老百姓都不见得能看得上这样的东西,甚至很多人都可能会鄙夷制作这幅刺绣人的手艺。
但毕竟这幅刺绣是在日本诞生的,而且诞生的年代,可是一千多年前,日本才刚刚引入刺绣没多久的年代。
按照中国人的看法,当年那些才刚刚从茅草屋里爬出来,坐到真正的房子里,开始使用筷子和瓷器的猴子们,能够绣出这样一副刺绣,已经是相当不容易的事情了。
所以从宽容的角度来考虑的话,这幅刺绣作品已经相当不错了。
而再加上有了圣德太子这样的名人光环的加成,所以这样水准的刺绣成为日本的国宝,也就不算很稀奇了。
金沐晨虽然有看不上这件刺绣,可是却依旧是硬着头皮把这件刺绣收入了囊中,将来他打算,到欧洲去开个拍卖会,然后把这件刺绣作品给卖了。
反正这样的东西,他不喜欢,但是那些欧洲人肯定喜欢,一个日本传奇太子的宠妃亲手制作的绣帐,这东西肯定值得收藏。
说不定到时候日本人也会去抢,毕竟这可是他们的国宝,在欧洲被大肆拍卖,如果不弄来好像不会那么事。
到时候收获最大的肯定是自己。
所以金沐晨还是捏着鼻子,把这件东西给收入了囊中。
在继续往前走,走了没几步,金沐晨突然在一座铜人前面站住了。
因为这座铜人的造型看起来非常的奇怪,说实话到现在为止,金沐晨收藏的铜器不计其数,铸造成铜人像的作品也不是没有。
但是像眼前这座铜人像这么奇怪的,却还真是他第一次见到。
他以前‘收藏’的那些铜人像,大多都是体量不大,一般也都是巴掌大小,而且大多都是铸造成各种载歌载舞的形状的。
就比如他之前‘收藏’的那副摩耶夫人像,就是那样,还有很多也都是士兵,或者其他童子的形象。
而眼前这幅铜像,和他之前‘收藏’的那些,可以说是截然不同。
这幅铜人像,身高大概能有一米七五左右,全身**,头上也没有头发,看体态应该是是一个成年男子。
男子双腿直立,双臂下垂,不过左手手背向前,拇指和中指连接成环装,看手型很想佛教里的手印。
而右手则是手掌张开向前,这么一副奇怪的造型,看的金沐晨很是感觉摸不着头脑。
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这日本人把这铜人像,摆在这里做什么?难不成这么一件赤条条的铜人也能被评为日本的国宝?
这些日本人难不成脑壳有毛病不成?不过看之前这法隆寺宝物馆里的东西,好像也不至于啊!
好东西也不少啊!
那么这只铜人像,能够和其他的宝贝,并肩存在这个宝物馆里,就说明这件铜人肯定由着他的不同之处。
因为光线非常暗,金沐晨只能在走上前几步,这几步走来,他果然看出了些门道。
原来这件铜人的身上,竟然清楚的标志着一些穴位好经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