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宝美利坚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落寞的蚂蚁
当时日本那几个新闻媒体介绍那个中国的展示会的时候,就特意把那些中国人说‘缴获’的岸信介的军刀的照片给放大,展示出来。
金沐晨在他房间里的大屏幕上看的可是非常的清楚,在京城五中这个展示会上展出的岸信介的军刀,造型是典型的日本刀样式。
刀鞘做的也是非常的豪华。黑漆鎏金,在关键的部分,还有夸张的浮雕镶嵌装饰模式,并且还使用的典型的日本的金蒔绘装饰风格,这种风格可是日本最华丽的雕刻手法之一,不过很少用在装饰刀鞘这种物件之上,所以出现在这刀鞘之上。就显得非常的违和。
而最不得了的是,这把刀的刀锷部分,这刀锷部分居然是一副浮世绘春宫图的图案,这些日本人看了,更是气的跳脚大骂。
你们这些支那鬼畜,你们这是要干啥,就算你们想埋汰我们日本首相大人的祖辈,可也不能这么往他老人家身上泼脏水吧?
而且就算你们要往他身上泼脏水,那麻烦你们也搞得专业一啊?搞得这么粗制滥造到底要表达什么意思?
我们日本人虽然好色,可也没到要在刀锷上装饰春宫图的地步吧?
可说到这里的时候,那几个日本主持人的底气却并不是很足,原来这在刀锷甚至是刀鞘上装饰春宫图的习惯,日本人还真是老早就有。
尤其是在江户时代中期和末期,一些浪荡的浪人们,还真就非常喜欢,在刀锷和刀鞘上装饰春宫图,来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
不过那些是什么人?那些可是浪人啊,而岸信介是什么人?
那可是日本政治世家的公子哥,受过良好教育的高级管理人才,岂是那些街头浪人能比的?
作为日本的前首相,岸信介怎么可能有那么低的品味?
这分明是你们中国人最近看我们首相不顺眼,所以就把人家的姥爷揪出来,往人家身上泼脏水,埋汰他老人家。
几个日本主持人,在节目上是叽哩哇啦说了一大堆,反正都是嘲笑中国人,埋汰中国人的话。
大概意思,就是你们中国人手段太低劣,而且就算你们要做,那也做的逼真一啊,连调查历史资料都不知道,就在那里凭空臆造,你们这不是故意丢脸呢吗?
还搞什么国际军刀展览,光是看了岸信介的这一把刀,就知道你们那个展览就是狗屁,纯粹就是个假货展览。
然后这几个日本主持人,就拿出了自己准备的资料,开始替他们的前首相大人辩驳了起来。
原来这个岸信介在二战之前是个文官,在二战之前,尤其是在成功占领了中国东三省之后,日本天皇为了表彰那些‘英勇’的军人,于是就在靖国神厕里修建了一个铸剑炉,从全国请来了当时著名的铸剑大师,让他们给铸造了一批日本刀。
并且把这些刀,都奖励给了军部内的那些‘有功之臣’,最后只留下了一把,作为了祭祀时候使用的国刀。
但那些刀都是奖励给武官的,那那些文官怎么办?
按照当时日本政府当时推出的xx总督府/省文官服制,日本的文官其实也是可以佩刀的,但是他们允许佩戴的刀具,如果是日本刀的话,那就必须是短刀,如果是长刀的话,那就必须是西洋剑的形式。
于是后来日本天皇为了不厚此薄彼,就让人制作了一批西洋刀模式的军刀,奖励给了当时政府里的文官。
而****他姥爷就是当时获得奖励的文官之一,他就得到了一把西洋样式的军刀。
然后日本人又从另外一方面,驳斥了中国哪个军刀展览的可信性。
那就是这个岸信介在二战前后的经历,这个家伙在二战之前,1936年到1939年这段时间,确实到过中国。
但是在1939年,他就到了日本,并且还担任了一段时间的日本首相,在后来很快有从位置上退了下来,让位给了日本那个大名鼎鼎的甲级战犯东条英机。
并且在东条英机的内里还担任了一段时间的文官大臣,后来在1944年,东条内总辞职之后,他也跟着下了台。
后来日本投降的时候,他刚好没什么职位,正好赋闲在家。
但因为和东条内的关系,二战审判的时候,美国人也没有放过他,依旧是把他当成甲级战犯给判了刑。
而日本这些主持说说起这岸信介的时候,就说他老人家只在中国活动了三年的时间,而那段时间又刚好是大日本帝国在中国最牛逼的时候,打得中央军都溃不成军,一度占领了大半个中国。
而人家岸信介,当时也并没去交战区,而是一直在当时的满洲国待着来着,这样的情况下你们中国人是怎么缴获他的军刀的?
而且在美国还没介入战争的时候,人家就已经到了日本国内,一直到日本投降,难道你们中国人当时也跟美国一样打到东京湾,占领了东京了吗?
所以你们这个展览,完全就是一个恶趣味的山寨展览,你们这样做的目的,无非就是抹黑我们伟大首相的祖辈而已,你们这么做是可耻的。
这个节目之后没两天,那日本首相****居然宣布,把他姥爷岸信介留下的军刀转赠给东京国立博物馆,当时还上了日本各路媒体的新闻头条,其实他这么做的目的,无非就是在向中国人示威而已。。。(未完待续。)
《想看本书最新章节的书友们,百度搜索一下来,或手机访问..》
.
寻宝美利坚 第832章 日本瓷器
.
ds_d_x();
ds_d2_x();
其实这也是那****目的非常明确的对中国的那个恶趣味展览的一种击。
而关于那个展览,以前金沐晨是根本都不知道,如果不是日本人报道的话,他还不知道原来中国居然还有人这么有创意,专门搞出这么一个展览来埋汰日本人。
他后来还专门去网上搜索了那个展览的报道,当然全都是一片负面的责骂声。
很多考古学者都说这个展览,就是一个恶趣味的玩笑,人家日本人能看得出来的东西,咱们中国的那些学者又哪能看不出来。
不过大家骂归骂,但是关于这个展览的主办方,到底是哪个却根本就没公布,当然这也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一种潜规则。
其实大家都知道,这个展览里展出的什么日本刀,无非都是一些赝品,甚至有很多更根本就是臆想出来的假货而已。
但是之所以在京城五中举办这么一个展览,恐怕目的无非还是要教育那些学校里的学生勿忘国耻,而另外一方面也是想给日本人填那么一恶心而已。
这小心思,国内的那些专家哪能不明白,所以大家是骂归骂,但是对于举办方的信息,却都是统一口径,绝口不提。
而日本人,尤其是在外交方面,可一贯是以小肚鸡肠而闻名的,尤其是在关于中国的问题上,可一贯习惯了趾高气昂的。
但凡要是有那么一他们日本国民,在中国的国土上受欺负的事情发生,那他们的大使馆或者领事馆,肯定会不厌其烦的给外交部打电话,找麻烦。
可是这次他们却闭了嘴,没有出声。因为这次的事情实在是不好下手,毕竟人家中国人展出的都会二战战犯遗物,这些日本人虽然在很多日本人心里都是国家英雄。可这话他们只能在日本国内说说,在国际上这些人可都是名声在外的甲等战犯。
他们就算想管。也不好管,更何况现在中国和日本的关系已经糟糕到了这般地步?
而且人家展出的东西,也不一定是真的,所以这一次日本大使馆的那帮家伙非常的安静。
他们不出声了,可是新闻已经传到了日本国内,这样一来作为日本首相的****就必须要应了。
要知道最近几年,他可是一改往日的****形象,成为了日本极右翼的代言人。在国际上可是秉承着一贯和中国唱反调的原则,在搞外交。
现在中国人居然往他姥爷身上泼脏水,虽然大家都知道那把刀是一把假货,可如果他要是不做声的话,那肯定会被日本的右翼分子们视为窝囊无能的表现,说不定就不会再获得那帮家伙的支持
所以他必须要做出应,而且还要把握好尺度,于是他就把他家族珍藏的那把他姥爷岸信介当年留下的军刀,转赠给了东京国立博物馆来展览。
这一个击的耳光抽的很漂亮,但没想到却便宜了金沐晨。
这时候他看着手里的这把西洋刀。心里一阵乐,****啊****,你肯定想不到吧?
原本你不过想用这种方式来击。中国方面对你的嘲讽,可你却肯定想不到,这居然会让你和你姥爷的军刀永别了吧!
这样一把刀,虽然他的原主人是一个文官,并没有亲手杀过中国人,可是当年他在中国东北担任总督,肯定也没少干出国坑害中国人的事情吧。
所以虽然他并没亲手杀过中国人,但作为二战时期日本政府里的重要文官,肯定也制定或者执行过不少坑害中国人的计划。所以他的手上一样沾满了咱们中金国人的鲜血。
而这把刀,现在看来被他的后代保养得如此只好。想必也花费了不少心思呢吧,甚至说不定他们家里。还有些人把这把刀当做是家族骄傲也说不定呢。
这说明什么,这说明****这个二战战犯的后代,根本就从来没有真心的为当年他姥爷干过的那些错事,有过忏悔,包括他的家人也是一样。
既然这样,那这把刀你么也别留着了,免得成了你们家人的精神寄托,还是交给我来处理好了。
你们日本人不是嘲笑,我们中国人瞎编乱造,胡乱的臆造你们日本先贤的遗物吗?
好,到时候老子,就把这把刀送到中国去,交给那个有心人的手上,到时候在搞一次展览,看看你们日本人还能有什么话说?
金沐晨拎着这把刀笑眯眯的走出了这间展室,然后就直奔八号展厅了。
这个展厅里展出的都是日本的瓷器,不过能入的金沐晨法眼的瓷器,并不多,也就那么两三件,他看着还算是可以。
日本的瓷器,起源就不必说了,完全是来至于中国,早起的时候,他们自己根本就生产不出来瓷器,全部只能从中国进口。
直到蒙元灭了南宋之后,大量的匠人东渡,逃亡到了日本,才给日本带去了真正的烧瓷的技术,从那时候开始日本人才开始学会了制瓷。
但是在那时候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日本的烧制瓷行业,完全是走在中国的后面,走的完全就是模仿的路线。
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了十八世纪的江户时代,在那个时候,日本人开始和西方的葡萄牙人和荷兰人接触,开始渐渐的了解了外面的西方世界,并且在艺术方面也开始接受了很多来至西方的影响,这才开始至艺术创作方面,渐渐的形成了自己独到的一派。
尤其是后来开始大规模的和荷兰人以及葡萄牙人开始做生意之后,当时因为中国正处于闭关锁国的阶段,只有羊城被清政府开放成了通商口岸。
当时的羊城十三行,在中国外贸方面是几家独大,完全垄断了对外贸易。
而他们控制出口的货物,根本就不能满足葡萄牙人,和荷兰人的胃口,于是这两家就从日本开始大量的定制瓷器,于是日本的瓷器就开始接着这么个机会,进入了一个繁华阶段,并且渐渐衍生出了自己的风格。
这次金沐晨看重的三件作品,就刚好是这个时期的两件日本瓷器的级代表作。
其中一只,叫做色绘樱川文德利,名字听起来很是莫名其妙,可是如果真的看过来的话,还是一眼就能看出,这特么不就是咱们中国人的葫芦瓶么?
不过是一只体量特别大的葫芦瓶而已,而且上面使用了彩绘的技巧,红黄绿三种颜色交织,绘画出不同的图案。
性质上和明清时代流行的粉彩瓷器比较类似,不过咱们中国人的粉彩,基本是可以做到五种颜色共同出现的,这门技术放到现在也许很简单。
但是在当时,那可是一门绝活。
当时就只有中国人掌握了这门技术,日本人么,嘿嘿,能做到三种颜色同时出现在在一件瓷器上,这已经是天大的本事了。
这个葫芦瓶,看起来也确实做得挺漂亮,虽然不能和咱们中国的级陶瓷相比,但是这件瓷器上的图案,到是非常有特色。
比如前面的红色区域,就专门是用红色绘画的几何图形,背面的绿色区域,也是如此。
只有中间红绿交织的区域,才描绘上了樱花,而且还用黄色来做了花蕊的缀,所以风格非常的罕见,也就难怪会被评为是日本的国宝了。
最关键还是因为这只花瓶,其实是十七世纪末期江户时代的日本著名制瓷大师,伊万里所创作的。
另外一件金沐晨看上的瓷器,名字叫做色绘樱树图皿,听名字也会让人摸不着头脑。
可如果直观看一下的话,就能明白原来不过就是一个观赏花盘。
花盘的直径不算小,而且白瓷做底,上面是蓝色青花和红色颜料彩绘出来的樱花树的图案。
这次可不是那么几朵樱花了,而是一整棵的樱花树,树上开满的漂亮的樱花,显得是富贵荣华。
要知道这樱花,可是日本的国花,在日本人心里更是荣华富贵的象征,有着非常好的彩头和寓意,所以会出现在日本几乎百分之九十的艺术作品之上。
但是大多数的作品,可是只画花朵,很少连整棵树都画出来的,因为这对于使用者而言很重要,敢画整棵树的,那必须得是达官显贵才成,要是平头老百姓或者是商人,那可绝对不会被允许使用画了整棵樱花树的器皿的,因为那是逾越祖制的。
而眼前的这个盘子,却画了一整颗樱花树,这就说明这盘子当年的主人肯定是非同一般。
不过关于这个盘子的具体来历,金沐晨是来不及仔细考证了,反正那天踩完之后,他在晚上简单的搜索了一下关于这个日本瓷盘的信息。
后来得到最多的说法就是,这只盘子之所以会被评为是日本国宝,那其实主要还是因为这个盘子的胎体。
这盘子的胎体用的是纯白瓷地,而且是产至于锅岛的白瓷底,据说这可是锅岛产的白瓷底衍生出来第一件伟大作品。(未完待续。)
.
寻宝美利坚 第833章 替天行道
.
ds_d_x();
ds_d2_x();
说起锅岛,那可是日本所有制瓷人心中的圣地,这地方在日本瓷器界中的地位,那就和景德镇在中国制瓷人心中的地位差不多。
锅岛可是日本最早能烧制出白瓷的地方,不过他出产白瓷的年代,大概要追溯到18世纪早期,那时候咱们中国早就已经能够生产出白瓷好几百年了。
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瓷器,最早应该是诞生于北宋以前的五代十国时期,不过那个时候,因为烧制瓷器的胎土含杂质较高的缘故,咱们最开始的时候,也不能烧制出纯白的瓷器。
所以一直到了北宋的早期,咱们才因为找对了瓷土,才能够烧制出最早期的白瓷,不过那时候的白瓷,也是广义上的白瓷,和明清时代的白瓷的质量,可以说是相距甚远。
金沐晨最早收藏的那件金装定器,就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烧制出的白瓷的典范。
不过那时候的人审美也和后世人不同,那时候宋朝的皇家,都比较喜欢那种天青色的瓷器,所以在宋朝的时候,那种豌豆清,或者天青色的瓷器,才是主流。
真正改变中国人对瓷器审美观念的时代是元代,因为元朝的的皇帝们比较喜欢,那种青花瓷器,而这种瓷器需要在白瓷底胎上上釉,所以中国烧制白瓷的技术,在这个年代才开始突飞猛进,后来到了明清时代,更是将白瓷的烧造技术,发展到了巅峰。
而这也刚好成为了景德镇发展的最黄金时期,到了后来明清时代,景德镇的烧瓷技术,正因为元代时期的积累,从而一跃成为了中国的瓷都,奠定了在中国瓷器历史上不朽的地位。
而在中国能够烧制出白瓷底胎的年代,世界其他各地的人们,还根本没有瓷器的概念,欧洲人这时候还在使用陶器。甚至很多蛮荒民族,还在使用木器。
而接受中华文明影响较早的日本,这时候也根本就不能烧制出白瓷。
而日本人也一直想和中国人学习到底该如何烧制白瓷,可是却始终不得其法,直到十八世纪早期江户时代,日本人才在锅岛地区,找对了烧制白瓷专用的瓷土。于是从那时候开始他们才能够真正的烧制出真正的白瓷。
而有了白瓷作为底胎,日本的制瓷技术。才开始进入了真正突飞猛进的年代,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日本的瓷器,才开始衍生出了自己真正的独特艺术风格。
所以锅岛,对于日本人而言,尤其是日本的制瓷界而言,可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的。
金沐晨这次‘收藏’的这件,色绘樱花图皿,就是锅岛地区。在掌握了真正的烧制白瓷技术之后,真正烧制出来的第一批,带有明显日本风格的瓷器。
硕大的樱花树,一整棵都被画在了瓷盘上,显得啥事漂亮,非常能体现当时日本制瓷大师的艺术功底。
虽然已经无法考证,这件瓷盘到底是出自那位制瓷大师之手了。但是光是靠这次盘出产的地区,和历史年代,这只瓷盘就已经足够被日本人奉为国宝了。
不过现在,这件日本最早期的国宝级瓷器,已经落入了金沐晨的手里,日本人今后再想看。可就不像现在这么容易了。
收藏了这只瓷盘,金沐晨直奔下一个目标,这一件目标也是金沐晨在早之前的踩的时候就看好的一件作品。
这件作品比起之前那两件瓷器,可以说更能代表日本瓷器的特,名字就叫做色绘樱树图透钵。
听名字就能感受到这间瓷器的禅意,但其实这件瓷器虽然叫钵,可却并不是和尚们用来吃饭化斋用的饭钵。而其实是一只日本的贵人们品茶的时候所使用的茶碗。
这只碗大概有十公分高,五公分粗细,上宽下窄,是白瓷为底,碗身上绘制了好几颗樱花树,而在碗口的位置,则星星散散的布置着有十几个不规则的孔洞。
而这些孔洞所在的位置,就刚好是那些樱花树的樱花花蕊所在的位置,看起来让人感觉是别具匠心。
整只碗造型格外的漂亮,可以说是独具匠心,光是看这只茶碗,就能让人有一种心旷神怡,空灵通透的感受。
如果用这只茶碗冲上一杯茶水,透过这碗口的孔洞,看着茶碗里淡黄色的茶汤,会别有一番风趣,和惬意的感受。
而且制作这只碗的人,也是来头不小,制作这只碗的人名字叫做仁啊弥道八,这家伙可是日本有名的制瓷大师,出身就是制瓷世家。
其实这个家伙的全名应该不是叫做仁啊弥道八,他的真正名字应该叫做,高桥任啊弥至于道八,则应该是他这家门一派族长的特有称号。
他们高桥世家,可是日本赫赫有名的制瓷世家,最早是高桥重文在1740年开始创业的,因为在制瓷,尤其是制作茶具方面非常的有名,后来就自创了一派,开始专门制作茶具。
于是就有了他们这一门所谓道八的传承,这道八就一代一代的传承了下来,一直传到了这个高桥任啊弥,应该是传到了第四代的时候。
也刚好是到了十九世纪,江户时代的晚期,这一代的道八,才烧制出了这么一只茶碗。
于是这只碗从诞生开始就红了,独特的造型,独具匠心的彩绘,再加上那精美的白瓷,所以这只茶碗从诞生开始,就受到了日本各界达官显贵的追捧。
当初这样的茶碗一共是烧制出了八只,外加一只茶壶。
而这一套茶具,后来是被日本的某位皇家成员给收藏了,结果好死不死,在二战的时候,因为美国人的战略大轰炸,诸侯这套茶具没能保全。
最后只剩下这么一只茶碗,后来这只茶碗的原主人,不想在看到这只茶碗,因为会睹物伤情,看到这只,难免会想到毁于战火的那另外几只茶碗和茶壶。
索性就干脆直接捐献给了东京国立博物馆,没想到今天却便宜了金沐晨。
一阵玻璃破碎的声音过后,这只茶碗算是落入了金沐晨的手里,他心满意足的拍了拍手。
这在本馆的搜刮,终于是完成的差不多了,接下来也该去别的地方转转了。
不过在离开这里之前,他还是要给日本人留下一些小礼物的。
然后他开始从空间里掏出各种各样的炸弹,安装在那些带不走的宝贝的玻璃罩,或者是底座下面。
务求等他走了之后,这些炸弹能够给这些日本的国宝带来最彻底的破坏。
对于很多有圣母情怀的人而言,这些宝贝是属于全人类的艺术品,哪怕这日本人于咱们有着血海深仇,可咱们也应该去讨伐那些日本人,而不应该来惩罚这些艺术珍品。
再者说日本侵华的战争,已经过去几十年了,在这么纠缠下去,又有什么意义?还不如迈开大步,直接向前呢。
可是对于这样的人,金沐晨只能是在心里呵呵几声。
他可没有这些圣母公知们那么博大的情怀,老子就是个小人物,就是个喜欢和日本人过不去的小人物。
你们能博爱天下,老子可没有你们那样的情怀。
这些日本人就特么的该死,日本人的东西更不应该留,哪怕这些都是日本人祖宗留下的宝贝,也是一样,不应该留。
当年日本人在咱们中国是怎么干的?
烧光,杀光,抢光啊!
多少咱们中国人的祖宗,就倒在日本人的屠刀之下,咱们中国人蒙受了多少苦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