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武夫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特别白
在他们前方,也有一群人在往前跑,不过,虽然说是跑,但是他们的速度也并不快,只是有气无力地前行着,比起后面的红衣士兵来,他们的样子要更加狼狈许多,衣衫褴褛,眼睛里面也布满了血丝,显得十分痛苦。
这些人都是之前福冈藩的残兵败将,在经过了第一次和大汉军队的交战之后就已经被击溃,然后选择了逃亡,原本聚集起来的逃亡人群很多,但是经过大汉军队的一路追击之下,人数已经越来越分散。
他们已经失去了任何抵抗的勇气,明明后面的追兵数量一直都远不如自己,但是却根本没有过头来抵抗的勇气,也再也没有了建制可言,只是拼着命往前跑。
在饥饿和疲惫的催逼下,他们甚至连逃生的勇气也慢慢地消褪,一路上不时有人因为实在走不动了而停了下来,呆呆地坐在了地上,甚至就连后面的追兵拔刀砍过来的时候都没有做出任何抵抗。
红衣的士兵们,虽然同样疲惫,但是他们却要有精神得多,战胜者的兴奋、夺取更多军功的渴望让他们一路持续追击,以至于已经和己方的大部队脱离了开来。他们不知不觉当中,已经追击了敌军几天,打穿了半个九州岛。
他们现在即将打到柳河藩了,但是这些士兵们当然对这个情况懵然无知,而且他们其实也并不关心这里到底是哪个藩。在他们看来,面前的敌人一触即溃,到处都是一片坦途,他们走到哪里都可以打到哪里,谁挡在前面就把谁打败就行了。
为了节省体力,他们不紧不慢地跟在前面的败兵后面,悠然收割那些掉队的敌兵的生命,仿佛是猫戏老鼠一样。这一股敌军,在他们眼中看来已经是囊中之物,随时都可以收割掉。
然而,就在他们准备再发起一次冲击,彻底消灭这股敌军的时候,突然一群人从远处跑了过来,他们手中拿着并且,看样子应该是一股藩兵。
“戒备!”带队的军官,连正何贵连忙下令自己的部下们结阵戒备。
他是大汉征日军暂编第一团的军官,之前也是辽东军的成员。他原本是赵字营的一个小兵,因为作战勤勉勇敢所以在大汉几次扩军之后,成为了辽东军的连正,然后跟随着赵帅和毕团正一起来到了九州。
辽东军在平定了建州女真之后,大规模的战事开始日渐减少,这让打惯了仗的辽东军官兵来说实在有些不习惯。
所以他对这场战争到底为什么打的其实不感兴趣,只是为闲了这么久之后终于有仗可打而感到高兴,对他来说,他只有服从的义务,陛下和上面的将领们指到哪里,他就会打到哪里。
踏上了九州岛的土地之后,原本他和其他军官们就对日本幕府兵的战斗力十分怀疑,第一次接阵就大获全胜更加鼓舞了他的信心,得到了毕团正全力追击扩大战果的命令之后,他带着自己的部下一直往前追击,因为追击的速度实在太快,现在甚至自己的部下都有大概一半人脱队,仅有几十人在他的身边。
听到了他的命令之后,他的部下们马上开始按照大汉军队的操典开始接阵,准备迎击敌人。虽然多日几乎没有休息的追击让他们都十分疲惫,但是他们依靠一直以来严格训练所积累起来的经验,还是很快就集结起了一个作战的阵型,等待着和敌军的交战。
来的藩兵和之前他们追击的败兵加起来的话,人数远远超过他们,但是这些大汉官兵却毫无惧色,多年的征战和源源不断的胜利早已经让他们积累起了无比的信心,他们敢于迎击任何敌人。
大汉官兵如临大敌,那些被追击、惶惶不可终日的幕府藩兵却已经喜出望外,他们大声呼救,然后不知道哪里来了力气,加速向这些新增援过来的藩兵跑了过去。在他们看来,这些新增援过来的藩兵虽然不知道是哪个藩的人,但是他们的出现就代表自己已经死里逃生了,就算他们挡不住这些汉寇,至少也能够为他们争取到逃跑的时间。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迎接他们的却是毫不留情的屠刀,这些冲上来的藩兵在两方接近的时候,突然拔出了自己手中的武器,然后毫不留情地向这群人捅了过去。原本就已经疲惫饥饿几乎已经丧失了所有斗志福冈藩兵,在这种情况下哪里还有抵抗的力量?
刀光剑影之下,一声声沉闷的惨叫响起,一些人虽然想要再换个方向逃跑,但是他们哪里跑得过这些藩兵,很快就被一一杀死了,再无一人遗存。
列阵的大汉官兵,看到面前发生了这一幕奇剧,都惊讶不已,他们不明白为什么这些藩兵会自相残杀,但是他们当然不会因此而放松警惕,仍旧列阵看着面前剩下的这些藩兵,随时准备和他们战斗。
然而这些藩兵却完全没有和大汉官兵们战斗的意思,他们远远地站在一边,然后其中一个人以半生不熟的汉话向大汉官兵这边喊了出来。“大人,不要误会!我们是柳河藩的人,是大汉的盟友!”
他们连续这样喊着,声音也传到了大汉官兵们的耳中,并且惹起了他们带着怀疑的对视。虽然对面的汉话并不精熟,但是他们勉强听懂了其中的意思。
“连正,他们是说跟我们一边的?”一位军官小心翼翼地问何贵,“这是唬我们的吗?没听说过我们在九州有什么盟友啊?”
“别瞎说!”何贵呵斥了他一声,“谁说我们在这里没帮手的?”
作为军官,他比其他人更加多知道一些东西,在打过来之前,大汉征日军的军官们多次被召集起来,有专人跟他们传达了一些上面希望他们注意的东西,除了军纪和日本风俗地理的老生常谈之外,还有一条就是分析了日本的形势。
参议官告诉他们,日本并不是幕府一家占有全部土地,在日本的国土上还分散这许多藩国,有些藩国可能会倾向大汉,而且天子已经专门派了使臣去笼络一些可能会倾向于大汉的藩主,所以要注意得到消息之后不要攻击这些藩,以免打乱朝廷的方略。
不过,虽然听说过有这件事,但是他却不能确定面前的藩兵到底是不是属于那群人。纵使他们刚才为了表明诚意已经大肆杀戮了那些逃跑的藩兵,但是焉知他们不是故意诱敌?还是要谨慎一些为好,他可不敢拿部下的性命开玩笑。
“你们先放下武器!”他大喊了一声,“派会汉话的人过来,其他的人不准乱动,否则格杀勿论!”
在他下达了这样的命令之后,对方不敢怠慢,马上就扔下了手中的武器,然后就有两三个人从藩兵阵中走了出来。
当看到对方真的听从了自己的命令之后,何贵相信了几分他们的话。
很快那几个人就走到了他的面前。
“鄙人是柳河藩的藩士朝仓正彦,见过大人。”一位武士打扮的年轻人毕恭毕敬地向何贵下跪行礼。
“柳河藩?丰后国的柳河藩?”
何贵本身一个小军官,平常在军队里面也是一直要********的,今天看到有人这么对自己卑躬屈膝,老实说是有些高兴的,说话的态度也变得柔和了不少。
一边说,一边他还从怀中的衣兜里面掏出了一张简易的九州地图,一边确定自己的位置追击的时候他们跑得太快,如今已经确定不了自己的位置了。
“确实是丰后国的柳河藩。”朝仓正彦连忙点头,心里则在震骇于大汉军官的素质、以及他们准备的详细。
就连面前这位明显是小军官的人都对九州的情况如此了解,幕府又怎能不败?接着他又瞥了一眼旁边的大汉官兵,这些官兵都面色凝重,身上的血迹斑斑,让他感受到了一种不寒而栗的压力。
他不敢多看,继续跪在地上,等待着对方的询问。
“你们藩什么时候和我们大汉结盟的?我怎么不知道?”何贵再问。
“我们就是在今天和大汉结盟的,现在大汉的使者还在藩城内!”朝仓正彦连忙答。
“好了,你们起来吧,别跪在地上了,说话不方便。”何贵挥舞了一下手中的军刀,“你是说使者现在就在你们藩城内对吧?那好,叫使者过来见我吧,要见了使者之后我才能够相信你们的话。”
“现在藩主正在和使者相谈”朝仓正彦有些犹豫。
“好了,没听到我的命令吗?!”何贵不耐烦地呵斥了对方,“要是对我推三阻四,那你们的诚意谁能看得到?难道是想要欺骗我们吗?”
尽管他现在只有几十个人,但是他却依旧趾高气扬,完全没有将面前的这些柳河藩士兵放在眼里,而朝仓正彦也面如土色,犹豫了片刻之后他跪伏在了地上,“请大人先在这里稍等些时间,我们马上让人去复命。”
“快去!”何贵又挥舞了一下军刀,不耐烦地催促。
很快,朝仓正彦就到了柳河藩兵的军阵当中,然后骑着快马向柳河藩城赶了过去。
目送这些人离开之后,何贵不顾对面还有一群藩兵看着,就大大咧咧地坐到了地上,然后招呼自己部下。“第七排的人负责警戒,第三排和第九排的人休息!一刻钟一轮换,大家先在这里休息一下吧,等后面的弟兄们过来!”
得到了命令之后,大汉的官兵们,除了一部分人继续负责警戒之外,其他人马上都坐到了地上,然后有些人就地开始生火,有些人则干脆躺在地上打起盹来。
连续几天的追击,他和他的部下实在太疲惫了,之前是因为还在追敌所以紧绷着精神,现在一松懈下来,那种倦意和困意就几乎阻止不住。
“我们这也冲得太狠了。”何贵暗骂了一声,“也不知道去之后能换一个什么样的勋章。”
很快,一位士兵拿着泡好的食物给他端了过来,他直接拿起盆子就往自己的嘴里灌,吃完了之后还满足地呵了一声,好像这里面是什么美味佳肴似的。
为了方便官兵们作战,大汉的作战部队都有专门的食物供给,既有干粮也有炊粮。干粮就是烤面饼,虽然味道一般但是十分顶饱,而且随时都可以食用。而炊粮就是混合了肉末和盐以及香料的炒面,可以在宿营的时候快速做出来充饥。
之前因为忙于追击敌军,所以这群大汉官兵很少宿营,饿了都是直接吃一些面饼,嘴里早就淡得不行了。现在总算有了宿营的机会,所以一吃到这些有味道的炒面,何贵和他的部下们都觉得简直是人间难得的享受。
很快,属于他或者不属于他的大汉官兵们也从后面冲了过来,在何贵的笑骂声当中同样在他们身边扎营,一时间这个临时的营地变得好不热闹,大批穿着红衣的士兵把绿色的原野点缀得灿烂无比。
眼见对面有日本的藩兵,这些追上来的大汉军士原本想要继续进攻,但是何贵跟他们说了自己刚才碰到的情况,总算暂时拉住了他们再加上他们也确实需要休息一下,所以大家同样就地扎营。
正当他们休息了一下,恢复了精神,已经开始对对面的藩兵有些不耐烦的时候,一大群人马终于从柳河藩城的方向赶过来了,领头的人正好就是刚才那个会说些汉话的柳河藩士朝仓正彦。
不过,他显然不是这群人中最重要的人,在大汉官兵们警惕的注视之下,一个年轻人不疾不徐地来到了阵前。
“在下大汉使者周璞,现已说服柳河藩投诚我国。诸位将士,辛苦了!”
大汉军队和日本大名的初步合作随之实现了。
大明武夫 第1626章 会合后
仔细地验证过璞的身份之后,何贵等大汉官兵马上对周璞致敬,态度为之一变虽然大汉军队一向和内阁面和心不合,但是那毕竟是上层的斗争,底层的官兵们对朝廷的官员还是有本能的敬畏。
再说了,周璞甘冒奇险,在大汉到来之前就深入到九州,四处联络对幕府心怀不满的藩主豪族,这种勇敢行为也得到了一向崇拜英雄的大汉官兵们的敬重。
因为大汉官兵对自己的推崇,所以周璞也得以轻松地约束住了这些官兵。
现在在柳河藩边界已经集结了数百名大汉官兵,已经成为了一股强大的力量,但是因为之前几天他们一直都在追击福冈藩的溃兵和其他藩派过来的援兵,所以没有得到什么休息,在周璞的建议之下,他们开始就地安营扎寨,休整部队,准备等待后续的援兵。
按照周璞之前和立花宗茂达成的协议,大汉军队可以无限制地从柳河藩的地域通行,不过不能进藩城,同时大汉军队也要约束军纪,不要抢掠柳河藩内的平民。
当周璞转述了柳河藩方面的要求之后,在场的大汉军官们都答应了下来。当然,这不仅仅是因为大汉军队习惯了秋毫无犯的作风,或者是顾忌柳河藩是盟友,更主要的是不想因为士兵零散的抢劫而拖慢行军速度。
当傍晚时分,立花宗茂率领自己藩内已经集结起来的藩军主力来到了大汉的临时营地旁边,和岛津家一样,他准备作为大汉军队的合作者,协助他们一起扫荡九州。
很显然,只要大汉能够在这场战争当中得胜,那么以后他们就会在日本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所以立花宗茂当然想要提前表现积极一点,让这些汉人更加看重自己。
一来到这里,他就带着自己的几位亲信来到了大汉军队的阵中,借着这个机会,他也小心地观察了一下这些大汉官兵。这些官兵虽然看上去都十分疲惫,但是他们的营地却一丝不苟,并不因为现在形势很好就有一丝松懈,放哨的汉兵也一直警惕地看着自己。
这些大汉官兵,虽然面目各自不同,但是他们的体格却都十分强健,显然平素里得到了充足的给养,而且在他看来这些人英气勃勃,行动也是令行禁止,十分迅速。
如此精锐的部队,再加上整齐划一的制服,让他看得一阵心悸。
他之前也是多年打过仗的,甚至还在高丽和大明最精锐的边军交过手,虽然大汉官兵应该比那时候的大明边军强上一点,但是他原本自认也能够想象到大汉军队的强悍。
可是现在真的见了面之后,他才发现。他们阵势之森严,行止之严谨,都远远超过了他之前所见过的任何军队。作为多年的宿将,他心里当然知道,什么东国无双西国无双,在战阵面前都是空话,无论怎么有勇力的武将,到了战阵之前都只是不起眼的一朵小浪花而已,真正决定会战胜负的只有靠官兵的素质,而这些人的素质显然比他预想的还要精锐许多。
难怪他们能够毫不费力地就将幕府的阵线统统打到崩溃。
经过几天的混乱,现在形势比较明朗了,越来越多的信息汇总到了柳河藩当中。他知道,福冈藩的藩兵已经被彻底击溃,几千人的军队被打得狼狈逃窜,然后在大汉军队几天的追击当中被基本上歼灭;而长崎方面也是一触即溃,现在长崎城也即将落入到大汉之手。
一想到这里,他也暗自庆幸自己的好运,终于抢在一切无可挽之前跳出了幕府这一艘眼看要下沉的船。
幕府军队现在是什么样子,他心里是很清楚的,他认为在大汉这样的兵锋之下,幕府军绝无可能打赢,就连关东老巢能不能守住都是问题。
如果幕府能够被答案完全消灭,那对他来说最好,就算幕府勉强守住了关东,那至少自己这边还有朝廷的大义名分在,仍旧可以当个大藩藩主,为立花家谋到一个富贵。
带着这种秘而不宣的思,他来到了这个临时营地的深处,然后再次见到了周璞。
相比半天之前,这位大汉使者如今更加显得满面春风,显然对大汉进兵如此顺利而深感得意。而立花宗茂现在也没有了刚才在藩城内的傲慢,而是显得毕恭毕敬,他躬身然后跪到了地上。
“柳河藩主立花宗茂,参见天使。”
面对这个老人的行礼,周璞也并没有,倒不是因为他倨傲,而是因为他现在在大汉军营当中,代表的是大汉朝廷和大汉天子的威严。
他也要用这种方式,确立大汉对这些藩主的绝对权威。
“藩主请起。”等到立花宗茂行完礼之后,周璞才招手让立花宗茂起来,脸上也微微露出了笑意。“今天劳烦藩主了,以后还请藩主继续努力,为贵国朝廷的兴复大业出力。”
周璞已经和他商量好了,从今天开始,立花宗茂就是以“兴复朝廷、讨伐德川奸佞”旗号公开站在大汉军队的这边,然后传檄四方,鼓动其他人也与大汉军队合作。虽然各地的藩主并不会将朝廷看做一事,但是朝廷的旗号仍旧可以让他们更加没有顾忌地倒向大汉。
而为了奖赏立花宗茂的投诚、再加上立花宗茂原本就是个名将,所以周璞也慷慨地将‘兴复军副大将’的头衔赠送给了对方当然,为了继续利用日本朝廷这面旗帜,总大将这个头衔周璞是准备授予给皇室或者藤原摄家的。
这个副大将的头衔,虽然并不能变成钱或者兵,但是立花宗茂却看得很重,因为他知道,这个身份以后对他和大汉的关系也有极大的帮助。
“藩主在日本国内享有大名,只要藩主传下檄文,应该有不少人会群起响应。”周璞笑着说,“能够得到藩主的帮助,我们可是少了很多麻烦。”
“一点微末的名声,顶不上多大用处,能够被人听进去就不错了。”立花宗茂半是开玩笑半是认真地答,“真正想要起到效用的话,还是要依赖大汉的威,以及朝廷的旗帜敢问天使,现在我国朝廷已经离开了京都了吗?是否已经到了大汉的掌握之中?”
这个问题倒让周璞有些为难了。
按照他之前和日本朝廷的安排,在大汉进军之前,周璞就会给京都送上信息,当收到了自己给的信息之后,他在京都的那几个合作者左大臣一条兼遐和右大臣二条康道等人就会马上发动起来,挟持日本的法皇和天皇离开京都,想办法到九州这边来,投入到大汉军队的保护当中。
然而,现在已经多日过去了,京都那边一点消息都没有传到九州来,更加没有日本皇室和公卿来投九州的迹象,虽然这其中有九州现在太过于混乱的因素,但是至少也说明了京都那边并不是一切顺利。
这种情况就不由得让人有些担心了。
他之前跟京都的人交代过,想尽一切办法来九州,如果实在不行,就躲入山林,现在看来京都的人是按第二种方法来办了,可是他们是朝廷,是至关紧要的招牌,幕府肯定会看得很紧,不说逃不逃的出来,就算能逃出来,幕府肯定也会发动起来,疯狂搜索。
周璞之前见过这些京都的公卿和皇族,说实话对他们的印象不错,不过好印象只是来源于他们的谈吐和文化、让他这个前生有些共鸣而已,对他们这些人的能力,周璞心里是十分不看好的,他们真的能够躲避开幕府的搜索吗?周璞只能忧心忡忡。
如果他们真的没有办法逃脱幕府的搜索的话,那么朝廷这块招牌就会大大失色。
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只能祈祷这些公卿们走运一点了,再说了,现在大汉手里有一位拿着法皇亲笔信来到京城的公卿使者,到时候只要让他来日本,也不失为一个补救的方法。
这些事情周璞都留在了脑中,并不打算跟立花宗茂说清楚,他只是含混地带了过去。“贵国朝廷现在还没有到九州来,只是暂时逃入山林而已,毕竟关山远,幕府搜索甚急,一时间难以过来。”
然而,他选择含混其辞,立花宗茂却对这个看得很重。
“大人,为了消减其他藩主的抵抗心,瓦解幕府一方的人心士气,朝廷对我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不可不予以认真对待啊。”
“那藩主有什么建议呢?”周璞反问。
“依在下的看法,应该先趁着时局混乱,先打出旗号来,快速收复九州,然后稍加整顿就立即北上!”立花宗茂十分镇定,显然他之前已经打好了主意,“虽然这看起来有些仓促,但是对我们来说是最好的选择大汉军兵精锐无匹,各藩仓促之间难以抵御,只要登上本州,天下就会更加震动,到时候就会有更多人动摇,投向我方。”
小心地瞟了周璞一眼,确定他并没有表示反对之后,立花宗茂继续说了下去,“而且,在下在西国征战多年,对西国的山川地理也十分熟悉,地理形胜不会对我方造成任何阻碍,大可以一举直捣京都。我们只要占据了京都,朝廷的名分自然就在我们手中了”
他顿了一顿,好像觉得接下来的话有些艰难似的,“那时候,就算法皇和天皇都已经落入到了幕府的手中,我们也可以宣布他们是被挟持的,然后从京都另外找出几个幸存的皇族和公卿作为摄政,重新举起朝廷的大旗。”
显然,他对朝廷能否躲过幕府的追索也十分有疑虑,所以就想干脆不管不顾先尽快打下京都,让朝廷早点落入到己方的手中,至于这样做会对法皇和天皇带来什么危害,他是管不了那么多的,也没有兴趣管。
“藩主此言十分有道理,其实我也正有此意。”眼见对方提出了和自己之前的想法差不多一致的提议,周璞禁不住赞叹了起来,“我也觉得我们打下九州之后,应该趁幕府大军还没有全部集结,直接进兵京都,让主动权继续操之我手。”
接着,他的笑容更加深了,“到时候还请藩主继续辅佐我,我将作为大汉首任大使,代天子巡视贵国京都。”
此时他看立花宗茂十分顺眼,感觉他比岛津忠恒还更加好用岛津忠恒想要的是九州岛,只要九州落入手中之后就会懒怠,之前就表露过不想过多干涉本州岛战事的意思,而立花宗茂就不同了,他的封地未来只能在本州岛,所以他十分热心,想要尽快打过去,这也正好贴合周璞的需求。
这个立花家,以后要大用,周璞暗想。
“义不容辞!”仿佛是感受到了周璞的想法似的,立花宗茂昂首挺胸,一派大将之风。
就在他们还在商谈的时候,营地外面突然传过来了一阵喧哗,两个人都十分警觉地停下了会谈,看向了声音传过来的方向。
不过他们很快就发现,这喧哗是欢呼声,而不是碰到敌人的呼喊,所以重新镇定了下来。
然后,他们了解到,原来是这些大汉军队的团正毕肃来了。
在日暮的苍穹下,在士兵们此起彼伏的欢呼当中,毕肃带着自己的几位参议官一起来到了这个临时营地当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