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武夫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特别白
********
不说别的,月票、打赏和订阅、推荐票,临近月底,存手里何必,都给我吧!谢谢大家u





大明武夫 第五百零六章 乱纷纷
很多人以为要这么到天亮,可大半个时辰之后,就有人闯了进来,出门查看的捕快好久没有回来,让同伴起了疑心,等来到这边的时候,只看到遍地的鞭炮红纸,别的没有发现,连冯家的大门前都是干净整洁。
毕竟是公门的差人,立刻看出了不对,冯家这时候都有护卫呆在外面,没道理空无一人,而且他们也闻到了血腥气味,久在公门,对这个总是熟悉些。
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冯家大门小门都是里面锁着紧闭,这让他们觉得奇怪,还以为自己判断错了,冯家既然关着门,想来也没什么事情,
归根到底,没人能想到会有人在扬州做下这样的大案,大家都觉得没有人会这样丧心病狂。
本来就要走了,一个人硬着头皮拍门喊了喊,里面没有任何反应,这才是真正不对了,拍开邻居家大门,喊十几个丁壮,架起梯子翻过墙头,然后就看到了尸体,再向里走,还看到了被蒙着眼,背后被一根砖头架着的短棍顶着的家仆,在那里战战兢兢的敲着云板。
上去一问,才知道这人被贼人捆上蒙住了眼,然后就被喝令敲打云板,还说如果一停,顶在身后的长矛就会刺下去,冯家府内的人早就吓破了胆子,加上蒙住眼睛什么都看不见,自然照做。
趴在地上的人不敢抬头,敲云板的人不知道外事,就这么糊里糊涂的下去,如果不是外人进来,恐怕会这么一直到天亮。
看到捕快来了,惊吓恐惧一夜的冯家上下立刻崩溃了,有人直接晕了过去,有人放声哭喊,还有人开始琢磨着能不能趁这个机会发财,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在那里吆喝着让捕快去抓人。
冯家这宅子里几百号人,死伤也就是二百左右,地上一百多具尸体,这样的死伤放在徐州左近算不得什么,这几年大打出手的时候多,死伤过百不稀罕,可在扬州这就是戳破天的大事,不要说冯家的人丧胆,捕快差人们两腿也是发抖。
这里距离城池这么近,又是冯家大宅,这冯家在官府和草莽中都是鼎鼎大名,家里养着几百护卫,还经常有官差走动,这样的规制防卫,这些“江洋大盗”就这么肆无忌惮的冲了进来,真不知道是何等的凶徒,居然有这样泼天的胆量杀进来,而且冯家这些号称的好手强手被杀死了这么多。
如此凶徒,捕快差役,团练乡勇怎么对付得了,怎么也得让河防上的营头或者附近的驻军过来,自己还是不要上去追了,算计下来,对方才走了不到一个时辰,真要追上了厮杀起来,那岂不是上去送死。
主意打定,几个人心照不宣的说先要点验死伤人数,等待天亮后城内派出援军再作打算。
所谓贼不走空,官差查案也不会空手,惊魂稍定之后,一应差役根本顾不上大宅里的死伤,挨个屋子的查看了过去。
冯家老太爷和冯家老爷的惨状固然让他们倒吸一口凉气,可那没有遮掩的密库,还有满屋子散落的财物也让每个人眼睛发红,这就更顾不得办案了,有人急忙出去弄了辆大车回来。
官差们一趟趟的搬运财物,冯家剩下的各色人等也都动了心思,太爷和老爷被杀了,连能做主的管家冯大也死了,这冯家看着马上就要散掉,趁着这个机会捞点财货要紧,谁知道明天自己还在不在这宅院里。
天光初现的时候,冯家的宅院彻底乱掉了,女人哭喊,男人叫骂,彼此争抢厮打,开始时候争夺的是金银,后来连个瓷瓶布幔之类的都不放过,每个人身上装着大包小包,那些女眷则是哭天抢地。
冯家内宅几个藏财货的地方也被找了出来,只要是在这宅院内,进进出出的肯定会落下痕迹,被有心人看在眼里。
这纷乱场面,占便宜最大的就是那些护卫们,他们打“江洋大盗”不是对手,可对付冯家这些家仆丫鬟却稳占上风,当即勾结起来做事,还有那心眼活络的家仆,知道藏着财货的地方,明白自己独力吞不下,找到了那些捕快护卫之流,商量好了份子,大家分润。
冯家喧闹混乱,陈昇一行人已经坐船入了运河,正在沿河北上,他们动用的那几辆马车擦拭了血迹之后,整体的停在一处码头边上,拉车的牲口被卸下拴在马桩上,悠然自得的吃着布袋里的草料。
路过的人看到后也不在意,这情景在扬州实在是太常见了,车夫送人送货之后,停在码头边上休息,或者暂时去吃饭喝茶,实在不稀奇,不过很少有人想到,车夫已经不见了,
扬州这边是运河枢纽,商船、漕船从渡过长江的第一站就是扬州,自然船只万千,昨夜赵字营中人上船下船都没有什么人看见,即便有人看见,想在这千帆竞渡中找出几艘船来,那也是极难。
城门开启没有多久,城内衙役马快就是齐出,搜查城内城外各处客栈,封锁运河码头,但算计时间,连搜查的人都知道,不可能追上贼人了。
但闹出这么大的事情来,以冯家这样的身份地位,只怕京师朝堂都要被惊动,凤阳巡抚、扬州知府、江都知县都是下令严查,又有快马北上高邮州,快船南下常州,通知各处官府盘查往来商旅,看看有无巨寇潜藏其中。
只不过往来盘查,有一处是不管的,那就是漕船,漕船运输的是粮食,船上自有运兵漕丁,自成体系,地方官府是管不到的,何况漕船上全是粮食,也没什么藏身的地方。
陈昇一干人在天亮时就上了漕船,他们都是商人打扮,兵器铠甲之类也都是装了箱子。
载着他们的漕船自然不知道陈昇他们是昨夜扬州大案的凶手,他们甚至都不知道扬州发生过大案。
赵字营、孙家商行因为漕粮换酒和漕运上的方方面面关系密切,让他们帮忙捎人捎货自然是小事一桩,听着陈昇他们的徐州口音,漕丁们只觉得是徐州的富贵公子出游。
就这么一路穿州过府,等到了清江浦的时候,会骑马的纷纷下船上马,但却不急着疾驰北返,而是跟随运人的船队一起前进,直到邳州境内全体下船。
冯家出事的消息比陈昇带领的队伍更快到了徐州,这是刘勇安排在那里专门等消息的人,一有事就快马回返,为求完全,这个人是卫所的一名总旗,是以公事的原因去往那边。
万历四十五年正月到五月,赵进没有一刻得闲,五月下旬到六月,赵进都可以称得上是清闲,当然,他的清闲和旁人不同,对赵进来说,每日训练兵马,操持内务,这已经算清闲了。
六月初二这一天,赵进将驻在徐州的冯家冯金德请到了这边来,这位冯家二叔来徐州没几天,已经纳了小妾进门,日子过得很是风光。
不管这冯金德私下里怎么想,又是说过什么,在赵进面前,他还是毕恭毕敬,不敢有丝毫的怠慢,尽管他比赵进大了快有三十多岁。
“冯老不要在徐州呆了,抓紧回扬州去。”赵进开门见山的说道。
这话说得冯金德一愣,心想莫名其妙的怎么就下了逐客令,但赵进的话他不敢有丝毫的违逆,心里不舒服归不舒服,还是笑着说道:“既然进爷说了,那冯某这就启程。”
冯金德的体面也仅仅在于不自称“道:“这次回去不是坏事,等回去了之后,冯老若有什么为难的,赵某这边愿意帮忙。”
这话听得糊涂,冯金德大着胆子问了句:“进爷,老朽愚钝,能不能请进爷明示?”
“明示什么,我也是什么都不知道,冯老快些回去,最好今天就启程,到时候有什么难处,赵字营绝不会束手旁观!”赵进笑着含糊说道。
话说到这般,却不给冯金德一丝耽搁的时间,当即有亲卫队的兵丁“陪着”冯金德回到住处,盯着他们安排好了车马然后上路。
而且这一路上赵进热情的很,还安排了马队跟随,盯着这冯金德在邳州那边上船。
冯金德的船到了清江浦惯例要停驻,扬州冯家夜间遭袭,死伤二百余人,老爷和太爷全都惨死的消息已经传得沸沸扬扬,冯金德的亲随心腹听到了这个,急忙回来禀报。
乍一听到这个,冯金德整个人呆坐了足足一炷香的时间,然后趴在船舷上大吐特吐,好像晕船了一样,好不容易镇定下来,冯金德脸色惨白,浑身发抖,现从岸上当铺买了件棉袍披在身上,即便这样还一直叫冷,看着外面穿单衫还见汗的天气,大家都觉得古怪。
尽管又是吐,又是喊冷,冯金德却上岸换乘马车,一路朝着扬州府那边急赶。
冯家已经乱成了一团,好呆也是在扬州传承这么久的大家,开枝散叶,各房各支,姓冯的人都是不少,他们背后各有势力,都想在冯家这块大肥肉上分一口,能全吞了自然更好。
*********
感谢“暮鸣、纸生云烟、和光同尘”三位朋友的打赏,谢谢大家
今日第二更在十点,大家别漏了
另外,明的皇权不下县,这个体制或者说是现象本身,能解释大家的很多疑问u




大明武夫 第五百零七章 盐市大局
有那破落贫寒的冯家子弟,本来已经给人当差跑腿,突然间也换上了长衫,人模人样的过来争家产,冯家子弟都给外面许了泼天一般的好处,只要自己当家。
除了这个,各处冯家产业的掌柜管事,都在给自己捞好处,反正这个时候也没人管。
扬州地面上,追查大案已经不怎么重要,反正真要怪罪下来,知府、同知、知县之类的倒霉,吏目差役还是该怎么干怎么干,官面上江湖上,大家都琢磨着怎么在冯家这里发财。
当晚那几个差役吃了第一口,差不多运出去三大车财货,本以为可以几辈子吃用不尽,谁能想到第二天就被人拿了下狱,捞出来的财货也被分了个干净,至于冯家那些仆役护卫之流,跑得快的算运气好,只要天亮还没走的,都倒了大霉,各个下狱,拷打询问是不是和这伙江洋大盗有勾结,至于他们身上的钱财,那都是贼赃,被光明正大的吞了下去。
这样的拷打也不能说没用,还是发现有两个内宅当差的仆役在那天晚上没有回来,大家还以为他们出去鬼混去了,这些在太爷老爷面前有脸面的下人,实在是不好管。
说来也巧,冯金德回到扬州的时候,在城西一处池塘里发现了这两个失踪仆役的尸体..
冯金德一回来,局面立刻就不一样了,不管从辈分还是族里的地位,又或者在扬州城的声望,冯金德都是冯家如今当之无愧的家主第一人选。
他回来也的确压得住场面,先派人给官面上打了招呼,冯家丢失的财货都认作贼赃,冯家也不会追查,同时冯家还拿出银钱来,请官差上门,把那些趁乱胡作非为的仆役和族人统统抓起来,然后又安排族内信得过的账房管事,巡视产业查账,许诺既往不咎,只不过那些人要把吞没的东西吐出来。
然后又把冯老太爷冯老爷的女眷送到城外一处庄园静养,想要回娘家或者改嫁,都是自便,又把那些敢来闹事要钱的或真或假的外宅私生子之流,用官差吓跑。
一样样手段用出来,这才算是稳住了冯家的局面,然后就是冯家自己人关门谈了。
冯家老太爷的亲弟弟冯金德,辈分高,声望足,可根本压不住冯家的族人,毕竟冯少贤也有兄弟和子嗣,这个论起来,可是比冯金德要亲近,更有种种说法,很难分辨出一个结果来,更不要提外人插手,更是纷乱纠缠。
“老夫回来的时候进爷说了,说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开口!”这句看似无意提起的话语,让大家都是安静了下来。
差点灭尽冯家满门的那伙“江洋大盗”,现在连一丝踪迹也无,无论官府还是江湖上,都说不出个所以然。
查不清归查不清,可大家都隐隐约约猜到和谁相干,江南江北,也只有徐州那个赵进和冯家势不两立,大杀特杀,想想这赵进在草窝子里打出来的威风煞气,扬州这事没准也有关联。
能想到的人不少,敢明面说出来的一个也没有,杀一个人,杀两人,杀十个人,大家都不怕,可杀了上百个,打败了上千个,还敢这么找上来灭门血洗,事后还查不到踪迹,谁不害怕?
这样狠辣的手段,这等索命的凶神,谁敢贸然得罪,扬州各处都被镇服了,甚至官府的小吏差役都噤若寒蝉,大家都能想到,即便官军会剿,或许那赵进伏法,可谁又敢保证,那伙无法无天的亡命之徒再次杀进扬州来,城外不安全,城内难道就安全,冯家的那个冯少良是怎么死的?
细想想,冯家和赵进翻脸,双方在官场上兑子,然后在草窝子里那里大打出手,赵进打赢了之后,居然就没有停手,先是杀了冯家的庶子冯少良,然后半夜血洗了冯家满门,这行事手段当真如同雷霆霹雳,没有丝毫的停歇,直到把敌人彻底打垮,这样可怕的势力,这样凶残的手段,谁敢得罪?
而且扬州地面消息灵通,知道当日巡抚巡按一干大员对冯家束手旁观,是因为那赵进在京城也有大靠山,自己强横,又有后台,这样的人物谁敢得罪,又不是自家事,何必多嘴多事,话说得难听些,就算是自家事,在这个时候也要缩头了。
冯金德把赵进的名字一报,四下安静,有那不甘心的,等明白过来如何之后,也是偃旗息鼓,连带着那些自肥贪墨的掌柜管事也都是老实了,也就是十余天的工夫,冯金德就把冯家掌握在了手中,尽管已经残破不堪。
家人族人死伤惨重,钱财损失惨重,不过这些都是表象,只要盐引配额还在,只要盐场和盐路上的关系还在,甚至,盐市上的铺面还有,那冯家很快就能翻身。
不过族人们不闹了,盐商们却都虎视眈眈,冯家在盐业上这些合法非法的东西太值钱了,从前经营的好那没什么可说的,现在衰败了,大家都想过来吃一口。
特别是那些在盐市上开设铺面,和赵进有合作的盐商们,更是心急眼热,你有进爷的面子,我们和进爷的关系也不差,咱们自己分出胜负来,进爷也未必会偏帮。
好在冯金德拎得清,当有人叫他老太爷的时候,他没有忘乎所以,也没有留在扬州享受这荣华富贵,而是急忙踏上了去徐州的路,眼前这一切谁造成的,自己这些到底是谁给的,冯金德心里明白的很,他当然不想重蹈覆辙。
至于扬州城内的盐商们,甚至那些和徐州没什么关联的盐商们,现在也都开始准备去徐州了,至于那些在盐市上设点的,都在急忙上路,连带有些人刚回来,也忙不迭的继续启程。
盐商们在扬州启程的时候,赵字营亲卫队一个连和弓队,加上马队和鞑子骑兵,由董冰峰和吉香带领,分批从徐州来到了邳州境内,他们在隅头镇短暂休整,补充物资之后,乘船在骆马湖东岸上岸。
那边已经由流民们修建了简易的码头和道路,沿着道路到了流民寨,和那边的三个连会合,一个连留守,其余三个连加上骑兵以及弓队,还有流民青壮五百,合计一千二百人,在黎大津和邳州向导的带领下,向东边进发。
战斗爆发在五天后,赵字营的队伍在凌晨的时候攻入了涟河畔的一处庄园,庄园内并不仅仅是农户百姓,而是有近千匪盗,只不过根本没有防备,猝不及防之下,损失惨重,死伤大半,在中午时分,赵字营就带着缴获的牛马和车辆踏上归程。
在六月下半,海州和邳州两处的官府衙门内,收到了几百颗人头,里面不少人都是官府通缉多时的亡命大盗,海州和邳州两处的衙门上下,因为这个得到了褒奖和功劳。
同时,翻草蛇这一股草窝贼彻底被抹去,整个荒草滩地上,已经没有了冯家的痕迹,实际上,整个荒草滩上,已经没什么草窝贼的存在了,徐州和邳州武人连番扫荡,小股匪盗或者覆灭,或者逃散无踪,那些流民百姓聚居的地方,也都是被收拢到流民新寨附近。
流民新寨那边已经很像样子,周围荒地被开垦,虽说头几年收成不会太好,可毕竟有了产出,外面的输入可以大大减少,而且从隅头镇那边的输入也不是单方向的,因为从海州那边盐场灶户们偷运出来的盐货,现在都从流民新寨这边集散,然后运销出外面。
很多盐贩子直接在隅头镇那边买来粮食和货物,赶到流民新寨这边做生意。
原来流民新寨是要求保密,害怕被各方势力拔出,现在的流民新寨则是没有了这些顾虑。
在各路盐商到达徐州的时候,草窝子上发生的这一切也都尘埃落定,这次没有为他们准备专门的校阅,只是领着新来的各方看了看赵字营的训练。
不管懂行不懂行的,赵字营家丁那种精锐,还有沾过人命的血腥杀气,都是能感觉出来,并且被震撼到,更准确的说是被吓到。
见识到实力之后,自然明白自己的态度和立场,再想想冯家的下场,每个人都做好了狠狠挨一刀的准备,
但和赵进商谈的时候却没有相像中那敲骨吸髓,盐市的份额变为三成,这个没什么干碍,再就是要在扬州和清江浦开设卖酒的酒庄,这个也很简单,盐商们在江北江南面子还是不小,第三,海州附近那个闹草窝贼的庄子,赵进自己要拿下,这个大家也都同意,那庄子其实就是附近几个暗地里小盐场的仓库,是冯家所有的。
赵进要这个地方,想来是要在私盐上掺合一下,都已经到了这样的地步,谁还能拦得住他,他这个要求,已经是很有分寸了。
甚至连冯家都没有太掉肉流血,赵进要了那个庄子之后,冯家海州不在官面上的私盐份额产出,赵进要四成,这个真不算多,不在官面上的份额,产出一斤来就是赚一斤,即便被赵进吃一口下去,也就是个少赚,而不是不赚。
*****
谢谢大家u




大明武夫 第五百零八章 财源通达
除此之外,冯家在邳州的产业要全部让出,清江浦也要拿出三家繁华位置上的铺面,这个也容易答应,邳州和隅头镇上的商行货栈本就被赵字营吞下,现在无非是正个名义,清江浦那边拿出三家铺面来也很简单。
赵进并没有像大家预料的一样狮子大开口,而且这盐市看着又是个不错的勾当,这让大伙都觉得赵进这人虽然强悍霸气,却不是不讲理的莽撞人,还是能一起发财,可以长长久久的做下去。
等盐商们烧香拜佛完毕,各自从徐州回返,一切都是尘埃落定了。
从徐州通往周围各省以及本省州府的私盐买卖等于被赵进掌控,扬州盐业中人,不管和这个方向有没有关联,都在这盐市上开设店铺,这就等于是缴纳常例,冯金德心满意足的回到了扬州,身边多了十名来自徐州的护卫。
临行前,不知道那个好事者起头,众人想要给赵家送一块匾,匾额上的金字就是“江北第一家”,意思虽然浅薄,可却是一种承认。
只不过消息很快就被赵进知道,含笑拒绝了,就算没有这块匾,赵进一样是江北第一。
私盐从来都是暴利,赵进掌控了产地和批发销售的渠道,自然财源滚滚,但对于赵字营来说,最大的财源是酒,严格来说,是个漕粮置换结合起来的酒,靠着烧酒,赵字营拿到了大批价格低廉到可笑的大米,这些大米翻手倒卖就是净利,只要赵字营的酒坊不停出酒,就等于金河银河不断流入赵字营的金库。
双沟镇的酒坊也是开业,利用那里现成的酒坊酒窖,汉井名酒的产量翻了足足三倍,而且真正懂酒的人品尝起来,这双沟镇烧酒的味道比徐州那两处的都要好,因为这里酒窖是老窖,师傅懂行,又有好水,自然有好酒。
其实,汉井名酒各个酒坊的烧酒质量都在提高,无非是截取二锅头的火候分寸把握,做的越久,经验就越丰富,酒自然就越做越好。
尽管产量暴增,可依旧供不应求,漕运上的需求增长更是翻了几倍,北直隶和辽镇这等地方冬日苦寒,对汉井名酒这样醇烈的烧酒自然喜欢,甚至在那边也有人贩运到口外和边墙外,卖给蒙古人和女真人求得暴利,即便现在是夏天时节,也要提前备货,免得到时候一船船运过去卖,根本不顶事。
除了北边,南边湖广、四川甚至云贵之地也有需求,那边湿寒,冬日里难过不逊北地,为了祛除潮气,喝几口汉井名酒也是活血暖身,舒服的很。
更不要说,大明南北各地的药店发现用汉井名酒做药酒,效力比常用的酒要好上很多。
开始这汉井名酒只是在徐州左近卖,商人们贩运,也不过去往山东、河南还有南直隶江北各处,自从被漕运上的人喝到,汉井名酒开始沿着运河销往大明各处,需求也跟着暴增起来,对于眼下的隅头镇漕运一系来说,他们要做的就是收酒囤酒,有多少要多少,孙家商行甚至要控制这个量,毕竟汉井名酒还要卖到很多地方,
甚至连漕船上都有改变,有些漕船上装运的粮食直接就是为了换酒用的,漕丁会在船舷上用灰石画个酒碗,此等被人称作“漕糟”。
漕运是大头,另有一个要专门保证的就是王自洋这些牛马商人,他给赵字营带来了马匹,有领来了百余名能骑善射的鞑子青壮,这人情当真不小,他的需求赵字营自然要保证,何况王自洋这些牛马商人带来健马壮牛等大牲口,这些都是草窝子垦荒必须的畜力。
如今王自洋这伙人说不上是贩运牲口还是贩运白酒,以往从北边敢来畜群,在徐州这里慢悠悠的卖上一年,可现在却不同,每次带着大车和骆驼来到,装满了烧酒之后又是北返,留在徐州看店的只是几个心腹亲信。
按照刘勇打听来的消息,王自洋他们靠着这酒,和山西那边最大的几家商号,还有大同和山西两边镇的武将们都挂上了关系,如今这酒到了太原就可以卸货,自然有人带货出口外塞外,当真是赚的盆满钵满,大发其财。
连带着石家的一项产业都跟着赚钱了,当年赵进他们用篾条竹片编制护具,现在这个行当仍在,专门有十几个师傅在做,徐州百姓的孩童也喜欢买一套回去玩耍,但因为这运酒又开发出了新产品。
1...209210211212213...72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