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武夫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特别白
赵进没有多说,转头对如惠说道:“曹先生,让老钟帮你忙,先把这些人送回徐州,再走两三个时辰,前面就有人接应了,大香,安排一个连护送,交接后再回来。”
被吩咐到的人都答应,赵进几个人则是去往这田庄的住处,所谓住处不过是还算齐整的农户宅院,如惠他们就住在这里,外面搭着一片窝棚,上面都是盖着枯草,里面铺着的也是枯草,这些东西,在冬天根本不管什么用。
“恩,都是按照规制来的,没有马虎的地方。”从窝棚中走过,赵进满意的评点了句。
流民聚集,如果任由便溺,不管那些病死冻死的流民,很快就会有疫病流传,赵进特意对营地什么的专门规划,焚化和厕所都有规定,这些东西开始实行的时候大家都觉得麻烦,可现在都感觉到了好处,自然坚持照做了。
“大哥,流民可怜啊”王兆靖突然说了句。
赵进脚步一停,转头问道:“你被那老钟说动了?”
王兆靖连忙摇头,急促的解释说道:“大哥做什么,小弟不会有什么二话,就是觉得这些流民可怜,这个天气,去往咱们那边,的确是要冻死饿死,不少人还要去向淮安府,若是留在这里”
“你以为留在凤阳就有活路吗?既然留下了,既然不值钱,我为什么要拿出粮食来,亳州那边不是有人在河南收拢流民吗?那些更便宜,等那些河南流民过来,这些没有根基的又要被赶走了,到时候要死多少人?”跟钟功辉没必要解释太多,但和王兆靖要细说,悲天悯人之心皆有,边上的董冰峰脸上都有不忍,如果不解释很容易落下心结。
“你以为凤阳官府收拢流民的时候会给他们准备饭食?会给他们搭建窝棚,会有这么严整的规制吗?”赵进连续几个反问。
不要说凤阳官府,天底下的官府救助灾民只不过是开设粥棚,定期把死掉的人焚化,这都已经算是难得的善政了,谁也不会像赵字营这样周到。
“到时候让他们露天过夜,只怕这一夜过去就要死几百人,来年还要有大疫,你们想想,在闹灾流民的时候,凤阳府都压下消息不报,何况这种收尾的时候呢?”赵进又是说道。
董冰峰点点头,开口说道:“能被赵字营接济安排,是他们的福气。”
王兆靖缓缓点头,没有继续说什么,赵进没有接着解释下去,说到这个地步已经足够了,
赵进也知道这些理由里面有些破绽,可他更知道,再过些年,天崩地裂,各处义军流贼风起,军阀残暴无道,满清入关,到那个时候,死的人会更多更多,自己这么作,就是给他们将来活下去的机会,赵进一直让自己这么想,好坚定自己的心志。
从前的记忆,今生的经历,可灾民流民的凄惨也就是这些年才见到,赵进也不是铁面石心,不可能不被震撼,但他脑筋很清楚,知道这个时候只有坚持自己的目标走下去才能救更出更多的人,为了一时的慈悲心软导致满盘崩溃,那不是慈悲恩德,而是残忍。
流民来到这边都是因为钟功辉的指引和带领,现在钟功辉亲自出面,本已动摇的流民重新安定起来,何况现在身边还有了全副武装的队伍护送,这队伍一方面是个威慑,另一方面也是让人觉得安全,大队人马向着徐州赶去。
送走了这几千人,如惠立刻把钟功辉和他的一于亲信都押了回来,然后来到赵进这边。
“打从边境到宿州这一带,道路上所有拦阻的都一概肃清。”赵进于脆利索的说了宗旨。
“东主,咱们毕竟是徐州团练,过来后这般行事,会不会引起麻烦?”如惠谨慎的说道。
赵进笑着安了他的心:“大家都不敢说明自己身份,谁都不敢揭破了,那就是比谁拳头大了。”
大家都是点头,赵进又开口说道:“曹先生你在信上说,本地的豪强士绅一直是蠢蠢欲动,意图对这个庄子下手,能确定到具体哪一户什么人吗?”
“东主,何止是蠢蠢欲动,这伙人已经动手了,要说每个人都知道不容易,不过已经知道符离桥的汪家,宿州城北的杨家,这两户也是宿州一带顶级的豪强了,没什么官身,却是世袭的六房出身。”
“咱们这次一共带了两天的于粮,后续如果有需要可以随时从徐州调拨过来,不过我们要吃,流民也要吃,太多粮食支应会很麻烦,既然这几家不长眼,那就跟他们借粮。”赵进于脆利索的说道。
如惠雇佣的本地人手已经全部被看押了起来,大家自以为本乡本土,做事都没什么收敛,身为耳目,通风报信都是肆无忌惮的,被如惠带来的人发现了不少,除此之外,赵进这次还带了衙门里的老差役,这伙人眼睛毒懂得拷问的手段,挨个过关,问清楚到底是谁派来的。
这庄子里鸡飞狗跳,宿州那边又派人过来了,这边来了一支人马的事情大家都知道,死了几个人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所以过来的是官差,为首是个捕快打扮,跟着十几个白身的差人。
“你们可别乱来,我要出不去,立刻就有人回州城报信,到时候朝廷大军立刻过来。”这捕快估计也是运气不好才被派来,满脸的哭丧,一进来就连忙说明,生怕被灭口在这里。
而且他还的确做了些准备,比如说有两个人骑马在庄子外面呆着,估计是一有风吹草动就回去报信示警的。
“你们各位刚才有人说看到你们杀人,这件事是不是真的”这位捕快刚刚抬高了些声音就立刻放低,满脸小心。
赵进和伙伴们没有出声,边上的如惠却冷笑了声讥刺说道:“我去衙门报官几次,说有盗匪骚扰,你们理都不理,现在倒是上门了,还真是勤快,你们不是说光天化日哪来的什么响马,那我也可以告诉你们,光天化日,怎么会有杀人,你这是意图诬赖,想要敲诈良民”
“你诬赖好人”那捕快差点跳了起来,他一动,就看到有两个年轻人阴着脸站起来,这个架势实在让人胆寒。
这捕快一咧嘴,连忙放缓了语气说道:“既然没有这回事,那我就回去了,可能有人眼花了,各位多担待些,我这就回去复命。”
说到最后,这位捕快的脸上已经满是赔笑,诚惶诚恐的离开了屋子。
走出屋子之后,想想自己在宿州城内城外也算是横行,居然被一个书生,几个年轻小伙子吓成这样,心里顿时冒火,扭头就要低声骂一句,吐几口口水泄愤。
没曾想才一转头,就看到了一边站立的哨兵,赵字营的家丁腰板挺得笔直,手中长矛也是笔直向天。
很多新丁都是第一次被调动行军,各个满心激情,想着好好表现,没准还能建功立业得到赵进的赏识,位阶上升之类的,所以各个都是做得一丝不苟,可怜宿州城内一个捕快,根本就没见识过什么场面,看到这么精锐严整的家丁,立刻被吓了一跳。
再顺着看过去,发现庄园里牵马持矛的家丁列队整备,有的人稍息,有的人则是开始放哨,众人行动整齐有序,新衣利刃壮马,处处都透出和寻常团练乡勇甚至和官兵都不同的气象。
看在外人眼中,这就是精悍和杀气,这就是强大。
大明武夫 第三百九十七章 宿州吏目
捕快呆愣在那里看了会,额头上渐渐有了冷汗,猛被后面呵斥了一声,身体打了个多少,不敢在这里多呆,急忙忙的走了,跟他一起来的那些差人早就是脸色苍白,连头都不敢抬的状态,一听要走,那真是如逢大赦,慌不迭的跟
急匆匆的出了庄子,结果发现事先安排在那里骑马等着的人不见了,憋了一肚子的火总算找个出口,在那里破口大骂。
又走了一会,才在半路上看到这两个骑马的,一问才知道,没停留多久,就被这庄子里的马队赶走,当时一个人还想耍个花头,没曾想被人用箭杆直接射在胸前,吓得魂飞魄散,立刻有多远跑多远。
“前几天看着还是猪羊,怎么突然间就变成了虎狼”这捕快念叨了句,立刻回去复命了。
钟功辉已经被软禁了起来,不过钟功辉倒也明白关节利害,事已至此,他不会坚持什么,而是听从赵进的吩咐,把自己身边那些小伙子一个个派出去,将流民向这边引过来。
这些年轻人也不是这钟功辉的亲信,大家成为灾民流民的时间也不长,只不过因为这钟功辉的声望高才跟随,现在不少人反倒是对加入赵字营动心了。
跟在钟功辉身边,做些传信动武的勾当,说明这些人都不是安心农活的老实人,看着赵字营这般威武模样,年轻人怎么不会心动,肯定想着加入,给些现银的好处,然后再有许诺,很多人都被拉到了赵字营这边来,有了这些被拉拢的流民骨于,招引流民的行动就会很顺利了。
赵进领着队伍过来之后,马队就开始在庄园的范围内巡逻,几百顷的广大田地想要一处处巡逻过来当然不成,不过这时节谈不上什么耕种,赵字营只需要的是收拢流民的一小块地方,把这里防范严密就足够了。
捕快来了又走,可各处的眼线耳目还是过来不少,对这些人赵字营没有丝毫的客气,可也犯不上下杀手,直接就是用马鞭抽打。
也有宿州本地的江湖人和混混自以为强硬,顶了几句甚至还要动手,对这些人,赵字营马队直接拿出了马刀,然后就立刻做鸟兽散了。
但这种烦扰局面也没有维持太久,刘勇安排人在入口处树立了一根旗杆,上面挂着一面三角旗,黑底红边,上面写着个赵字。
围在庄子周围的探子们看到这面旗帜之后,有的人满脸懵懂,有的人则是脸色煞白,立刻头也不回的走掉,赵字营的名号还没有传扬那么广,宿州城内的市井中人或许还不知道,可江湖绿林人物却清楚得很,知道这赵字营到底是何等的杀神。
当年那何伟远、那云山寺、那孔九英,都是名震周围府州的大豪,可都是在这赵字营的手里覆灭,更不用说山东十万流贼围攻徐州,被这赵字营几百人杀得大败溃散。
原来如惠来到这边买地招人,一切只是用云山寺的名号,他从前往来的都是士绅名流,宿州和徐州来往又不多,自然没什么人知道他已经是赵进属下。
开始赵进这边的策略,也是尽量隐秘的转移流民,所以更没什么人知道和他相关,但局面变化,自然也就要跟着做出调整,那就直接亮出了名号。
过来问话的捕快回到宿州衙门之后,被上上下下一顿大骂,去了什么都没做不说,就这么直接跑回来了,废物到了极点。
宿州衙门户房和刑房的两位书办,更是在知州老爷面前力求,说是调集城内的马步捕快,所有青壮差役以及各处团练乡勇,严查这个如惠建立的田庄,看看里面聚集流民是不是有什么不法的勾当。
还没等他们拿出什么主意,如惠的状纸到了,状纸上没有点出具体的名字,只说宿州内有人勾结响马盗寇,为祸良民庄园。
这个状纸没有指名道姓,自然是不用理会的,不过这上面还有别的内容,曹如惠曹员外的一位徐州同乡也在这状纸上署名,并说如果宿州官府不秉公处理的话,那就要找一处能主持公道的地方。
如果别人讲,大家只当个笑话,不过这位把自己的身份说得很明白,自家是举人功名,自己父亲是进士出身,已经回京复职。
身为官场中人,自然对这些英雄谱要背熟摸透,想当年王友山从京师致仕回乡,宿州这边的人也过去拜会致意,尽管这两年没什么来往,可人是知道的,如果闲居致仕的清流也还还可以不怎么理会,但起复回京,这个就不同寻常了。
王家是淮北人,王友山进士出身的京官清流,江北淮北的官场想必都要给个面子,一封信写到凤阳巡抚那边,恐怕大伙都要吃不了兜着走,在凤阳巡抚这样的大员眼里,宿州知州什么都不算。
宿州知州的师爷更是想到了这位王大人曾被认为是阉党,这名声是污名,可却能说明他和内廷关系匪浅,真要闹将起来,凤阳那位余公公或许还要给几分面子,那么下面做事的人岂不是倒霉了。
方方面面一想,宿州知州立刻变得公正廉明起来,义正言辞的说道:“徐州来人收拢流民乃是善事,本官无力作为,惭愧还来不及,再去做些于涉,岂不是被天下人耻笑?”
汪家和杨家的那两位书吏也是惊呆了,官场上的事情他们自然熟悉,本以为来的是胆大包天坏规矩的混账,没曾想来的是如此清贵门第的大豪,官面上是得罪不起了。
这两家世代做吏目,宿州江湖黑道也是熟悉的很,他们也都是心狠手辣的久了,想着既然白的不行,用黑的试试,想要动徐州人开设的庄园,城内这些混混地痞是拿不出手的,怎么也要找外面的江洋大盗绿林山寨,可派去的人很快就是灰头土脸的回来,对面给的回信很简单,来得是大家伙,得罪不起。
黑白都不行,汪家和杨家的人才傻眼了,本想着可以借机占个大便宜,连田地带着农户大吃一笔,没曾想有这样的变故,也只能红着眼放手了,谁能得罪谁不能得罪,他们还是判断的明白。
宿州城内官府安静了,挑头的角色缩头了,如惠田庄里外那些眼线都纷纷撤了回来,谁也不愿意去触这个霉头。
汪家在宿州也是头一等的人家,在城外有自己的庄子,加上宿州城也是破败穷苦,所以汪家人即便在城内当差,每日也都是出城居住。
这次的事情不光是他自家的,还接了凤阳中都那边熟人的托付,本以为除了发财之外还能落个人情,现在两手空空,汪家几个主事人郁闷得很,回到家之后,索性开了一桌酒席,喝酒去去晦气。
“这寒天难熬,湿气又大,这一口烧刀子下去,浑身都暖了,好酒”汪家家主是在户房做书办的,汪遗世汪大爷的名头在宿州地面上不比知州老爷差
坐在汪大爷下首的那位在三班衙役里也有个班头的职位,所谓汪二爷就是他,接口说道:“大哥,这酒就是徐州来的,一坛二十斤差不多要二两银子,就这还没多少卖的”
说到这个,汪遗世把手里筷子重重拍到桌上,吓得同席的其他人都是一愣,汪遗世拍拍脑门懊丧的说道:“糊涂了,这赵进可不就是做这个烧酒的,前几个月徐州衙门来人还说这个,咱们得罪错人了。”
“大哥,他横也是在他徐州,来宿州还能大过咱汪家?”汪二爷也横行管了,听着就不服气。
“糊涂啊,那几个杀人不眨眼的杆子都缩了,你又凭什么去碰,凭你手里那几个酒肉角色”
话才说了一半,猛听到屋外一阵慌乱,有人惊叫,有人哭喊,桌子上几个人彼此看了眼,汪二爷立刻站了起来,抓起桌边的腰刀,和身边两个兄弟快步跑到门前,拉开门大喊道:“出什么事了,嚎什么”
这话也戛然而止,因为看到夜空中一点亮光从远处升起,滑过一个弧线急速的落在房顶上,一落下就能看到火苗燃烧,那是一根火箭。
汪家在宿州虽然是大户,可庄园里也有茅草苫盖的房子,这一根带火的箭支射中,火立刻就大起来。
好在凤阳府这边,大屋下都有大缸,里面时常保持水满,就是为了救火用的,而且汪家上上下下人手也多,这时候还没有到睡觉的时候,一有火情,立刻就有人架梯子打水浇灭。
外面似乎也不是真的要点火,这边射了一箭,等了半天才又有一箭射入。
“直娘贼的,哪家不长眼的杂碎敢来找汪家的麻烦,都给我拿家伙,咱们出去”一看这么零星射箭,汪二爷的胆气也跟着壮了,外面的人肯定不多。
汪家出去动手的事情都是这位班头二爷出面,他本身是个魁梧汉子,也跟着教师学过写把式,拎着朴刀就朝着外面走,几个兄弟堂兄弟立刻跟上。
大明武夫 第三百九十八章 齐眉寨
没走出几步,他更看出了些门道,外面射过来的箭支似乎很有分寸,只是盯着房顶墙头这类不伤人的地方,对方有顾忌,没准还害怕汪家的威名,想到这里,汪二爷胆气更壮,呼喝着庄子里的族人壮丁一同出去
眼看前面就是庄子大门,汪家和其他家庄园一样,在大门边上也都是有望台的,还没等这汪二爷喝令开门,一名庄丁跟头把式的跑过来,此时正是黑夜,可即便在火光映照下,已就能看出这位庄丁脸色惨白
二老爷二老爷,外面有几百人,都都骑着马这庄丁结结巴巴的说道
几百人汪二爷和身边气势汹汹的同族都是停住了脚步,汪二爷随即就意识到了不对,低声吼叫说道:几百人外面一点动静都没你扯臊呢
那庄丁愣愣的点头,汪二爷刚要发怒,就觉得一股凉气从腰间只升到脑门,他也见过几千几百人马的场面,不说别的,这些曰子流民都是大队,那几百人就要闹哄的破天,可外面居然这么安静
他也不是没脑子的莽汉,反应过来之后就连忙示意身边跟着的人安静,自己轻手轻脚的上了望台
外面还不住的有箭支射入,虽然零星间断,可汪二爷依旧小心翼翼,只在望台上露出小半个脑袋,偷偷摸摸的向外看
才看了一眼,整个人就僵在了那里,外面的确有几百人,也的确没什么动静,二百人牵马肃立,这个整齐就让人震撼无比,汪家也曾集合族人庄丁出去和人火并,几十号人站的地方比外面几百人都要大,除了这整齐的队伍之外,还有三个人慢悠悠的张弓搭箭
看到这幅场面,汪二爷呆愣了半响没有反应,他没想到在宿州能见到这样的场面,他甚至不知道怎么描述
这是精锐这可是精锐汪二爷搜肠刮肚的总算知道该怎么说了,从前凤阳守备太监的亲卫曾来宿州办差,那摸样依贤是外面这气势
汪二爷从望台上下来的时候,手脚都是在抖,脸色不比先前那位庄丁好上多少
汪家可有人吗赵进来访外面响起了吆喝声
听到这个,汪二爷又是打了个哆嗦,赵进,那个赵进上门了,怎么办,正在那里着急火燎的没个主意,汪大爷汪遗世快步走了出来,他脸色同样也不好看,上前一把推开手足无措的弟弟,对着外面喊道:这么晚赵保正来做什么,天黑不便,赵保正请回
还是把门打开说话,别等着我们自己进去伤了和气外面的声音说得很平淡
汪大爷汪遗世转头看了眼自己弟弟,汪二爷知道这是什么意思,连忙摇头低声说道:打不过,打不过,宿州能用的人手调出来,恐怕都得被平了,他们要硬冲恐怕早就冲进来
又被自己哥哥恶狠狠一瞪,汪二爷立刻不出声了,不过汪遗世对舞刀弄枪的勾当并不太懂,这方面还是相信自己弟弟的判断
在那里犹豫了片刻,到底是世袭的吏目,黑白方面打滚久了,也有股子狠劲,汪遗世一咬牙挥手说道:开门
下面庄丁还没反应过来,被汪二爷吼了一嗓子,这才慌不迭的动手
老二,你去让几个小崽子顺着地道先跑,别去杨家汪遗世先小声叮嘱了句
大门一开,院子里的汪家人就鸦雀无声,然后就听到几声乱响,却是有人拿不住兵器掉在了地上,刚才在望台上张望的人没几个,大家跟着汪二爷出来,也不知道外面到底什么情形,现在看清楚了
一排排的青壮手持长矛列队肃立,他们手里还牵着马匹,在有数几根火把的映照下,森然平静的看着前方
乍一看,汪家人甚至以为这些不是活物,可随即就感觉到扑面而来的压力,在这些精锐青壮前面站着几个年轻人,脸色很是轻松自在,但身上都穿着铁甲,看看这一身铁,汪家人就知道差距了,把院子里这伙人手里的刀斧凑起来,还不知道能不能打这么一副披挂,什么时候徐州那边如此阔气了
那位是汪遗世一个年轻人笑着问道
刚才还紧绷着脸的汪遗世此时脸上堆满了笑容,躬身抱拳快步向外走去,嘴里说的是客气无比:小的就是汪大,敢问这位可是进爷吗
院门关着的时候叫赵公子,院门一开见识到实力,立刻换了恭敬的称呼
我就是,来这里两件事,第一以后我家田庄收拢流民,你们不得于涉,不然就是家破人亡,第二就是你家存粮想必不少,我那庄子人口多,要借粮来用用,这两件事,你能答应吗
听着家破人亡四个字,汪遗世浑身就是一抖,接下来的话也是浑浑噩噩听完,赵进一问,连忙点头答道:请进爷放心,小的都能做到,只只是
话说半截赵进看过来一眼,顿时打了个磕绊,定定神才敢继续说道:进爷,小的也是好大一家子,还请进爷开恩,给小的们留汹粮
赵进还以为对方要哭穷说难,没曾想是这个话,立刻忍不住笑了,只是摆摆手说道:借你家存粮又不是要饿死你全家,你要是能牵线买些粮食,也是随你,赵某不亏待帮忙的人
宿州这边尽管刁难,可并没有做出什么拔刀见血的勾当,所以赵进也是威慑为主,不想把事情做绝
而且这汪某人还算识趣,赵进自然也就留了些余地,倒是这汪遗世听到牵线买粮这四个字,刚才还肉疼的心思立刻活络起来,他身为户房书办,手里不花钱的粮食不要太多,这位汪遗世立刻想到是不是拆东墙补西墙,甚至在里面能赚些
赵进没有耽搁太多时间,这汪家也不值得他耽搁,只是翻身上马说道:既然答应了赵某的两件事,那么从前就一笔勾销,记得别出什么错漏,徐州快马来宿州,最快只要几个时辰
人在马上一挥手,那些肃立的家丁们也都翻身上马,动作整齐划一,看得汪家人齐齐身子一颤,有这么几百号精悍手下,在整个宿州甚至更大的地方都可以轻松横行,可笑自家瞎了眼,居然和这样的势力放对
那边赵进还没打马,汪遗世却一拍脑门,高声喊道:进爷慢走,小的有事禀报
流民正在向北流动的趋势,凤阳府相关人士已经发现十几天了,原本是放任自流,后来发现把人拦住,圈在自己的田地上好处更大,这么一来大家就是各显其能,纷纷拦阻诱骗
不过先前流民都已经来到了凤阳以北的固镇和宿州之间,很多人就藏在宿州的乡野间,在那里不用忍太久,就会有人找上他们,带着他们去往徐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