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东1628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茶头
孔有德和耿精忠等人站在甲板上,看着停在海湾里密密麻麻的风帆船和近海蒸汽甲板驳船,心里顿时就凉了半截。等船只靠岸以后,看到岸边密密麻麻的军营连成一片。更是吓得腿都麻了。
“老孔,你看那些兵,都特么的是倭人啊。”
孔有德听了耿精忠的话,满脸苦笑的叹了口气,说道“远东这兵练的好啊,看着怎么也有数万之多。可下面养了这么多的倭人。难道他们就不怕这些倭人养不熟,再他娘的反了。”
旁边的孙元化也是目瞪口呆,他虽然是文臣,但也算是知兵得人。当年就是他在山东先雇佣葡萄牙人做火器教官,建设了一支以辽兵为主力的,在这个时代东方最强大的火器部队。
可是他依然改不了大明文官的毛病,根本不了解底下兵痞的心思,结果他手下的辽兵,都特么反了,弄得他也离开了大明,这辈子可能再也不去了。
“不知远东军帅到底作何想法,为何不找些我汉家子弟。他们把倭人练成如此强兵,若非不知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吗。这些倭人以后若成了势,远东怎驾驭得住!数千倭寇就祸乱大明东南数十载,如今数万倭兵,以后可如何是好啊。”
旁边的原莱州知府朱万年,也摇头道“远东虽说也是汉人,可毕竟来自海外,或许还不知道这些倭人的凶残,稍后我们与远东将帅详谈一番,劝他们早日散了这些倭人,省得尾大不掉,后患无穷啊。”
几人在远东海军部的一名参谋的带领下,来到了营区。此时营区内正在训练,无数敢死军官兵正练得热火朝天,一个个汗流浃背,在各部队士官的大声喝骂下苦练。(未完待续。)
.
远东1628 第九百三十三章 准备(四)
.
ds_d_x();
ds_d2_x();
孔有德和耿精忠等人到了以后,高建国直接让人把他们带进了中南半岛战役司令部的作战室。此时作战室里摆满了电台、电脑等设备,墙上也挂满了密密麻麻的地图、情报和图片。
作战室的中间还摆了一个巨大的中南半岛的沙盘,高建国和李明等人正围在沙盘的旁边,研究着中南半岛的作战计划,沙盘上遍布着各种颜色的小旗。
孔有德等人进了司令部的作战室就被这里的气氛震撼到了,近百名远东军官兵,在这间诺大的作战室里忙碌,但丝毫没有任何喧哗和吵闹,扑面而来的一股子杀气,让人感到沉重压抑。
领着孔有德他们进来的那个海军参谋跑上去,对高建国说道“司令员,人带来了”
高建国和李明相视一笑,然后转身看着孔有德一行人。
这时,整个中南半岛战役司令部作战室的人,都停下了手里的工作,看着孔有德和耿仲明等人,让他们感受到了莫大的压力,尤其是沙盘旁边的高建国和李明等人,更是让他们如坐针毡。
如果不是孙元化、朱万年等几个文人还算是有些气节,一直站在那里。恐怕孔有德和耿仲明他们这些武将早就上前跪下参拜了。
高建国来到他们的面前,笑着道“未曾远迎,还请各位见谅。”
孔有德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恭敬的施礼道“不敢不敢大帅召见,已是我等荣幸。末将早就听闻大帅虎威,一直未曾拜见,还请大帅不要怪罪。”
高建国一听,哈哈大笑道“老孔,你太客气了。来我让你们看一样东西。”
他说完就拉着孔有德和耿仲明的手,来到了中南半岛的沙盘前。孔有德和耿仲明等人看着沙盘,全都是目瞪口呆,他们知道这是某个地区的地形。上面的山脉、河流和平原一目了然,真是一副奇物啊。
高建国指着沙盘说道“你们知道是哪里吗?”
孔有德和耿仲明看了半天,愣是没看出来。倒是旁边的孙元化皱着眉头道“大帅,若是在下猜的没错。这应该是安南、暹罗一带吧?”
高建国了头,从林华的手里接过一根指挥棒,然后笑着道“孙先生说的没错,这里就是安南、暹罗、占城国和缅甸等国的沙盘。 这里就是你们所在的占城国。”
孔有德这才恍然大悟,但心里也“咯噔”的一下。远东公司连他们的地盘都摸得如此清楚,看来这次他们前来,怕是会无功而返了。
高建国笑了一下道“几位来此的目的,我也大概知道,对于诸位的想法,我也表示理解。可是事关我远东的大局,恕本帅不能答应啊。还请诸位放心,远东会对你们做出一定的补偿,对你们做出安排,绝对会让诸位满意。
我们远东已经仁至义尽。可若是你们一意孤行,到时候大战一起,我们远东公司就不会保证诸位的安全了。我们远东也是华夏血脉,一直厚待汉人。我希望大家要认清形势,不要螳臂拦车,妄图阻挡我们远东的进攻。”
孔有德和耿仲明等人的脸色顿时垮了下来,全都是面若死灰。其实他们早就有思想准备,但心里一直不甘心,没想到带着期盼而来,却只能失望而归。
他们自从到了占城国。才知道远东的强大,不但吞并了吕宋,还控制了南洋各岛的关键地区,现在南洋的浩瀚大洋已经成了远东自家的澡盆。
他们还能怎么样。打又打不过,而且远东控制着南洋海面,他们就算是想逃都特么逃不了。远东能和他们打个招呼,真算是客气了,若是直接派兵攻打,那他们连活路都没有。
高建国笑了下道“我们远东不是针对诸位。刻意吞并占城国。我先和你们透露一下,远东即将要动一次大的行动,目标吗”
他说到这里,张开双手再沙盘上做了一个拥抱的姿势,然后笑着道“这可是一片好地啊,如今这里,我们远东看上了。”
这可把孔有德和耿仲明等人吓坏了,远东的心也太野了。中南半岛多大的地方啊,那可是相当于大明数省之地,远东能吞得下去吗,就算吞得下去,就不怕撑着吗。
他们这才明白,远东要开疆扩土了。远东在吕宋屯兵数万了,再看看海边那密密麻麻的各种船只,看来他们还真不是说笑,这是连灭数国的节奏。
可是远东既然有这份魄力,为什么不挥师中原,何必劳师远征,取一处蛮荒之地。
孙元化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大帅,远东为我汉家儿郎开疆扩土,雄心可嘉。可为何将数万倭人练成如此强军,倭人凶残成性,一旦成势与远东反目,必会后患无穷。倭**乱东南数十载,后又图谋朝鲜,妄图侵占大明江山,实乃狼子野心。大帅,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啊。”
高建国看着孙元化,笑着道“孙先生多虑了,我们远东自有办法应付。如今已经没有日本,去年我远东数万虎贲,已经踏平日本诸岛。”
孙元化听了高建国的话,顿时就愣住了。旁边的孔有德和耿仲明等人也是一副目瞪口呆的样子。远东也太狠了吧,日本说灭就给灭了。如今又要灭了安南、暹罗诸国,那以后大明
高建国说完就对他们说道“我这里很忙,几位先下去歇息,晚上我再专程宴请诸位。”
李明看着几个人失魂落魄的离去,笑着道“我希望他们能认清形势,不要逼我们动手,同室操戈最没意思了。以后在马尼拉做个富家翁,娇妻美妾,子孙满堂不是挺好吗。”
高建国笑着道“若是想过好日子,他们何必叛出大明,富家翁哪有当土皇上舒服啊。就算他们想和我们远东打,也得问问底下人干不干。这帮辽兵现在都是拖家带口的,还能指望他们为几个军头拼命吗。”(未完待续。)
s感谢输名字烦、老周的月票支持。
.
远东1628 第九百三十四章 战备粮食储备系统
.
ds_d_x();
ds_d2_x();
就在军委会积极准备中南半岛战役的时候,远东公司又迎来了164年的秋收。 今年辽东、东北和外东北的部分地区再一次遭受了旱灾,好在这次的灾情相比去年要小得多。
受灾相对严重的地域,只是集中在辽东地区和外东北的部分地区,再加上去年公司加大了投入,组织各地的农户,对辽东和外东北各地的水利设施进行了一番大力改造。挖掘了大批的水渠,配置了大批的蒸汽动力抽水泵机组。
而且辽东各地的耕地基本集中在主要河流的沿岸地区,公司在各地装配了大批的蒸汽动力的水泵机组,日夜不停的对受灾严重的地区进行抽水灌溉。
所以今年辽东、外东北地区的耕地,虽然再一次遭受了旱灾,但总体情况良好,各地的平均亩产都没有太大的下降。而且外东北的部分地区还取得了丰收。
公司其他地区的情况就好多了,河套地区沿着黄河两岸新开垦的耕地,都取得了不错的收成,平均亩产虽然还暂时达不到辽东、外东北的平均水平,但考虑到河套地区并没有东北、外东北的黑土层,而且都是新开垦的耕地,化肥基本得不到供应,只能使用土法制作的堆肥,所以河套地区第一年的产量,已经算是不错了。 书书书一看
大明境内的几个根据地的情况还算不错,虽然各个根据地都处在山区,但凭借远东公司的抗旱型玉米、土豆和地瓜的优良种子,也取得了不小的收获。虽然无法和公司其他地区相比,但考虑到各个根据地都处于山区,而且条件比较艰苦,至少在这个时代的大明,那亩产量就已经算是逆天了。
日本和朝鲜的情况也不错,这两个地区流民不多,大都把耕地承包给当地人进行耕种,收取六成的地租。每年还要偿还种子、肥料和农具的贷款,这两个地区的耕地虽然比原来低一些,但是亩产量却比以往提高了不少。而且这么高的地租,收上来的粮税也不可小觑。
吕宋岛、台湾岛、锡兰岛、济州岛和南洋诸岛今年全都取得了大丰收。平均亩产量已经直逼辽东和外东北的平均亩产。原本这几个地区因为安置的流民不多,开垦的耕地也很少。但随着崇祯大旱的到来,这些地区的流民加起来已经突破百万。
公司今年寄予厚望的印度地区,再一次给公司带来了惊喜,光是从各个联邦收上来的粮税。就是一个天文数字。再加上公司控制了印度河流域、恒河流域和孟加拉地区,都是耕地面积最密集的地区。
印度战役结束后,由郭松带领的远东公司民委会工作组,迅的在印度地区以基层干部为核心,辅以日本武装警察部队,在印度各个占领区建立了严密的,完善的基层组织架构。
大部分土地承包给当地的印度土著,收取七成地租,部分土地用来安置流民。目前印度地区的耕地,每年耕种两季。未来农林部将逐步实行每年三收的计划。印度去年的一季冬收,加上今年的春收和秋收,以及各地联邦自治领地的粮税,加在一起共收上来两百余万吨粮食。
公司在印度地区收上来的粮食,比公司其他地区的总产量还多。让公司上下全都咋舌不已,纷纷庆幸公司动了印度战役,若是没有印度地区的粮食,公司恐怕还要勒两年的肚子过苦日子。
这一年来,公司基建处又在远东各个控制区,尤其是辽东、外东北地区建立了大批的战略粮库。每天都有大批的风帆船从印度地区,满载着粮食来到辽东沿岸,将公司各地的战略仓库塞得满满的。
经历了这一次粮食危机,公司将投入大量的资源。建立一个完善的战略粮食储备计划。争取将公司战备粮食储备量,按照千万人的标准达到一百五十天的这个红线,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会轻易动用。另外,公司军委会也建立了完善的后勤战略储备计划,其中战略粮食储备。按照百万人的标准达到一年储备量。
这还只是粮食的储备,并不包括各种罐头、炒面、肉干鱼干、植物油、压缩饼干、油脂、奶干、木耳干磨、干菜咸菜等副食品的战略储备。
战略储备粮食的品种包括稻米、小麦、玉米、土豆原粉四种,分别在远东各地现代化的粮食储备仓库中存放
。然后有计划的逐年用新粮替代陈粮,形成一个完善的战备粮食储备计划。
远东公司下了这么大的力气,逐步建立起来的战备粮食储备系统,真的是被这一次的粮荒吓怕了。手里有粮,心里不慌啊,人以食为天,缺什么都不能缺粮。
当然,随着远东公司的人口规模逐渐加大,这个战备粮食储备计划也会随之扩大。反正要死守住一百五十天储备的这个红线,谁也不许轻易的挪用。
一旦这个战备粮食储备计划真正的建立起来,远东公司将彻底的告别粮荒的威胁,就算经历了再大的自然灾害,远东也能有充分的时间协调。
公司还在大明各个流民接收,分别囤积了大批的粮食,主要以小包装的炒面为主。每年光是这一项就耗费了大量的粮食等物资,但确实稳定了流民接收的局势,也增加了接受的效率。
明年开始,公司将加大向印度、南洋和吕宋的移民数量,将有过百万的大明北方流民安置在上述地区。随着公司在热带地区耕地面积的逐年提高,以及农林部逐步推行的一年三收计划,公司每年的粮食产量将上一个新的台阶。
今年年底,军委会就将动中南半岛战役。彻底控制整个中南半岛,届时远东公司将会再次增加一个主要粮食产区。属于热带气候的中南半岛,也可以做到粮食一年三收。几个三角洲的耕地面积数量很大,如果充分的开那里的农业资源,也将取得非常好的效果。(未完待续。)
.
远东1628 第九百三十五章 回到海参崴(一)
.
ds_d_x();
ds_d2_x();
秋收结束以后,王和与从各地赶来的公司董事局常委,一起登上了火车,沿着东北铁路大动脉前往海参崴。去那里参加海参崴的一项活动。
远东海参崴动力研究所,协同公司几个企业共同研制的几款蒸汽动力拖拉机,已经开始设计定型,并完成了全部的测试,准备进行定型验收工作。
董事局的几名常委,对于公司第一批蒸汽动力拖拉机的定型验收工作非常重视,除了远在印度的郭松和在河套地区的胡伟,因为工作繁忙没有赶来,其他的几名常委全部赶到了沈阳。
因为验收的工作还有几天,王和与高建国决定让董事局的几个常委和十几个委员,乘坐火车沿着东北铁路大动脉,一路驶往海参崴。
自从公司东北铁路大动脉建成以来,公司董事局的几名常委,还从没有视察过这条铁路大动脉呢。正好趁着这次去海参崴,索性坐上火车对铁路大动脉进行一次考察。
而且自从远东公司总部搬到了沈阳,公司董事局的几位常委,还没有过海参崴呢。正好这次一起海参崴看一看,包括北宁钢铁联合体、起镇也都要走一走。
一晃几年的时间了,当初大家在海参崴奋斗的那段日子,想想还真的令人怀念啊。这几年他们几名董事局的常委,都是从早忙到晚,根本抽不出时间来看看。
如今这条铁路大动脉已经通车了几年的时间,公司铁路处正在几个地区建立了几条复线,极大的提高了火车的运行时,也增加了火车调配的效率。
每天都有一列列火车装载着物资,呼啸着往返于沈阳和海参崴。为远东公司的建设做出了难以替代的作用。自从东北铁路线开通以来,远东的各项建设的度就开始成倍增长。
东北铁路大动脉是米轨铁路,全长一千余公里,李明他们乘坐着北宁机车车辆厂生产的六十五吨机头,正以时6公里的最快度在铁路大动脉上快的奔行。
沿途共设有三十八个站,其中包括海参崴、北宁、牡丹江、哈尔滨镇、长春镇。最后到达沈阳。沿途还铺设了十几条762毫米窄轨铁路,把沿途经过的矿山和林场连接到了十几个车站。
现在整条东北铁路大动脉沿线遍布着远东的基层村落,这几年从大明接受的流民,很多都安置在这里。 整条铁路经过几年的运行。一切运转顺利,沿途的各项基础设施也全都配置完毕。
公司铁路处也在东北大动脉这几年的运行过程中,培养了一大批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铁路员工。目前公司各地的铁路人才,都是从这条铁路大动脉上培养出来的骨干。
如今远东铁路处除了修通了东北铁路大动脉以外,现在这条大动脉正在继续延伸。正在同时建设的铁路还有沈阳到旅顺、沈阳到北镇、哈尔滨镇到齐齐哈尔镇的铁路。
未来公司铁路处将会在整个辽东、东北和外东北地区建设一个密集的铁路网。将来远东公司挥师入关以后,还将继续向西延伸,将这条铁路大动脉修到山海关,修到天津、北京。
火车经过三十几个小时的行驶,火车终于驶入了牡丹江镇。
如今的牡丹江镇,俨然已经变成了一座小型城市,河岸两边已经盖满了各种建筑,显得极为热闹。牡丹江镇主要以汉族为主,附近居住着大批当地的外东北土著。
牡丹江镇主要以手工业为主,因为附近外东北土著的村落比较密集。每年镇上的供销社都能收到大批的皮毛貂毛,还有各种皮货、老山参、山货和草药,所以这里有轻功部下属的皮制品厂、中药厂和一些手工业企业。
火车呼啸的驶过牡丹江镇,一路开进了海参崴特区。火车在北宁镇缓缓的停了下来,这里现在已经是北宁市。早就等在这里的海参崴管委会和各部门的负责人,以及当地驻军的负责人,共百余人早已等候在这里。
大家看到李明等人下了火车,
迎接他们的人群就走了过来,分别与他们拥抱握手,并坐车来到了北宁市的市政府。目前北宁市总人口已经达到了二十余万。市内的厂矿企业包括阿尔乔姆矿区、北宁钢铁联合体、远东机车车辆厂、远东特种钢冶炼厂等几个大企业。
另外,包括洗煤厂、焦炭厂、选煤厂、冶炼厂、轧钢厂、铸造厂等一些下属的配套企业,也都建成或是正在建设之中,虽然现在的技术和规模无法和现代社会相比。但仅用几年的时间,就做出了这么大的成绩,在这个时代条件如此艰苦的情况下,已经堪称奇迹了。
大家看着远处北宁市如林的烟囱、密集的厂房和一座座高炉,全都非常的激动,没想到离开了几年。这里的变化这么大,让人倍感唏嘘。
如今的北宁市,已经成为了远东公司规模仅次于海参崴的工业城市,光是北宁钢铁联合体的各个分厂极其下属配套企业,就拥有数万名职工。另外还有北宁煤矿极其下属企业,人数也有两万余人,再加上特种钢冶炼厂、铸造厂等企业,使得北宁市给人一种坚硬的感觉,充满了工业气息。
现在海参崴管委会的主任张江,是当年远东公司成立之初,技术组的副组长。其实留守在海参崴的公司内部员工,大部分都是公司的专家技术人员,被公司员工戏称为“远东技术众”。
公司总部等近乎所有的行政军事单位全都迁徙到了沈阳,但是这些“远东技术众”却都留在了海参崴。包括海参崴有远东科学技术展委员会、远东动力研究所、远东大飞艇研中心、远东工艺材料研究所等十几个科研部门。
另外,各个初高中学府、专业的工业技校、各大高校、各个军校都坐落在远东的学院区,经过几年的建设,这些院校已经初具规模。(未完待续。)
s感谢我的帅震惊了党的月票支持。
.
远东1628 第九百三十六章 回到海参崴(二)
.
ds_d_x();
ds_d2_x();
张江和海参崴各个部门、企业领导、驻军主官以及各阶层的代表,在车站举行了一个简短热烈的仪式,热烈欢迎公司董事局的领导莅临海参崴视察。 书书书一看
仪式结束之后,张江就带着王和、李明等人参观了北宁市的各大工矿企业。尤其是北宁钢铁联合体和北宁煤矿这两个大型企业。参观活动持续了将近一天的时间,公司董事局的常委和委员们,又坐上了火车开往海参崴。
途径起镇的时候,大家透过车窗,看到了附近的大飞艇研中心的规模早已今非昔比。十几排高大的厂房矗立在起镇的南部,一艘艘飞艇停泊在巨大的停机坪上,显得极为壮观。
李明看到了两艘飞艇,他猜测这可能就是丁为国说的39式八大型飞艇,现在看确实非常的威武。怪不得空军部对此念念不忘呢。
他想了下道“那两艘就是大飞艇研中心正在测试的39式八大型飞艇,目前已经完成了测试阶段,据空军部反应,他们对这种新型的飞艇非常满意。 ”
高建国也看到了那两艘庞然大物,笑着道“真够大的啊,性能应该不错,今年空军部提交了预算,希望装备两个大队,但是根据审计处送来的报告,采购费用太大,而且未经过实战检验,所以未能通过董事局委员会的审议,最后只批了四艘,全部装备西北野战军,而且还要求空军部,利用一年的时间对两艘飞艇进行详实的飞行使用记录,明年再研究进一步装备的问题。”
其他民委会的常委和委员,对新型的39式八大型飞艇还不是很了解,现在他们也看到了实物,这两个大家伙实在是太有震撼力了,让大家有了新的直观认识。
王和转过头对李明说道“李明,这两个大家伙的性能怎么样?”
其实今年春季会议上,空军部提交的预算草案上都写得很清楚。但是负责审议各部门预算草案的委员们。对大飞艇还没有像今天这样直观的认识,一看到采购费用,心里主观的就给空军部提交的预算草案给否决了。
李逸想了下道“39式八大型飞艇,采用的是安全气囊的中大型半硬式浮空飞艇。长度18米。直径3米,装载八台海参崴动力研究所最新仿制的卡玛斯动机,排量为11.76升,输出功率为48马力。最大升限4米,无风状态下最大时15公里。配备4名驾驶员。可搭载35名乘员或是吊装5吨物资。最大滞空时间6天以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