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远东1628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茶头
李明用手点了点他们俩,笑着道:“没说的,等你们回来,我把种子岛天上人间包场,专门犒赏参加此次行动的全体人员。”
宋涛和丁为国一听,都大声的欢呼了起来。李明看着这两个二货待在这里没完没了,就笑骂道:“赶快出发吧,你想让所有人等着你们俩啊。”
随着丁为国和宋涛,以及特战队乘坐的两艘飞艇缓缓升空,空军部辽东空艇大队的十八艘飞艇陆续关闭了灯光,逐渐消失在漆黑的夜空里。
凌晨时分的日本江户城一片寂静,两艘飞艇慢慢的飞临江户上空。虽然德川幕府对江户城的方位极其森严,但他们根本想不到,来自江户城空中的威胁。
在这个时代,人们虽然心里充满了飞上天空的梦想,但大都只是暗自yy而已,连付诸实现的勇气都没有。毕竟现在鸟类才是天空的主宰。
日本情报站站长北井和副站长健二,已经在一个月前,就都来到了江户城。日本情报站近半数的外围情报员和忍者也对聚集在江户城内外。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北井和日本情报站不负众望,不但摸清了内城的情况。还派出几个外围情报员,打入了德川幕府的几名家臣的家中,并带回了大量有价值的情报。
北井昨天接到周比利的电报,马上开始准备。大批外围情报员和忍者已经经过了无数次演练,他们穿着远东公司提供的夜行服和夜视仪,从江户城内城外各个角落悄然出现,然后纷纷消失在夜色之中。
而日本其他地区的情报员,已经在午夜时分就行动了起来。十八艘飞艇刚进入日本本州岛上空。地面就陆续收到日本情报站安置的无线接收装置的信号,而且还有外围情报员布置的涂了夜光标识的幔布,为参加行动的每艘飞艇进行导航。
设在日本本州岛各地的电台,也纷纷和十八艘飞艇取得了联系。所以接下来的行动非常顺利,每艘飞艇都没有出现偏离航线的事故。
丁为国和宋涛乘坐的飞艇,刚刚抵达江户城附近空域就接到了日本情报部部长的通话,他们马上拿起夜视望远镜,在江户城内寻找地面的目标指示信号。
在漆黑一片的城内,涂有夜光标识的信号非常显眼,两艘飞艇非常顺利的就飞临目标的上空。当两艘在目标上空悬停。并下降到一定的高度以后,丁为国又拿起夜视望远镜再一次确定目标。
丁为国放下望远镜,然后转身对飞艇上的投弹手喊道:“准备投放”
他的话音刚落。飞艇上的人员都麻利的戴上了防毒面具,然后小心翼翼的拿出一个个装满氯气的罐子,并打开罐子上的保险,拉开设在飞艇吊舱底部的投弹口,随时准备投放。
丁为国抬手看了下表,然后猛地一挥手,大喊道:“投放”
两名投弹手接到命令,马上把一枚枚装满氯气的罐子投放了出去。每一枚罐子刚离开飞艇吊舱,一个小小的降落伞瞬间打开。向目标落了下去。
几名德川幕府的足轻,正在内城城头上执勤。一名足轻打了个哈欠。然后抬头看了眼空中,他突然发现好像有个什么东西落了下来。但他揉了揉眼睛抬头再看的时候,那个刚才在空中下落的东西又没了。
这名足轻以为自己眼睛花了,也就没在意。这个时代的人们,他们对天空的概念只有飞鸟、白云和日月,根本联想不到其他东西,更不会相信有人能飞上天空。
十几朵涂成黑色的小降落伞,载着一个个装满氯气的罐子,缓缓的落到了内城中处于上风口的位置,距离德川家光所居住的本丸仅有几百米。而且今天的江户的风力和风向比较稳定,对此次行动几乎没什么影响。
丁为国和宋涛拿着夜视望远镜,紧张的看着一朵朵涂着夜光标识的降落伞,不断的向预定目标降落。直到十几枚装满氯气的罐子都成功的落到指定的位置,他们才算是长出了一口气。
两人还下意识的相互击了一下掌,然后几乎同时大喊了一声“耶”
十几个装满氯气的罐子落点都还不错,大部分都落到了本丸外围的草坪上,已经打开了保险的罐子,受轻微的撞击后,降落伞瞬间自动脱落,被风刮到了其他对方。这个设计主要是为了防止降落伞覆盖到罐子上,阻碍烟气的排放,降低特殊武器的杀伤力。
在降落伞脱落的同时,罐子的发烟装置也同时开启,略呈绿黄色烟雾慢慢的从罐子里喷涌而出,越来越快,不一会儿的功夫,十几枚发烟的罐子,就在周围就弥漫起了一片烟墙。随着风不断的吹起,绿黄色的人烟雾,缓缓的向江户内城德川家光所居住的本丸蔓延而去。
在这个漆黑的夜里,弥漫的绿黄色烟雾并没有被守卫在附近的武士发现。直到烟雾漫过本丸,逐渐在内城弥漫,众多正在打瞌睡的武士和忍者才闻到刺鼻的味道。
没有人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在这片绿黄色烟雾飘到他们面前时,他们惊讶无比,然后就开始感觉到窒息,痛苦地喘不过气来,许多德川家的武士倒下被活活闷死了。
吸入氯气人,他们的眼睛、鼻子和喉咙好象被酸性物质烧灼似的感到烫痛。日本这个时代的房子,密封性根本不足以抵挡住无孔不入的氯气,本外里包括德川家光在内的很多人,都死在了榻榻米上再也没有醒来。
...
.





远东1628 第六百五十五章 目标清除完毕
.
十几个发烟罐不断喷出浓郁的气体,慢慢的形成了一人多高的黄绿色气浪,紧紧地贴地而行,在风的推动下扑向了江户城内城本丸,将德川家光居住的本丸,以及小半个内城都覆盖了进去。.
在这个时代,面对剧烈的毒气,根本没有防范措施,而且就算中毒未死的人,也没有任何治疗的方法,只能让吸入氯气的人痛苦的死去。
远东研制的特殊武器,可不是简单的工业氯气,那是化工部加过料的,毒性照比一次大战欧洲毒气战所释放的氯气,要强大太多了。
而且施放氯气是在凌晨时分,当黄绿色气体弥漫覆盖本丸的时候,包括德川家光在内的绝大多数人都正在睡觉,很多人连逃跑的机会都没有,就死在了榻榻米上。
弥漫在内城的黄绿色气体,终于被守卫在内城的武士发现了。但他们也都被吓呆了,面对如此情景他们不知所措。但紧接着一种难以忍受的强烈刺激性怪味,把这些武士弄得死去活来,先是打喷嚏、咳嗽,流泪不止,后来就觉得空气没有了,像是掉进了大闷罐中一样。
不一会儿,一个个德川家的武士开始窒息倒地。随后赶来的家臣武士见此情景,也都被吓得魂飞魄散,这也太瘆人了。也不知道是谁转身先跑的,反正剩下的人也都纷纷丢下武器,争先恐后地往后跑了。
此时空中的两艘飞艇已经升到安全高度,丁为国和宋涛站在飞艇上,不断的观察着江户内城的情况。从氯气施放的情况来看,效果非常好。本丸以及完全被特殊武器所覆盖,在这个时代的日本,即便能熬过这次特殊武器的突袭而不死。也没有丝毫的治疗手段,只能任其在痛苦的煎熬中死去。
宋涛放下夜视望远镜,对丁为国笑道:“看来我们这次很顺利。效果也非常好,应该算是完成任务了吧。”
丁为国点了点头道:“我们空军部空艇分队经过了几次实弹演练。在超过今天风力的环境里,杀伤效果极为明显。气体散去后,内城损失怎么样我不敢说,但我敢保证本丸里的人,包括德川家光都逃不过死亡的命运。”
他说完转过身,对飞艇吊舱前面大喊道:“任务结束,返航”
接到命令的驾驶员,连忙调整方向。两艘飞艇开始慢慢的加速,缓缓的向西南方向飞去,慢慢的消失在漆黑的夜色里。
种子岛飞艇起降场,李明、周比利等人正在焦急的等待着消息。他们对这次行动道没有什么担心的,毕竟在行动之前的几个月,远东做了大量的准备,光是实弹演练就做了好几次。但凡事都有意外啊,空艇分队没有传回来消息之前,大家都不干掉以轻心。
李明和周比利等人坐在那里一根根的抽烟,周比利把烟屁扔在地上。用脚狠狠的踩上去捻了几下,然后对李明说道:“司令员,我是不是和日本情报站联系一下”
“不用。他们现在也未必能掌握切实的消息,还是等宋涛他们回来再说吧。大家不要担心,根据日本情报战传回的消息,今天江户的风力和风速,对我们投放特殊武器非常有利,他们的行动肯定能成功。”
几个小时后,正在大家都开始打瞌睡的时候,旁边的通信员突然大喊道:“司令员,空艇分队来电”
李明“腾”的一下坐了起来。几步冲到电台的旁边,拿起话筒沉声道:“我是李明”
“报告司令员。我是空艇特别分队指挥员丁为国,所有目标都已经清除完毕。效果良好,请求返航,请求返航”
李明长出了一口气,笑着道:“按预定计划返航”
他放下话筒,身体突然升起一股难言的疲惫,周比利和胡国胜他们都围了上来,目光灼灼的看着他。李明笑了下道:“行动非常成功,空艇分队已经返航了。”
大家听了他的话,都非常兴奋。德川家光若是一死,日本肯定要乱了。远东情报部也该实施接下来的计划了,看来日本的内战是不可避免了。
李明看到大家都挺疲惫,就笑着说道:“你们一夜没睡,都回去好好的睡一觉吧。明天晚上,我请大家去天上人间好好放松一下。”
听了李明的话,大家都哈哈大笑了起来,然后各自回去休息去了。
周比利走过来,拿出烟递给李明,然后说道:“接下来我们情报部有的忙了,我是不是应该去日本带一段时间,我不在那里,总是不放心。”
李明抽了口烟,然后点了点头道:“你想去就去呗,我让宋涛派两名特站队员跟着你。尽量保持日本各方的平衡,让他们拼命的打去吧。但在我们远东进入日本之前,一定想办法把天皇清除掉。”
周比利吐出口烟,然后说道:“我们情报部也是这个意思,想要彻底解决日本,那就急不得,还需要一段时间准备,等打烂了我们再进去,能省下不少的麻烦。还有朝鲜,情报部马上也要有行动了,现在先让外东北土著祸害去吧,什么时候在朝鲜北部站住脚,我们再想办法收拾他们。”
清晨时分,江户内城的氯气早已散去,但围在内城的众多德川家的家臣和武士,还是不敢进入本丸地带。直到天色大亮,才有一队武士裹着湿毛巾冲进了本丸。
结果不一会儿,他们就跑了出来,几个武士放声大哭了起来。众多德川家的家臣武士也冲进了内城本丸,但里面的情景让他们大吃一惊。
当他们来到德川家光的居所时,就看到德川家光已经死在了榻榻米上。江户城本丸顿时传来一阵撕心裂肺的哭喊声。
不但幕府将军死了,连同本丸、大奥,以及内城共有近千人被氯气毒死。还有数百名中毒未死的,也被折磨了几天的时间,最后也都陆续死去。
不光如此,德川幕府的几个亲藩大名,也在昨晚死在了他们各自的藩城里,一同死去的还有他的家眷和得力家臣,德川家一夜之间损失惨重,年龄在当打之年,而又能力超群的几乎都死在了今天凌晨。
...
.




远东1628 第六百五十六章 这个地方怎么样
.
李明在种子岛呆了两天,就和宋涛坐着飞艇回到了辽东沈阳。.周比利将会留在种子岛,全权负责针对日本的计划。情报部为了解决日本,已经制定了一套极为完整的计划。但这个计划周期长达三年,现在才刚刚开始。
对于接下来的计划,李明并没有参与,全部交由周比利和情报部负责。目前情报部的工作非常繁重,丁兴浩正在南洋,钱兵则是负责远东控制区内部,周比利负责日本、朝鲜。另外,还有大明的情报工作,则是由周卫凡全权负责。
今年公司在辽东的各项工作,已经全部铺开。从大明蜂拥而来的各地移民,正坐着海船不断的驶向了辽河入海口的营口港,去年新建的大批移民营地,在河岸两边连成一片。
公司为了应对“崇祯大旱”带来的流民潮,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首先是囤积了无数的物资,虽然公司仓储中心在远东各地建立了大批的战备仓库,但由于公司囤积物资的速度太快,已经建成和在建的战备仓库,根本无法满足海量的物资。
只能在远东的各大港口,建起了一批建议的临时仓库,暂时存放这些海量的物资。除了仓储中心在大肆修建战备仓库。济州岛、海参崴、吕宋岛、库页岛等地,也开始向公司董事局委员会提交了提案,希望建立地区型仓储系统。
面对即将到来的移民潮,除了大肆囤积物资,还需要大批的基层管理干部。好在自从公司实行了包产到户的土地政策,大大的降低了公司管理成本。原本每个农户中队,需要一名中队长、一名指导员和五名小队长。
自从农户们得到了土地,他们的生产积极性瞬间高涨了起来。为别人干活。和为自己干活,完全是两个概念。就算是自觉性最好的移民农户,焕发出来的劳动热情也是相去甚远。
这样一来,各个生产中队的移民农户,根本不用怎么管理。大家天天都是一心扑倒自家的田地里,无论是自觉性和归属感都空前的提高。原本在中队配置的七名基层干部。就显得多了些。
所有公司对各个中队的基层干部进行了消减,只保留一名中队长,两名小队长。每个大队增加一名副教导员,和一个政工小组,加强基层大队部的政工力量。今后将逐步降低中队部的职能,以大队部做为远东最基层的管理部门。
被消减下来的大批基层干部,都是在基层工作多年的移民员工。他们对新移民的管理工作,有着丰富的经验。对于即将到来的大规模移民潮,远东公司并不缺少基层管理干部。
而且负责接收移民工作的胡伟。在这两年的工作中,也总结除了很多经验教训,并培养了一支具有丰富移民接收经验的员工队伍。
去年他们面对数十万蒙古牧民和三十多万大明流民,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让工作步入正轨。尤其是去年冬训期间,面对近百万参加冬训的移民,每天光是吃喝拉撒,就需要付出大量的工作。其中的艰辛和繁杂可想而知。
但从开始接受移民,到冬训工作结束。最后移民的包产到户分配土地,一切都管理的井井有条。所以公司上下对即将到来的大规模移民潮,都充满了信心。
李明刚回到公司,董事局的几位常委又召开了一次例行常委碰头会。李明向大家汇报了这次行动的情况,大家并没有太在意。
远东来到这个时代,就从来没有对朝鲜和日本作为主要目标。纯粹是搂草打兔子,如果不是这两个地方碍眼,大家都未必考虑对他们动手。
李明汇报完,大家又研究起了今年的各项工作。胡伟将这一段时间的移民工作,向大家做了介绍。从他的语气中就能看得出来,移民工作应该很顺利,因为工作狂看起来很舒心。
听了胡伟介绍完移民的工作,高建国欣慰的说道:“现在公司正与可以步入正轨,公司第一代移民员工,经过这么多年的培养,也终于可以在各个岗位上独当一面了。”
王和也笑着道:“是啊,记得我们刚来的时候,大家一年到头都是从早忙到玩,就算是春节那几天都不安生。我到现在还记得,东江十几万辽民一下子涌进海参崴,我真有些慌了。那时候物资不足,管理人员不足,还有这样那样的困难等着我们,当时我真怕公司一下子被拖垮。”
大家听了王和的感慨,都哈哈笑了起来。公司那一次粮荒可不是闹着玩的,而且还没有足够的管理人员,大家都不知道当时是怎么熬过来的。
可是现在,公司面对每年数十万大明流民,却一点没当回事。就算是即将到来的崇祯大旱,面对困难引发井喷式增长的大规模移民潮,大家的心里也都非常有底儿。
谁也没有想到,仅仅十几年,远东这两千多人就创造了如此巨大的成就。经过多年的开疆扩土,远东控制了整个辽东、外东北以及大兴安岭以南的大片草原,还有大明东南沿海、吕宋、南洋等整个东亚洋面和印度洋大部分洋面的海权。
高建国激动的说道:“明年军委会将跨过大兴安岭,扫荡漠南蒙古。今后中原北方的大片草原都将被我们远东所控制,我们这算不算把大明包围起来了啊。”
大家再一次笑了起来,如果控制了大明北方草原,那远东今后入主中原,就多了很多的途径。从南到北各个方向可以任由远东军选择。
王和叹了口气道:“接下来就是接连十几年的崇祯大旱了,公司虽然做好了准备,决定大规模的接收来自大明各地的流民,但和数千万受灾的流民相比,每年接收几十万近百万的流民,根本是杯水车薪。”
大家听了王和的话,都沉默了。今后几年,整个大明的北方,将是一副人间地狱,饿殍千里,寸草不生,无数流民相扶死去,甚至还有无数人吃人的惨剧发生。
李明突然站了起来,走到会议室旁边的地图前看了很久。大家面面相觑,都被他的举动弄得一愣,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直到几分钟后,李明突然兴奋的转过身,然后指着地图上的一个地方,激动的说道:“大家觉得这个地方怎么样”
...
.




远东1628 第六百五十七章 河套(一)
.
readx;大家听了李明的话,全都站了起来,走到那幅地图的前面,想看看李明说的是什么地方。.高建国皱着眉头道:“李明,这里不是河套吗”
高建国说到这里,突然愣住了,因为他已经猜出李明的心思了。明年北上计划第二阶段战役,就要西进漠南蒙古,土默特部的归化城和河套的鄂尔多斯部,是远东重点打击的目标。如果远东在河套平原建立一个根据地,然后南下去山陕地区收拢流民,那绝对是事半功倍。
不光如此,河套地区的位置非常重要,远东若是在那里站住脚,那对将来的意义可就大了。
王和也笑着道:“李明,你这个想法不错,河套还真是个好地方啊。”
李明指着地图上的河套地区,兴奋的说道:“河套三面有黄河环绕,水草丰美,冬季气候较温暖,夏季凉爽,极宜于畜牧业。这里历代均以水草丰美著称,民间有“黄河百害,唯富一套”,“天下黄河富河套,富了前套富后套”等说法。河套地区土壤肥沃,灌溉系统发达。河套地区的畜牧业和水产业也很发达。河套还蕴藏着煤、铁、铜、金、石墨、石棉、盐、碱、稀土等多种矿产资源。
现代社会的河套地区被称为“塞外米粮川”。有可耕地960多万亩,已开垦近500万亩。盛产小麦、玉米、高粱、糜黍、胡麻、甜菜、酒花、葵花籽等作物,被誉为“塞上谷仓”、“塞上江南”。为内蒙古、宁夏地区的主要农业区。”
熟知明清史的李玉坤,也点了点头道:“河套地区原本为大明所控制,朱元璋曾在那里设立了大宁卫开平卫东胜卫防卫线。永乐造反借用了原属宁王的蒙古护卫,后来为了酬谢他们,同时也因为撤销各王爷的军队,大宁卫迁到河北保定,将原来的大宁卫的地盘作为酬谢给了朵颜三卫蒙古人。
大宁和东胜都没有了以后,开平独木难支,终在宣德五年内迁。从此。明朝基本疆域彻底退到长城一线。因此,有人认为放弃东胜卫是永乐的一大失策,不过,虽然永乐收缩了防线。但是同时他把首都迁到了北京。所谓的天子守国门,属于不同时期战略思想的不同展现。但是,同时也说明朝的军事战略已经从“全面进攻”改为“重点防守”。
公元1461年,鞑靼部的孛来多次侵扰明朝西北地区,入寇永昌和甘州。后被凉州都督毛忠打得大败,孛来遣使向明朝求和,恳求入贡。明英宗朱祁镇批准了他的请求。但是孛来入贡有一个要求,就是由陕西兰县入关纳贡。原先蒙古部落进入内地纳贡,都是从山西大同进京城,大同是明边防重镇,守卫森严,而兰县是进入河套草原的必经之路。
鞑靼部的孛来使团经兰县入贡,然后返回河套平原就不走了,并在这里定居下来。后来盘踞在这里的蒙古人越来越多。中原地区每到秋收的时候,鞑靼部就成群结队出去抢。
蒙古军事力量自占领河套地区后,从此河套就成了蒙古骚扰明朝内地的一个主要基地,而“套寇”也就成了明朝中期的主要边患。蒙古诸部年年深入明朝边地,杀烧抢掠,但当时的明朝政府无力收复河套,边患一直影响到明武宗期间。明穆宗时期的“俺答封贡”以后,明朝才和蒙古的关系缓和。
河套地区是中原朝代必争之地,没有了河套北方游牧骑兵就可长驱直入。河套地区在永乐年间就已经事实上主动被明朝放弃了。因此大同宣化一线长城变成为前线,这才有土木堡之败。”
乔海鹏想了下道:“消灭了河套地区的鄂尔多斯部和归化城的土默特部。我们还可以通过黄河水路,向河套地区运送各种物资,现代社会那里盛产煤炭,我们可以派过去一批内河蒸汽甲板驳船。作为那里的水上交通工具,那里丰富的煤炭资源,也可以作为公司各种蒸汽设备的动力燃料。”
郭松摇了摇头,苦笑道:“河套的地理位置极为重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南望关中、中原,居高临下。对中原王朝来说。控制河套,则可以以阴山为屏障,抵御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保证关中、中原地区的安全。对于北方游牧民族来说,占据了河套,则可以作为根据地,南下关中,逐鹿中原,势如破竹。
1...241242243244245...53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