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极神厨系统万石黄萌萌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封侯书生
饵丝来源于饵块,饵块切成丝就是饵丝。
饵丝可以像米粉一样烫了之后加汤和调料吃,也可以像米饭、河粉一样炒着吃,因制作方法和调料不同,可以做成多种风味。
今晚万石要做的,便是饵块,然后变成饵丝,存着明天用。
第381章 制作饵丝
在万石的打算中,原先是打算省点事儿,像烫米粉一样来做饵丝。
但爷爷听说他的打算后,觉得万客来的早餐都是蒸或者煮,炒的则只有五白炒饭,所以建议也可以炒饵丝,让客人们吃的更丰富一些。
于是万石准备在烫饵丝之外,也做一下炒饵丝,由他来做。
而爷爷则在白案区烫饵丝,两个人一起做早餐,满足更多客人需求。
万石算是看出来了,爷爷是真的宝刀不老,非常想要在后厨里多发挥一点作用,所以他也就不拦着爷爷想要忙碌的心了。
既然爷爷想忙,那就让他烫饵丝好了,这份工作并不重,早上也只有两个半小时,估计不会累到爷爷的,相反的,还会让他高兴。
美丽的星空之下,万石举着不灭火把走进了面条工坊,准备在这里做饵块。
其实饵块本身也可以直接做着吃,比如著名的‘米饭饼子烧饵块’,就是著名的云南十八怪之一。
饵块的制作方法,万石也在这些天里反复学过了,自认为是不会翻车的。
这也是他敢于公布即将推出十道故乡美食这一消息的底气所在。
在云南十八怪中,对于饵块的总结相当到位——米饭粑粑叫饵块。
粑粑和炕粑差不多,其实就是饼,那么饵块也就是用米饭做的饼。
要制作饵块,首先当然需要上好的大米。
因为饵块本来就是大米的转化食物,和米粉、糍粑、米线是一样的,大家属于兄弟食物。
说到好大米,万石制醋用的显德一号水稻和光绪三号糯稻自然是最绝佳的大米。
不过在制作饵块时,糯米是用不上的。
让系统提供了四大袋子显德一号水稻稻米,万石把它们洗干净后,浸泡了一段时间,就上了饭甑蒸熟。
却也不需要蒸的太熟,太熟的话比较黏,不利于饵块的筋道。
所以在蒸到七分熟的时候,万石就把它们倒了出来。
接着放在石舀里捶打,就跟做年糕时一样。
等蒸熟的大米被捶打成面团的样子,就可以拿出来了。
在这些步骤上,和做年糕是基本相同的。
不同的是,年糕用的是糯米,粘度更大,而饵块用的是大米,比较没有那么黏。
再然后,饵块的做法就要和手擀面差不多了。
把像面团一样的米团分出了二分之一,放在面条工坊的大桌子上,万石又把最长的那一根无尘擀面杖拿了过来,开始擀制。
不一会儿,像擀面面皮一样的大米皮便成形了,万石一口气擀了好多张。
把大米皮像擀面面皮一样卷起来,然后用刀均匀的切下,它们便变成了一条条粗细基本一致的饵丝,猛地一看,和擀面并没有太大区别。
但在口味上,二者却有很大区别,一个是米香,一个是面香。
反倒是在口感上,它们一样的筋道弹牙。
另一半米团,随后也被万石擀成了一张张米皮,不过这些米皮要更厚一些。
米皮成型后,万石没有把它们卷起来切,而是直接按照四公分宽、八公分长的标准,把它们切成了一堆小块。
这些小块便是最正宗的饵块了。
相较而言,之前的薄米皮虽然也是饵块,但叫饵饼要更合适。
这种小的饵块,就比较适合用来炒着吃了。
因为厚度比较厚的关系,用它们切成的饵丝也比较厚,同样适合炒。
两种饵丝,一厚一薄,一长一短,便是他为明天早上的两种饵丝吃法准备的原材料。
厚而短的饵丝,是明天用来炒着吃的,像擀面一样长而细的饵丝,则是明天烫着吃的。
这一切说来简单,但做起来还是很费时间的,当万石做完全部工作,已经是凌晨快一点了。
看了看时间,他赶忙把饵丝和饵块都摊在了一个个大簸箕上放凉,然后回到房间,洗漱后就上床睡觉了。
因为晚上睡得晚,早上闹钟叫了两次了,万石这才一脸不情愿的爬了起来,打着哈欠去洗漱,然后打着哈欠来到万客来。
一看时间,好家伙,因为贪睡了一会儿,居然比平时晚到了十五分钟。
万石陡然一个激灵,好家伙,得赶紧准备啊。
不然等营业时间到了,却拿不出早餐来给客人吃,那就不好了。
连忙煮了三大陶罐的猪骨萝卜汤,这个汤和米粉里头的汤作用一样,是用来和烫的饵丝搭配的。
然后又煮了一大陶罐的大米粥,这是给吃炒饵丝的客人准备的。
毕竟炒饵丝比较干,早上吃的话,有一碗粥搭配比较舒服。
反正店里的陶罐也比较多,地方也大,万石完全不介意在今天早上多做几种美食,毕竟怎么都不愁卖的。
除此之外,烫饵丝里也少不了葱花、蒜末、咸菜、小白菜、胡椒粉、胡椒粉等等调料。
不过剥壳鸡蛋、炸豆腐块和肉块,今天就没有了,实在是来不及。
用无尘菜刀在无尘砧板上切完烫饵丝需要用到的食材后,万石又开始拿过饵块,开始切炒的饵丝。
之后是切胡萝卜丝、土豆丝、辣椒丝和肉丝,这是要和饵丝一起炒的配菜。
在这期间,万石算准时间,抽空把煮面桶的开关打开了,让里头的池水被加热。
等万石忙完这些,再一看时间,好家伙,正好六点半,一分钟都不多。
擦了擦汗,万石马不停蹄的连忙把卷帘门打开了,随即开始炒饵丝。
爷爷万有福则来到了煮面桶旁边,洗手之后,拿过捞兜,抓了一把饵丝和三片小白菜放进去,就把它们放在捞兜里烫了起来。
客人们随后也进来了,第一时间自然是看向菜单区。
“呀,烫饵丝、炒饵丝、大米粥,今天早上有两样主食和一样饮品耶,太阳真是从西边出来了。”
“666,万老板居然分别做了烫饵丝和炒饵丝,真是太给我们云南人面子了。
各位今天可别跟我抢哈,这是我故乡的美食,按照昨天万老板说的规矩,我今天可以插队,而且免单一份。”
“哈哈哈,我之前也是投票给了饵丝,所以我也可以直接插队,并且不用花钱就能吃一份。”
“羡慕你们云南人。”
“其实也还好啦,托你们云南人的福,我们也能在江城就吃到云南美食,哪怕要花钱,还要多排一会儿队,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为了美食,代价再大也值得。”
“你们看啦,今天万老爷子似乎是负责烫饵丝,那万老板岂不是负责炒饵丝”
“他们两个人一起做早餐的话,会快很多吧”
“快快快,通知大家,让多来点人,今天万客来的出餐速度比平时要快一倍,理论上来说,可以招待多一倍的客人。”
第382章 故乡美食(4)
烫饵丝和炒饵丝自然算两道菜品,所以现在万客来的菜单区一共是52道菜品。
关于它们的定价,烫饵丝和清汤面一样,150元一份,炒饵丝则要贵一些,因为龙泉猪肉价值比较大,所以定价是200元一份。
这样的定价自然是昂贵的,比起外面的要贵上十倍。
但这并不妨碍客人们点单的热情。
看完菜单区后,有的客人忙着通知没来的客人,让今早多来点人,有的客人则叫嚷着开始点单。
“万老爷子,我要一份烫饵丝,帮我舀一勺豆瓣酱加进去,我觉得辣一点应该更好吃。”
“万文,我要一份炒饵丝,我媳妇儿要一碗烫饵丝,另外再要一碗大米粥。”
“我也要大米粥和炒饵丝,今天运气可真好,一来就碰到新品了。”
“烫饵丝,必须烫饵丝啊,作为一个大理人,我最爱吃的就是烫饵丝了。”
万文一一把大家的点单顺序记下,却并不需要传给万石或万有福,因为只有两种吃的,她只需要根据大家的点单顺序来派发就好。
当然,投票给饵丝的几个人都是谁,万石已经告诉她了,所以这几个人自然是优先享用,并且不用付钱。
饵丝本来就是熟的了,所以再加工是比较容易的。
尤其是烫饵丝,在水里加热一下就可以出来了,否则烫久了反而不好吃。
所以烫饵丝是最快被万文端出来的,一碗烫饵丝在万有福那儿连三十秒都没用到,就直接做好了。
第一个享用它的,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妇女。
当万文端着这一碗饵丝到她面前时,看着碗里的饵丝,中年妇女眼圈都红了。
“十几年没回老家了,说起来,还真有点想念当初那个交通闭塞的小山村呢。”
微微叹了口气,中年妇女接过万文递过来的饵丝,鼻子嗅了嗅,满意的点了点头。
“虽然和我妈妈做的味道有点差别,不过比我妈妈做的要更加香,不愧是万客来出品。”
拿起筷子,中年妇女挑了一筷子饵丝,喂进了嘴里。
只这一口,中年妇女便情不自禁的露出了惊容。
“这也太好吃了吧!
早就知道万客来的大米质量好,没想到做成饵丝后,居然这么美味!
相较而言,虽然万客来的烫饵丝不像西南一带那么酸辣,而是味道比较平和,但恰好和这饵丝十分登对,再加上猪骨汤、小白菜的衬托,居然让我觉得比老家的饵丝还要好吃。”
吃饵丝的速度不由加快了,一筷子一筷子的饵丝陆续消失在了中年妇女的嘴里。
少倾,一碗饵丝直接吃完,就剩下半碗汤了。
中年妇女不知想到了什么,端着这碗汤走到了玻璃门那儿,对万有福道:“叔,能给我舀三勺豆瓣酱加到这个汤里吗”
“你不怕辣”
万有福可是知道万客来的豆瓣酱是个什么品质,虽然不算特别辣,但三勺子加进去,一般人吃了,怕是就要喷火了。
“没事儿,我小时候就喜欢这么吃,那时候我妈还在世,因为我爱吃豆瓣酱,她最喜欢做一些豆瓣酱存着了,十几年前她还在的时候,还经常从老家给我邮寄豆瓣酱呢。”中年妇女笑着摇头,眼中满是追忆。
万有福便不再多说什么了,给中年妇女大大舀了三勺豆瓣酱加进了汤里。
猪骨萝卜汤顿时被豆瓣酱染红了,看着就让人觉得恐怖。
中年妇女却并不发怵,端着碗慢慢的把一碗汤都喝完了。
擦了擦嘴,又擦了擦眼角不知何时流下来的眼泪,中年妇女转身离开了万客来。
“十几年了,虽然阴阳两隔,我也该回去看看我的老妈了!”
……
从中年妇女开始吃烫饵丝开始,一直到她离开,万客来的客人们都没有打扰她,并没有像往常推出新品时那样,催着第一个吃的人说说吃后感。
因为大家都看出来了,从第一口饵丝入嘴的时候,这位中年妇女就满脸的追忆,隐隐透着一股伤感。
所以大家都不忍打扰她。
毕竟谁都有老家,谁都有过去的故事,在缅怀老家和过去的故事时,谁也都不想被打扰。
直到中年妇女离开了,一些比较熟悉的客人才开始议论起来。
“看来万客来的饵丝做的很成功啊,我看刚才那位阿姨吃饵丝的时候,明显是被勾起了过去的回忆。”一个二十来岁的萌萌哒的姑娘道。
“是啊,像江城这样的大城市,不知道有多少外乡人,大家在外头漂泊一年,到头来也未必能回一次老家,谁不想家啊!”
“虽然是这么说,但我在别的地方吃我老家的食物,就没什么感触,反而特别想掀桌子打厨师,因为他们把我们老家的食物做毁了。”
“安啦,在万客来绝对不会出现这样的事情,你没看见刚才那位大姐就很满意吗
你要相信万老板和万老爷子的厨艺。”
“说的也是。”
……
烫饵丝之后,五份炒饵丝也一起出锅了。
五位客人也就得以品尝它们。
这五人中,就有两个是云南人。
其他三人尝到这炒饵丝后,只是觉得新奇、好吃,但他们两人却不同,更加能感受到它们的魅力。
这两人是亲兄弟,在品尝到故乡的美食后,二人对视一眼,皆是一笑,都想到了小时候的时光。
“哥,万老板这里的饵丝和我们小时候吃的还真像,而且比咱们那时候吃的还要好吃呢。”
“但我觉得还是小时候咱们吃的饵丝更好吃。”
“因为小时候没什么好东西吃,所以才显得更好吃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