赘婿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愤怒的香蕉
第二七九章 枝节
四更,凤凰山侧,古桐观。
微风起时,黑暗里隐约传来城市的犬吠之声,古老的城池间,偶尔划过的灯点幽浮般的闪动。
后世或者说另一段时空中将成为南宋皇宫的这片山岭如今只在城市近郊,距离城墙不远,并不显得繁华。古桐观不是什么大的道观,军队入城之时经受了一次劫掠,道士跑的跑,死的死,后来便被三教九流的义军占据,在一支支义军划分势力的过程中,这古桐观也有了新的主人,功能和外观上看来仍旧维持着原本道观的模样,但过来参拜的人自然是没有了。
古桐观所在的小山坡距离有人居住的地方仅是一片小树林的间隔,但如今是闲人难近的禁地,常有军士把守,无意间接近的民众自从被杀了几个之后,敢随意过来的人便没有了。外界没什么关系的人大抵能打听到这边驻扎的是名为淬火营一拨士兵,为首的是一个满脸疤痕望之可怖的黑肤大汉,偶尔会有人知道,这人名叫凶阎罗陆陀。
而在这之上,即便在方腊军系内部,也没有多少人能够查到这淬火营最终的后台到底是谁。淬火营是新出的编制,在关系错综复杂山头林立的方腊军系中,到底是隶属于谁,不相干的人很难弄得清楚,它本身颇有关系,平素除了维护着这一亩三分地,又没有什么高调的行动,会对它感兴趣的人,便也不怎么多了。
只是偶尔风大的时候,会有些声音,顺着山上的风被吹送出去。外界听来,如呜咽如鬼哭,又如女子的呼喊。杭州城才经历过战乱的洗礼,其中死人无数,许多还属于尸骨未寒的范畴。周边住的人又不多,一时间倒还没出现什么闹鬼的传闻。
此时还只是四更天,俗话说一更人,二更锣,三更鬼。四更贼,五更鸡,这时辰正是天亮前最为黑暗的时间,人都已经乏了。古桐观里灯点不多,只隐约露出朦胧的光点来,安安静静的,仿佛也已经睡了过去。这边的小树林里。一道人影小心翼翼地避过了守卫设下的各种陷阱,悄然潜入了那边的道观之中。
古桐观虽然不如那些真正的名山大观,但所辖范围相对于普通人家,也算不得非常小,前前后后个院子。三两层的建筑相连还是颇有规模的。这个时候里面巡逻的人不多,黑衣潜入者个子不算高,但身手灵敏矫健,巧妙地避过了不多的几名巡逻者,他终于进到道观中央最大的建筑前。
或许是因为此时的杭州城没有多少人会打这里的主意,道观外围虽然有人巡逻。内部却并没有多少守卫,一名穿道袍的江湖人坐在门边低头沉睡,那大门开了一条缝。里面有黯淡的灯火渗出来。黑衣人想了片刻,悄然前行,推开那门,潜入了进去。一进去,他便有些呆住了。
女子的哭声,如同潮水般涌来。声音都不大。但大概是因为哭泣者甚多,抽泣声重重叠叠的汇集起来。这还是在四更天的时候,白天不知道会变成怎样的一种情景。门的这边,灯光黯淡。这里原本是一座大殿,但此时两侧都被做成了牢房般的隔间,有的是房子,有的则只是栅栏。
黑衣人沿着过道往里走,两侧的牢房里铺着稻草,一名名的年轻女子被关在了里面,手上锁着铁链,有的衣衫褴褛披头散发,有的身上头上染着鲜血,也不知道受了何等虐待,靠近门边的这些女子大多都已睡去,也有睁着眼睛,目光呆滞,在深秋时节犹然光裸着半个身子茫然呻吟的,身体上下狼藉不堪,估计染了伤病,已在弥留之中的。空气中荡漾着血腥与的臭气,大殿尽头是已经被打烂半边的三清像,而在神像的后头,还有男子的笑骂声与女子的痛苦声隐约传过来。
黑衣人其实只是十三四岁的少年,大概能够明白这些事情的涵义,却并未经历过,一时间,也有些茫然了。片刻之后,他咬着牙关微微颤抖了一下,往里走的步伐停住,缓缓地开始后退,退得几步,却又停住了,看看那些牢房上的锁,有些不知所措。也就在这时,后方夜风灌入的声音,低声呜咽。
他怔了一怔,门原本是关着的,这意味着它现在已经打开了。
回过头,破风袭来,脑袋顿时嗡的一响!
什么人。
穿着夜行衣的少年身体从大门中飞出来,面罩被撕裂在空中,鲜血已经从口鼻中喷了出来。
此时出现在这里的,包括那原本在打盹的门外看守一共五人,由一名小头目带领,方才猝然出手,伤害最猛的是挥在少年头上的一记刀鞘。由于胜券在握,小头目的那句什么人。就没有大喊出来,少年身体掉落在地上,已然晕厥,有人拔刀,另一人说:是个孩子?要不要示警?
看
黑影从天而降!
五人都算得上是江湖人士,将少年打出的瞬间,都已经跟了出来,此时正在大门外的廊道上。那黑影陡然降落在五人中间,挥出的一记右拳犹如怒潮般破开风力,轰在了正面一人的太阳穴上,顷刻间,这人的整个面部都开始扭曲,波浪般的冲击纹路带着破皮碎骨的鲜血由头部瞬间扩散。
黑影的出手犹如咆哮的雷霆,挥舞跨步疾旋大摔碑手刀光挥舞匹练如狂龙。他踩断了其中一个人的小腿,这人身形稍稍一矮,被那一记刚猛到极点的摔碑手印在头上,这人的脑袋从颈椎处被直接朝后方打折了,脑袋拖着身体皮球般的在青石走廊上砸出去,走在旁边一人刀才拔出来,也被他顺手夺了,转眼间挥出四刀。刚猛到极点的刀势劈脸断颈碎胸,那头目才将看看两个字说完,一时间还没能大声喊出来,人影已经欺至身前,一只手掌在眼前放大。
沉闷的声响。
这大殿的外墙用的是坚硬的青石。那小头目被巨大的冲势推得退出两步,后脑砸在青石上,头骨恐怕都已经碎了。那手掌拧住他的口鼻,将他的身体都已经推得离地。最后在这小头目眼中变得清晰的,是年轻男子凶狠冷冽如猛兽般的目光与那道算不得魁梧的身影。那目光死死地盯着他到了最后一刻。
陈凡将钢刀刺进对方的肚子,看着对方的眼睛缓缓地绞过一百八十度,然后将人放开。此时的屋檐下,两个人是被他的拳掌打死的,两个是被刚猛得不成样子的刀法劈开的,他此时全力出手,其中一个中了头和颈。另一个中了颈和胸,骨头都已经被劈裂了。除了这些人身体倒出去时的碰撞声,几乎没有别的声响。一将手上的尸体放开,他立刻回头,将那少年背起来。拿出布条,绑在了背上,回头看了一眼,大步朝外走出去。
那五人没能大声喊出来,但初时的动静还是已经惊动了附近的人,一道人影猛然冲来。大喊:什么人!手中钢鞭朝着陈凡当头砸下,这人身体矮胖,状如铁塔。也是力气极大,但陈凡只是单手抓住那钢鞭,身体仍在向前走,那胖子不断后退,由单手转双手,要将钢鞭夺回。口中啊啊啊啊啊啊——地大喝起来,脸色已经涨得血红。但刷的一下。虎口崩裂,陈凡一脚踢在他的心口上,钢鞭当头挥下。
血光飚射,那胖子捂住脑袋,踉跄后退倒地,陈凡走了过去。院落侧面又有两人的身影出现,他想了想,转身朝着胖子头上又是一下,接着再一下。当着两人的面连续几下将那胖子砸得不在动弹,这才转身出去。
这道观中的防御力量已经完全被惊醒,但道观本身不算大,陈凡径直杀出,直来直往,脚下看似行走,实际上速度快逾奔马,转眼间就已经抵达了正门,两个持刀的兵丁守在那大门处,陈凡几乎没有丝毫减速,朝着那已经有些残破的观门冲了过去。
古桐观外的树林侧面,一大一小的两道身影正在那儿有些疑惑地看着里面的骚动。此时赶来的正是宁毅与通风报讯的卓小封。原来学堂中反对宁毅的这帮学生也是在争着要做几件大好事,以示比宁毅教授的那帮孩子厉害。双方攀比之下,各种打听调查便没什么收敛,此时杭州城内各种乱七八糟的事情不是没有,而是太多,这一次卓小封等人无意间查到了一个他们不能惹的名字,内部一时间也发生了分歧。初生牛犊不怕虎,当中一个名叫陈腾的孩子艺高人胆大,不顾卓小封的劝阻决定夜探古桐观,卓小封思来想去,最终却是来向宁毅求援,希望他能有办法说服对方。
但卓小封终究是来得晚了,他们赶来这边,没能截住对方,随后便发现道观之中骚乱起来。他们这时候自然想不到陈凡从一开始就在关注着书院两拨孩子的动静。看得片刻,只见那道观大门轰然碎裂,一道身影挟着两个卫兵从漫天碎木中冲了出来,其中一人胸口被钢刀贯穿,在地上滚了几圈,另一个人还没有死,被那身影单手拖着,转了几圈,随后将他的脖子挟在腋下,奔跑之中,如同拧小鸡一般的拧断了。
碎门奔跑杀人随手弃尸,这人的速度没有丝毫停留,背后倒像是背了一个人。便在此时,一束烟火升上天空。
一支穿云箭,千军万马来相见。
这是观里人向同伴的示警讯号了,火光隐约找出那冲出来的身影的轮廓,双方其实已经接近了,宁毅看了看,反手一拉卓小封,同样试图朝山下逃逸而去,大约奔出了百余米,昏暗中陡然有人迎面而来:何方贼子,竟敢
看刀!
这大概是看见烟火从附近回来的士兵,卓小封已经被吓得怔住,宁毅却是在第一时间低喝一声,挥手而出,前方刀光一斩,噗的一下,一包粉末状的东西劈头盖脸地罩上对方的上半身,那人疯狂挥刀:咳噗什么
石灰粉。
宁毅说完,已经贴近对方,一刀将他斩翻在杂草里。
陈凡此时距离这边也算不得远,这边声音一发出,他便察觉了。宁毅砍翻那人,陈凡也已经听出了声音,只是微微迟疑,朝着这边做了几个手势,宁毅指了指自己这边,陈凡一点头,引着追兵从另一边奔行而下。
走。
回头招呼卓小封一声,宁毅朝着原本的道路继续奔行,卓小封看着这书院先生方才那干脆利落的杀人手法,微微有些呆了。无论他们因为宁毅逃亡时的事情对他如何不满,宁毅在书院的形象,终究是个书生,而且是极其正统的书生,有学问手无缚鸡之力跟官府混的那种,血手人屠之类种种,虽然被人提起过,后来自然只认为是玩笑了。这时候才终于看到他血腥出手的一面,但只是微微迟疑,终于反应过来,连忙跟上去了。
不过随身带着石灰包砸人,似乎有些卑鄙吧,但看这宁先生方才出手的随意率性,在他使来,又好像很是光明正大的样子想起接触过的一些江湖说法,这小小的迷惑在卓小封的心头闪过,但终究还是逃命要紧,片刻之后,这想法便被他抛诸脑后了
喧闹火光,渐渐接近,又渐行渐远,随后在城市的一侧,引起了小范围的骚动。黎明渐至,搅动一池春水
卯时,太阳已经升起来了。一队队士兵聚集在了古桐观外,而在道观内部,此时多出来的,是一些看来相对正式的道士与道姑。观内的打斗现场还保持着原状,一名身着黄色道袍,看来有几分仙风道骨的中年道人正在一面查看一面朝里走,他面容温润,微微带着笑容,倒不像是很生气的样子,在他身后跟随的是几名样貌各异的江湖人士,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左侧犹如黑铁塔一般的大汉,他的脸上身上能看见的地方疤痕处处,这人便是凶阎王陆陀,他原本被委托驻守此时,只是昨晚被叫出去赴宴,未曾回来,想不到就出了这事。
啊好好夺鞭杀人一路干净利落好好好大摔碑手,还行看看,刀法就差了点除了力气大,厨子都劈得比他好有力没处使
为首的那中年道人似乎正在品评这一路的战斗,时而赞叹时而调侃,津津有味,待到看完了正殿檐下的五具尸体。道士背对众人,退后几步,看着那半掩的大门,似乎在思考着什么,伸手朝右边的木柱上拍了一下,又收回来,握起拳头在嘴边有些寒冷般地呼了口气。
后方陆陀已经忍了许久,此时说道:天师,莫非你知道昨夜过来的是谁,这地方是我看的,我昨夜不在,是我失职,你告诉我他是谁,我去杀了他!
道人转过了身,浮尘一挥,仍旧笑了起来:到底是谁,那是不知道的,说话做事,要有证据,要有规矩,不过他伸手拍了拍对方肩膀,有机会的。
说完这句话,他抬起了头,站在檐下,微微眯起了眼睛,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仙风道骨中,有几许沧桑,似乎也微有几许苦闷,片刻,微带苦笑地摇头。
如果宁毅在这里,也会认出他的身份,因为曾经是在百官宴上见过一面的人。
如今在杭州,号称钱最多家伙最多兄弟最多,手下来者不拒,三教九流汇集,却也最为参差不齐,任何人都无法忽视的一个人。
——护国天师,包道乙。
第二八〇章 冰冷
穿过略显萧条的街市,买了早餐一路回到家,文烈书院之中,才刚刚是上课的时间。
卓小封已经在半途中与他分开,这个时候,想必已经在书院中纠集几名可靠的同伴商量有关陈腾的事情了。说起来,对书院中的这帮孩子,宁毅并没有下很大的功夫,顶多只能算是闲暇时的消遣。不过,只要有可以做的事情,一个个的小团体就会出现,如今原本倾向于宁毅这边的一群孩子给自己的团体取了个名字叫永乐青年团,如此现代化的名字自然归功于宁毅的引导,属于卓小封的那帮孩子则组织了正气会与对方抗衡。
两个小团体的形成,某种程度上来说无非也是黑帮结社的形式,正气会那边插香斩鸡烧黄纸歃血为盟的形式一个不缺,青年团在宁毅的随口建议下没有这些形式,但在内部反倒是比对方更加亲密融洽的,互相以师兄弟同门来看待。
两边虽然针锋相对,但摩擦并不太大,这些学生家中又都是方腊系统的中上层人员,对于家中小孩能进行这样的结社,他们也是喜欢的。行侠仗义除暴安良,即便现在,方腊军中仍旧是有喊这样的口号,如今两边都只是处理了几件侠义之事,当进行调查,了解黑幕以及为几个苦主伸冤平反时,这些家长其实也都有顺手的帮忙,若非如此,一帮孩子其实也干不出太大的事情来。
如今出现的这件事,说理所当然是理所当然,说意外也是意外。宁毅一时间也不知道是好是坏,只是上午时分,又有两个孩子过来找他。这次却是他所教授的丙班中两个最出色的学生,一个叫杨志武,已经有十五岁,算是这帮孩子的领头,另一个叫陈细砣的才十一岁,还没有取大名。但人却是颇为聪明。两人过来跟他报告正气会恐怕遇上大麻烦了。
书院不是什么严肃的大环境,青年团正气会互相恐怕都安插了间谍,对于那边调查的事情,这边自然也有察觉。这次的事情太大,他们便过来询问宁毅的意见。宁毅叮嘱一番将他们送走,大概快到午时,有人在外面敲门,打开门。进来的便是陈凡。
天光明媚安静。书院那边隐约有读书声传来,这时候小婵已经从前面医馆回来准备烧火煮饭,跑来跑去忙忙碌碌的。陈凡自己去厨房用木瓢取了碗水喝。随后过去屋檐下宁毅对面坐了。宁毅正在将磨细的石灰倒进一只装有古怪粉末的木碗里:怎么样了?
还活着,命能保下来,以后难说你怎么到哪的?陈凡笑笑。倒还算开朗。
卓小封过来找我,知道这事情抗不下,不过还是去晚了。
早知道我该拦住的。
他这样说,宁毅便知道他是从头到尾一路跟着。相对于宁毅,陈凡或许才是对书院这帮孩子最为看重的人。宁毅虽然只当是消遣,但意识形态不同,他给这帮孩子灌输的想法也不一样,如果仅仅是灌输迂腐的儒家思想或者是简单的行侠仗义想法,陈凡恐怕不会对这帮孩子多看几眼。立意不同。最后人会停下来的地方,会到达的高度也不一样,为国为民,或者为身边的人,有时候说起来很简单,但人如果真心信了,最后的结果。恐怕是很不简单的。
宁毅如今对这帮孩子做的,无非也就是这样。简单的知行合一,怎样的事情是对的,这样做那样做就会对国家对社会很好,说一点让人做一点。告诉他们这就是很伟大的事情,再以子曰诗云的各种理论来不断论证其正确性。以钱希文这类人的事迹来烘托煽动。每一点其实都不出奇,也相对的按部就班,但是当所有的因素都恰到好处时,对人的人生观形成造成的洗脑效果,终究是很恐怖的。
当然,若非此时这世道对于文人的尊重,若非这原本就是一帮淳朴的农村孩子,心中有着城里先生便非常非常厉害,说的自然是对的这种想法。事情也不会这么快的出现效果。
在后世,这其实并不能算是严格的教书行为,它的关键词应该是政委以及煽动。讲课的目的并不为了识字,不为了做文章,它唯一针对的,就是思想,一切或高深或朴实的思想理论,最终都为了让人形成虔诚的信仰。它不需要门槛,只要稍有理解能力的人,都可以听,都可以学,所以它的最终目的,不是造就什么学究天人的当世大儒,而是造就一批真正敢于牺牲的士兵。
要让人敢于牺牲,需要给予的,说到底无非也就是一份对方真心认同的价值感与荣誉感而已。但要让人真心认同,又是何其艰难,这帮孩子不过是刚刚起步,在儒家以及江湖侠义的思想烘托下有了个雏形,之后会是一个怎样的结果,终究还是难说。
他在江宁时教的多是务实派的技术类学生,这时候则是单纯洗脑,算是当初无聊时想的如何造反这个课题的部分延续。陈凡当然想不到这么多,但他却发现了其中可用的部分,因此一直在旁关注。宁毅想了想,将一碗水倒进生石灰里,看里面沸腾翻滚起来:那个古桐观,到底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