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碧海风云之谋定天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明海山

    而这些菜里都有一样东西:茶。

    这便是她的贺礼了。

    按她的要求,大宴开席先是一盏白茶虾丸鲜菌盅清胃,然后是柳丝青末配口条、佛白眉拌鲜藕丝这一荤一




第一百四十一章 讨银
    冷心莲,混于浓郁的紫苏叶中,拿重油炸入腐皮,再蘸上椒盐,不细尝几乎尝不出来,连菜名中都隐了去,只留紫苏一味。这般掩饰,用意何在

    难道……难道这碧海朱氏下毒的心思……

    黎太君猛然想起朱玉潇的事来,忽然一阵惊觉,怒上眉梢。

    有我黎柔在,岂容你朱氏再行此阴毒之事

    黎太君斜眼看去,只见朱芷洁面如春风似白水鉴心,对自己警惕的目光毫无察觉。

    不对……若说当年朱玉潇投毒投得神不知鬼不觉,那是因为那时鲡鱼的秘密只有她朱氏清楚。如今这冷心莲完全是阴牟国之物,且虽有毒性,却要不了人命。她若要下毒,为何要用此物

    何况今日之宴席,宫中人人皆知所有菜肴都是出自她手,她怎会行此下策引火上身

    黎太君脸上阴晴不定,但无论如何,她都打定主意,宴罢之后一定要会一会这个太子妃,解开心中的谜团。

    温帝耳边响起的是群臣的朝贺,眼前赏的是欢愉的歌舞,心中想的却是另一件惆怅之事。

    今日寿辰,可惜不见我儿。

    李重延上任地方县令已大半月,温帝当初命他一月一归,那时并非没有算到自己寿辰庆典之事,却对他故意严词嘱咐,不可因私废公,要安心任职,要的就是让他明白,身为一国之君当以国事为先。

    他这个独子,有几分骄纵,有几分才学,温帝身为父皇是最清楚不过。但如今慕云氏气数将近,为了李氏江山的将来打算,再不忍痛放他出去历练,怕是要来不及了。

    所以上任之事,这头一个月里温帝瞒得极严,朝中上下大约也只有几个暗中保护的龙禁卫、自己贴身的李公公和太子妃朱芷洁知道。务求做到真正的历练,而非敷衍行事。

    只盼他能懂得这番用心才好。

    不过用心良苦归用心,真到了寿辰这一日,温帝的心中还是有些落寞的。

    离不开父母的孩子,也往往拥有离不开孩子的父母。

    李公公在侧旁瞧着温帝的脸色,其实猜到了几分。他琢磨着不如先分一分陛下的心神,于是暗中朝阶下使了个眼色。

    裴然最是乖巧,接了眼色回身抛给了后面,立时有三四个官员也端起酒杯来,跟着裴然出列到丹樨御阶之前,打算把一整车的吉利话轮流往外倒。

    忽然殿外通传太监高声道:“泾州府新阳县县令求见陛下。”

    满殿愕然。

    裴然骤然被打断了贺词,心中好不恼怒,脱口而出:

    “区区一县令是个什么……”,言未毕,见殿外疾步走来一人,惊得硬生生地将“东西”二字咽了下去。

    怎么会是太子。

    最惊喜的反而要数知情的温帝了。

    温帝一扶龙案,已是忘情地站起身来。唤道:“皇儿,你……你如何回来了”

    几分责意,几分喜意,都隐在这一句话中。

    朱芷洁见他入殿来,心中满是欢喜,却只静静坐着瞧他。

    这才是彰显你太子功德的时机,我若上前,岂不分了你风采。

    太子李重延大步流星,目不斜视走到丹樨阶前倒身拜道:

    “臣泾州府新阳县县令李重延,恭祝陛下万寿无疆!”

    殿上的大臣们都瞪大了眼睛瞧着这对父子。

    这整的是哪一出

    如今的温帝眼中哪还有别人,已是亲自下了御阶来扶。裴然见状脑子转得飞快,隐约猜到了些,立时斜身退了开去。

    “皇儿,泾州离帝都最快也要七八日路程,你如何能赶来。何况朕不是叮嘱过你,当好好在那里历练,不要分了心么”温帝见他脸上兀自有汗,想他必是赶得急,心有怜惜,可当着满朝文武的面,依然是要摆出一副严父的样子。

    其实他这语气,于严父二字相去甚远,只不过众人听他这样说,都明白了他的心思,心照不宣罢了。

    李重延笑道:“父皇,孩儿虽然是来给父皇拜寿,但也是公干在身,算不得擅离职守。”

    “哦你有何公干”

    李重延瞥见一边的裴然,转身说道:“正好,裴尚书在这里,我问裴尚书便是。”

    裴然正潜心想着该如何措辞恭维这千里拜寿的孝心,冷不丁被李重延点了名,忙笑嘻嘻地迎了上来。

    “殿下有何明示”

    “泾州府上个月遭了涝灾,赈灾的银两到现在都还没到我新阳县上。可我见别的州县都已领了赈灾的款项,独我新阳县没有。所以我就去泾州府问了,知府说是户部拨款中只有新阳县的赈灾银尚未到,我就纳闷儿了,怎么这一同受灾的州县,拨款还分先后的么可巧裴尚书在这儿,不如问你来。”

    裴然脑中只是转了瞬间,便清楚了其中名堂。

    泾州赈灾的银两他早拨下去了,不过银子到了知府那儿肯定是过个几日才能再分发到下面各县的。这几日不为别的,就是在等各县县令的例银。

    按官场中的做法,县令先是私下奉上孝敬知府的例银,才能领到赈灾的官银。别的州县能领到官银



第一百四十二章 操戈
    果然,裴然不等温帝开口,自己先说道:

    “陛下,臣斗胆说一句,这赈灾之银虽分了两笔,后一笔也晚了两日。但若是没这两日,银子早早地到了新阳县,太子殿下就来不了帝都为陛下祝寿了。陛下用心良苦让殿下打理江山,殿下孝心一片想要入京贺寿,又怕辜负了陛下的期待,忠孝实在难两全。如今殿下为了催款回了帝都,便也不算是违了陛下的旨意,还请陛下看在臣这无心插柳柳成荫的份儿上,宽恕臣这晚了两日的过失吧。”

    温帝没料到他会先声制人来讨饶。他想了想,说起来要不是误了这银子,还真找不出什么由头来让太子回来的。近日里对太子甚是思念,可是自己义正言辞地把他送出去的,又怎好明着说出来。

    温帝点了点头,微笑道:“裴然,你很是聪明,也很会办事。太子还年轻,有什么不懂的事,你们这群老臣是要多指点多帮衬,你们对太子忠心,就是对这江山社稷忠心,朕心里自然是会有数的。两日之期虽不算大过,但也是过失。朕就罚你一月俸禄,以示警醒。”

    裴然喜出望外,这点钱,不痛不痒,等于是放过了他。不过他暗自觉得,这位陛下自从慕云氏势弱后,威严渐盛,已不再是以前那个只会说“爱卿莫急”四字真言的和善之主了。

    这档子功夫,李公公早已命人在太子妃的上首又添了一张桌几,满脸喜气地过来说道:

    “殿下,请上座。”

    温帝欢喜地瞧了儿子一眼,自回了御座。

    李重延见银子的事儿已了,不知觉中已恢复了往日太子的架势,早忘了自己方才进来时自称新阳县县令之事,喜孜孜地到了太子妃身边坐,低声笑道:

    “想没想我啊”

    朱芷洁羞红了脸,也不答话,悄悄从袖中掏出一物晃了晃。

    正是当日系在罗缨上的那块玉佩。

    李重延瞧了,心中欣慰,嘴上依旧调侃道:

    “这是刚从屋梁上解下来的么”

    两人小别重逢,正是亲密时,全不察觉身后也有一人瞧见了这样东西。

    李公公无意瞥见朱芷洁把那东西从袖中露了出来,瞧着有些眼熟,但一时又想不起在哪里见过,只顾暗自纳闷,差点连温帝唤他都不听见。

    温帝连唤了两声,他方回过神来。

    “去,将这杯酒,先递给慕云太师。”

    慕云佐见温帝命李公公亲端御酒而来,不知何意,站起身来。

    “慕云爱卿,朕要敬你一杯酒。”

    温帝说着,竟然站起身来。

    众臣讶异。

    圣上的寿诞,反而要敬臣子的酒

    “朕这一杯,是要敬你慕云氏百年来辅佐苍梧江山,劳苦功高。回想这百年间,四海皆平,百姓安泰,大小友邦,尽皆来朝。这其中的功绩,你慕云氏无出其右,当名留青史!”

    温帝说罢,已自饮尽。

    慕云佐对温帝再有龃龉,此时此刻也不敢怠慢,忙应道:

    “皆是陛下仁德之政,才有今日国运昌隆之局面,陛下的褒奖臣闻之有愧。”

    也一杯饮尽了。

    温帝搁下酒杯,脸色忽然有些黯然。

    “都说慕云氏智冠天下,能为我苍梧所用,实是社稷之幸。奈何天不佑人,慕云氏如今人丁单薄,朕每每想起此事,就心痛不已。”

    几句话,忽然将方才殿上的喜气一扫而空。连裴然都赶紧回了座位,低头聆听。

    不知道圣上的心意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低调。

    天下人都知道,慕云氏智冠天下,但末子血亏。慕云佐是末子,不能生育,举国皆知。所以慕云佑一死,又没留下后人,实际上就等于是断了后。

    倒不是说慕云这个姓氏从此就没了,尚有些旁支的血亲子嗣,可旁支终归是旁支,比不上正源之流的子嗣的天资,只怕将来智冠天下这四个字,是要大打折扣了。

    慕云佐被温帝说得脸色惨然,却是不争的事实,不由默然。

    温帝叹道:“朕并非是要这喜庆的日子里自寻烦恼,可自右太师亡故后,朕总是有些愧疚。觉得他付出得太多,朕却给予得太少……”

    慕云佐听得这话,心中火起。

    分明是你与碧海朱氏勾结,坐视害死我兄长的朱玉潇逃回国去,如今却来惺惺作态,博个仁君之名。就算只是猜测,以我慕云氏的智谋,岂有错判之时。

    温帝自顾自地继续说道:

    “朕很想弥补缺憾,碍于左太师先前一直休养在府中,未能如愿。今日见太师已是大好,朕心甚慰。”

    说完,作了个手势,李公公会意,即刻命人取来备好的圣旨,高声道:“圣上有旨。”

    “臣接旨。”

    “自高祖建朝以来,筚路蓝缕,百废待兴,慕云氏文武兼备,薪火相传,安邦定国,忠勇可嘉。今封慕云佐为定远王,掌太师府,辖六部五寺,以辅社稷。封黎氏为昭明太君,配享太庙。赐黄金三万两,丝绢八千匹,良田六千亩,钦此。”

    “臣谢恩!”

    众臣顿时议论纷纷。

    眼见慕云氏已是门势凋零,他门阀下的党众也多作了猢狲散,如今骤然受封,是要复了往日的荣光么

    慕云佐心中更是激荡,本以为想要恢复元气东山再起,总得要个三五年,不料今日圣旨明言于殿上,他太师府可辖六部五寺。这岂不是又恢复了慕云氏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旧势了。

    这得来的,也太容易



第一百四十三章 复荣
    叶知秋与裴然离得近,朝他使了个眼色。裴然何等的精明,立时会意。他想起之前叶知秋与他提过赵无垠想要开两国通商之航路,只是没什么机会与圣上提起,如今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

    裴然见缝插针地站起来奏道:“圣上明鉴,碧海国造船之术闻名天下,这二百五十艘鼋头舰本身已是价值不菲,若能通商往来,每年的收益那可是相当可观的啊。”

    温帝一听他这话头,正中下怀,笑着追问道:“看来你早已盘算过了,说说看,是如何个可观啊”

    裴然见温帝垂问,甚是得意,口中早已七七八八地算开了,这一笔笔帐算得唾沫四飞风生水起,直把众臣听得昏昏欲睡,各自举杯饮酒提神。

    慕云佐只把冷眼瞧他,心中暗笑。

    锈才!我不过是摆个谱,这北伐的帅印非我莫属,我又岂会拒绝出兵,你这样卖力地游说北伐的好处,也不过是我落脚的台阶。

    裴然这边滔滔不绝,温帝那边津津有味,众臣边饮酒边纷纷称好,只有李重延目不转睛地看着朱芷洁,充耳不闻。

    说了好一会儿,裴然才意犹未尽地自掐了话头。

    慕云佐难得和颜悦色地称赞道:“裴大人这一席话,很是在理,我素不知原来通商还有这样多的好处。”

    裴然见连慕云佐都点头赞同,更是得意了。

    慕云佐回头瞧了一眼母亲,母亲也正看过来,眼中与他一般的喜色。

    慕云佐转头正色向温帝拜道:“看来臣确实是病了太久,有些朝政之事已是孤陋寡闻,裴尚书此番话臣听着颇感柳暗花明,看似无所利的北伐之事,从长远看倒是一件利国利民之举。”

    温帝哈哈大笑:“慕云爱卿过谦了,便是病了些时日,不过盏茶功夫也能明白过来,不愧是朕的栋梁之臣。那么依爱卿的意思”

    “合当北伐!”

    “那么其余诸位爱卿的意思是”

    “正是正是。”

    “所言极是。”

    “圣上英明神武”

    “太师高瞻远瞩。”

    “珠联璧合,必入史册。”

    百家争鸣的口,百鸟朝凤的词。

    众臣正说得热闹,冷不丁的温帝又冒出来一句:

    “那么众爱卿,此次出师谁堪当执帅领军之大任啊”

    人声鼎沸的大殿上,瞬间如冻结了般,鸦雀无声。

    爱谁谁去,反正轮不到自己。智冠天下安邦定国文武双全算无遗策的慕云氏不是坐在那儿么,让他去呗,圣上不是刚封的定远王嘛封得妙,这下名副其实了。
1...4849505152...22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