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滚教父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黑色贝斯
解决完午饭,罗杰带着安妮回到公司,两个人也在这里分开了。
安妮去录音,而罗杰则找到了迭戈,了解《青春》专辑的后期工作。
“先导ep的销量还没有统计出来。”
迭戈很清楚罗杰想要问什么,开口道:“阵亡将士纪念日的假期才刚刚过去,没有这么快出来结果。”
五月底的阵亡将士纪念日,在北美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日。
不过这个节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却和纪念二战中阵亡的将士无关,而是暑期的开始。
在娱乐行业里,无论是好莱坞,还是乐坛,都喜欢在这个日子发行重要的作品。
尤其是好莱坞,阵亡将士纪念日意味着暑期档激烈竞争的开始,从这一个周末起,在漫长的近三个月时间里,无数顶级制作的大片都会扎堆上映。
而对于乐坛来说,暑期,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时间点。
新专辑、演唱会、音乐节。
一整个暑假,每周都会有重磅娱乐新闻登上媒体头条。
《青春》专辑的先导ep,也是在暑期档的开端,阵亡将士纪念日的假期发行。
这张先导ep包含了四首歌,分别是《ws》、《stand》、主打歌《夏季》、以及安妮唱的《》。
一般来说,先导单曲或者先导ep的销量都不会很高,但却可以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专辑上市后的销量曲线。
对于唱片公司来说,先导ep的价值不在于能赚多少钱,而是为接下来发行的专辑制订相应的宣传、发行策略。
“《黑色》的发行谈判呢”
罗杰问出了一个更加关心的问题:“目前有什么进展吗”
“目前进展不大。”
迭戈实话实说道:“公司的条件比较高,华纳和环球都不愿意接受,只有几个二线厂牌还在谈。”
罗杰虽然提出了要求,但很显然,二十世纪娱乐并没有采纳,或者说还在犹豫。
唱片公司有自己的利益诉求,需要向股东和其它投资人负责,而这部分人,只关心手中的股票值多少钱、投资的美元能获得多少回报。
至于乐队的发展好坏,没人在乎。
乐队的话语权和自由度虽然一直在增加,但是更多的是体现在作品本身。
而不是那些与利益息息相关的地方。
举个栗子,对出什么风格的专辑、专辑里包含什么歌、后期制作要怎么处理等等,这些事情上,乐队拥有很大的自主权。
只要不违反市场规律的乱来,二十世纪娱乐一般不会干涉。
“我要写一首宣扬种族歧视的歌”这样的想法肯定是会被否决的。
但如果换成是“我要在朋克摇滚专辑里加进去一首重金属”,二十世纪娱乐会劝说,但如果乐队坚持,却多半能够得到通过。
但是同样的,乐队也参与不到发行合约、分成条款的谈判中去。
二十世纪娱乐想要选哪家发行方做发行,只要不对乐队的利益造成“严重
第222章 一碗毒鸡汤
最后一首歌叫做《g》,罗杰前世第一次听到这首歌的时候,误以为是ac/dc乐队的作品。
后来才知道,这是一支叫做krokus的瑞士乐队唱的。
不过说krokus是ac/dc的小号,某种程度上也没有什么大毛病。
这支乐队成立于70年代中期,本来是玩前卫摇滚和迷幻摇滚的。
直到他们听了一场ac/dc的演唱会,于是立刻改变了风格。
在转去玩重金属摇滚之前,krokus乐队的成员首先做出了一个决定:换一个主唱,因为现任主唱软绵绵的嗓音实在是弱爆了。
乐队的原主唱由贝斯手克里斯-冯-鲁尔兼任,在1979年,新主唱马克-斯库拉斯加入之后,乐队的阵容才稳定下来。
不过这支乐队也没能在重金属摇滚的历史上留下太多的印记,1986年吉他手去世,1989年解散。
虽然后来又重组了起来,但却一直只能算是一支“地下乐队”,从来没有在流行乐坛中活跃过。
…………
某种程度上来说,在人声的部分,三首歌是非常类似的。
都需要极具爆发力的嗓音,不过这正是罗杰所擅长的。
因此录制起来也没有多少阻碍,更加没有感觉到困难。
仅仅只是两天,就录完了全部的三首歌。
而这个时候,时间也进入到六月。
《黑色》专辑距离完成还早。
虽然已经录完了全部十首歌的人声,但乐器演奏的部分才是这张专辑的难点所在。
即使是保守估计,至少也还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才能完成。
不过现在前半年才刚刚过去,乐队有的是时间,并不需要着急。
罗杰干脆请了几天假,安心完成胳膊上的纹身。
然后陪着艾琳过了一个二人世界的周末。
临近暑假,艾琳的学业和工作都很忙,罗杰也总是有各种各样乱七八糟的事情,两人聚少离多,甚至连每周见面一次都无法保证。
新的一周,罗杰来到公司的时候,西奥多已经在录音室门口等着了。
“要去你办公室谈吗”
罗杰开口问道。
“事情不多,就在这谈好了。”
西奥多将“请勿打扰”的牌子挂到录音室门外,拉来椅子坐下,说道:“final公司的赞助谈崩了。”
这是在意料之中的事情。
商业的广告代言,谈上几个月很正常。
但几个月没有任何消息传来,绝不属于正常现象。
哪怕罗杰不怎么喜欢搭理这些事,全权交给了西奥多去负责,但也不至于一点消息都没有。
通常来说,这意味着谈判破裂。
没谈成,算是意料之中。
不过一笔贝斯代言的收入,对罗杰来说也不怎么在乎。
“谈崩了就谈崩了吧。”
罗杰看向西奥多,奇怪地问道:“你找我就打算说这个”
这种事根本没必要当面谈,打个电话,甚至电话都不用打,发个短信就够了。
哪怕是西奥多为了做出“很重视罗杰”的态度,这也做得太过了点。
“主要是另外的事。”
西奥多斟酌了片刻,继续说道:“经过我们的联系,目前有几家大品牌,对乐队的赞助广告表示出兴趣,其中意向比较强烈的有三家。”
“一个是阿迪达斯公司,希望你们代言他们的休闲服装,为此开出了十年五百万美元的价格。”
西奥多不等罗杰发问,就主动说道:“另外两家有冲突,分别是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开出的价码都差不多,百事可乐十年七百万美元,可口可乐五年三百五十万美元,这个数字还有谈判的余地。”
“阿迪达斯的休闲服装”
罗杰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地问道:“阿迪达斯的董事会脑子被驴踢了吗找摇滚乐队代言这和他们的品牌形象不符合吧”
运动品牌做休闲服装是很正常的,找乐坛、好莱坞的明星代言也很常见。
但是,找明星代言,也是需要考虑到理念和形象是否一致的问题。
阿迪达斯的理念,却和摇滚音乐所宣扬的个性、叛逆等等,没有任何的关系。
如果换成是耐克,或许罗杰还会理解。
毕竟这两家虽然都是世界最大的运动品牌之一,但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却完全不同。
阿迪达斯代表正统,而耐克则是叛逆的挑战者。
“我也觉得这个不太合适。”
明星接代言也是需要考虑企业或是产品的形象,和明星自身形象是否相符。
除非是那种只考虑钱,别的什么都不在乎的人,不然绝对不会胡乱接下和自身定位不符的代言产品。
西奥多很快揭过了这个话题,问道:“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你倾向于哪家”
这两家也是一直针锋相对的企业。
在广告、明星代言等花费上,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一直都处于世界前列。
能和这两大快乐水品牌比广告投入的,全世界也找不出几家来。
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各种各样破纪录的天价代言合同,几乎都是出自这两家的手笔。
当然,天价只会出现在各个领域的顶级巨星身上。
darkness乐队这样的二线明星,顶多也就拿到一份收入还不错的合同。
“哪家给的钱多就跟哪家签,让他们互相竞争去吧。”
罗杰几乎没怎么思考,就给出了答复。
别说罗杰不怎么喜欢喝快乐水,就算是喜欢这两个品牌中的一个,这点个人喜好问题在利益面前也不值一提。
胖子倒是很喜欢喝百事可乐,不过就算代言了可口可乐,也不影响他私下里喝百事,别在媒体前这么干就是了。
想了想,罗杰又补充了一句:“尽量签短约,乐队还处于上升期,签长约对我们不利。”
“那我就跟他们先谈着。”
西奥多点点头,然后问道:“广告片方面,乐队的要求呢”
广告片肯定是要拍的,否则合同百分之百会谈崩。
据罗杰所知,快乐水的代言人从来没有只拍平面广告的。
这个年代的电视广告,以及几年后的互联网视频广告,才是快乐水最主要的广告投放方式。
&nb
第226章 替换合约
六月的第三个周末到来之前,乐队终于和二十世纪娱乐达成了正式协议。
除了《黑色》专辑的发行方确定为环球唱片,并且在2001年颁奖季的公关投入上做出了强制的规定之外,乐队和二十世纪娱乐重新签订了一份新的合同。
这份合同将会取代旧的唱片合约,和任何一份商业协议一样,繁琐复杂的条款多达数百条,但真正有价值的核心条款却相对简单。
除了已经完成的两年合约以外,剩余三年的合约,将不再按照时间来计算。
而是改成了按照正式发行的新歌数量加上由二十世纪娱乐安排的演出活动次数,作为合约履行的标准。
不过每年仍然有最低的数量限制,除此之外,乐队为了签下这纸协议,额外付出了五首歌和三场演出的代价。
也就是说,乐队现在还需要再发行65首歌,参与18场演出,才算完成唱片合约的要求。
其中可以保留完整版权的数字,依然是六首,在演出方面,已经确定下来的,2000年佩内洛普摇滚音乐节也不被计算在内,所以实际上需要参加的演出是19次。
最后,二十世纪娱乐能够从乐队完整保留版权的作品的版权授权收入中获得分成的时间,依然和原有的合约一样,截止到2004年1月1日。
这一条反而是乐队最不在意的。
…………
签完协议之后,罗杰三人凑到一起讨论新专辑的规划。
由于最后的协议和原本的设想有所差别,罗杰已经拿出来的那些歌,未必全部都合适。
“今年有《黑色》,新专辑的方向最好是纯粹的商业化。”
罗杰说着自己的看法:“65首歌,下半年可以完成20到30首,凑两张专辑出来,一张朋克,一张金属。”
罗杰在“凑”这个字上加重了语气。
反正已经和公司摊牌了,虽然没有撕破脸,但双方都知道彼此的想法。
这种时候,也不需要过多的顾忌脸面之类的问题,一切以乐队自身的利益为先。
通常而言,一支乐队刚刚成立,打响名气的前几年,都处于一个高产期。
依照北美摇滚乐坛的标准,一年二十首歌算及格,四十首歌能达到平均水准。
一年上百首歌的快枪手虽然罕见,但也能找出几个来。
不过这样一个高产的时期通常也持续不了多久,短则一两年,最长也不过四五年。
像披头士乐队那样保持了近十年的,整个摇滚乐坛也找不出几个来。
——他们一共发行了十三张专辑,二十多张ep和单曲,原创歌曲数量超过三百首,翻唱近百首。
而达成这个数字,仅仅只用了八年。
在高产期过去之后,通常来说,乐队就会转入创作低谷。
其实这并不是因为“写不出来”之类的理由,仅仅只是没有必要。
歌曲数量足够多了以后,质量不够出色的歌就没有必要拿出来了,除非是真的写不出来。
这个时期,乐队会开始追求专辑的质量,用一年或者两年的时间,来打磨一张足够出色的精品专辑,不在其它的“充数作品”上浪费时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