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滚教父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黑色贝斯
“我自己有。”
安妮也拿出了一个,和罗杰的黑色正好相反,安妮手中的是白色。
抬起头,问道:“那本书叫什么”
“罪恶之城。”
罗杰说这句话的时候用的是中文,然后又下意识地补充了一句:“英文翻译的话,我觉得更合适的名字是s浮士德,而不是罪恶之城。”
在前世的时候,罗杰就很喜欢看络,算是摇滚音乐之外的第二大爱好。
这本书的作者,恰好就是罗杰最喜欢的一位。
只不过和罗杰记忆中的时间不同,罪恶之城的出现,提前了差不多十年。
而这时候本该出现的另一本书,却还没有被写出来。
两个世界似是而非的巧合、相似、以及“误差”,罗杰已经见识过无数次了。
没有深究背后原因的意思,探索世界的奥秘那是物理学家的事情,或者神学家也可以做这件工作
但这两个职业,都和罗杰没有任何关系。
罗杰所追求的很简单,在这个世界,获得摇滚音乐的最高成就。
其次,则是在唱片业中掌握一定的话语权,至少要从“创造价值”的身份,转变到“剥削阶级”中去。
若是有可能的话,在这两个目标之上,或许还可以追求一下更多的东西。
但仅仅只是或许。
“歌德的长篇史诗哇哦!酷!”
安妮吹了个口哨,在上操作一番,很快就沉浸到的世界之中,只留下一句:“你们俩聊天声音小点,别打扰我。”
“好的,女王大人。”
胖子搞怪似的应了一句,又递给罗杰一瓶啤酒,问道:“西奥多那边,见到人了吗”
“明天就回来。”
西奥多在见过大卫劳伦斯之后,第一时间就拨通电话,向罗杰汇报了情况。
电话里有很多细节描述不清,具体的情况还要见面之后再详谈一次,不过大体上,罗杰已经搞清楚了许多事情。
想了想,罗杰开口道:“如果我猜得没错,大卫想要的是美国偶像的利益。”
西奥多虽然是罗杰的经纪人,但却也不可能做到了解乐队的每一件事。
许多商业方面的计划,罗杰并没有主动告诉西奥多。
没那个必要。
大卫劳伦斯想要在美国偶像上继续投资,拿走一部分收益,这个期限最好是永久。
这一点,罗杰非常的清楚。
事实上,罗杰本人是支持这一点的,大卫劳伦斯的加入,可以为唱片分担很多压力,付出一定的收益,不说一定是赚的,但至少不会吃亏。
“但是”
胖子犹豫了片刻,说道:“我们不是已经决定那件事了吗哪还有美国偶像的蛋糕分给他”
“我也在头疼这一点。”
这件事情让人感到十分棘手,涉及的因素太多。
罗杰揉了揉脑袋,有些无奈地说道:“等巡演结束再说吧,大卫那边,先拖几天。还有公司那边也是,先不要透露口风,等巡演结束,约上加里和埃文他们面谈一次。”11
第476章 哪有不吃苦的
车队很快补给完毕,排成一排,停靠在州际公路一旁。
罗杰从胖子的车上跳下,准备回到自己那辆房车中,好好睡上一个午觉。
刚跳下车,却看到车门旁,有一个满脸络腮胡子的男人,靠在车子的一侧,手里的雪茄烟雾缭绕,脸上的表情却是在思考。
“汉克。”
见对方没有注意到自己,罗杰脸上露出一丝好笑的表情,主动上前打招呼道:“想什么呢这么出神。”
“罗杰”
汉克回过神来,一只手n头发里,露出痛苦的样子:“你这个魔鬼,又来明知故问!快告诉我,那几个见鬼的符号到底是什么意思!”
嗯几个月过去了,汉克依然在为那张巡演特别版专辑,三种符号到底是什么意思而纠结。
一般人的好奇心得不到满足,过上一阵也就忘记了。
但汉克嘛
罗杰之前从没想到,自己的恶趣味,竟然坑到了身边的人。
不过,这种感觉,还真的是
很好玩啊。
“考试不要抄答案,要注重解题的过程!”
罗杰很“恶劣”地对汉克笑了笑,打了个哈欠,说道:“你慢慢想,我回车上去睡一觉,日安。”
哪有什么答案,只不过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恶趣味,随手画了几个符号而已。
专辑刚发行的时候,猜测这三个符号意义的人确实有不少,也有很多歌迷或者媒体,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观点。
但到了几个月后的现在,除了少数例如汉克这样的强迫癌晚期患者,已经很少再有人将注意力放在那三个风格迥异,毫无关联的符号上了。
汉克也不是真的那么白痴,猜到过这个可能,却被罗杰亲口否认。
和前边的理由一样。
这件事,说出来,可就不好玩了。
“你这家伙”
这一路上,汉克尝试过各种办法,威胁、哀求、利诱,无论是什么手段,都无法从罗杰嘴里套出任何有价值的信息。
至于去问理查森和安妮,两人都只会说同样的一句话:“这是罗杰的设计,你去问他。”
好在,汉克算是一个很理智的强迫癌晚期患者,在工作的时候不会去钻牛角尖,思考和工作无关的问题。
摇了摇头,汉克脸色一正,认真道:“罗杰,接下来的两周会很辛苦,你们要做好准备。”
“我知道。”
罗杰点了点头。
在当初设计巡演路线的时候,考虑到这一届格莱美对乐队的重要性,特意将最后一站,放在了格莱美颁奖典礼的所在地,洛杉矶。
从这几年的趋势来看,格莱美似乎有“落户”的打算,不再是在北美东西部之间徘徊,而是固定在了洛杉矶的斯台普斯中心,连续几届都没有换过地方。
为了赶进度,使得乐队能够在格莱美颁奖之前返回洛杉矶,亲临颁奖现场,巡演最后阶段的演出密度极高。
短短半个月时间里,乐队要进行6场演出,平均每两天多一点就有一场。
在倒数第二站,旧金山的演出结束之后,乐队当天就要连夜返回洛杉矶,修整一个白天,然后再去参加格莱美的颁奖典礼。
在格莱美之后,乐队能够休息大约五天,然后在第二个周六,于洛杉矶玫瑰碗球场,为整个巡演画上句号。
“放心,我们准备好了。”
罗杰和汉克边走边聊,很快就已经回到了自己的房车上。
在客厅的沙发上坐下,叫助理倒上咖啡,罗杰继续说道:“这种高强度的演出,质量必然会受到影响,不过六场都是小场次,问题不大。”
所谓的“小场”,是罗杰自己的分类习惯。
按照场地规模,也就是观众人数,以及演出时间来划分。
两万人以下,演出时间两个小时以内,就可以被归入“小场”的范围当中去。
这种级别的演出不需要太过重视,当然,也不可能简单地敷衍了事,那是对自己职业生涯的不负责。
如今的公众,尤其是粉丝们,对明星的职业素养要求确实已经跌破下限。游之佣兵世界
但无论哪一个时代,哪一个国度,若是连自己的粉丝都要去敷衍应对,哪怕能够红极一时,也会很快迎来低谷。
明星这个职业看起来光鲜亮丽,但说白了,也是服务行业的一种。
服务的,就是自己的粉丝大爷们。
若是让大爷们感到不开心,那他们就会收紧钱包,不再掏钱。
无论服务质量好坏,先摆出一个很好的服务态度出来,哄得粉丝大爷们乖乖掏钱,这才是明星这个职业的生存之道。
若是在好的态度的基础上,再拿出比其他人更出色的“服务质量”,大爷们在掏小费的时候,自然也会更加的慷慨。
“这两周,我们大概有三分之一到一半的时间,都会在公路上渡过,排练的时间会很紧张。”
这些问题在巡演开始之前就谈过,汉克此时只是再强调一遍:“像前边那几站一样,到一个城市先休息一天,排练完再休息一天,这样的方式行不通,时间不允许我们这么做。”
“所有的演出都是在下午五点以后,或者晚上。”
整个巡演中,就没有安排在白天的演出,这一点罗杰倒是记得很清楚,也不会弄错。
想了想,罗杰提议道:“排练的时间,放在演出当天的早上,排练一到两遍,差不多就够了。”
按照这两周的演出密度,大部分演出之间的间隔是两天。
在巡演开始之前,针对这一段行程,汉克的团队提出了两种预案。
一种是演出结束之后,立刻连夜赶路,前往下一站。
高配置的顶尖房车,足以确保乐队在公路上也可以睡个好觉。
当然,肯定和酒店里的豪华套房没法比,多少会对睡眠质量有一定的影响。
再稳定的车手,也不能确保车辆在行驶的时候不产生半点晃动。
夜里的时间用来赶路,也就意味着乐队可以额外拿出一个白天的时间,为演出进行排练。
而另一种方法,则是确保乐队的休息,将赶路的时间放在演出前一天的白天。
在酒店里睡上一个好觉之后,在演出当天,再进行低强度的排练。
罗杰所提议的,就是这一种方法。
好处是可以确保休息的质量,坏处则是消耗体力的排练和演出,都挤在了同一天,更容易疲劳。
一种工作强度低、休息质量也差。
另一种,休息质量好很多,但工作强度更高。
都不是什么很理想的选择,但行程的安排就是这样。
由于季节的原因,在靠近北美大陆最北部、气候也最寒冷的巡演中段,必须要保证足够长的演出间隔。
而且还必须在格莱美颁奖之前返回洛杉矶,那么能够压缩行程的,也就只剩下了西海岸的这一段路。
“其实”
汉克犹豫了一下,提议道:“时间这么紧张,完全可以不进行排练的,在演出当天简单过一遍走位就可以了,圈内很多人都是这么做的。”
对于乐坛明星来说,尤其是在这个年代,最赚钱的事情无疑是出专辑。
当然,前提是专辑要大卖。
但任何一个歌手或者乐队,都不可能保持长达数十年的创作高峰期,在专辑出到一定程度之后,都会放下,或者至少放缓这方面的工作。
而在不能继续推出大卖的专辑之后,乐坛明星们靠什么赚钱
自然是巡演。
甚至于,有些明星只出过一张或者两张称得上“大卖”的专辑,然后接下来的数十年里,都在吃这两张专辑的老本,依靠不断的巡回演出到处捞钱。
这样做的人不在少数,而且许多人的演出密度非常惊人。
一年大几十场只能算是小意思。
一百多场才算合格,两百多场的也不是没有。
如此持续不断的高密度演出,自然不可能每一场都进行严格的排练,更多的还是靠临场发挥。
因为没那么多时间,体力、精力也不允许,再加上人人都有的偷懒天性,减少或者干脆取消排练,就成了乐坛的主流。重生福多多
依靠临场发挥,确实有可能诞生极为经典的巡演现场,但更多的可能,却是搞砸演出。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大牌歌手和乐队的现场糟糕得像是一坨翔,让人完全看不下去。
其实若是仔细观察那些以“现场能力出色”而闻名的歌手和乐队,他们真正完美发挥、表现出色的现场,在一年里也就那么寥寥几场而已。
因为这几场演出足够重要,在演出之前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准备和练习,在布置现场的时候,也花费了更加高昂的成本,比如使用最先进的调音和播放设备等等。
更多的,没有被广泛宣传的,那些“不太重要”的巡演现场,同样糟糕得不堪入目。
当然,不是每一个歌手或乐队都会这么做。
认真对待每一场演出的明星同样有,只是更加少见。
尤其是在这个一切向钱看的年代。
原因很简单,一场高质量的演出,首先必须具备三项要素。
出色的歌手或是乐队、充分的练习和准备、高昂的现场成本。
除开第一项暂且不论,第二项要素花费的是时间成本,第三项则需要大量的美元。
花费更多的美元,意味着演出利润的降低,因为你不可能将票价提升到远远超出演出当地消费水准的程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