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滚教父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黑色贝斯
但也仅仅只是六年而已。
六年的时间,很多摇滚乐队的作品,都还没有发挥出应有的影响力。
当然,若是将范围扩大到整个流行乐坛,这个速度依然很快,但却也算不上惊人了。
比这更快的都有不少,尤其是青春偶像类的歌手,从默默无闻到一线巨星,或许只需要一两年而已。
当然,这种明星的保质期通常也很短暂,能火过五年都算十分“长寿”。
“确实……太快了点。”
胖子沉默了起来。
理查森明白罗杰的意思,《摇滚圣经》系列确实是最适合打开“超a”那扇门的钥匙,但它的进度,已经开始落后于乐队的发展速度。
不提一张专辑发行之后,还要等上数年的时间,影响力才会逐渐发挥到最大。
单单只是完成《摇滚圣经》的时间,依照乐队现在的计划,从《无名专辑》开始,每年只会推出一部新的《摇滚圣经》。
想要等到这个系列完结,不说是有生之年系列,但起码也还要好几年。
保守点估计,想要等到《摇滚圣经》系列的影响力发挥到极致,最起码也是十年以后。
十年
乐队能否保持这么长时间的激情和动力都还未可知。
甚至于,若是悲观一点估计,十年以后,乐队还在不在都是未知之数。
胖子可不会乐观地认为一切都会如同现在期望的那样发展,一直摇滚下去,直到三人都满头白发,唱不动、弹不动也敲不动的时候才停下。
在摇滚音乐的圈子里,和情怀两个字一样著名的,就是每年都会有许多乐队因为各种各样的奇葩理由而解散。
哪怕成员之间不存在任何矛盾,都有可能因为乐队核心一句“我觉得玩摇滚影响我戒酒”而解散乐队的事情发生。
(注:乐队。)
谁敢保证,这种事就不会出现在自己的乐队身上
《摇滚圣经》系列确实是将乐队推入超a的最佳武器,但见效偏慢是它最大的硬伤。
如果乐队现在依然是二线,或者只是勉强跨入一线,无论是罗杰还是胖子,都不会嫌弃《摇滚圣经》推开那扇超a的大门的速度太慢了。
但现在……
想到乐队发展的速度远超当初的预期,胖子莫名感到有些纠结。
甚至脑海中忍不住浮现出了“如果乐队发展慢一点就不用头疼了”这样的念头。
成名的速度太快,很多时候并非是好事。
速度快、时间短,也就意味着根基不稳,抗风险能力成倍的降低。
一旦遭遇挫折,很可能会一蹶不振。
在这一点上,有太多的先例可以证明,根本不需要从理论方面去论证。
但要让乐队故意压制自己的发展速度,这却是绝对不可能的。
没有人愿意放弃现有的地位和资源,而且在竞争无比激烈的流行乐坛,和其他对手竞争的时候稍稍手软,就会有一群饿狼一拥而上。
一个弄不好,说不定直接被吞得骨头渣滓都不剩。
“别多想了,顺其自然吧。”
罗杰似乎和胖子有一样的想法,乐队发展太快,远远超出预期,这是个幸福的烦恼。
拍了拍胖子的肩膀,说道:“先成为摇滚领域中的第一,再去考虑超a的问题。至于《天堂的阶梯》到底是不是我们需要的,交给时间去证明就好。就算它不够,我们还有《摇滚圣经》这张底牌,无非就是慢几年。”
“说得也是。”
胖子点点头,赞同道:“我们还有《摇滚圣经》。”
第462章 人情和筹码
“歌曲开始,一段精彩的木吉他分解和弦拉开了歌曲的序幕,在这里,圣-安迪第一个和弦没有用传统的第一把位的am和弦,而是使用了第五把位的和弦,使音色更为亮丽而又不失哀怨,接着一个am7和转位大c和弦紧跟着大d和大f和弦,一段大家耳熟能详的旋律就展现在大家得面前了,简单而又有力,为整首歌曲得气氛进行了铺垫。
…………
整首歌曲从慢到快,从轻到响,最后复归与平静,他们把整首歌演绎得出神入化,情绪控制也恰到好处,激情四溢的吉他的solo更是为这首歌添上了精彩的一笔!
毫无疑问,《天堂的阶梯》配得上一个五分(满分五分)的评价。
——《芝加哥太阳报》,史蒂文-蒙哥马利。”
卧室里,一名头发染成粉色的朋克少女坐在床边,放下手中的报纸,问道:“这是第几个五分了蒙哥马利对你们还真是偏爱。”
从乐队成立早期开始,在西奥多的推动下,当时的唱片合约方二十世纪娱乐就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对以史蒂文-蒙哥马利为首的一批乐评人进行公关。
不过从乐队的唱片合约转入到mad唱片之后,就减少了这方面的开支。
不是因为吝啬,而是没那个必要。
无论是电影还是音乐,亦或是传统的畅销小说界,评论家们的影响力都在逐步降低,这是互联网发展所产生的必然结果。
在过去的时代里,评论家们对市场的影响力很大,是因为公众没有自己的发声渠道,在决定为某一部作品掏钱之前,只能从广告和评论家们的评论中获取信息。
如果买回去之后感到后悔,也只能告诉身边的朋友,而无法让更多的人知道“这张专辑就是一坨屎,千万不要为它花二十美元”。
而现在,互联网给了公众这样一个渠道,想知道一张专辑是否受到好评,去任何一个主流音乐平台上看歌曲下方的评论就知道了。
自然而然,评论家们对市场的影响力就降低了许多。
其它领域的评论家过得如何,罗杰不是十分清楚,但在乐坛,就算是史蒂文-蒙哥马利这样的顶级乐评人,这两年的日子也不太好过。
“记不清,大概有十几个吧。”
罗杰赤-果着上身,露出结实的肌肉,双手交叉在脑后,开口道:“现在已经不是乐评人的时代了,没必要太在乎那帮人的看法,歌迷们购买一张专辑只会是因为自己喜欢,而不是某个评论家给它打了满分。”
有一个很讽刺的现象是,虽然乐队减少了在乐评人身上的“公关开支”,但那些乐评人们却恨不得将罗杰三人的作品捧到天上去。
尤其是《摇滚圣经》系列,从第一部《波西米亚狂想曲》开始,一直到现在的先导单曲《天堂的阶梯》,每一部都获得了极高的评价。
比如说,在史蒂文-蒙哥马利的专栏当中,仅仅只是四部《摇滚圣经》,就“诞生”了超过十首满分评价的单曲。
似乎是觉得自己的话有误导的嫌疑,停顿了片刻,罗杰又说道:“格莱美依然是乐评人的地盘,虽然他们对格莱美的影响力也在不断降低,但多少还是有点用处的。如果你对格莱美有想法,可以考虑在乐评人身上适当投资。”
乐队到现在为止,一直没有彻底中断乐评人方面的公关开支,原因就在于此。
明星们和评论界一直保持着一定程度的默契,对格莱美有兴趣的大牌明星,必须要适当地给乐评人们一定的好处。
这里的好处,大多数时间里是指现金,比如说这篇刊登在《芝加哥太阳报》上的专栏文章,就价值三十万美元。
当然,对格莱美没兴趣的纯商业明星,或者是不可能得奖的小明星,就没必要去花这笔钱了,评论界无法给他们带来任何形式上的帮助。
这帮老家伙们虽然已经快要被时代所淘汰,但毕竟还没有彻底被淘汰。
虽然这是迟早的事,但罗杰三人绝对不会做这个出头鸟。
如果谁先砸掉这帮老家伙的饭碗,一定会受到极为强烈的反扑。
左右不过是一年两三百万美元的开销,就当是花钱买平安了。
“我的经纪人建议我竞争明年的格莱美。”
雷蒙娜-拉维尼伸了个懒腰,抱怨道:“我觉得肯定争不过你们,打算集中资源,专攻最佳摇滚女歌手。”
她确实是在抱怨。
《我的大团圆结局(ng)》无论是销量还是口碑都很出色,也让加拿大女孩认为这是自己更进一步的机会。
三大通奖不必去想,那是大牌明星们角逐的舞台。
但摇滚类的分类奖项,总归是可以争一争的吧
谁知,刚刚和经纪人确认了这一目标,连公关奖项的团队都找好了,定金也预付了,却得到一个让人感到“惊悚”的消息。
罗杰打算用《滚石》专辑横扫2005年格莱美!
在雷蒙娜-拉维尼想来,所谓的“横扫”,就是拿下一切有可能拿下的奖项。
很显然,要做到这一点很难,但无论罗杰的计划能否成功,都意味着在这个颁奖季里,双方是直接的竞争对手。
和罗杰三人这种“怪物”竞争
只是想一想,雷蒙娜-拉维尼就觉得人生无比的灰暗,连半点希望都看不到。
“我们的目标是年度专辑和最佳摇滚乐队,如果有可能的话,年度制作和年度单曲也会尝试着竞争。”
罗杰清楚女孩的想法,开口道:“原则上来讲,很少会有一张专辑同时获得年度专辑和分类最佳专辑的奖项,单曲也是同理,所以我们不存在冲突。”
同时获得年度专辑和分类最佳专辑的,并非没有先例,但却极为罕见。
绝大多数情况下,当一张专辑获得了年度专辑,就默认放弃了分类专辑奖项的竞争。
除非这张专辑出色到不给它颁奖,格莱美就会失去公信力的程度,又或者是特殊社会环境下的产物。
前者在格莱美的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至于后者,更加不可能和《滚石》这张专辑扯上任何关系。
至于说用反战主题的《郊区的耶稣》去冲奖……
得了吧,按照现在的大选局势来看,象党的鹰派获胜的概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以上!
别看北美整天喊着言论自由,其实政治风向那一套,一点都不比不可描述国度逊色,玩得无比顺溜。
与其去博那不足百分之十的几率,还不如老老实实地将《滚石》作为冲奖的唯一选择。
至于《郊区的耶稣》,直接放弃申报,是最为明智的做法。
用《滚石》去冲击年度专辑和年度制作,用《郊区的耶稣》竞争摇滚类的分类奖项
这看起来很美好,但却很有可能导致支持乐队的会员们分散选票,然后一无所获。
若是出现了这种情况,那才是真的搞笑。
“年度专辑……多久没有摇滚专辑拿到这个奖项了十年”
女孩的语气有些古怪:“专辑类的奖项我没什么希望,那张专辑其它的歌是什么水准我心里有数。”
《我的大团圆结局》这张专辑中,只有这一首歌的质量算得上优秀,其它歌的质量都要差一些。
虽然没差到低于水准线以下的程度,但也远远称不上出色。
这样一张专辑,想要竞争格莱美,难度还是大了些。
雷蒙娜-拉维尼的目标只是定在了单曲类奖项上面。
至于最佳摇滚女歌手,纯粹是因为没什么强力的竞争对手,只要表现稍微出色一些,就具备竞争这个奖项的可能。
毕竟摇滚音乐和流行音乐不同,出色的摇滚女性实在是太少了,几乎和圆滚滚一样稀有。
并非女性不能在摇滚领域获得较高的成就,事实上,顶尖的摇滚女明星也是有不少的。
例如有着摇滚教母之称的蒂娜-特纳(tina-tuer),最巅峰的时期几乎可以和猫王并肩。
若非过于混乱的感情生活使得这位摇滚教母迅速堕落,或许就没有后来那些天后们什么事了。
而融合了摇滚和流行的超级天后麦当娜,更是八十年代中绝对的乐坛第一巨星。
但若是真的细数下来,就会发现,在真正出色的摇滚音乐人中,女性占据的比例实在太低。
在罗杰的印象中,八十年代之后,称得上优秀的摇滚女歌手,一只手就数的过来,其中还有一半是某支乐队的成员。
至于最近的这一年……
至少在北美,雷蒙娜-拉维尼就是摇滚女歌手中最出色的那几个人之一。
虽然有一个“之一”,但在彼此硬实力上相差不大的时候,比拼胜负的关键就在于那些场外因素,而不是谁的作品更出色,谁的影响力更大。
在格莱美的竞争当中,有一个最为简单的原则。
实力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如果某位明星的公关经费远远超出其竞争对手,那么只要没有被格莱美的大部分会员所厌恶,胜率也会和经费一样,远远超出其他人。
想到这一点,罗杰很干脆地问道:“你准备在格莱美上投入多少钱”
“两百万美元,外加接下来三个月的大部分时间。”
女孩的脸上明显有着疑惑,但却没有问罗杰的目的,很干脆地说道:“两百万美元里,我自己出一半,公司也会出一半。”
作为一个二线歌手,在格莱美上投入两百万美元,这已经是不低的开支。
甚至可以说是冒着很大的风险。
对于明星们来说,尤其是女明星,虽然收入不低,但开销也同样惊人。
不花出大笔的美元,怎么可能保持在人前的时候永远光鲜亮丽
事实上,对于很多算不上大牌的明星来说,入不敷出才是常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