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滚教父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黑色贝斯
随着公司的规模越来越大,许多以前没有去考虑的问题,现在都不得不纳入日常讨论的议程当中。
“等下叫秘书给你送来。”
卢西恩-格兰奇点头答应下来,又说道:“公司现在还有一个大问题,目前我没有太好的解决办法。”
大问题
罗杰抬了抬眼皮,问道:“什么问题说说看。”
“版权库。”
卢西恩-格兰奇毫不犹豫地开口道:“公司的版权库太差,词曲版权还好,音频版权方面数量实在太少,可以忽略不计。这对一家唱片公司来说是很不健康的,一般来说,主流唱片公司的版权收入应该占到总营收的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三十,而我们还不到百分之五。”
版权库……
三个大股东就不必多说了,版权全归自己,和公司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剩下的……
也确实没几个拿得出手的,几个签约艺人加起来,几年下来才出了一百首歌多一点,版权还不是公司全部独占。
这一百来首歌里,版权稍微值钱点的,还不到十首。
这样的版权库,以ad唱片现在的营收水准来说,确实是可以忽略不计了。
“这方面我也没什么办法。”
罗杰犹豫了一下,没有提起米迦勒-杰佛逊的事。
且不说那件事能否成功,就算成功了,罗杰也不会大方到把版权白送给公司。
摇了摇头,开口道:“想办法收购一些吧,或者干脆找个版权库较为完善,经营状况不佳的公司直接收购。”
买版权很难,但买下一家版权库完善的公司,却是有可能的。
事实上,无论是乐坛还是好莱坞,很多公司之间的并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版权上。
比如说,最著名的迪宝宝收购漫威,为的就是漫威手中五千多个动漫角色的版权,至于漫威这个品牌本身,失去了那些版权之后,价值几乎为零。
“我确实看上了几个合适的目标,公司内部讨论过后会上报董事会。”
卢西恩-格兰奇点了点头,站起身,开口道:“我先回去工作了,一会还有个会议要开,等下我让秘书把计划书复印好给你送过来。”
“去忙吧,不用管我。”
罗杰应付了一声,端起咖啡喝了一口,继续低头阅读着手中的文件。11
第429章 新专辑《滚石》
卢西恩-格兰奇的秘书送来了两份计划书,一份是ad唱片的海外市场发展规划,一份则是公司旗下版权库的扩张计划。
在第一份文件中,这位ceo指出,ad唱片如今的优势是在摇滚音乐领域,而流行、乡村、嘻哈等其它类型的影响力则较低。
毕竟公司旗下签约的歌手和乐队,几乎全部是摇滚类型,流行类的只有《美国偶像》出身的那几个,乡村、嘻哈类歌手更是一个都没有。
有鉴于此,公司的海外扩张,应该主要考虑对摇滚音乐接受度较高的市场。
欧洲的中欧和西欧,亚洲的岛国,南美洲以及澳大利亚,是较为合适的发展方向。
而从投资回报比的角度来讲,中欧、西欧是最为合适的选择。
卢西恩-格兰奇提出的扩张思路和主流的商业公司扩张模式大致相当,收购一家在当地有一定影响力的公司,只需要付出少量的资源进行整合,即可让自己的发行体系变得更加强大。
而在收购目标的选择上,卢西恩-格兰奇选取了四家位于欧洲几个主要发达国家的唱片公司。
其中只有一个优先收购目标,其它三个则是在优先目标无法收购的情况下,选出的“备胎”。
德意志留声机唱片公司{dg},原属英国著名厂牌宝丽金旗下的一家子公司,在宝丽金被环球收入囊中之后,这家德国厂牌被剥离了出来。
这是卢西恩-格兰奇认为最适合ad唱片的收购目标。
dg公司的价值不算高,旗下也没有出过什么知名的大牌明星,版权库的规模也不大,不过却在欧洲拥有较为完善的发行渠道,尤其是英法德三国的市场,同时还掌握着包括4d在内的多种技术专利。
没有出过大牌、版权库规模偏小,这就使得dg公司的价值不算太高,而ad唱片所需要的,也只是其在欧洲的发行渠道,能少花钱,自然是一件好事。
至于技术专利方面,一定程度上算是附赠品。
4d录音技术多少有些价值,许多录音设备都有用到这项专利,但也只是多赚点授权费,数额不算太大。
至于其它的专利,基本上都是可有可无。
根据dg公司的股价,卢西恩-格兰奇认为要完成对它的收购,需要付出15亿美元到2亿美元之间的现金,ad唱片公司账户上的钱不一定够,不过申请到足够的银行贷款却不是什么难事。
唯一的问题在于,乐队的加里-贝尔很可能在董事会讨论中投下反对票。
这个在三支乐队中年龄最大的老大哥已经没有了锐意进取的野心,只想安安稳稳的赚钱,享受生活。
当明星,为的还不是过上滋润奢侈的生活
辛辛苦苦打拼了几十年,很显然,加里-贝尔认为自己已经到了该要安稳享受的年龄了。
对于这种心态,罗杰能够理解,不过却还是打算和加里-贝尔好好谈谈。
至于谈出什么结果,其实都是可以接受的。
在罗杰的规划当中,ad唱片是否去扩张海外的业务,其实是可有可无的一件事。
只要确保在北美本土有着足够的影响力,对罗杰来说就已经足够了。
如果有合适的机会,付出一定的资源去扩张海外市场,当然是一件好事。
如果放弃,也不是什么不能接受的事情。
至于第二份扩张版权库的计划书,只是一个初步的构想,同样需要花费大笔的资金。
罗杰只是简单地翻了翻,就失去了兴趣。
归根结底,还是一个“钱”字。
不提其它两支乐队可能的反对,单单ad唱片的资金,短时间内就不可能完成大笔的版权收购。
乐坛内的版权交易很常见,但涉及的资金却往往非常惊人。
四大这样的巨头就不多说了,哪怕是一家小型唱片公司,除非业务遭遇巨大困境,否则也绝对不会轻易出售自己手上的版权。
愿意卖版权的,往往是那些对版权价值没有清晰概念的明星们,但即使愿意卖,通常也会开一个高价。
保罗-麦卡特尼以4750万美元的惊人低价,卖出自己乐队版权的事情,在进入到九十年代以后,基本上就看不到了。
而且从明星们手中收购版权,另一个困难则是数量太少。
绝大多数明星手中只有自己作品的版权,往往还不完整,只有一小部分。
即使是这一小部分,优先收购权通常还在其唱片合约方手里,收购难度未必有多大,但操作起来却极为繁琐。
除非是直接收购一家经营不善、面临困境的公司,“顺便”拿下他们的版权库。
比如说环球收购宝丽金,除了得到一整套完善的全球发行体系之外,还同时得到了宝丽金掌握的数以万计的歌曲版权。
不过这种并购,需要有合适的机会,同时资金方面也是一大难题。
以ad唱片现在的体量来说,规模太小的公司版权库价值有限,完全看不上。
至于看得上的,不提收购难度的问题,根本买不起。
比如说,美国广播唱片公司{rca}的版权库数量就足够多,高价值的单曲也有许多,甚至还“附赠”一套完善的全球发行体系。
但拿下rca要多少钱
没有几十亿美元,想都不要想。
这么一大笔钱,别说ad唱片了,除了华纳、环球和索尼之外,任何一家唱片公司都拿不出来。
哪怕同样位居四大的百代,都买不起。
罗杰摇了摇头,对卢西恩-格兰奇过于激进的想法有些不以为意。
锐意进取是好事,但激进过头,却容易让公司陷入困境。
董事会存在的必要性,就是防止这样的情况发生。
将两份文件塞进碎纸机里,给卢西恩-格兰奇发了一封邮件,要求对方完善海外扩张的计划,至于版权库的问题,则暂缓。
ad唱片这几年的发展已经够快了,员工从一开始的不足一百人,到现在的近千人。
以卢西恩-格兰奇为首的公司高层认为这对公司的发展是好事,但罗杰却认为,需要花上一些时间,将现在的收获好好消化一番,再去考虑下一步的发展。
虽然罗杰对商业上的操作不是特别精通,但却了解人心。
如果这家公司只有自己一个老板,罗杰绝对愿意放权给卢西恩-格兰奇,让他放手去做。
但董事会中还有其它成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如果不平衡好这一点,单单只考虑公司发展的需求,很容易和董事会的利益出现矛盾。
卢西恩-格兰奇是一个相当优秀的ceo,但毕竟以前在迪士尼只是一个部门的总监,极少和背后的股东、董事们打交道,显然犯了理想主义的错误。
在给卢西恩-格兰奇的邮件中,罗杰也隐晦地提点了一番。
不过话没有必要说得太透,以卢西恩-格兰奇的能力,隐晦暗示一下也就够了。
哪怕不提醒,多花一些时间,这位ceo也必然能想到这一点。
处理完公司的事务,罗杰又在网上翻了翻《郊区的耶稣》的评论。
这首单曲已经在各大在线音乐网站上开始了免费的试听,打榜的录音带也送去了各大电台。
不过或许是时间还短的缘故,评论区不是特别热闹,在最大的一家音乐网站上,这首歌下面的评论只有一千多条。
大部分是赞誉,还有一小部分人表示“看不懂歌词表达的是什么”。
当然,谩骂抨击的人也有,无论在哪一个国度的网络上,喷子总是存在的。
不过这些人的观点也没有必要去在乎,罗杰直接选择了无视。
随便翻看了几个网站的播放量,罗杰对《郊区的耶稣》这首单曲的热度也大致有了个了解。
首周直接冲上《公告牌》单曲榜第一的可能性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前十五却是肯定的,或许有冲击前十的机会。
以朋克摇滚而言,这个排名已经是相当不错的成绩了。
毕竟朋克崇尚特立独行,换句话说,太火的歌我不听不听就是不听。
如果一首歌或者一张专辑很火,哪怕再怎么喜欢,也要口是心非地说一句“这首歌烂成一坨翔了,才会有这么多沙雕喜欢”,然后再把早就买回家的专辑悄悄藏起来,不让任何人发现。
罗杰前世就有一个这样的朋友,整天喊着nofx才是最好的朋克乐队,什么绿日,blk-182,su41之流都是只会唱流行的渣渣,一点都不朋克。
然后在某一场su41的演唱会上,那个朋友跟着德里克-惠布利高声唱着“所以我仍在等待”的时候,罗杰从身后拍了拍对方的肩膀。
场面顿时十分尴尬。
“可惜回不去了。”
罗杰缅怀了一阵,摇了摇头,关掉网页,打开编曲软件,继续“写”着还没有完成的《滚石》专辑。
这张专辑现在仅仅只完成了四首歌,除了作为核心单曲的《同情恶魔{}》之外,其余三首同样也算得上是滚石乐队的代表作品。
包括他们最早的冠军单曲《我无法满足{ican“ttnosatisfaction}》,以及常常被人和披头士乐队的代表作之一《heyjudy》相提并论的《你无法总是得到你想要的{can“t}》。
至于第四首歌《星期二的红宝石{}》,却是一首描绘滚石乐队混乱生活的单曲。
这首歌讲述的是滚石们和骨肉皮的故事,歌曲中的骨肉皮连个名字都没有,只有一个“红宝石”的代号,外加一个日期。
至于第五首歌,罗杰也已经想好了。
《给我一个避难所{}》。
滚石乐队有史以来最受欢迎的单曲之一。
这首歌的歌词和旋律都极为简单,但却意味深长,堪称英伦摇滚的巅峰之作。
如果不是长度实在太短,完全可以顶替《同情恶魔》,成为这张专辑的核心。
“五首歌,二十五分钟……”
罗杰开始犹豫了起来。
五首歌不算多,但包含了两首时长在六分钟以上的“长歌”,这张专辑的总时长并不算短。
这张《滚石》专辑,罗杰并不打算做得太长。
时间短点,录制周期也会较短,乐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准备下一张专辑。
不过,二十五分钟的专辑,还是显得稍微有些“诚意不足”了些。
罗杰考虑了许久,在编曲软件上打开一个新的档案,写下两个名字。
《涂黑{}》和《思念你{}》。
这两首歌的长度都不算长,加起来八分钟左右。
一张七首歌、超过半小时的专辑,足够让歌迷们感到满足了。
或许和那些动辄五十分钟、一个小时的专辑没法比,但半个小时还要多的时长,无论如何也谈不上是“敷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