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滚教父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黑色贝斯
安妮拉了拉身上的外套,开口道:“这样很帅。”
安妮今天的穿着有些像是黑客帝国里的崔妮蒂,嗯,就差一副墨镜了,发型也不一样,不过气质却很相似。
虽然是个女孩,但是配上这一身,用“帅”字来形容,一点问题都没有。
“确实挺不错,但是夏天演出怎么办夏天这样穿会热死人。”
罗杰有些不太满意:“而且类似打扮的人太多了,不够突出。”
走到哪都是墨镜加皮衣的摇滚明星简直不要太多,完全体现不出特色来。
而且……
这套装扮现在确实很流行,但要不了几年再回头看,就会觉得很low。
“先总结一下我们现在固定的特点。”
胖子想了想,说道:“我的光头,安妮的双头琴,然后就没了。”
安妮这时也反应了过来,看向罗杰:“丢进人群里就找不到的家伙!”
罗杰:“……”
理查森盯着罗杰打量了片刻,开口道:“这家伙还是有特点的,永远都是一身黑,从来没穿过其它颜色的衣服。”
“确实是这样。”
胖子没说,罗杰自己都没注意到这一点。
由于前世习惯的原因,除了在穿西装时会在里边穿一件浅色衬衫之外,其它时间里,罗杰基本上只会穿黑色。
不仅仅是衣服,小到手机、钥匙挂件,大到汽车,只要有得选,罗杰的首选肯定是黑色。
“你喜欢黑色,我喜欢白色。”
胖子总结了一下,然后看向安妮,开口道:“安妮喜欢鲜艳的颜色,例如红色、黄色、绿色等等。”
“所以我们要弄一个彩色乐队吗”
安妮调侃了一句,又说道:“你们两个一黑一白,我负责彩色”
“这是个好主意,而且和我们过去的形象没有冲突。”
罗杰想了想,开口道:“只固定颜色的话,不够让人印象深刻。最好在造型上也花点心思,固定下来。至少在演出的时候,造型不要有太大的变化。”
这是两个多月前,经纪人团队给罗杰提的建议。
不过最近几个月没有什么公开的演出,于是就这么拖了下来。
反正下半年的巡演开始之前,都不太需要考虑这件事。
“我觉得……”
胖子似乎想到了什么,正要说话,房间的门突然被推开了。
一个有着模特身材,金发长腿的美女走了进来。
嗯,不但漂亮,还很年轻,看上去比罗杰还要小,跟胖子的年龄差距至少在十几岁。
不管是哪个国度,正常男人的审美总是差不多的,而且都很专一,无论是十八岁还是八十岁的男人,都喜欢十几二十岁、身材火辣、脸蛋漂亮的美女。
例外总是有的,不过审美异于常人的毕竟是少数。
&
第313章 华丽摇滚:波西米亚狂想曲
一顿饭在吵吵闹闹中结束,直到吃完饭,三人也没讨论出什么结果来。
闲聊了一阵,罗杰早早地提出告辞,返回家里,继续研究《摇滚圣经》的编曲。
电脑的配置已经过,也购买了最新的pc编曲软件。
虽然不像专业编曲设备那样,可以做到复杂无比的功能,但仅仅试听歌曲质量的好坏,已经是足够了。
现在罗杰在修改的,是《摇滚圣经》中的华丽摇滚篇。
也是目前为止,《摇滚圣经》系列中歌曲数量最多的一张专辑,足足有六首。
不过说是六首,实际上有超过一半的歌,都只截取了其中的一段或者几段。
严格来说,应该是两首歌,加四个“半首歌”。
六首歌全部来自同一支乐队,皇后乐队。
在华丽摇滚这一领域,皇后乐队并非是无可争议的第一,他们还有两个足够强大的竞争对手。
华丽摇滚的创始人,乐队和摇滚巨星大卫-鲍伊。
严格来说,皇后乐队很难用某一类风格来概括,和很多风格多变的乐队一样,皇后乐队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风格。
不过相较而言,华丽摇滚时期,在皇后乐队活跃的时间里,是维持最久的一种风格。
也很符合几名成员的性格。
——在乐队早期很穷的时候,这帮家伙宁可把坏掉的乐器修一修凑合用,也要省下钱来买几身“漂亮”的衣服。
不光是性取向异于常人的龅牙叔,其它几位成员也喜欢女性化的装扮,例如色彩鲜艳的裙子……
咳,扯远了。
《华丽圣经》实际上已经非常接近于完成,只差两首歌之间的串联还没有做到完美。
六首歌按照顺序,分别是《又一人倒下/》、《嘎吱作响/》、《爱人/》、《波西米亚狂想曲/》、《生命中的时光/》、以及《每个人的天堂/》。
这六首歌不属于同一张专辑,但也曾共同出现在一张后来重新发行的精选专辑当中。
——百代唱片和后来的环球是皇后乐队几乎所有歌曲的版权方,乐队稍有知名度的歌,都以各种名目重新发行过至少十次以上,例如精选专辑、纪念专辑等等。
对于唱片公司来说,只要有价值,别说重新发行了,就算是把已经死去的人拉出来鞭尸也是再正常不过的行为。
这六首歌,每一首都堪称皇后乐队的代表之作,质量非常出色。
更加难得的是,经过小幅微调之后,六首歌完全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其中《每个人的天堂》和《波西米亚狂想曲》两首歌,是仅有的两首完整保留的歌,其它四首都有不同程度的精简。
砍的最多的《生命中的时光》只留下了一段副歌。
毕竟,作为一首单独的歌曲,和作为一首歌中的一段篇章,要求是截然不同的。
前者可以容忍完全相同、重复的段落结构,而后者则最好不要存在这样的做法。
在精简之后,再加上歌曲之间串联的段落,整张专辑的时长大约在二十五分钟左右。
至于未确定的原因嘛……
自然是因为《又一人倒下》和《嘎吱作响》两首歌之间串联的旋律还没有确定下来。
直接拼接虽然不至于说是完全接不上,但也会出现瑕疵。
在其它专辑里,这点瑕疵可以忽略不计,但对于《摇滚圣经》来说,任何瑕疵都是不能容忍的。
罗杰对着电脑,苦思冥想了半天,将一段新的曲谱录入软件之中。
设置了一番,点下播放键。
耳机中传来了一阵性感的低音,仿佛迪斯科舞曲一般的节奏,让人情不自禁想要跟着节拍,摇摆起身体。
不得不说,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让编曲的工作渐渐变得简单了起来。
导入曲谱,设置好每一件乐器的分谱,按下播放键,就可以立刻听到效果。
高端一些的设备甚至还可以选择音色和弹奏特点,例如力度是重还是轻,吉他是指弹还是拨片等等。
在过去,哪有这么容易
据说在早期的时候,编曲家无法确定歌曲质量好坏的情况下,要做的事情是召集一支乐队,先花上几个小时,甚至几天的时间排练,然后才能听到粗略的效果。
听了一阵,当乐曲进入到第二首《嘎吱作响》之后,只过了十几秒,罗杰就按下暂停,将进度条拖回中间,再次点下播放键。
足足听了十几遍,罗杰才摘下耳机,在稿纸上画了一个大大的叉。
找到一段合适的旋律,将两首歌串联起来,并不是一件简单的工作。
仅仅只是正在进行的这一段,罗杰就尝试了不下一百次,仍然没有找到一个满意的方案。
对于音乐来讲,偶然的灵光一现确实很重要。
但更多的时候,却是不断尝试、修改、再尝试、再修改,直到改无可改为止。
这项工作很枯燥,很乏味,也很累。
但这个世界上从来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躺赢,想要取得成功,总得付出点什么。
努力,不是成功的必要元素,而是基础。
罗杰很喜欢享受醉生梦死的生活,但在需要付出辛劳的时候,绝不会有任何犹豫。
…………
周末到来之前,西奥多搞定了和爱德华多教授的谈判。
在律师的见证下,罗杰和爱德华多教授签署了一份投资协议。
合同的条款大致和口头约定的内容相当。
爱德华多教授以的技术专利和五万美元的资金,注册成立一家公司,公司的名字就叫。
罗杰向投资100万美元,占据百分之二十五的股份,并且拥有未来五年,最多五轮rong的等比例优先投资权。
爱德华多教授担任的执行董事长,并以象征性的1美元年薪兼任ceo的职位。
至于总裁,由于业务规模极小,没有必要,暂时空缺。
除了杂七杂八的约束性条款之外,西奥多还为罗杰争取到了一项特殊的权利。
如果未来需要发行b类股票,需要经过罗杰的同意。在这一项决策上,不以按股份百分比划分的投票权为基准,罗杰拥有一票否决权。
这里所说的b类股票,可不是太平洋对岸的b股。
有些公司有rong的需要,但又不想让出太多的决策权,就会将股票分类发行。
例如a类股票每股10美元,b类股票每股100美元,但两种股票每股的投票权都是1。
也就是说,总资金相同的情况下,b类股票只有十分之一的投票权。
经营者只需要保留一定比例的a类股票,而将b类股票发行、交易出去用于rong,就可以以较低的代价,换取更多的资金。
这是很多大公司常用的做法,如谷歌、雅虎、微软、苹果等大公司,股票都分为至少两种,甚至更多种类,在股市上流通的,大多情况下是投票权较低的那一种。
只有一种股票,当然没这么复杂。
争取到这项决策的一票否决权,更多的还是为未来增加投资比例留下一个伏笔。
如果的发展达不到预期,当它不存在就是了。
但如果如前世的脸书那般成功,这一条款可以为罗杰争取到更多的投资机会,而这所代表的就是大笔的美元。
作为交换,爱德华多教授同样也为自己争取到了很大的权利。
除了必要的财务监督人员以外,罗杰不会在安插任何人手,日常经营全部由爱德华多教授负责。
除了股东大会以外,只要不对公司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罗杰不会插手具体的经营事务。
仅仅只是关于“重大损害”的定义,在合同中就罗列了上百条条款,有着极为明确的规定。
投资的事就这么确定了下来,对罗杰的生活和工作没有造成任何影响。
艾琳在为春假前的考试做准备。
安妮在录完了吉他的部分之后,带着米娅跑到南半球去度假。
胖子则忙着炒作订
第314章 慈善基金
“滚!都给我滚!”
洛杉矶的一栋豪宅内,一个黑人正在大发雷霆。
另一位年迈的黑人对此已经见怪不怪了,第一时间就退出门外。
老黑人刚刚躲出房间,“砰”的一声,一个玻璃杯砸在门框上,炸成碎片。
一片玻璃碎片划过一道弧线,射向旁边的一名中年白人。
白人下意识地躲了一下,却没有完全避开,额头上出现一道血线。
不过中年人并没有动怒,甚至连一个多余的表情都没有做出来。
“麦可,发脾气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白人不但没有像其他人那样躲开,反而靠近黑人身边,压低音量,开口道:“你现在要做的不是对自己人发脾气,是解决掉这个问题。”
“这帮该死的记者,艹tmd新闻集团!”
黑人嘴里骂出一大串f开头的单词,发泄了好一阵,才冷静了下来,“约翰,你办法多,告诉我该怎么办”
白人名叫约翰-布兰卡,是黑人的律师,经过十年代的两起版权案之后,约翰-布兰卡就成了最受黑人信任的人,信任程度甚至超过了他的家人。
“新闻集团的势力很大,根本不在乎你。所以压是压不下去的,只能想其它办法。”
约翰-布兰卡眉头紧皱,这件事严格来说不属于律师的工作范畴,而且很棘手,一个处理不当就会惹上天大的麻烦。
不过,看在美元的份上,约翰-布兰卡仍然在苦思冥想着解决的方法。
过了好一会,约翰-布兰卡开口道:“最好的方法是找个人背黑锅,这个人的分量要足够重,而且口风要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