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摇滚教父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黑色贝斯

    “这是你们的飞机吗”

    凯瑟琳-琼斯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好奇,看上去仿佛真的只是随口问问。

    至于心里是怎么想的,那就只有她自己才知道了。

    “这架飞机起码要两亿美元,我们可买不起。”

    罗杰摇了摇头,开口道:“租的,就从伦敦飞一次纽约,各种费用加起来差不多要60万美元。”

    许多航空公司对于买不起私人飞机,又不愿意和别人去挤航班的客户提供租赁服务,非常的方便。

    可供选择的飞机型号也很多,从小型的双人直升机,到乐队所乘坐的这架大型空客acj都有提供。

    和任何一件为富人阶层提供的商品一样,方便、快捷、再加上奢侈到极致的享受,其背后的价格也相当惊人。

    一般的小型飞机无法进行从欧洲到北美的长途航行,只有航程达到一万公里以上的大型飞机才能承担起这样的任务。

    ——伦敦到纽约的直线距离是6000多公里,但飞行并非直线,要避开某些禁飞区,而且谁也不会卡着航程的极限去飞,总要留有余地。

    在主流的型号中,能够承担这样远距离飞行任务的,以波音747和空客acj系列最为出名。

    考虑到前世波音几乎烂到骨子里的名声,在罗杰的要求下,乐队选择的是后者。

    基本租赁费用是按小时来计算,每小时高达2万美元,这个费用里边包含了机组成员的薪酬以及小费。

    除此之外,还有机场服务费、申请航线的手续费、根据乐队要求对飞机内部进行小幅度的改造等等,比如安妮要求的游戏机,这些也都要算钱。

    当然,由于是租赁,也只能进行对机体结构没有任何影响的小幅改造,比如添加指定的小型设备等等,要做大的手术那是不可能的事。

    杂七杂八的费用加起来,仅仅只是飞越一次大西洋,开销就足以让普通人破产。

    “那也很惊人了。”

    凯瑟琳-琼斯的语气中充满了羡慕:“我一年的收入都租不起一次,更不要说买一架。”

    空客acj这种大家伙,别说凯瑟琳-琼斯这样连好莱坞新人都算不上的家伙,就算是成名的大明星,也没几个人买得起。

    除了昂贵到极点的基本购置费用以外,单是每年的维护费,都够买一架便宜点的飞机了。

    那些有私人飞机的明星,大多是单引擎的小型飞机,即使如此,维持起来都很吃力。

    虽然私人飞机曾经一度出现在罗杰的计划当中,但罗杰打算买的,也不是这种堪称空中宫殿的玩意。

    没有上百亿美元的身家,买这玩意来摆谱,那不叫奢侈,叫脑子有坑。

    话说回来,好像在明星这个行业里,似乎还没出现过身家百亿美元的超级富豪。

    罗杰所知道的那些,上过明星富豪榜的“土豪”,无论是体育、乐坛还是好莱坞,似乎最有钱的一个,身家也没达到这个数字的一半。

    “买飞机那太遥远了。”

    罗杰摇了摇头,在自己的计划里,私人飞机的序列是很靠后的。

    哪怕单单只计算生活享受方面的大笔开销,作为一个土地情节很深的东方人,豪宅也肯定是排在第一位的。

    胡思乱想了一会,收回心思,喝光杯子里的酒。

    正打算再要一杯,却感觉到耳边传来一股热气。

    凯瑟琳-琼斯靠在罗杰的肩膀上,开口道:“我还没有试过在天上……要试试吗”

    或许是私人飞机的吸引力太大了

    哪怕是租的,也同样如此。

    这种要求罗杰怎么可能拒绝

    不但不会拒绝,事实上,对罗杰来说,这个邀请充满了吸引力。

    “隔壁就是卧室。”

    罗杰捏了捏凯瑟琳-琼斯的下巴,站起身,手臂微微弯曲。

    凯瑟琳-琼斯很自然地挽住罗杰的胳膊,跟着罗杰走进隔壁的休息室。

    尽情尝试了一番空中飞人的感受之后,随着飞机降落在肯尼迪国际机场,罗杰也告别了几名队友,坐上艾琳的车。

    上次返回纽约的时候,签约完成之后,两人短暂地小聚了两天,然后很快又分开。

    虽然时间不长,但也有快半个月了。

    “亲爱的,想我了吗”

    罗杰随手把行李丢到后座上,凑过去打算在艾琳脸上亲一口。

    结果却被女孩给推了一把。

    “别动!”

    艾琳板着脸,凑到罗杰的身上不停地闻着,像是某种犬科动物。

    “我




第293章的团队
    “注意安全。”

    罗杰冲着艾琳的背影喊了一声。

    女孩显然是知道自己和西奥多要谈工作,特意把空间留了出来。

    虽然嘴上从来都不说,但在生活中的种种细节上,艾琳体贴到了极致。

    等了不到半个小时,差几分钟到十点的时候,西奥多准时按响了门铃。

    跟在西奥多身后的还有四个人,其中一个是罗杰很熟悉的卡尔-瓦伦丁,粉丝组织的负责人。

    “罗杰,我给你介绍一下新的团队成员。”

    西奥多指向身后一个看上去三十多岁,有些秃顶的男性,说道:“这位是鲍德温-弗耶斯,负责媒体关系。”

    还有一个满脸横肉,一脸凶相的肌肉男:“皮埃尔-奥瑟,负责职业生涯规划。”

    “这位是米兰达-斯特里普,负责特殊机遇。”

    西奥多又介绍了一下另一位中年女性,最后指着卡尔-瓦伦丁说道:“虽然你们都认识了,但是我还是要重新介绍一遍,卡尔-瓦伦丁,负责粉丝管理。”

    除了年轻的卡尔-瓦伦丁之外,另外三人都显得其貌不扬。

    不过这又不是找女伴,工作能力出色、为人可靠才是最重要的标准,长相好看与否并不重要。

    “欢迎。”

    罗杰和几人分别握手,侧开身子,说道:“我们到里边去谈。”

    “喝什么”

    罗杰打开冰箱看了看,说道:“酒就算了,其它的只有清水和快乐水。”

    “清水就好。”

    其它几人都是第一次见面,没有贸然开口,西奥多代表众人说了一句。

    “斐济矿泉水,希望你们喜欢。”

    罗杰拿了几瓶矿泉水分给众人,在沙发上坐下,朝西奥多问道:“明天的活动准备好了吗”

    “已经确定了,在海豚酒店顶层的宴会厅。”

    西奥多连忙说道:“流程还是和去年一样,给粉丝们的礼物都准备好了,只等着你们签名。”

    乐队在纽约的大多数派对,地点都是安排在海豚酒店。

    合作过很多次,对这家酒店也没什么不放心的地方。

    “卡尔。”

    罗杰看向卡尔-瓦伦丁,问道:“明天有多少粉丝会来”

    “参与生日派对的有104人。”

    卡尔-瓦伦丁掏出一个笔记本,翻了两页,又说道:“还有一些粉丝没有受到邀请,但是也会来到纽约,预计人数在500人左右。”

    限制入场人数并不是为了省钱,而是为了确保不会出任何意外。

    倒不是说怕什么安全问题,而是人越多,就越容易乱,而且也很难照顾到每一个人。

    反而不如将人数限制在很小的范围内,既能让每一个粉丝都有和乐队近距离交流的机会,也更容易受到控制。

    至于没有受到邀请,不请自来的那些粉丝,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放进会场之中,哪怕仅仅只是出于安全的考虑,也没人敢做这个决定。

    极端的粉丝在哪个年代都不会少,这是必须要考虑的因素。

    像是约翰-列侬那样的悲剧,罗杰是绝对不会想要去体验一下的。

    鬼知道再死一次,还有没有重生再来的机会。

    “具体的安排你们去做,一会把完整的计划书拿给我。”

    罗杰没有在这个话题上继续纠缠下去,去年有过一次经验,再办起类似的活动就要轻车熟路得多了。

    说完这件事,罗杰又看向西奥多,问道:“关于乐队的发展,有什么新的想法吗”

    随着新团队的组建,肯定不会再像是过去那样粗放式顺其自然的发展,必然要有所规划。

    为明星做职业生涯的规划,是经纪人工作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

    虽然罗杰有自己的想法,但如果别人提出合理的建议,当然也不可能完全无视。

    原本刚刚来到这个世界时,罗杰以为自己有着前世的眼光,能一个人独立完成一切。

    不过两年下来,在无数次犯错之后,罗杰早就不再有这样天真的想法了。

    超越时代的眼光、出色的作品,只是成功的基础,而不是百分之百能够确保成功。

    就和任何一个顶尖的明星一样,能够在这个名利场中拼出头的,每一个人,背后都有一个庞大、精密的团队为其服务。

    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只有团队,才能确保足够的执行力和精确性。

    如果说过去,乐队的规划就像是游击队一样,想到哪做到哪。

    那现在,就必须逐渐朝“正规军”转型,要建立起一个长期的、行之有效的计划和体系。

    “罗杰,我想先问一个问题。”

    西奥多犹豫了片刻,开口道:“你对未来的定位,是以乐队为主,还是以个人为主”

    似乎是怕被罗杰打断,西奥多加快了语速:“我做过相关的调查,在乐队现有的粉丝当中,支持你单飞的比例高达百分之三十。另外还有接近一半的粉丝表示会关注你的作品,如果质量出色,也会继续支持下去。”

    两者相加的话,几乎可以达到百分之八十。

    这意味着如果罗杰单飞,损失的粉丝会很少,完全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如果考虑到分成等方面的问题,罗杰个人的收入比过去肯定要高得多。

    至少短期内如此。

    &nbs



第294章 重大的决策失误
    这方面的事情,罗杰确实不怎么了解。

    “这说明乐队的宣传出现了重大的决策失误。”

    皮埃尔-奥瑟的语速不快,说的很认真:“乐队宣传的重点,几乎都放在了专辑上,对于乐队本身的宣传严重不足,也就意味着知名度不够!”

    “重点宣传作品的好处很明显,因为喜欢作品而喜欢上乐队的粉丝足够死忠,具备相当强的消费能力,这也是乐队收入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西奥多接过话题,开口道:“但是缺点也很明显,乐队的知名度不够高,也缺乏浅层粉丝。虽然粉丝粘度很高,但数量太少。”

    两人这么一分析,罗杰也明白了过来,同时也意识到了问题在哪里。

    先喜欢作品,再喜欢乐队,看上去好像没什么毛病。

    摇滚乐队又不是流量明星,虽然也要卖人设,但不存在单纯靠人设吸粉的情况。

    但实际上却不是这么回事。

    很多宣称是某一支乐队粉丝的人,其实大多压根就没有听过几首这支乐队的歌,最多只听过几首流传很广的代表作。

    这些粉丝喜欢的是“这支乐队很红”,而不是“这支乐队的歌很好听”。

    这样的粉丝,哪怕是在摇滚这个相对硬核的分类里,也不罕见,而且还很多。

    在业内有一句话,叫做永远都不要高估歌迷的欣赏水平。

    虽然说音乐是一个带有强烈个人印记的“商品”,但只要宣传和推广做得足够出色,“喂啥吃啥”的歌迷并不少。

    对于绝大多数不那么硬核的歌迷来说,qiang花和ac/dc压根没区别,别人给推荐哪个,就听哪个。

    事实上,很多人成为一支乐队,或者某位明星的粉丝,原因并不是多么喜欢明星的作品,而是跟风,或者是装逼。

    前者多见于大红大紫的主流明星,后者则常出现在性手qiang之类大名鼎鼎,但却小众到了极点的乐队身上。

    以乐队的定位来说,主要目标肯定是要放在前者身上。

    这部分人的消费能力其实相当惊人,虽然比不上那些最死忠的核心粉丝,但也会为了拍照片发朋友圈之类的理由,去购买一张演唱会的门票。

    另外,根据许多娱乐公司的调查结果显示,几乎百分之九十的脑……粉,事实上都是“喂啥吃啥”的类型。

    这些人确实非常死忠,会去购买乐队的每一张专辑、追每一场演出,会在各种场合不遗余力地宣传乐队的好处,攻击一切说乐队坏话的人。

    但实际上,这些人压根不懂乐队的作品好在哪,又有什么缺陷,只会去复制别人的评论。

    “按照业内的主流标准,我们把明星分为a+到d-,一共12个等级。”
1...114115116117118...40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