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燃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奥尔良烤鲟鱼堡

    “人学姐帮忙是情分,也未必不是看好你……我们觉得,你要是努力一把,嘿嘿,突破学姐防线,到时候达成我们攻略学姐的梦想……还是很有希望的。嘿嘿嘿……”

    程燃自然跟这帮人懒得继续纠缠。

    ……

    没过几天,事情果然还是在校团委那边被打回来了。

    科大校团委负责此块工作的副书纪叫做贾正年,和学生会的副会长郑康关系不错,然后就有风吹到了贾正年耳朵这边,当然从和张静唱对台戏的郑康这里,听到的都不算是些什么好话。

    这事摆在台面上来说,还是科大少有的,大一的积极分子要创建学术类社团。而且还听说了这个大一学生是新生代表来着。意味着进校的时候很高,然而问题也就在这里。

    贾正年觉得,这不是个优秀学生正常该走的路子。

    一般优秀学生,要实在很优秀,那你就该是被一些老师相中,走学术专研路线,开小灶,参加各种学术项目,加入实验室,给一个有话语权的老师打下手以争取未来更好的发展,这才是“正道”。

    跑去自己成立协会本末倒置,反倒会影响学习。

    所以……不批。

    申请被驳回,看笑话的也就觉得这么个笑话果然落地了。

    学生会这边,郑康一系大感在张静这里扬眉吐气。

    面对张静,学生会会长也摇了摇头,“事情到这里就差不多了。老贾那边亲自否决的,而且还确实说了,成绩好就好好专心钻研去,别走岔道了。这事基本上定性了。”

    “你去给那帮大一的解释一下吧。能帮你的我也帮了,实在没办法。”

    汇报一下今天的行程,早上起来看阅兵。下午看了《攀登者》,好电影,是我目前看过最好的国产电影之一。推荐给大家,不必看网上那帮黑子的评论。

    此生不悔入华夏,来生还在种花家。

    再有,今日份的留言板公众号发出。昨天留言超过显示上限了,今天留言先到先得。




第三十五章 抱歉了,同学
    团委没有批,所以班里由程燃为首搞出来的天行社,就这么无疾而终。

    说实话石家勋还是暗中高兴的。因为毕竟这群家伙不搞社团了,把精力留出来,好好上课,或者最不济去报名参加个什么协会,也比要亲自搞一个协会得好。

    他倒是没有想过说他们会搞出什么幺蛾子,就是单纯觉得管理,组织活动这些会消耗很多精力,当然,普通学生也就放任自然了。但这里面不还有一个程燃么。程燃是个好材料嘛,可不能走偏了。

    但是看着整体班上不好的状态,低落,失望,那种没了他们罗斯柴尔德没对手了的寂寥,石家勋又觉得于心不忍,想着要不然还是安慰大家一下,毕竟以程燃为首的核心是班上的魂啊,可不能散了。

    所以这天的马哲课下了过后,石家勋就走进教室,看着围着程燃在诉苦的一群人,走了过来。

    “情况怎么样嘛……听说团委没通过”

    “石老师,可不是嘛……特么的神经病啊!”一个男生皱眉道。

    “哎哎……还是注意一下措辞。”石家勋道,其实这段时间和众人交集起来,还是没多少隔阂感,仿佛就像是回到当年大学寝室是一样的,而且程燃说大家把他当大哥,他是信的。

    “可不就是么,我章程都写好了,真个是事无巨细,查了大量资料,还采用了一些个国外社团的管理办法……请教了不少人,师兄师姐也都热心帮忙给出意见。人家学生会都有人帮我们,结果团委那边,凭什么直接就否定我们的付出”

    “可能是希望你们还是把心思用在学习上。”石家勋引导一下。

    “这不正是在用吗这协会成立,咱们就可以正大光明以协会名义邀请一些个牛逼的学长来讲课嘛,我们也是计算机学术类的啊,课余可以做一些各种各样的议题之类,拓宽我们视野嘛,这怎么不算学习”

    “这么说来……好像也是……”石家勋点头。

    “可人家怎么说,团委说我们不适宜成立,说相关兴趣协会已经有了,避免重复浪费。这能一样吗他们大概连我们的提交内容都没仔细看过。”

    听着周围人你一言我一语,石家勋有点为难了,首先是对所有人的热情有点意外,其次没想到已经准备得很充分了,这不是玩票的性质,不是心血来潮。

    “这个……如果连看都不看……确实是有点不合情理了……”石家勋皱眉。

    “是吧石老师,你是我们的指导老师,你能不能帮我们去跟团委交涉一下,总不好让大家心血白费吧”

    “嗯……”

    石家勋觉得不对啊,自己本来不是来劝慰众人的吗,怎么感觉说着说着,也对团委那边有些愤懑起来了。

    本来下意识准备推脱,这边没心没肺的王新博已经对众人开口了,“你们以为呢老石三天两头过来问咱们这个事,证明咱们的老石一直都是挂着这事的嘛……”

    “程燃说的没错,老石就像是我们一兄长,这事,大家不要着急,不是之前已经预料过有被驳回的可能性吗老石肯定有办法,咱们老石是谁啊科大计科院没有一个辅导员,能像老石这样对咱们了吧”

    “你们看计信三班他们那辅导员卢伟,说进学生宿舍闻到臭袜子味发脾气说跟猪圈一样,哪像我们石老师,只要发一句话,要检查,谁还不立马规规矩矩,别给老石找不痛快!”

    一大群人立即附和。

    这特么的……感觉很好啊。

    石家勋停顿了一下,道,“这样吧,我去跟团委说说。既然答应了做你们要成立协会的指导老师,我还是出个面吧。”

    “就说啊!还是老石够意思!”

    “老石你是这个……”有人竖起大拇指。

    “好了好了,好好上课,这后面我来想办法。”石家勋伸出手虚压,心头觉得怎么个又莫名其妙答应他们去说项了……他们协会没通过自己最初不是暗暗觉得高兴吗,这怎么又对他们心血的于心不忍,一不小心答应出面了……

    哎答应就答应吧。反正这种感觉也不坏。

    ……

    石家勋去了团委。

    但最终还是又出来了。

    走出团委办公室所在的逸夫楼,石家勋还拿着材料,却在旁边的花坛前坐了下来。

    他觉得有点累。

    其实团委这边和学校一些个高高在上的高层行政领域还是有区别的,更贴近于学生工作,而不至于如学校管理机关那般冷漠机械。所以石家勋最初时觉得自己作为一个辅导员老师,跟团委上面的老师,应该还是能说得上话的。

    但是很明显的,今天和团委的见面,暴露出了一个一直以来都存在的,只是多数人都没想过去揭开,但毋容置疑的对于他们这种基层辅导员来说普遍的伤疤。

    那就是他们既无法像是任课老师教授那样评职称,也无法享受行政干部的待遇,一个大学辅导员最大的希望,莫过于从全校几百个辅导员中作为凤毛麟角的突出者,被学校吸纳进入正式行政编制,否则这个职务基本上前景就是灰暗的,就只能转岗离职。

    而他低估了学校里行政层级的森严程度。即便贾正声只是团委的副书纪,但比起一般辅导员来说,那是挂着学校的行政职务,还是要高上一等。所以方才石家勋在里面,为自己那帮学生卖的面子,别人没买账。

    而且还顺带“半教育”了自己这个辅导员一翻,说别让学生走歪路,大一的首要任务不是越俎代庖的组织协会活动,而是好好的接受大学新生的生活,也顺带批评了一下他这个辅导员的监督作用。

    被训了。

    任务也没完成。

    石家勋出来,第一时间并不是觉得不好跟自己班那群人说,而是感觉到身为最基层辅导员的无奈和憋屈。

    所以连带着的,还有对自己前途的迷茫。

    缓缓起身,天行社那帮人还等着他回话。

    可自己又该怎么跟他们说呢

    石家勋苦笑。

    你们口中的“老石”,没那么强大……

    有时候一个辅导员的面子,也不过如此啊。

    抱歉了,同学们。



第三十六章 过不了
    2000年,十月底,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在首都召开,会议部署了“十五”期间科技工作的四个重点一是加强技术创新,为经济结构调整强大动力。二是加强原始性创新,增强科技持续创新能力。三是加快科技体制创新,推进国家创新系统建设。四是创造良好环境条件,加强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此后每年的科技工作会议,都有不同学科的科技成果出炉,然后在这往后十年,二十年。以及此前一穷二白的奠基时期,一并组成了一段中国走向近代化的漫长和艰难的历程。

    会议间隙,李太行教授遇到了同参加会议,来自清华的赵启光赵教授,作为同属推动“863计划”的成员之一,两人之间有些共同话题,而且双方的研究领域都有交叉,互相会通个气,甚至在竞争的层面上,还会彼此试探摸底。

    这位赵启光,亦就是当初跟清华十中招生组打招呼,要把程燃招入清华的那位,同时也是在得知程燃进入中南科大后,说了那句流传江湖的“李太行近水楼台,太鸡贼了”的教授。

    双方在一阵对相关领域和行业的意见进行闲聊,当中想起了什么,赵启光开口,“对了,那个叫程燃的,招到你们科大里面后,情况怎么样对相关领域的适应,还习惯吗”

    李太行愣了一下,半垂着眼睑,似乎在思索回想。

    赵启光没声好气,“就程飞扬的那个儿子。”

    “噢噢……”李太行这个时候才连连恍然,眯着眼睛道,“哎呀,你不说我还忘了……唉,你说这孩子吧,毕竟是孩子,进入大学后,有些收不住心了,逐渐也就没什么动静了,好像成绩实在普通……”

    “是专业不行还是怎么的要是发现专业不对,那就马上调整啊……”

    “不是专业不对,还是放松了……希望他自己能紧迫起来吧。”

    “那就太可惜了,所以说啊,当初应该来我们清华……”

    “是可惜啊,不过都一样,去你们清华,也要被退学……”

    会议间隙的交流时间是短暂的,两人很快分开,赵启光背过李太行往前走的时候,李太行冷嗤了一声。

    还惦记着自己圈里面的崽呢……也不看看我是谁,怎么可能让你赵启光得逞

    赵教授走进会议厅里,也是满心腹诽装摸做样的,都是千年的狐狸,你在那跟谁演戏呢不过这李太行真心太贼了,先不说挖了清华北大的墙角,现在又把人捂得严严实实的,很难找到机会啊……

    ……

    不过和赵启光在首都碰面的这场交谈,倒是给了李太行一个念头,确实是到目前为止,程燃也已经到了中南科大两个月了,情况到底是如何,还是不知道的,一方面他的确是忙,二来,他虽说是科大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但这两个月基本都没怎么回过学校活动,都在外面奔走,首都是呆得最长的,每天各种事宜压下来,不知不觉间科大的很多工作也就没有过问,自然有助理研究员在帮忙打理,而程燃在科大的情况,也就来不及过问了。

    不过程燃毕竟也是大一,离李太行所预想他规划的路线,还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这么想着的时候,突然程燃的电话就打了过来,这让李太行不得不觉得还真有些玄妙的巧合。

    说不定是自己的大脑能量太强,类似某种量子机制,影响到了科大那个小程燃,造成了说曹操曹操到的冥冥之中

    接起电话,李太行笑着慰问程燃在大学的情况,十万奖学金是不是落实到位了和程燃之间开奖学金的玩笑,似乎成了两人间一个特别的事迹。他当然也是知道程燃压根不缺十万块的。

    “老头子,你在科技部开会吧……很厉害啊,光是想想,就觉得是好大一座山。”

    “你抬头看山的时候,别忘记成为山的人也曾经这么做过,只是有的人一步一个脚印的爬上去,数十年如一日,回头就是一览众山小。做学问就是这样的。你在科大生活怎么样……如何……还适应吧……”

    “暂时还算适应……”

    “暂时”

    “……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商量了一下,想搞一个学术性的群体,内部竞争制,一方面可以互相鞭策学习,一方面也希望吸纳一些优秀的人进来,能够为成员彼此之间所需求知识进行支援和补充。”

    “噢……这是个很好的事情啊。要是我读大学那阵,有这么一个供大家学术交流的地方,肯定会扎进来汲取知识的。”

    “同时也不仅仅是这样……还准备扩展出去,利用科大的人才优势,更精准的和外部一些公司对接,引进一些设备,技术合作,甚至可以说成为一些公司的高校实验点……”

    “你想做的很大啊!这个事儿很好啊。”李太行脑海里电光火石,他可是见识过程燃的眼界视野的,换任何一个人跟他说今天这话,都还不是本科生了,就是研究生博士,他都会怀疑对方是不是在张口说大话的臆语。

    但是换电话里面的那个人,李太行就知道不会。光是他的身份,说和外部公司对接,和公司联合搞实验点,就绝对不是句空口白话。

    而实际上,这也未必不是李太行当初要把程燃薅进中南科大的本质原因。那就是程燃这样的学生,进入科大,在将学术资源变现,从外界攫取商业和社会资源上,能够比一些大学教授的作用还大。

    现在又听程燃说起他打算成立的协会的构想,李太行是本能的想到科技工作会议上遇到的那个清华赵启光,心想幸好中途截胡,没有让程燃拿给赵启光他们清华截过去,否则现在听程燃在那头汇报的,就是赵启光那个乌龟脸了吧。

    “这个相当好!大学生活要有意义,你们搞这个,我觉得就有意义。死读书要不得,我们更要把书给读活了,不光读活,还要与时俱进,还要眼光长远,程燃,你这么搞,我很欣慰……”

    “现在有个小小的问题……”

    “嗯你说要人还是要技术要设备人我这边能找到科学研究所的,如果你们想要教授指导,我给你们安排,保证有真本事……”

    “不是……”

    “那是什么!”

    “是上报到团委……过不了。”

    “……”
1...350351352353354...41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