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唐当奶爸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华光映雪
苏家二公子辩驳道:“可是父亲,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小妹经不得第三次折腾了,还是让我将这十几天盯着过去吧,只有看着小妹安然嫁人才能放心不是?”
“哼,怕什么?若是天意要你们小妹不得姻缘,你们守也守不住,早晚会出事。
杜家有贵人护佑,不会有事的,老夫相信,你们也要相信。
多余过去添乱,无事也惹出祸事了。”
两个儿子唯唯诺诺,不敢再坚持,苏家老大详细介绍了自己在杜家生活的见闻,并且说要在家里建个沼气池烧水洗澡。
苏老爷子一生操劳农事,对这些关系生活的器物最是感兴趣,不禁佩服这位杜驸马竟然也懂精妙机关术。
“可是,这竹管洗浴之事,乃是杜家私密,你贸然偷学仿制,有偷师之嫌,这等作为不可取。”苏老爷子训斥道。
苏大公子拍着胸脯道:“父亲放心,孩儿有分寸,离去前跟杜驸马打过招呼请示过,他还想画份图纸送我,我没要,有自信可以凭借一己之力仿制出来。”
“嗯,如此就好,你且去自行建造,建好了为父倒要见识一下。”
旁边的苏家二公子埋怨道:“大兄真是不识货,那杜驸马书画高绝,他要送你画卷为何不要?就算你不喜,拿去卖了也是一笔巨款。”
“去去去,咱们苏家是缺钱的人家吗?就不能想点正事,小妹出嫁的事情办好没有?”苏大公子没好气道。
“谁家不缺钱?没钱怎么给小妹办嫁妆?我掌管府中财物,等下你做什么淋浴别找我要钱就行。
还说什么去给那未来妹夫改一改不良习惯,现在看来,好像是你去被人家给改造了吧。”
你……我……
东北边境,扶余城内,杜荷收到了杜少清派人送来的加急信函,看到里面的内容,众人愣住了,灭国高句丽不能用大唐兵马?开什么玩笑?这怎么可能?
所有人里面,只有杜荷跟薛仁贵没有说话,反而陷入了沉思,良久之后,薛仁贵开口道:“杜神医这是想要效仿灭高昌之举,花重金买下高句丽呢。
真是天马行空奇思妙想,虽说这招数奇险,而且北方部族杂乱,不像面对西突厥那么单一,但如果真能借到兵马,仔细谋划未尝不能一战。”
杜荷豁然起身道:“我愿做特使,前去一一说服北方各族借兵过来,攻打高句丽。”
苏定方等人纷纷劝解,可耐不住杜荷坚持前去,毕竟他是杜家的人,可以借杜家商会的名义,而且大家来都来了,如果转一圈再回长安,未免有些将二代边境镀金的感觉,必须大战一场扬名立万才行。
“好,既然杜师弟坚持去促成一战,那我们这边就开始按照原定计划,暗中推波助澜,让高句丽吃下鱼饵,给我们制造出兵口实,一旦借兵成功,立即开战!”苏烈稳坐中军定计道。
众人热情高涨,都是跟杜家相熟的将门二代子弟,原本的长安发小纨绔,如今重聚一起建功立业,这种盛况绝对不多见。
第五百零六章 鱼饵是什么?(二合一)
高句丽西南有一座城池名叫卑沙城,之前为了冬捕的秘方,用卑沙城换给了大唐。
现如今卑沙城这座沿海城池归属大唐所有,但不同其他的城池交换,这座城池大唐仅仅对城墙以内和码头拥有所属权,除此以外的地方还归属高句丽的统治。
这也是当初能顺利谈成的原因,高句丽撤出了所有人口,留下一座空城给大唐,大唐拿来也没打算要高句丽的一城百姓,而是专门用作贸易港口城市。
在卑沙城囤积了大量的货物,然后全都对着高句丽和周边的小国家出口过去。
周边小国资源稀缺手工业落后,正愁买不来东西,所以对此举甚是欢喜,包括高句丽也一样,原本打算给卑沙城捣乱的,可随着贸易的展开,尝到了甜头,高句丽不仅没捣乱,还大力支持自己的商人去往卑沙城行商。
卑沙城里面,随着时间的推移,被大唐囤积的货物越来越多,本就是不太大的一个城池,差不多小半年时间就给堆满了。
这里面数日用品最多,其次就是大唐精产的上好白盐,另外还有约莫一成从南边海运来的大米粮食,看似寻常之物,却是经过杜家商会筹谋已久,全都是高句丽紧缺的物资。
特别是那白盐,在这个食盐产能极其低下的年代,盐铁可以说是比粮食都金贵的战略物资。
当然了,大唐自从有了杜少清给的制盐术之后就没有这个问题了,不过盐铁技术是最高机密,别国没有,依旧缺盐。
这天卑沙城一个商人在经过城门的时候,碰到了一个杜家商会意外翻车的货车,里面滚落出一批明晃晃的刀剑兵刃,这东西的扎眼程度,甚至超过了真金白银。
不过这一幕很快被运货的伙计掩盖过去,看到这个的人寥寥无几,同时对外宣称车上只是普通货物。
可真的是普通货物吗?我们都看到是精良兵器了,这不是欲盖弥彰嘛。
随后的一段日子里,不断的有类似场景出现,有人看到大批运铜钱,有人看到大批运粮食,还有人看到运食盐等等,甚至有传言说卑沙城几乎没有日用品了,食盐快堆满了整座城池,足足够整个高句丽吃上五年不缺盐。
这个消息渐渐的传到了高句丽王宫,大对卢渊盖苏文心头一紧,大唐想做什么?大批量往卑沙城运盐铁?不是铁锭而是兵刃,还隐晦的运粮,下一步是不是就要增兵了?这是要对我们高句丽捅刀子呀。
很快召集了心腹文武商议对策,到底该如此应对。
有些个性子急躁的大臣说道:“大对卢,卑沙城里据说货物堆满了整座城池,这就像是在我们家门口放了一大批财宝,谁见了不动心?
要不我们直接派兵抢了回来,别的不说,仅仅里面的食盐一项,就能当我们高句丽十年收入。”
“抢回来?我们高谷丽不是劫匪,那卑沙城现在归属大唐了,咱们公然去劫掠,大唐势必要兴兵复仇,到时候谁来抵挡?你去吗?”有人大声反驳道。
说劫掠之人不说话了,倒是有人建议说,让手下兵马脱下军装假扮劫匪,被同僚像是看傻子一样忽视了,在你高句丽境内出现上万计的劫匪?大唐是傻子吗?那么好骗?
另有一人说道:“自从开设了卑沙城作为通商港口,我们高句丽的商人立刻活络起来,卑沙城的商品无一不是百姓缺少之物,以前有价无市的货物变得寻常起来
可以说这座城池大大繁荣了我们高句丽的经济,如果我们对卑沙城动手,无异于杀鸡取卵,即便是偶然得了一丝财富,却于长久也不曾有任何益处。”
这人的话让人深思,好不容易高句丽百姓能够挣点钱了,不到一年时间就切断这条商路,的确不是治国正道。
“是啊大对卢,卑沙城不能动,有了这座城池,大唐很多货物都从海上运来,然后经过我们的国境往北边各部族售卖,咱们通过高额的过路税就养肥了沿途的城邦军队,如果没了卑沙城,这些好处立时就没了。”有一位将军也反对道。
众人渐渐不再争执了,都看向了大对卢渊盖苏文,很显然,蛮干攻城的一方被说服了,还是这样长期养着卑沙城的合适。
坐在首位的渊盖苏文面沉似水一言未发,他当然知道开放一个通商口岸对自己国家大大有利,但他更明白大唐那位皇帝的野心,绝对不比二十年前那位隋朝大业帝小,甚至远远超出,从大唐攻灭东突厥就能看得出。
给自己手下的情报官员使了一个眼色,对方取出了一份数据递了出来,同时朗声对百官说道:“诸位,大家似乎忘记了,不是我们主动想要如何如何,而是现如今卑沙城发现了异常,引起了我们的警觉。
卑沙城好端端的通商口岸,不安安稳稳的做买卖,怎么开始囤积军械跟粮食了?这些东西,大唐会是向我们高句丽出口贩卖的吗?”
这么说,对方是在囤积军用物资,准备是时机进攻我们?
所有人都吸了口凉气,自从二十年前那个王朝三征高谷丽失败之后,中间平静了二十年,四周邻国,无论大小都不敢都高句丽主动进犯,难不成大唐想要卷土重来,踏上隋朝的旧路吗?
高句丽大将乙支文德沉吟道:“大对卢,此时或许有蹊跷,卑沙城地处海边,大唐所占据不过是一座干巴巴的城池,连驻军都少得可怜,更何况他们的海军羸弱,所以卑沙城从军事角度来看,根本不可能成为进攻我们高句丽的跳板。”
渊盖苏文点头道:“此事也正是我所疑虑之处,不过大唐从不做无用之举,定然又是他们的阴谋诡计。”
“或许,他们就是想要出其不意的偷袭呢?毕竟囤积兵器粮草乃是绝密,被我们无意中探得,大唐还不知道已经走漏消息呢。”有人猜想道。
偷袭?偷袭哪里?靠他们的海军吗?
种种疑问浮现在百官心头,朝堂上议论纷纷。
渊盖苏文按下众人朗声道:“大唐会如何动手我们不知,但有一点是绝对没错的,那就是大唐亡我之心不死,是绝对不会坐视高句丽一天天变得强大的。
卑沙城通商虽然好处多多,可还有人传言,说大唐趁机从我们敛走钱财,在吸我们高句丽这种穷弱小邦的血。
还有人猜想,大唐看到了我们越来越富裕,这种富裕也是他们带来的,他们故意如此,是想等待时机把我们养肥了,到时候好直接宰杀吞并。”
什么???
渊盖苏文的话像是一锤锤重击,敲在所有人心头,这种事情太荒谬了,也太可怕了。
“总归一句话,大唐对我们不怀好意,所以我们必须有所防备。
不管他们调集军械粮草是图谋什么,想要破局,那么打掉他们的准备即可,卑沙城本就是我们的地盘,重新拿回地盘天经地义。
至于说开战大唐?既然早晚要对上,那不如就在此时,也好过日后大唐举起屠刀的时候才悔悟的好。”
渊盖苏文是个天生的领导者,一番话说得滴水不漏,高句丽朝堂上瞬间沸腾请战,谁都不想看着自己的国家被他国吞灭,那个时候大家都是人家待宰的羔羊,都是阶下囚。
乙支文德坚韧道:“高句丽乃是东边大国,二十年前的隋朝强盛如斯不依然被我们拒之门外?现如今西面的唐国立国短短二十年,国力还不如前隋,想灭我高句丽,痴人说梦!”
“好,既然如此,乙支将军就去调兵,秘密西行,趁着大唐不备,一举拿下卑沙城,吃下所有物资,切断他们从海上来的援军,然后留人防守,将军转道北上去辽东城坐镇,以防大唐集结大军进攻复仇。”
渊盖苏文拍板定计,准备先发制人,而且散了朝会之后,他还跟几个心腹武将密议,倘若扛住了大唐复仇的波浪,那么有卑沙城所有物资做支撑,高谷丽就可以顺势抽出几万兵力横扫东边的百济跟新罗,一统半岛才能成为真正的东边强国。
如果做不到这些,就永远扛不住强盛的大唐,早晚要被覆灭。
有道是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再次伐战。
庙堂上的谋划是胜负的关键所在,高谷丽看到的,恰恰是大唐一方想让他看到的,不明真相的高谷丽君臣做出误判,行动却正中大唐下怀,这卑沙城就是扶余城苏定方杜荷他们故意给出去的鱼饵,只有高句丽吞下这鱼饵,大唐一方才有出兵理由,同时也有去跟别国借兵的理由。
几天之后,卑沙城沦陷,重新回到了高句丽人的手中。
这一切好像发生的十分突然,却又像是双方计划好的一样,进攻一方行止有度大军突袭,速战速决。
防守一方,卑沙城头上区区千余士兵,瞭望到高句丽大军呼啸而来的时候,就开始示警,然后紧闭东边城门,象征性的放箭落石什么的防守了一下,很快就悄悄从西城门溜走,一路直奔码头。
卑沙城西面海边停着贸易运输船,摇身一变就成了运兵船,将大唐的士卒全都接走,整个卑沙城防守战里面,大唐一兵未损丢了城池。
看到战果之后乙支文德都愣住了,什么情况这是?大唐士卒什么时候变成望风而逃的做派了?他们的血勇之气呢?不是说他们是当世最精良的士卒吗?
“不好,中计了!速速撤出城去,派人清点查勘城中的货物,一旦有异常,速速来……”
不等乙支文德军令说完,城中一声轰鸣,震得城墙都有些摇晃。
所有高句丽的士卒全都脑子一片空白,怔怔的看向了声音来处,只见一片黑烟火起,很快就像是秋风卷落叶一般,大火伴随着海风,整个卑沙城变成了火海。
乙支文德傻眼了,带着手下士卒仓皇逃窜,可即便撤离的迅速,在这场大火焚城里面,高谷丽还是白白损失了五千兵马,而且都是精锐,让这位高句丽的铁血大将痛心不已。
“速速给大对卢发文,我军中计,战损五千,卑沙城被焚,一无所获,据此推测一切都是唐人的阴谋,故意设圈套引我们前来。
但他们绝不会无故止步于此,这只是个开始,为防大唐兴兵来犯,我等将会继续前往辽东城驻防。”
旁边的副将看着眼前的一片废墟问道:“大将军,这卑沙城该当如何?是否继续派人驻守?”
“一座废墟之地,已经没什么价值了。
派个千人队驻扎在码头,防范对方的软脚海军从此地上岸偷袭我们即可,大战在即,我们没有太多兵力放在这等无用之地。”
乙支文德是个能打硬仗的好将军,但对于大唐海军的轻蔑,让他在后面的战争中后悔不已。
得到消息的渊盖苏文也纳闷了,大唐做这一切为了什么?
如果是为了跟高句丽开战,那么直接从西面开打就是了,主动让出卑沙城做什么?留下卑沙城还可以作为海军登陆的港口,有百利而无一害才是。
任凭他想破脑袋也不会想到,大唐会不打算动用自己的军队去打仗。
当然了,想不通的时候,渊盖苏文也不会去费神多想,防守好就是了,他最关心的倒是卑沙城的货物,不是说盐铁堆满了吗?大唐这么大的手笔?用一城池的盐铁来换高句丽几千士兵的性命?
看到军报他才知道,全都是圈套,哪有什么盐铁?人家是主动弃城而去的,怎么会留下物资给对手?
“可恨,就知道大唐见不到高句丽富强,这是阴谋用此断了我高句丽富裕的路子,真是卑鄙。
不过让人奇怪的是,你既然怕我们强盛了,之前不开放这里不就行了,为何要兜个圈子?”
渊盖苏文跺脚骂娘,猜不到大唐皇帝的做法,他还不知道这次是一群年轻人在推动,年轻人总是天马行空路子野的,连对手是谁都不知道,当然要步步被牵着走。
与此同时,得知卑沙城被毁的消息,杜荷也从扶余城出发北上了,第一站就是距离扶余城最近的契丹部族。
第五百零七章 如此契丹(二合一)
契丹王十分隆重的将杜荷迎了进去,不是因为杜荷这个扶余城副将的身份,而是因为杜家商会的影响力,在东北诸部族里面,谁不知道杜家商会?可以说,所有人都靠着杜家商会一天天富裕起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