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行三国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庄不周
葛生等人大喜。人比人,气死人。他们为了能吃饱饭,不知道费了多少心血,收获却依然有限。孙策一到,什么还没做,陶谦就送来了二十万石粮食。葛生毛遂自荐,我要为将
第354章 心病
车门打开,荀攸伸出手,将辛毗拽了上去,又迅速关上了车门。
车里很宽敞,前半部放东西,后半部摆着一张榻,可供两人并排坐卧。中间摆着一张案,既可以伏案工作,也可以吃饭。离前面比较远,两人凑在一起小声说话,前面的车夫也听不到。
何颙躺在卧榻上,拥着被子。他很瘦,但精神还早,看到辛毗时,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佐治,你应该运策帷幄,决胜千里,怎么做起细作来了。”
辛毗摇摇头,把自己的经历说了一遍,还特地提到了赵俨。何颙没见过赵俨,但他知道赵俨是颍川年轻一辈士子中的佼佼者,听说他依附了孙策,而且死心塌地,比他听说许劭被孙策骂得吐血时还要吃惊,花白的眉毛皱成了疙瘩。
荀攸关心的却是三关得失。“佐治何不助刘勋夺回三关,反而到宛城来了”
辛毗哭笑不得。“孙策兵不血刃而取三关,刘勋、黄猗已经吓得乱了阵脚,我想去汝南联络诸家,接应他们,先来南郡看看形势。本以为南郡被祸最烈,会有人待机而动,可是看了一圈下来,居然没几个人愿意和孙策为敌。他们要么是被孙策打残了,要么是被孙策收买了,斗志全无。”
何颙一声长叹:“有实力的贵戚子弟舒服得太久了,早已没了血性。有血性的士人却被孙策接连摧残,有心无力。南阳,已经不是我熟悉的那个南阳了。”
“先生回家看了吗”
何颙摇摇头。“我们刚到宛城,听说城里有个启蒙堂,我想去看看,没想到会在这里碰到你。”
“我也想去看,可惜没门籍,进不去。”
何颙皱起眉,看看荀攸。荀攸想了想,说道:“无妨,佐治,你在这儿陪着先生,我去去就来。”说完,推门下车。辛毗没吭声,他认识荀攸,但并不觉得荀攸有什么过人之处。荀攸三十多岁才出仕,而且是沾荀爽的光才当了黄门侍郎。
“佐治,你别小看公达。”何颙看出了辛毗的不以为然,提醒道:“公达深密有智,经权达变,有良平之智,且擅长兵事,若盟主能以他为军师,与荀彧一内一外,孙策不足论。”
辛毗很吃惊。何颙对荀攸的评价太高了,居然能和荀彧相提并论。荀彧可是荀家年轻人中最才气的,被何颙赞为王佐之才。只不过因为他母亲出自唐氏的缘故,这才受到士林排斥,名声不显。荀家连续出了一个王佐,又出一个良平之才,是不是有些过了
见辛毗不信,甚至有质疑自己眼光的意思,何颙便将荀攸的三策说了一遍。辛毗听完就沉默了,眼中露出些许懊丧。他对何颙躬身一拜。“论识人,伯求先生不亚于郭林宗。若我在长安,亦做不到如此从容。”
何颙凑在车窗上向外看了一眼。“你如何评价这三策”
“上策就是上策,只可惜盟主不能行。依我看,倒是下策最有可能成真。”
何颙一声轻叹,眼中忧色更浓。
过了一会儿,荀攸的声音在外面响起。“先生,邯郸子叔来了。”
何颙愣了一下,随即大喜,挣扎着要下榻。车门打开,邯郸淳走了进来,抱拳施礼,大笑道:“何伯求,你来得正好。到了这儿,你就不用担心了,安心住上半年,保证你什么事也没有。”
何颙很惊讶,看看荀攸,又看看邯郸淳,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荀攸站在车外,轻声笑道:“先生,进城
第355章 被嫌弃的名士(有空来潜水打赏加更)
颍川有两位对古文字有研究的学者,邯郸淳之外,还有一位叫胡昭。
邯郸淳是前辈,胡昭是后起之秀。
和邯郸淳成名已久,也乐于入世不同,胡昭虽然年轻,却天生是一位隐士,年近三十,却对仕途一点也不热心,多次拒绝州郡的召辟。袁绍出奔时,何颙曾经跟他说过,从汝颍招引名士时,最好能将胡昭请过去。现在胡昭出现在南阳,大出何颙意料。
辛毗凑到何颙耳边,低声说道:“胡孔明在冀州时间很短,说是无意为官,盟主也不得已,只好让他走了。只是不知道他为什么会在南阳,我也是刚知道。”
何颙很生气,脸色泛起潮红。正准备说话,张仲景从里面走了出来,一见便道:“伯求先生,大悲大恐对你都没什么益处,天下事有待先生处多矣,先生当为天下人爱惜自己。”
何颙忍不住“噗哧”一声笑了。“仲景,你是不是拜邯郸子叔为师了,这么会说笑我已是一把枯骨,哪里还担得起天下这么重的担子。”
“我虽然没有拜邯郸先生为师,却也常去学堂听讲,有时候得闲,还请他过来说话。”张仲景哈哈大笑,扶着何颙上了台,一手便搭在了他的脉门上。将何颙扶得入座,他就松了手。“先生脉相浮而细碎,是体弱多虑所致,正该多与邯郸先生多往来,听他说些趣事解颐。”
“天下多事,我哪里还有心情听他说笑。”
“不然,天道自然,阴阳转换,大乱往往是大治的前兆。譬如这南阳,先生以为是大治还是大乱你能想到几个月前杀得天昏地暗,人人惶恐,不知是否有明日”
何颙垂下了眼皮。他与荀攸从长安一路走来,已经见过不少人,听了不少与南阳有关的事,知道南阳去年虽然乱了半年,年底还有一场大战,开春之后却很平静。虽说世家豪强们吃了苦头,不少人举家外逃,但孙策没有再杀人,也不是所有的世家都逃亡,有相当一部分人选择了和孙策合作,看起来前景还不错。
如果说世家豪强是喜忧参半,那普通百姓却受益良多,喜事一桩接着一桩。眼下的南阳也许算不得大治,却也算不上大乱。如果不带偏见,何颙甚至应该为孙策下一个能吏的评语。按照他这样治理下去,南阳很快就能恢复繁荣。
可也正因为如此,他才更加担心。时间拖得越久,对袁绍越不利。
周瑜一直站在一旁,此刻不紧不慢地说了一句:“伯求先生,我想请教一个问题,可以吗”
何颙的眼皮跳了跳,缓缓地吸了一口气,屏息片刻,又慢慢的吐了出来。他抬起眼皮,打量着周瑜。周瑜与孙策一样年轻,但他们不是同一类人。周瑜出身世家,他不仅是士人,而且是士人中的佼佼者。他说话的份量绝不低于辛毗、荀攸等人。
“将军有什么话,直说无妨。”
“先生一生奔走,为的是天下苍生,还是袁氏”
何颙眉心微微蹙起。他抚着干枯的胡须,沉吟半晌,却没有说话。
周瑜接着说道:“就算先生是为袁氏也不矛盾,孙将军继承袁将军遗志,说起来也是袁氏一脉。他与袁本初并无深仇大恨,只不过用的方法不同而已。天下大道万千,条条可通洛阳,何必一定要从邺城出发多一种尝试,就多一点成功的机会,为什么不能彼此相容他山之石,可
第356章 挖根基
何颙也很郁闷,但他并没有拂袖而去,坐在廊下想了好一会儿,决定住下来看看再说。这一路走来,他看到了新鲜事太多,已经有一些免疫力了。
辛毗求之不得。他早就想进内城看看,却一直没机会,今天不仅进了内城,还能在内城住下来,就算何颙肯走,他也不肯走。
过了一会儿,有两个护士走了进来,其中一个大约四十多岁,身材高大粗壮,脸色黝黑,看想来像是常年种地的农妇。站在何颙面前,她一点也不怵,反倒有些怒气。身后一个年轻些的女子,二十出头,面皮白静,神情也恭敬得多。
“你们的药是自己煎,还是我们帮你煎”中年护士大声说道,嗓门很洪亮,气势逼人。
荀攸正要说话,何颙摆手道:“公达,就让她们帮忙吧,麻烦了你这么久,不能再耽误你做正事。”
中年护士撇了撇厚厚的嘴唇。“生死不是正事”
何颙语噎,一时竟不知道如何反驳这个看起来很粗鄙的妇人。张仲景忍着笑,摆摆手。“好了,莫护士长,不可对病员无礼。”
中年护士缓了辞色,询问了何颙的情况,一一记在手中的纸上。又关照了一些注意情况,这才让那个年轻护士拿着何颙的药出去煎煮。过了一会儿,那年轻的护士推过来一张轮椅,放在何颙面前。张仲景也安慰了何颙几句,让他安心住着,放松心情,最多半年时间就能将他调理得和以前一般强壮,告辞而去。
周瑜公务在身,和何颙寒喧了几句,约好时间再谈,给了何颙一块能够自由出入内城的令牌,也走了。
辛毗关上房门,坐了下来。何颙沉着脸,眼神忽而凌厉,忽而沮丧。荀攸一声不吭,静静地坐在一旁。过了一会儿,何颙一声轻叹:“公达,佐治,你们注意到没有,这妇人会书写。”
辛毗点点头。“她们用的还是纸。”
荀攸沉默不语。何颙抬起眼皮看看他。“公达,你怎么不说话”
荀攸笑笑。“先生和佐治都看到了,我没什么好说的。”
何颙沉下了脸。辛毗心中暗笑,就这么点东西,他和何颙都说了,难道荀攸还会有更多的发现何颙为了让能荀攸扬名,真是不遗余力啊。
荀攸沉默片旋,不紧不慢地说了一句:“先生,那个姓莫的护士长问的几句话很简洁,但是方方面面都照顾到了,极有条理。她一边问一边在纸上写,也是寥寥数字,甚至只是一些符号。我看了一下,那张纸上画了一些方格,可能是统一格式。”
辛毗一惊。“你是说,她们所做的这一切都是有章可循的”
“应该是。”
何颙拍了拍轮椅的扶手。轮椅很新很干净,看不到一丝污垢。上面垫着薄薄的褥子,也洗得很干净,还有淡淡的皂角香。“去郡学,看邯郸淳在忙些什么。”
荀攸劝道:“先生,不用这么急吧,你赶了这么远的路,太累了,休息两天再说也不迟。”
“不行,不搞清楚他们在干什么,我休息不好。”
荀攸无奈,只得和辛毗一起将何颙抱上轮椅,推着出了门。他们都已经坐过新式的四轮马车,可是看到这轮椅的轻便灵活,还是忍不住交口称赞。
出了本草堂,向西走了不远便是郡学。今天天气好,阳光灿烂,邯郸淳就在院子里讲课。一群士子三五成群,或在廊下,或在院中,有的托腮出神,有的听得入神,连连点头。看到何颙三人进来,有人转身看了一眼,又将目光转了回去,大多数人却连头都没回,看起来这种事并不罕见。
第357章 入魔之症
何颙耐着性子等邯郸淳上完课,跟着邯郸淳来到他的书房,还没坐好,就沉声道:“子叔,我觉得你这么做不妥。”顿了顿,又加重语气重复了一遍。“非常不妥。”
邯郸淳没搭理他,让一个学生送来一些茶水,摆在何颙面前,也没让何颙,自己先端起来了喝了一口,这才长长地吐了一口气。他放下茶杯,指指四周堆积如山的竹简、拓本,还有案上的文稿。
“伯求,我也好,孔明也罢,就是一个书生,想研究点学问,不关心你们所说的天下大事。待会儿我还要去上课,晚上才有时间陪你们说话。你可以在这里看书或者拓本,也可以一把火替我烧了。”他走到门口,又停住脚步。“如果你们觉得这也有危险,我觉得你们的天下不过是一场虚幻的梦,不要也罢。”
“你说什么!”何颙厉声喝斥。“就是你读圣贤书的结果”
“我现在读的不是圣贤书,是历史。”邯郸淳微微一笑。“伯求,你们言必称三代,可是你对三代了解多少这些不过是春秋之后的文字,我们认得的不超过三成,如果连这一点都不敢面对,你还有什么资格提三代”
“照你这么说,六经皆伪”
邯郸淳深深地看了何颙一眼,又退了回来。“张仲景去洛阳白马寺,请回来几个胡人,他们有一种与我们不同的学问,称为佛学。何为佛觉悟者为佛。何为魔痴迷不悟者为魔。你啊,就是魔。”说完哈哈一笑,扬长而去。
何颙气得捶案大怒,案上的杯盘雀跃不已,正如邯郸淳得意的笑声。辛毗、荀攸连忙劝慰,见何颙面色苍白,气喘如牛,瘦弱的胸膛上下起伏,额头汗出如浆,两人吓了一跳,连忙将何颙推回本草堂,派人请张仲景来。张仲景闻讯匆匆赶到,一看何颙的样子,很是意外。
辛毗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又问道:“真有这佛魔之学”
张仲景一边给何颙把脉,一边说道:“那些胡人就在本草堂,你要是想见的话,我可以帮你约他们。不过他们的学问和老庄有相似之处,你们未必喜欢。”他收回手,扒在何颙的嘴,看看他的舌苔,又说道:“依我看,邯郸淳说得也没错,你这的确是入魔之症。”
“你说什么”何颙瞪起眼睛,挺起身子,一副要与张仲景拼命的架势。
张仲景不以为然。“你看,连医家的话都不听,你不是入魔是什么你们推崇圣人,可是圣人也不是说勿意、勿必、勿固、勿我,你想想看,你占了几条若是圣人在世,恐怕不是用竹杖敲你小腿的事,要打断你两条腿才行。”
何颙愕然,死死地盯着张仲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牙关咬得咯咯响。
张仲景站了起来,对荀攸使了个眼色。“把他的发髻解开。”
荀攸看着何颙,何颙呆痴痴的一动不动。荀攸见状,也不敢违抗张仲景的吩咐,解去何颙头上的冠,又解开他的发髻。何颙与邯郸淳年龄相近,白发却比邯郸淳多,而且发质干枯,稀稀拉拉,只剩下一个小髻。相比之下,邯郸淳的头发不仅浓密,还有大半是黑的,即使是白发也有光泽。
张仲景抬起手,在何颙的头顶轻轻敲了两下,转身走了。荀攸和辛毗面面相觑。这就走了正在这时,何颙忽然长叹一声,整个人都放松下来,一阵冷汗透体而出。
张仲景的声音远远地传来。“请护士来帮他擦身,换一件干净衣服,
第358章 人才(一梦镜花影打赏加更)
与孙策了解的情况不同,当初陶谦送四千丹阳兵给刘备,并不是想拉拢他。
青徐诸郡中,平原郡是最西侧的一个郡,直接与冀州接壤,连郡治都在黄河之北。守住了平原郡,就是守住了青州。守住了青州,也就守住了徐州。刘备的作用非同小可。
但当时刘备没什么兵。他虽然是公孙瓒的同门师弟,据说关系也不错——至少刘备是这么说的,但公孙瓒不仅没有让刘备做青州刺史,也没有给他多少兵。除了平原郡的郡兵,刘备当时麾下只有步骑不足两千人。平原郡的豪强看不起刘备,甚至有人想刺杀刘备,刘备别说守住平原郡,连性命都有危险。在这种情况下,刘备当然要向田楷要人,但田楷没人,两人因此闹得不怎么愉快。后来还是陶谦主动提供四千丹阳兵给刘备,才把这件事解决了。
提供这四千兵的目的是让刘备有能力守住平原郡,让这些人听刘备的话自然是第一步。为了能让刘备收服那些将士,陶谦不仅将这四千将士的家属都送到了平原,还断了他们的钱粮供应,其实这些东西还是陶谦提供的,只是由刘备转个手,让刘备做人情罢了。
招募来的兵图的就是钱粮,谁给他们饭吃,谁给他们发饷,他们就跟谁。在陶谦的积极配合下,刘备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收服了人心。
没曾想,刘备接受了袁绍的任命,背叛了联盟,而且中间人是陈登。
孙策将信将疑。这和他了解的历史不同。在他看来,陶谦依然有挖公孙瓒墙角的可能,只是没摆在明面上,毕竟刘备还在平原郡,并没有到徐州。要不然田楷也不会这么好说话,早就翻脸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