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策行三国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庄不周

    司马懿没吭声。他也有些后悔。司马防为人刚正,却不通权变,所以这辈子在仕途上只能守成,无法进取。让他做选择的确是为难他的,按照他的想法,自然是依附蜀王曹操更好。曹操已经占据了益州,如果再得到凉州人的支持,控制关中和并州,就有了和孙策较量的机会。他与曹操关系也好,当年曾选拔曹操为洛阳北部尉,有这样的交情在,再加上劝说凉州人结盟的功劳,司马家的前途不会差。

    可是他不甘心,尤其是看到了法正之后。曹操先用戏志才,再用法正,可见相对于彬彬有礼的世家子弟,曹操更喜欢心性邪辟的寒门子弟,就算他依附曹操,将来也很难超过法正。

    一辈子屈居法正这样的人之下,想想就心寒。

    “二兄,你想过去吴国吗胡孔明在南阳郡学任祭酒,有他引荐……”

    司马懿摇了摇头,打断了司马孚。“不行,至少现在不行。”

    “为何”

    “孙策刚刚轻取冀州,袁谭俯首,刘备望风而逃,田丰、沮授入幕,关羽被俘,孙策春风得意,哪里会在乎我纵使要投,亦当奇货可居,方能博得青眼。况且……”司马懿沉吟良久。“行百里者半九十,纵然孙策十七道的棋局天下无敌,十九道的棋局能不能胜任,尚在两可之间。若是其才不能胜任,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现在去投,岂不可笑”

    司马孚微微颌首,觉得司马懿说得有理。过了一会儿,司马懿又道:“叔达,你找机会去拜访一下杨修,向他打探一下子华(司马芝)的消息。”

    “子华前两天不是刚收到他的书信吗”

    司马懿瞥了他一眼,似笑非笑。“书信在路上耽搁了,还没到,所以我们很关心。”

    司马孚愣了片刻,随即明白了司马懿的用意。“行,我马上就去。”

    “叔达,”司马懿揽着司马孚的肩膀,进了屋,低声说道:“见到法正,你不妨……”




第2270章 润物无声(求保底月票!)
    法正一手扶着案缘,一手支着额,手指在酸胀的眉心轻轻揉着。

    案上摊着一大摞纸,纸上写着一条条拜客记录,不少记录都用朱砂进行了圈划标注,一个接一个的圈,一个绕一个的圈,让人眼花缭乱,眩晕欲呕。旁边的地上还有一摞纸,是杨修与人对弈的棋谱,黑白相间,玄妙难知。

    记录是完整的,但找不到什么破绽,山子道、王九真,每一个与杨修对弈过的人都查过了,看不出有什么疑点,时间也不太对得上。棋谱不全,这些棋谱都是法正与杨修对弈,对虐得体无完肤之后才派人记录的,名为监视,实际是想偷师,却没想到这里面会藏着什么秘密。眼下翻出来仔细查阅,也没看出有什么问题。

    现在看来,这条路似乎不通。只是考虑到棋谱并不全面,暂时还不能断定。

    还有谁法正在脑子里一个一个的过滤着人名。无数张脸在他眼前飞旋,露出各种诡异的表情,有哭有笑,有喜有怒,有同情有鄙视,让他头痛欲裂。

    “孝直,注意养生啊。”一张腊黄的脸突然跳了出来,有气无力的喘息着,是戏志才。一转眼,脸色又变得红润有光泽,笑容满面,正是杨修。

    “岂有此理。”法正吓了一跳,用力拍拍额头,将杨修可恶的笑脸赶出去。他很无奈,靠在凭几上,仰天叹息。明明杨修才是囚犯,为什么我却被困住了他知道杨修说得对,繁重的情报分析对健康不利,但他已经深陷其中,无法脱身。

    关中形势已成僵局,如何破解这个问题已经困扰了他大半年,依然看不到解决的希望。刘繇、高干奋力一击,终于击败了孙坚,迫使孙策回江东守丧,为他们争取到一些时间。可这是饮寄鸩止渴,孙策下一次再出击的时候,攻势会更加猛列。一旦他平定交州,益州就会成为目标。

    益州危急,机会如岁月,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难道最后真要便宜了司马懿,便宜了刘备

    辛评等人真是无能,据险而守,又是两面夹击,居然到现在还没击退周瑜。他不会是养寇自重吧周瑜的军师可是荀攸,与辛评同为颍川人,而且荀攸的姑姑就嫁给了辛家。这世道真是奇怪,明明是蜀王与吴王争益州,双方军师却是亲戚。

    “中军师……”一个侍从走了进来,见法正神情狰狞,连忙停住脚步,脸色微变,随即低下了头。他知道法正不是什么仁人君子,也不喜欢别人看到他这副模样。

    法正沉了脸,坐直了身体,不动声色的整理了一下衣襟。“什么事”

    “司马孚来访。”

    “司马孚”法正眼珠转了转,露出一丝得意的浅笑。“请他进来。”

    侍从应了一声,匆匆出去。法正盯着侍从的背影看了一会,不屑地笑了笑,扯过一块布,将案上的公文全部盖了起来,起身出门。刚在廊下站了一会儿,侍从引着司马孚进了进来。法正站在廊下,看着司马孚走到阶下,拱手施礼,这才笑着拱拱手。

    “叔达光临,可是难得啊。尊兄仲达的伤好些了没有我一直想去看望他,却总是脱不开身。”

    “多谢中军师关心,家兄的伤已经不碍事了。”

    法正一愣。杨修说司马懿有狼顾之相,他也觉得司马懿当天受伤可能作伪,是希望他主动登门拜访,以转换主客之位,现在看来,似乎不是这么回事,杨修居心不良,又想误导他。可是司马懿既然不碍事了,为什么不自己来

    法正有些不高兴。司马懿太自以为是了,真以为缺了他不行

    “仲达还在为中山王的事奔波”

    司马孚挠挠头。“这个倒不清楚,只知道他是去太尉府了,具体做什么,他却没说。等他回来,我再问问。”

    法正笑了一声,他才不相信司马孚的话呢。长安的人都说,司马孚就是司马懿的影子,司马懿去哪儿,干什么,怎么可能不告诉司马孚,分明是司马孚不肯说。司马懿去太尉还能干什么,自然是找太尉士孙瑞商量形势。王允、皇甫嵩两位太傅先后辞世后,士孙瑞就是关中及西凉文武的领袖,掌握着关中的兵权。关中之所以没有大乱,和士孙瑞坐镇长安有很大关系。

    “叔达来访,不知有何指教”

    “岂敢。今天来见中军师,是想打探一个人。”

    “叔达想打听谁”

    “族兄司马芝。”

    “司马芝”法正想了想,摇摇头。“没听说过这个人,就算在益州,也不在成都。”

    “他应该没去益州,听说去了荆州。”

    法正的脸色顿时变得很难看。司马孚并不是来拜访他的,而是来拜访杨修的。世家都喜欢多面下注,看来司马懿是准备投效孙策了。怪不得上次来,他非要见杨修一面。

    法正想了想,强笑道:“荆州的事我可不清楚,不过我可以推荐一个人,你去问问,也许他知道。”说着,竖起手指,指了指远处的小楼,脚下却一动也不动。

    司马孚也不动,神情有些疑惑。“中军师说的是……”

    “大将军长史,杨修杨德祖。”

    “他”司马孚皱起了眉。“他不过是中军师的阶下囚,岂能知道中军师都不知道的事”

    法正觉得司马孚这话非常刺耳,是故意讽刺他。他本来不想引司马孚去见杨修,现在却想看看杨修是不是真的比他消息还灵通,知道司马芝的情况。“知与不知,去问问不就知道了。”法正皮笑肉不笑,转身向小楼走去。

    杨修正与曹植玩游戏,往一个棋盘似的格子里填数字。法正也玩过,这种游戏是从江东兴起的,由算学堂祭酒徐岳设计,和河图洛书相仿,只是更复杂,多达九九八十一格,极耗精力。法正玩过几次就不玩了,他没那个时间。曹植却很喜欢,乐此不疲,请他的姊姊曹英给他寄每一期的题目,自己做不出来就向杨修请教。

    杨修一边和曹植玩,一边和司马孚打招呼。司马孚向他说明来意。杨修想了想。“没听说过,不过你要是想知道,我倒是可以帮你打听打听。只要中军师允许。”

    法正笑笑。“我不允许,你就打听不到了”

    杨修也笑了。“打听倒是能打听得到,只是麻烦些。如果你能帮忙,也能节省点时间,对吧不过话又说回来,叔达你也不用担心,荆州这几年安稳得很,境内有好几年没作战了,司马芝真要在荆州,肯定不会有事,只要他愿意,出仕并不难。河内司马出身的士子,郡国守相不敢说,县令长还是绰绰有余的。”

    司马孚心领神会,连连点头。

    法正忍不住讽刺道:“河内司马子弟只能做县令长,看来吴国排抑世家子弟还真不是虚传。”

    杨修笑了,看了法正一眼,又低下了头。“叔达,你先回去吧,最多一个月,消息会直接送到你手中,你就不用费心了。”

    司马孚躬身致谢。“那小子就先谢过长史了。”

    法正的脸上火辣辣的,恶狠狠地瞪了杨修一眼,转身就走。司马孚跟了过去。杨修冲着曹植挤了挤眼睛,嘿嘿一笑。“气死他!”

    见法正吃瘪,曹植也乐不可支。他托着脸,看着案上的题,眨了一会儿眼睛,忽然说道:“要我给阿姊写信吗”

    “当然。”杨修捻着手指,想了一会儿。“小子,你想不想去江东读书,当面受教于徐公河大师”

    “嗯……可以吗我父王可是吴王的对手。”

    “你想多了。”杨修嘿嘿一笑。“你父王怎么可能是吴王的对手。”

    “哦,那……我想去幼稚园,拜蔡大家为师,学习诗文。”

    “诗文还要学吗以你这聪明劲儿,自学就可以啦。”杨修伸手轻弹曹植的脑门。“学点算学,以后才能做大事。”

    “我能学算学吗我觉得这些题好难。”

    “所以你才要去江东,受教于徐大师。大师教得比我好,你就不会觉得难了。不管学什么,都要向真正的高手学习,这样才不会走弯路。半吊子是不行的,在算学上,我就是半吊子,再教会耽误了你。”

    “可是我觉得长史已经很高明了啊。”

    “那是你没见过更高明的。”杨修忽然扬起头,看向蓝天白云,眼神有些迷离。“吴王说过,这世上没有人可以无所不能,有长必然有短,所以真正的强大不是一两个人的高明与否所能决定的,必然是无数人的高明整合在一起。这些有学问、有能力、有担当的人就是士,吴王从来不排抑世家子弟,他只是希望世家子弟能成为真正的士,而不是无所事事,只知道声色犬马的蠹虫。只有如此,世家才有希望,才能成为天下最坚固的柱石,撑起我衣冠华夏的一片天。”

    曹植托着脸,看着杨修,两眼发亮,一脸神往。



第2271章 老之将至(加更,求月票!)
    “县令长”司马懿眉梢轻挑,盯着司马孚。“杨德祖是这么说的”

    司马孚再次点了点头。

    司马懿直起腰,手掌轻拍膝盖。他已经收到司马芝的书信,司马芝刚刚得到一个职位,在武陵郡沅南县做县丞。司马芝是读书人,做过县吏,熟悉吏事,做县丞倒也也没什么,谁让他是逃难到荆州去的呢,起步低一点也正常。不过听杨修这意思,如果司马芝没有突出的能力,可能止步于县令长这种千石以下的官职,还是让他有些惊讶。

    河内司马虽然算不上什么大族,可是世仕二千石,子弟不用举孝廉,可以质任为郎,熬上几年外放,起步就是县令长。只要不犯大错,慢慢熬,千石还是有希望的。

    “看来吴王对世家子弟的轻视很重啊。”

    “二兄,那我……”

    “有子华在,你暂时就不用考虑这件事了。”司马懿摆摆手,打消了让司马孚去吴国的想法。县令长而已,不值得冒那么大的险,就算吴王能一统天下,再慢慢熬也来得及,不差这几年时间。

    当然,最好不要走到那一步。

    “二兄,你可曾见过士孙太尉”

    司马懿摇摇头。“没见着。先帝阵亡,荀彧、刘晔先后投降,吓坏了凉州人,他们不敢与吴王为敌,只能观望形势,自欺欺人。”司马懿冷笑一声:“看来人老了真是不行,士孙君荣当年何等英雄,如今却这般畏首畏尾,搞得御座空悬,朝廷无主,真是亘古未有。”

    “放肆!”司马防出现在门外,高大的身躯挡住了大半个门,屋内为之一暗。司马懿兄弟吃了一惊,连忙起身行礼。司马防走了进来,瞪了司马懿一眼。“你是初生之犊,不知猛虎之威,什么时候目中无人到连荀令君也不放在眼里了吴王若无惊天之能,如何能让荀令君俯首称臣”

    司马懿不敢反驳。“喏。”

    司马防在正席上坐下,腰背挺直,面无笑容。他抚着长须,瞥了司马懿兄弟一眼,点了点头。司马懿、司马孚分别入座,恭恭敬敬地看着司马防。司马防一声叹息。“仲达,你不在长安,不知道朝廷的难处。当初先帝西征大捷,是何等英武内有贤臣,外有良将,都以为大汉中兴指日而待,吴王不日即可自缚请罪。可是后来如何,吴王未亲自出阵,派一朱桓就击败了先帝。朱桓啊,你们以前听过他的名字吗”

    司马懿老老实实的回答。“没有。”

    “你们都是学过兵法的人,应该知道朱桓用兵谈不上高明,先帝也没什么失误,可是为何败了,而且败得那么惨你们想过没有”

    “听说吴军精锐,赏赐又厚,故而人人争先。可是……父亲,难道朝廷就什么也不做,等着孙策坐大”

    “孙策还要等吗他已经坐大了。”司马防没好气的喝了一声。“阵而后战,如今已经没人能挡住吴军的步伐,只能看天,看地。”他伸出手指,向上指了指,又向下指了指。“天时者,冀其自乱阵脚。地利者,据险而守,待其自弊。天时嘛,现在还说不清,也许孙坚战死就是征兆。地利倒是很明显的,周瑜、黄忠两路大军攻益州,至今快三年了,还是没什么实质性的进展,已成僵局。由此可见,吴军虽勇,还不至于视山川如平地。关中四塞,守或许是最好的选择。”

    司马防叹息良久。“国虽大,好战必亡。江东虽富,也未必支持得起十几万大军的连年征战。对朝廷而言,什么也不做,就是最好的选择。仲达啊,你还是太年轻,缺少历练,被杨修激了几句,就乱了方寸。你也不想想,就算士孙君荣没主张,那么多大臣都没主张,一个站出来说话的也没有”

    司马懿脸色变了变,拱手道:“儿子愚钝,谢父亲教诲。”

    “记住,欲与人斗,首先要沉得住气。”司马防看着司马懿,严肃的神情稍微缓解了一些。“别的不说,周瑜、黄忠出征三年,吴王可曾说一句不是仅是这份定力,就够你学一辈子的。”

    “喏。”

    “自己好好想一想吧,不要觉得天下就自己最聪明。”司马防站了起来,甩甩袖子,迈着方步走了出去。司马懿、司马孚起身,送到门口,目送司马防离开,这才回头互相看了一眼,不约而同的缩了缩脖子,笑出声来。

    “二兄,现在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等吧。”司马懿挠挠头,无可奈何。

    ——

    娄山。

    曹操站在一块巨石上,看着对面的山坡,眼睛眯成了一条缝,汗水浸湿了头发,沿着脸颊向下流,战袍早就湿了,连靴子里都是水。
1...540541542543544...73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