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策行三国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庄不周

    陈群没有犹豫,引着荀彧向自己的马车走去。荀彧停住了脚步,沉吟道:“长文,你车里不合适吧公私有别,不宜混为一谈。”

    陈群笑笑。“是大王的意思。”

    “吴王”

    陈群点了点头,却没再说什么。他领着荀彧上了车。车的空间不小,却有不少木架、抽屉,案上也放满了各种文书,留给人坐的地方非常有限,荀彧入座后,便有些转不了身。里面黑漆漆的,也看不清字,荀彧心里虽然着急,却也只能忍着。

    “长文,有我这个阿舅,你这个主簿不好做吧”

    陈群笑了笑。“阿舅说对了一半,我这个主簿确实做得辛苦,不过却和阿舅没什么关系,而是我的前任太能干了。珠玉在前,我相形见绌。军中调侃,

    说他是千里马,一骑绝尘,我是老马破车,日行数十。不过也快了,我这个主簿马上就可以卸任了。任命状已经下达,年后我就要转到首相府西曹,掌百官考课。”

    荀彧想了一会儿,这才明白陈群说的是杨修,不禁对陈群再增加三分同情。作为他的女婿,陈群必然会受影响,再加上杨修这么一个聪明绝顶的前任,他这日子的确不好受。陈群也聪明,可是和杨修比起来,差距还是很明显的。由大将军府转首相府,看似平调,实际上是降职了。

    荀彧心中愧疚,又不好意思说,只能尽可能的保




第2115章 以海为田
    荀彧微怔,脸上的笑容散去,连脚步都变得沉重起来。他叹了一口气,拍拍女儿的手,欲言又止。荀文倩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将荀彧引进门,穿过前庭时喊了一声,东厨门口出来一个中年妇人,见是荀彧,惊喜交加,赶过来行礼。荀彧认得此人,原是家中婢女秋韦,还是母亲唐氏从娘家带来的,小时候一直带着他玩耍,现在也人到中年了,又侍候他的女儿。

    秋韦起身,又问了唐夫人的近况,得知唐夫人安好,又怀了二胎,喜不自胜,抹着眼睛回厨房去了。荀彧随着陈群、荀文倩来到堂上,净面洗水,入座说话,时间不长,秋韦就带着两个婢女,端着食案上堂,亲自在荀彧面前布菜,几只精致的瓷碗瓷盘,里面摆着香气扑鼻,令人馋涎欲滴的菜肴。又有一只晶莹的琉璃杯,盛着琥珀色的酒色,在灯光下漾出迷离的光。

    荀彧很惊讶。“看来你们的俸禄不低啊,我将来致仕,倒是可以在你们这儿借住一段时间。”

    荀文倩笑道:“阿翁是看这些食具好么”

    “难道不是宫里用的瓷器也没有这么精美的。”

    “那倒也是,别说宫里,整个关中都找不到这么好的食具。不过那不是因为这些食具贵重,而是因为关中专榷,这样的食具到了关中也会成为刘巴谋利的手段,所以干脆不去了。在关东,这样的食具虽不说是家家都有,却也不算稀奇,中产以上都是用得起的,真正的富贵人家反倒不用。他们喜欢用定制的,以示与众不同。”

    荀彧尴尬,只好转移话题,拿起竹箸,夹了一块触须状的食物送进嘴里,细细的品了品,觉得很是古怪,以前没吃过,便又问荀文倩。荀文倩说,这是一种海鱼,肉质细嫩,很是受人欢迎,尤其是烤着吃。她又指着一块肉对荀彧说,这是鲸肉,鲸也是一种海中巨兽,样子像鱼却不是鱼,非常大,最大的长达十丈,捕获一头鲸,能得肉万斤以上,还有大量的油脂可用,尤其是用来点灯,最受欢迎。

    荀文倩一连介绍了几种食物,大半来自海中,荀彧听了,心情却越来越差。

    “就算江东靠海,中原如何也有这么多的海味”

    荀文倩笑笑,神情有些诡异。“中原的确不多,这是借着军中辎重船来的,尝试性的推广,看看中原人能不能适应口味。将来战事结束,军粮的需求少了,自然要向普通百姓销售,要不然甄家还挣什么钱。”

    “军粮”荀彧忍不住提高了声音。“你是说,这些都是军粮”

    陈群解释道:“这些当然不是,为了保证口味,这些都是用冰块保鲜的,成本太高。军粮要降低成本,都是用盐腌制,口感差一些,却能熬饥。每个将士每天供应半斤肉,可以减少大半的粮食需求……”

    荀彧打断了陈群。“长文,海中打渔能有这么多收获,军中将士也能食肉”

    陈群和荀文倩相视一笑。他们知道荀彧会有疑问。在甄氏渔业成立之前,别说荀彧不信,几乎所有人都不信海里打渔的收获会有那么大,每隔几天就会有一两艘满载的大海船靠港,匆匆卸下数万斤的海产,再次出海。这些海产大半都充作军粮,主要供应兖州战区。

    “阿舅,吴王以海为田,大海就是他的万顷良田,不用耕种,只需派人驾着海船前往前获即可。”

    听完陈群的解释,荀彧更没滋味。他一直觉得,孙策就算再英明,再能干,总有一个问题解决不了,那就是粮食。他收集的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江东这些年屯田有成效,粮食产入增长很快,却比不上人口的增加,尤其是十余万大军征战的情况下,粮食必将成为孙策的软肋。

    可是他没想到孙策用出海捕渔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不仅军粮充足,将士还能天天食肉。

    出海捕渔能有这么大的收获

    荀彧不相信孙策,却不能不相信女儿、女婿,哪怕他知道他们是在传达孙策的声音。很显然,孙策知道他没办法跟进模仿,所以也不怕他知道,大大方方地告诉他。

    朝廷下不了海啊。

    虽然秋韦的手艺一如既往的好,荀彧这顿饭还是吃得没滋没味。

    饭后,荀文倩去为荀彧安排住处,陈群煮了茶,陪着荀彧说话。屋里点着油灯,灯上罩着透明的玻璃灯罩,灯罩擦得很一尘不染,火苗安静而温暖,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香气。荀彧看着火苗出神,一时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以海为田超出了他的理解范围,他没办法判断这背后的影响究竟有多大,正如他无法理解大海有多大。这让他有一种莫名的惶恐。天子入兖州有些时日了,他和朱桓交战了吗,胜负如何孙策到了平舆,却没有继续前进,是不是天子已经撤走了

    荀彧有很多问题,但他不知道该不该问,能不能问。为朝廷尽忠是他自己的事,陈群已经选择了孙策,他已经连累了陈群,不能再毁了他。



第2117章 天子有奇计
    马超暴跳如雷。陆议将他与吕布、刘备并列,实在是太戳心了。

    吕布是什么货色他杀丁原,杀董卓,这可都是弑主的恶名,尤其是杀丁原,这是他人生中无法抹去的污点。马超一向看不起吕布,有很大原因就是因为这一点。更何况他们不和,多次交手比武,他都没占到什么便宜,对吕布一向没什么好感,岂肯与吕布同列。

    刘备虽然不弑旧主,却轻于去就,出了名的反复无常。当初在孙策身边时,他就不齿刘备为人,刘备得封中山王,他暗地里不知道说了多少酸话、怪话。如今却成了和刘备一样反复的小人,那以前那些话岂不是骂自己

    这个姓陆的小子嘴太毒,当时怎么没看出来马超勃然大怒,举起手中的铁矛,指着陆议,厉声嘶吼。“陆议,休要卖弄口舌,可敢出城一战”

    陆议根本不理他,伸手一指,两架守城弩瞄准了马超,一支巨箭电射而至,射在马超的马前三尺,箭头深入泥土,箭尾嗡嗡乱颤,惊得战马长嘶,不受马超控制,向后连退两步。

    马超吓出一身冷汗,不敢再放肆。在这样的距离,守城弩足以洞穿他的身体,不管他穿了什么甲都没用。这一箭不是没射中,而是遵守挑战的规矩,给他一个警告,再不走,下一箭就要他命了。

    以陆议这歹毒的性子,不是做不出来。

    挑战不成,马超只得将战书系在巨箭上,悻悻而回。他憋了一肚子火,恨不得天子现在就攻入城中,抓住陆议,拔了他的舌头,再将他砍为肉酱,在天子面前自然是添油加醋,口才超水平发挥,说得比陆议还难听,还要诛心,连他自己都要惊讶于自己的口才了。

    天子又羞又恼。陆议将他比喻为丧家之犬,这实在……太贴切了。他可不就是丧家之犬,率大军出征,转战数千里,明明洛阳就在眼前,就是不敢进,带着一万骑兵去了冀州,又来到兖州,还是一箭未发。如今孙策就在平舆,相距不过数百里,他渴求的一战的机会就在眼前,却不知道能不能抓住。

    按照目前的形势而言,他很可能还是像在河南一样,望平舆而兴叹。

    天子虽然年轻,毕竟有城府,只是脸色变了变,却没说什么。身后的吕小环却炸了,踢马而出,冲到马超面前,厉声喝道:“马超,我阿翁与陆议无冤无仇,他为何要辱我阿翁定是你公报私仇……”

    马超正在气头上,哪有什么好脸色给吕小环。“贵人若是不信,去城下问问便知。”

    吕小环狠狠瞪了马超一眼,拨转马头,飞驰而去。不过她没有直接去城下,向吕布的位置赶去。刘晔一看,叫苦不迭,暗自后悔。早知会是这个结果,就不刺激马超了。这就是一个没脑子的蠢物啊,陆议这分明是激将法啊,你看不出来

    这陆议真够狠的,骂了马超还不够,连吕布也一起骂了。天子身边就这么几个将领,几乎被他骂了个遍。亏得赵云稳重,若是和吕小环一样,可就全毛了。

    “陛下,这陆议年纪虽小,嘴却歹毒得很啊。”

    天子苦笑。“不愧是在孙策身边长大的,近墨者黑。”他一声长叹。“子扬,这陆议是什么意思,真会出城对阵吗”

    刘晔沉吟道:“少年气盛,想立大功,未尝不可能。亦或孙策已经到了附近,他们主动邀战,为孙策创造机会。总而言之,此子不可小觑,陛下当慎战。”

    天子转头向南看去,一句话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如果孙策到了附近,怕是荀彧也来了。他如果知道我率部入兖州,不知会作如何想。噫,终究还是要让令君失望么陆议虽然无礼,说的却是实情啊。

    说话间,吕布与吕小环并肩而来,厉声喝问马超。马超也没什么好气,让吕布直接去问陆议,但有一句虚言,唯我是问。见马超如此,吕布已经信了,不去城下问,直接向天子请战。

    天子、刘晔也有心一战,但他们心里有数,双方兵力相当,如果是攻城,按照朱桓所画的示意图,他们几乎没有取胜的可能。要想取胜,唯有朱桓、陆议出城,阵而后战,己方凭借骑兵优势,或许可以一战。

    天子派人请来董昭,商议战法。董昭看了战书,赞同刘晔的看法。朱桓主动求战,虽有立功心切的成分,却也不排除孙策已经到了附近的可能。孙策的中军最为精锐,孙策本人勇悍,最擅长把握机会,如果他们与朱桓、陆议缠斗时被孙策突袭,后果不堪设想。

    当务之急,是要查明孙策的位置,然后再决定怎么打。

    董昭还提醒天子。孙策的中军虽强,但他的骑兵数量有限,大半已在城中,身边的骑兵最多千人,而且没什么名将。阎行、陈到、文丑等人都在定陶。与其与朱桓对阵,不如以骑兵奔袭孙策本人,胜算更大。当然,这么做的前提是孙策落了单,如果他住在城里,或者有中军步卒同行,奔袭毫无意义。

    天子很失望。孙策怎么可能抛下步卒,以骑兵轻行这根本不可能嘛。

    刘晔趴在地图上看了好久,摇摇头。他对天子说,机会还是有的。从建业到定



第2118章 真正的技术
    朱桓、陆议迟迟没有理会天子的要求,根本没有出城迎战的打算。天子无奈,只得与董昭商议攻城。

    他们决定在城北发起进攻。

    董昭就是定陶人,对定陶城的布局一清二楚。定陶城的南门临水,有一条水道通入城中,供来往的商船出入。李进守城时将这条水道填了,以阻止战船直接入城。朱桓拿下定陶城后,不仅会将这条水道恢复,还会拓宽,以便载有巨型抛石机的战船可以入城。因此,不管是攻南门还是东门、西门,都会面对巨型抛石机的威胁。

    唯独进攻北门不会。北门内是郡治所在的小城,为了安全,除了两个规模较小的城门,没有水道出入,用水都是打井,不与外城相通。朱桓要想将巨型抛石机运到小城内,挖渠是不够的,除非将城门都拆了。

    攻北门当然也有困难。小城的城墙与大城更高,更坚固,更利于防守,强攻的代价相当高。可是到了这一步,他们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毕竟巨型抛石机的威力太惊人了,铁弹从天而降,中者立仆的场景太过惊人,没有几个士卒有勇气面对这样的利器。

    董昭还有一个私心。他不觉有攻克定陶的可能,已经安排人将昌邑城中的物资和人员转往甄城,攻定陶只是走个过场,打几天,让天子看到伤亡惨重,没什么胜算,自然就撤了。至于天子汲汲以求的奔袭孙策,在董昭看来机会微乎其微,用天子本人的话说,要看苍天是否护佑了。

    刘晔的心思和董昭差不多,一拍即合,并建议天子安排骑兵保护两翼。天子欣然同意,由吕布、董越各领本部,在董昭的左右两翼列阵,自己则率领羽林骑和精选出来的一千并凉骑兵坐镇后方,养精蓄锐,等待奔袭孙策的战机。

    战斗就此拉开序幕。董昭在北门外摆出上百架抛石机,包括那几架只有底座的巨型抛石机。这些巨型抛石机虽然没有真正的梢杆,只是半成品,比起普通的抛石机来毕竟强不少,在城中没有巨型抛石机相应的情况下,着实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朱桓、陆议在城头看见被推到阵前的巨型抛石机,也只能表示无奈。这是一个教训,千万不能把什么事都想得太美好,不要以为什么事都在掌握之中,要不然就会弄巧成拙,自食其果。

    但张奋不服。他决定在没有巨型抛石机的情况下,依靠己方更胜一筹的操作技巧,与城外的对手展开一场技术较量。站在近千名木学堂匠士和抛石机操作手面前,他自信满满地说道,他们都知道我们的巨型抛石机无可匹敌,却不知道真正无可匹敌的并不是巨型抛石机本身,而是我们这些人。哪怕没有巨型抛石机,我们用普通的抛石机也一样可以打得他们跪地称臣。

    “我们这几年的算学、木学是白学的吗让他们知道什么叫知识就是力量。”

    匠士和操作手们哄堂大笑,意气风发,随即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不到一会儿,就提出了好几个方案。张奋准备好了黑板,让他们轮流到前面来,向众人解释他们的方案,互相探讨、辩驳,择优而用。一开始,想发言的人很多,但随着讨论的深入,争论集中到了几个水平最高的匠师身上,他们在黑板上画出一道道线,算出一堆数据,大部分操作手和医师、匠士已经跟不上节奏,只能等最后的讨论结果。

    半个时辰后,张奋亲自选择了几个方案,并细化成操作条例,指派不同的团队去执行。

    “是时候展示我们真正的技术了。”张奋慷慨激昂的如是说。

    众人领命而去,奔上不同的操作位,调整抛石机的配重和弹丸,张奋联络强弩校尉谢宽,要求他们配合抛石机调整战术,尽可能优化打击效果。

    谢宽欣然从命,将几个都尉、军侯叫到跟前,让他们听张奋讲解战术安排。

    为了有足够震撼的效果,张奋、谢宽准备好之后并没有立刻发起攻击,阻击董昭的部下布阵,而是耐心地等董昭完成部署,所有的抛石机都安放到位,操作手们也纷纷就位,这才击鼓叫阵。

    在激昂的战鼓声中,张奋厉声大呼,下令发起攻击。

    “点火!发射!”

    “喏!”手持火把的操作手点燃了陶罐外面涂的油脂,陶罐瞬间燃烧起来。击发手抡起手中的木锤,砸在铁质的锁扣上,锁扣打开,配重箱下沉,长长的梢杆扬起,将灌满黑色油脂的陶罐甩上了天空。陶罐在空中散开,外表的火焰被劲风吹得呼呼作响,如流星飞坠,扑向城外的阵地。

    “啪——”一只陶罐落地,四分五裂,里面的油脂飞溅,随即被罐体上的火引燃,大火冲天而起。

    “啪!啪!”数百只陶罐连续落地,大半落在了预定的地点,击中了离城墙最近的十几组抛石机,瞬间将这些抛石机点燃,大火迅速连成一片,在阵前熊熊燃烧。准备发起攻击的冀州军将士也被火烧着,一个个惊恐的大叫着,顾不得操作抛石机反击,拼命扑打身上的火。可这些黑色的油脂非常粘稠,沾上就很难甩脱,烧得甲胄发烫,皮肉更是滋滋作响,阵地上一片哀嚎。
1...482483484485486...739
猜你喜欢